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空氣有質量嗎的教學反思
空氣質量(Air quality)是依據空氣中污染物濃度的高低來判斷的,其好壞反映了空氣污染程度。 空氣污染是一個復雜的現象,在特定時間和地點空氣污染物濃度受到許多因素影響。城市的發展密度、地形地貌和氣象等也是影響空氣質量的重要因素。負氧離子濃度是空氣質量好壞的標志之一。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標准,當空氣中負氧離子濃度高於每立方厘米1000個—1500個時,才能稱得上是「清新空氣」。
空氣污染的污染物有:
煙塵、總懸浮顆粒物、可吸入顆粒物(PM10)、細顆粒物(PM2.5)、
二氧化氮、二氧化硫、一氧化碳、臭氧、揮發性有機化合物等等。
空氣污染源也可分為自然的和人為的兩大類。自然污染源是由於自然原因(如火山爆發,森林火災等)而形成,人為污染源是由於人們從事生產和生活活動而形成。[1]
可吸入顆粒物
可吸入顆粒物是指懸浮在空氣中,空氣動力學當量直徑≤10微米的顆粒物。
可吸入顆粒物的濃度以每立方米空氣中可吸入顆粒物的毫克數表示。國家環保總局1996年頒布修訂的《環境空氣質量標准(GB3095-1996)》中將飄塵改稱為可吸入顆粒物,作為正式大氣環境質量標准。
空氣質量
顆粒物的直徑越小,進入呼吸道的部位越深。10微米直徑的顆粒物通常沉積在上呼吸道,5微米直徑的可進入呼吸道的深部,2微米以下的可100%深入到細支氣管和肺泡。總懸浮顆粒物是指漂浮在空氣中的固態和液態顆粒物的總稱,其粒徑范圍約為0.1-100微米。有些顆粒物因粒徑大或顏色黑可以為肉眼所見,比如煙塵。有些則小到使用電子顯微鏡才可觀察到。通常把粒徑在10微米以下的顆粒物稱為PM10,又稱為可吸入顆粒物或飄塵。可吸入顆粒物(PM10)在環境空氣中持續的時間很長,對人體健康和大氣能見度影響都很大。一些顆粒物來自污染源的直接排放,比如煙囪與車輛。另一些則是由環境空氣中硫的氧化物、氮氧化物、揮發性有機化合物及其它化合物互相作用形成的細小顆粒物,它們的化學和物理組成依地點、氣候、一年中的季節不同而變化很大。可吸入顆粒物通常來自於在未鋪瀝青、水泥的路面上行使的機動車、材料的破碎碾磨處理過程以及被風揚起的塵土。
可吸入顆粒物被人吸入後,會累積在呼吸系統中,引發許多疾病。對粗顆粒物的暴露可侵害呼吸系統,誘發哮喘病。細顆粒物可能引發心臟病、肺病、呼吸道疾病,降低肺功能等。因此,對於老人、兒童和已患心肺病者等敏感人群,風險是較大的。另外,環境空氣中的顆粒物還是降低能見度的主要原因,並會損壞建築物表面。顆粒物還會沉積在綠色植物葉面,干擾植物吸收陽光和二氧化碳和放出氧氣和水分的過程,從而影響植物的健康和生長。
二氧化硫
二氧化硫(SO)是一種常見的和重要的大氣污染物,是一種無色有刺激性的氣體。二氧化硫主要來源於含硫燃料(如煤和石油)的燃燒;含硫礦石(特別是含硫較多的有色金屬礦石)的冶煉;化工、煉油和硫酸廠等的生產過程。
二氧化硫是形成工業煙霧,高濃度時能刺激人的呼吸道,使人呼吸困難,嚴重時能誘發各種呼吸系統疾病,甚至致人死亡。二氧化硫進入大氣層後,溶於水形成亞硫酸(HSO),部分會被氧化為硫酸(HSO),形成酸雨,酸雨能使大片森林和農作物毀壞,能使紙品、紡織品、皮革製品等腐蝕破碎,能使金屬的防銹塗料變質而降低保護作用,還會腐蝕、污染建築物。二氧化硫還會在空氣中形成懸浮顆粒物,又稱氣溶膠,隨著人的呼吸進入肺部,對肺有直接損傷作用。
氮氧化物
氮氧化物(NOX)種類很多,包括一氧化二氮(NO)、一氧化氮(NO)、二氧化氮(NO)、三氧化二氮(NO)、四氧化二氮(NO)和五氧化二氮(NO)等多種化合物,但主要是一氧化氮(NO)和(NO),它們是常見的大氣污染物。
天然排放的N0X,主要來自土壤和海洋中有機物的分解,屬於自然界的氮循環過程。人為活動排放的NO,大部分來自化石燃料的燃燒過程,如汽車、飛機、內燃機及工業窯爐的燃燒過程;也來自生產、使用硝酸的過程,如氮肥廠、有機中間體廠、有色及黑色金屬冶煉廠等。據80年代初估計,全世界每年由於人類活動向大氣排放的N0X約5300萬噸。N0X對環境的損害作用極大,它既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質之一,也是形成大氣中光化學煙霧的重要物質和消耗O3的一個重要因子。
② 小學三年級科學上冊《空氣中有什麼》教學反思
我看書、知道二氧化碳比空氣重且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4、我能做: 教目標: 1、能夠用實驗探究空氣 2、研究空氣 1、實驗2:燃燒要消耗部空氣 (1)師:弄清蠟燭罩杯熄滅快罩杯熄滅慢罩杯熄滅原我做實驗 (2)實驗:組按要求做實驗觀察現象發(見書9頁)(瓶內水升) (3)組討論總結:現象發發種現象(瓶內水升瓶內空間原先空氣占據著蠟燭燃燒燃燒部空氣空部空間由於氣壓力作用水占據部空間) (4)匯報觀察實驗現象匯報討論研究結 (5)師、我提問、中國查找資料:二氧化碳性質 3、我總結、膠帶等 《3、空氣》案、帶杯冰或礦泉水瓶冰用毛巾包用保鮮袋扎緊 4、尊重事實重視證據能空氣實驗提質疑 教重點難點: 1:認識空氣 教目標: 1、水槽、紅水:實驗現象產 2:空氣哪些物質組 2: 1、中國查找資料、蠟燭罩杯熄滅快罩杯熄滅慢罩杯熄滅能解釋些現象我今研究些問題 二:哪蠟燭先熄滅哪燃燒久 (1)展示三點燃蠟燭按圖所示 (2)猜猜:三蠟燭哪蠟燭先熄滅哪燃燒久能說說理由 (3)教師演示實驗觀察實驗產現象 (4)討論、知道空氣主要氧氣氮氣 3、尊重事實重視證據能空氣實驗提質疑 教程: 、導入新課 1:通探究性習我知道: 五、教重點解空氣 2、教難點掌握往燒杯傾倒二氧化碳實驗操作技能 教准備、筷、能夠用實驗探究空氣 2、演示實驗1: 第課 教內容: 三相同蠟燭、底塑料瓶、請家幫忙找礦泉水瓶石灰水 5、每組帶打火機課用注意安全能隨意點火玩 四:我經思考懂問題、火柴、冰、水盆:看實驗圖示讀實驗說明 二、我思考:思考書提問題 三、知道空氣主要氧氣氮氣外少量二氧化碳水蒸汽等氣體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