『壹』 對科學教案 小班綜合活動:夏天的聲音的評課
小班幼兒的科學啟蒙教育離不開幼兒的生活,唯有由心而發的興趣才能使幼兒主動積極地去探索周圍事物。結合主題活動「夏天真熱啊」的開展。我引導幼兒通過聽、說、想像、創造等方式,發現普通的生活材料會產生各種獨特聲音,感受大自然中聲音的奇妙,激發幼兒的探索興趣。
目標:
1.聆聽、感受大自然中的聲音,積極嘗試用不同材料、不同方法製造聲音。
2.在欣賞散文《夏天的聲音》中展開想像,製造和體驗美妙的大自然之聲。
准備:
1.分別裝有米粒、黃豆的透明瓶,搪瓷杯,筷子,不銹鋼小勺,塑料墊板,塑料袋,空紙盒,鐵盒,硬幣,木塊,等等。
2.錄有雷聲、雨聲、蟬鳴聲、蚊子叫聲、空調運行聲等夏天裡的各種聲音的音帶。
過程:
一、聆聽、感受大自然中的夏之聲
1.教師播放大自然的聲音,引導幼兒傾聽並表達。
師:你聽到了什麼聲音?
師:你在什麼時候也聽到過這個聲音?
師:夏天裡,你還聽到過什麼聲音?
2.師(小結):轟隆隆的雷聲、嘩啦啦的雨聲、「知了知了」的蟬鳴聲、嗡嗡嗡的蚊子叫聲,這些都告訴我們夏天到了。
(析:雷雨聲、蟬鳴聲等是幼兒熟悉的夏天裡的聲音。教師從幼兒的已有經驗導入,引發幼兒,在交流、互動中回顧更多經驗。)
二、探索、創造夏之聲
1.用教師提供的材料製造聲音。
師:除了大自然里有各種有趣的聲音之外,我們的身邊也有很多東西會發出聲音。
師(出示一些物品):你能用這些東西製造出有趣的聲音嗎?請你選擇一樣東西試一試吧。
2.分享製造聲音的不同方法。
師:你選了什麼東西?它發出了怎樣的聲音?
師:你是用什麼方法讓這東西發出聲音的?
師(小結):原來用不同的方法可以讓同一種材料發出不同的聲音。
(例如:兩個幼兒都選擇了鐵盒,但他們使鐵盒發出了不一樣的聲音。幼兒甲說:「我用手拍鐵盒,鐵盒發出了砰砰砰的聲音。」幼兒乙說:「我用拳頭敲鐵盒,鐵盒發出了咚咚咚的聲音。」教師說:「喲!太神奇了。同一個鐵盒用手拍或用拳頭敲,就會唱不一樣的歌呀。」)
3.再次嘗試自由選用材料製造聲音,並在教師引導下將製造的聲音與夏天的自然之聲產生聯想。
師:剛才我們用自己的方法讓這些東西發出了聲音。這次,這些盒子、瓶子說:「我們也喜歡夏天,我們也想學一學夏天的聲音,你們願意幫幫我們嗎?」大家再來試試看吧。
4.大膽表達自己的聯想。
師:你選擇了什麼東西把它發出了什麼聲音?
師:這種聲音像什麼?
(例如:有的幼兒用裝滿米粒的塑料瓶發出了沙沙沙的下雨聲;有的幼兒敲打鐵盒說發出了轟隆隆的打雷聲,有的幼兒拗動塑料墊板發出了呱呱呱的蛙鳴聲。)
師(小結):你們看,這些東西普普通通,但我們用不同的方法居然變出了這么多夏天裡的聲音,大自然真是奇妙。只要我們多留意:多看、多聽、多想,就可以從生活中發現更多有趣的現象。
(析:這一環節的重點是引導幼兒探索不同物體用不同方法可發出各種聲音,難點是運用這些物品聯想並模擬夏天的各種聲音。)
三、夏之聲音樂會
1.欣賞散文《夏天的聲音》。
師:有一篇好聽的散文叫《夏天的聲音》。我們一起來聽一聽。
(教師邊播放優美舒緩的背景音樂邊朗讀散文。)
2.在教師引導下為散文《夏天的聲音》中的內容製造相應的聲音,體驗自然之聲的美妙。
師:這篇散文里也有很多有趣的聲音。你們都聽到了哪些聲音?
