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視頻設計 > 蘇軾教學設計

蘇軾教學設計

發布時間:2020-12-20 22:29:25

Ⅰ 水調歌頭 蘇軾 教案

《水調歌頭》教案 古雲中學 岳勝利一、 引領情境在學生進入教室時就播放王菲的《但願人長久》,引領學生進入古典文學的情境。二、 情趣導入2古往今來,不知有多少文人騷客以中秋月亮為題材來吟詩賦詞,從小學到現在我們學過了許多有關月亮的詩歌,現在請大家回憶一下,你想起了哪些有關月亮的詩句?二生答是啊,在中秋佳節,遙望明月,人們會浮想聯翩,李白留下了傳誦千古的《靜夜思》,那麼宋代詞人蘇軾的《水調歌頭》留給了我們寫什麼呢? 我們一起來欣賞蘇軾的詠月名篇《水調歌頭》。 ( 出示學習目標 )三、 走近蘇軾2首先讓學生談談對蘇軾的了解,啟發學生從多個角度、多個側面來談,既可談所查的資料,也可以談自已的感受,最後再由師出示蘇軾的資料。1、學生匯報收集的材料。2、教師補充介紹。四、賞讀詩歌10第一步、聽配樂誦讀,這個環節讓學生閉上眼睛細心品味。第二步、自由散讀詞作,猜測一下當時蘇軾的心情。(師做適當的朗讀指導)第三步、學生單人配樂朗讀,展示朗讀技巧。(配《春江花月夜》古箏曲)第四步、男生配樂朗讀上闕,女生配樂朗讀下闕。五、 品味詩歌10問題一:如果時空倒流,你化身為蘇軾本人,試將詞中的文句變成平實的語言表述出來。出示每個詩句的畫面,同學描述,教師總結。(教師圖畫激趣,學生分小組自主、合作完成)讀完了課文,我們就初步理解了課文的意思。要想讀得聲情並茂,我們還要學習課文的意思,深入了解作者表達的感情。根據課文注釋,發揮想像,再現這首詞描繪的情景。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皎潔的明月何時出現?我端起酒杯詢問青天。
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不知道月宮中的宮殿,今晚該是哪一年?
分析:詩人問月問年,發揮了奇特的想像。表達了對天上宮闕的嚮往。為什麼嚮往呢?因為作者政治失意,內心激烈的矛盾。
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我想駕著長風回到天上,但又恐怕經不起那月中宮殿的高寒。
分析:詩人為什麼想要乘風歸去?想要離開現實,幻想忘掉一切,使精神有所寄託。但「又恐」,說明他又有所顧慮,未能忘情於現實。這里,天上和人間,幻想和現實,兩方面都吸引著他,使他處在矛盾之中。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月下起舞,清影隨人,清冷的月宮哪比得上人間?
分析:月下起舞令詞人陶醉,這里沒有天上的高寒,卻有人間生活的美好。作者的思想由天上的幻境回到了現實。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月光從朱紅色樓閣的一面轉到另一面,低低地掛在雕花窗戶上,照著不眠之人。
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月亮對人不應該有什麼怨恨,可是為什麼它老是在人們離別時圓呢?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人間有離別的痛苦、團聚的歡欣,月亮也會有陰藏晴出,團圓殘缺。這些事自古以來難得圓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只希望人人年年平安,雖然相隔千里,也能共享這美好的月光。
問題二:在這首詞中,你最喜歡哪一句?說說喜歡的理由。 自由發言,領會詞意,詞人的感情。同學們可以據此展開想像:假如你通過時間旅行站在東坡大師面前,和他談起這首詞,你將對他說些什麼?
(出示話題:讀你的詞,其實是在讀你。對你的情感,我能理解的是……對你的人格,我最欣賞的是……)
生1:我能理解「我欲乘風歸去,又恐……」一句的情感,你政治上不得意,感到非常孤獨郁悶,想去月中宮殿,但終因害怕那兒的寒舍,所以打消念頭。酒醉後幻想超脫人世間,但心中又十分的矛盾。
