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如何寫高一物理 功率 課後反思
課後反思是根據教學過程學生接受過程的實際反映,所總結的內容,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情況,應根據學生情況去寫,為下次教學提供參考,並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
② 如何進行物理教學反思
二、要想有所發現,還必須拓寬知識面,增加知識底蘊。要有精深的物理專業知識和心理學、教育學的基本知識,要廣泛涉獵其他學科,要學習國內外先進的教育教學理論以及物理教改成果,還要學會運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發現新知識奠定基礎,否則將很難有所為。
三、要勤於動腦,善於思考。在上完每節課後都要進行反思,反思一節課的成敗得失,並及時做好記錄。課後的反思,雖然點點滴滴,但它來自於我們的教學實踐,出自於我們深刻的思考,是我們的真切感受,因而是非常珍貴的。
四、要善於總結,把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要經常看自己所寫的教後記錄,進一步對其進行深層次的探討,運用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裡的科學方法,拋開膚淺的、表面性的東西,注重對規律的揭示,對真理的發現。
五、寫教學反思記錄,還要做到持之以恆。 一篇好的教學反思,應該寫些什麼呢?
一、寫得失— 一節課下來,課堂教學抑或超乎所想的順利,抑或不盡人意。一堂課可因教師一句幽默奇妙的導語而使課堂氣氛空前活躍;可因教師一個手勢、一個眼神而令故事情趣大增;可因一種新教法的採用而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或因講得多而學生興趣全無;也可因一個環節的遺漏或疏忽而走錯路、走回頭路等。再者,「因」與「果」是相互作用的。所以,不管是得是失,教師皆應實話實說,將其記錄在案,以期在往後的教學工作中安排更周到、操作更自如,少走彎路、不走回頭路。
二、及時反饋—寫師、生 教與學是兩種個體間發生的知識傳遞關系。教師起主導作用,學生則為學習主體。教師的情緒、教師的舉手投足、教師對教材對學生對教法了解的深淺等都直接作用於學生,影響著課堂氣氛與授課效果。相反,學生的注意力情況、學生的疲勞狀態、學生的知識差異等也反作用於教師。此二者同時存在,相互作用,彼此牽制,影響著課堂效果。鑒於此,課畢就該及時反饋,將課堂上師生表現與授課質量進行及時分析、綜合登記,以幫助自己在日後備課、授課時能對「師」與「生」的情況作更全面的分析。
三、綜合比較—寫教、學 教學反思記錄應該是說課的外延,它與說課互補。形成一個完整的「說課——備課——授課——寫教學反思」的程序。一節課過去
3
了,教師教法應用如何,達到預期目標沒有,效果怎樣,學生學習積極性如何,與教學要求是否相符,這都是實際操作中常出現的問題。教師應及時進行比較分析,找出問題的關鍵,把影響教與學的原因綜合出來,記錄在教學筆記中,日積月累,不斷豐富自己的教學經驗。
四、扣准要點—寫特點實際上,在平時的教學中,上一節好課不容易,一節課要面面俱到更不可能。一節課能有特色,能有個閃光點,能有一種值得借鑒的好做法,就算是成功。所以在教學反思中就可以把閃光點扼要地記上,寫下該節課之特點,有重點有選擇地採用教法,設計教學程序,做到一課一特色,課課有特色。
③ 初中物理教學反思
總結一:中學物理、化學要求學生要記憶的知識點很多,很雜亂。再加上物理專定律、化學反應現象和屬原理相對比較抽象,難理解。相對其它科來說理化比較枯燥,難理解,很多學生記不住,容易忘。考試的時候想不起來。我建議你去買點相關的教輔資料看看。我強烈推薦
一本叫《理化奪分奇招》
④ 如何進行有效的物理課後反思
科學探究是培養學生做到有意識的,像科學家一樣的思考。當學生養成這樣的好習慣,不僅有利於物理概念的學習,而且對今後的學習及發展也有益。探究是要引導學生學會觀察、推理、預測、分類、建立模型以及交流。觀察:是用一種或多種感官去收集有關這個世界的信息。聆聽小鳥的鳴叫,看到紅花綠葉,或是聞到做飯時的香味都是進行觀察。科學家們為了提高他們感官的靈敏度,有時還使用一些輔助工具,比如示波儀、望遠鏡、顯微鏡等,使觀察更為詳盡。初二物理課本剛好安排聲、光、熱等知識;也提到人耳、眼睛等人體感官;這對於我們借用這些知識提高學生觀察能力,學生有意識的主動進行觀察並掌握聲音的產生、光的傳播及溫度等概念都有非常好的效果。
觀察必須如實反映所感知的事物,並能達到越真實、越精準就更好。教師還要提醒學生,在探索科學時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把觀察到的內容詳細地記錄在筆記本上,這些記錄的數據等信息即可作為證據。
