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大班語言教案:成語故事《曹沖稱象》
成語故事《曹沖稱象》內容:
有一次,吳國孫權送給曹操一隻大象,曹操十分高興。大象運到許昌那天,曹操帶領文武百官和小兒子曹沖,一同去看。
曹操的人都沒有見過大象。這大象又高又大,光說腿就有大殿的柱子那麼粗,人走近去比一比,還夠不到它的肚子。曹操對大家說:「這只大象真是大,可是到底有多重呢?你們哪個有辦法稱它一稱?」 嘿!這么大個傢伙,可怎麼稱呢!大臣們都紛紛議論開了。一個說:「只有造一桿頂大的秤來稱。」而另一個說:「這可要造多大一桿秤呀!再說,大象是活的,也沒辦法稱呀!我看只有把它宰了,切成塊兒稱。」
他的話剛說完,所有的人都哈哈大笑起來。有人說:「你這個辦法可不行啊,為了稱重量,就把大象活活地宰了,不可惜嗎?」大臣們想了許多辦法,一個個都行不通。可真叫人為難呀。
這時,從人群里走出一個小孩,對曹操說:「父親,我有個法兒,可以稱大象。」曹操一看,正是他最心愛的兒子曹沖,就笑著說:「你小小年紀,有什麼法子?你倒說說,看有沒有道理。」曹沖趴在曹操耳邊,輕聲地講了起來。曹操一聽連連叫好,吩咐左右立刻准備稱象,然後對大臣們說:「走!咱們到河邊看稱象去!」
眾大臣跟隨曹操來到河邊。河裡停著一隻大船,曹沖叫人把象牽到船上,等船身穩定了,在船舷上齊水面的地方,刻了一條道道。再叫人把象牽到岸上來,把大大小小的石頭,一塊一塊地往船上裝,船身就一點兒一點兒往下沉。等船身沉到剛才刻的那條道道和水面一樣齊了,曹沖就叫人停止裝石頭。大臣們睜大了眼睛,起先還摸不清是怎麼回事,看到這里不由得連聲稱贊:「好辦法!好辦法!」現 在誰都明白,只要把船里的石頭都稱一下,把重量加起來,就知道象有多重了。
曹操自然更加高興了。他眯起眼睛看著兒子,又得意洋洋地望望大臣們,好像心裡在說:「你們還不如我的這個小兒子聰明呢!」
㈡ 1噸有多重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
1、結合具體情境,感受並認識質量單位噸,了解1噸的實際重量,初步建立噸的質量觀念。
2、合具體情境,提高對物體質量的估計能力。
3、經歷與他人交流各自演算法的過程,培養學生學會合作學習的意識。
教學重點:「噸」的質量觀念的建立,掌握1噸=1000千克。
教學難點:認識和明確「噸」的實際意義。
師生互動
一、導入新課
1、課件出示1頭大象的問題情境,讓學生猜一猜大象的質量,然後引出質量單位「噸」。
(板書課題:1噸有多重)
2、提出問題。
教師提出:你最想知道有關「噸」的什麼知識呢?
根據學生的回答,教師向學生提出學習目標:
A、哪些物體的質量是1噸?
B、噸和千克、克之間有什麼關系?
C、在什麼情況下要用噸作計量單位?
二、探索新知
1、探索問題A。
(1)初步感知。
A、那些物體的質量是1噸呢?教師用課件(或圖片)逐一出示一個個情景,讓學生看一看,算一算,再說一說。
①出示一頭水牛350千克的情景,讓學生推算3頭水牛的質量。350×3=1050(kg),3頭水牛約1噸重。
②出示一桶油100千克的情景,讓學生推算10桶油的質量。100×10=1000(kg),10桶油的質量1噸重。
③出示一袋麵粉50千克的情景,讓學生推算20袋麵粉的質量。 50×20=1000(kg),20袋麵粉的質量重1噸。
④出示我們每人大約重25千克情景,讓學生推算40人的體重。25×40=1000(kg),40人的質量大約為1噸。
(2)合作探究
教師用課件出示:一箱蘋果質量是10千克,一付啞鈴的質量是5千克,一袋大米的質量是100千克,一頭牛的質量是500千克。
全班交流,學生可能會說:
100箱蘋果的質量是1噸;200付啞鈴的質量是1噸;10袋大米的質量是1噸,2頭牛的質量是1噸。
現在你明白那些物體的質量是1噸嗎?閉眼回想一下。
2、探索問題B
B、噸和千克、克之間有什麼關系?
(1)探索進率。
先請小組合作把學過的質量單位按一定順序排列。學生可能有兩種方法:噸、千克、克(從大到小)噸、千克、克(從小到大)
再讓學生討論:噸與千克之間有什麼關系?
指名口答後教師板書:1噸=1000千克。同時指出「噸」可用字母「t」表示,所以t=100kg(板書)
(2)練習。(指名口答。
4噸=( )千克 6000kg=( )t 8000kg=( )t
3、探索問題C。
C:在什麼情況下要用噸作計量單位?
(1)請學生舉例說明。(多請一些學生口答。)
(2)教師用課件(或掛圖)出示課本第21頁「說一說」的情景。
讓學生認識第一幅的意思是這座橋最多能承受50噸的質量。
三、鞏固練習
指導學生做第22頁「練一練」的1、2、3題。
1、第一題。先讓學生填一填,再讓學生同桌間互相說一說思考的方法,再進行全班交流。
2、第2題。先讓學生獨立思考,再反饋交流,全班交流時請幾個學生說一說思考方法。
3、第3題。先讓學生填一填,再同桌間議一議,然後全班交流。
四、教學故事
(1)讓學生講「曹沖稱象」的故事
(2)討論曹沖為什麼可以用這個辦法稱象。
(3)請學生計算這頭大象的重量。
280+220+250+300+230+250+270+350=2150
(4)請學生談聽了故事以及計算後的想法
板書
1噸有多重
1噸=1000千克
研究性作業:
大象 小狗 大象 牛 牛 小狗
895千克 1310千克 445千克
三個小動物各有多少千克?
《1噸有多重》導學案
學習目標 :
1、結合具體情境,感受並認識質量單位噸,了解1噸的實際質量,初步建立噸的質量觀念。
2、掌握「1噸=1000千克」,並能進行簡單的換算。
3、結合具體情境,提高對物體質量的估計能力。
學習重點:「噸」的質量觀念的建立,掌握1噸=1000千克。
學習難點:認識和明確「噸」的實際意義。
師生互動
一、看一看,算一算
出示:一桶油重100kg,10桶油重1噸。 一頭牛重350kg,3頭牛大約重1噸。
一袋麵粉重50kg,20袋麵粉重1噸。 小朋友每人大約重25kg,40人大約重1噸。
得出:1噸=1000千克 1t =1000kg
三、說一說
先看一看書上的圖,說說圖意,第一幅圖是這座橋最多能承受「50噸」的質量。再讓學生說說生活中哪些物體的質量單位要用噸。
四、練一練
1、第1題:先讓學生獨立填一填,再說說思考的方法。
2、第2題:講講比較的方法,即先將單位換算成相同的單位再比較大小。
五、數學故事
這是利用「曹沖稱象」的故事讓學生感受數學知識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教學時可以分以下幾步:
1、看看「曹沖稱象」的故事。
2、討論曹沖為什麼可以採用這個辦法稱象。
3、計算這頭大象有多重。
4、談談自己聽了故事以後及計算後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