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怎樣開展小學剪紙教學
最好是成立一個社團吧,有規定的時間去學習,從最基礎的向復雜的,剪紙的起源做法所要用到的工具等等一些介紹
㈡ 怎樣剪紙教學過程點評
真正一幅優秀的剪紙作品是具有一定標準的,如何來鑒賞一幅優秀的剪紙作品呢
1、刀味與紙感
一幅優質的剪紙藝術作品必須要具備剪紙藝術自己應有的風格和特點。每一種藝術由於工具和性能的不同,從而都形成了自己獨具的風格,如中國畫注重筆墨,西洋油畫強調色塊,木刻則講究黑白,剪紙就要講究刀味和紙感了,用刀在紙上摹仿版畫刻出來的剪紙不應該算作是一「幅好的剪紙、用剪子對著繪畫圖案臨摹下來的剪紙也不能稱為佳作。一幅優秀的剪紙應該用剪紙的語言來塑造藝術形象。
2、玲攏剔透
剪紙藝術語言很重要的一個特點是所有形象都是在玲瓏剔透的形式中塑造、這除了剪紙的工具和材料性能以外,主要是要求剪紙具有「透光」的實用需要。尤其是「窗花」更要求如此,否則,一幅黑團團的剪紙貼在窗戶上把室外的光線全給擋住了,既不透光,也不美觀。
3、強調裝飾
一幅優秀的剪紙藝術作品應該強調裝飾味,構圖平視、對稱,畫面均衡、美觀大方,線條粗細相宜,色彩鮮明,柔和協調等都是形成裝飾風格的重要因素。另外由於工具和材料的關系,剪紙作品中一些特有的技法(如「月牙」,「鋸齒紋」等)也是促成其裝飾特點的重要因素。
4、變形誇張
剪紙藝術作品應該強調造型誇張和兼顧影廓的優美,任何物象都存在著一些美和丑的地方,藝術誇張的目的就是強化突出美的因素,縮小和簡化丑的因素,經過誇張處理後的畫面會使人賞心悅目。
㈢ 關於剪紙教學的幾個問題
民間剪紙活動在幼兒園深受幼兒的喜愛。在一張張色彩鮮艷的紙片里,孩子們創造出了變化萬
千的各種圖案,隨心所欲地表達內心世界的美感。然而,在幼兒剪紙教學活動中,我們不難發現,教師較注重中、大班幼兒剪紙活動的指導,而對小班幼兒剪紙教學
活動缺少應有的關注與必要的思考。如何根據小班幼兒的特點,採取切實可行的指導策略,是我們必須攻克的一大難關。
1、「拋磚引玉」——創設富有濃厚民間剪紙藝術氣息的視覺環境,激發興趣。
環境對幼兒身心發展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為此,為小班幼兒創設富有濃厚民間剪紙藝術的視覺環境非常重要,它能萌發幼兒初步的感受美、享受美和表現美的情趣和能力,使幼兒自覺、不自覺地感受到剪紙美的熏陶。
為了喚起幼兒探索的慾望,我們還在班級設置了剪紙展區,如:「快樂剪剪剪」、「剪一剪變一變」,把每一個幼兒的剪紙作品在展板上展出,嘗試創設讓幼兒能與
之「對話」的環境。實踐證明,有幼兒參與的環境更加讓幼兒有欣賞、研究的興趣,也更能調動幼兒對民間藝術的關注。
2、「循序漸進」——制定適應小班幼兒現有剪紙水平的教學策略。
經過研討,我們確定小班上學期以撕紙為主,運用撕紙活動鍛煉手指肌肉的靈活及力度。內容主要以小朋友熟悉的水果、蔬菜、小草、小花、可愛的動物為主。由於
剛入園的幼兒年齡較小,手指肌肉還不夠靈活,使用剪刀有一定的危險性,所以撕相對於剪更安全,更適合小班幼兒。剛開始的幾次活動,我們先讓幼兒進行自由撕
紙。小班幼兒有的根本還不會撕,他們撕紙的方法准確的說是「抓」或者「扯」,如果抓的話,