生2:我最欣賞你「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一句中表現出來的人格。你和弟弟多年不見,飽受離別之苦,但你還能想到天下更多的離別之人,並祝願他們,你有一種曠達的胸懷。
生3:我會這樣問東坡大師:既然政治生活讓你感到愁苦郁悶,你為什麼不像陶淵明那樣辭去官職,回歸田園,過著快樂的隱居生活呢?
師:你的提問很有深度。實際上涉及作者在政治生活中的「進」與「退」的問題。從詞中來看,東坡對此是很矛盾的。但從他為官的事實看,他沒有學淵明的「退」,他選擇了「進」!在杭州、密州、徐州等地,他雖然只做地方官,但都是勤政愛民,多為百姓辦實事,做好事,深受當地百姓的愛戴。百姓們尊稱他為「蘇公」。所以,東坡的可貴就在於,他孤寂過,愁苦過,矛盾過,但他最終選擇的是奮發!我們都應該學習他樂觀的、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這句寫出了他對著自己的影子翩翩起舞,說明當時沒有別人,表達他當時孤獨心情,何似在人間的意思是不如在人間,表現詩人對人間生活的熱愛。因為當時作者被貶官了,所以認為這里「何似在人間」,還有對現今的生活的滿足,安於現狀。
「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是表現作者對月亮的埋怨,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對與弟弟天各一方的遺憾和無奈。所以他用的悲歡離合,月的陰晴圓缺這一自然的普通規律來自我安慰,自我釋懷。這種胸懷不是一般人能有的。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這句是表現詩人在中秋節飲酒時的發問,這句話的意思是明月是什麼時候就有的,我端起酒杯來問蒼天。在這里作者把天想像成能與之對話的對象,他不把天看成是高於自己的、主宰一切的神聖,應該說表現蘇軾的豪放與浪漫。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蟬娟」一句表現作者的一種美好的祝願。祝願兄弟倆的情誼開長地久,同時從另一側面也反映弟弟的思念之情。這句話不僅表示對弟弟的思念之情,而且能推而廣之,表示對天下所有與自己有類似情況的人一種良好祝願。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一句,因為這句話是寫景句,表現作者因為思念而心緒不寧,輾轉難眠的情景。
師:好。大家剛剛很積極參與到了我們的課堂討論中,我想通過討論,大家一定對這首詞有了更深的理解。這首詞是蘇軾在中秋夜思念弟弟而作,把兄弟之情上升到哲理的高度,對人世間的悲歡離合進行了深層次的思考。
問題三:上下闕主要寫什麼?怎樣聯系起來的?(提示:古代詩詞常常先寫景,後抒情)
上闕:望月(寫景) 下闕:懷人(抒情)
聯系: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六、 探究學習5在文學史上,還有很多優秀的詠月詩詞,有的優美動人,有的沉鬱深刻。說說你收集的詠月名句,並說說喜歡的原因。分析:說說喜歡某首詩的道理,可以從分析其思想,鑒賞其藝術著手。師:這首詞的想像與抒情都是圍繞著什麼來進行的?
生:明月。
師:「月下」這一特定的自然環境,不知觸發了多少文人墨客的情懷!你能聯想一下,課文以外,還有哪些詠月抒懷的古詩文名句,你能對它們進行簡要的評析嗎?
生1:「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由海上升起的明月想到了遠在天涯的親人,表達了對親人的思念。
師:這句和課文中哪兩句異曲同工?
生:「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生2:「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遙望一輪明月,想起了自己的家鄉。寫得很平實。
師:真實的情感往往不需要任何的粉飾。
生3:「星漢燦爛,若出其中;日月之行,若出其里。」用誇張的手法描寫滄海的壯美,表現了曹操收復中原的雄心壯志。寫得氣勢宏大,氣魄雄偉。
