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視頻設計 > 高中歷史教學反思

高中歷史教學反思

發布時間:2020-12-20 13:09:32

Ⅰ 新課程理念下歷史教師怎樣進行教學反思

在新課改逐步推進的過程中,對教師自身綜合素質要求也提高了很多。課程改革的新理念要求,高中歷史學科的教師要加強對歷史課進行教學反思,與新課改同步,適應新課改的步伐。其中一方面要有計劃和組織地參加這方面的培訓;另一方面也要加強對自身教學的反思,自我提高,自發學習,讓自己的教學實踐能力得到發展和提升。筆者現就自己多年來從事高中歷史教學的實踐和經歷談一些粗淺看法,供同行借鑒和探討。
一、教學反思的作用
所謂的「教學反思」,就是教師在教學實踐過程中發現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一種行為,是教師對自身教學行為和教學活動進行批判的有意識的分析與再認知的過程。對於高中歷史教師而言,對歷史教學進行反思有助於教師教學水平和能力的提高。教師只有在工作的實踐中不斷思考和改進,才能發現問題,並想出解決的辦法,進而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和自身工作水平。
在歷史學科中進行教學反思對教師的自身教研水平的提高也有所帶動。新的課程理念要求我們歷史教師需要具有一定的研究方面的能力,從教學型教師向科研型教師轉變。因此,在我們平時的教學中,要時刻以研究者的身份要求自己,置身於教育的情境裡面,用研究者的眼光進行自我反思,對現實中的問題進行研究,對積累的經驗進行總結,形成一定的規律認知,實現從「教書匠」向「學者型」「專家型」的教師發展。
二、教學反思的內容
高中教學歷史教師需要反思的內容很多,既有對教師自身教學理念的反思,如自己的教學觀念是否符合新課程的理念,是否「與時俱進」,也有對自己教學行為的反思,如教學是否面向全體學生,是否與學生平等交流、對話,是否對學生有傷害;既有對教學內容的反思,如教學內容是否適度,是否符合科學性、思想性、趣味性;也有對教學方法、教學手段的反思,如教學方法、手段是否創新,是否有利於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參與性、積極性,是否有利於提高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既要在課前反思,如准備是否充分,教學設計是否合理,也要在課中或課後反思,如還有哪些不足,怎樣改進;既要通過自身感受進行反思,也要借「學生的眼睛」作為「鏡頭」來質疑自己的教學行為,如學生對教學是否滿意,評價如何及有什麼意見和建議等等。
三、教學反思的策略
高中歷史新課程的知識容量大,內容錯綜復雜,覆蓋面廣,如何進行反思呢?我認為要做大以下幾點。
(一)歷史教師要進行一系列的理論學習和研究
只有理論學習才能讓我們學會「突破」,不再讓以往的經驗和習慣束縛自己。離開理論學習的指引,我們一般只會在一個自己劃定的圈圈裡「轉」,再也走不開了。理論的學習還能使我們以往的經驗得到升華。對於高中教師來說,一方面要一如既往地教育學和心理學進行學習,另一方面也要對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進行研究,把握教學規律,了解學生的心理特徵和認知程度。在國家積極推進新課程教育改革的時代,歷史教師也更應全方面地學習和理解,以適應社會發展的步伐和新高考以及國家對未來人才發展的需要。
(二)歷史教師要不斷豐富歷史專業知識
學科專業知識對於新課程的實施以及開展教學反思至關重要。當前仍有不少歷史教師只知埋頭於教材、教案、練習冊等,很少、甚至根本不去認真研讀教育教學雜志,更不要說去研讀一些史學名著和史家學術論文了。這樣,結果就會導致歷史教師專業知識的淺薄,信息量的缺乏,對自身的成長是極其不利的,也與新課程改革極不合拍。對於中學教材、中學歷史課程標准,我們要認真地去研讀、鑽研和探討,因為它們是我們教學的依據。但我們更應該要去讀一些史學名著和史家學術論文,這樣不但可以提高自身的專業素養、了解學科研究前沿,而且還可以從中學到提出問題、分析史料推理證明以及論斷評價等研究歷史的方法,更好地為高中歷史教學服務。
(三)歷史教師要不停在學習中進行反思
歷史教師要多聽一些觀摩課,研究其他教師的教學手段和先進的教學思想,感覺和理解別的教師不同的授課方式,以及教學特色。歷史教師也可以在教師之間進行相互的交流和探討,分析和研究改進教學方法的策略。這在無形之中對教師的反思能力又是一種提高。歷史教師還要從學生眼中反思自己,因為學生對教師的評價最真實也最有價值。從學生眼中看自己,總能了解到一些事情、獲得一些啟發。
教師還要寫好教學後記。在日常的教學中,教師往往只強調備好課、上好課,對「教學後記」卻未引起足夠重視,認為是一種累贅和負擔。其實,寫「教學後記」,不但不是負擔,相反它還是備課的好「幫手」,因為它有利於積累教學經驗,加深我們對教材教法的理解,從而改進和提高歷史課教學的效率。其實,很多教師都認識到寫教學後記的重要性,但究竟如何寫?寫什麼?還不甚了解。其實,在平常的歷史教學中,如教材處理意見、教學方法的安排、學生反映情況、課後自我體會等等都可作為教師「教學後記」的內容。
總之,新課程的實施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標准和要求。高中歷史教師要不斷更新教學理念,採用靈活的教學方法,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要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積極投身新課程改革的實踐,在教學中不斷地對教學進行反思,才能不斷促進歷史教師教學觀念的改變和對新課程理念的理解。歷史教師還要正確處理好學習與反思之間的關系,要以學習為「舟」,以研究為「槳」,以反思為「帆」,積極主動地投身予新課改,相信一定會推動新課改和歷史教學工作駛向成功的彼岸,高中歷史教學也能走出一片新天地。

