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兒童詩兩首教案
今天,我進步了!
今天我了疊被子,
我進步了,
也許你一直都是自己動手疊,
可是我進步了。
今天我自己能做早餐了,
我進步了,
也許你早已這么做了,
可是我進步了。
今天我自己看了很多書 ,
我進步了,
也許你早已這樣,
可是我進步了。
每天,我都會對自己大聲說:
我進步了。
盡管我還有很多的缺點,
但是,我真的進步了!
小偷
小時侯,
我認為電話是小偷,
偷走了我的話,
又偷走了他的話。
找地球
爸爸,
你說地球在哪兒
在腳下?我怎麼找不到呢
快給我挖出來吧!爸爸
我想看看,看看它長什麼樣
奶奶的百寶箱
奶奶的百寶箱里,
有玩具,
令我開心。
奶奶的百寶箱里,
有笑話書,
另我快樂。
奶奶的百寶箱里,
有說不完的故事,
令我期盼。
博愛
我小的時候,
它離我很遠。
我稍大時,
離我越來越進。
現在,
它就像我的寵物,
和我形影不離。
夜
靜靜的夜,
有小蟲在玩耍,
星星喜歡看,
就跑出來看熱鬧。
工廠煙囪
煤灰從煙囪頂尖飄下來
把我染黑了
跳進澡堂
洗洗
我又干凈了
煤灰也把北邊兒那塊莊稼染黑了
它們站在雨水裡
怎麼洗
也洗不成原來的顏色
工廠煙囪
如果天空總是灰色的
如果雨水總是酸腐的
如果人們總是緊皺眉頭的
那麼
從前那個最討人厭的大煙鬼就是我
日日夜夜不停歇的滾滾濃煙
讓地球媽媽咳嗽連連無法喘息
太陽公公躲進雲屋關緊門窗
霧,披上烏黑的強盜服
四處行虐
我肩上築巢的鄰居白喜鵲
被熏成了黑喜鵲
後來搬家離開,直至重病死去
整個世界,陷入死亡和黑暗
那就是沉痛的工業污染時代
而今天
在科學家和許多熱心人的幫助下
與濃煙告別的我
高高聳立於戒煙衛士的隊伍中
亮噌噌的金黃色瓦礫新裝上
別著一束蔥籠的綠草徽章
② 學了藍色的樹葉我們知道了什麼
這篇課文是本冊第五單元,本單元的主題是:「別人有困難,我們應該熱情幫助,新世紀的小主人就應該友好相處,團結合作。」 課文以李麗借綠鉛筆為線索,記敘了一件發生在兩位小同學之間的事。課文非常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能使學生產生心理共鳴,讀後自然受到助人為樂的思想教育,讓同學們明白人與人之間要互相關愛、互相幫助的道理。
根據《大綱》要求和本組訓練重點,我在教學時著重體現如下思想:1.詞句訓練是低年級閱讀教學的重點,讓學生結合上下文和生活實際來理解詞句。2.注重朗讀訓練與指導。要求學生根據不同的標點符號讀出停頓和語氣,還要根據不同人物選擇不同的語氣、語速,能分角色朗讀課文。3.緊扣課文思考題,理解課文重點。教育學生從小就以助人為樂為美德。
「林園園看見李麗畫藍樹葉為什麼臉紅了」是學生理解的重難點。
教學過程我採取三步完成:復習舊知,質疑導入——學習課文,指導朗讀——適度拓展,情感滲透
(一)復習舊知,質疑導入:
我首先出示「連線」練習,請學生將其組成第一課時學過的生字,並以開火車的形式讓學生讀一讀。然後出示「照樣子說一說」進行練習,最後在我的「我們平時見到過那種顏色的樹葉?」提問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導入新課學習。
(二) 學習課文,指導朗讀:
在新課教學中,首先請學生在分自然段朗讀的基礎上想一想這篇文章寫了一件什麼事。然後引導學生讀懂文章第一自然段的內容。我接著提出問題:「李麗和林園園有幾次對話?」請學生邊默讀2、3、4自然段邊在書中畫一畫。最後引導學生看第二幅圖,通過朗讀課文最後一個自然段,了解最後的結果,就是「林園園沒有借給李麗的綠鉛筆」。指導學生知道了事情的起因和結果。
李麗和林園園之間的三次對話是學生學習的重點。我通過出示對話,強調重點詞彙和引導學生觀察課文插圖,了解李麗、林園園的神態、動作,想像他們當時的情景,相機引導學生積累詞彙,體會感情。在學習每次對話之後指導學生分角色朗讀,並出示書後的「讀讀說說」,請學生照樣子寫句子,實現由讀話到寫話的遷移,進一步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
當學生讀到「林園園臉紅了」的時候,引導學生自由發言,「你想對林園園說些什麼?」通過前面的學習,學生能說出「林園園不要太自私,要多幫助同學」之類的話。
(三)適度拓展,情感滲透:
在教學的最後,我適度拓展:「幾天以後的寫字課上,坐在林園園身後的劉方橡皮找不到了,劉方向林園園借橡皮,林園園會怎麼做呢?劉方擦的時候太用力,橡皮折成兩半了,劉方不好意思地向林園園道歉,林園園又會說些什麼呢?」點明了課文的主旨,理解升華了文章的主題,「在別人遇到困難時,伸出援助之手,這是每個人的責任,也是一種良好的行為習慣。希望每一個同學都能成為一個樂於幫助別人的好孩子。」這時候我板書:幫助別人,快樂自己。
課後我多此次教學進行了總結和反思,也找出了這節課中的一些不足之處。
1. 我覺得自己沒有帶給學生一個「情感的課堂」。一個語文教師應該讓學生覺得極富「激情」,在語文課中,如何體現語文學科的「人文性」,其基點就在於「情感」。一個沒有激情的教師,如何能調動學生的情感,能讓學生充滿熱情地學習?在這一點上我做的還有所欠缺,如何展現給學生一個「充滿激情的我」,陪伴孩子度過每一段「燃燒的歲月」,是今後我在每一節課中需要不斷學習和鍛煉的。
2、沒有注重學生的「需要」來進行「激趣」。
通過多種方式在教學過程中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或直觀演示、或旁徵博引、或巧設懸念……激發他們的閱讀慾望和動機,創造「我要學」「我想學」的積極教學氣氛。在這節課的教學中,我在調動學生積極性方面做的還不夠,雖然部分學生躍躍欲試,但還是沒有做到大膽參與,尤其是自己對學生的評價語言不夠,以後還應不斷豐富自己的教學經驗。
