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藝術設計專業有哪些課程
藝術設計專業主要課程如下:
設計素描、設計表達技法、平面構成與設計、色彩構成與設計、立體構成與設計、工業設計導論、工業設計史、模型製作、工程制圖、工程力學、機械設計基礎、機械製造基礎;平面設計、產品形態設計、多媒體設計表達、技術美學;產品設計程序與方法、產品計劃與價值分析、產品創新設計、計算機輔助產品設計、計算機輔助工業設計、產品設計原理等。
動畫設計方向強調堅實的繪畫基礎和美術功底,注重學生的審美素質和創造性思維的培養。學生在該專業將學習諸如動畫運動規律、動作設計、動畫材料等專業基礎課程,同時學習劇作、視聽語言、表演與肢體語言等相關的電影知識。在綜合藝術素質提升的同時,學生將學習各種動畫製作軟體並探索各種先進的創作技術。學生在校期間有條件根據自己的想法創作獨立動畫藝術短片,教師將根據學生具體情況指導學生完成短片創作;學生畢業時將掌握從前期策劃、中期製作和後期合成這一完整的動畫製作流程,製作出具有專業水平的動畫作品。
動畫運動規律、 材料動畫、動畫藝術概論、動作設計、電影視聽語言、分鏡頭劇本設計、導演基礎、動畫片創作等。
景觀建築設計方向主要是為我國的景觀建築設計和規劃事業輸送專業人才。教學內容綜合了藝術設計、景觀建築設計規劃和園林方面的專業課和基礎課,除教學以外,景觀建築設計專業設立了研究工作室,其主要職能是在推進專業教學的同時,積極開展本領域的研究工作和創作設計實踐,為推動景觀建築設計的發展做出貢獻。
高等教育自學考試藝術設計專業(專科),要求考生以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較系統地掌握藝術設計的知識、技能,並具有藝術設計的能力,成為能較好承擔藝術設計的相關專門人才。
藝術設計專科的基本要求:具有從事藝術設計相關工作的職業道德修養,掌握藝術設計的基本理論、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具有一定的運用專業知識實際操作的能力。
同時,根據高等教育自學考試的特點,強調實用性,強調考生實際能力的培訓,注重考生對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的掌握,培養考生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和實際操作的能力。
㈡ 藝術設計主修課程有哪些
藝術設計主修課程有:
1、計算機輔助設計:利用計算機及其圖形設備幫助設計人員進行設計工作。簡稱CAD。 在工程和產品設計中,計算機可以幫助設計人員擔負計算、信息存儲和制圖等項工作。
2、室內設計:室內設計是根據建築物的使用性質、所處環境和相應標准,運用物質技術手段和建築設計原理,創造功能合理、舒適優美、滿足人們物質和精神生活需要的室內環境。這一空間環境既具有使用價值,滿足相應的功能要求,同時也反映了歷史文脈、建築風格、環境氣 氛等精神因素。
例如下面的室內設計圖
3、展示設計:展示設計是一門綜合藝術設計,它的主體為商品。展示空間是伴隨著人類社會政治、經濟的階段性發展逐漸形成的。在既定的時間和空間范圍內,運用藝術設計語言,通過對空間與平面的精心創造,使其產生獨特的空間范圍,不僅含有解釋展品宣傳主題的意圖,並使觀眾能參與其中,達到完美溝通的目的,這樣的空間形式,我們一般稱之為展示空間。
