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求助小學語文四年級上《給予是快樂的》教學設計
我上網找的,希望對你有幫助
教學目標:1、通過學習課文,能真正體會「給予是快樂的」這一人生道理。
2、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一、讀題導入
1、 今天我們繼續來學習《給予是快樂的》。(讀課題)
2、 當我們得到別人的幫助,別人的理解,甚至於別人的一個溫暖的鼓勵,心情就會很快樂,而「給予」就意味著付出、失去,那課題為什麼還說給予是快樂的呢?給予是不是真的讓人快樂呢?這節課就讓我們去讀讀課文吧。
二、自讀初探
老師提出自讀要求:這篇課文中誰給予了誰?他感到快樂了嗎?為什麼?
(同學們讀課文,邊讀邊思考,可以在書上寫一寫劃一劃。學生讀文思考,教師在鼓勵學生的同時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動態)。
三、精讀探究
1、指名說說課文中誰給予誰?
2、學生交流,相機理解以下部分
▲哥哥對保羅的給予(板書:哥哥——保羅)
相機出示:「我哥哥送給我的聖誕禮物。」
(1)學生自讀,體會保羅的心情
(2)保羅哥哥在給予中感到快樂了嗎?為什麼?
(引導體會哥哥給保羅快樂,所以他也快樂)
(3)朗讀體會體會保羅的快樂的心情。
▲小男孩對弟弟的給予(板書:小男孩——弟弟)
找出相應的句子,相機出示:
★但是,那小男孩說接下去說的話卻讓保羅十分驚訝:「我希望我將來也能像你哥哥那樣。」
(1)先抓住「為什麼保羅會驚訝」?帶出第3節(出示),理解吃驚,為什麼會吃驚(是吃驚保羅有這樣一個好哥哥)讀出吃驚的樣子。體會保羅認為他希望什麼?(相機出示第4節前半段話)
(2)然後再來讀第5節,現在保羅知道小男孩希望的是什麼?
(3)在讀中想像出他說這句話時的美好心願。小男孩在給予中感到快樂了嗎?為什麼?
(4)進一步體會保羅吃驚的原因:為小男孩美好的心靈
(5)分角色朗讀1-5自然段,感受一下小男孩子看到保羅哥哥送了保羅一輛汽車以後所產生的美好希望以及他說「我希望……」時的快樂的感覺)
(過渡:小男孩不但立下了將來給予弟弟新轎車的希望,而且還要把這種希望親自帶給了他的弟弟,課文中還有那些語句表現了他的這種給予。)
相機出示:
★不一會兒,他背著……返回來了。他……那些好東西了!」
(1)學生讀 ,從他的話語中,你感覺到什麼?(希望送給弟弟汽車,讓他 快樂,美好的願望)
指導讀出自己的感受
(2)從他的舉動中你感覺到什麼?(對弟弟的的關心和愛)
指導讀出自己的感受
(3)他快樂嗎?現在你覺得他是為什麼而快樂?(板書:給別人關愛)
(不僅是許下一個願望,送轎車,更重要的是他覺得給他殘疾的弟弟送去關愛,送去溫暖,是最快樂的)
(4)讀好這一段話。讀出小男孩對弟弟的愛和對未來的憧憬。
▲保羅對小男孩與弟弟的給予(板書:保羅——小男孩——小弟弟)
過渡 :課文中還有誰給予誰?是怎麼做的?引導學生思考,保羅有沒有給予誰什麼?
相機出示句子:「保羅下了車,……那位小男孩也坐了進去。他們三個人度過了一個難忘的夜晚。」
(1)你認為保羅這時快樂嗎?為什麼?