3、在指導學生讀對話時,教師的引導還要進一步細化。在學生讀書感情不到位的情況下,教師要分析其原因。如講到理解 「吞吞吐吐」這個詞時,是訓練低年級的孩子通過語言文字揣摩人物心理的好機會,可先讓學生議一議,然後再讀。通過分角色讀或者教師范讀,就很容易讀出味來。
在新課程改革理念的光照下,新的語文教學應為學生們提供一個溫馨、和諧的人文環境,傾注更多的人文關懷,激發起孩子們的情感渴望,點燃起孩子們的心靈火花,讓語文成為學生們人生成長的維生素。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語文教學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為學生創設良好的學習情境,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鼓勵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語文教學要注重語言的積累、感悟和運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訓練,給學生打下扎實的語文基礎。同時要注重開發學生的創造潛能,促進學生持續發展。語文教學,應讓學生在琅琅書聲中,用心靈去擁抱語言,和作者作心靈的直接對話,在思維和情感的強烈震撼中領會作者偉大的人格、深邃的思想和美好的情操。讓學生在琅琅書聲中,感受和再現作品的情思美感,體驗語言的節奏感、音韻感,從而熱愛祖國的語言文字。語文教學,應讓學生在學習語文的過程中體驗到學習的樂趣,並期待終身學習所帶來的快樂。
③ 關於感謝的作文450字以上急
感謝老師
說起「感謝老師」這個詞我就想起《每當我走過老師的窗前》這首歌。「靜靜的深夜群星在閃耀,老師的房間徹夜明亮,每當我輕輕走過您窗前,明亮的燈光照耀我心房,啊每當想起你您,敬愛的好老師,一陣陣暖流心中激盪……」
沒有陽光,就沒有萬物的生長;沒有雨露,就沒有百花的芳香;沒有父母,就沒有我們的生命;但如果沒有老師的教誨,就沒有我們的進步和成長,所以,我要感謝我的老師們。
老師,我感謝您!您就蠟燭默默的燃燒自己,為我們在茫茫學海里指明道路。老師感謝您,您像小草,朴實無華,默默奉獻。老師感謝您,您像太陽,讓每一顆種子萌發自己的生命。老師感謝您,您像大地,讓每一個希望變成豐碩的果實。老師,我感謝您!您就像桑樹。默默奉獻,如果沒有桑樹的品格,哪來的春蠶的精神。老師,我感謝您!你就像辛勤的園丁,細心培育著祖國花朵,使這些花朵茁壯成長。老師我感謝您,您像一把金鑰匙,把無知的我們領進知識的寶庫。老師,我感謝您,您像春雨, 把點點滴滴的知識撒在我們的心裡。老師,我感謝您,您像路燈,照我們勇往直前。老師,我感謝您,您像船夫,拉我們渡過險灘急流。老師,我感謝您,您像火光溫暖人心,細雨般輕柔的語言,滲透我的心扉,滋潤我的心靈。老師,我感謝您,您就像大海,我們是一條小魚她用細細的波濤為我們按摩,讓我們在這知識的海洋里長大。
老師是您把我們從一個無知的孩童,培育成一個全面發展的學生,這里凝聚著老師多少心血和汗水啊!如果沒有你,我們就沒有進步。老師,是您給我們知識,給我們力量,給我們戰勝的勇氣,讓我們勇往直前。老師我們永遠感謝您。
老師,我感謝您!感謝您的辛勤,感謝您的無私,感謝您為我們的付出的一切。
學會感謝
感謝是一種教養,是一種高尚,是一種品德。沒有教養就不會有感謝,不是高尚的人也不會感謝,思想品德差的人就更加不懂感謝。因為他們從小就認為身邊的人幫助自己是本應做的事情,所以別人幫助過你你都一無所知,一直都沒感謝過某個幫助過你的人。學會感謝,從現在開始。
記得有一次,我去商店購買東西,為了不到第二次商店買文具,我把所有的文具都買齊全了,但是兩只手卻承受不住物品的重量,拿了不夠兩分鍾就全部掉了在地上。我連忙把掉在地上的東西一本一本的檢起來,在我檢的過程中,一個大概十二歲的姐姐幫著我一起把這些文具檢起來,檢完後,我對那個姐姐說:「謝謝您,大姐姐。幫我檢起了這些文具。要不是你幫我檢起這些文具,我可能就要白白浪費很多時間了!」「不用謝,這些只是舉手之勞,我們要學雷鋒做好事,為人們伸出援助之手。」大姐姐剛說完,臉上就馬上露出了淡淡的微笑。我心想:這個大姐姐多有愛心啊!假如換做另一個人,我想肯定當眼前是空白一片,只有自己要走的路線。於是我再次對大姐姐說:「無論如何,大姐姐。我也要謝謝你。」好吧!這次你的感謝我收下了,不過下次如果我們再碰面的話,你的感謝我是絕對不會收下的。」大姐姐再次滿臉微笑的說。
學會感謝,從現在做起。
④ 我們的聯系方式教案
知識或技能目標
(含重點、難點)
重點:了解一些服裝的基本知識
難點:如何設計一套完整的服裝
發展目標
(含能力、情感、態度、價值觀)
能夠了解服裝發展史與服裝種類,學習服裝設計的一些方法,通過課程學習激發學生對於美術學科的興趣和對校園生活的熱愛
課型
體驗式+要素組合+平台互動
環節
時間
過程與方法
設計目的和說明
導入新課
2分鍾
1.游戲導入(圖片展示)
連線游戲——給屏幕上不同職業的人選擇適合他們的服裝。(廚師、護士、牧師、警察、空姐、白領、保安、運動員)
搶答,不重復
l 不同的職業對於服裝的要求也各不一樣,服裝定位也不一樣
l 小游戲導入,提升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引導學生參與課堂互動。
l 從日常生活出發,拉近學生與教材的距離
探究新知
5分鍾
2.問題導向
l 你們對自己的校服滿意嗎?理由是什麼?