4、園林藝術學:園藝學科屬於應用基礎和應用型研究學科,是以農業生物學為主要理論基礎,研究園藝作物生長發育和遺傳規律的一門學科,也是研究園藝作物起源與分類、種質資源、遺傳育種、栽培、病蟲害防治及采後處理、貯藏加工等應用技術與原理的綜合性學科。
5、空間形態:形態除了空間本質屬性外,還有多樣性、可感性、變通性等不同屬性,對於「形態」這一詞的復雜化理解可衍生出多個交叉學科。當被賦予「空間」修辭時,其形態歸屬被類別化。空間形態不僅是現實空間中包容實體形態與虛空形態的有機整體,也是意識空間中對事物存在的主觀判斷,能夠在虛擬空間中呈現交流信息的綜合體。
㈢ 關於藝術設計專業素描教學的幾點思考
起源
結構素描的起源相對較晚,它不同於傳統素描概念早在西方文藝復興時期就已經基本確立,而是直到1919年德國包豪斯學校開創了結構素描教學,結構素描的理念才正式提出來,並且在教學的實踐中日益顯現出它的開拓性和重要性。但是這種素描方式,或者說是理解方式,引入我國已是上個世紀80年代,直到90年代才真正開始深入到學院素描的教學體系之中。
特點
由於結構素描是以理解、剖析結構為最終目的,因此簡潔明了的線條是它通常採用的主要表現手段。結構素描畫面上的空間實際上是對三維空間意識的理解,所以結構素描要求畫者具備很強的三維空間的想像能力。
而關於三維空間的想像和把握,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思維的推理。結構素描要求把客觀對象想像成透明體,把物體自身的前與後、外與里的結構表達出來,這實際上就是在訓練我們對三維空間的想像力和把握能力。
在形象的細節表現方面,結構素描所要表現的是對象的結構關系,要說明形體是什麼構成形態,它的局部或部件是通過什麼方式組合成一個整體的,為了在畫面上說明這個基本問題,就要排除某些細節的表現。結構素描關心的是對象最本質的特徵,這些本質特徵要從具體的現實的形體中提煉和概括出來。
結構素描是設計教學中的一門重要課程,是培養學生造型能力和設計思維能力的基礎。學習結構素描對於初學者來說,關鍵在於理解對象的結構,畫准對象的造型。
觀察方法
作為剛剛才學習繪畫的同學,觀察方法的訓練與觀察習慣的養成非常重要,那麼結構素描究竟有什麼特點呢?首先,我覺得是在觀察方法上。
結構素描是以研究對象本身的結構為中心的,它不受環境自然光線的直接影響。所以在觀察對象時,可以不管光線在物象上產生的明暗投影,而把主要精力放在物象的結構本身上,一個物體支撐他的框架是什麼,找到框架就找到了結構了,不僅看清楚的地方要研究分析,看不清的地方也要研究分析。
這樣,就要求我們在觀察對象時,要面面觀前後左右都要看,而不是將眼光一開始就停留在某一角度,例如我們在畫物體時,物體的長寬比例、大小比例、前後的透視關系比較,每個物體的高低比較和大面小面之間的比較,這些都是我們在觀察時分析研究的對象。整體觀察、整體比較、再整體去畫,一下筆就要分清主次和前後關系。要把握主動權。在寫生的過程中,迅速准確地抓住大的主要結構,拋棄那些小的起伏。使畫面達到強烈、准確、生動的效果。這些都來自於對物體的仔細觀察和研究。
表現方法
我們研究結構素描不是目的,只是一種手段,結構素描不是將物象都畫成幾何形的堆砌,我們通過結構分析,是為了更清楚理解對象,做到心中有數,以便更好的去表現對象,作為學設計的人,重要的還是表現物體、理解物體,而對結構形體的理解與表現,可以幫助我們完美的完成設計構思。
結構素描以線為主,准確、有力、優美的線條,可以讓畫面充滿生命力,豐富人們的視覺效果,那麼線條是如何處理的呢?
