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視頻設計 > 乒乓球搓球教學視頻

乒乓球搓球教學視頻

發布時間:2020-12-20 04:24:21

Ⅰ 乒乓球直板搓球有什麼技巧

搓球技術是網前的基本技術之一,比賽中,高質量的搓球不僅能起到控回制前場、迫使對答方只能挑後場高球,從而為自己創造進攻得分機會的作用,還時常可以成為有效的得分手段。
1、准備動作。 首先判斷來球是否適合搓球,判斷之後向身體右側的來球方向移動,站位移到合適位置時,右腳向前蹬地,同時持拍手於胸前向來球方向伸出。
2、引拍動作。 在伸拍的同時,左手自然後置,與右手反方向平行以保持身體平衡。右前臂外旋,手腕外展,在身體的右前方做引拍動作。
3、擊球動作。 將擊球點選擇位於球網頂端10至30厘米的位置。前臂稍外旋,手腕稍內收閃動,用食指、拇指夾住球拍,利用手腕和手指的力量搓切來球的右下底部,使球旋轉翻滾過網。

Ⅱ 乒乓球反手搓球和正手搓球究竟怎樣搓

如何正確的打乒乓球
1、有過硬基本功的人當陪練給你喂球,你盡量保證良好動作的版定型,不好的動權作定型後比較難改,所以在動作定型階段要有高手指點為妙。
2、想像練球,在找不到練球對象時,可以想像對手存在練球來把動作定型,比如:看著教學視頻,對著鏡子,模仿著揮拍,反復做動作,想像前方球的存在。
3、練球一般都和自己差不多的人練習的,所以有個捷徑就是發球喂球,有多球練習更好,一個人不斷喂發一樣的球,另一個人不斷地接,過10分鍾半小時再交換練習。

