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視頻設計 > 試卷分析課教學反思

試卷分析課教學反思

發布時間:2020-12-22 20:59:31

⑴ 數學試卷分析反思 500字以上

本次考試:(自己的感受)。是好是壞,給自己下個評論。具體分析自己的問題,專如在第幾題屬中(列舉題號)是粗心錯的,在第幾題中()是因為概念不清,諸如此類。聯系一下平時的生活中自己是怎麼做的,考得好就跟頂一下自己的做法,不好反之。最後表明一下態度,今後自己要怎麼做。
大概是此格式,好好分析一下有益處的 ,具體內容不好講,看不到試卷。

⑵ 教師如何做好試卷分析

這不一上班,就進入常規教學的准備工作了。按慣例,正式上班的第一天,就要對上學期的期末考試成績進行分析了,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試卷分析」。那麼怎樣進行試卷分析呢,各校有各校的強調點,只是針對我校的教導處的要求闡述一下我校試卷分析的要求。

試卷分析是每次考試結束以後,教師就試卷結構、學生考試狀況的一種綜合性分析,是一種非常客觀的教學反思行為。其中包括對教師前一階段「教」的情況的反思,對學生前一階段「學」的情況的反思,對本次考試的反思,同時也是對教師命題水平的反思。教師通過對試題的知識覆蓋、難度、題量等特點的橫向、縱向比較,及時發現試卷是否符合課程標准規定,是否反映本學科特點及知識點的內在聯系,是否符合學生的實際水平,對試卷編制的合理性,客觀性做出正確的描述與判斷。我們對試卷這方面的分析,其目的不僅可以對試卷和考試做出恰當的評價,也能相應地提高教師自製試卷的水平,也有助於充分獲得考試提供的教學反饋信息,為改進教學提供比較重要的依據。

試卷分析一般要做到這樣幾個結合:

一是教師分析與學生分析相結合。不僅教師要分析,學生也要進行試卷分析。二是「橫向比較」與「縱向比較」相結合。同級部的比較,與兄弟學校比較,與以往考試的比較。三是定性分析與定量分析相結合。

例如,既要計算出每道題的得失分率,也要分析得失分的原因。

一份完整的試卷分析報告應該由這樣幾個部分組成,即試卷評價(命題評價),成績統計及分析,存在的主要問題,今後的教學改進措施等。

一、試卷評價。

試卷評價也稱命題評價。

1、試卷有多少大類題型,各種題型所佔分值比重是多少,哪些內容為考察的重點,所佔分值較大?

2、命題覆蓋范圍分析。各種題型在教材中的章節分布,是否覆蓋所有章節?有哪些章節中的內容在試卷中所佔比例較大?考試內容是否超出課程標准范圍,與課程標準的要求是否一致。基礎知識題與基本技能題的考察是否都能夠兼顧到?

3、題量大小與難易程度分析。學生在規定時間內試卷完成度是多少?是否都能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試卷內容。試卷中基本題、有一定難度題、拔高題(難度較大)所佔比重是否合理,有無偏題、怪題等。

二、成績統計及分析

成績統計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一分三率統計

一分即平均分,班級平均分是多少?

三率即及格率、優分率(90以上)、低分率(30分以下),三率計算分別是及格人數、優分人數、低分人數除以班級人數乘以100%。

2、分數段統計

高分段、低分段各個分數段有多少人?對這些作到心理有數。

3、各題的得失分及在學生成績中的體現。

每道題的得失分是多少或者說正確率是多少?各個分數段中的學生在這種題型中的得失分情況,是否帶有普遍性的問題。

4、 難度

全班學生的平均分除以試卷總分就是全卷實際難度值,難度值在命題評價上又叫難度系數, 初中的難度系數一般設定在0. 7 左右。

三、存在問題

1、 通過學生的考試分數,找出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從平均分看,與平行班、與以前考試比較,如果低於正常值,或有較大差距,就要反思自己的教學水平、班級管理等方面的問題。

從一分三率可以客觀看出班級學生的層次,不同學生掌握程度。如果差生人數多,教學中不夠重視補差工作。如果優分人數少,說明平時提優不夠。

從最高分可以看出自己教學的全面性與命題要求,與兄弟班級還有多大差距。一般來講,在平行班級中,優秀學生的發展是比較均衡的。如果本班的最高分與其它班級相差較大,(低於5分)那就要反思自己哪些知識點、學生掌握不夠,教學有疏漏之處。

從分數段,可以看出本班學生的整體狀況,在各個層次上的分布情況,教師可以針對情況查漏補缺。

2、從卷面情況看,可以看出學生的具體問題。通過考試,診斷出學生學習中到底存在哪些問題,是知識的問題,還是能力的問題?是教師的問題,還是學生的問題?是教材問題,還是試卷問題?是教的問題,還是學的問題?是共性問題,還是個性問題?

