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求一份人教版五年級課文《橋》的第一課時教學設計,詳案。謝謝
橋
教學目標:
1、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課文描寫的故事,體會課文中的老漢在生死關頭,舍己為人的高尚品質。
2、理解描寫老漢在關鍵時刻的動作、神態、語言的句子,感受一個老共產黨員的光輝形象。
2、 認識本課6個生字,了解和領悟課文在表達上的特點。
第一課時
一、 以「橋」引入,初步感知
1、談話引入課題。
我們在四年級學習過一篇課文《跨越海峽的生命橋》,今天我們要學習的課文是《橋》,也是一座生命橋。出示課題——《橋》。
2、自學課文,要求:
(1)自由讀課文,學習生字新詞。
(2)想一想:課文寫了怎麼樣一件事?嘗試用自己的話說一說。
深夜,當洪水襲來時,老村支書記冒著生命危險,不存私念地指揮一百多號人有秩序地過橋,最後自己和兒子卻被洪水捲走了。
二、再讀課文,感受「感動」
1、自由讀課文,在課文中找出描寫洪水的兇猛的句子?
2、交流:
6、你覺得這是一名怎麼樣的老漢?
老漢用自己和兒子的生命換來了一百多號村民的生命,用自己的行動實踐了共產黨員先人後己、舍己為人的高尚品質。他是真正的共產黨員!
第二課時
一、抓住言行,研讀體會
1、指名讀第七到第二十三自然段,找出描寫老漢動作、神態、語言的句子,仔細讀一讀,然後再小組內交流自己的感受。
2、課堂交流,教師隨機指導。
(1)出示句子:「老漢清瘦的臉上淌著雨水。他不說話,盯著亂哄哄的人們。他像一座大山。」
①老漢「不說話」,卻使人們停住了腳步,不再瘋一樣地擁上木橋。老漢真是「一座山」(1)巧妙的設置懸念。討論:課文為什麼最後才交代老漢與小夥子的關系?
(2)用環境描寫烘托緊張的氣氛,突出人物形象。
(3)語言簡練,語句簡短。
……
五、作業
1、摘錄課文中有特色的句子。
2、排演課本劇。
② 教學設計是理論和實踐之間的橋梁最注重什麼
《教學設計》是浙江大學教育學院教授盛群力的代表性著作。它是一部系統闡述教回學設計理論與方法的答教師教育教材。全書依據「適配內外條件,指導分類教學,深層理解意義」的編寫原則,注重介紹當代國際先進的教學設計理論、方法和程序,注重探討學與教的過程,以幫助讀者提高教學設計能力,適應課程與教學改革中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需要。主要內容包括:教學設計概說、學習結果分類、教學任務分析、學與教的過程、分類教學指導、教學評價等。盛教授在書中提到的很多觀點和概念都給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覺。他認為,教學設計不僅要基於學科的知識內容和邏輯,更應從本質上,由學習任務的類型(認知、情感和心理動作)來進行設計。不同的教學任務和內容,不僅有學科知識上的要求,更需要不同智力成分的參與。不同人所擅長的智力成分不同,只有適當平衡的智力發展才是成功的學習。作者沒有像有些教學設計著作那樣將評價的重點放在教學產品是否可靠有效的形成性評價和總結性評價等各種評價程序上,而是將重點放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如何把握教學效果的各種具體途徑與做法上。這也是該書值得一看的因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