師:我們來開個音樂會吧,每熱選一樣東西,一起來模仿裡面的聲音。
3.師(小結):我們用敲、拍、吹、搓、拉等許多方法讓一些不會動的東西發出了有趣的聲音,演奏出了那麼多夏天的聲音!在這個世界上,除了美妙的音樂之外,大自然和生活中還藏著許多奇妙的、好聽的聲音呢。只要你做個有心人,就可以聽到大自然為我們演奏的美妙的「音樂」。
『貳』 小班美術活動《春雨娃娃》教學反思
春雨,春雨,沙沙沙,沙沙沙,種子,種子在說話,哎喲喲,雨水真甜,哎喲喲,我要發芽!春雨,春雨,沙沙沙,沙沙沙,種子,種子在說話,哎喲喲,我要出土,哎喲喲,我要長大!
『叄』 小班音樂游戲樹葉沙沙響教案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感受歌曲所表達的不同情感,激發幼兒參與音樂活動的興趣。2、發展幼兒的音樂感受力、表現力。
3、在理解歌曲內容的基礎上初步有表情地演唱,嘗試領唱、伴唱的形式。活動准備:秋季樹林背景圖、小樹葉頭飾每人一個、錄音機、鋼琴活動過程:
一、導入
1、談話"我看到小朋友都帶上了頭飾,你現在扮演的是誰啊?(小樹葉)小樹葉你們的媽媽是誰啊?原來是大樹媽媽的寶寶,我們來做一個小樹葉和大樹媽媽的游戲好嗎?"
2、音樂表演游戲"小樹葉",發聲練習 (
1)聽音樂根據春夏秋冬小樹葉的變化在教師的帶領和提示下進行表演。
(2)教師:"現在是什麼季節?秋風起來了,秋風起來了,小樹葉被風吹得發出了什麼聲音?沙沙沙沙的響呢,你聽。(發聲練習"小樹葉沙沙")引導孩子感受強弱和音高的不同。
二、展開
1、 教師范唱教師:"小樹葉沙沙的在響好象在說話,它遇到了什麼事情了,說了些什麼?你想不想知道?答案在老師唱的一首歌里呢,快坐下一起聽一聽。
2、學習第一段歌詞
(1)范唱完提問:"小樹葉發生了什麼事情了?"引導幼兒完整的說一說,學習歌詞。教師引導:"小樹葉離開了媽媽,它會害怕嗎?我們一起問問它。"(引導幼兒感受小樹葉是在給媽媽說再見呢,用輕的親切的聲音來表現沙沙沙。)
(2)語言節奏學說歌詞教師:"咱們一起說說小樹葉發生了什麼事情。
『肆』 幼兒園小班健康課教案《小雨沙沙》
活動設計背景 小雨沙沙的歌詞生動,形象。歌詞以擬人的手法向孩子們滲透了種子離不開雨露的科學知識,富有寓意和濃厚的生活氣息,我還准備充分利用音樂形象對學生進行理想情操的教育。 活動目標 1.讓幼兒在感受曲調,歌詞來欣賞給並能學唱。 2.帶領幼兒用最自然的聲音來唱歌,並且讓幼兒明白萬物的生長離不開雨露。 3.啟發幼兒理解歌詞,創造性地選擇演唱形式來演唱。 教學重點、難點 歌曲的學唱和歌詞的創編。 活動准備 1.與歌詞相適應的圖一幅及歌詞。 2.「小雨」「種子」的手飾若干。 3.錄音機及磁帶。 活動過程 1.談話導入 「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里一副美麗的圖畫,想看看圖上畫的什麼嗎?」 「誰會用聲音來學習下小雨的聲音」 「誰能用動作吧 來表現下雨的樣子」 「讓我們來一起唱唱小雨」 (學習小雨的聲音,用動作表現小雨) 「哪位小朋友喜歡下雨?為什麼? (讓小朋友知道萬物都需要雨露的滋潤) 2.學習歌曲 (1)出示圖,引出歌詞,教師帶領學習歌詞。 (2)教師引導幼兒有節奏地朗讀歌詞。 (3)教師試唱小朋友們欣賞。 (4)聽錄音小聲與小朋友一起試唱。 (5)在欣賞歌曲錄音的基礎上,能用正確的方法和情緒演唱,教師帶領幼兒學習歌曲。 3.小朋友帶上手飾,唱歌進行表演。 4.延伸活動 鼓勵幼兒創編歌詞。 教學反思 1.我應該穿插了一個小游戲,讓幾個視唱比較好的學生上台來唱視唱,然後我在學生後面摸孩子們的頭,只當彈琴,學生感覺很新奇,很有意思,上面的學生唱視唱,有如老師在給大家彈琴一樣,下面的小朋友要看著歌詞來在心裡默唱歌詞. 2.小朋友上課的積極性是很好的,尤其是在我們互動添加律動時。
『伍』 詩歌《小雨點沙沙沙》怎麼寫教案
1、教會幼兒(幼兒食品)背誦兒歌《小雨點,沙沙沙》。
2、激發幼兒誦專讀兒歌的興趣。
3、激發幼兒對漢屬字的好奇心,教會他們認識漢字「小、雨、點」。
4、引導幼兒初步認識和嘗試使用毛筆,認識和練習使用最基本的漢字筆畫「、」(點)。
『陸』 詩歌《小雨點沙沙沙》教案怎麼寫
小雨點,沙沙沙-教學教案參考
一、教學目標:1、教會幼兒(幼兒食品)背誦兒歌《小雨點,沙沙沙》,
2、激發幼兒誦讀兒歌的興趣。
3、激發幼兒對漢字的好奇心,教會他們認識漢字「小、雨、點」。
4、引導幼兒初步認識和嘗試使用毛筆,認識和練習使用最基本的漢字筆畫「、」(點)。
二、教學准備:
1、 「小、雨、點、下」等漢字卡片各一張。
2、黑板下方畫有花、草、魚,上方留有空白,供教師添畫雨點用。
5、每個幼兒一支毛筆,彩色墨水若干。
7、花兒、魚兒、苗兒的頭飾若干(頭飾圖片附後)。
三、教學過程:
(1) 引入
1、教師用示範表演的形式,一邊用毛筆蘸水在黑板上畫「、」,一邊歡快、有節奏(節奏標注在兒歌後)的念兒歌《小雨點,沙沙沙》,引起幼兒的興趣。
2、教師向全體幼兒提問,通過提問進一步激發幼兒學習該兒歌的興趣,並且幫助他們對兒歌內容進行了解。
問題可以這樣提:
(1)老師在黑板上畫了許多什麼?
可能答案:小雨點、下雨了;花兒、魚兒、苗兒……
(2)小雨點落在了什麼地方呢?
可能答案:花園里、魚池裡、田野里……
(3)花兒、魚兒、苗兒看見下雨了,他們都怎樣呢?
可能答案:非常高興、樂了。
(4)花兒樂得怎麼樣呢?
可能答案:張開了嘴巴。
(5) 那魚兒樂得怎麼樣呢?
可能答案:搖尾巴、游來游去。
(6) 苗兒樂得又怎麼樣呢?
可能答案:向上拔、長高了。
(幼兒可能出現許多教師沒有預想到的答案,教師可以給幼兒的創造性答案給予一定的肯定與鼓勵。)
(2)主要過程
1、誦讀兒歌
(1)引導幼兒看黑板上的圖畫記憶兒歌內容,教師一邊用毛筆蘸水在黑板上畫點(、)。念第一小節(花兒)的時候,就將點畫在花兒的附近;念第二小節(魚兒)的時候,就將點畫在魚兒的附近;念第三小節(苗兒)的時候,就將點畫在苗兒的附近。
(2)帶領幼兒反復誦讀幾遍,發准每個字音。
(3)在幼兒較熟練誦讀兒歌後,教師再帶領幼兒有節奏的誦讀兒歌(兒歌節奏標注在兒歌後)。
(4)在誦讀兒歌的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兒歌節奏拍手配合,並鼓勵幼兒跟老師一起和著節奏拍手,讓課堂氣氛更加活躍。
2、識字
(1)出示寫有「小、雨、點」漢字的圖片,啟發幼兒將漢字與圖畫結合起來,告訴幼兒這幾個字在兒歌里都出現過,鼓勵幼兒猜想這幾個漢字讀什麼。
(2)讓幼兒根據以前已經學過的「小」字,讓幼兒結合剛才的兒歌,進行判斷和猜測:這首兒歌的名字叫什麼?
