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高中歷史 必修三 明清之際活躍的儒家思想
第四單元 近代以來世界的科學發展歷程
第11課 物理學的重大進展
【基礎解讀】
一、經典力學
1、經典力學產生的背景:
(1)文藝復興運動解放了人們的思想,也對科學研究產生了重要影響。
(2)資產階級迫切需要自然科學作為其理論武器。
2、伽利略的成就:
(1)伽利略通過實驗證實,外力並不是維持運動狀態的原因,只是改變運動狀態的原因。
(2)他發現了自由落體定律等物理學定律,開創了以實驗事實為根據並具有嚴密邏輯體系的近代科學,為後來經典力學的創立和發展奠定了基礎。
3、牛頓的成就:
(1)確認了物體宏觀運動的規律。
(2)出版了《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
(3)提出了物體運動三大定律和萬有引力定律等。形成了一個以實驗為基礎、以數學為表達形式的牛頓力學體系,即經典力學體系。
二、相對論的創立
1、相對論提出的歷史背景:
20世紀,隨著物理學研究的進展,經典力學無法解釋研究中遇到的一些新問題,面臨著挑戰。
2、相對論的主要內容:
(1)德國物理學家愛因斯坦經過多年的研究,提出了相對論。
(2)內容:包括狹義相對論和廣義相對論。狹義相對論認為,物體運動時,質量會隨著物體運動速度增大而增大,同時空間和時間也會隨著物體運動速度的變化而變化。廣義相對論認為,空間和時間的性質僅取決於物質的運動情況,也取決於物質本身的分布狀態。
(3)意義:相對論的提出是物理學領域的一次重大革命。它否定了經典力學的絕對時空觀,深刻地揭示了時間和空間的本質屬性。它也發展了牛頓力學,將其概括在相對論力學之中,推動物理學發展到一個新的高度。
三、量子論的誕生與發展
1、1900年,為了解決熱輻射理論上的疑點,德國物理學家普朗克提山了量子假說。這一假說宣告了量子論的誕生。
2、愛因斯坦利用量子理論成功地解釋了光電效應應。
3、丹麥物理學家玻爾提出了有關原子的量子理論。20世紀30年代,量子力學建立起來。
4、意義:
(1)量子論使人類對微觀世界的基本認識取得革命性的進步,成為20世紀最深刻、最有成效的科學理論之一。它與相對論一起,構成了現代物理學的基礎。
(2)相對論和量子論彌補了經典力學在認識宏觀世界和微觀世界方面的不足。它們的提出,不僅推動了物理學自身的進步而且開闊了人們的視野,改變了人們認識世界的角度和方式。
第12課破解生命起源之謎
【基礎解讀】
一、早期生物進化思想的產生
1、拉馬克和早期生物進化思想產生的背景:
(1)在歐洲封建社會,基督教會是封建統治的精神支柱。
(2)基督教宣揚,世界上的一切,包括光、日月星辰、天空、陸地、動植物,都是由上帝創造的。
(3)教會還指責那些敢於挑戰神學說教的思想為「異端」,致使生物學研究進展緩慢。
(4)文藝復興、宗教改革和啟蒙運動打擊了宗教神學。
2、拉馬克和早期生物進化思想
(1)18世紀下半期到19世紀,生物學研究陸續取得重大成果,細胞學說發展起來。細胞學說的確立,為生命科學的研究奠定了基礎。
(2)19世紀初,法國生物學家拉馬克通過對自然現象的觀察,提出了生物從低級向高級發展進化的觀點。早期的生物進化思想開始形成。
二、達爾文與進化論
1、達爾文進化論的產生——《物種起源》一書,創立了生物進化論。
(1)達爾文認為,生物既不是上帝創造的,也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進化而來的,它們經歷了由低級向高級,簡單到復雜的發展過程。
(2)他提出,生物現存的物種具有共同的原始起源,不同物種的變異是「自然選擇」的結果。這一原理,被後人歸納為「物競天擇,適者生存,自然選擇」
2、生物進化論創立的地位和意義:
從根本上改變了當時絕大多數人的看法,有力挑戰了封建神學創世說。在教會和保守勢力看來,這不僅是對神和宗教的極大褻瀆,更是對人類尊嚴的莫大傷害。支持達爾文的人稱他是「生物學領域的牛頓」。
第13課從蒸汽機到互聯網
【基礎解讀】
一、蒸汽時代的到來