l 課本上的校服設計怎麼樣?
l 假設你是一名設計師,你打算怎麼樣來設計校服?
u 通過問題的提出和解答,學生會產生思想碰撞,教師及時引導學生,設計一款帶有國家和校園特色兼具的校服其實並不簡單,引出他們對服裝史的興趣
● 拉近學生與作品的距離
講授新課
15分鍾
3.圖文並茂展示
l 原始社會:古代人把身邊能找到的各種材料做成粗陋的「衣服」,用以護身。人類最初的衣服是用獸皮製成的,包裹身體的最早「織物」用麻類纖維和草製成。在原始社會階段,人類開始有簡單的紡織生產,採集野生的紡織纖維,搓績編織以供服用。最古老的服裝是腰帶,用以掛上武器等必需物件。裝在腰帶上的獸皮、樹葉以及編織物,就是早期的裙子。
u 塊料型:由一大塊不經縫制的衣料組成,包纏或披在身上,有時用腰帶捆住掛在身上。例如古埃及人、古羅馬人和古希臘人穿著的服裝。
u 縫制型:用織物或裘革裁切縫製成為小褂和最早的褲子。這種原始服式直到現在還留存在許多民族之中,如愛斯基摩人和中亞一些民族所穿的服裝。
l 秦漢服飾:冕冠、袍、蟬衣、褲,總體較為寬松,腰間用寬腰帶束緊
l 隋唐宋時期:更加寬松肥大,裝飾物增多,裙腰系得較高,著裝變的開放
l 明清時期:顏色更加鮮艷,趨向漢服,
l 民國時期:中山裝、旗袍
欣賞完後展開小組討論:
①從古至今,服裝的材質有哪些變化?
②服裝的功能是否在發生變化?請說明
③服裝和時代有什麼關系?
4.服裝的種類
按性別分類:
男裝,女裝,中性服裝.
按用途分類:
社交服、日常服、職業服、運動服、室內服、舞台服等
按服裝面料與工藝製作分類:
中式服裝、西式服裝、刺綉服裝、呢絨服裝、鬧米、絲綢服裝棉布服裝、毛皮服裝、針織服裝、羽絨服裝等
5.服裝設計的三要素:款式,顏色和面料(學生裝)
l 款式——學生裝主要分為兩類:制服式學生裝和運動式學生裝
l 顏色——學生裝應以柔和,沉穩的顏色為主色,搭配小面積跳躍的顏色,達到既穩重又明快的效果
l 面料——學生裝的面料應具有舒適,吸濕透氣,耐臟,耐磨等特點和功能
6.學生裝設計的方法:
l 學生裝:是學生穿著的服飾。兼具實用性與美觀性,與學生的年齡特徵、氣質相吻合,以展現新世代學子充滿朝氣、活潑明朗、積極向善的精神風貌。
l (1)造型選擇:簡潔大方,活潑新穎,可以是制服類或運動類。
l (2)色彩選擇:柔和沉穩的顏色為主,搭配小面積跳躍顏色(紅色、白色、藍色、綠色、黑色皆可)
l (3)表現方法:淡彩表現法、水粉表現法、彩色鉛筆表現法、麥克筆表現法、材料拼接法
l 服裝史的介紹,擴展學生的思路,了解服裝的功能
l 小組討論合作,加強學生之間的交流,每人呈現機會公平,還能提高課堂緊張度和學生注意力。
l 學生自主學習,開啟對服裝設計要素的思考
l 學習理論知識,對後面教學的進展和學生創作形成幫助
教師示範,
學生嘗試繪畫
20分鍾
7.服裝設計的步驟:
a、學習過簡筆畫的基礎上先用鉛筆畫出大概人形
b、 勾線,確定領口、袖口等的樣式
c、著色
8.欣賞部分學校校服設計(也可以是本校校服的發展史)
9.學生在紙上嘗試畫:
u 作品中融入了哪些體現本校特點的元素?
u 是否考慮過融入中國古代服裝元素
u 你會用哪種表現方法畫?
u 你會用什麼材料?為什麼?
