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視頻設計 > 根和莖教學設計

根和莖教學設計

發布時間:2021-03-15 19:55:35

❶ 如何真正寫好一份教案能否給出幾個例子

怎樣寫好教案

教案是教師進行教學活動的課時計劃。在課前教師的各項備課活動中,編寫教案是其中最復雜、最細致的必備工作。一份具有科學性、教育性的好教案,堪與最精緻的藝術品相媲美。

一、編制教案的重要意義

1.寫好教案是上好課的前提

現代教學論認為,教學是師生的雙邊活動,既包括教師的教,又包括著學生的學。教學過程是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認識客觀事物的過程。這里除包含著學生怎樣學的認識活動外,還包含了教師怎樣教的認識活動。所以,在備課中教師應根據教學大綱(或稱為課程標准)和教學內容,以及學生的實際,對每節課進行精心的設計;確定課的教學目標是什麼,要明確傳授哪些科學知識;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在哪裡;應採用什麼樣的教學方法;如何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哪些生物學技能;應選擇什麼樣的教具,怎樣演示教具或實驗;如何組織學生進行觀察,培養學生哪些方面的能力……等一系列問題,總之,要認真思考如何對學生進行科學方法的訓練,培養學生的科學素質。經過這樣一番深思熟慮,反復推敲之後,才寫出教案。可見,編制教案的過程,就是構思教學的過程,是從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過程。上課時,教師運用適當方法,教學的技能、技巧,把教案付之實踐,這是從理性認識到實踐的過程。教師的主導作用就體現在形成切合實際的教案,並把它付諸實踐。因此,教案是教師上課的依據,是教師辛勤勞動的結晶。要提高教學質量,教師上課不能沒有教案。

2.編寫教案有利於教師進行總結和提高

一般地說,教師承擔的教學任務往往不止是一個教學班,特別是對生物學教師來說更是這樣。因此,同一課題的教案不是固定不變的。在先行班通過上課的實踐,教師會發現,這節課的教學設計有許多成功的地方,也有不足之處,在課後常常要進行小結。看看這節課教學目標制訂是否合適?教學任務是否完成了;學生學習的知識內容是否充實,信息量夠不夠;觀察實驗的內容安排是否得當,實驗操作是否正確規范,實驗結果能否說明問題,學生進行課堂討論是否充分……等等。在這基礎上對原教案進行必要的修改或補充,以達到進一步提高教學質量的目的。為此,不少教師的教案,通常還設有課後分析一欄,以不斷總結和提高。

3.教案在評估教學、總結和推廣優秀教師教學經驗上也起重要作用

我們在開展研究課、觀摩課、評優課時,都離不開教案。作課的教師需要編制教案,供聽課人研究、學習之用;評價課堂教學時,也需要以教案為參考進行評價。在總結和推廣優秀教師,特別是老教師的教學經驗時,也離不開對他們的教案的研究、學習,有時也可以整理、編篡他們的教案供人們學習、借鑒。老教師和優秀教師的教案選本身就是一份寶貴的財富。教師之間,也可以通過教案的交流達到互相學習的目的。綜上所述,教案對教學的指導意義是十分重要的,我們必須寫好每一節課的教案。

二、教案的內容

教案的形式和繁簡程度雖然不同,但一般應包括以下內容:課題、教學目標,課的類型,教學用具(包括掛圖、模型、觀察實驗材料、儀器設備、視聽用具等),教學方法,重點和難點,教學過程,板書提綱,課堂練習,課後分析等。其中,教學過程是教案的主要組成部分,一般它包括以下幾個教學環節:組織教學,復習舊知識(導入新課或引言),傳授新知識(或在教師指導下,學生學習新知識),鞏固新知識(或課堂練習),布置作業(包括動手做的小實驗)等。隨著教學改革的深入進行,我們有了不少的創新,不局限以上這幾個環節,但是對新教師來說,這幾個環節仍是教學過程中幾個最基本的環節,在編寫教案時是不應缺少的。下面對這幾個環節作些簡要的敘述。

1.組織教學

這一環節要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來進行,主要考慮學生是否已做好了上課的准備,學慣用具是否備齊,注意力是否集中等。這對低年級學生來說尤為重要。當然,組織教學應貫穿全課的始終,在演示實驗,指導學生進行分組觀察實驗等都要注意組織教學。