抓大感覺
我們大多數是畫幾何體和靜物,這些物體較為簡單,外輪廓大多以長直線為主。抓住物體的整體感覺,再用長直線去體現物體的長寬比例,大小比例和前後關系等,使畫面整體。
找點
我們通常叫做"抓兩頭、帶中間",因為點一般都處在始端與末端,點如果找的准確,形體也就抓住了,再這里,點包含的因素是:形體轉折開始的地方與形體轉折結束的地方。如:球體,球體當中,有無數個轉折,也有無數的點,那麼如何找到點呢?我們只能根據物體最高的轉折點與最低的轉折點來找,這樣畫球體就簡單了,如果我們能准確理解點的位置,再復雜的物體都變的簡單了。
線條穿插
在基本點找到之後,便是用線條連接各點,使形體明確起來,我們所說的線條不是死板的線條。而是相互穿插,有出來的地方,也有回去的地方。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來龍去脈",線條的穿插,必須符合其形體結構的規律,否則就容易產生該後面去的翻到前面來了,該前面去的卻翻到後面去了。形成這種透視關系的原因,不是因為前面的沒強調,後面的沒虛,而是線條穿插不對,所以要分清線條的前後關系、虛實關系和空間關系。
線條表現
線條是結構素描中最主要的藝術語言和表達方式,無論在塑造形體、表現體積和空間方面,還是表達情感方面,都顯得十分明確。富有表現力和概括力。在開始學習時,首先要加強線條的熟練程度,要做大量的線條練習。提高線條質量,也就是說達到熟能生巧,"巧"線條才有質量,線條的質量是肯定有力輕松自如有松有緊,有虛有實有粗有細有深有淺,隨著形體的變化而變化。作到變化中整體,整體中變化。這樣我們的線條才富有生命力和動感。
結構素描的畫法
1、觀察對象,在畫面上定好構圖形式:三角形。
㈣ 藝術設計學專業是干什麼的
簡介 業務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備藝術設計學教學和研究等方面的知識和能力,能在藝術設計教育、研究、設計、出版和文博等單位從事藝術設計學教學、研究、編輯等方面工作的專門人才。 業務培養要求 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藝術設計學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使學生通過藝術設計理論思維能力、造型藝術基礎及設計原理與力法的基本訓練,具備了解藝術設計的歷史、現狀和進行理論研究的基本素質。 畢業生應獲得以下幾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1.掌握藝術設計學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狀況; 2.掌握藝術設計的歷史與發展規律; 3.掌握藝術設作品的分析方法和評價原則; 4.具有進行藝術設計學研究與教學的基本能力; 5.了解國家相關經濟、文化、藝術事業的方針、政策和法規; 6.了解國內外藝術設計學及藝術設計研究的發展動態。
㈤ 藝術設計和藝術設計學有什麼區別
藝術設計重實踐,藝術設計學重理論。
藝術設計主要培養具備藝術設專計學教學和研究等方面屬的知識和能力,能在藝術設計教育、研究、設計、出版和文博等單位從事藝術設計學教學、研究、編輯等方面工作的專門人才。
藝術設計學主要培養具備藝術設計與創作、教學和研究等方面的知識和能力,能在藝術設計教育、研究、設計、生產和管理單位從事藝術設計、研究、教學、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專業人才。
㈥ 藝術設計教學的意義主要包括哪些
1.符合藝術設計專業自身的特點
藝術設計是改善人類生活質量的創造行為,是人類物質和精神的雙層需求。構思和製作表現是藝術設計的兩個關鍵環節,構思設計是概念層面,製作則使概念變為現實,屬於技術實踐層面。因此,作為一門應用性學科,藝術設計在注重設計的同時,對工藝製作技能的掌握也是必不可少的。例如服裝設計是建立在眾多基礎學科上的綜合學科,是集藝術性、科學性、應用性、生產性、經濟性於一體的藝術與技術相結合的學科。服裝結構制圖和服裝工藝是服裝設計理念的體現,具有很強的技術性。技術只有通過一定數量的實踐,才能被深入理解和牢固掌握。事實也充分證明,藝術設計只有通過大量的實踐,在實踐中不斷總結、更新,才更能激發藝術靈感的火花。
2.適應藝術設計專業學生的學習心理