生4:「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以月下登樓所見表達了詞人亡國的憂愁和對故國的思念。
生5:……
師:讓我們從古人筆下的優美意境中,回到自己生活的現實環境中來。當你在生活中,遇到挫折、失落與苦悶時,你是怎樣面對的,或你將怎樣面對?
生1:我失敗時,大多是靠老師和父母幫我從苦悶中解脫出來,我自己一般做不到。
師:相信今天的學習以後,你自己拯救自己的成份會逐漸多起來的。
生2:我以後遇到挫折,我會有苦悶,但不會消沉。因為人生很難一帆風順,十全十美是不可能的。我會認真分析原因,吸取教訓,從頭再來,努力去爭取成功。
生3:……
師:同學們的發言讓老師深受啟發。讀東坡的詞,我總想到李白。李白說「青天有月來幾時?我今停杯一問之」,東坡則說「明有幾時有,把酒問青天」;酒醉以後,東坡「欲乘風歸去」,李白則「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兩位大詩人的浪漫何其相似!李白還說:「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這里,老師斗膽將這兩句竄改為:「人生失意仍須歡,莫使年華付水流!」大家同意老師的觀點嗎?
生:同意!七、能力訓練5 下面我們來看幾個語段,請同學們根據語境,填入《水調歌頭》中的詞句,並思考概括這樣的詞句可用於怎樣的語境中。(發下講義,學生讀讀議議,開始練習)
語段一:
李意民還是那樣,極度的表現欲,史見他將袖子捋得老高,端起啤酒瓶:
「哥們,來,幹了它,雖說我們已經五六年沒見了,但我仍時常懷念當年我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豪情與浪漫。」
說完他咕咚咕咚三口並作二口地將一杯啤酒喝了下去。……
(摘自李曉羊《友情》)
語段二:
我將去送姚燁,三年來日夜相伴的感情,一年將被她帶到美國去,雖然三年前我已經知道終會有這么一天的,但覺得不會來得這么快,走進侯機亭,才真切地感受到分別在即,也明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然而眼淚最終還是背叛了我自己。……
語段三:
今天是農歷十六,「十五的月亮,十六圓」,湛藍的天空中「皎皎空中孤月輪」。白天發生的事仍然歷歷在目,一個人躺在床上,只要閉上眼睛,眼前就會展現她那蒼老蹣跚的身影,月光從東窗移向了前窗,復而又移向西窗,此時此刻,我才感受到了蘇軾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那份輾轉反側……師:下面我們來交流一下。
生:語段一中我認為應填「把酒問青天」,因為語境中提示豪情與浪漫,所以這句最合適,我認為這句可用於表現極有豪情與氣概性格的人物身上。
生:語段二中填入「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因為這里姚燁將與我分別,我認為這句話還可用於人物失意時、分別時自我安慰。
生:我在語段三中填入了「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因為這里的我顯然為白天的事輾轉反側睡不著,說明我內心有矛盾、有斗爭,所以填上這句。
八、音樂欣賞5先播放古人吟讀的詞作,再播放今人王菲演唱《明月幾時有》的FLASH,一首詞作讓古今時空得以溝通。通過「音樂欣賞「來加強記憶。 詞是可以唱的,至於古人是怎麼唱的,我們不得而知,下面請欣賞王菲唱的《明月幾時有》,會唱的跟著一起唱,背誦這首詞 是我們這節課的學習重點之一,讓我們通過「音樂欣賞「來加強記憶。
(1)播放鄧麗君的《明月幾時有》。
(2)第二次播放,讓學生輕聲跟唱。(提醒:歌詞的「何事長向別時圓「有別於課本的「何事偏向別時圓」是因為採用了不同版本的緣故。) 聽音樂可放聲跟唱。加強背誦。聽完一遍,回到首頁齊讀課文。(或背誦)
九、歸納小結 1人文素養的提升和文化內涵的積淀關鍵在於平時不斷積累,希望同學們在以後的學習生活中多關注有生命力的和自己喜歡的古詩文加以積累,同時學以致用,培養自己運用自身已積累古詩詞的能力。

