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14.故宮博物院教案
《故宮博物院》教案
學情分析: 學生在本冊書中剛剛接觸到說明文,雖然有前兩篇文章作鋪墊,但是學生閱讀說明文的能力還很薄弱,所以加強對學生學法的指導、激發學生學習說明文的興趣很關鍵。
教學目標:1、整體感知課文內容,了解故宮博物院的特點。
2、學習按照空間順序說明復雜事物的寫作思路。
3、體會本文重點突出、詳略得當地說明事物的寫法。
4、培養學生珍視、熱愛故宮博物院的感情。
教學重點: 1、 理請本文說明順序,探究作者的說明技巧。
2、以太和殿為例,體會本文重點突出,詳略得當的寫作特色。
教學難點:揣摩語言,理解太和殿里作者描繪多姿多彩的龍的用意。
教學思路:老師設計一些問題指導學生閱讀,提醒學生注意方位詞的運用,從而讓學生理清課文說明順序。
課前准備:1、搜集故宮資料,形成對故宮較為全面的認識。
2、預習課文,准確認讀「讀一讀,寫一寫」中的字詞和課文下注釋的詞語,並掌握他們的意思。
3、教師搜集有關故宮博物院的鳥瞰圖,關於「前朝」「內廷」的圖片資料,掃描存檔,製作成課件。
教學過程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一、提問導入課文
以「我所知道的故宮」為題組織學生討論交流,要求解決:
(1) 故宮在北京的什麼地方?
(2) 為什麼叫故宮?
(3) 故宮以前的正式名稱是什麼?
(4) 你知道故宮的歷史價值和它的來歷嗎?
二、整體感知
1、 請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理請作者的寫作思路,說出這篇文章的結構層次。
2、這篇文章的說明對象是「故宮」,在作者的筆下,故宮的特徵是什麼?請找出最能概括故宮特徵的語句。(放故宮博物院鳥瞰圖)
3、大屏幕出示」故宮一日游」的flash各大殿位置圖 ,與學生作業(課後練習一)進行校對。
4、 者是按照什麼順序來說明故宮的?這篇文章的說明順序,有總體順序和局部順序,你辨析清楚了嗎?
三、研讀品味
1、今天我們組織一個免費參觀旅遊團,我是導游,因有事情,已先行來到太和門,你們如何從天安門到太和門與我匯合?(大屏幕再次出示」故宮一日游」的flash各大殿位置圖 )
2、 現在已經進入了故宮博物院,你最想看的是什麼? ①走近太和殿,你有何感受?請描繪一下太和殿的外景。(大屏幕出示太和殿外景圖片)
(再點擊,圖片下方出現課文對它的描述)
兩相對照,課文的語言好在哪裡?
②走,進去看看。(大屏幕再出現太和殿內景圖片)作者在介紹太和殿內景時他的立足點是什麼?按照什麼順序介紹的?在書上圈點出方位詞。
③在介紹內景中,描述龍有十次之多,為什麼?
④作者為什麼要把太和殿作為介紹的重點?
4、 由於旅行社時間安排過緊,本次參觀故宮博物院只能允許大家詳細參觀太和殿,其餘幾個景點只能邊走邊看了。下面我們馬上要到神武門搭車了,在出來的路上還可以欣賞到哪些宮殿呢?(大屏幕又出現地圖)
四、課堂小結:學習本文在寫作說明文上有些什麼啟示呢?