Ⅱ 高中教學反思應當怎樣寫

中學語文教學反思:高中教學反思應當怎樣寫
【摘要】中學語文教學反思:高中教學反思應當怎樣寫是精品學習網為您整理的最新學習資料,請您詳細閱讀!
「教學反思「是教師以自己的教學活動為思考對象,對自己所做出的行為、決策以及由此產生的結果進行審視和分析的過程。」教學反思是一種有益的思維活動。它一方面是對自己在教學中的正確行為予以肯定,不斷地積累經驗;另一方面又是自己同自己「過不去」挑自己的刺,找出在教學實踐中與教學新理念不相吻合的甚至和教學新理念相違背的做法,進行自我批評,並且予以改正,不斷的完善自己的教學行為,使自己以後的教學行為更加完美。新課程非常強調教師的教學反思,被認為是「教師專業發展和自我成長的核心因素」。美國心理學家波斯納提出教師成長的公式:成長=經驗+反思。也特別強調反思在教師成長中的重要作用。
要想成為一名優秀教師,除了具備一定的教學經驗外,還必須具備不斷反思的意識,唯有如此,才能使自己與時俱進;才能對自己提出更高更遠的目標,向教學藝術的殿堂邁進。對中學語文教學反思的重要性,筆者認為應做到以下幾方面:
一、挖掘語文教師成長的源泉
美國教育家杜威教育思想認為:「個體要獲得真知,就必須在活動中主動體驗,嘗試、改造,必須去做」,充分體現「實踐中體驗,體驗中發展」。教學時實踐的藝術,教師只有自主參與到開放式的教學應用實踐活動中,通過切身的身心體驗,才能挖掘自身專業成長的源泉,達到綜合素質的提高和多方面能力的協調發展。
1、走出去:專家引領,與時俱進。專家是一線教師的航標,教師除了需要大量吸取專家論著中的精神營養外,更需要得到專家的引領。讓教師「走出去」,是教師走近名家、名師、名校的機會,也是教師學習、反思、超越自己的機會,同時還可以進一步喚起和激發教師的情感。2010年7月28日,在貴州教師教育學校呤聽了四川省肖成全教授關於「有效教學」的講座。聽肖成全老師講課是一種享受。肖老師幽默風趣,知識淵博,語言生動,言行整合。課上有講解,課中有互動。激情昂然,鏗鏘有力,舉例實在(如對「愛」(愛)的詮釋:「愛」(愛)的本意是:用手(爪)捧著,用絲綢蓋著(ㄇ),把最好的東西(心),送給朋友。),很具感染,潛移默化,真乃高效課堂,我受益匪淺。「好風憑借力,送我上青天」,參與名師名課的實踐活動,可以為教師注入新的生機,有力地推動教師的專業成長。
2、站出來:重構教研組功能,實施校本實踐。教研組是學校的基層組織,在教師專業成長中起不可替代的關鍵作用。教研組要具備教研、科研、培訓多項職能,藉助於跨學科的、不同層次教師間的互助與合作,作用於教師的校本實踐專業成長。即利用教研組活動或大學科教研活動,通過「問題懸掛」、「問題招標」的方式方法,以「教學問題—教學設計—教學行動—教學反思」為過程展開自己的教學實踐。日常教學的「問題」並非都能構成研究的「課題」,只有當教師持續地關注某個有意義的教學問題,並「有心設計」了問題解決的思路之後,教師日常教學的「問題」才能轉化為研究「課題」,這也意味著教師的「問題意識」上升成為「課題意識」。如果有解決不了的重大疑難,再邀請有關專家來報告講座、對話商榷。
3、坐下來:苦思冥想,研究案例。研究案例能有效地豐盈教師的實踐經驗,提升教師的實踐性智慧,在處理教學突發事件時,能超越經驗,做出及時准確的反應。案例研究要涉及學科層面:學生學習層次是否促進積極參與、主動思考、有效生成?涉及操作層面:討論課堂教學中一些教學技術和教學技巧問題,其目的是探討在教學中應該怎樣做才更好,解決「怎麼做」的問題;涉及理論層面:「為什麼這樣做」「怎樣做更好」,對實踐中的操作策略進行理論分析,主動建構和豐富教學理論。