1、歷史背景:
(1)英國取得了資產階級革命的勝利,為經濟發展掃清了障礙。
(2)隨著工場手工業的發展,應用機器生產成為可能。
(3)科學技術為生產的發展提供了許多發現和發明。
2、過程:
(1)18世紀60年代,瓦特製成了裝有冷凝器的單動式蒸汽機。
(2)80年代,他又製造了聯動式蒸汽機,採用曲柄機構,使往復的直線運動轉變為旋轉運動。
(3)瓦特還在蒸汽機上增加了可自動調節蒸汽機速率的裝置。工業部門先後採用蒸汽機作為動力。
3、意義:19世紀三四十年代,人類進入蒸汽時代。蒸汽機促使工場手工業作坊轉變為機器大工業工廠,真正意義上的社會化大生產逐漸形成。在工業化進程中,工業城市形成。英、法、美等國家成為工業國家。世界各地的聯系更加密切,世界日益成為一個整體。
二、電氣革命的出現
1、過程:
(1)1831年,英國科學家法拉第發現了電磁感應現象,為發電機的研製奠定了理論基礎。
(2)隨著發電機和電動機的發明和使用,電力成為影響人們生產和生活的一種新能源。人類開始進入「電氣時代」
(3)發電機不斷完善,不同地方的人們通過輸電可以很方便地使用發電廠傳輸來的電。
2、影響:
(1)更多的工業部門涌現,生產技術也更加先進。
(2)工業生產力的發展改變著社會結構和世界形勢。
(3)資產階級實力日益壯大,開始確立對世界的統治。
(4)企業的規模也越來越大,生產和資本的集中促成了壟斷組織的形成。
(5)電氣技術的廣泛應用,使城市的面貌和人們的社會生活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三、信息技術的發展
1、過程:
(1)1946年,美國研製成世界上第一台電子計算機,奠定了現代信息技術的基礎。
(2)1969年,美國國防部建立了包括四個站點的網路,促進了互聯網的產生。
(3)20世紀90年代以後,互聯網進一步發展為全球信息網。
2、影響(評價):
(1)信息化社會開始出現。
(2)信息經濟在世界各地全面發展,加快了經濟全球化的步伐。
(3)傳統產業也藉助互聯網提高管理水平,並通過全球營銷和采購擴大市場。
(4)人們的社會交往方式也發生著改變,網路聊天、網上購物使人們足不出戶也能夠與其他人溝通並享受服務。
(5)網路也給人們特別是青少年帶來一定的負面影響。
㈡ 列舉明清之際儒家思想的特點
你好!
(1)明清之際的思想家們,從儒家思想中吸取有意的營養,構築出具有時回代特色的思想體答系;(2)明清之際的民主思想對封建專制起了一定的沖擊作用,但是當時沒有形成一股思想解放潮流。(3)對後市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㈢ 2019內蒙古教師歷史教案-《明清之際活躍的儒家思想》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目標】
理解李贄、黃宗羲、顧炎武、王夫之思想家的儒學思想,了解明清時期儒學思想的發展脈絡
【過程與方法目標】
通過「自學—設問—引導—探究—總結」的方式,重點探討政治、經濟對思想意識的作用,從而掌握明清時期儒學發展的社會原因。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通過本課學習,進一步激發對祖國歷史文化的自豪感,培養愛國主義情感。通過對明清之際思想家們大膽批判傳統文化的行為的學習,確立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塑造健全的人格,培養健全的意志,增強經受挫折、適應生存環境的能力。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
李贄、黃宗羲、顧炎武、王夫之的進步思想主張。
【難點】
探究李贄、黃宗羲進步思想的歷史作用。
三、教學方法
小組討論探究法,情境實踐教學法,歸納法等。
四、教學用具
多媒體教學課件(PPT演示文稿、視頻)
五、教學過程
環節一:導入新課
教師首先播放介紹「皖南牌坊群」的紀錄片。提問學生:在明清時期,牌坊的修建反映了當時的什麼思想?你贊同這種思想嗎?