很容易就把紙抓壞了或者抓成一團,扯呢,很難把紙斷開,所以必須先教他們怎樣把紙撕開。接著我們再從撕長條紙入手,先撕綵帶,或者面條,要求幼兒撕開變成
長條就可以了。漸漸地在以後的活動中,逐步提高要求,要求幼兒撕出簡單的圖形。為了讓幼兒練習撕出圖形,我們在圖形邊緣用縫紉機車出小孔,讓幼兒沿著邊緣
撕出圖形。一學期以後,幼兒已對撕紙有了興趣,大多數幼兒都能手眼協調地進行撕紙了。
3、「推陳出新」——支持幼兒創造性的自我表現
對於小班幼兒的剪紙,我們不能用常規的眼光去衡量他們的「作品」,不能只看剪紙是不是漂亮,形象是不是准確,而是要重視剪紙中所表達的孩子的內心世界,支持幼兒創造性的自我表現。
㈣ 如何DIY剪紙教學方法圖解
1.印染紙張抄,傳統中國剪紙襲藝人會使用刷子將紙張染成傳統的中美麗的蝴蝶剪紙國紅。
2.燙印,在染色後的宣紙幹了後通常會出現皺折的情況。用一個溫熱的熨斗將皺紙的紙張熨平。
3.製作模板,下面這個蝴蝶的形象就非常的簡單,使用鉛筆將蝴蝶的輪廓勾勒出來。
4.煙熏模板,將剛才染色准備好的一張紙張取來,將其弄濕潤,然後在下面壓上模板。使得模板一面朝向煤油燈。模板和沒有覆上模板的地方都會被煤油燈的煙所熏黑。當紙張完全乾燥了之後,將模板取下,然後就會留下煤油燈煙熏過的地方和沒有熏到的被模板蓋住的空白。這就是剪紙的樣板。
5.堆垛, 將剪紙的樣板放在一小摞染好色的紙的上面,大約可以有20張左右,然後將它們封在一起。
6.剪紙,中國的剪紙藝人通常會選擇那種長柄短韌的鋒利剪刀。用其剪具有可見圖形的那一張,這樣其它的紙張都能同時剪好。首先是剪裡面的花紋,其次是剪外面的邊線。
㈤ 2020內蒙古教師美術教案-剪紙的意蘊
課題:剪紙的意蘊
課型:新授課
課時:1課時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通過本課的學習,學生能夠了解我國剪紙藝術的傳統和剪、刻、染等基本常識,提升動作進行剪紙創作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通過剪、刻、染等基本剪紙方法的學習,學生能夠初步掌握這些方法,並且能夠通過動手實踐完成一幅具有一定創意的剪紙作品的創作。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本節課的學習,學生能夠養成熱愛祖國傳統剪紙藝術的意識,並且熱愛生活,勇於實踐。
教學重點:初步了解剪紙在我國的悠久歷史,不同名族和地域風格上的差異。
教學難點:學生能夠懂得不同的剪紙技法之間的區別和不同名族及地域的差異,在自己理解的基礎之上加以融合,並完成自己的創作。
教學方法:講授法、演示法、提問法、練習法。
教學准備:剪、刀、彩紙、彩筆等。
教學過程:
環節一:組織教學
師生常規性問好,准備上課。
環節二:導入新課
教師播放音樂視頻《多姿多彩的剪紙藝術》,引起學生的注意,激發學生的興趣。提出一個簡單的問題引起學生的思考,活躍一下課題氛圍,引出主題。
環節三:講授新知與演示新技能
教師通過多媒體演示,講授視頻中剪紙藝術的特色,分析剪紙的名族和地域性差異。並提問:
提問一:在剛才的視頻中,我們看到了不同地域的剪紙風格上的差異,南北具體有哪些差異呢?