教師巡視檢查,強調:學生盡量打開思路,尋找適合本校特色的元素,也可以在現有校服的基礎上改動,鼓勵學生創新
10.教師到各學習小組檢查和指導,播放時裝展示背景音樂:
對學生的作業情況給予及時的反饋。
l 學生在紙上嘗試畫的時候,老師要鼓勵為主。
l 作業要求注意學生的適合性。讓學生感覺到目標容易達成。
課堂總結
3分鍾
11.對同學們的繪畫給予評價:
●呈現比較好的作業,並且粘貼在展示板
●學生分享創作思路和遇到的問題
12.總結反思布置下次作業:
●教師總評:各小組的情況給予點評,對表現突出的小組給予鼓勵。
●課後作業:繼續畫下去,直到滿意,下次課前上交。
l 作業講評注意照顧到各小組的分布情況。講評的意義在指導方法。
l 展示學生作品,自評,他評和師評相結合。
⑤ 感恩奮進的話題作文,500字以上。快快快快 謝謝。初二作文
學會感恩
沒有陽光,就沒有溫暖;沒有水源,就沒有生命;沒有父母,就沒有我們自己;沒有親情、友情和愛情,世界就會是一片孤獨和黑暗……
這些都是淺顯的道理,沒有人會不懂,但生活中的我們在理所當然地享受著這一切的同時,卻常常缺少了一顆感恩的心。
「感恩」是個舶來詞,「感恩」二字,牛津字典給出的定義是:「樂於把得到好處的感激呈現出來且回饋他人。」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我們小時候背誦的這些詩句,講的就是感恩。
「滴水之恩,湧泉相報」,「銜環結草,以恩報德」,中國綿延多年的古老成語,告訴我們的也是感恩。
「感恩」之心,就是對世間所有人所有事物給予自己的幫助表示感激,銘記在心;「感恩」之心,就是我們每個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陽光雨露,一刻也不能少。無論你是何等的尊貴,或是怎樣的看似卑微;無論你生活在何地何處,或是你有著怎樣特別的生活經歷,只要你胸中常常懷著一顆感恩的心,隨之而來的,就必然會不斷地涌動著諸如溫暖、自信、堅定、善良等等這些美好的處世品格。
感恩是每個人應有的基本道德准則,是做人的起碼修養。很多人、很多事,其咎蓋源於不會、不願感恩,鴉有反哺之義,羊有跪乳之恩,不懂感恩,就失去了愛的感情基礎。學會感恩,感謝父母的養育之恩,感謝老師的教誨之恩,感激同學的幫助之恩,感恩一切善待幫助自己的人,甚至僅僅是對自己沒有敵意的人。
感恩,是人性善的反映;感恩,是一種生活態度,是一種品德,是一片肺腑之言。如果人與人之間缺乏感恩之心,必然會導致人際關系的冷漠,不懂得知恩圖報、反而忘恩負義之人,必是遭人唾罵的無恥之人,所以,每個人都應該學會感恩。
學會感恩,就是要學會懂得尊重他人,對他人的幫助時時懷有感激之心;學會感恩,就是讓你知道每個人都在享受著別人通過付出給自己帶來的快樂生活;學會感恩,首先要擁有一顆感恩的心,一個人只有懂得感恩,才會懂得付出,懂得付出後,才能獲得感恩;學會感恩,要培養謙虛的品德,對待比自己弱小的人,要知道躬身彎腰伸出援助之手;學會感恩,要有奉獻精神,無論做什麼事,應以「公」為先,做一個大公無私、樂於奉獻的人。
在我們身邊,每天都有感恩的故事發生,如果用心去體會,時時都會有終生難忘的溫馨。天天都有感恩之心,是多麼幸福、清凈的境界,讓我們都做一個學會感恩的人吧
⑥ 這篇課文是什麼
1
《藍樹葉》教學實錄
師:(出示一片畫好的藍色樹葉),小朋友請看,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什麼? 生:一片藍色的樹葉.
師:看到這片樹葉你有什麼問題要問嗎? 生:這片樹葉怎麼會是藍色的?
生:真有意思,我還從來沒有見過藍色的樹葉,這是怎麼回事?
師:對呀,樹葉怎麼會是藍色的?(邊說邊把藍色的樹葉粘在黑板上),小朋友們想知道是怎麼回事嗎?
生:想.
師:那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19課?藍色的樹葉?,一齊讀讀課題. 生:(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師:(過渡語)要想知道藍色的樹葉是怎麼回事,我們首先得過四道關,只要小朋友們動動小腦筋,順利地闖過這四關,很快就會找到答案的.有信心嗎? 生:有.
師:那就趕快讀一讀課文吧,注意讀准字音,讀通句子.讀完以後,先標出自然段序號,然後把藏在課文中的生字寶寶找出來畫上記號,同桌的相互讀一讀. 生:(自由朗讀課文,標序號,劃生字並相互認讀).
師:現在該小朋友們闖關了,我們看哪個小朋友最勇敢、最聰明,能順利地闖過這四關,那麼老師這里的勇敢星呀、智多星呀就獎給誰.
①師:首先第一關:認讀生字.(出示各種形狀的綠色樹葉、黃色樹葉、紅色樹葉).看,老師這里有好多綠樹葉、黃樹葉、紅樹葉,漂亮嗎? 生:漂亮. 師:這每一片樹葉後面呀,都藏著一個可愛的生字寶寶,小朋友們想不想和它們認識認識,交個朋友? 生:(齊聲)想.
師:讓我們以開火車的方式和它們認識吧.哪列火車開得最快? 生:這列火車開得最快.
(師出示樹葉生字卡,學生輪讀.) 師:小朋友再一起和它們打打招呼! (師再次出示樹葉生字卡,學生齊讀.)
②師:同學們第一關闖得真輕松.瞧,第二關又來了.(出示蝴蝶詞語卡片),聽說這里出現了藍色的樹葉,漂亮的蝴蝶姑娘也飛來了,它們也想來看看是怎麼回事.誰來和它們打打招呼? 生:(紛紛舉手)我……我……(師出示蝴蝶詞語卡片,指名認讀) 師:小朋友再一齊來一遍。
(師再次出示詞語卡片,生齊讀,引導學生結合課文內容,利用「做動作、舉實例、換詞」等多種方式來理解「惹人愛、吞吞吐吐、趴在、皺著眉頭、不由得」等詞)
③師:闖過了第二關,我們再來看第三關:課文中一共有幾個自然段?請小朋友們舉起右手,用手勢告訴老師?