從卷面的整潔度來看,可以看出學生的學習態度,學習習慣。

典型問題教師要做好記錄。是共性問題還是個性問題?每一種題型從得失分看出學生問題所在。

不同的題型,診斷的功能不同,可以看出學生思考的誤區。

當然,教師分析問題不能局限於一次考試中發現的問題,教師要多聯系學生生活學習實際、在家在校表現情況,從中更多地看到學生的客觀情況。

3 、改進措施

問題找到了,就要對症下葯,要制定出切實可行的改進計劃。計劃要有針對性,要有可操作性,能夠解決問題。

⑶ 試卷分析

期中教學質抄量測查,在襲中考精神的前提下,針對全區的普遍性教學內容與程度出具的具有普遍指導意義的考試.這個考試的意義在於對一個學期的老師教學和學生的學習進行客觀至少是較為客觀和准確的評價和反饋,同時通過考試結果對各校的教學進行教學反思和具體的指導。

為了達到上述考查目的,在命題時力爭做到:

1.考查教材中的基礎知識、基礎語法,考查內容要照顧大多數學校、大多數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以及聽說讀寫綜合語言運用能力,考慮我們區學生的普遍程度。

2.在不同年級的試卷上充分體現年級的教材特點, 難度與區分度。知識點的設計要著眼於教材的實際內容,做到覆蓋率高而全,同時具有部分遷移,但遷移不要過度。

3.考試題型要符合中考精神或趨勢,為平時教學要有一個正確的導向,題型的設計要符合不同年級學生的不同特點,不出偏、難、怪及學生不熟悉的試題。

⑷ 如何寫試卷分析

試卷分析就象工廠檢驗產品,究竟合格、還是不合格,需要尋找原因,目的是解決問題、提高產品質量。它是現代中小學教師的必備基本功之一,在教師專業發展中佔有越來越重要的地位。如何撰寫較高質量的試卷分析,對於有效指導、改進課堂教學意義重大。從現代課程理論、教學理論來說,規范試卷分析工作,強化教學質量管理,也是學校教學管理部門的一項重要職責。如何加強試卷分析、完善教學效果的反饋與控制,也是一項重要課題。 下面就來談談試卷分析的內容與具體寫法,促進試卷分析走向科學規范化,以有助於農村廣大中小學教師。一、試卷分析的意義 試卷分析是每次考試結束以後教師對試卷結構、學生考試狀況的一種綜合分析。具體地說,就是對整個試卷考試的目的、考試的知識范圍、知識點的分布、重難點、考試的題型、考試的分值、考試的難易度、學生得分失分情況所做的分析。 試卷分析是提高命題水平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試卷分析的目的在於對教學測試的反思、對教師教的反思和對學生學的反思。運用考試理論和教學理論進行科學的試卷分析,為改進教學工作、提高教學質量提供反饋信息是教師必須認真完成的一項重要任務。認清試卷分析的作用和意義,明確試卷分析的內容和要求,對於完善教學管理、提高教學質量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試卷分析的考察性。試卷分析是考試體系中的內在要求和必要內容。現代教育理論認為,教學效果的反饋 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考試是教學過程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是一個系統工程,包括命題→考試→試卷分析→試卷講評等幾個環節。試卷分析在考試體系中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其考察性可從四個方面來說:一是考查學生知識的掌握、能力的培養;二是也是考查教師教學水平、教學能力;三是考查命題者,對於命題者來說,通過試卷分析能找到命題中的不足,提高命題的質量;四是檢查學校教學質量、反映學校教學管理的質量。重點是考查教師。通過對試題的知識面、難度、題量等特點的橫向、縱向比較,教師能及時發現試卷是否符合課標要求,是否反映本學科特點及知識點的內在聯系,是否符合學生的實際水平,並對試卷編制的合理性、客觀性做出正確的描述與判斷。