Ⅲ 乒乓球搓球動作是怎樣的

動作
要小、
節奏
快、
帶下
旋向前摩擦球下中,
手腕配合小臂動,球轉不轉靠腕動。

Ⅳ 我是一名業余乒乓球愛好者,直改右手橫拍,搓球技術很差,救助。不知什麼網站能找到視頻教學錄像

手腕不要太靈活了,稍微固定些,否則容易吃球;小臂帶動大臂擊球的中下部。擊球時注意板形。

Ⅳ 乒乓球怎麼打挑打搓球詳細動作


這是摘自博乒乓網的文章,關於正膠的教程請看
關於長膠的詳細內容見
第三篇 技 術 篇

第五章 長膠的基本技術特點

長膠與正膠相比,由於顆粒較長,膠皮較軟,在球與膠皮接觸時,膠粒比較容易傾倒。在恢復這種傾倒時,膠粒會給球一個反彈力;由於來球力量及自己發力大小對膠粒的不同壓力,產生各種與普通正膠和反膠特點有非常大差異的球,從而打破對手慣常的動力定型,以讓對手不甚適應取得比賽的主動。其具體的擊球特點表現在:
——當對方過來的是下旋球時,如果用中等力量回擊,過去的球一般是不轉,球在運行過程中有飄動的現象;
——當來球是上旋球時,用長膠回擊,過去的球往往有些下沉,並且這種下沉隨著力量的增加而加強,尤其是長膠削球頂大板時,這種感覺就更加明顯;
——當來球帶有側旋時,長膠皮由於對球在垂直軸上的作用力,過去的球在左右方向上有晃動感,容易使對手對不準球,而產生失誤;
——當用長膠以借力為主回擊來球時,我們可以簡單地把這種擊打過來的球當做打過去球的反旋轉球;如果以自己發力為主擊球時,並且力量又比較大,特別是用正手攻擊時,這種球往往帶有比較強烈的下沉。而反旋轉的特點沒有借力時那麼明顯。
以上只是根據實踐的特徵,列舉出的長膠的一些基本特點,這也是練習長膠打法和對付好使用長膠的運動員及愛好者必須認識和掌握的基本規律。在了解這些規律的基礎上,再結合自己自身的打法特點,進一步完善和發展,才會使練習少走彎路,變得更有針對性。
長膠的特點是不能主動地製造旋轉,而是借用和利用對方的旋轉,並且不論怎樣回搓或削,球還是按照原來的旋轉方向回去。比如對方發來下旋球,你搓接過去時,對於對方來說,球就變成了上旋。如果對方拉一個上旋球,你怎樣回過去,對於對方來講,都是下旋球。
因此,你用長膠回接不是很高的來球時,一般會遇到三種情況:
一是下旋轉球。最常見和最有效的方法是拍形直立,向前彈打或磕擊球的中後部,注意要發上力,以保證一定的球速。這樣回過去的球是上旋,有一定弧線,上手率較高。可以這樣說,這種回球是長膠最酷愛、最舒心和最擅長、最見效的得勢、得分手段。雖然是上旋迴球,卻與弧圈球不同,由於擊球動作小,使落點不易判斷,又由於長膠一般不貼海綿,使球運行的第一弧線和上升前期速度較快,頗具突然性,而自高點期起,球速又明顯變慢、變輕。這樣就容易使對方在回接時先是被前期的較快速度所蒙蔽,容易造成心頭一緊,而後球速變慢時,心情卻難以迅速放鬆,以至擊球時動作僵硬,發不好力,產生失誤。
二是上旋轉球。可以說,這是除進攻以外最令長膠頭疼的來球。一般長膠有台內擋和台下削兩種手段。由於回接上旋球之後,球變成了下旋,速度就會減慢,而且球向上飄,容易被對方進攻,所以很多時候長膠選手會改台內擋為台下削,反正是發不上力,索性將計就計,利用速度減慢控制一下落點,尋機再行進攻。
三是不轉輕球。這種來球也比較令長膠心煩,因為沒有什麼旋轉和力量可以借用,擊球時心裡空盪盪的沒有什麼感覺,也因此不好控制。這種來球一般不便主動發力,打輕球也確實不是長膠的特長,一般還是同樣還以輕球,控制住落點,試探應手,觀察動靜。
從這個意義上講,長膠的打法還是要依據對方的打法來制定,將自己的技術表現與對方的來球質量結合起來,雖然看上去比較被動,但只要你對長膠使用熟練,有耐心和信心與之周旋,進攻的機會還是有的,而且對方會在與你的相持當中,出現與其他選手對抗時不常出現的失誤,因為你的打法與眾不同。
使用長膠,就應該深入認識長膠在使用當中到底哪裡與眾不同。除不能主動製造旋轉(當然也不易吃轉)外,擊球節奏的變化也是長膠的顯著特點之一。這種節奏的變化一是如前所述的前期快、後期慢,使對方在判斷時產生節奏上的不適應。二是由回球合力情況的變化所引起的速度的快慢和落點的長短變化,這種快慢和長短的節奏變化是長膠選手在與對方相持當中主動尋求變化和製造進攻機會的主要手段,而這種主要和有效手段的掌握又必須以快速和准確判斷對方來球的各種旋轉為前提條件。
當然長膠在實戰當中的使用,又必須與另一面膠皮(包括直拍)積極配合,主動變化才好,不然就會一味被動到底,難尋翻身之日了。

第六章 長膠的基本技術
一、搓
用長膠搓球,可慢搓、快搓和擺短。慢搓時,拍形稍後仰,在來球的下降期,向前下方用將球搓回。快搓時,拍形應稍豎些,以向下用力為主,略帶向前推力,注意控制好拍形。擺短時,尤應強調控制好拍形。一般應比快搓時更豎些;要善於借對方來球之力,必要時,還要適當削弱來球的力量,以確保回球而低。用長膠擺短,搞不好,極易出高球,其主要原因是拍形豎得不夠。
長膠搓球應少用,尤其忌諱連續應用,因為長膠的搓球不會象反膠那樣搓出下旋球,搓過去的球不是略帶上旋就是不轉,因此極易被攻。搓球只在對方不熟悉長膠性能,或相持中突然運用一板令對方來不及調整動作時能收到較好效果。反膠搓球時可以用力加轉以制約對方的挑打,而長膠搓球的關鍵則是控制拍形,盡量壓低回球弧線,避免搓出高球。
用長膠搓球時注意增加摩擦比例,用類似「鏟」的動作回接。特點:准確率高,反旋轉差異大。速度較慢,落台後會象上「拱」一下,所以第二弧線較高。但隨後會很快下沖,不大往前走,故對方壓拍型的同時還需要適當迎前。搓得越薄,這種特性越明顯。缺點:由於回球旋轉較「強」所以穩定性好,速度也較慢。故對方也有充分時間調節拍型回接或進攻。