藝術設計專業學生思維活躍,自我意識比較強烈,他們不滿足於被動的學習,渴望有充分自由的創作空間,希望能驗證自己的設計與新材料、新技術、新工藝的結合。他們迫切需要開放性實驗室這一理想的場所和技術層面的支持,在實驗室里把自己的靈感轉化成實物,從而拓寬設計思路。開放性實驗室讓學生根據需求選擇內容,有利於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自覺性和主動性,激發學生的創新能力、實踐能力、設計能力、動手能力等。同時,還能激發學生自立自強的精神和對專業的熱愛,為將來投入到工作崗位後進行專業設計增強信心。
3.促使學生學以致用
藝術設計開放性實驗室的實驗教學具有綜合性、多樣性等特點,在不斷模仿、認知、思維、創作、傳播的循環過程中,實驗室給學生提供了實踐的平台,將傳統藝術設計課堂教學與實踐教學整合在統一的平台上,使學生能將所學的理論和技巧等真正運用於實踐,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意識和能力。基於對企業就業崗位點的實地考察和對畢業生就業情況的跟蹤調查、統計分析顯示,市場要求設計從業者必須具備整體的設計能力、項目操作能力和團隊協作能力。所以,實驗室可導入真實項目,這種「實驗室即企業」「教育即生活」「學校即社會」的教學方式可以讓學生學以致用,成為「上手快、能力強」的專業人才。
㈦ 藝術設計學 是什麼
現如今,學藝術的留學生越來越多,大家在選擇院校時一般都根據排名選擇。所以,美行思遠小編為大家整理了世界藝術設計學院排名,供大家參考,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1.英國皇家藝術學校
皇家藝術學院是世界上最著名的藝術設計學院之一,全球歷史最悠久的藝術設計大學,也是世界上唯一在校生全部為研究生的藝術設計學院。學院坐落於倫敦,課程講授者均為國際知名藝術家,從業者和理論家。皇家藝術學院擁有國家最先進的設施和優秀的研究資源,並且有促進優秀創意和智慧的環境。
2.美國麻省理工學院
麻省理工學院媒體實驗室成立於 1980 年,是由著名的華裔建築師貝聿銘設計的。它所具有的獨特產學研模式是美國其它大學及研究院所不具備的。90年代憑借其華麗的高科技演示讓觀看者對真正的數字社會有所了解。知名的 UI 設計師 John Underkoffler 畢業於該校,電影《少數派報告》中的大部分用戶界面設計出自此人之手。
3.美國帕森斯設計學院
帕森斯設計學院是享譽世界的設計學院,為全美最大的藝術與設計學校之一。除紐約外,還設有巴黎分校,以及在多明尼加,日本,馬來西亞和南韓也有相關的姐妹校,是一個國際化的學校。帕森設計學院的服裝設計專業是全美第一名的,Gucci 前首席設計師 Tom Ford ,Donna Karan, Mengdi Wu, 為 Louis Vuitton 打響服裝設計名號的 Marc Jacobs,Anna Sui 等很多著名設計師都是帕森的校友。
4.美國羅德島設計學院
羅德島設計學院的很多專業在全美都是數一數二的,比如工業設計(第一)、平面設計(第一)、印刷學(第一)、攝影(第二)、陶藝(第三),它創校於 1877,是美國藝術與設計學院的先驅。羅德島設計學院還有自己創辦的藝術博物館,在普羅維登斯市的藝術圈中是頂有名的。
5.美國普拉特學院
普拉特的室內設計、平面設計、工業設計等專業在有威望的排名中均排在前十,其中室內設計更是屢屢排在第一位。普拉特以其本科五年制的建築專業在界內享有盛名。教學過程循序漸進,從一些與建築無關的設計課,慢慢推進,引入空間概念。還有去哥本哈根、羅馬的項目,以及其他短期的出國學習項目,讓學生領略異國風情。
6.英國倫敦藝術大學
倫敦藝術大學是全世界最優秀的藝術學院之一,也是歐洲最大的藝術、設計、媒體傳達和表演藝術的教育機構,它將世界上最著名的致力於藝術、設計的六所學院聯合起來,它們分別是倫敦傳媒學院、倫敦時裝學院、坎伯威爾藝術學院、切爾西藝術與設計學院、中央聖馬丁藝術與設計學院和溫布爾登藝術學院。
7.義大利米蘭理工大學
米蘭理工大學歷史悠久,師資力量極其雄厚,在建築和設計界享有盛名,它是義大利最大的工程學、建築學和工業設計學專業研究機構。時尚品牌 Armani 的創始人 Giorgio Armani,曾任 Dior 首席設計師、6 次獲得黃金眼獎 Occhio d'Oro 的 Gianfranco Ferré,還有為 IBM(電腦)、美國航空公司 American Airlines(航空)設計品牌標志的設計師 Massimo Vignelli 都是從這里畢業的。