通過試卷分析了解學生對於課標內容的掌握情況,分析學生答題中的問題,確定試卷講評的內容和方法,更重要的是調整自己的教學思路和方法,提升自己的教學專業技能。教師要經常做好試卷分析,有利於全面准確掌握學生學習的實際情況,以便查缺補漏,對症下葯;有利於改進教師的教學方法,促進個人專業成長;有利於教師研究水平的提高,向專家型教師發展。 試卷分析的反思性。試卷分析具有很強的教學反思性。作為教師本身不僅要了解學生知識掌握的情況,更應從中反思自己的教學,不斷修正、提升教學的技能與水平,這是對前一階段「教」與「學」的情況的反思,對本次考試的反思,同時也是對教師命題水平的反思。試卷分析不僅可以對試卷和考試做出恰當的評價,提高教師制卷水平,也有助於充分獲得考試提供的教學反饋信息,為改進教學提供依據。 試卷分析的必要性。試卷分析本身就是教學工作的一部分,主要包括信度、效度、區分度和難度四個方面。試卷中還保存著大量可以用來研究關於學生學習、教師教學情況的寶貴資料。通過試卷分析,主要為了掌握本校各專業、各年級、各課程的教學動態,從中發現教學與考核評價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總結經驗,找出對策,為今後指導教學、教學評價以及科學管理提供可靠的依據。通過試卷分析,教師還可從中了解自己的教與學生的學之間的差距,可以掌握學生的知識水準與教學內容之間的差異。這些信息的反饋對師生有針對性地改進教與學是很有益處的。因此,做好試卷分析是很有必要的。 試卷分析的重要性。它能促使教師進一步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能力;促使教師進一步提高命題水平,使命題制卷更加科學、規范;通過檢驗知識的掌握和運用情況進一步提高學生的素質;它還能為學校科學的教學管理提供依據。 二、試卷分析的原則試卷分析需遵循一定的原則,如:針對性原則、及時性原則、延伸拓展原則、反思調節原則、「三結合」原則等。 一是針對性原則。要看對象,有針對性。對象不同,分析內容的側重點與方法也就不同。例如面向領導的試卷分析應簡明扼要。無論命題說明、考試情況,還是取得成績的原因與存在的問題、今後對策,都不說過程與細節,盡可能地長話短說、簡明扼要,少而精。定性的要有觀點,定量的要有數據和結論。面向同行老師應詳細清楚。命題說明就需詳細、深入、具體。但也要有觀點、有見解地講解題目當中的技巧與策略。對各題的得分、丟分情況需都做詳細的統計分析,甚至與預期的互相對照。面向學生的試卷分析,要向學生宣講本學科的試題說明,顧及各學科是否均衡,讓學生認真審查自己得分和丟分情況。多多給予指導,幫助考生找到努力方向,並建立起信心。 二是及時性原則。每次測試後立即著手進行試卷分析,趁熱打鐵,能對所教學生的考試情況保持清晰的印象,既便於老師本人分析總結,又能讓學生及時知道分數並明了正確答案及出錯的原因。此時,學生對試卷內容及自己的解題思路與方法仍記憶猶新,就能收到立竿見影之效。 三是延伸拓展原則。一是延伸學生的知識點、拓寬學生的知識面。教師需認真分析試卷涉及的知識點,為彌補學生的知識面做好准備,並使知識網路化、系統化。二是要深入思考有關的問題,形成觀點和見解。三是試卷分析需有理論指導,主要是考試理論和教學理論,以便分析評價時站得高一點、更深入一點。 四是反思調節原則。教師在試卷分析中需進行認真的反思,細致閱讀試卷,鑽研學生的答卷,反思學生的失分知識點,進而認真剖析自己在教學方法、教學內容、教學重難點、教學進度等方面存在的問題,及時調整,扎扎實實地搞好教學工作。 五是「三結合」原則。試卷分析要做到「三結合」:一是教師分析與學生分析相結合。不僅教師要分析,學生也要進行試卷分析;二是「橫向比較」與「縱向比較」相結合。如同年級比較,與兄弟學校比較,與以往考試的比較;三是定性分析與定量分析相結合。如,既要計算出每道題的得失分率,也要分析得失分的原因。

閱讀全文

與試卷分析課教學反思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