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五年級音樂上冊守株待兔的老農夫教學設計
《守株待兔》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認識6個生字,會讀守株待兔、樹樁、撞死、樂滋滋等詞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能在讀中悟出故事的寓。
過程與方法:
在讀的過程中感知故事,體會故事的寓意,運用多媒體課件進行直觀教學。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懂得對意外的收獲不要存有僥幸心理,要想有收獲,必須付出勞動。
教學重點:
1、認識6個生字和課文詞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默讀課文,能在讀中悟出故事的寓意
教學難點:
懂得對意外的收獲不要存有僥幸心理的道理。
教學准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1、師:我們做個游戲好嗎,看圖片猜謎語,沈老師跟大家一起來學習這個故事,故事的名字就是《守株待兔》(板書課題:守株待兔)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認識生字
1、下面請同學們打開課本,聽老師把這個故事給大家讀一遍。聽的時候請同學們注意從故事中找出一句最能說明題目意思的話來。
2、這個題目背後又藏著一個怎樣的故事呢?請小朋友拿起課本,自由朗讀課文吧!
三、研讀課文,明白寓意
同學們的字詞掌握得很好,我相信課文也一定讀得很好。再次讀課文。
(一)學習第一自然段。
課文讀完了, 老師要檢驗一下你們的讀書成果。你們知道誰守株待兔嗎?種田人為什麼會守株待兔呢?
根據學生回答,出示:古時候有個種田人,一天,他在田裡幹活,忽然看見一隻野兔從樹林里竄出來。不知怎麼的,它一頭撞在田邊的樹樁上,死了。
1、這只野兔怎麼會一頭撞死在樹樁上呢?
2、「竄」是什麼意思?究竟怎樣的跑才叫「竄」?
3、什麼原因,野兔會這么慌張地從樹林里竄出來撞在樹樁上呢?大家猜一猜?
4、想一想這段我們該怎麼讀呢?
(二)學習第二自然段。
(課件出示句子:種田人急忙跑過去,沒花一點兒力氣,白撿了一隻又肥又大的野兔。)
1、這時候種田人急忙跑過去,沒花一點兒力氣,白撿了一隻又肥又大的野兔。 「白撿」指什麼?
2、面對這樣意外的收獲,種田人的心情怎樣?誰能用課文中的一個詞來形容?
出示:他樂滋滋地走回家去。心裡想:要是每天都能撿到一隻野兔。那該多好啊。
5、朗讀指導:想到今後每天都能撿一隻野兔,種田人更是開心極了,你能把他心裡想的這句話讀好嗎?
(三)學習第三自然段。
因為有了一次意外的收獲,種田人便希望每天都能碰到這樣的好運氣,正因為有了這種不切實際的想法,從此-----
出示:從此他丟下鋤頭,整天坐在樹樁旁邊等著,看有沒有野兔再跑來撞死在樹樁上。)
1、 「從此」是從什麼時候起他就丟下了鋤頭?
2、種田人丟下鋤頭,把鋤頭扔得遠遠的,看來他是真的不想再拿起鋤頭幹活了。他是一個農民,他本來應該去干什麼呀?
3、「整天」是什麼意思?
4、(課件出示:課文插圖)同學們,你們瞧!種田人丟下了鋤頭,他呀,不幹活了。當別人在地里澆水施肥時,他在守株待兔;別人在地里拔草捉蟲時,他在守株待兔;當別人的莊稼大豐收的時候,他還在-----守株待兔。鋤頭丟掉了,莊稼不管了,什麼事兒都不幹了,他一心只想著再白撿野兔。他想可以不付出任何辛勞就可以收獲,用一個詞就叫「不勞而獲」。(板書:不勞而獲)
5、你們想,他坐在樹樁旁等野兔時會怎麼想呢?
6、日子一天一天過去了,種田人的心裡還是那個想法:兔子會來的,兔子一定會來的!他還坐在樹樁旁邊等著。 可結果擺在他面前的是怎樣一種情況呢?我們一起把課文的最後一句話讀一遍。(生齊讀第3自然的最後一句話)你們覺得在讀這句話時應該注意哪些詞語?
(師生齊讀)最後,種田人不但再也沒有得到野兔,而且田野長滿了草,莊稼全完了。用個詞語來說,就是——(板書:一無所獲)
7、引導學生說理明白寓意。
四、拓展延伸
(課件出示圖)
你們看,那個種田人執迷不悟,還在那兒傻傻地等著,做著他的白日夢呢?現在假如你從種田人的身邊走過,你會對他說些什麼呢?師生扮演進行對話。
五、總結
是啊,做事不能有僥幸心理,不能有不勞而獲的思想,不然最後終將一無所獲。只有實實在在去做,才能有收獲。
六、五、課外閱讀
(過渡):這就是寓言故事。寓言,總是借一個短小的故事說明一個深刻的道理,它對我們的學習、生活,都會有很大幫助。(推薦課外讀物)其實像這樣的寓言故事還有很多很多,課後我們可以去讀讀這本《中國古代寓言故事》,《伊索寓言》相信你們會有更大的收獲。
板書:
偶然得兔
守株待兔 不勞而獲 只有勞動
才有收獲
一無所獲
『貳』 成語故事守株待兔教案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知道「守株待兔」的由來。
2、理解「守株內待兔」的寓意容,體驗不勞而獲是不會成功的。
活動准備:
1、《守株待兔》動畫視頻、農夫、兔子的手偶。
2、「守株待兔」寓意的相關圖片若干幅。
活動過程:
一、通過猜測,引出主題,激發興趣。
1、教師出示「農人」:「這是誰啊?」(這是一個宋國時期的農人)
2、教師出示「兔子」:「這是誰啊?」(兔子)
3、「他們之間會發生什麼事情呢我么一起來聽聽看。」
二、理解故事內容,知道成語「守株待兔」的由來。
1、教師講述故事開頭至「等著兔子跑過來撞死」。
提問:
(1)「他是在什麼地方撿到兔子的?」(樹樁旁)
(2)「兔子是怎麼死的?」(自己不小心撞死的,是碰巧,是偶然遇上的)
(3)「農人撿到兔子後,他是怎麼想的?怎麼做的?」
(5)「你覺得兔子還會再來嗎?為什麼?可是那個農人一直相信它會再來。」(幼兒猜測)
2、「他到底有沒有等到兔子呢?我們繼續往下聽這個故事。」教師繼續講述故事至最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