十、作業布置 課後繼續收集中秋詠月詩詞,准備朗誦會。1下面我們在王菲《但願人長久》的良好祝願中結束本節課學習。
(播放剩下的歌曲)
(板書) 水調歌頭 蘇軾 上闋----望月(寫景)
借景抒情 情景交融 。
下闋----懷人(抒情)
主題:這首詞表達了詩人的曠達胸襟和對親人的懷念。

Ⅱ 蘇軾的浣溪沙教案

『譯文』
去蘄水縣復的清泉寺,寺在制蘭溪旁邊,溪水向西流。
山腳下蘭草嫩芽浸入小溪, 松林間小路清沙凈無泥. 傍晚細雨中布穀鳥陣陣啼叫。 誰說人老不可再年少? 門前流水還能奔向西! 不必煩惱嘆白發,多愁感慨時光流逝。
注釋
①蘄水,縣名,今湖北浠水縣。時與醫人龐安時(字安常)同游,見《東坡題跋》卷三《書清泉寺詞》。
②白居易《三月三日祓禊洛濱》:「沙路潤無泥」。
③瀟瀟暮雨,白居易《寄殷協律詩》自註:「江南吳二娘曲詞雲,蕭蕭暮雨郎不歸'。」瀟瀟:形容雨聲。子規:布穀鳥。
④此句當為寫實。但「門前」雲雲,亦有出處。《舊唐書》卷一九一方伎《一行傳》,謂天台山國濟寺有一老僧會布算,他說:「門前水當卻西流,弟子亦至。」一行進去請業,而門前水果卻西流」。
⑤白居易《醉歌》:「誰道使君不解歌,聽唱黃雞與白日。黃雞催曉丑時鳴,白日催年酉前沒。腰間紅綬系未穩,鏡里朱顏看已失」。這里反用其意,謂不要自傷白發,悲嘆衰老。 白發:老年。唱黃雞:感慨時光流逝。

Ⅲ 求小學六年級蘇軾詩詞閱讀課的教案(大綱就可以)