2.復習舊知識

復習舊知識要根據新課的內容,重點和難點來確定,或者依據學生對上一節課重點內容的掌握程度來確定復習的內容。方法上可以通過提問,或通過課堂小測驗,或操作和分析一些小實驗等。也可以作為導入新課的一種形式。

3.傳授新知識

傳授新知識是整個教學過程的中心環節。在這一環節中,教師要充分發揮其主導作用,創造條件,增加觀察實驗的內容,提供一些新材料供學生分析討論,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他們動腦、動手,達到「學」與「思」並用,培養他們的觀察能力,思維能力,使他們學習生物科學的一般研究方法。這樣,傳授新知識已不是教師的單一講述了,而是把知識、技能、能力、科學方法訓練,思想教育結合在一起了。例如,在高中生物講到無氧呼吸時,教師設計了酵母菌的酒精發酵實驗。取一個三角燒瓶,其內裝入10%酵母培養液和5%葡萄糖溶液(比例為1∶5),再倒入少量石蠟油以隔絕空氣。燒瓶口用有孔膠塞密封,塞孔插入玻璃曲管,曲管的另一端通入裝有碳酸鈣溶液的試管中,管口亦加膠塞塞好。置該裝置於37℃溫度下,觀察實驗現象。並組織學生討論實驗結果。在這基礎上教師引導學生得出結論,教師再作補充性講述。實踐證明,通過觀察實驗——分析討論——得出結論,這種學習新知識的教學形式,使學生對知識學得活,掌握得牢,既減輕了負擔,又提高了教學質量。

4.鞏固新知識

這一環節的主要任務是通過復習與檢查,了解學生對新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情況。鞏固新知識並不是把講授的新知識簡單地重復再現,而是抓教材內容中最重要、最關鍵內容,通過提問,或者結合直觀教具,或提出一些富於思考又聯系實際生活或生產實踐的問題讓學生分析、討論,以幫助他們掌握理論知識,並加以擴展和運用。例如,在學習了根對水分吸收這一知識後,可以提出「鹽鹼地不經改良為什麼不宜種莊稼」,「一次追肥過濃對作物生長有什麼危害」等問題加以鞏固。當然也可以通過課堂反饋練習,填寫實驗報告冊,閱讀課文等不同形式來進行。

5.布置作業

適當留些課外作業,有利於知識的鞏固,對高中學生來說,可以留些書面作業,或看點參考資料,分析設計一些簡單的生理實驗,作些遺傳學、生態學方面的調查等。初中學生以多留些動動手、動動腦的小觀察,小實驗為宜。例如,採集一些葉片,觀察一些小動物的生活環境,測測心率、脈搏、血壓等。總之要有利於學生科學素質的提高,而不是加重學習負擔。

不同類型的課,如緒論課、實驗課、參觀課、實習課,有其不同的結構,教學環節有所不同。總之,在編寫教案時,要從教師、學生、教材、教法四方面綜合考慮來安排教學環節,組織好課堂教學,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三、教案的編制

編制教案是教師的一種辛勤勞動,每份教案都凝集著教師的心血。編制教案的過程也是教師不斷學習,不斷提高的過程。編制教案一般可分為二大階段,一是准備階段,二是文字的編寫。

1.編寫教案前的准備

編寫前的准備工作很多,包括鑽研教學大綱,閱讀、分析教材,確定教學目標,了解學生,准備教具和實驗觀察材料,閱讀有關的教學資料等諸多方面。有的內容在本書的另幾講里已作說明,在此不再贅述,但仍需強調一下。

(l)深入鑽研教學大綱(或稱為課程標准)

大綱是教案編寫的依據,鑽研大綱就是要了解大綱中所規定的教學內容,目的要求,明確單元的知識點及認知層次,了解學生實驗和演示實驗內容,課時安排等。從而知道了本節課的教學內容在全書中的地位,為編寫教案打下了基礎。

(2)分析教材

課前,教師在通讀教材,了解全書的知識體系及知識內在聯系的基礎上,要對本教案所涉及到的章、節教材進行精讀,並進行深入的分析,弄清本課的知識結構、層次,包括具體的知識點和認識目標;確定重點和難點;考慮安排哪些觀察實驗的內容,以對學生進行科學方法的訓練,培養學生的能力;結合學生的實際,選擇適當的教學方法,設計教學程序;挖掘教材中思想教育因素。通過教材分析和深入的思考,一份教案的藍圖已經形成了。