特別強調搓球時:
a。要隨時注意對方搓後搶攻.
b. 對方對搓中搓回的球稍高就應該進攻,否則再搓回去,球會更高,反而被對方拍死。
C。如果由於身體位置不合適,回球就應盡量接近對方底線大角,以減低對方攻球 質量。

二、推
長膠球拍的推擠拍形不似反膠前傾得那麼厲害,需要更多地向上發力,即使主動發力拍型也不宜過分前傾,否則容易下網,而且觸球瞬間要善於借來球之力。在回接側下或下旋球場時,還可用一板向側前上方推再加點兒托抬的技術,拍形稍後仰,此技術可將下旋球轉為上旋球,以爭取主動。要增強推的殺傷力就是加力推,同樣,與反膠加力推的區別就在於前半截動作要更多地向上發力,出球後一速較快,弧線較高,但落台後二速變慢,下沉。
三、側推,側搓,側擠,側切,撇
都是利用觸球瞬間向側向摩擦球,回球特點:變化突然,弧線發飄,略微側拐。
側推是推住球後象左摩擦撞擊,具有動作猛,但出球力量並不大,容易晃對方。如果側推增加中指頂拍子的力量,可以增加球的速度和力量。兩種手法交替使用,可以增加對方回球難度。還可以利用側推時改變吃球厚薄來改變力量節奏。 側擠是更多的橫向發力,多用於對付側旋。側切則有更多的向側下發力。
撇:觸球後向右側摩擦球,如果向右上方摩擦,且吃球略薄。這樣的回球平直又近網,且落台後不往起跳並迅速下滑,對方很難借上力。可以為自己進攻創造機會。如果向右下方摩擦,這樣的回球落台後會向前向上「拱」,本身質量不是很好,但和前者配合使用,效果就好了。
四、削
當對方發力進攻時,長膠可以依靠其特有的「借旋」功能,削出旋轉十分強烈的下旋球,這是長膠削球的優勢。我在被迫退台後有時會有意識地削幾板,只要頂重板成功,對方再攻下網的可能性很大,這是長膠化被動為主動的一個有效手段。
用長膠削一般的球,向下的動作比用反膠球拍大;但在遠台接突擊球時,在向下切削的同時還要有一前送的動作,否則極易下網;如在近台快截突擊球時,整個動作應快捷、簡單,即減小球拍的上提引拍幅度,加快球拍上提引拍的速度,以向下用力為主,借對方來球之力將球截回。