生:(舉起右手,伸出五個指頭)
師:哪幾位小朋友願意合作,給大家把課文連起來讀一讀呢? 生:(紛紛舉手)我……我…… (指名串讀,學生評議)
④師:(高興地)瞧,小朋友們多勇敢,一連順利地闖過了三關,讓我們勇往直前,直闖第四關,請小朋友們再讀一讀課文,這一回可要邊讀邊想:課文主要講了誰和誰的一件什麼事? 生:(自由朗讀課文,邊讀邊想)
2
師:哪一位小朋友勇敢地站起來,給大家講一講課文主要講了誰和誰的一件什麼事? 生:課文主要講了李麗向林園園借綠鉛筆的事。
生:課文主要講了美術課上李麗向林園園借綠鉛筆的事。
生:課文主要講了美術課上,李麗向林園園借綠鉛筆,林園園捨不得借給李麗的事. 借綠鉛筆
(生邊說,老師邊板書:李麗 捨不得 林園園)
師:(表揚)看來,小朋友的表現還真不錯,輕輕鬆鬆地就闖過了這四關,那麼現在小朋友們應該明白「藍色的樹葉」是怎麼回事了吧?誰來告訴老師?
生:我明白了,原來藍色的樹葉是李麗沒借到綠鉛筆時用藍鉛筆畫的。
生:我明白了,原來是上美術課,李麗向林園園借綠鉛筆,林園園捨不得借給她,李麗只好用藍鉛筆畫,所以畫出來的就是藍色的樹葉。
師:(表揚)你真聰明,讀書真用心,老師獎你一顆智多星。 三、朗讀感悟。
1、師:(過渡語)美術課上,老師教同學們畫風景,要畫上樹、房子和小山.李麗畫好了近處的房子,遠處的小山.她正要畫樹,可是綠鉛筆找不到了.她會怎樣呢? 生:她會非常著急.
師:你們在生活、學習中遇到過類似的情況嗎?
生:遇到過.有一次要上語文課了,我發現我的語文課本沒帶來,當時我都快急哭了,幸虧我的爸爸及時把語文書給我送來了,我的心才放下來.
師:就讓我們帶著這種著急的心情來讀一讀第一自然段吧! (師生齊讀) 2、師:(過渡語)著急的李麗此時看看旁邊的林園園,發現她已經把樹畫好了.樹葉那麼綠,真惹人愛.於是就向林園園借綠鉛筆.請小朋友們自由朗讀課文的2-4自然段,把李麗和林園園的對話找出來做上記號,然後再讀一讀,看看李麗是怎樣向林園園借綠鉛筆的?林園園的態度又是怎樣的? (學生自由讀課文,畫句子,然後說出所畫句子.) ①師:(課件出示第一次對話)小朋友們一起讀讀這段對話。 生:(齊讀第一次對話)
師:你從她們的對話體會到了什麼?
生:我體會到了李麗說話時聲音很小,她是怕影響了同學們畫畫。
生:我體會到了李麗很有禮貌,她借綠鉛筆時是用商量的語氣跟林園園說的。 生:我體會到了林園園她不想把綠鉛筆借給李麗的。 師:你是從哪兒體會出來的?
生;我是從「林園園吞吞吐吐地說:我還沒有畫完呢。」體會出來的。
師:「吞吞吐吐」是什麼意思?她為什麼要吞吞吐吐地說?誰能用吞吞吐吐的語氣來讀一下林園園的話? 生「吞吞吐吐」是話說的不流利的意思。因為林園園不想把綠鉛筆借給李麗,但又不好意思直接說,所以就吞吞吐吐地說。(然後用「吞吞吐吐」的語氣讀一遍)
師:你們願意扮演李麗和林園園,來讀一讀她們的對話嗎? 生:願意。
師:那就同位的兩個同學相互合作讀吧,看哪個小組的同學最能進入角色。 生(同位分角色讀) 師:(指名讀,評價)
生:我覺得他們讀得很好,因為他們讀出了李麗小聲、商量的語氣,還讀出了林園園不想借綠色鉛筆時吞吞吐吐的語氣。
生:我覺得他們不僅讀得好,而且××同學還做出了不願借的表情。
師:我也覺得他們讀得很不錯,來,老師獎給你們一顆團結友愛星,希望你們以後繼續合作。看到你們讀得這么認真,老師也想來和你們合作讀一讀,歡迎嗎?
3
生:歡迎!
師:那好,我們先一起讀敘述部分的話,然後李麗的話就由扮演李麗的同學讀,請扮演李麗的同學揮揮手,林園園的話就由扮演林園同學讀,請扮演林園園的同學打個手勢.現在開始。 (師生合作讀)
②師:感覺真好,讓我們再來看一看她們的第二次對話。(課件出示第二次對話)一起讀一讀。 生:(齊讀)
師:你們又讀懂了什麼?
生:我知道了李麗沒有別的辦法可想,只好趴在桌子上等林園園畫完了她再借。
生:我知道了李麗是一個很有禮貌的孩子,當林園園畫完的時候,她是一種用請求、商量的語氣跟林園園借的。
生:我知道了林園園很擔心李麗把綠鉛筆給用壞了,還是捨不得借給她。 師:請小朋友們跟上面一樣,用同樣的方式再來讀一讀她們兩人的對話。 生:(同位相互合作分角色朗讀,指名讀,評價,師生合作讀.)
③師:(課件出示第三次對話)小朋友們自由讀一讀,說說你從中又知道了什麼? 生:我知道了林園園還是不想把綠鉛筆借給李麗。 師:為什麼?
生:因為她不放心,怕李麗畫的時候用力,又畫得太多,所以捨不得借。 師:你是從哪些詞語看出她很不放心,捨不得借的?
生:我是從"要...不要...不要...不要..."等詞語看出來的. 師:那李麗聽了林園園的話,有何表現呢?
生:(齊讀)李麗連忙說:「我只畫樹葉和小草」。 師:"連忙"一詞說明了什麼?
生:說明了李麗很著急,很想早點借到綠鉛筆.
師:誰願意再來扮演李麗和林園園,讀一讀她們的第三次對話?(指兩名同學),你們覺得應該怎樣讀? 生:要讀出林園園不放心、不願借的語氣. 生:要讀出李麗連忙答應的語氣.