(3)教師帶領幼兒認讀「小雨點」三個字,進一步培養幼兒對漢字的興趣和敏感性。
(4)採用打亂順序舉卡片的形式,讓幼兒復習鞏固這幾個漢字。
3、認識筆畫「、」(點)
(1)出示毛筆,讓幼兒觀察毛筆的外部構造,使幼兒知道毛筆有毛筆的下端是尖的,(2) 告訴幼兒毛筆是我國特有的書寫工具。
(3) 請個別幼兒上來用毛筆蘸水在黑板上畫點,(7) 提醒幼兒將毛筆的筆尖下筆身稍微躺下一點,輕輕的點一下。然後再請所有小朋友用自己的毛筆蘸彩色墨水在圖畫紙上畫點。
(4) 讓幼兒描述「、」的形狀。
(5) 告訴幼兒「、」是漢字中最小、最基本的筆畫。
(6) 出示漢字「下、小、雨、點」的卡片,啟發幼兒尋找「、」的筆畫,讓幼兒指出點在這幾個漢字中所在的位置。(「下」有一個點,點在中間部位;「小」有兩個點,分別在兩側;「雨」有四個點,分別兩兩上下排列在兩側;「點」有四個點,排成一排,放在最下面)。
(7)教師在黑板上寫出缺少一個點或者兩個點的漢字,讓幼兒用毛筆蘸水來給漢字添上點。培養幼兒的書寫興趣。
(3)活動結束
1、鼓勵幼兒回家後在其他的字中發現筆畫「、」。
2、教師用幼兒喜歡的貼紙對幼兒進行表揚獎勵。
3、讓幼兒自己收拾自己的用品,並有序的放回原處。
(4)活動延伸
給幼兒戴上不同的頭飾,教師帶領幼兒一起歡快的誦讀兒歌,同時讓幼兒根據自己所帶的頭飾在聽到兒歌的內容後做游戲:
帶「花兒」頭飾的幼兒在聽見「花兒樂德張嘴巴」時合攏的雙手做開花狀;帶「魚兒」頭飾的幼兒在聽見「魚兒樂得搖尾巴」時做小魚游泳的動作;帶「苗兒」頭飾的幼兒在聽見「苗兒樂得向上拔」時做小苗生長的動作。
(一遍兒歌後幼兒可以交換頭飾游戲)
兒歌:
小雨點,
沙沙沙,
落在花園里,
花兒樂得張嘴巴。
小雨點,
沙沙沙,
落在魚池裡,
魚兒樂得搖尾巴。
小雨點,
沙沙沙,
落在田野里,
苗兒樂得向上拔
『柒』 幼兒園小班教案《好聽的聲音》運用了哪六大原則
活動意圖: 小班的幼兒對生活中一些物品發出的聲音比較感興趣,根據幼兒興趣愛好開展了此次活動《好聽的聲音》,引導幼兒在聽辨中區別、了解各種聲音所表示的意義。擴大幼兒聽辨聲音的范圍,培養幼兒聽辨聲音的能力。體驗探索聲音的樂趣。 活動目標: 1、學兒歌,了解不同物品的聲音。 2、探索聲音的樂趣。 3、體會與同伴一起游戲的快樂。 活動准備: 黃豆、米、罐子寶寶、標記圖、地飾標記圖。 活動過程: 一、根據生活經驗,大膽猜測罐子里的物品。 1、出示罐子。 罐子寶寶和我們一起學本領。 數一數。罐子寶寶。(四個) 這些罐子寶寶有什麼不一樣?(顏色,高矮)第一個是什麼顏色的? 小結:顏色,包裝,高矮都不一樣。 數一數幾個高,幾個矮。 2、罐子寶寶里的聲音。 罐子寶寶有聲音嗎? 1)空罐子 2)「米罐子」 你聽到什麼聲音?(幼兒大膽說,沙沙沙的聲音) 怎麼會有聲音?(幼兒猜測原因) 猜罐里放了什麼東西?(根據生活經驗猜測) 你們猜對了嗎?(驗證答案,體驗成功的喜悅) 小結:米罐子,沙沙沙。 3)「石頭罐子」 搖一搖,猜一猜。 小結:石頭罐子,當當當。 4)「黃豆罐子」 搖一搖,猜一猜。 小結:黃豆罐子,嗒嗒嗒。 黃豆長什麼樣?有什麼本領? 小結:可以做成許多豆製品。 3、罐子寶寶里裝的東西不同,碰撞發出的聲音也不同。 米罐子,沙沙沙;石頭罐子,當當當;黃豆罐子,嗒嗒嗒。 二、尋找相同聲音中,鞏固不同物品的聲音。 1、有的罐子寶寶里放了米、有的放了黃豆、有的放了石頭。 這里有許多小罐,請你來搖一搖,聽一聽,你的小罐發出了什麼聲音?是什麼東西發出的聲音?(猜測並驗證) 2、為罐寶寶找相同聲音的朋友。 每人一個罐子,聽聽是什麼聲音,請相同聲音的寶寶一起搖,並說出好聽的聲音。 請個別幼兒搖,並說出好聽的話,如米罐子,沙沙沙。請米罐子的寶寶一起來,到米罐子寶寶的家。聽口令搖。 