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我家的家規家訓,日記230字。
每一個人的家中都有家規,家訓,「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這句家版喻戶曉的話就是我家的家訓權。吃有吃相,坐有坐相,禮貌待客,不可無視父母、長輩和客人,不可邊吃邊玩,不可浪費糧食,不然就得面壁思過。這就是我家的家規。
還記得那時,我那個無知的弟弟,在吃完飯後竟然還去舔,那叫一個干凈都不用洗了。我媽媽看到後面無表情的讓我弟弟面壁思過了三天。那叫一個慘啊!!那時我還在偷著樂,但卻忽略了一件事。。。。。。
『貳』 我家的家規家訓和理由
"校有校規,家有家教」
是人們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但別人一問到:「版家風權是什麼?
「
你有什麼家風?」
這些問題,很多人就會傻眼。
我每次和同學出去玩的時候,都會忘記一切,所以這回讓家人很擋心,因為我總是把媽媽交代的都放在一邊,好像沒有那回事的樣子。所以,媽媽給我定了一個規矩,她會嚴肅地說:"玩歸玩,但不要玩得太過火」。每次出去玩之前,我都會記住這句話。這樣,既沒有讓家人擔心,又有良好的態度對待生活。
我每次買玩東西,結賬後,都要數數錢找對了沒有,有一次,我幫爸爸去買一包煙,我給了老闆二十元,本來應該找回五元,可老闆卻找了我十五元錢。這時候,我想起了爸爸對我說的一句話:「做人不能貪婪,要誠實守信,說到就得做到,不能賺小便宜買,因為上天都在看著」。我立刻把多餘的錢還給老闆,這樣才使我鬆了一口氣。
我還有一個家規:"不要為了一些雞毛小事和朋友爭吵」。小時候,我動不動就和表弟吵架,都是媽媽用這句話來教導我們,這句話深深刻在我的腦海里,因為這使我丶大家減少一份不必要的麻煩,增加一份歡樂的友誼。
社會上一些不良的氣息逐漸退出人們的視線,如果再加上優良的家分,那麼咱們社會的風氣將會更加純凈。
『叄』 我家的家規家訓是什麼 家規家訓有什麼
我是小學四年級學生,這是我的父母給我定的家規: 家規
為培養孩子良好的生活學習習慣和道德品質,增強獨立生活的能力,提高學習效果和學習成績,加強思想品德修養,特製定本規范。
2.自己能夠做到的事情要獨立完成,今日事今日畢,不可馬虎了事,不可依賴父母,不可無故拖延。
3.要吃飽吃好,保證全面營養,不可挑食厭食少食。
4.每天堅持看書2小時。
5.要加強體育鍛煉,增強體質,每天運動量不得少於一小時(寒暑假可適當增加運動量),不可偷懶,不可隨意,不可只做自己喜歡的運動。
6.家庭就餐應遵從家規,吃有吃相,坐有坐相,禮貌待客,不可無視父母、長輩和客人,不可邊吃邊玩,不可浪費糧食。
7.要盡可能分擔父母的憂愁,不可無視父母的感受,要積極為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不可推辭,不可講條件。
8.要孝順父母,懂得感恩,珍惜幸福生活,遵從父母教導,出門進門要和父母打招呼,不可忘恩,不可與父母頂撞、狡辯或者無理取鬧。
9.要學會感激,感激無私奉獻、默默付出的父母,感激一切曾經關心過愛護過支持過幫助過的人,要珍視社會和自然中一切真實的美好的善良的事物,憎恨虛偽、丑惡的不良現象,不可是非不分、善惡不辨。
10.要尊敬師長,見到老師、長輩、熟人要主動熱情打招呼,不可視而不見見而避之。
11.要團結同學,要有愛心有同情心,不可以大欺小,不可歧視弱者,不可嘲笑殘疾人或者成績差的同學。
12.要待人真誠,為人謙虛,要腳踏實地,不可弄虛作假,不可驕傲自滿狂妄自大。
13.在影劇院、商場、會場、宴會等公共場合要保持舉止文雅,談吐得體,不可大聲喧嘩,不可嬉戲打鬧。
14.每學年要制定一個明確的切實可行的學習計劃(包括學習內容、具體要求、日程安排、預期目標等,其中學習內容包括課本內容、課外閱讀、書本知識的鞏固和拓展提高),要嚴格執行,不可流於形式。
15.要堅持課前認真預習,課堂認真聽講,做好詳細筆記,課後認真溫習,完成各科學習任務.