學生回答後,教師總結:牌坊群其實是古代程朱理學思想束縛婦女身心自由的一個證據。理學家提倡「餓死事小,失節事大」思想阻止寡婦再嫁,有些女子在豆蔻年華就守寡,是對女性追求自由生活的扼殺。在明朝末年,有一位思想家和大家一樣,也反對這種扼殺人性的思想,他是誰呢?讓我們一起來學習這節課。
(板書:明清之際活躍的儒家思想)
環節二:新課教學
【過渡】為什麼會在明清出現這種儒學新思想呢?
教師請學生閱讀多媒體課件上關於明朝末期政治、經濟、思想的發展情況,然後請學生用自己的話歸納出明清時期儒學思想產生的社會背景。
最後由教師進行總結:明朝末期社會內在矛盾空前尖銳。資本主義萌芽已經產生,但受到封建專制的打壓;統治者日益腐敗,朝政混亂,社會吏治腐敗,奸臣當道。
(一)李贄的離經叛道
1.離經叛道思想產生的背景
【過渡】如果你是古代的人,你敢挑戰孔孟嗎?是誰首先向儒家正統思想發起了挑戰?
教師利用PPT出示李贄的畫像圖及生平資料,提出問題:李贄的生活經歷和性格特徵對於離經叛道思想的形成有什麼影響?
七、教學反思
㈣ 明清之際出現活躍的儒家思想,其根本原因是什麼列舉明末清初三位思想家及其核心思想
根本原抄因:商品經濟發展和資本主義襲萌芽
黃宗羲 顧炎武 王夫之
各自的思想代表作:黃宗羲的代表作為《明夷待訪錄》,顧炎武的代表作是《天下郡國利病書》;王夫之的代表作則是《讀通鑒論》。
進步思想主張:
(1)政治上:反對君主專制獨裁,提倡「人民為主」
黃宗羲:君主專制是「天下之大害」;顧炎武:「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王夫之:天下土地不能為帝王私有,應當「耕者有其田」
(2)經濟上:重視手工業、商業的發展,強調經世致用
黃宗羲反對重農抑商,提出「工商皆本」;顧炎武和王夫之都主張「經世致用」
㈤ 明清之際活躍的儒家思想為什麼沒有推動社會的轉型
明清之際的思想家,從儒家思想中吸取有意的營養,構築出具有時代特色的思想體系;民內主思想對封容建專制起了一定的沖擊作用,但是當時沒有形成一股思想解放潮流。
1、政治方面:封建制度漸趨衰落.
(1)封建君主專制空前強化,達到頂點,統治日益走向腐朽.
(2)階級矛盾、民族矛盾尖銳,封建社會的危機日益加深.
2、經濟方面:
(1)商品經濟的發展,資本主義萌芽的產生發展奠定了思想基礎.
(2)封建統治者重農抑商的政策,阻礙了商品經濟的發展,提供了批判契機.
3、階級方面:新興工商業者日益強大,要求反對封建束縛,發展商品經濟.
4、思想方面:
(1)宋明程朱理學日益僵化,文化專制高壓政策壓抑摧殘了人們的思想.
(2)西學東漸,近代科學技術傳入中國產生了重大影響.三、明清之際進步思想家
★ 共同的生活背景
◇ 政治方面:明末清初,政治混亂,社會動盪,階級矛盾和民族矛盾尖銳.
◇ 經濟方面:資本主義萌芽並且得到緩慢發展.
◇ 思想文化:自然科學有一定發展,西方近代科技傳入中國.
◇ 生活經歷:早年參加抗清斗爭、後來隱居著書立說.
