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怎樣進行低年級語文拼音教學反思
一年級語文拼音教學反思
拼音是孩子剛入學就開始學習的語文內容。這時候的小學生一方面在進行小學階段生活的適應,進行課堂常規的訓練,另一方面,拼音教學也有自己的任務,就是讓孩子掌握字母,學習拼法,牢牢掌握這個認字的工具。可以說,如果不能熟練地掌握拼音,學生在認識漢字的時候會遇到較大的問題,所以,我們的目標是通過堅持不懈的練習,讓孩子熟能生巧,直至直呼。
拼音教學作為學生學習語文課本的開始,學生正規課堂生活的開始,如果更高效地開展漢語拼音教學呢?
一、 正確的認識:孩子學習拼音有一個量變到質變的過程。
由於孩子剛剛進入小學校園,初次有任務、高要求地去學習拼音,這對孩子來說是不容易的,很多孩子上過課後,對拼音字母的識記不太准確,或者認識字母但是讀音不到位,四聲的對比不標准,或者拼音方法錯誤,不能拼讀出正確的讀音,這些都是很正常的。
看到有的教師很負責任,每學一天就開始過關,所謂「過關」就是隨機點書上的字母、拼音讀,孩子有的時候能夠很順利地按照順序讀字母、四聲,但是順序打亂以後,難度就大大地加大了,孩子不能通順地讀。這樣做讓孩子覺得學習拼音很難,沒有信心。剛開始就對語文學習產生了畏難的情緒。
從教學經驗來看,很多孩子對拼音的學習有一個量變到質變的過程,就是隨著拼音學習的時間加長,拼音練習的量增多,孩子對拼音方法的掌握在漸漸中,通常是突然有一天,孩子會拼讀出所有的拼音。
所以,放慢一點步子,讓孩子有更過的練習的時間,讓他們在每天例行的練習中慢慢地體會拼法,既養成了學習的好習慣,又在輕松中達成教學目標。
二、 拼音字母的教學一定要突出形象性。
形象性,是小學生,特別是低年級小學生的思維特徵,較之於抽象的字母,他們更善於記憶有聲有色的事物。教材的情境圖,表音表形圖為字母的學習提供了很好的形象憑借,利用好這些資源再加上有聲有色的課件,相信學生會在高昂的興趣中學習好拼音。
其實除了讓學生根據書上的這些插圖等來記憶,讓學生自己編兒歌來記憶字母也是很好的選擇,學生自己編得兒歌更接近於自己的生活實踐,在編的過程里能夠對字母進行更明確的記憶過程,同時也是訓練簡練語言表達能力的好契機。
學習拼音的過程中,適當的拓展練習也是少不了的,練習中要是能夠配上圖片,能夠加上動畫,就會更符合孩子的思維特徵,讓他們更加喜聞樂見。
三、 拼音字母的教學方法要講究趣味性。
於學生的注意力很難能夠長時間的集中,實際上來說,有效的課堂組織時低年級教學能夠成功高效的關鍵。所以,採用學生喜歡的有趣的教學方法是組織低年級課堂的重要方面。
講故事是低年級運用很廣泛的方法,在講解情境圖的時候,在講拼音方法,在講拼音重點(如小ü遇到jqx要摘下眼鏡再拉手),講故事都是很好的形式,擬人法的方法讓孩子覺得每一個抽象的字母都有生命,都有性格,讓他們對知識點的識記更為長久准確。
游戲也是拼音教學過常用的方法,在課堂的後半段,孩子有點累了,精力有些渙散了,用游戲的方法引導他們進行更多的練習時不二法寶,比如拼音闖關游戲,找朋友游戲等。
四、 拼音的練習提倡孩子大聲的練習。
理由兩點:大聲連讀拼音可以更清楚地發現讀字母、讀拼音是否標准,而且大聲地朗讀可以促進學生對字母與拼音的動作記憶,加深他們的記憶。
其次,學生剛上一年級,很多孩子在當眾發言的時候聲音很小,需要老師多提醒,大聲地練習拼音就是練習孩子口齒清楚地大聲當眾表達。
雖然我們能夠用很多很多的兒歌讓孩子來記住各種各樣的拼音學習要求與方法,但是任何要求的體會和要求的掌握都離不開練習中的慢慢體會,大聲朗讀就是高效的體會過程。
㈡ 漢語拼音復習2 還能擺什麼字母 教學反思
《漢語拼音·復習二》教學反思1
拼音字母的復習課是枯燥無味的,簡單的版重復、權練習只會消退小朋友們對學習的熱情,造成小朋友們厭學的情緒.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要讓同學帶著一種高漲的激動的情緒從事學習和考慮才是真理.」這節復習課我從課的開始就出示秋天的圖片,並把教師親自走進森林採集的一籃子落葉帶進課堂,還奇怪地發現這些落葉上都住著一位拼音娃娃,請小朋友來親熱地叫出它們的名字.創設了情境,讓小朋友的情緒一下子高漲起來,興趣盎然地投入到學習中.到後來的步驟:認識一張大落葉上的拼音娃娃、和森林裡的動物一起參與拼讀音節的競賽、協助小動物摘果子、大樹爺爺獎蘋果(課外識字)等復習字母、音節拼讀、復習生字這些環節都是在一個大情境中展開的,小朋友們的興趣始終是高漲的,小朋友們沒有覺得累.
㈢ 用字母表示數教學反思※用字母表示數教學反思
B 13, b 6, 12 ,q 9 , g 9, l 1 ,I1, o0. s 5 ,T 7, Z 2. 這樣可能會混淆字母和數字, 造成表達和記錄的錯誤.
㈣ 用字母表示數量關系並求式子的值的教學反思
《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數量及數量關系》教學反思
「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數量關系」是在學生掌握了用字母表示運算定律、計算公示和常見的數量關系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這一內容,看似簡單,淺顯,其實不然,它是學習簡易方程的基礎,是學生學習數學的一個轉折點,是思維認識上的一次飛躍。
本節課學習的關鍵是讓學生理解用字母表示數的意義,體會用字母表示數的必要性和優越性。教學設計中我出示了小資料「吉尼斯世界記錄中」最長壽的人,使學生真真切切地體會到,在含有字母的式子中,字母的取值是有一定限制的,突破了這一節課的難點。學生已經具備了基本的認知方法,在此基礎上,讓學生接著做幾個簡單的練習,以達到學練結合。例4(2)的教學我從引導學生回憶自己了解的人在太空中行走的情景入手,不但使學生知道在不同的星球上,引力的大小是不一樣的,而且為(2)的學習做好了准備。讓學生在獨立思考、作業的活動中掌握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數量的一般方法,同時進一步理解式子中的字母所表示的數是有一定限制的,並能根據字母的取值求出整個式子的值。總之,在教學過程中,我努力貫徹新課標的要求,遵循以學生發展為核心的教育宗旨,重視從學生身邊的例子出發,解決學生感興趣的問題。同時注重知識的形成過程,培養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這樣可以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本節課還存在不足:如教學中應留給學生更多的時間討論用字母表示數應如何分析數量關系。今後的教學中,我將繼續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