16.要不恥下問,及時消化老師講授的所有知識,不可一知半解、似懂非懂,不要遺留任何疑惑問題;要多做習題,勤於思考,不可有畏難情緒,不可遇到難題就繞開甚至放棄。
17.要按時按質按量完成老師布置的家庭作業,以及父母交代的學習任務,不可粗心大意、字跡潦草,不可少做或者借故不做、拖延,寫完作業方可玩耍,除周末、假期以外一般不得看電視(晚七點新聞聯播除外)、玩電腦。
18.要廣泛閱讀各種課外書籍,認真做好讀書筆記,不斷積累知識和寫作素材,不斷擴大知識面,要經常練筆,提高寫作能力和水平,不可走馬觀花,不可只憑自己閱讀興趣。
19.要志存高遠,鍥而不舍,勇往直前,自強不息,不可胸無大志,不可有絲毫懈怠,不可輕言放棄。
20.本規范規定諸內容須切切實實不折不扣做到,如有違反,視情節較輕分別予以提醒、批評、警告、面壁思過、書面檢討、抄課文、做家務、限制部分家庭自由和權利、體罰等。
21.本規范解釋權在父母。
『肆』 我的家風家訓家規。
我家的家風家規
家風,作為一種無形的力量,一直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人們。每一個人都生活在一個原生家庭中,家庭中的家風好,這個人才會茁壯成長,如果家風不好,這個孩子在成長中就會走彎路。生活中不乏這樣的人,父母早已有名有望,然而由於不重視家教,最終致使子女走上了犯罪的道路,這樣的教訓是沉痛的。這也從反面證實了家教的重要性。是呀,難怪在同一間教室里,在同一個老師的教育下,學生會有優劣之分!
中華民族素有「禮儀之邦」之稱,向來重視家教。早在戰國時期,便有了《孟母三遷》和《曾子殺彘》的優秀家教故事,三國時期著名政治家諸葛亮也是一位品格高潔才學淵博注重家教的父親,他在《誡子書》中這樣教育他的孩子:「非淡泊無以明志 非寧靜無以致遠」, 就是告誡那八歲的兒子:不清心寡慾就不能使自己的志向明確堅定,不安定、清靜就不能實現遠大理想而長期刻苦學習。於是像孟子、岳飛這樣一代又一代的偉人便在這樣的家教中應運而生。
家教,在幾千年的歷史傳承下,去其糟粕,留其精華,一些家風家訓中的精華融入新的道德建設中。什麼「女子無才便是德」、「棍棒底下出孝子」、「傳男不傳女」,已被歲月的流沖走,而那些膾炙人口的家訓,已經是「家家之訓」,形成了「家家之風」。中華民族文明的腳步正在新時代的家風中穩步向前!
