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求三角形內角和教學反思
三角形內角和教學反思
學生在上學期學角的時候,曾經量過三角板上每個角的度數。因此在這節課開始的時候,我先安排學生復習三角形的有關知識,再讓學生畫一個自己喜歡的三角形並算一算三角形三個內角的和,對於學生來說是沒有困難的。
通過計算三角形的內角和,引發學生的猜想:其他三角形的內角和也是180°嗎?帶著這個疑問,引導學生進行驗證,通過學生自己撕各類三角形,再把各個角拼在一起,從而驗證了三角形的三個內角都能拼出一個平角,由此獲得「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的結論。接著讓學生合作,進行折疊三角形,算出折成後的三角形的內角和仍然為180°,再一次明確:不論三角形的大小如何變化,它的內角和是不變的。為了加深學生的印象,我又安排學生完成教材練習題。我在教學一開始,先出示一個大三角形,然後拽著一個角向不同的方向拉,問:什麼在變,什麼不變?孩子回答:「三角形的邊、角的大小在變,可內角和不變。」內角和不變是多少?「180度」是嗎?這時我板書:「三角形內角和是180度?」。教師在句子的後面加個問號,之後說:「是嗎?」這節我們就來探討一下,三角形內角和是不是180度。我巧妙的把問題留給孩子,調起孩子想辦法探討、解決問題的胃口,大大激發了孩子的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話一點不假。在我的導入激勵下,孩子們積極想辦法來證明三角形內角和是多少。看孩子們都完成了,說:「來吧,匯報一下你的方法與結論。」生匯報師板書。方法一:量一量。180度、181度、175度、190度……師問:你們發現了什麼?生:在180度左右。師說:雖然不準確,但向前邁進了一步,隨即在板書中的「三角形內角和是180度?」這句話中加了個!號。「三角形內角和是180度?!」 一節數學知識在教師的引導下,孩子們積極主動的解決了。通過動手操作,為學生創設了解決問 題的情境,以學生動手操作為主線,引導學生建立解決問題的目標意識,形成學習的氛圍,給學生更多的自主學習、合作學習的機會,促進學生的主題參與意識。同學們通過自主實踐、合作探究完成了本節課的教學任務,然後我又設計了一系列問題,對知識進行了拓展。有判斷、填空、求角的度數等。通過學生的表現,看的出這節課內容學生掌握的非常好。通過講和練,鞏固了學生對於「三角形內角和是180°」概念的認識。最後安排的是「三角形內角和180°」的實際運用,應用這個概念求出三角形中未知角的度數,通過計算後再量一量這個環節,更加讓學生明確「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
一節課下來,總的感覺還可以,學生能夠掌握本節課的重點和難點,達到預期中的教學效果,但是課堂中的教學常規還不是很規范,雖然使用了多媒體課件進行輔助教學,但是卻忽略了傳統教學中的優勢,不能很好地將兩者結合起來運用,這是今後教學中必須引起重視的地方。學生的學習興趣濃厚,樂於在玩中學獲得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