長膠削球可削出轉與不轉球。削不轉球時板型基本穩定,向前上方托送,以增加變化。
五、擋
擋是長膠進攻型打法防守的主要方法,一般膠皮擋過去的球呈微上旋,對方容易繼續上手,而長膠擋過去的球具有下沉特點,且不往前走,而且對方越發力,擋過去的球下沉越明顯,對方必須著意提拉才可以避免下網,因此長膠選手常依靠擋回對方的第一板發力攻球得分。
從長膠運動員運用擋的時機和方法來看,擋更大程度上是屬於防守技術。擋球一般用來對付速度較快、沖力較大的來球,如正手扣殺、前沖弧圈球等。在這種情況下,由於來球的力量較大,長膠運動員很難發揮自己打擊的速度,球在撞到拍上時,傾倒的膠粒在球反彈過程中,還來不及恢復原狀。這時,底板的作用明顯。由於底板的特性是摩擦力很小,難以形成切向的反作用力,更多感受的是沖力。在擋帶有強烈上旋的前沖弧圈球時,回球的上旋性質則不是非常明顯,一般多為弧線比較平直的不轉球,有時略帶下「沉」。在回擊正手扣殺球時,由於來球主要表現的是向前的平動沖力,旋轉不強,給球板的切向壓力不大,同樣使回球不帶什麼旋轉,但下「沉」的程度要比擋前沖弧圈球大,同時球的前進速度明顯減小,落台後第二弧線較高,弧度較大。在對付這種球時要注意身體的適當迎前,否則不容易找准合適的擊球時間。
在運用擋球時,板形控制對擊球的准確性影響非常大。盡管來球沖力較大,上旋較強,但由於長膠球板彈力較小,摩擦力小,在回擊這種球的板形上,就不能像正膠或反膠那樣適當前傾,否則就會打滑,使球過不了網。應該是使球板保持與地面垂直,如果來球力量非常大,要使球板稍後傾,接觸球稍厚一些,保證能「吃」上球,使球產生足夠過網的平動動能。在擊球點上,反手擋時,球板在胸部高度,擊球時球板要盡可能靠近身體,增加手上感覺的准確性;正手擋時,球板在腰部與胸部之間高度較為合適,位置過高不容易借上來球的力量。在擊球部位上要保證能夠擊球的後中部,使反作用力盡可能多地通過球心,給予球足夠的撞擊力。在准備下一板擊球時,由於回去的球比較下「沉」,讓對方很難再發力回擊出弧線低、速度很快的球。這時,長膠選手重心就要適當前移,准備下一板轉攻或採用相持的辦法了。
在開始練習長膠擋球時,最好是先採用多球「喂」球的辦法。這樣可以提高練習的密度。因為如果單球兩人對練,很難形成攻(拉)對擋的回合;在練習的內容安排上,要先練習擋中等力量的扣殺球,因為這種球作用球板上的因素比較單一,可以減少手上感覺的難度,更容易形成基本的功力定型。在此基礎上,再向單獨練習和對付難度較大的前沖弧圈球過渡,最終走到實戰運用的目的。
六、擺短
這是長膠接對方發出的的台內短球的常用方法之一,方法是以輕擋為主,要求拍形豎直,在來球的上升期擊球 ,其技術動作與反膠的擺短有原則的不同。
七、磕
接對方拉的弧圈球或抽球時,長膠有一板「磕」的技術。即在來球剛剛從檯面彈起時,就迎球出拍,拍形基本上與檯面垂直,當來球上旋強烈時,應適當增加壓拍角度,控制好用力,防止回球出界。在回接弧圈球時,也可用推擠的方法。但長膠球拍的推擠拍形不似反膠前傾得那樣厲害,而且觸球瞬間要善於借來球之力。在回接側下或下旋球時,還可用一板向側前上方推再加點兒托抬的技術,拍形稍後仰,此技術可將下旋球轉為上旋球,以爭取主動。
磕與擋都是防守技術,兩者常交替運用。磕在擊球時稍帶有一個側向下切的動作,回球下沉比擋更為明顯,因此威脅更大一些。磕在技術上掌握起來比擋難度大,因此只在來球速度不是太快,上旋不是太強烈的情況下應用。
磕是靠撞擊回接,特點:在上升初期擊球,回球速度快,弧線低平,落台後迅速下滑,減速較明顯,但球性不穩定,對方也不易進攻
在運用磕時,球拍的起始位置在胸前,因為是對付速度比較慢的來球,伸手不要太早,當來球過網後,接近本方檯面中間時,出手一般比較合適。拍形保持垂直或略後仰,特別是回擊旋轉較強的加轉弧圈球時,不能看來球很轉,就把板形下壓,這樣會打「滑」的。接觸球的後中部,手臂向前下方用力。此時手腕一定要固定,向下用力要柔和一些,用力方法有點像正、反膠的減力擋。在擊球過程中,要帶一點摩擦,不能直接推出去,那樣對球就會失去控制,在磕的時候,擊球時間至關重要,在上升期擊球最為合適。因為磕在很大程度上是一項以借力為主的技術,如果錯過上升期,就很難借上力了,免強把球弄過去,也失去了磕的意義,變成了別的什麼技術了。在身體控制上,在磕的全過程中,要特別注意收腹、含胸。因為一般情況下,磕過去的球運行距離是比較短的,可調節的范圍很小。這就要求身體和手上的控制要非常精細,不然的話,就會使球不過網,造成失誤。
在平時練習時,可以單球為主,輔以多球練習。一方練習磕,一方練習拉。為了增加回合,減少練習失誤,在磕過一板拉球後,陪練方在第二板可以適當減小點摩擦力量,把球「托」過去。長膠運動員擋一板過來,陪練方再拉,一直循環下去,也可以進行推磕對練;陪練方第一板推後,下一板可用搓球回擊磕過來的球,然後,長膠運動員用拱,陪練方再推,長膠運動員再磕。當然,這種方法也可以用來練習接發球等其它環節中的磕。
長膠磕台內短球
1,以借力為主。擊球時間要比較早,才能合上對方的力量,故磕擊時,必須在前台完成,它對選手的判斷和起位要求很高。
2,卸力的技巧。在觸球時的卸力控制,是一種內在感覺。一要引拍起手要高,有一個自上而下的發力,確保擊球的低弧線 ;二是在觸球的同時,有一定的卸力,確保回球的拋物線較短。
3,落點的作用。鑒於擊球速度相對較慢,因此在節奏變化時一定要追求落點的嚴謹,來彌補速度的不足。比方,打到對方極斜的反手大角,就可限制對方的回球區域,自身的銜接和轉換會從容一些。
八、快帶
對上旋來球採取正反手的快帶還擊,在乒乓球比賽中十分流行,長膠的快帶快撥因回球速度快,並帶有下沉和發飄,對對方的威脅比擋要大,而且可以隨時變借力為主動發力,攻防轉換快,是有效的得分手段,在比賽中最好能有意識地應用。快帶與擋相比,技術上難度更大一些,因為它要求步法到位,要有足夠的揮拍空間,對來球沒有一定的予判,難以完成技術動作。