『伍』 我家的家規怎麼寫。
1、自己能夠做到的事情要獨立完成,今日事今日畢,不可馬虎了事,不可依賴父母,不可無故拖延。
2、要吃飽吃好,保證全面營養,不可挑食厭食少食。
3、每天堅持看書2小時。要堅持課前認真預習,課堂認真聽講,做好詳細筆記,課後認真溫習,完成各科學習任務
4、要加強體育鍛煉,增強體質,每天運動量不得少於一小時(寒暑假可適當增加運動量),不可偷懶,不可隨意,不可只做自己喜歡的運動。
5、家庭就餐應遵從家規,吃有吃相,坐有坐相,禮貌待客,不可無視父母、長輩和客人,不可邊吃邊玩,不可浪費糧食。
6、要盡可能分擔父母的憂愁,不可無視父母的感受,要積極為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不可推辭,不可講條件。
7、要孝順父母,懂得感恩,珍惜幸福生活,遵從父母教導,出門進門要和父母打招呼,不可忘恩,不可與父母頂撞、狡辯或者無理取鬧。
8、要學會感激,感激無私奉獻、默默付出的父母,感激一切曾經關心過愛護過支持過幫助過的人,要珍視社會和自然中一切真實的美好的善良的事物,憎恨虛偽、丑惡的不良現象,不可是非不分、善惡不辨。
9、要尊敬師長,見到老師、長輩、熟人要主動熱情打招呼,不可視而不見見而避之。
10、要團結同學,要有愛心有同情心,不可以大欺小,不可歧視弱者,不可嘲笑殘疾人或者成績差的同學。
『陸』 我家的家規
1、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2、當天的事情當天做
3、學會包容,為人善良
4、以學習為榮,不嫌貧愛富
5、生活中獎罰分明
『柒』 初一作文《我家的家規》500多字
俗話說:「國有國法,家有家規。」「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我們家就有這樣一些不成文的家規。
第一、抽煙者罰。這一條家規是針對我爸爸定的。要知道,我爸爸平時最愛抽煙,一抽就一發不可收拾,一支接一支的,像燒火一樣,一包煙眨眼工夫就沒有了。家裡常常被他熏得烏煙瘴氣。我和媽媽經常勸他少抽一些,煙抽多了對身體沒有好處。可是爸爸總是說:「不礙事!」媽媽看在眼裡,痛在心裡,決定挽救爸爸,幫助他改邪歸正。
一天晚上,我們剛吃完飯,就見爸爸嘴裡叼著一支煙,坐在沙發上吞雲吐霧,那情景是何等的愜意。媽媽見了很不高興了。她生氣地說:「飯剛剛才吃完,你就抽起煙來,像話不像話?」爸爸卻嬉皮笑臉地說:「夫人請息怒,我就抽這一支。」可是,沒過多久,他又抽起來了,而且一支接一支,更加變本加厲。屋子裡到處彌漫著嗆人的煙味,熏得我和媽媽不停地咳嗽。最後媽媽終於忍耐不住了。她憋在肚子里的話就像按耐不住的火山口,噴了出來。媽媽當即作出一條決定,說:「萬安(我爸的名字),從今晚開始,你再也不能抽煙了。如若再抽,我就要對你實行『無產階級專政』!」爸爸一聽立即提出抗議,說:「我反對!」「反對無效!」我隨聲附和道。爸爸一看沒轍了,只好無條件地接受和絕對服從。
第二、喝酒者賞。爸爸見媽媽不準他抽煙,心裡悶得慌。一天到晚都打不起精神,整個人就像得了一場大病似的,終日 「以淚洗面」。有一天,爸爸對著媽媽說:「這樣發展下去的話,我非得憋出病來不可!」媽媽不吭聲。於是爸爸便找來酒發泄心中的愁悶。媽媽見了又立即定了一條家規,說是如果遇上爸爸喝酒,就賞給他一瓶,讓爸爸一醉方休。爸爸聽了嚇得渾身發抖,他提起酒瓶,命也不要地溜出了家門,把酒送給了隔壁的方叔叔。
第三、吃零食者「斬」。我有一個缺點,就是愛吃零食。要說我一天沒飯吃可以,要是一天沒零食吃,那就難過了。有一回,我纏著老媽給我五毛錢買包方便麵解解饞,可是羊肉沒有吃到,反而惹了一身騷。媽媽當即對我說:「你以後如果還要吃零食的話,就『斬立決』」!我一聽嚇得出了一身冷汗。從此我再也不敢在媽媽面前提起要買零食吃的事情。
唉,唉,我現在正對著剛立的家規發愁呢,唉我是命怎麼那苦哇。你想知道家規是什麼樣是嗎?