㈥ 明清之際的進步思想與儒家思想是什麼關系
明清之際三位進步思想家的思想實質是儒家思想在新的歷史條件的活躍,他們使儒家思想更趨實事求是,與國計民生靠得更近,由此形成經世致用思想。
一、顧炎武的經世致用:
1、生活背景:
明末清初政治混亂,社會動盪,迫使很多有作為的知識分子開始探求救國救民的道理。
2、主張 提倡「經世致用」思想。
3、影響:開一代朴實學風的先河。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4、代表作:《天下郡國利病書》
二、李贄的離經叛道:
1、歷史背景:
①政治:明朝後期,中國社會內在矛盾空前尖銳,吏治腐敗,奸佞當道。
②經濟:生產力發展
③思想:把孔子奉為神聖。
④個人:李贄任職期間,目睹了官場的污濁和道學家的偽善,不願與他們同流。
2、主張:
①挑戰孔子及其儒家思想的正統地位,批判道學家的虛偽。
②抨擊封建社會的一些傳統觀念,強調個性發展。首先他反對封建社會男尊女卑的現象,追求平等、個性。
③批判程朱理學「存天理,滅人慾」思想,強調穿衣吃飯就是「人倫物理」,認為人不能脫離基本的物質生動去談仁義道德,主張人應該享受正當的私慾。
3、影響:李贄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資本主義萌芽時期的要求。
4、思想評價:
李贄是我國反封建思想的先驅,他將矛頭直指封建禮教和整個正統思想,其思想具有鮮明的封建叛逆色彩和戰斗精神,在一定意義上反映了資本主義萌芽的時代要求,帶有民主色彩。
三、
黃宗羲對君主專制的抨擊:
1、生活背景:
明末清初,是我國歷史上一個劇烈動盪的時期。當時,階級矛盾和民族矛盾十分尖銳,封建社會的危機日益加深,資本主義萌芽在某些地區出現並得到緩慢發展,自然科學也有了一定發展,在此形勢下,涌現了一批進步思想家,其中最突出的是黃宗羲、顧炎武、王夫之,他們有著早年參加抗清斗爭、後來隱居著書立說的類似經歷。
2、主張:
a.批判封建君主專制制度,提出「天下為主,君為客」的民主思想。
b.反對傳統的重農抑商思想,認為工商皆本。
3、影響:抨擊了封建君主專制制度,為以後反專制斗爭起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4、代表作:《明夷待訪錄》
㈦ 明清之際活躍的儒家思想有什麼影響
你好!
(1)明清之際的思想家們,從儒家思想中吸取有意的營養,構築出具有專時代特色的思想體系屬;(2)明清之際的民主思想對封建專制起了一定的沖擊作用,但是當時沒有形成一股思想解放潮流。(3)對後市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㈧ 明清之際活躍的儒家思想對中國社會轉型產生影響了嗎
明清之際的思想家,從儒家思想中吸取有意的營養,構築出具有時代特色的思想體系;民主思想對封建專制起了一定的沖擊作用,但是當時沒有形成一股思想解放潮流。對後世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1、政治方面:封建制度漸趨衰落.
(1)封建君主專制空前強化,達到頂點,統治日益走向腐朽.
(2)階級矛盾、民族矛盾尖銳,封建社會的危機日益加深.
2、經濟方面:
(1)商品經濟的發展,資本主義萌芽的產生發展奠定了思想基礎.
(2)封建統治者重農抑商的政策,阻礙了商品經濟的發展,提供了批判契機.
3、階級方面:新興工商業者日益強大,要求反對封建束縛,發展商品經濟.
4、思想方面:
(1)宋明程朱理學日益僵化,文化專制高壓政策壓抑摧殘了人們的思想.
(2)西學東漸,近代科學技術傳入中國產生了重大影響.三、明清之際進步思想家
★ 共同的生活背景
◇ 政治方面:明末清初,政治混亂,社會動盪,階級矛盾和民族矛盾尖銳.
◇ 經濟方面:資本主義萌芽並且得到緩慢發展.
◇ 思想文化:自然科學有一定發展,西方近代科技傳入中國.
◇ 生活經歷:早年參加抗清斗爭、後來隱居著書立說.
★ 黃宗羲:抨擊君主專制
1、黃宗羲生平:
(1)明清之際的進步思想家,人稱「梨洲先生」.
(2)代表作《明夷待訪錄》.
(3)明亡後,參加抗清斗爭,失敗後,致力於著書講學.
2、主要觀點:
(1)政治方面:猛烈抨擊君主專制制度,揭露君主專制是天下之大害.
(2)思想方面:繼承民本思想,提出「天下為主,君為客」的民主思想.
① 強調治亂標准:「天下之治亂,不在一姓之興亡,而在萬民之憂樂」.
② 提倡「法治」:「以天下之法」取代皇帝的「一家之法」.
③ 改革君主專制:主張限制君權,提出君民共治天下,保證人民的基本權利.