九、拉
拉球是乒乓球的主要進攻技術,長膠採取拉球比較穩健,只要在做動作時不發死力,命中率一般都較高。長膠拉球的技術動作與反膠比,不能靠摩擦來製造弧線,而要靠板型和用力大小、方向來控制弧線,要增加揮拍時向上用力的成分。長膠在拉加轉下旋球時,技術要點一是要注意觸球的底部,二要採取又托又提拉的方法。長膠拉過去的球有下沉特點,與反膠比前沖性能弱,對方如反拉或推擋回擊都容易下網。長膠拉球的缺點是速度慢。

長膠還有一種拉球的方法,主要用於對付台內的短球,來球時,主動前迎,板型稍前傾,用長膠的膠粒將球前上方「撬」,稍帶摩擦,五六成力即可,要注意吃住球,增加摩擦時間,出球類似於正膠的「小上旋」。但如果來球比較長就不要用了,容易下網。
十、彈

長膠的反手彈打也是非常實用的一項進攻型技術,彈擊速度快,下沉很快,晃、飄,弧線低,再加上較好的落點控制,殺傷力較強,是長膠反手的一種比較有效的得分手段。長膠反手彈擊的動作要領是:以正手直板長膠為例,將板面橫過來(這點非常重要,完全橫過來,拍柄與檯面180度,甚至拍頭向上一些),在來球高點期,不轉球擊球中部,肘部和大臂相對固定,小臂和手腕向右前方爆發式發力,如果是下旋,擊球中下部,更多地向右上方發力。彈擊一般在上升期或高點期,如果到了下降期,應先將球輕向上推,再向前發力,形象地稱作「扶上馬,送一程」。
長膠選手如果正手能打,反手能彈,那將大大增加長膠打法的威懾力。對於長膠不易吃轉的特點決定了它在台內球的進攻上有優勢,但由於它不能象反膠擊球那樣形成彎曲的弧線,所以在退台後和來球的下降期進攻會受到一些局限,解決方法通常是與其它膠皮相結合。
十一、鏟

這個估計是李老師的獨創了,我從沒聽說過、也沒見過。方法是,以正手為例,如果來球下旋,拍型後仰,兜住球,向前鏟送,出球時,板型抬起,適當發力送出球。奇妙之處在於球落台後不像一般長膠擊球那樣不往前走、沉,而是象前沖弧圈那樣會突然向前加速,真是匪夷所思,高手啊!
十二、抹

