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跳動起來怎樣〈二〉的教學反思
在本節課中,學生能否發現呼吸和心跳的變化規律,取決於對數據的分析,而如何科學、准確地採集數據,又將直接影響學生對數據的分析,所以,准確地採集數據成為擺在師生面前的一道難題,而難題當中還有一個難點,即學生要採集的數據必須是同一時間段的,也就是說,呼吸和心跳的次數必須是相同一分鍾里的,否則,測量一分鍾的呼吸次數,再測量一分鍾心跳的次數,這兩個數據顯然是不科學的。但是,讓學生一個人既要測呼吸,又要測心跳,是無法完成的,於是,我把學生分成兩大組,一部分學生測量呼吸,一部分學生測量心跳,老師則幫助學生計時。測量時要求學生都把眼睛閉上,這樣,可以減少學生分散注意力。從測量的結果來看,大部分學生採集的數據接近實際情況。只有一組同學的數據不夠科學。
由於學生採集的數據比較科學、准確,所以,在接下來對三組數據的分析中,學生很快就發現了呼吸和心跳變化的規律,它們之間是有聯系的。
上完課之後,我回憶了一下,覺得在對難點的突破時,教師還是說的過多,教師的語言不是十分的精練。另外,在學生測量記錄後就馬上把記錄表貼到黑板上了,在這個環節時本來應該讓學生先在各自的小組里對照測量到的數據先進行一個分析對比,這樣在後來的全班交流時效果會更好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