師:那你們就帶著這樣的語氣讀一讀吧. (指名的兩個同學分角色朗讀.) 師:你們覺得他們讀得怎樣?
生:我覺得他們讀得很好,不僅讀出了林園園不放心、不願借綠鉛筆的語氣,還讀出了李麗連忙答應的語氣。
師:你們願意像他們這樣讀嗎? 生:願意.
師:那你們就同位的兩個同學分角色讀一讀吧. (全體學生繪聲繪色地朗讀第三次對話.)
④師:(課件出示第四次對話)讓我們一起來看她們的最後一次對話,一起讀一讀,說說你又從中體會到了什麼?
生:我體會到了林園園嫌李麗畫得太多,有點不想借給她了。 師:你是從哪兒體會出來的?
生:我從「林園園皺著眉頭說:"還要畫小草?」體會出來的。
師:「皺著眉頭」是一幅什麼樣的表情?誰能帶著這樣的表情來讀一讀這句話? 生「皺著眉頭」是一幅不高興的樣子,然後,皺著眉頭讀:「還要畫小草?」 師:你們認為她表現出了嗎? 生:(齊聲)表現出來了。
師:那李麗為什麼只看了看林園園,沒有接她的綠鉛筆?
生:因為李麗看著林園園不高興的樣子,看出了林園園其實不想把綠鉛筆借給她,所以她就沒有接她的綠
4
鉛筆。
師:(表揚)你們真會動腦筋,讓我們一齊再把這段話讀一讀。 (師生齊讀)
3、師:(過渡語)剛才小朋友們讀得真有感情,表現也很不錯,老師真為你們感到高興.讓我們接著往下看,李麗沒有接林園園手中的綠鉛筆,那她是怎麼做的呢? 生:(齊讀第五自然段)
師:(課件出示圖畫)看一看,哪個是李麗,哪個是林園園? 生:(指認)畫藍色樹葉的是李麗,臉紅的是林園園。 師:咦,林園園的臉為什麼會紅呢?
生:因為她沒有把綠鉛筆借給李麗,看到李麗用自己的藍鉛筆把樹葉畫成了藍色的,她認識到了自己做的不對,覺得很不好意思,所以臉就紅了。
師:如果此時此刻你就站在李麗和林園園的身旁,你會對林園園說些什麼?你又會對李麗說些什麼? 生:我會對林園園說:「林園園,你太對不起李麗了,老師常要我們互相關心,互相幫助,今天李麗有困難,你為什麼不幫助她呢?」我還想對李麗說:「李麗,你今後上課一定要准備好你的學慣用具,不要再出現今天這樣的事情了,藍色的樹葉多不好看呀!」 師:說得多好呀,還有想說的嗎?
生:我想對林園園說:「林園園,你太小氣了,如果你經常這樣做,以後你遇到了困難,同學們也不會幫你的,希望你以後做一個關心同學、幫助同學的人。」我想對李麗說:「李麗,你今後上課一定要檢查你的學慣用具准備齊全了沒有.就算今天林園園沒借給你綠鉛筆,你還可以找別的同學借呀,為什麼要用藍鉛筆畫呢,多難看呀!」
4、師:(指著圖畫)瞧,經同學們這么一說,林園園的臉更紅了,我想林園園此時此刻已經認識到自己的錯誤行為,相信她今後一定會改正缺點,做一個關心、幫助別人的好同學的。假如在下一次美術課上,又有一個同學又忘了帶彩紙,你們想林園園知道了會怎麼做? 生:會連忙把自己的彩紙借給別人用。
5、師:讀了課文,你們想不想把課文中的故事表演給老師看? 生:想.
師:怎樣才能表演成功呢? 生:首先要記住人物說的話. 生:要有表情. 生:還要加上動作.
師:這樣吧,小朋友們先分小組在下面演一演,准備一下,然後我們再請小組到前面來表演. (學生兩人一組進行表演,教師巡視,指導.)
(指一小組上台表演,一生為表演的同學讀敘述部分的話,然後組織學生評議.)
6、師:看了這么精彩的表演,我想我們班的小朋友們一定能從這件事情中得到啟示.從此以後,大家會更加努力地去關心、幫助別人的,會做一個人人歡迎的好同學的! 四、開辟「綠色通道」
1、師(拓展):假如課文還有第六段,你覺得應該怎樣寫?(課後完成)
2、師(特別提醒):同學們上學或上課之前,一定要檢查學慣用品是否准備齊全,讓不和諧的藍樹葉消失,讓綠樹葉、黃樹葉、紅樹葉來美化我們的校園與生活。 五、指導寫字
1、師:(出示小黑板)課文學完了,這里還有幾個生字寶寶,大家還認識嗎?學生認讀、組詞。 2、說說用什麼方法能很快記住這些字?學生觀察後說出識記方法。
3、學生觀察每個字的偏旁、部件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並說一說某個字怎樣寫才規范、美觀。 4、學生找找橫、豎中線上的筆畫,教師用紅粉筆標出。 5、教師范寫,重點提示「由、景、筆、拿」等字的寫法。
6、學生描紅、臨寫,把自己認為難寫的字多寫兩遍,教師巡視,進行指導。
5
7、選出寫得好的在全班展示。 六、完成課後練習
1、(課件出示):你把綠鉛筆借給我用一用行嗎?嗎? 現在可以把你的綠鉛筆借給了我了吧。 吧。 ①指名讀
②你能用「嗎」、「吧」也說一句話嗎? ③把這句話寫在書上。 ④指名讀讀。 七、課堂作業
1、抄寫生字、組詞。
2、把兩個造句寫在作業本上。 教學反思:
課標指出:"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的樂趣."