(2)為什麼說這個夜晚對他們來說是難忘的?(討論)
(體會各人心中的快樂)
四、總結深化
1、齊讀最後一節
2、聯系板書說說課文中的給予及快樂。
3、讀了課文你懂得了什麼? (幫助別人,關心別人,你就會感到快樂)
4、教師小結:同學們,給予是快樂的,哪怕是給予有困難的人一個溫暖的眼神,一句鼓勵的話語,都會給別人帶來幫助,從而給自己帶來快樂。大家還記得這句話嗎?(出示: 「給」永遠比「拿」愉快)
再送給大家巴金爺爺的一句話:人活著,就是要給我們生活的社會添上一點光彩。這樣我們的生命之花才會開放。一心為自己,一生安慰自己的人什麼也得不到。(出示,讀一讀)
5、這些話說得多好啊,與給予是快樂的是同一個意思,你能根據你對「給予是快樂的」的理解,也寫寫你們的格言嗎,要注意從你們的語言中體現出給予是快樂的。(配樂,學生在情境中寫,交流,實物投影出示,朗讀)
6、教師總結,深情地讀「給予是快樂的」
五、課外延伸
今天老師布置一個不需要用筆,但需要用心靈去完成的作業,就是——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去體會「給予是快樂的」。
板書設計
給予是快樂的
給別人關愛
保羅哥哥——保羅——小男孩——弟弟
樓上的備課不錯,以情感體驗為主線,情感熏陶味特濃。
我們的思路是:以「給予、快樂」為主線,想讓學生了解課文中人物之間的給予,明白他們為什麼感到給予是快樂的,深入理解人與人之間的互相關愛是一種多麼美好的境界。大家看看是否可行。
自主探究,體現個性
——《給予是快樂的》教學反思
《給予是快樂的》這篇課文主要講述了保羅在聖誕節前夜偶遇一個小男孩子,在產生了兩次誤會後,看到了小男孩那金子般的心靈,從而懂得了「給予是快樂的」這樣一個道理。全文情節一波三折,語言朴實自然,但是又極具感染力。針對教材的這一特點,我以「自主探究」為主線,想通過引導學生通過自主讀書,理解課文,並引導學生深入到文本中,理解語言,探尋文中人物的內心世界,最終對「給予是快樂的」這個道理得到深刻的感悟。在自主探究的過程中突現學生閱讀的自主化與個性化。
一、抓住關鍵,引發探究慾望
要激發學生強烈的探究慾望,關鍵是學生有沒有強烈的問題意識。所以,在課堂開始階段,我讓學生針對文末的一句對課文起到總結作用的關鍵句:「從那天起,保羅真正懂得了給予是快樂的」,指導學生好好讀讀,引導學生對這句話提最想知道的問題:一是保羅是怎樣懂得給予是快樂的?二是為什麼給予是快樂的或給予是快樂的應該怎麼理解?然後以這兩個問題為起點,引導學生再去讀書,弄清整個經過,然後再引導學生去探究為什麼給予是快樂的。
二、聯系語境,探究詞句意蘊
由於詞語在不同的語言環境中,往往會產生不同的意義,所以,應該引導學生關注到具體的語言,在對語言的品讀中注意裡面的一些關鍵詞句,在與具體語言的對話中,探究這些詞句的意蘊。如在課文第三到第五小節中,有兩個近義詞:「吃驚」和「驚訝」,我在課堂中就讓學生反復地品讀,想想這里的兩個詞語分別指的是什麼,意在讓學生聯系具體的語言環境來探究意思相同的詞的不同意思,從而更好地理解這一個部分的內容。
三、設身處地,探究人物內心
「把心放到課文中去」,是一種很好的閱讀方法。其實就是讓學生設身處地,帶著自己敏銳的心,到文本中去走一個來回,獲得身臨其境的閱讀感受。本文中,雖然語言雖然平淡朴實,但如果細細品味,人物美好的內心世界就能躍然紙上。如「我希望將來也能像你哥哥那樣。」、「弟弟,你等著……一樣美。」等語句,我想通過學生反復品讀,與課文中的小男孩一起思考,設身處地地想想小男孩的心情以及內心的一些想法,從而讓學生由外在的語言探究到小男孩美好的內心世界。
四、熟讀深思,探究文本內涵
由於本文思想內涵較為深刻,學生一時半會兒也不能理解「給予是快樂的」的真正含義,所以我在引導學生在熟讀課文,弄清事情經過,理解有關語句,體會人物內心的基礎上,引導學生進一步地思考:為什麼說給予是快樂的?這樣通過一個漸進的過程,讓學生對課文內容在頭腦中得以整合,再聯系自己的情感和生活經驗,深入思考,探究課文想要表達的主題,讓個性化的體驗在深入探究中不斷升華。
五、實踐運用,探究文本外延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我想:除了讓學生在讀書中探究文本內涵以外,還可以根據教材的內容特點,適當地讓學生學會運用,學會實踐,在運用和實踐中擴大文本的外延。本堂課的結尾,我讓學生寫寫自己的格言,以及讓學生課後用心靈去完成一次作業,意在讓學生在運用語言和生活實踐中真正懂得「給予是快樂的」。
② 《給予是快樂的》教學設計,要一課時的哦。急用!