(3)經濟方面:反對「重農抑商」,提出「工商皆本」的思想;
3、基本評價:
(1)其政治主張抨擊了封建君主專制制度,對後世反專制斗爭起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2)黃守羲的思想震動當時學術界,對晚清民主思潮的興起有一定的影響;
(3)「工商皆本」的思想,反映了工商業發展和資本主義萌芽的要求,有時代特徵;
★ 顧炎武:「經世致用」思想
1、顧炎武生平:
(1)明末清初進步思想家,人稱「亭林先生」.
(2)著作:《日知錄》、《天下郡國利病書》.
2、倡導之因:
(1)明末統治日益腐敗,朝政混亂.
(2)社會危機日益加劇.
(3)挽救國家危亡.
3、主要觀點:
(1)政治方面:反對君主專制,主張限制君權,提出亡國與亡天下的區別.
①《日知錄》說:亡國——改朝換代,亡天下——整個民族的淪亡.
②「保國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謀之」.
③「保天下者,匹夫之賤與有責焉耳矣.」——後概括為「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2)學術思想:倡導「經世致用」思想.
① 主張走出家門,在實踐中求真知,力求解決國計民生的現實問題.
②《天下郡國利病書》:記述山川形勢,物產風俗,民生利弊.
4、基本評價:
(1)以崇實致用的學風,鍥而不舍的學術實踐,開一代朴實學風的先河.
(2)經世致用思想為近代新思潮的萌發奠定了思想基礎.
★ 王夫之:唯物思想
1、王夫之生平:
(1)明末清初進步思想家,世稱「船山先生」.
(2)著作:《周易外傳》《讀通鑒論》,後匯編為《船山遺書》.
2、主要觀點:
(1)唯物論:認為「天下惟器」.
① 世界是物質的,一切事物都是客觀存在的實體.
② 物質是發展變化的,其發展變化有規律可循.
(2)認識論:客觀對象引起主觀認識,一切事物通過考察研究都是可認識的.
(3)辯證法:提出:「靜即含動,動不舍靜」,即運動是絕對,靜止是相對.
(4)發展觀:提出在政治上要「趨時更新」,閃爍著革新的思想光芒.
3、基本評價:王夫之的唯物思想,啟示了近代人們的思維方法,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 思想總評:
(1)明清之際進步思想家,反對民族壓迫和封建專制主義,重視手工業、商業,批判繼承傳統儒學,構築具有時代特色的新思想體系,促使我國傳統文化重新煥發了生機.
(2)進步思想家的思想,一定意義上反映了資本主義萌芽時代的要求,構成中國早期啟蒙思想的洪流,具有解放思想的歷史進步性,對後世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 思辯:明末清初的進步思想沒有形成像西歐啟蒙運動波瀾壯闊的景象的原因.
(1)明清之際的資本主義萌芽較為脆弱,使早期民主思想的產生、發展缺乏強有力的
物質基礎.
(2)中國傳統文化的束縛和影響.
(3)高度強化的專制中央集權制度的壓制使早期民主思想未能形成完整的體系.
㈨ 明清之際出現活躍的儒家思想,其根本原因是什麼
1、政治方面
封建君主專制空前強化,達到頂點,統治日益走向腐朽;階級矛盾專、民族矛盾尖銳屬,封建社會的危機日益加深。
2、經濟方面
商品經濟的發展,資本主義萌芽的產生發展奠定了思想基礎;封建統治者重農抑商的政策,阻礙了商品經濟的發展,提供了批判契機。
3、思想方面
宋明程朱理學日益僵化,文化專制高壓政策壓抑摧殘了人們的思想;西學東漸,近代科學技術傳入中國產生了重大影響。
(9)明清之際活躍的儒家思想教學設計擴展閱讀:
明代中後期,隨著各種社會矛盾的激化,以及江南資本主義萌芽的出現,市民階級的壯大,一股帶有平民主義色彩的個性解放思潮。
開始猛烈的沖擊以程朱理學為代表的官方意識形態和綱常禮教觀念。王陽明心學以及支流泰州學派的出現,標志著心學繼南宋陸九淵之後的又一次崛起。
這對於占統治地位的程朱理學和八股科舉制度,造成了重大的沖擊。進而動搖了以三綱五常為代表的儒家禮教根基和宗法社會等級權威。中國文明開始進入新軸心時代的轉型期。
如果說晚明心學的崛起,只意味著宋明理學內部分化和解體的話,那麼清初以「經世致用」為鮮明特徵的實學思潮,則對宋明理學進行了徹底的解構和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