昭君怨

誰作桓伊三弄,驚破綠窗幽夢。
新月與愁煙,滿江天。

欲去又還不去,明日落花飛絮。
飛絮送行舟,水東流。


減字木蘭花

春月

春庭月午,搖盪香醪光欲舞。
步轉迴廊,半落梅花婉娩香。

輕雲薄霧,總是少年行樂處。
不似秋光,只與離人照斷腸。


卜運算元

黃州定惠院寓居作

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
時見幽人獨往來,縹緲孤鴻影。

驚起卻回頭,有恨無人省。
揀盡寒枝不肯棲,楓落吳江冷。


浣溪沙

游蘄水清泉寺,寺臨蘭溪,溪水西流。

山下蘭芽短浸溪,松間沙路凈無泥。
蕭蕭暮雨子規啼。

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
休將白發唱黃雞。


浣溪沙

徐門石潭謝雨道上作,五首。

照日深紅暖見魚,連溪綠暗晚藏烏。
黃童白叟聚睢盱。

麋鹿逢人雖未慣,猿猱聞鼓不須呼。
歸家說與採桑姑。




旋抹紅妝看使君,三三五五棘籬門。
相挨踏破茜羅裙。

老幼扶攜收麥社,烏鳶翔舞賽神村。
道逢醉叟卧黃昏。




麻葉層層苘葉光,誰家煮繭一村香。
隔籬嬌語絡絲娘。

垂白杖藜抬醉眼,捋青搗[麥少]軟飢腸。
問言豆葉幾時黃。




蔌蔌衣巾落棗花,村南村北響繅車。
牛衣古柳賣黃瓜。

酒困路長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
敲門試問野人家。




軟草平莎過雨新,輕沙走馬路無塵。
何時收拾耦耕身。

日暖桑麻光似潑,風來蒿艾氣如薰。
使君元是此中人。


浣溪沙

山色橫侵蘸暈霞,湘川風靜吐寒花。
遠林屋散尚啼鴉。

夢到故園多少路,酒醒南望隔天涯。
月明千里照平沙。


浣溪沙

寓意

炙手無人傍屋頭,蕭蕭晚雨脫梧楸。
誰憐季子敝貂裘。

顧我已無當世望,似君須向古人求。
歲寒松柏肯驚秋。


浣溪沙

即事

畫隼橫江喜再游,老魚跳檻識青謳。
流年未肯付東流。

黃菊籬邊無悵望,白雲鄉里有溫柔。
挽回霜鬢莫教休。


西江月

頃在黃州,春夜行蘄水中。過酒家飲酒,醉。乘月至一溪橋上,解鞍曲肱,醉
卧少休。及覺已曉。亂山攢擁,流水鏗然,疑非人世也。書此語橋柱上。


照野彌彌淺浪,橫空隱隱層霄。
障泥未解玉驄驕,我欲醉眠芳草。

可惜一溪風月,莫教踏碎瓊瑤。
解鞍欹枕綠楊橋,杜宇一聲春曉。


西江月

重九

點點樓頭細雨,重重江外平湖。
當年戲馬會東徐,今日凄涼南浦。

莫恨黃花未吐,且教紅粉相扶。
酒闌不必看茱萸,俯仰人間今古。


阮郎歸

初夏

綠槐高柳咽新蟬,薰風初入弦。
碧紗窗下洗沉煙,棋聲驚晝眠。

微雨過,小荷翻,榴花開欲然。
玉盆纖手弄清泉,瓊珠碎卻圓。


少年游

潤州作,代人寄遠。

去年相送,餘杭門外,飛雪似楊花。
今年春盡,楊花似雪,猶不見還家。

對酒卷簾邀明月,風露透窗紗。
恰似姮娥憐雙燕,分明照、畫梁斜。


鷓鴣天

林斷山明竹隱牆,亂蟬衰草小池塘。
翻空白鳥時時見,照水紅蕖細細香。

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轉斜陽。
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涼。


虞美人

有美堂贈述古

湖山信是東南美,一望彌千里。
使君能得幾回來?便使尊前醉倒且徘徊。

沙河塘里燈初上,水調誰家唱。
夜闌風靜欲歸時,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南鄉子

送述古

回首亂山橫,不見居人只見城。
誰似臨平山上塔,亭亭,迎客西來送客行。

歸路晚風清,一枕初寒夢不成。
今夜殘燈斜照處,熒熒,秋雨晴時淚不晴。


南鄉子

梅花詞,和楊元素。

寒雀滿疏籬,爭抱寒柯看玉蕤。
忽見客來花下坐,驚飛,蹋散芳英落酒卮。

痛飲又能詩,座客無氈醉不知。
花謝酒闌春到也,離離.一點微酸已著枝。


南鄉子

自述

涼簟碧紗廚,一枕清風晝睡餘。
睡聽晚衙無一事,徐徐,讀盡床頭幾卷書。

搔首賦歸歟,自覺功名懶更疏。
若問使君才與術,何如?佔得人間一味愚。


南鄉子

重九涵輝樓呈徐君猷

霜降水痕收,淺碧鱗鱗露遠洲。
酒力漸消風力軟,颼颼,破帽多情卻戀頭。

佳節若為酬,但把清尊斷送秋。
萬事到頭都是夢,休休,明日黃花蝶也愁。


醉落魄

離京口作

輕雲微月,二更酒醒船初發。
孤城回望蒼煙合。
記得歌時,不記歸時節。

巾偏扇墜藤床滑,覺來幽夢無人說。
此生飄盪何時歇。
家在西南,長作東南別。


定風波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狽,余獨不覺。已而遂晴,故作
此詞。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
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
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定風波

