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小學心理健康《同桌小夥伴》課後反思
本課文以四個小夥伴去春遊為題材,在春遊那天中午吃午餐時發生的一件事為重點展開的一個小故事。主要教育孩子們應該樂於助人、並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去給別人最需要的幫助。教學的重點就是識字和朗讀。在指導朗讀方面我做到以下幾點: 1、換位思考,幫助學生理解 我請學生換位思考:如果你就是瑪莎,你的包丟了,你是什麼樣的心情?學生這時候自己就是瑪莎了,他們會說出各種的心情:我很難過。我很傷心。我很著急。我又著急又難過。如果你是瑪莎你願意接受誰的幫助,這一問題也引起了孩子的共鳴。換位思考的結果讓學生比較好地理解了課文。 2、結合課文理解詞語,聯系生活運用詞語。 《小夥伴》這一課中,「一邊,一邊」這個句式是學生應該理解的。因此我設計了這樣一個環節:在學生讀了帶有「一邊,一邊」的這句話後,問學生能用這個句式來說說嗎?」(出示:一邊……,一邊……句式)孩子們聯繫上下文和生活實際各抒己見。
遺憾之處: 1、這堂課的識字教學雖然顧及到學生的個體差異,放手讓學生自己解決。但是沒有做到很好的引導學生識記字形,導致學生對生字的字形印象模糊。 2、在這堂課的朗讀教學中,老師的評價較多,學生的評價較少。如何指導學生評價,並且讓學生的評價評到點上,起到和老師評價同等的作用?這是我今後要思考和摸索的問題。 3、這堂課的寫字指導和學生的課堂書寫都在匆忙之中完成。在今後的課堂教學中,要加大課堂書寫的比重,不讓它留於一種形式,讓學生實實在在地在課堂中學好字,寫好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