反思這一教學設計,很多方面值得借鑒:
1、課堂一開始,通過出示一片藍色的樹葉,使學生產生疑問,一下子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他們積極主動地去探究課文,自主獲取答案。
2、多種形式的闖關活動,激發了學生強烈的參與意識,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而教師則只是學習的組織者、合作者、引導者。
3、重視學生的理解,引導學生有所感悟和思考.比如每讀完一次對話後,問道:你們知道了什麼?或者讀懂了什麼?你是從哪兒知道的?你覺得該怎樣讀?你能試著用這樣的表情(語氣)讀一讀嗎?讓學生自主地去感悟、朗讀。
4、加強讀的訓練。由淺入深、循序漸進而且形式多樣,使學生在朗讀中感悟語言、學習語言、積累語言。 5、在課文結尾處放飛學生的思想,充分發揮學生的想像力。如你想對林園園說些什麼,你還想對李麗說點什麼?假如課文還有第六段,你認為該怎樣寫?讓學生在練說的過程中受到啟迪,思想得到升華。
⑦ 藍色的樹葉我懂得了
這篇課文是本冊第五單元,本單元的主題是:「別人有困難,我們應該熱情幫助,新世紀的小主人就應該友好相處,團結合作。」 課文以李麗借綠鉛筆為線索,記敘了一件發生在兩位小同學之間的事。課文非常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能使學生產生心理共鳴,讀後自然受到助人為樂的思想教育,讓同學們明白人與人之間要互相關愛、互相幫助的道理。
根據《大綱》要求和本組訓練重點,我在教學時著重體現如下思想:1.詞句訓練是低年級閱讀教學的重點,讓學生結合上下文和生活實際來理解詞句。2.注重朗讀訓練與指導。要求學生根據不同的標點符號讀出停頓和語氣,還要根據不同人物選擇不同的語氣、語速,能分角色朗讀課文。3.緊扣課文思考題,理解課文重點。教育學生從小就以助人為樂為美德。
「林園園看見李麗畫藍樹葉為什麼臉紅了」是學生理解的重難點。
教學過程我採取三步完成:復習舊知,質疑導入——學習課文,指導朗讀——適度拓展,情感滲透
(一)復習舊知,質疑導入:
我首先出示「連線」練習,請學生將其組成第一課時學過的生字,並以開火車的形式讓學生讀一讀。然後出示「照樣子說一說」進行練習,最後在我的「我們平時見到過那種顏色的樹葉?」提問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導入新課學習。
(二) 學習課文,指導朗讀:
在新課教學中,首先請學生在分自然段朗讀的基礎上想一想這篇文章寫了一件什麼事。然後引導學生讀懂文章第一自然段的內容。我接著提出問題:「李麗和林園園有幾次對話?」請學生邊默讀2、3、4自然段邊在書中畫一畫。最後引導學生看第二幅圖,通過朗讀課文最後一個自然段,了解最後的結果,就是「林園園沒有借給李麗的綠鉛筆」。指導學生知道了事情的起因和結果。
李麗和林園園之間的三次對話是學生學習的重點。我通過出示對話,強調重點詞彙和引導學生觀察課文插圖,了解李麗、林園園的神態、動作,想像他們當時的情景,相機引導學生積累詞彙,體會感情。在學習每次對話之後指導學生分角色朗讀,並出示書後的「讀讀說說」,請學生照樣子寫句子,實現由讀話到寫話的遷移,進一步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
當學生讀到「林園園臉紅了」的時候,引導學生自由發言,「你想對林園園說些什麼?」通過前面的學習,學生能說出「林園園不要太自私,要多幫助同學」之類的話。
(三)適度拓展,情感滲透:
在教學的最後,我適度拓展:「幾天以後的寫字課上,坐在林園園身後的劉方橡皮找不到了,劉方向林園園借橡皮,林園園會怎麼做呢?劉方擦的時候太用力,橡皮折成兩半了,劉方不好意思地向林園園道歉,林園園又會說些什麼呢?」點明了課文的主旨,理解升華了文章的主題,「在別人遇到困難時,伸出援助之手,這是每個人的責任,也是一種良好的行為習慣。希望每一個同學都能成為一個樂於幫助別人的好孩子。」這時候我板書:幫助別人,快樂自己。
課後我多此次教學進行了總結和反思,也找出了這節課中的一些不足之處。
1. 我覺得自己沒有帶給學生一個「情感的課堂」。一個語文教師應該讓學生覺得極富「激情」,在語文課中,如何體現語文學科的「人文性」,其基點就在於「情感」。一個沒有激情的教師,如何能調動學生的情感,能讓學生充滿熱情地學習?在這一點上我做的還有所欠缺,如何展現給學生一個「充滿激情的我」,陪伴孩子度過每一段「燃燒的歲月」,是今後我在每一節課中需要不斷學習和鍛煉的。
2、沒有注重學生的「需要」來進行「激趣」。
通過多種方式在教學過程中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或直觀演示、或旁徵博引、或巧設懸念……激發他們的閱讀慾望和動機,創造「我要學」「我想學」的積極教學氣氛。在這節課的教學中,我在調動學生積極性方面做的還不夠,雖然部分學生躍躍欲試,但還是沒有做到大膽參與,尤其是自己對學生的評價語言不夠,以後還應不斷豐富自己的教學經驗。
3、在指導學生讀對話時,教師的引導還要進一步細化。在學生讀書感情不到位的情況下,教師要分析其原因。如講到理解 「吞吞吐吐」這個詞時,是訓練低年級的孩子通過語言文字揣摩人物心理的好機會,可先讓學生議一議,然後再讀。通過分角色讀或者教師范讀,就很容易讀出味來。