8.美國芝加哥藝術學院
芝加哥藝術學院是美國聲望最高的私立藝術學院,由博物館和學校兩部分組成。學校專業包括建築學、室內設計、平面設計等,其中設計類是熱門專業。芝加哥藝術學院設有自己的藝術品展覽館(博物館),擁有許多優秀的藝術作品(如莫奈、梵高的作品等)供學生觀摩學習。有很多享譽世界的藝術界名人曾就讀於芝加哥藝術學院,如大名鼎鼎的迪士尼公司創始人華特·迪士尼,著名詩人聞一多等。
9.美國加州藝術學院
加州藝術學院偏重設計領域,師生比例約為一比十。該校有兩個校區,還有一個在舊金山市區。加州藝術學院的工業設計、平面設計、室內設計、攝影都位於前沿。創校人 Frederick Meyer 本身是一位在二十世紀的設計與工藝運動中佔有一席之位的景觀建築師。此外,該校的校友多參加並領導加州的當代平面設計運動。
10.美國斯坦福大學
斯坦福大學名氣在外,不過它的設計學院也是不容小覷,像 Klout 的產品設計經理大衛·巴格羅爾(David Baggeroer)等著名的設計師都是該學院畢業的。斯坦福大學設計學院位於加州斯坦福,創建於 1891 年,總注冊人數 15723 人。
以上內容就是世界藝術設計學院排名的介紹,想申請出國藝術留學的同學可以參考以上院校。有問題,找美行,美行思遠幫您解決各種關於藝術留學的疑問。
閱讀此文章的人還閱讀了...
㈧ 什麼是藝術設計學
業務培養目標:
業務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備藝術設計學教學和研究等方面的知識和能力,能在藝術設計教育、研究、設計、出版和文博等單位從事藝術設計學教學、研究、編輯等方面工作的專門人才。
業務培養要求: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藝術設計學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使學生通過藝術設計理論思維能力、造型藝術基礎及設計原理與力法的基本訓練,具備了解藝術設計的歷史、現狀和進行理論研究的基本素質。
畢業生應獲得以下幾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1.掌握藝術設計學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狀況;
2.掌握藝術設計的歷史與發展規律;
3.掌握藝術設作品的分析方法和評價原則;
4.具有進行藝術設計學研究與教學的基本能力;
5.了解國家相關經濟、文化、藝術事業的方針、政策和法規;
6.了解國內外藝術設計學及藝術設計研究的發展動態。
主幹課程:
主幹學科:藝術學、歷史學、哲學
主要課程:藝術設計概論、藝術設計學、中國藝術設計史、外國藝術設計史、中國工藝美術史、外國工藝美術史、藝術考古學、藝術設計基礎等。
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社會調研、藝術設計實踐、文化史跡考察等
修業年限:四年
授予學位:文學學士
相近專業:音樂學 作曲與作曲技術理論 音樂表演 繪畫 雕塑 美術學 藝術設計學 藝術設計 舞蹈學 舞蹈編導 戲劇學 表演 導演 戲劇影視文學 戲劇影視美術設計 攝影 錄音藝術 動畫 播音與主持藝術 藝術學 影視學 會展藝術與技術 景觀建築設計 數字媒體藝術
藝術設計學,又包含設計史論和設計策劃與管理!設計史論偏向理論,設計策劃與管理偏向應用。
[編輯本段]書籍
作者簡介:
保羅·克拉克,在英國布賴頓大學歷史批評研究學系任教。他對技術和產品設計的歷史興趣深厚,原是學工業設計的,後轉往平面設計,近來又走入了學術。
朱利安·弗里曼,是英國伊斯伯恩工藝美術學院歷史與語境研究的統籌人。他曾撰寫多種專論著作及目錄冊。並定期在《Apollo》和《The Burlington Magazine》等期刊上發表評論文章。
這本書基本上是關於用品及其歷史的。我們人類在製造用品方面已經變得非常在行了——只要環顧四周吧——每一件用品在製造的過程中都包含著設計的因素。
我們用不著為「設計」這個詞的確切涵意太傷腦筋。它也許包含著發明,或者工藝。它也許還包含著一種最初的想法。設計往往在不同的時期和所有這些因素互搭,我們所劃的任何界線都會有一點不自然。德國人格斯納在1965年是設計還是發明了鉛筆?19歲的法國數學天才帕斯卡在1942年是發明還是設計了第一台高效的計算器?勞特累克是一名藝術家還是(有時是)海報設計師?