抹:橫著板型,向側前方發力摩擦帶動,主要用於近網小球或側上旋,可接到對方小三角飄出,不能過分加力。

Ⅵ 乒乓球搓球技術 橫拍中應該怎麼搓球才好

橫板搓球之難,不在發力,而在於拍面角度的快速調節。以前橫板搓球時,一定要先用手指微調拍面角度,手指帶動整個橫板搓球動作,再去結合前臂手腕的動作下砍。
橫板搓球不要搞太多變化,主要是能搓得越轉越好,這也是破直拍搓球的方法之一,搓得轉了直板就不會有太多變化了,因為他首先得集中精力考慮怎麼把球搓過來,肌肉被迫多用力是會發僵的,靈活性就不夠了。搓中球落台就把球打回去,板頭越輕越薄越容易借上力,感覺就是用了很大的力量到頭來不過是為了讓球板能在球一落台的時候粘住球借上力再加上力帶過去。現在在練橫板搓中快速後撤步搶拉,感覺右腳要靈活點,整個身子好象被扭到後面,然後向前甩出去,位置讓得開多了。現在橫板搓球時把用力點在食指和中指並起來的地方,拇指輔助。好象感覺有點不一樣,正在調整中。練習後撤步後側身范圍增大,讓位速度加快,值得推廣。要縮小動作半徑,小半圓跟大半圓交替使用。速度快的球、台內的小球„用小半圓。
橫板搓球為什麼怕直板對搓,就是因為手上小肌肉感覺沒直拍敏銳。其實用手指來體會細微的小肌肉用力,練多了就敏銳起來了。橫板反手彈擊下旋,以我的體會關鍵在於「抖腕『打摩』」,打摩是個整體名詞,解釋為「對球體用瞬間爆發力『打』上去的摩擦」。摩擦是主,打是附。用打的慣性來向前向上摩擦。發力的感覺越精細越精妙越好。要多用靠近拍頭的位置去接觸球。上身要穩定,不要晃動。手臂盡可能不要伸得太長,靠近身體一些,容易借上身體的力量,以後打熟了可以自如控制的時候適當伸長點好象也沒關系。
球板觸球前是後仰的,越下旋,後仰越多。一般下旋垂直略微後仰即可。彈擊下旋的時間
一定要快,球一落台就要將球板用力切到球下面,動作越快越好,然後壓腕回擺(前臂也跟著回擺),跟著上去就是反作用力的手腕帶動小臂進行打摩(小臂負責打開關節,手腕的力量就發得出來。上臂肩關節跟著打開有亮胸意識力量更順暢)。這樣的好處是球跳起來是在你球板上方,容易創造球跟網差不多高的高度將力量向前發出去使球有合適弧度
過網的條件。彈攻成功後,如果條件合適如球比較低矮就連續彈擊,優點是動作小速度快而且隨著慣性發力順暢,弧線平直,角度球容易打出來,得分迅速。如果對方接得比較穩定,但出了機會高球(比網高),就要改為略大動作反手發力抽殺,用前臂為主。另外正貼膠皮用彈擊方式威力比反膠更大,彈擊成功的球是很下沉的,反手直接得分率很高。反膠反手彈擊後就要時刻准備轉用正手來進攻,因為對方相對容易將反膠球回過來,用正手接著進攻得分率高。
補充:總之是依次打開關節夾角,抖腕是為了更容易打開腕和小臂的夾角。小臂又要打開和上臂之間的夾角,上臂又要靠肩膀打開與胸的夾角。發力似乎是從蹬腳就開始了,從腰穩定傳到肩頭,使身體有個向前的沖勁,手臂就可以借勁出去,然後做細微動作。覺得這個很重要。

打摩的味道很難形容,打的餘味要很濃,摩的效果才能出來。摩跟
打、打和摩實在已經混為一體。

Ⅶ 乒乓球反手搓球的技術要領是什麼

搓球是回接下旋來球的基礎技術。為了保證搓球的穩定性,在練習過程中我們要注意以下要點:第一,以肘部為支點來完成擊球動作;第二,手腕相對固定;第三,向後引拍時前臂橫放在身前(圖5);第四,擊球時依靠手腕向前的小動作加強對球的摩擦(圖6-7)。

手腕相對固定,擊球動作要小巧
搓球時,手腕向小拇指方向彎曲,手背朝上(圖5),這樣的擊球動作可以使手腕相對穩定。除了起到穩定作用,還可以保證在來球的上升初期接觸球。
如果要搓出加轉球,接觸球時必須加大手腕的動作,但是搓球動作過大很可能無法很好地控制球,並且會使下一板球的銜接速度偏慢,因此相對於搓球旋轉的變化,應該更為優先考慮回球的穩定性和較早的擊球點。