優秀案例有思想的深度,也有教學技術的嫻熟,甚至每個教學細節背後都隱藏著教育理想、教學藝術、新課程理念。這些意義需教師在觀察、研究中激活自己的經驗,喚醒沉睡的知識,與教師對話、與活生生的課堂教學實踐對話,感悟如何憑借教材,將觀念轉化為具體操作,從而實現思想的超越和教學行為的改善。對失敗的案例,可以旁觀者的身份來「會診」教訓,共商問題。同時也促使「旁觀者」對自己教育教學中的問題有所察覺,以一種開放的心態對自己的教學實踐,規范自己的教育教學行為。
4、彎下腰:「換一個視角,別樣的景色更精彩;換一個說法,多少辛苦都溫暖;換一個表情,輕鬆了自己歡樂了大家!與他人一份情懷,與自己一份方便;給世界一份溫暖,給自己一份寬和」---於丹。做一個幸福的人,首先必須學做一個喜歡別人的人!不用著急,因為我們都在路上!只要行動,就有收獲,只要行動,就會成功!凝聚你我,共同在一條路上走下去,一定會勝利!師生對話,教學相長。在新課程的理念下,教師首先是學生的學習夥伴,其次才是學習的指導者。所以在語文課程活動中,學生不再是被動的、消極的,不再是被灌輸的器皿,不再是課堂的聽眾,而是具有個性的、生動活潑的、思想活躍的、充滿生命力的學生;教師不再是站在學生的對立面居高臨下,教學就是教師和學生的平等對話。在教學過程中,只有注重師生互動,教學相長,通過平等對話、溝通和合作活動,產生交互影響,才能增加師生之間及生生之間多維有效的互動,以動態生成的方式推進教師專業成長。
二、追求課堂教學之美
在一次州級骨幹教師「送教下鄉」的教育教學扶貧活動中,我和我校的幾名教師參加了那次活動。那應當是一節優秀的語文觀摩課,課題是初二年級的《故鄉》。執教的是一位城區中學有相當知名度的青年男教師,看得出來,他教學基本功扎實,課上很嚴謹,放得開收得攏,課堂上濃郁的學習氛圍,課堂上涌動出來的自信,使我們不得不佩服教師駕馭課堂的能力,以及對學生情感、態度的陶冶。教學中,對年輕時楊二嫂這一重要人物的分析定性,執教者延用了教學參考書的說法:「年輕時的楊二嫂是一個安分守己的人」。對此,我實在不敢苟同。「安分守己」《現代成語詞典》的解釋是:分,本分。安守本分,規矩老實。例如《紅樓夢》第七十二回:「從此養好了,可要安分守己的,再別胡行亂鬧了。」〈〈紅樓夢〉〉此處的內容是寫丫鬟司棋與其姑表兄偷情,不料被鴛鴦無意驚散,司棋嚇出病來,其姑表兄逃遁。此句是鴛鴦勸慰司棋的話。如果說〈〈紅樓夢〉〉作為經典是我們學習語言的典範,那麼「安分守己」的解釋則不言而喻了。青年時代的楊二嫂「安分守己」乎?教材語雲「因為伊,這豆腐店的買賣非常好。但這大約因為年齡的關系,我卻並未蒙著一毫感化,所以競完全忘卻了」。「豆腐店的買賣非常好,是因為年輕的楊二嫂塗脂抹粉,起碼有色像之嫌疑」。「我忘卻楊二嫂,是因為年齡小未蒙一毫感化,而那些年齡大的應該是蒙了感化的吧?這感化又是什麼?大約不難推知「應感化而使豆腐店的買賣非常好」。
反思:在廣大的農村地區,一本教科書、一本教參、一支粉筆上課堂的現象並不屬「偶然」。目前,語文教師的備課要麼參考或照搬現成的教案,要麼再加以或多或少的個人苦思冥想,而千篇一律地延用「教參說法」則是天經地義無可厚非的。也正是這個緣故,本來十分精彩的對文學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分析,便變得索然無味了。「一千個讀者便有一千個哈姆萊特」的說法也就不復存在了,正所謂「你不分析我還興趣盎然,你一分析我便昏昏欲睡」的語文教學現狀也就不足為怪了。