家規是規則如下:1、看電視時間不能超過1小時,2、學習時間要超過2小時,(在這里我就覺得不公平了,為什麼學習時間要那麼久,真煩。)3、吃吃飯時間不能看電視……20、以上家規只對目前在上學的人有效。(憑什麼這些家規只要我一個人知遵守,不公平,我反對,但是反對有什麼用,他們都針對我,看來我只能認命了,唉……)
苦命的第一天,今天我一回到家,便開電視看了起來,還沒看到幾分鍾爸媽就把我趕回房間學習了,(真苦哇)我學了20多分鍾就想出去玩,剛出房門媽媽就把我趕回來了,(看來我組織一次大反功了,恩,加油。)
今天,我一回到家,就對爸爸媽媽說:「為什麼,這些家規只要我一個人遵遵守守,憑什麼。」「就憑你是學生,你今年就要畢業了,你想考好就要遵守。」……(唉,你們那多張嘴,對我一張嘴,不公平。)看來我是沒希望了,認命吧。
我今年要努力了,加油!
『捌』 家長的《家訓家規家風伴我成長》怎麼寫
在我的心裡,家是菜園,我是菜苗,一個茁壯成長的苗,而陪伴了我十三年的家風則是甘露﹑雨滴。是家風耐心的歷經春夏秋冬滋潤我,沒有家風的滋潤,我就不能夠茁壯成長。
家風伴我從懵懂無知坐向成熟,一步步在人生的階梯上踏上腳印,是它塑造我的無形力量―家庭的生活方式。在模糊的記憶中,媽媽教我懂禮貌,尊老愛幼,誠實守信,助人為樂等等。品質方面嚴格把關。
時間不緊不慢的流逝,事情一次一次的發生。外面閃耀的陽光直直的射進了窗戶,我們家的爭議聲又一次直逼耳際:
「你說你都多大了,干什麼都干不好。瞧瞧,讓你給你倒杯水,幹嘛倒那麼滿,撒的到處都是。」一向寵愛我的媽媽一邊擦著桌上的水,一邊又開始嘮叨了。雖然說,媽媽的「話匣子」有點煩人,但勉強算得上是「音樂」。就聽下去吧。原來今天早上我家來了位做客的阿姨,媽媽命令我去倒一杯水給阿姨喝,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不料,我的手不小心抖了一下,水就倒滿了。有點不小心,不過我不是故意的。阿姨走後,媽媽的「低音小喇叭」開始不停地的播放,做事穩重,不要三心二意。我只得改正。
「那麼大了,連點規矩都不懂,客人來了也不知道打聲招呼,只顧忙自己的。」媽媽一送走客人,回來就又「贈」了我一句。我怎麼這么倒霉,「……!」長篇大論過後,媽媽竟然一點點也不累:「要知道尊重別人,得有禮貌。」從此以後,家裡來客人我一刻也不敢怠慢,急忙左一聲「阿姨好,」右一聲「叔叔好。」
我在媽媽的話匣子里學到懂禮貌,尊重他人,做事專心……我伴著歲月,年齡不斷增長,媽媽卻毫不鬆懈。告訴我:「這些事情雖然微不足道,是『雞毛蒜皮』的小事,但可以直接影響你的成長。」我的家風由我的媽媽培養出來,一步一步,一件一件。
沒錯,無形中好的家風的養成,是正能量的傳遞,也是以後對自己教育的回饋,只要家風好了,國風才會好。
我們家的家風,願它常駐我家。願那不輟的改進之風飄在中國民族的上空,飄進千家萬戶之中。願我的家庭會因它變得更充實,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