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視頻設計 > 洋務運動教學設計

洋務運動教學設計

發布時間:2020-12-20 11:20:17

『壹』 如何看待洋務運動的成敗 教案

洋務運動是一場由失敗的封建大地主統治階級領導的自救運動。美國漢學家芮瑪麗這樣評價這一階段的「自強」運動:「不但一個王朝,而且一個文明看來已經崩潰了,但由於十九世紀六十年代的一些傑出人物的非凡努力,它們終於死裡求生,再延續了六十年。
19世紀60年代初期到90年代,出現了暫時的「中外修好」的和局,清政府統治集團內的一些開明人士為了維護清政府的封建統治,而採取了一系列「自強」「求富」的措施,雖然其目的是為了擺脫「內憂外患」維護封建統治,但這一運動是符合歷史潮流的。並且在客觀上推動了中國生產力的發展,促使了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與發展,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國資本主義的經濟輸入,促進了中國教育的近代化和國防的近代化。
其意義表現在:
1、洋務運動推動了近代中國生產力的發展,促使了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
2、洋務派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國資本主義的經濟輸入;
3、洋務運動打開了封建教育制度的缺口;
4、洋務運動促使了國防的近代化。
洋務運動的失敗原因:包括傳統封建制度的弊端、缺乏完整的計劃、主事者識見不足、守舊人士的反對、官僚政風的敗壞等。
洋務運動中,洋務派雖然自我標榜「自強新政」,但由於他們都是封建傳統思想的衛道者,根本無意於學習資本主義的政治經濟制度,只主張學習西方技術,極力反對對封建思想和封建制度進行任何形式的變革,只是徘徊在封建王國的藩籬中自認為有所新創而洋洋得意,所以最終也沒能在外國侵略者面前表現出「自強」、「中興」。相反,在列強侵略勢力的進攻下,這些封建思想的衛道者們所舉行的「壯舉」迅速歸於失敗。

『貳』 八年級歷史教案《洋務運動》

洋務運動 是指19世紀60年代至90年代,清政府中的洋務派打著「自強」 、 「求富」的旗號,通過採用西方先進的生產技術,創辦近代軍事工業、民用工業、創建近代海軍和新式學堂,企圖擺脫內憂外患、維護清政府封建統治的自救運動。
洋務運動前期是「自強」——
重點發展軍事工業,培養近代科技人才
後期是「求富」——重點發展民用工業
籌建近代海軍
1.軍事工業
時間:19世紀60—70年代
旗號: 自強
特點:1、採取僱傭勞動制,使用機器生產帶有資本主義的因素
2、企業官辦,管理方式--封建衙門式
產品--軍隊使用不作為商品投放市場
性質:帶有資本主義因素
的封建性質的企業
2.民用工業
19世紀70---90年代
求富
特點:
1、得到清政府扶持,但管理腐敗。
2、產品作為商品投放市場,客
觀上對外國經濟勢力的擴張
起到一定的抵製作用
3 、採取僱傭制
性質:帶有濃厚封建因素的
資本主義性質的企業

洋務運動的評價
「積習難忘,仍是補漏縫缺之謀,非再立堂構之規,
風雨既至,終必傾墜。」 ——康有為
「在我們這個社會里,做事極不容易。統治年間起始
的自強運動,雖未達到目的,然而能有相當的成績,已經
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倘若當時沒有恭親王及文祥在京內主
持,沒有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在京外推動,那末,英
法聯軍及太平天國以後的中國還要麻木不仁,好像鴉片戰
爭以後的中國一樣。「 ——蔣廷黻
「洋務運動在本質上並非革命運動,而是封建階級
的自救運動……洋務運動在『西學為用』方面,在學習和
設立資本主義性質的事業方面,客觀上是進步的,而在
『中學為體』,在維護封建統治方面,則是保守的、反動
的。」 ——呂振羽

失敗原因:主觀——
在缺乏一個健全、有力的領導核心:

靠單純引進西方的先進技術和設備,而不徹底變革封建制度就讓國家富強起來。
客觀——清政府內部的頑固派百般阻撓和破壞:

西方列強並不希望中國富強。

閱讀全文

與洋務運動教學設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