五、拓展延伸
1、 介紹本校較有特色的一個建築物。2、介紹教室。
要求:兩題任選一題完成。注意運用空間說明順序,並選定立足點。
(學生難以當堂完成,可作為課後作業)
拿出准備的資料,討論交流,弄清相關問題。
學生閱讀思考,交流明確:這篇文章採用的是「總分總」的說明順序。1、2段是總說故宮的特徵,3—15段是從各個局部具體解說故宮的特徵,最後一段是對全文的總結。
思考比較後,得出結論,第二自然段的最後一句。
從總體上來看,是「總分總」的順序,是邏輯順序。從局部來看,作者在說明故宮的時候,是按照空間順序說明的。(由南到北)
明確:午門——金水河上的五帶橋——太和門。
再請別的同學評價其描述:
雜亂,不夠准確。
明確:語言簡練,有專用術語,同時又運用說明方法(列數字)說明順序(從上往下),說明准確。
學生討論後明確:立足點是朱漆方台和雕龍寶座。按照空間順序介紹的,方位詞是:正中、上面、背後、兩旁……
以小組為單位,群策群力,解決③④問題。明確:故宮是皇宮,而龍則是皇帝的化身,皇帝自命為真龍天子,也是皇權的象徵,突出龍,也就是突出皇權的威嚴。
明確:太和殿是故宮的核心,是皇帝寶座所在地,是舉行重大典禮、皇帝受朝賀的地方。同時它又是故宮最大的殿堂,其雄偉壯麗的外觀,布置精美的內景,和諧統一的布局都體現了故宮建築的風格特點,因此無論是歷史意義還是藝術價值都最具代表性。
明確:中和殿,保和殿,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大屏幕依次出示這五張圖片)
明確(出示在大屏幕上):抓住說明對象的特徵;合理安排說明的順序;語言力求准確和簡潔。
學生運用所學知識練筆
借搜集資料的過程,擴大學生的閱讀面。將課內學習與課外學習結合起來,使語文學習的外延生活化。
明確說明順序
學源於思,思源於疑,深思質疑,用疑刺激學生積極思維的誘因,激發學生的動力
視覺媒體的運用,增加初步的感性認識。
注意區分不同
這篇文章本來就可看作是一篇解說詞,設置情境教學,學生學得輕松,也更易於接受知識。
體會本文語言准確、簡練的特色。
此處充分發揮了多媒體教學傳遞信息容量大、形象性強的作用。
使學生明確:介紹建築物時,一定要交代清楚立足點、方位,不然會把讀者弄糊塗。
重視學生交流的過程,其實是重視了解學生思維的過程,讓學生有機會共同分享探究的結果。
深入體會本文重點突出、詳略得當地說明事物的寫法。
學法指導
語文學習應該緊密聯系生活,我們學習說明文的目的,就要能把學到的東西運用到生活中去,提高學生學以致用的能力。
板書設計: 課後習題一的方點陣圖
教學後記:本節課非常注重培養學生「讀」和「說」的能力,這兩方面的訓練又注意了由課內到課外的遷移。兩者在課堂上得到了很好的結合,在不斷深入的學習中,兩者訓練的要求與難度也在不斷變化。因此,即使是科學類文章的學習,語文課仍然體現了「語文」的特點。
投一票~~~~~~~~~~~~~~~~
② 《故宮博物院》教案
《故宮博物院》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了解故宮博物院建築群規模宏大、建築精美、布局統一的特點。
2.理清文章的說明順序,學會按照空間順序說明事物的寫作思路。
3.學習本文突出重點、有詳有略地說明事物的方法。
4.領略故宮博物院的宏偉藝術魅力,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進一步激發他們的創造精神。
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入
在古老的都城北京有一個同樣古老的城池,學名紫禁城,俗名故宮(多媒體顯示「故宮」全景錄像)。在中華民族綿延悠長的歷史中,它無異是封建王朝的一個縮影。作為一名華夏子孫,你是否了解它呢?
故宮知識知多少?課前請同學們去搜集有關故宮的資料,請同學們以「我所知道的故宮」為話題,請各小組把你們所收集到的認為最為得意的一條,用最簡練的語言,給大家講講。
(二)走進故宮
1.聽一遍課文的配樂朗讀,注意字的讀音、體會作品的語感和情感。
2.請同學們自由朗讀課文,並思考下列問題:(屏幕顯示)
①讀課文,理清作者的寫作思路,說說這篇文章的結構層次。
②這篇文章的說明對象是「故宮」,在作者的筆下,故宮的特徵是什麼?請找出最能概括故宮特徵的語句。
③作者是按照什麼順序來說明故宮的?
3.全班交流。
(三)觀賞故宮
這篇文章本來就可看作是一篇解說詞,設置情境教學,學生學得輕松,也更易於接受知識。
1.如果你是一位導游,你如何向遊客介紹故宮?請幾位學生扮演故宮導游的角色,為遊客(其他學生)介紹故宮。
明確:
①介紹建築物時,一定要按照空間順序,交代清楚立足點、方位。
②介紹故宮時,要把太和殿作為重點進行詳細介紹,做到主次分明,詳略得當。
③介紹建築物時,要體現語言的准確性和生動性。
2.如果你是一位遊客,你能對導游的解說進行評價嗎?
「遊客」(其餘學生)可以自由提問並就說明的方法與技巧與「導游」交流,並對「導游」的服務做出評價。
(四)回望故宮
1.游覽完故宮,想一想你還有什麼疑問。提出自己不理解的問題。先在四人小組內探討,不能解決的,提交全班討論,仍不能解決,教師引導學生進行思考、分析、理解。
2.我們一起游覽完故宮,請同學們談談感想。
3.讀完本文,總結在寫作說明文上有哪些啟示。
(五)感悟體驗
1.現在,請你以導游或解說員的身份抓住立足點口頭介紹我們的學校或教室。要求:抓住說明對象的特徵;合理安排說明的順序;語言力求准確和簡潔。
2.學生准備2分鍾,開始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