推理:當我們對觀察到現象做出解釋(分析判斷)時,就需要進行推理。例如,為什麼我們總觀察到電閃雷鳴而不會倒過來?——引導學生——要做出推論我們不僅需要以往的經驗知識——還需要學習新的概念——速度——聲速——光速。只有通過不斷地學習,進一步的調查探究才能得到更滿意的答案。
預測:是根據現有證據和既往經驗對將來的事件做出推論。在教學中,我們教學電阻、電功率、壓強等概念時,可以先引導學生觀察、推理、預測,並通過實驗來驗證學生預測的正確性,從而鼓勵學生多進行預測及實驗驗證。初二物理課本科學之旅有個演示實驗(如下圖1):正好告訴學生預測是推理的一種,所以它也有可能會出錯,只要多動腦動手,多學習才能提高預測能力。
⑤ 如何做好高中物理有效的教學反思
要根據教學目標、學生的需要以及當地客觀條件,積極地和有創造性地探索有內效的教學方法;不容斷對自己的教學行為進行反思,努力使自己成為具有創新精神的研究型教師。只有在吃透課標、深鑽教材、研究學生的前提下,才能做到精心備課,在教學中胸有成竹和有的放矢。
⑥ 物理教學反思怎麼寫
物理教學反思: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版才能使學生的學習更有權主動性,而這方面教學方法起著很關鍵的作用,多種教學手段的應用,會使課堂更有趣。
物理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因此我們應該利用學校以有的條件,盡量多做實驗;在研究光的色散現象時,我利用三棱鏡讓同學們觀察白色光的色散現象。我還從生物實驗室借用了試管,讓同學們研究敲擊裝有水的試管時,到底是不是空氣的振動發出了聲音。還有,在講究凸透鏡的習題時,我利用實驗室里的凸透鏡讓學生們自己觀察,並總結實驗的結果。這樣既完成了教學任務,又加深了同學們的印象、和對物理學習的興趣。
課外,我還要求同學們利用身邊的材料,自己多做物理實驗。在學習色光的三原色時,我就要求同學們,利用自製的放大鏡(裝有水的圓形塑料瓶)觀察自己家的電視機的顏色,是否是由紅、綠、藍這三種顏色的色光組合而成的。
⑦ 初中物理教學反思怎麼寫
中學物理教學改革的重點是課堂教學方法改革,這是實現中學物理教學目標和任務,全版面提高權教學質量的重要途徑。我們認為要對高中物理的課堂教學方法實施改革,能夠從以下幾方面研究:從物理學科特點出發,改善課堂教學方法。
⑧ 高中物理教師如何進行教學反思
新課改背景下,高中物理教師進行教學反思可從理論和專業基礎、教學基本策略等方面進行。
第一,對理論和專業基礎方面的反思。
物理老師要進行教學反思,固然依賴於自身在教學實踐中不斷積累起來的經驗,但是僅僅停留在對經驗的認識上是遠遠不夠的,因為教學是一種復雜的社會活動,對教學行為的反思需要以一定的教學理論和專業學識為基礎。
1.轉變物理教學理念。新的教學理念認為,課程是教師、學生、教材、環境四個因素的整合。教學是一種對話、一種溝通、一種合作共建,而這樣的教學所蘊涵的課堂文化,有著鮮明的和諧、民主、平等的特色。那麼,在教學中如何體現新的教學理念呢?在教與學的交互活動中,要不斷培養學生自主學習、探究學習和合作學習的習慣,提高他們獨立思考、創新思維的能力。
第二,對教學基本策略方面的反思。
在一定的教學理論和學科專業知識基礎上,新課改背景下物理教師應該主要以課堂為中心進行教學反思。
1.物理課案例研究。案例研究就是把教學過程中發生的這樣或那樣的事件用案例的形式表現出來,並對此進行分析、探討。案例研究的素材主要來自三個方面:一是研究自己的課堂,並從自己大量的教學實踐中積累一定的案例;二是觀察別人的課堂,從中捕捉案例;三是平時注意搜集書面材料中的案例。
2.物理課的聽課活動。聽課作為一種教育研究方式,是一個涉及課堂全方位的、內涵較豐富的活動。特別是同事互相聽課,不含有考核或權威指導成分,自由度較大,通過相互觀察、切磋和批判性對話,有助於提高教學水平。
聽課者對課堂中的教師和學生進行細致的觀察,留下詳細、具體的聽課記錄,並進行評課,課後再與授課教師及時進行交流、分析,進而推動教學策略的改進,這在無形中會促進物理教師教學反思能力的提升。
3.課後小結與反思筆記。課後小結與反思筆記,就是把教學過程中的一些感觸、思考或困惑及時記錄下來,以便重新審視自己的教學行為。新課改背景下,就物理學科來說,其實平常物理教學中需要教師課後小結、反思的地方太多了。
第三,對高三物理復習課教學方面的反思。
物理復習課的教學目標是為了鞏固和加深所學知識,使知識系統化,並且使學生掌握復習內容的知識結構,同時培養學生的概括能力、運用知識的能力和終身學習的能力。復習教學中要體現以人為本的理念,實施探究教學,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實現教學三維目標和學生健全人格的培養。改變舊的教學觀念,提高復習課堂的教學效率。
總之,雖然新課改背景下關於物理教師教學反思的研究,許多的問題都還需要我們進一步深入探索,但物理教學反思對促進物理教師的成長其作用是顯而易見的,它是物理教師實現自我發展的有效途徑,也是提高物理教學質量的新的嘗試,更有助於物理教師成長為研究型、復合型教師。
(作者單位:洛陽市伊濱區第六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