南海歸贈王定國侍人寓娘

常羨人間琢玉郎,天應乞與點酥娘。
盡道清歌傳皓齒,風起,雪飛炎海變清涼。

萬里歸來顏愈少,微笑,笑時猶帶嶺梅香。
試問嶺南應不好,卻道:此心安處是吾鄉。


蝶戀花

花褪殘紅青杏小。
燕子飛時,綠水人家繞。
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

牆里鞦韆牆外道。
牆外行人,牆里佳人笑。
笑漸不聞聲漸悄,多情卻被無情惱。


蝶戀花

密州上元

燈火錢塘三五夜。
明月如霜,照見人如畫。
帳底吹笙香吐麝,此般風味應無價。

寂寞山城人老也。
擊鼓吹簫,乍入農桑社。
火冷燈稀霜露下,昏昏雪意雲垂野。


蝶戀花

記得畫屏初會遇。
好夢驚回,望斷高唐路。
燕子雙飛來又去,紗窗幾度春光暮。

那日綉簾相見處,
低眼佯行,笑整香雲縷。
斂盡春山羞不語,人前深意難輕訴。


臨江仙

夜歸臨皋

夜飲東坡醒復醉,歸來彷彿三更。
家童鼻息已雷鳴。
敲門都不應,倚杖聽江聲。

長恨此身非我有,何時忘卻營營?
夜闌風靜谷紋平。
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


漁家傲

送張元唐省親秦州

一曲陽關情幾許,知君欲向秦川去。
白馬皂貂留不住。
回首處,孤城不見天霖霧。

到日長安花似雨,故關楊柳初飛絮。
漸見靴刀迎夾路。
誰得似,風流膝上王文度。


行香子

過七里灘

一葉舟輕,雙槳鴻驚。
水天清、影湛波平。
魚翻藻鑒,鷺點煙汀。
過沙溪急,霜溪冷,月溪明。

重重似畫,曲曲如屏。
算當年、虛老嚴陵。
君臣一夢,今古空名。
但遠山長,雲山亂,曉山青。


行香子

丹陽寄述古

攜手江村,梅雪飄裙。
情何限、處處銷魂。
故人不見,舊曲重聞。
向望湖樓,孤山寺,涌金門。

尋常行處,題詩千首,
綉羅衫、與拂紅塵。
別來相憶,知是何人?
有湖中月,江邊柳,隴頭雲。


江城子

密州出獵

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
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
欲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

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
持節雲中,何日遣馮唐?
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


江城子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

十年生死兩茫茫。
不思量,自難忘。
千里孤墳,無處話凄涼。
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夜來幽夢忽還鄉。
小軒窗,正梳妝。
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
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


江城子

湖上與張先同賦

鳳凰山上雨初晴。
水風清,晚霞明。
一朵芙蓉,開過尚盈盈。
何處飛來雙白鷺,如有意,慕娉婷。

忽聞江上弄哀箏。
苦含情,遣誰聽?
煙斂雲收,依約是湘靈。
欲待曲終尋問取,人不見,數峰青。


江城子

孤山竹閣送述古

翠娥羞黛怯人看。
掩霜紈,淚偷彈。
且盡一尊,收淚聽陽關。
漫道帝城天樣遠,天易見,見君難。

畫堂新構近孤山。
曲闌干,為誰安?
飛絮落花,春色屬明年。
欲棹小舟尋舊事,無處問,水連天。


江城子

別徐州

天涯流落思無窮。
既相逢,卻匆匆。
攜手佳人,和淚折殘紅。
為問東風余如許?春縱在,與誰同?

隋堤三月水溶溶。
背歸鴻,去吳中。
回首彭城,清泗與淮通。
欲寄相思千點淚,流不到,楚江東。


洞仙歌

餘七歲時見眉山老尼,姓朱,忘其名,年九十餘,自言嘗隨其師入蜀主孟昶宮
中。一日,大熱,蜀主與花蕊夫人夜納涼摩訶池上,作一詞,朱具能記之。今四十
年,朱已死久矣,人無知此詞者,但記其首兩句。暇日尋味,豈洞仙歌乎?乃為足
之雲。

冰肌玉骨,自清涼無汗。
水殿風來暗香滿。
綉簾開,一點明月窺人;人未寢,倚枕釵橫鬢亂。

起來攜素手,庭戶無聲,時見疏星度河漢。
試問夜如何?夜已三更,金波淡,玉繩低轉。
但屈指西風幾時來,又不道流年暗中偷換。


水調歌頭

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
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水調歌頭

快哉亭作

落日綉簾卷,亭下水連空。
知君為我,新作窗戶濕青紅。
長記平山堂上,欹枕江南煙雨,渺渺沒孤鴻。
認得醉翁語,山色有無中。

一千頃,都鏡凈,倒碧峰。
忽然浪起,掀舞一葉白頭翁。
堪笑蘭台公子,未解庄生天籟,剛道有雌雄。
一點浩然氣,千里快哉風。


念奴嬌

赤壁懷古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
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
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

遙想公謹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
羽扇綸巾,談笑間、強虜灰飛煙滅。
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
人間如夢,一尊還酹江月。