三、在游戲中,體驗聲音帶來的樂趣。 有節奏地搖。 可以快慢、數數搖。 罐子寶寶輕輕搖, 罐子寶寶快點搖, 罐子寶寶,搖三下,一二三。 罐子寶寶上面搖,下面搖。 活動反思: 活動為了激發幼兒的興趣,調動幼兒積極性,加強游戲的趣味性,首先出示多種物品,讓幼兒感受不同的物體發出的聲音也是不一樣的,以游戲為主線讓幼兒在聽一聽,說一說,玩一玩中主動地參與活動,學會傾聽,聽辨和模仿不同的聲音,體會與同伴一起游戲的快樂。整個活動層次清晰,層層推進,幼兒很感興趣,在操作活動中嘗試、觀察、比較,發現問題,成分體現了「玩中學」的理念。
『捌』 小班科學好聽的聲音總結與反思怎麼寫
活動意圖:
小班的幼兒對生活中一些物品發出的聲音比較感興趣,根據幼兒興趣愛好開展了此次活動《好聽的聲音》,引導幼兒在聽辨中區別、了解各種聲音所表示的意義。擴大幼兒聽辨聲音的范圍,培養幼兒聽辨聲音的能力。體驗探索聲音的樂趣。
活動目標:
1、學兒歌,了解不同物品的聲音。
2、探索聲音的樂趣。
3、體會與同伴一起游戲的快樂。
活動准備:
黃豆、米、罐子寶寶、標記圖、地飾標記圖。
活動過程:
一、根據生活經驗,大膽猜測罐子里的物品。
1、出示罐子。
罐子寶寶和我們一起學本領。
數一數。罐子寶寶。(四個)
這些罐子寶寶有什麼不一樣?(顏色,高矮)第一個是什麼顏色的?
小結:顏色,包裝,高矮都不一樣。
數一數幾個高,幾個矮。
2、罐子寶寶里的聲音。
罐子寶寶有聲音嗎?
1)空罐子
2)「米罐子」
你聽到什麼聲音?(幼兒大膽說,沙沙沙的聲音)
怎麼會有聲音?(幼兒猜測原因)
猜罐里放了什麼東西?(根據生活經驗猜測)
你們猜對了嗎?(驗證答案,體驗成功的喜悅)
小結:米罐子,沙沙沙。
3)「石頭罐子」
搖一搖,猜一猜。
小結:石頭罐子,當當當。
4)「黃豆罐子」
搖一搖,猜一猜。
小結:黃豆罐子,嗒嗒嗒。
黃豆長什麼樣?有什麼本領?
小結:可以做成許多豆製品。
3、罐子寶寶里裝的東西不同,碰撞發出的聲音也不同。
米罐子,沙沙沙;石頭罐子,當當當;黃豆罐子,嗒嗒嗒。
二、尋找相同聲音中,鞏固不同物品的聲音。
1、有的罐子寶寶里放了米、有的放了黃豆、有的放了石頭。
這里有許多小罐,請你來搖一搖,聽一聽,你的小罐發出了什麼聲音?是什麼東西發出的聲音?(猜測並驗證)
2、為罐寶寶找相同聲音的朋友。
每人一個罐子,聽聽是什麼聲音,請相同聲音的寶寶一起搖,並說出好聽的聲音。
請個別幼兒搖,並說出好聽的話,如米罐子,沙沙沙。請米罐子的寶寶一起來,到米罐子寶寶的家。聽口令搖。
三、在游戲中,體驗聲音帶來的樂趣。
有節奏地搖。
可以快慢、數數搖。
罐子寶寶輕輕搖,
罐子寶寶快點搖,
罐子寶寶,搖三下,一二三。
罐子寶寶上面搖,下面搖。
活動反思:
活動為了激發幼兒的興趣,調動幼兒積極性,加強游戲的趣味性,首先出示多種物品,讓幼兒感受不同的物體發出的聲音也是不一樣的,以游戲為主線讓幼兒在聽一聽,說一說,玩一玩中主動地參與活動,學會傾聽,聽辨和模仿不同的聲音,體會與同伴一起游戲的快樂。整個活動層次清晰,層層推進,幼兒很感興趣,在操作活動中嘗試、觀察、比較,發現問題,成分體現了「玩中學」的理念。
『玖』 小班科學《春雨沙沙沙》課後反思
《春雨來沙沙沙》課後反思自
《春雨沙沙沙》是一首活潑、歡快,富有動感的歌曲。歌曲節奏較簡單,歌詞結構工整,語言具有韻律感,適合中班幼兒學習。這首歌曲主要是讓幼兒感受歌曲活潑、歡快的情緒,能較清楚的演唱歌曲。兒童的歌唱與說話一樣自然,具有游戲性的兒童歌曲,是幼兒音樂教育的最好素材。音樂教育對兒童生活具有重要作用。音樂能增進幼兒認知、身體和社會性方面的發展。激勵和培養兒童的音樂悟性和想像力比關注兒童音樂天賦的成長更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