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學習《備課說課觀課議課與教學反思》的心得體會
最近讀了《備課說課觀課議課與教學反思》一書,覺得收益非淺,也因此產生出了寫讀書體會的沖動。
平時,常常聽到老師們說工作很累,備課累、上課累、批改作業也累。這其實是傳統的教學方式造成的!在傳統的備課里,往往花很多時間來寫(本質是上抄)教案,而這些教案對上課卻是幫助不大,它的功能主要是應付學校的檢查;課堂上的教學,雖然教改喊了很多年,喊著要把課堂還給學生,但直到目前,大多數老師仍採取傳統的滿堂灌的形式,把知識生硬地塞給學生,而不是想方設法引導、啟發學生如何去獲取知識;為了鞏固又要布置許多的課外作業。如此一來,學生、老師均在忙碌中度過一天又一天,不累才怪。
書中的許多案例,都很詳盡地剖析了新課程下的備課、說課、觀課和議課的過程。案例里老師們的做法,表明他們已經很好地理解了新課程下的教學規律,理解了「以學思教」的思想,他們把自己從知識的傳授者變成了教學的研究者、課程的建設者和知識的引導者。從備課中的精心准備和設計,到優化課堂教學,創設情感氛圍等諸多措施,使學生參與了課堂的教學,學生從被動地接受知識到主動地探索求知,把課堂真正的還給了學生,課堂的效率與傳統的教學不可同日而語。
讀完這本書後,我對新課程下的教學規律、課堂操控方面有了更深一步的認識,也明白了教師的人文素養對學生的深遠影響。不過這本書使我感觸最深的還是教學反思!教學反思是老師專業發展和自我成長的核心因素,是促進教師成長的階梯,是適應課程改革的需要,是提高教師人文素養的一個有效途徑。如何進行反思呢?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一、教學觀念的反思。教師要運用新的教育理論來反思和檢驗自己已有觀念的合理性和局限性,要敢於對原有的教學理念進行質疑,挖掘隱藏在教學行為背後的理念方面的種種問題。二、教學行為的反思。教師要對自己的教學實踐進行理性思考,不僅對教學觀念、動機水平、情緒狀態等心理因素進行反思,還要從教師角色地位、教育教學知識內容、教育教學活動組織與開展過程、教學方法、教學材料、教學等方面進行思考、質疑或評價自己教學的有效性,並自覺地根據反思的結果矯正自己教學中的不足之處。三、教學效果的反思。教師講課後要對自己的教學成敗和學生的學習效果進行反思,總結成功的經驗,分析失敗的原因,尋找解決的辦法。通過「由教反思到學、由學反思到教,由成功反思到失誤,由失誤反思到發展,由現象反思到本質」的多次循環,教師的教學實踐就會更合理、更優化、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
不單單是教師要反思,學生的學習也要反思,學習了某一知識、某一技能,自己是否已經掌握了呢?如果做不出題目,是哪方面理解不透呢?會做題了可以說明你真正掌握了嗎?如果題目有了變化,你還能不能很快而且正確的解決它呢?這些都需要學生進行反思。學習新知識後需要反思,做題後也需要反思。只有不斷的反思,才不會自滿,才會不斷自我完善、自我超越。而學生一開始是不會反思的,所以引導學生學會反思也是教師的職責和義務。只有善於反思的學生,才能成為對社會對國家有用的人才。
② 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如何進行教學反思
一、清楚反思什麼
對教師來說,要反思的無非就是自己的教育教學活動整個過程的每個環節,當然也包括自己的行為。具體就是反思自己的備課、上課、個別輔導、師生交流、學生表現等,如反思備課,備課是否全面,是否體現了學生為本,是否考慮到了學生的可接受性和學習效果,預設是否合理,生成是否有考慮,如何應對課堂可能的突然事件,學生回答不上來如何及時處理,是讓另一個學生回答,還是引導學生繼續思考等等。
二、把握如何反思
這涉及到反思的方法,包括(1)教學反思筆記:把每堂課的整個過程回憶、再現,對其中達成目標的環節和教學行為進行思考,是否已經事先預設,是否還有更好的設計和教學操作;對沒有達成目標的環節和教學行為進行認真分析,是個人備課時的疏忽,還是課堂教學的靈活性不夠,還是因為個人教學知識和能力儲備不足導致;對課堂中生成的內容進行總結,生成的內容中合理的部分是什麼,不合理的是什麼,今後在課堂中是否會有類似的生成,如果有,如何把握,發揮其最大教育意義等等。(2)教學思想反思:對自己的教學行為本身進行思考,發現其中蘊涵著怎樣的教學思想,這些思想是否符合新課程理念,還有沒有應試教育或傳統教育的影子,有沒有自己獨創的教學思想火花閃現,如果有,記錄下來,與經典教學理論相比較,自己的思想有什麼特點,能否有新的發展等。(3)網路教學反思:通過網路研討和寫博客、記日記來進行更廣范圍的教學反思,既是個人思考,也是思考成果交流和思維碰撞。效果也很好。
三、明確反思後做什麼
反思後就要去系統落實自己的反思成果了。正應了那句話:教學+反思=成長。
祝你順利!