滿江紅

江漢西來,高樓下、葡萄深碧。
猶自帶、岷峨雲浪,錦江春色。
君是南山遺愛守,我為劍外思歸客。
對此間、風物豈無情,殷勤說。

江表傳,君休讀。
狂處士,真堪惜。
空洲對鸚鵡,葦花蕭瑟。
不獨笑書生爭底事,曹公黃祖俱飄忽。
願使君、還賦謫仙詩,追黃鶴。


滿江紅

懷子由作

清潁東流,愁目斷、孤帆明滅。
宦遊處、青山白浪,萬重千疊。
孤負當年林下意,對床夜雨聽蕭瑟。
恨此生、長向別離中,添華發。

一尊酒,黃河側。
無限事,從頭說。
相看恍如昨,許多年月。
衣上舊痕餘苦淚,眉間喜氣添黃色。
便與君、池上覓殘春,花如雪。


永遇樂

彭城夜宿燕子樓,夢盼盼,因作此詞。

明月如霜,好風如水,清景無限。
曲港跳魚,圓荷瀉露,寂寞無人見。
紞如三鼓,鏗然一葉,黯黯夢雲驚斷。
夜茫茫,重尋無處,覺來小園行遍。

天涯倦客,山中歸路,望斷故園心眼。
燕子樓空,佳人何在?空鎖樓中燕。
古今如夢,何曾夢覺,但有舊歡新怨。
異時對,黃樓夜景,為余浩嘆。
(紞:音膽。擊鼓聲)

