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小學一年級數學下冊20以內退位減法比多少教學反思
學習退位減法時,學生經常犯的錯誤就是滿十忘了進一,借了位忘記了退
B. 如何用手指計算20以內的退位減法
一、具體形象思維先有主導地位,必須從擺小棒開始。
1、進位加法。9+2=?把2根中的1根,與9和在一起是10,捆成一捆,代表10。加上剩下的1根,是11。初步明白「滿十向前一位進一」的道理,是以後學習加法豎式的基礎。
2、退位減法。12-9=?小棒捆成10根一捆,兩根單獨放。從10根去掉9根,剩1根,再和2根合在一起,就是3根。初步明白不夠減,退一當十的道理。
二、學習20以內的進位加法,和退位減法,是學前到一年級孩子的一個難點。孩子對10以內的加減法很容易接受,手指正好是十個,掰手指很直接、簡單。
進位、退位就有些抽象了,不能脫了襪子算。這時應該還是加法湊10,例如7+8=?把7分解成2+5,2和8湊整再加5。減法也是從10的分解開始,例如15-8=?先用10-8=2再用2+5=7。進位退位的前提是10以內的加減孩子掌握。
(2)退位減教學反思擴展閱讀:
進位加法,數學運算的一種,加法的一種。例如十進制時,一位上的數相加過十,則在此位上寫相加得數的個位,向下一位進十位上的數。
數學運算的一種,加法的一種。當兩數相加時,某一位的結果每大於等於10,則需要向上一位計1,這就是進位。如:
48
+ 56
————
= 104
8+6=14>10 則向上一位(十位)進1
4+5再加上進位得來的1,即4+5+1=10 也需向上一位(十位)進1
當運算中存在進位的加法稱為「進位加法」。
C. 三位數近位加退位減筆算教學反思
在這節課中,我也深深的感到,作為一名教師要有耐心,要把機會讓給每一個學生,回讓每一個孩子在啟發答中互相創新,在啟發中激起探究的熱情。在這過程中促進學生思維的發展,共同促進學習氛圍的形成,對學生今後的發展,都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
可能在這節課的設計中,我還有很多不成熟的地方。在以後的教學中,我會繼續努力,磨平身上的稜角,爭取更大的進步!
D. 20以內退位減法我學會了嗎教學反思
上完課的第一感受:學生的回答總體來說還是不錯的,回答問題還是比較積極的,至少比我想像的要積極,但教學效果並不是很好。問題在於我自己的引導。讓我覺得引導的不夠巧妙。
經過領導與同事推心置腹地評課,我認為有以下幾點不足:
1、沒有根據算式來理解圖意,對題目的意思沒有理解;
2、在做一做的環節中,處理得不是很好,使得學生對題目沒有完全理解。
3、本想從扶到放,結果好像並沒有真正放手。
4、在教學語言上我覺得還是不夠好。
基於以上問題,我深刻反思,我有不可推卸的責任:我數學教學水平有待提高,經驗不足。所以,我認為在教學中:
1、應結合圖畫,讓學生有充分的時間識圖,讀文字,只有理解了圖才能提問題。(最好讓學生點著讀,養成良好的讀書、搜集信息的好習慣。)
2、重視引導學生在具體的情景中學習數學知識。通過直觀的圖畫讓學生理解減法和加法。
3、「還剩多少人沒來?」當學生回答之後,我應該鼓勵學生嘗試多種問法。「還可以怎麼問?」學生可能回答:「還有幾人沒來?還差幾人沒來?「再讓學生選取最合適的問法。「還有幾人沒來?」這樣就避免了看到剩就用減法,斷章取義的弊端。再通過直觀的圖畫或實物,讓學生知道求還剩多少?不一定都用減法,有時加法也可以解決問題。總之要加強對教材的深入鑽研和理解,不斷積累和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深入了解學生,以便於更好的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