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一年級安全教育《發生地震了怎麼辦》教學設計
總結: 應急避震原則
地震來臨時, 若能在12秒內迅速躲避到安全處,就抓住了最佳的內逃生機會。容因此,地震來臨時,逃生的動作要快,震時就近躲避,震後迅速撤離到安全的地方。
3、找漏洞:說說地震時下列做法是否正確,有沒有正確應對的方法呢?
(1)地震劇烈時,從高層建築往下跳。
(2)地震時,為了快速到達空地,應乘電梯下去。
(3)如果樓層只有三四層,可以選擇軟性地面跳樓逃生。
(4)躲在空曠的客廳或容易下墜的陽台。
❷ 59《地震來了怎麼辦》教學設計
地震時的10條須知 1. 為了您自己和家人的人身安全請躲在桌子等堅固傢具的下面 大的晃動時間約為1分鍾左右。這是首先應顧及的是您自己與家人的人身安全。首先,在重心較低、且結實牢固的桌子下面躲避,並緊緊抓牢桌子腿。在沒有桌子等可供藏身的場合,無論如何,也要用坐墊等物保護好頭部。 2. 搖晃時立即關火,失火時立即滅火 大地震時,也會有不能依賴消防車來滅火的情形。因此,我們每個人關火、滅火的這種努力,是能否將地震災害控制在最小程度的重要因素。 從平時就養成即便是小的地震也關火的習慣吧。 為了不使火災釀成大禍,家裡人自不用說,左鄰右舍之間互相幫助,厲行早期滅火是極為重要的。 地震的時候,關火的機會有三次: 第一次機會 在大的晃動來臨之前的小的晃動之時 在感知小的晃動的瞬間,即刻互相招呼:"地震!快關火!",關閉正在使用的取暖爐、煤氣爐等。 第二次機會 在大的晃動停息的時候 在發生大的晃動時去關火,放在煤氣爐、取暖爐上面的水壺等滑落下來,那是很危險的。 大的晃動停息後,再一次呼喊:"關火!關火!",並去關火。 第三次機會 在著火之後 即便發生失火的情形,在1-2分鍾之內,還是可以撲滅的。為了能夠迅速滅火,請將滅火器、消防水桶經常放置在離用火場所較近的地方。 3. 不要慌張地向戶外跑 地震發生後,慌慌張張地向外跑,碎玻璃、屋頂上的磚瓦、廣告牌等掉下來砸在身上,是很危險的。此外,水泥預制板牆、自動售貨機等也有倒塌的危險,不要靠近這些物體。 4. 將門打開,確保出口 鋼筋水泥結構的房屋等,由於地震的晃動會造成門窗錯位,打不開門,曾經發生有人被封閉在屋子裡的事例。請將門打開,確保出口。 平時要事先想好萬一被關在屋子裡,如何逃脫的方法,准備好梯子、繩索等。
❸ 安全教案《地震來了怎麼辦》
幼兒園安全教案:地震來了怎麼辦?
教師:屈老師
活動目標:
1.通過演習,訓練教師和幼兒在地震的狀況下根據幼兒園的環境有序地通過安全疏散通道。
2.教育幼兒遇到地震時能聽從老師的指揮,做出基本的自救行為。
3.培養幼兒防震減災的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
活動准備:
1.幼兒、家長和教師共同收集報刊、雜志中有關汶川地震的資料或圖片。
2.了解地震中自救的基本常識。
活動過程:
一、觀看圖片,感受地震給人類帶來的災難。
1.結合圖片講述地震來臨時的情況。
2.小朋友聽了以後有什麼感覺?(害怕、擔心)引導幼兒說說自己的見識和感受。知道遇到地震時不要慌,要聽從老師的指揮,有序地撤離可以避免危害的發生。
3.那地震來了我們要怎麼辦?(幼兒討論)
二、教幼兒安全有效的撤離
1.學習正確的撤離動作。
提問:我們撤離的時候如何在運動的過程中保護自己?幼兒討論尋找最有效的保護方法。(雙手抱頭、上身向前彎曲,快速撤離)2.出示班級撤離圖,帶幼兒觀察並找出班級在緊急情況下撤離的路徑和位置。引導幼兒討論:為什麼撤離時要走圖中標注的路徑?使幼兒了解圖中標注的撤離路徑是離戶外安全地帶最近的一條通道。
3.啟發幼兒講述撤離方法和注意事項。如按順序,不擁擠;聽老師的指揮等。
三、組織幼兒「實戰演習」。演練室內避震及緊急撤離。如幼兒在撤離情況下出現擁擠、用時過長等情況,教師帶幼兒查找原因,再次演習,使幼兒掌握正確、快捷的撤離方法。(更多教案盡在:屈老師教案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