24*《給予是快樂的》教案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理解「饒有興趣」「寬裕」「羨慕」「神氣」等詞的意思。
3.讀懂課文內容,從字里行間感受小男孩的美好心靈。
過程與方法
談話導入,感受人間真情。
自讀課文,了解大意,理清文章思路。
研讀課文,體會保羅和小孩的內心,感受快樂的真諦。
拓展延伸,感悟「給予是快樂的」。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憑借課文的具體語言材料,獲得「給予是快樂的」的真切感受,激發助人為樂、無私奉獻的思想情操。
【教學重點】
理解課文內容,能從人物的語言和行為中體會他他們的心理,並憑借語言材料,在反復的朗讀中獲得「給予是快樂的」的真實感受。
【教學難點】
領悟「給予是快樂的」內涵,懂得從小要樹立助人為樂、無私奉獻的人生態度,培養高尚情操。
教學時間: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輕松導入,引發情感
孩子們,今天和這么多老師一起上課,高興嗎?
那高興還可以說成?(老師板書快樂)讓我們一起度過這快樂的40分鍾。
生活中,還有什麼事令你快樂?(自有匯報)大家說得非常好,在生活中,當我們認識一位新朋友的時候是快樂的,得到一件禮物的時候是快樂的,受到表揚的時候是快樂的,今天讓我們隨著作者去感受另一種快樂————(板書給予是)把課題補充完整。齊讀課題。
2、課題質疑:
師:讀了課題,你想到了什麼?
生:(1)「給予」是什麼意思?
(2)課文中講誰給予了誰?為什麼說「給予是快樂的」?
誰知道給予是什麼意思?(給付出)
二、初讀課文,整體認知
理解的非常好,我們都知道得到東西的時候往往是快樂的,可付出給別人東西的時候又怎麼會是快樂的呢?你們想不想知道作者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感受呢?請大家打開課本自由地大聲朗讀。注意讀准字音,讀通句子。邊聽邊想: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情?印象深的地方,可以寫出感受。(誇獎好的學習習慣)
1、(出示):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情?
2、出示:課文梗概,學生試填。
3、這篇課文的主要人物有哪些?
板書:哥哥 保羅小男孩弟弟
4、這些人物間都有誰給予了誰什麼?
交流:△保羅的哥哥給予保羅一輛新轎車。△小男孩許諾要給予弟弟一輛新車。△保羅給予小男孩他的弟弟乘自己的新轎車兜風的機會。
5、課文中保羅錯了幾次?錯哪兒了呢?下面我們按照事情的發展順序來進一步研究。
三、深入理解,領悟情感
1.通過讀文,我們都知道:聖誕節快到了,保羅的哥哥送給他一輛新車作為聖誕禮物。
(1)出示車的模型圖片。
(2)設身處地的想像:假果我就是保羅,你是保羅的朋友,看到我的哥哥送給我這樣一件禮物,你有什麼話想對保羅說?
2.保羅以為小男孩也羨慕他有這樣一位哥哥
出示「保羅以為男孩希望也有一位這樣的哥哥」這句話。指名朗讀這句話,保羅的想法事實上是錯誤的 。
3、那小男孩的表現為什麼會使保羅會產生這種錯誤的想法?原因是什麼?快速自由閱讀1—5節,找一找令保羅錯誤的原因,能找幾個就圈幾個,看誰最仔細。
4、交流句子:
(1)出示:聖誕節前一夜,保羅從辦公室里出來的時候,看見一個男孩在他閃亮的新車旁走來走去,有時候伸手輕輕地摸一下,滿臉羨慕的神情。(指讀)
(看到男孩「走來走去」、「伸手輕輕地摸一下」、)看到了男孩的動作。
這就是保羅錯的一個原因,讓我們一起來讀這句話。齊讀。
(2)出示:「男孩睜大了眼睛:「你是說,這車是你哥哥給你的?你不用花一分錢?」保羅點點頭。男孩驚嘆地說:「哇!我希望……」讀一讀,讀出小男孩的吃驚。
分角色朗讀
指讀。師引讀。
可是男孩卻說:(出示對比句子)「我希望自己也能當這樣的哥哥。」指讀,重音落在不同的詞語上,感受是不同的。
4、出示:小男孩不是( ),而是( )。
(二)過渡:是啊,男孩的回答不僅令我們驚訝,也同樣令保羅感到驚訝,他驚訝男孩小小年紀,心中想到的不是從別人那裡獲取什麼,而是想著能給予別人一些什麼。面對這一切,保羅開始覺得眼前的這個小男孩有點不同尋常,也對這個小男孩充滿了感動和好奇,於是他不由自主地邀請小男孩坐上了他的新車,去兜了一圈。可這次保羅又錯了,他又錯在哪裡了呢?請你默讀6-11自然段,圈畫原因。
1、交流句子:
出示:「小男孩跳下車----緊靠著坐下」。自讀。
自由匯報(抓住動詞來說)
生:我從「三步兩步跑」中讀懂了小男孩的心情非常著急,聯系下文,他的著急不是為了自己,而是為了他殘疾的弟弟。
師:一個「跑」字,就讓你有這么多的體會,多好啊!這是小男孩的動作描寫,像這樣的動作描寫還有嗎?請你用三角形標出來,並和同桌交流自己的體會。
生:一個「背」,一個「放」,還有緊靠,我都感受到了小男孩對弟弟的關心。
生:我從「緊靠」中感受到他們的感情不一般。也許是一種心靈的接觸吧!