沁園春

赴密州,早行,馬上寄子由。

孤館燈青,野店雞號,旅枕夢殘。
漸月華收練,晨霜耿耿,雲山摛錦,朝露漙漙。
世路無窮,勞生有限。似此區區長鮮歡。
微吟罷,憑征鞍無語,往事千端。

當時共客長安,似二陸初來俱少年。
有筆頭千字,胸中萬卷,致君堯舜,此事何難!
用舍由時,行藏在我,袖手何妨閑處看?
身長健,但優游卒歲,且斗樽前。


八聲甘州

寄參寥子

有情風、萬里卷潮來,無情送潮歸。
問錢塘江上,西興浦口,幾度斜暉?
不用思量今古,俯仰昔人非。
誰似東坡老,白首忘機。

記取西湖西畔,正暮山好處,空翠煙霏。
算詩人相得,如我與君稀。
約他年、東還海道,願謝公、雅志莫相違。
西州路,不應回首,為我沾衣。


賀新郎

夏景

乳燕飛華屋。
悄無人、桐陰轉午,晚涼新浴。
手弄生綃白團扇,扇手一時似玉。
漸困倚、孤眠清熱。
簾外誰來推綉戶,枉教人、夢斷瑤台曲。
又卻是,風敲竹。

石榴半吐紅巾蹙。
待浮花、浪蕊都盡,伴君幽獨。
濃艷一枝細看取,芳心千重似束。
又恐被、秋風驚綠。
若待得君來向此,花前對酒不忍觸。
共粉淚,兩簌簌。


水龍吟

次韻章質夫楊花詞

似花還似非花,也無人惜從教墜。
拋家傍路,思量卻是,無情有思。
縈損柔腸,困酣嬌眼,欲開還閉。
夢隨風萬里,尋郎去處,又還被、鶯呼起。

不恨此花飛盡,恨西園、落紅難綴。
曉來雨過,遺蹤何在,一池萍碎。
春色三分,二分塵土,一分流水。
細看來,不是楊花,點點是、離人淚。

Ⅳ 蘇軾 念奴嬌赤壁懷古 的教案

一、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感受蘇詞豪放的風格; 2.能力目標: 培養鑒賞古詩詞的能力; 3.教養目標 進行人生觀的教育,樹立遠大的理想和抱負。 二、教學重點 1.對本詞豪放風格的感受; 2.通過解讀詞中的景物描繪和人物刻畫,理解詞人的感情。 三、教學難點 1.作者通過景物描繪和人物刻畫所要表達的感情; 2.蘇詞豪放風格的體現。 四、教學設想 蘇軾是一位學生比較熟悉的古代作家,上學期已接觸過他的《石鍾山記》,因此本課的重點不放在知識的學習上,而著重通過對詞境的感受了解詞人的創作風格和培養對古詩詞的鑒賞能力。 擬用一課時完成教學,側重點放在對景物描寫和人物刻畫的鑒賞上,通過二者了解蘇詞的豪放風格。 五、教學時數 1課時 六、教學過程 (一).導入 用蘇軾詞《水調歌頭》的樂曲導入。(調動學生一起唱,從而體會蘇詞的曠遠風格。) (二).復習有關詞人的知識 (投影蘇軾像、簡介。) (三).講授新課 1.聽課文示範朗讀,注意用審美的眼光體會詞境,重視自己的初感印象,領略全詞的壯闊豪邁的基調; 2.請學生談談對本詞的初步的感受; 3.聯系學生的感受、提示閱讀課下註解,介紹寫作背景; 北宋元豐五年七月,蘇軾被貶任黃州團練副使。他懷著抑鬱的心情游覽黃州城西的赤鼻磯,創作了這首詞。赤鼻磯被稱為黃岡赤壁,並非赤壁之戰的古戰場所在。蘇軾見景生情,興起對往昔英雄人物的無限懷念,藉以抒寫胸中塊壘。 4.學生帶著下列問題朗讀課文: (投影)1.第一句在全詞中起什麼作用? 2.詞的上片描繪了一幅怎樣的景象? 3.詞的下片刻畫了誰的形象? 4.詞的最後一句表現了作者怎樣的人生態度? 5.詩歌鑒賞 (1).關於詩歌的意境 詩歌的詩味是通過意境來展現的,主題往往是藉助意境來表達。 意境是作者的思想感情和描繪的生活圖景融合而成的一種藝術境界。體味意境的方法是抓住畫面和氣氛,去理解、感受「此時」「此景」中「此人」的「此情」是什麼。 (2).聯系意境,分析首句作用 「大江東去」是赤壁之戰的襯景,「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是「懷古」的點題。這一句泛寫作者憑高遠眺,所見所感,是全詞起興之筆,詞一開頭就濃縮了浩瀚的時空,把江水、浪花、千古風流人物融成一片,創造了一個曠遠、深沉的意境,為「周郎」出場造成聲勢。 (3).討論和思考: (投影)你最欣賞哪些字眼或詞句?為什麼?(學生先四人小組討論,再推舉出本小組的一位同學發言。)(注意引導學生向景物描寫和人物刻畫方面分析。) (4).景物描寫分析 (投影)「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描繪了怎樣的一幅畫面? 亂石壁立,高聳入雲,怒濤澎湃,雪浪千迭。這首詞正面描寫赤壁江山勝景勾勒古戰場景象。先寫江岸,後寫江水。「亂」寫群峰壁立,山崖陡峭;「穿空」形容山岩高聳入雲的動勢,「驚」字擬人,寫巨浪聲勢;「拍」寫江濤力度,拍擊江岸,澎湃有聲;「卷」寫雪浪洶涌,形象真切;「千堆雪」,運用借喻描繪浪花千層,繪形繪色,蔚為壯觀。 (5).人物形象分析 (投影)詞中周瑜的形象有什麼特點?為什麼插進「小喬初嫁了」一語?在對周瑜形象的刻畫中,作者寄寓了什麼感情? 周瑜儒將風流,從容瀟灑,指揮若定。插寫小喬突出周瑜少年英雄,氣宇不凡。詩人贊頌周瑜非凡的膽略,意在抒發自己年將半百而功業無成的感慨。 (6).作者感情分析 (投影)「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表現了作者怎樣的人生態度? (聯系蘇軾此時的際遇、余秋雨評語分析)(補充蘇詞《定風波》作證。) 一般認為結尾消極,但詩人未想到隱退或表現及時行樂。詩人只是以「人生如夢」自慰,並不甘於消極。他遙想公瑾當年,感嘆壯志難酬,表現他不忘世情的用世精神。 (7).豪放詞風格介紹 ①.(投影)東坡在玉堂(官署名)曰,有幕士善歌,(蘇軾)因問:「我詞何如柳七(柳永)?」對曰:「柳郎中(柳永)詞,只合十七八女郎,執紅牙板,歌『楊柳岸曉風殘月』。學士(蘇軾)詞,須關西大漢,銅琵琶,鐵綽板,唱『大江東去』。」東坡為之絕倒。 ——俞文豹《吹劍續錄》 ②.和柳永的《雨霖鈴》作對比,從情景、情事、情感方面比較兩種詞風的不同特點。 (四).小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蘇軾豪放詞的代表作《念奴嬌 赤壁懷古》,希望通過本課的學習,大家對豪放派詞風有進一步的了解,同時也要注意蘇軾在本詞中通過景物描寫和人物刻畫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五).拓展賞析練習 自古以來,對三國的歷史人們有很多的感慨和評論。在小說《三國演義》中就有這樣一首詞: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白發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閱讀全文

與蘇軾教學設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