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如何寫好鋼筆字視頻
要想學習好鋼筆字,運用正確的臨帖方法是很關鍵的。
正確的臨帖方法:
書法有篆書、隸書、楷書、行書、草書五體,絕大多數人和我都認為初學者要以楷書為基礎,但也有人認為應從隸書學起。楷書結構的排列正好是中間階段。它是從隸書演變過來的,如果把楷書寫得平正偏扁,加波磔筆法即是隸書。將書寫得簡便流動一些即是行書,行書再寫得簡便草化即是今草。如果從隸書開始,就難以掌握楷書的筆法,因為楷書的筆法要比隸書豐富復雜。可見,練好楷書基本功可以作為練寫各體的基礎。
有了楷書的功底,掌握了楷書的間架結構和筆法,再寫魏碑、隸書和行書、草書。乃至篆書,就可以事半功倍。楷書又可以使魏碑、隸書的結體筆法得以豐富和變化,如諸遂良的楷書;楷書滲人行書、草書筆法可以增加靈動,如趙孟頫的某些楷書碑字。
有些初學者急於練習行書、草書,由於沒有楷書的基本功力,雖然寫得「龍飛鳳舞」,但沒有字型的基本規矩和點劃的基本功力,結果事倍功半,走了彎路。
楷書練習最好的方法就是臨貼,其實臨哪本貼都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碑貼,顏、歐、柳、趙,還有現在的硬筆書法家們的都可以,但在購買碑貼的時候盡量購買質量較好的字貼。
在選帖的基礎上,要經過讀帖、描摹、臨帖、背帖、創作五步。
第一步讀帖
帖上漢字的讀音我們都知道,無需再讀。讀什麼?讀字形,讀結構,讀筆畫,分析揣摩字的筆畫特點及筆畫間的相互關系。例如:我們讀漢字的「中」,要讀出「中」的一豎穿過了「口」的正中間,「口」字稍扁,中間的長豎被「口」字的下橫分成長度相等的兩段,其上段又被「口」字的上橫分成長度相等的兩段。這就是讀字形,讀結構。不同字體,筆畫具有不同特點。
第二步描摹。「描」指的是描紅,即初學者在印好的紅字帖上沿筆跡用毛筆描寫。「摹」指摹帖,即用透明紙覆在範字上,沿紙上的字影一筆一畫的寫,又叫寫仿影。
第三步臨帖。指把字帖置於一旁,看著字帖一字一字地寫,這種方法有利於掌握字的筆法筆意,但不易掌握字的結構。
第四步背帖。指在臨帖的基礎上把字帖去掉,根據自己的記憶,回憶字帖上的字形,將其寫在紙上的方法。這是練好字的關鍵一步,只有對所寫的字精審細察,成竹在胸,才能下筆有神,准確無誤。寫字的時候,如能在所寫的白紙上看到要寫漢字的准確字形,做到「成字在紙,成字在胸」,下筆如描紅,寫一手好字就不成問題了。
第五步出帖。在掌握了字帖上的字的寫法的基礎上,觸類旁通,悟出字帖上沒有的字的寫法。根據自己表情達意的需要,寫出一段有中心、有內容、自成體系的文字,這就是創作了。
如果能在平時的學習生活中寫出一手與字帖接近的字,你練字的目的也就達到了。
練字姿勢:
練字應注意寫字的姿勢和執筆的方法,做到「頭正、身直、臂開、足安」。一般字帖上都有寫字的姿勢和執筆的方法。
❷ 誰有李剛田篆書講堂視頻全集啊 不勝感激
如果你要的圖片,網路上搜索自己就行了,一切。如果我們希望有一個真正的正品,人民和你非親非把一個著名的書法免費送給你?
❸ 怎樣寫篆書(竹簡),吳玉陽書法篆書視頻講座 在線
篆字種類很多,概括起來講,也有甲骨、金文、小篆三體。甲骨文和金文,都可統稱之為大篆,小篆是經過秦代統一文字後的書體,還有秦漢專供製印人使用的繆篆。
篆字在今天的實用性比較小了,因為現在這種字體不易為群眾識別,但是由於書體結構充滿了裝飾性,並有很大的書法藝術價值,所以仍被保留在書法園地里,作為書法家的書寫字體形式之一。
這里只簡略的介紹一下大小篆的結構和運筆。
篆字的特點
1.因形立意
大篆的象形字很多,表現方法很多,大多屬於因形立意,如馬、羊、象等寫法都是很多的,分布結構的法則還沒有規律化,寫一個人字,可以表現彎腰勞動,也可以表現成跪著的人。甲骨文字的部首形狀及位置也是很散亂的,到了秦代統一文字後的小篆。文字經過整理,才比較趨於統一,但是還保留著很多因形立意的圖形文字。
2.體正勢圓
小篆形體要憑、要正,橫畫逼平、豎畫必直,是嚴緊而又工整的書體形式。小篆從結構到運筆都是以圓為主,字的外輪廓,由於字的中心十字線拉長,如中,天。而形成很自然的橢圓形。
小篆的字勢,凡方折處都是弧形線,少量的在刻印用的繆篆和秦詔版上也有部分的房型體勢,但細細觀察,仍多是方中有圓,與隸字體勢的以方為主,大不相同。
3.左不見撇,右不見捺
篆字是我國一種古老的書體,不像楷體字有很多不同的變化,其基本組字的方法,有用點、直、弧三者,筆畫粗細一致,起止都要藏鋒,向左撇出的地方並不用撇,向右用捺的地方也不出捺,一概是曲筆弧線結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