「設計」可以指或者暗示許多不同的東西。它當然與產品的外觀有關,但是也關心它怎麼操作。如果強調的是前者,我們可以把它理解成「裝飾設計」,後者我們就叫它「實用設計」。從古希臘花瓶到可作為身份象徵的最新款小汽車,幾乎每一種設計都包含著外觀和功能之間的某些平衡。就材料和規模而言,對設計的需要涵蓋著人類活動的所有范圍:包括從集成電路到大型工程和建築布局的所有事項。所以這是個廣大的領域,一個「設計師」可能只在做許多不同工作的一種。
㈨ 藝術設計學院裡面的藝術設計專業和藝術設計學專業有什麼區別
前者重實踐,後者重理論。
前者:本專業培養具備藝術設計學教學和研究等方內面的知識和能力,能在藝容術設計教育、研究、設計、出版和文博等單位從事藝術設計學教學、研究、編輯等方面工作的專門人才。
後者:本專業培養具備藝術設計與創作、教學和研究等方面的知識和能力,能在藝術設計教育、研究、設計、生產和管理單位從事藝術設計、研究、教學、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專業人才。
㈩ 如何改進藝術設計教學
在當今知識經濟高速發展的時代背景下,我國的高等教育逐漸向多元化、大眾化方向發展,如今,高職院校已佔據我國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而藝術設計專業又是最多院校開設的專業科目,有1000多所院校開設了此專業,它已成為高等教育中舉足輕重的學科。而設計專業又有普通本、專科院校、高等職業院校、民辦院校等幾大類型的藝術類學生。大量的畢業生如雨後春筍般湧入市場,許多學生又必須在單位實習一到兩年後才能真正成為公司的設計骨幹。然而,學院教育和公司的人才需求形成一條鴻溝,部分學生也認為學院教育沒有實質作用,不能適應社會,因此也給當代的設計教育提出新的挑戰。怎麼消除這個鴻溝,讓學生一畢業就馬上適應市場,也是當前藝術設計教育急需解決的問題。
當前,高職教育藝術設計專業如何定位,學院教育怎麼適應市場,如何培養比較實用的人才,都是值得探討的話題。職業院校應加強對市場的了解,市場調研結果決定我們應該制定什麼樣的人才培養模式。高職教育藝術設計專業既要區別本科的學科教育,又要區別2~3個月短期的職業培訓學校的教育。前者是重設計觀念和學術研究的一種學科教育,後者是一種純軟體操作培訓。可以明確地說,高職藝術設計專業教育是間於兩者之間的一種教育,其培養目標是:(1)對設計、工藝製作、設計後期處理特別了解的人;(2)軟體執行能力較強的人;(3)有較強的學習能力和吃苦耐勞精神的人。筆者認為高職教育藝術設計專業的學生要盡快適應市場,提高實踐能力,教學中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出發才能真正達到職業教育的目的。
一、重視基礎教育和設計課程的聯系
第一學年中,很多藝術院校的設計素描基礎教學以大量的石膏、人體為主,學生基本功得到了提高,但是缺少和後面設計課程的聯系,沒有起到基礎課程的實質作用。目前,職業院校高職藝術設計的學生大部分由藝術生、三校生和普高生構成,專業基礎參差不齊,素描基本功很難與專業院校的藝術類學生相比。那麼職業教育就應該思考如何適應學生的基本情況和怎樣發揮職業教學的特點,在設計素描教學中就可以多加強手繪能力的培養,基礎教學目的就是讓學生能畫設計草圖。在基礎教學中,讓學生多畫草圖和插畫,在工具、材料、技法上多加研究,因為插畫在平面設計裡面佔有重要的位置,在平面設計中需要一些手繪的插畫或符號,在基礎教學中就應該多引導,也為後面的設計課程打下一定的基礎,從而擺脫傳統的基礎教學模式。另外,三大構成課也是設計課程比較重要的基礎課,在平面構成中,教學就應該多練習文字排版和點、線、面的構成練習和平面設計的內容相結合。此外,立體構成中也不要脫離後面的設計課程,可以和包裝設計相結合,如做一些月餅盒、酒盒等內容,同時也可以做一些建築模型。只有這樣,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才能達到學以致用,為後面的設計課程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重視臨摹課程,提高眼界