在新課程改革理念的光照下,新的語文教學應為學生們提供一個溫馨、和諧的人文環境,傾注更多的人文關懷,激發起孩子們的情感渴望,點燃起孩子們的心靈火花,讓語文成為學生們人生成長的維生素。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語文教學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為學生創設良好的學習情境,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鼓勵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語文教學要注重語言的積累、感悟和運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訓練,給學生打下扎實的語文基礎。同時要注重開發學生的創造潛能,促進學生持續發展。語文教學,應讓學生在琅琅書聲中,用心靈去擁抱語言,和作者作心靈的直接對話,在思維和情感的強烈震撼中領會作者偉大的人格、深邃的思想和美好的情操。讓學生在琅琅書聲中,感受和再現作品的情思美感,體驗語言的節奏感、音韻感,從而熱愛祖國的語言文字。語文教學,應讓學生在學習語文的過程中體驗到學習的樂趣,並期待終身學習所帶來的快樂。
⑧ 藍色的樹葉的課本教案
互相幫助,不應成為一句口號。在別人需要的時候,伸出援助之手,這是每個人的一種責任,一種行為習慣。
但要能做到這一點,是不容易的。
我們每個人心中都裝著「自己」和「他人」這兩樣東西。在許多情況下,這兩樣東西都在進行著斗爭。斗爭的結果,要麼是自私,要麼是無私。經過不斷的自我修養,人應該逐步達到無我的境界。雷鋒心中裝著他人,惟獨沒有自己,成為世人效仿的典範。
本課中的林園園,捨不得把自己的綠鉛筆借給同學,說明她在幫助別人方面做得不夠好。教學時既要讓學生看到林園園的不足,又要讓學生相信林園園會成為一個助人為樂的好孩子,切忌把她當作批判的對象。
課文中的事與學生生活十分貼近,教學時,還要引導學生聯系生活進行反思,豐富內心的感受。
課後學習夥伴提示「我想對林園園說……」,對這一擴展性活動,不要把注意力集中在批評或說理上,最好結合一些具體實例進行溝通和交流。 1.認識9個生字。會寫10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懂得人與人之間應該互相幫助。 (一)識字寫字
1.結合生活實際,讀句子識字。可出示下面的句子,讓學生結合實際生活讀一讀。
(1)「李明把鉛筆削好,放進鉛筆盒,趴在桌上准備上美術課。」(「術、鉛、盒、削。」等字,可以結合學生的學習生活認讀、識記)
(2)林英皺起眉頭,吞吞吐吐地說:「我怕你不注意把筆尖弄斷了。」(「皺、吐、注」可結合「皺紋、把書弄破、吐痰、注射」等生活用語幫助識記)
2.讀音指導重點:「術、惹、桌、注、皺」都是翹舌音;「吐」是多音字,在本課讀tǔ。「削」也是多音字,在本課讀xiāo。
3.「術、吐、注、鉛、桌」是既要求認識又要求會寫的字,可讓學生結合以前學過的「術、土、主、住、沿、船」等字分析字形。
4.寫字指導。本課要求書寫的字較多,建議在描紅的基礎上引導學生觀察其中左右結構和上下結構的字的書寫規律,教師要有重點地進行指導。四個左右結構的字(吐、注、課、鉛),前三個要寫得左窄右寬,「鉛」字應寫得左右基本相等。四個上下結構的字中,可以重點指導「筆」字的書寫。寫竹字頭時,應避免把短橫寫成點;「毛」字的撇要盡量寫平,豎彎鉤的起筆在豎中線上。注意提醒學生,「鉛」字的右上不是「幾」字;「拿」字上面的「合」字中有一個短橫,可以讓學生採用會意的辦法記憶:「合手」才能拿住。
(二)朗讀感悟
從整體上理解課文內容,要注意李麗從頭到尾都非常有禮貌,林園園則表現得比較自私,不肯借綠鉛筆又不好明說,找了一個又一個借口推託。在朗讀過程中,要引導學生通過恰當的語氣表現出人物的性格特點。可將李麗和林園園的幾次對話作為指導的重點。
李:把綠鉛筆借給我用一用行嗎?(讀出謙和、禮貌的語氣;可結合課後「讀一讀說說」進行擴展練習)
林:我還沒畫完呢。(讀出吞吞吐吐的樣子,聲音較低緩)
李:現在可以把你的綠鉛筆借給我了吧。(讀出請求、商量的語氣)
林:我怕你把筆尖弄斷了。(讀出不樂意的語氣)
李:我小心一點。(讀出誠懇、小心謹慎的態度)
林:你要注意,不要削,畫的時候不要用力,不要畫得太多。(讀出不放心的語氣)
李:我只畫樹葉和小草。(讀出連忙答應的語氣)
林:還要畫小草?(讀出出乎意料、不滿的語氣)
以上對話中人物的語氣,可讓學生自主體會,老師可通過示範朗讀讓學生感悟。課文插圖非常形象生動,可結合插圖感悟課文語言。
林園園的言行,明顯不對。但生活中這樣的事是很多的。可結合文末小泡泡中的提示,讓學生和林園園「對話」,加深對此問題的體驗。結合林園園最後的表現(不由得臉紅了),引導學生猜猜她為什麼臉紅,她此時心裡會想些什麼,讓他們和林園園一起進行反思。
課後練習「讀讀說說」是讓學生練習說句子。可結合指導朗讀進行。
(三)實踐活動
畫一張有綠綠的葉子的樹的圖畫送給李麗。 片斷:朗讀感悟
1.揭示課題提問:樹葉一般都是綠色,黃色和紅色的,怎麼會有藍色的樹葉呢?讀讀課文,說說「藍色的樹葉」是怎麼回事。
2.課文中的林園園畫的綠色的樹葉可愛嗎?讀讀有關的句子,說說理由。
3.出示第一幅插圖,仔細觀察李麗和林園園的表情,想想她們說了些什麼。找出課文中的對話讀一讀,並說說從對話中體會到什麼。
4.出示第二幅插圖,說說這幅插圖畫的是課文哪部分的內容,李麗和林園園分別在做什麼,她們可能在想什麼。
5.假如你當時在李麗和林園園旁邊,你會對林園園說什麼?(注意結合林園園「不由得臉紅了」,要想到她已經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了,所以林園園會用行動改正錯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