讀出那種關愛。
2、師配樂介紹弟弟。
3、出示:「小男孩的話」,自讀,說出感受。
4、讀出快樂。
5、用期盼的感覺在讀。
6、帶著幸福感讀「我希望能當這樣的哥哥」。
7、出示:小男孩不是(),而是()。
8、出示第12自然段
9、出示句子:他們三個人一起度過了一個難忘的夜晚。
保羅的哥哥因為( )而感到快樂;
保羅因為( )而感到快樂;
小男孩因為( )而感到快樂。
我曾因為( )而感到快樂。
四、拓展延伸 感情升華
1、讀詩句
2、因為愛,他們無私地給予,因為給予,他們獲得了快樂。其實,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我們會不時地體會到這種給予的快樂,也許它就是一個關注的眼神,一隻攙扶的手臂,一句關切的話語,一份慷慨的愛心……同學們,結合日常生活中點點滴滴?與你的同桌一起來作詩吧!
生書寫,並交流。
3、小結:孩子們,課堂上你們踴躍發言,動情的朗讀,給予了老師莫大的鼓舞;你們燦爛的微笑,認真地聽講,給予了同學那份鼓勵;這是一種高尚的快樂,它給人以力量,給人以溫暖,讓我們帶上這種濃濃的、高尚的快樂,在來讀一讀課題。
24*給予是快樂的
哥哥 → 保羅
↓ ↘
小男孩 → 弟弟
教學反思:
《給予是快樂的》是一篇略讀課文,講述了聖誕節前夕,保羅偶然結識了一個生活貧困的小男孩,在短暫的相處中,小男孩的言行強烈地震撼了保羅的心靈,使他深深體會到「給予是快樂的」。文章的重難點是從文中人物的語言和行為中體會小男孩的心理活動和保羅的心理感受。
我在上這篇課文時,首先是從「快樂」一詞去導入,讓學生說說自己快樂的經歷,很多學生談到「過年了,會很快樂,因為可以得到紅包,可以穿新衣服」「六一兒童節,也會很快樂,因為可以得到自己想要的禮物」「得到老師的表揚,會感到很快樂」……我抓住他們回答中的「得到」說「得到確實是讓人快樂的」可是今天學習的課文——《給予是快樂的》 「給予」是什麼意思?給予為什麼是快樂的呢?然後讓學生根據要求自學課文,在弄清課文的主要內容後,讓學生說說保羅兩次猜錯的是什麼,再讓學生在小組討論自己最受感動的地方學生多數都能抓住小男孩的話來談出自己感受;讓他們討論,學生說保羅因為被小男孩的話所感動,我說僅僅是那些話嗎?還是小男孩那顆善良的心,那對弟弟的無限關愛感動保羅?學生的理解就不再停留在表面上了。把「憑借課文的具體語言材料,獲得『給予是快樂』的真切感受,激發助人為樂、無私奉獻的思想情操。從小男孩的言語行為體會小男孩的心理活動,理解保羅的心理感受。」緊接著下來的第二個問題,學生就很容易解決了,他們說:因為保羅被小男孩的一心想讓弟弟快樂的心所感動,他要幫小男孩和他的弟弟實現他們的願望,讓他們度過一個愉快的夜晚。然後我還讓學生說說為什麼說「他們三個人一起過了一個難忘的夜晚」學生在回答主人公為什麼快樂時,已經把課文的最後一段也解決了。最後,讓學生朗讀《給予是快樂的》。
上完這一課,我覺得作為老師在課堂上真的要懂得利用學生這一寶貴的學習資源,根據學生的回答捕捉教學的資源,引領學生一步一步地與文本展開對話,達到心靈的共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