③ 大集體備課下如何有效的進行教學反思
經驗+反思=成長優秀教師=教學過程+反思
如果不反思,你寫二十年教案,也成不了名師,只能是個教書匠。
關於課後反思的建議
課後反思是備課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一堂課的備課只是教師的主觀預設,在實踐中的生成能夠為教師的以後備課提供寶貴的經驗,應該引起每位教師的重視。
課後反思不在多,貴在精。可以記錄這些內容:
(2)記下規律。課堂教學中教師總會有所感悟,應該及時地將這些感悟記下來,從中發現點滴的教學規律,並思考提煉出實用而有創新的課堂教學方法。
(3)記下精彩。在課堂教學中的精彩之處應該在備課中有批註或勾畫。這些記號可以用固定的色彩做上醒目的標記,並在旁批上做上點評,這樣不但可以為下次備課提供捷徑,還可以通過集體備課的形式進行資源共享。
(4)記下敗筆。有成功,就有失敗。失敗並不可怕,但須及時發現並總結,避免下次重蹈覆撤。對課堂教學中的敗筆進行回顧、梳理,並探究剖析其根源,有利於教師自身快速成長、迅速成熟。
(5)記下靈感。在課堂教學中,隨著師生思維火花的碰撞,有時教師會從那裡得到靈感,甚至產生頓悟。這是一定要將這些智慧的火花記錄下來。
這些寶貴的資料會為教師自身的成長提供新的動力。
在進行以上記錄時,可以採取以下形式:
(1)勾畫圈點。直接在備課教案上進行圈點勾畫並進行批註,能夠起到醒目的提示作用。
(2)旁批。許多教師都習慣在備課本上留出一點空間作旁批,旁批能夠起到及時的修正、強調作用。
(3)課後集中的記錄。如果教學設計有大的調整或上課過程中有精彩的片段,可以及時地集中記下,
為以後的教學提供借鑒。如果上課後有需要及時補充的環節也可記下抽時間給學生查漏補缺。
寫課後反思追求短短小精悍;平平中見奇;快快捷及時。青年教師要想快速成長,就一定要養成寫課後反思的好習慣,抓住教學中閃現出的智慧的火花。
高效的課堂必須先從備課這一關入手。寫一份優秀教案是教師教育思想、教學智慧、動機、經驗、個性和教學藝術性的綜合體現。青年教師朋友們,既然我們選擇了教師這一職業,就是選擇了艱苦和平凡,看看,我們身邊的優秀的老教師們,兢兢業業地幹了一輩子,教了一輩子書,寫了成落成落的教案,現在還是認認真真、不知疲倦地寫每一天的教案。他們是青年教師學習的榜樣。
④ 有三維目標和教學反思的教案有哪些
所謂教學反思,是指教師對教育教學實踐的再認識、再思考,並以此來總結經驗教訓,進回一步提高教育教學水平答。教學反思一直以來是教師提高個人業務水平的一種有效手段,教育上有成就的大家一直非常重視之。現在很多教師會從自己的教育實踐中來反觀自己的得失,通過教育案例、教育故事、或教育心得等來提高教學反思的質量。
⑤ 教案包括教學反思嗎
包括,教案包括教材簡析和學生分析、教學目的、重難點、教學准備、教學專過程、教學反思、及練習屬設計等。
教學反思一直以來是教師提高個人業務水平的一種有效手段,教育上有成就的大家一直非常重視之。教學反思,是針對自己課堂教學行為的回頭觀看和追憶。現在很多教師會從自己的教育實踐中來反觀自己的得失,通過教育案例、教育故事、或教育心得等來提高教學反思的質量。
(5)備課教學反思擴展閱讀
教學設計與教案的區別
一、特徵不同
1、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把教學原理轉化為教學材料和教學活動的計劃;是實現教學目標的計劃性和決策性活動;是以系統方法為指導;是提高學習者獲得知識、技能的效率和興趣的技術過程。
2、教案:具有科學性、創新性、差異性、藝術性、可操作性、考慮變化性。
二、內容不同
1、教學設計:包括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方法、教學步驟與時間分配等環節。
2、教案:包括教材簡析和學生分析、教學目的、重難點、教學准備、教學過程及練習設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