學生回答教師總結:剪紙藝術在我國分布較廣,各地剪紙風格相映生輝、相映成趣。
其風格大致是:北方剪紙天真渾厚;南方剪紙玲瓏剔透、柔美秀麗;中原剪紙介於南北之間,淳樸中見秀美,渾厚中間灑脫。各地剪紙相輔相成,又各有特色。
教師繼續講解教材中的幾幅剪紙藝術作品,分析圖片中剪紙的不同圖案。視頻播放剪紙創作的示範,並提問:
提問二:剛才我們一起學習了剪紙藝術製作視頻,有人能分析一下剛才視頻中都看到了什麼呢?
學生回答教師總結:剛才視頻中我們看到了單色剪紙和點彩剪紙。並且看到了基本的製作步驟:折剪類先折疊後剪,疊剪類可將數張紙重疊在一起,釘牢後再依稿剪之,一次可得數張作品。
教師繼續播放視頻,邊播放邊講解剪紙藝術在現代設計中的應用,啟發學生思考問題。
提問三:剪紙藝術作為我國傳統民間藝術的瑰寶,在今天的生活中我們都在哪些地方見過剪紙藝術的元素呢?
學生回答教師總結:剪紙藝術在今天的生活中很常見。很多的服裝設計,包裝設計,書籍裝幀設計,包括平面造型設計中都有非常廣泛的應用。
教師直觀演示點彩剪紙作品《美麗的家鄉》的步驟。
環節四:課堂鞏固
教師布置課堂練習,確定時間和標准,學生進行隨堂練習製作一幅具有創意的剪紙作品。並且注意剪刀的使用和自身的安全。
環節五:展示
請學生相互交流,每前後四人中推薦一個代表的作品上台展示。
環節六:評價
通過自評、互評、師評等環節評價學生的表現和作品中的技法與創意。鼓勵學生的大膽創造。
環節七:小結與作業
教師總結本課所講新知識點和課堂中的學生表現,並且布置作業。下課後將今天的剪紙創作帶回家跟家人分享剪紙藝術的獨特意蘊。
板書設計:
教學反思:
㈥ 如何在初中學生中展開剪紙教學
興趣是孩子學習的動力,有了興趣他們就會主動觀看、思考、動手做、並積極探討,專所 以,為了屬調動學生對剪紙的興趣,我們開展了名家剪紙作品欣賞、學生剪紙作品欣賞、定期進行剪紙知識講座、舉行剪紙比賽等活動。
1、 作品欣賞:我們選取具有代表性的剪紙作品讓學生欣賞,在
在旁邊註明作品年代、作者、作品說明,同時再欣賞一些學生剪紙作品引發學生對剪紙的興趣。那些造形美觀,色彩艷麗的剪作,強烈地激發孩子的求知慾,這樣漸漸地,孩子們對剪紙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激發他們創作慾望。
2、 知識講座:定期進行剪紙知識講座,老師先給學生講解一些
剪紙的基礎知識,然後請名家進行大型的剪紙知識講座,提高學生對剪紙的進一步認識和興趣。
3、 剪紙比賽:在學生剪紙練習中進行剪紙比賽看哪個學生剪的好,在全校學生中進行剪紙比賽並設獎項鼓勵學生激發興趣。
㈦ 怎樣進行兒童剪紙教學呢急!急!急!
教兒童抄剪紙
材料:正襲方形的彩紙(任何尺寸均可)、剪刀、鉛筆。
具體步驟:
1,沿對角線對折成二分之一面積的三角形。
2,沿三角形底邊垂直平分線再對折成四分之一大小的三角形。
3,再沿底邊垂直平分線對折,成八分之一。
4,同理再疊成十六分之一。
5,畫上圖案。(畫出不同的花草圖案模板)
6,畫完剪出來,
參考地址:http://jingyan..com/article/647f0115ab9ef17f2148a8f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