中國畫的學習、創作過程分為三個階段,分別是「師古人」(學習傳統)、「師造化」(寫生)、師心源(個性創造)。「師古人」就是臨摹,在其中也佔有重要的位置,那麼藝術設計專業臨摹有什麼作用呢?其一,體會設計者的設計思維過程。其二,熟悉軟體的操作能力,把握一些電腦特殊效果的處理。其三,記住一些較優秀的設計符號和設計版式,學會一些商業設計的處理手法。我相信臨摹多了,學生的設計水平和眼界自然也就提高了。俗話說「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就是這個道理。職業學院的學生培養目標是以技能為主,創造為輔,過分強調創造性和個性只會成為不切實際的口號。學生通過臨摹可以開拓眼界,提高自己的設計水平。學生臨摹的作品以商業設計和單頁為主,現在市場上的一些樓市、地產的商業設計做得非常精美,也值得學生學習和臨摹,從而提高學生的眼界。在當今,對學生來說能辨別「什麼是好的作品」變得尤為重要,最怕的就是畢業後學生連好壞都不分,缺乏設計眼光。目前,部分畢業生心高氣傲,無法正確定位自己,因此在教育和教學中,教師的引導變得尤為關鍵。
三、學院創建實訓工作室,加強校企結合
實訓工作室解決了學生的實踐問題和教師的科研問題,同時也可以對外技術服務,屬於學院的校辦企業。工作室以寫真和印刷為主要經營范圍,管理者由實訓教師和專業工作人員擔任,學生幹部參與管理,讓學生不出校門就可以直接了解印刷和製作過程。同時,學生也可以直接將自己的作業製作成成品,這叫做「立足自身,開拓教學」。此外,學校加強校外實訓基地建設,在相關企業建立可供學生參觀實習的場所,現場的一些老總和資深設計師有較強的動手能力同時具有許多老師所沒有的實踐經驗,學校可以聘他們為外聘教師和專家,給學生以專業的引導。這樣,採取校內外結合的方針,學生的動手能力才可以得到加強。
四、加強師資隊伍建設
俗話說「師高弟子強」,教師的水平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效果,職業學院藝術專業應該從兩個方面加強師資隊伍建設。一方面,加強本校教師的進修學習和到企業現場掛職鍛煉。如指定相關老師到國內外優秀的設計學院學習先進的職業教育理念和人才培養模式,及時調整培養計劃。也可以派相關教師到國內一些比較優秀的培訓機構學習軟體的實際運用,讓老師成為軟體能手,方便以後教學的運用。此外,每一位教師必須輪流到企業「打工」,獲取實踐經驗,豐富動手能力,在教學中成為學生的引路人。另一方面,聘請現場經驗豐富的行業能手作為專家到學院兼課或搞講座。一些印刷廠、公司的設計師或者製作師傅都可以給學生傳授豐富的經驗,因為我們學生的將來有可能就是現在的他們。
綜上所述,只有真正做到了以上幾點,學生在市場競爭中才會立於不敗之地,學生通過教學實踐就可以了解社會,了解市場,運用藝術的創新思維,服務於社會,這是職業技術教育的本質。因此,我們有必要對職業技術教育藝術設計進行認真思考和探索,讓職業技術教育在真正意義上適應時代發展的需要,體現現代職業教育的優勢。高職藝術設計教育的課程改革必須以人才培養為中心,培養出符合行業要求、適應社會發展的應用型人才是高職藝術設計教育的目標。我們應當結合中國的設計教育特點,學習國外先進的職業教育理念,走出中國設計職業教育的特色之路,培養更多的能和市場結合的應用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