擊球前手指放鬆,接觸球的瞬間手指用力
加強搓球穩定性的要點是:擊球前,手指放鬆;在接觸球的瞬間,用大拇指、食指、中指用力。此時,無名指和小拇指不需要用力,只需起到穩住球拍的作用即可。
如果在搓球時所有的手指都用力的話,將導致整個手臂僵硬,無法發力。因此在搓球時要掌握好手指用力的強弱變化,使擊球動作能夠靈活、柔軟。

在來球的上升初期擊球
搓球時,為了不讓對方很輕易地高質量進攻,必須要加快回球的速度,在來球的上升初期擊球。擊球時,要注意球拍的拍頭朝前來擊球,由於球拍的重心在前,這樣更容易發力,也更容易找到准確的擊球點。

在來球的上升初期擊球,手腕朝小拇指方向彎曲、發力。

Ⅷ 乒乓球運動搓球和正手下旋提拉中摩擦球的基本動作要領 能詳細告訴我嗎!

1、正手拉下旋球的要領和正手拉球的要領是一樣的。蹬轉、快摩,隨勢揮拍。只內是容要注意:來球是下旋,試旋轉程度,板型不能過壓,要適當後仰。力量比一般拉球要更大。
2、搓球的要領是,控制板型,亮板,摩擦來球的中下部。
建議看看唐建軍的教學視頻,有詳細的講解

Ⅸ 乒乓球教學:如何對付生膠的搓球

1.站位,首先不能站得太靠前,兩腳前後要能夠移動,膝蓋略彎曲但不能像拉下迴旋球那樣蹲答得太深,擊球時身體整體的重心要體會從後往前的迎前感覺。

2.上半身轉動:拉打生膠的搓球,身體的引拍和還原尤為重要。很多業余球友在處理這個球時,通常會像拉下旋球一樣,向下引拍後接觸球的中下部,這樣很容易把球打出界,這是由於引拍時沉手過多造成的。正確的引拍應是上半身與球台平行,根據來球的高低平行引拍,之後平行向前揮拍擊球,接觸來球的中部位置。還要注意在擊球後的還原,保持左右平衡、平行轉動還原即可。只要身體各部位協調配合,就可以大大減少回球出界的情況。
3.擊球點,在拉打生膠搓球時,擊球點要盡量打上升期,如果等到下降期再擊球的話,很容易出界失分。但是如果對方搓球過高了,就可以直接當上旋球來發力擊打。無論來球高低,手指在擊球時都要有控制,多體會從後往前手指發力的感覺。

Ⅹ 乒乓球搓球的動作要領

(一)、慢搓
1、 特點與運用 慢搓動作幅度大,在來球的下降期擊球,回球速度慢,但有利於增加搓球的旋轉強度。慢搓一般適用於回接旋轉較強,線路稍長的來球。在對搓中,快慢搓結合起來,可以變化擊球節奏,牽制對方。
2、 要點:①應根據來球的具體情況,控制好拍面的後仰角度。②擊球時,前臂用力為主,轉腕動作不宜過大。③搓加轉球,在向下用力的同時,應增加前送的幅度。
(二)、快搓
1、 特點與運用 動作幅度小,回球速度快,借來球的前進力將球搓回,常用於接發球或削過來的近網下旋球,在對搓中,利用快搓變化擊球節奏,縮短對方回球的准備時間。
2、 要點:①身體重心前移,身體靠近來球。②前臂主動前伸插向球的中下部。③快搓一般借力還擊,若來球下旋弱可用力下切。
(三)搓轉與不轉球
1、 特點與運用 用相似的手法搓出轉與不轉球(相對而言),使對方判斷錯誤而直接得分,或為搶攻創造條件。在對搓中,把旋轉變化與落點變化巧妙地結合起來,可以獲得更多的進攻機會,在對付削球時,能使自己從被控制的局面中解脫出來。
2、 要點:①加轉是前提,轉與不轉間差異越大越有威力。②搓加轉時,手腕爆發式用力為主。③搓不轉時,要注意回球的弧線
(四)不同性能球拍的搓球
1.特點與運用 倒拍動作快,用不同性能的拍面擊球,完全改變回球的旋轉性質,使對方難以適應。常用於對搓中能直接得分或出現機會球時。
2. 方法與要點:掌握熟練的倒拍技術,選擇好換拍面搓球的時機,使對方防而不備,出現失誤,並作好下一板球的應變准備。

閱讀全文

與乒乓球搓球教學視頻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