Ⅲ 論高中歷史教師如何進行教學反思

教師不是先知先覺者,也不是知識的源泉,教師是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和促進者。不能回僅僅把教師定位在答「知識的佔有者」、「文化知識的傳遞者」上,教師也要不斷提高自身素質,不僅是專業知識,也包括教學藝術和手段。「傳道、授業、解惑」的傳統界定和「一桶水」的比喻已不符合今天的現實。

Ⅳ 高中歷史教學反思

不知你是歷史老師還是學生?
反思不反思到在其次,只要高考不改革考試還有歷史回內容,你所謂的反思也就答只是反思,對現實教學無多大意義。
其實歷史這東西很大方面看你感不感興趣。不感興趣的話,高中歷史內容枯燥,各分各段,無法形成一系列連貫的內容,說白了就是為考試而編的教材。如此,不感興趣的話,你讓一個十幾歲的孩子抱書去看,不打瞌睡就謝天謝地了。
這樣一來就是怎麼提高學生對歷史的積極性了,比如其中中國古代史雖浩繁冗長,但細究起來很有意思,裡面天文地理、奇門遁甲、陰陽五行、占卜問命......幾乎包羅萬象,能讓你覽遍世間萬象品盡人間雜味。當然這得你去花費時間去慢慢解讀品味。一般人不感興趣的話也不會去干,所以就像《百家講壇》上跟說書講故事似的只要你對其中一點點兒去靜心研究,我想那你也可以你侃侃。
不好意思扯遠了,瞎侃了一通。
本人雖對歷史略知一二,但具體到教學中的建議我沒法兒給你,因為如果你是教師你要把你知道的灌輸給你的學生們,你要有教學成績。這看個人了,見諒。相信你能發現好辦法的!

Ⅳ 高一上冊歷史教學反思怎麼寫《發達的古代農業》

教案的教學反思怎麼寫
首先要清楚的是教學反思不僅要反思教師本身的教學行為專,還要反思學屬生行為,更重要的要有改正不良教學行為的方法措施。
其次,作為教師要對整個教學行為預設過程作詳細的記錄,包括各個環節以及各環節的具體實施步驟。
笫三對各環節達成度進行深入的分析,好的地方記錄下來作為成功的經驗,沒有達成地方記錄下來,作為教訓是日後教學需要改進的地方。
第四,對於重難點的突破過程要著重反思,重難點的突破是教師反思的重點,同時也是反映課堂效果的重點所在,更是學生知識掌握情況的重點所在。
第五,反思的目的在於改進今後的教學行為,避免出現類似的錯誤,提高課堂效率有一定的指導意義。

Ⅵ 高中教師如何做好教學反思

一、教學反思來及其方式教學反源思,指的是從新的角度審視自己的教學行為,讓教學行為更多地轉化為教育智慧。反思要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掌握並運用教育(學)理論,努力使自己的教學從經驗傳承走向理性思辨。反思一定要有批判精神,及時捕捉,多問幾個「為什麼」、「假如這樣,會如何?」等等,也要多動筆、動腦,深化積累,多與同行交流,相互促進。反思往往是教師思維火花的閃爍。反思既有回顧性的「實踐後反思」,又有過程性的「實踐中反思」,也可以是「實踐前反思」——運用經驗教訓對新的實踐過程進行指導的、具有前瞻性特徵的反思。教學反思的方式多種多樣,如課後心得、教學點滴、每周整理、單元小結、學期總結、練習評析、歸納梳理、案例分析、組內討論、師生互動、網上互評、實驗探究、優化重組、創新論壇、論文提煉、課題研究等等。二、教學反思的幾個重點1.反思的核心——課堂教學。課堂是我們教師實施教學的主陣地,要讓課堂更好地為學生的成長服務。每上一節課或每個單元或章節結束,有必要及時地回味、深思,並把所得所示記錄下來。主要包括對教材的知識點落實如何?對教材的再創造是否切合學生實際?

閱讀全文

與高中歷史教學反思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