(3)閱讀教學參考資料

教學參考資料包括與教材配套的教參;有關的報刊、雜志、書籍;中學優秀生物學教師的教改經驗或科研報告,優秀教案選;生物科學研究的最新動態或成果;國內、外應用生命科學技術在工農業、醫葯衛生、環境保護等領域上所取得的新成就和具體事例。廣泛閱讀和收集這些資料將會擴大我們的視野,豐富教學內容,使課講得更生動、更聯系實際。但應該注意切不可在鑽研大綱、分析教材之前先忙於尋找資料,更不能利用資料去拼抄教案。

此外,對實驗課教案的編制,或有觀察實驗項目的課,還要准備好觀察實驗的材料,對實驗程序要親自操作一遍,在此基礎上才能編寫實驗教案。

2.教案的編寫

在經過認真的准備之後,通過文字加工寫成教案是編制教案的最後一步。教案的書寫形式可有多種,概括起來主要分三類:文字式、表格式和程序式。這樣的劃分也不是絕對的,在實際的運用過程中,可以結合在一起。例如,文字式教案有時也插入表格,程序式教案中也有文字說明等。此外尚有其它的形式,如有的教師創造出五卡式教案等。但是,形式要服務於內容,要能夠反映出上課的過程。

(l)文字式教案

這種教案主要是運用語言文字把教學過程表示出來。它也有詳略之分。詳細的教案通常把教師在上課時要說的每一句話,要做的每一件事(如演示什麼教具,提問什麼問題,板書什麼內容……等)都按上課的進程寫出來,就象一份詳細的講稿一樣。下面摘錄一位教師在講述葫蘆蘚的生活習性和形態結構時的文字教案加以說明。

教師:演示叢生的葫蘆蘚植株掛圖,並掛出小黑板,上有三個問題:

①葫蘆蘚為什麼適於生活在陰濕的環境里?

②葫蘆蘚是否出現了器官的分化?有哪些器官?各有什麼功能?

③葫蘆蘚植株為什麼長得比較矮小?

然後組織學生進行觀察活動(時間10分鍾)

①先用放大鏡觀察葫蘆蘚的植株

②用低倍鏡觀察葫蘆蘚植株的整體裝片

教師巡視指導。

觀察結束後,教師通過提問導入新課(時間25分鍾)

教師:同學們觀察得很認真,現在我們先停下來,等一會再觀察。現在先討論第一個問題,葫蘆蘚為什麼適於生活在陰濕的環境里?

學生舉手,教師讓某某同學回答。

學生:葫蘆蘚植株很矮小,約2~3厘米高,所以吸水和保水能力很弱。

教師:植株長得矮小,吸水和保水能力就弱了嗎?聯系第二個問題,再分析一下是什麼原因?哪位同學來回答。

學生:我認為葫蘆蘚已出現了器官的分化,它具有根、莖和葉,但莖很矮小,褐色,葉片扁平,小而薄,在莖的下面還有根,但弱小。所以吸水、保水力弱。

教師:請同學們再用顯微鏡觀察一下葫蘆蘚的「根」,比較一下與我們過去觀察過的小麥根尖的結構有什麼不同?能否找到根尖的各部分結構?

學生觀察後回答

學生:看不到根尖的各部分結構,沒有根毛,只是由單細胞或多細胞組成的絲狀體,和小麥根的結構不同。

教師:葫蘆蘚的「根」是真正的根嗎?

學生:不是。

教師:我們把這樣的「根」叫做假根。下面同學們再用顯微鏡觀察葫蘆蘚的整體裝片,注意觀察它的莖、葉里有沒有導管?

學生繼續觀察後,回答沒有導管。

教師:現在討論第三個問題,大家思考一下,葫蘆蘚植株為什麼長得矮小?

學生回答後,教師總結:

葫蘆蘚已有莖、葉的分化,但沒有輸導組織和機械組織;沒有真正的根,只有假根,所以它吸水、保水能力弱,植株矮小,只能生活在陰濕環境里。

……

從上例看出,這種形式的教案具優點是考慮細致,編寫詳盡。但這種教案的書寫工作量大,而且缺乏機動性,特別是教學的對象是學生,他們的思維往往不可能與教師同步,所以他們回答問題時,所講述的內容並不完全按照教師的思路去回答,不象你所希望的那樣,如果教師缺乏教學經驗,不能隨機應便,就會把你的設計方案全盤打亂。因此,在編寫教案時要考慮到這一點,應留有餘地。對新教師初學編制教案,這種形式仍是必要的。總結整理優秀教師的教案或公開課的教案,提倡使用這種形式也有一定好處,不妨採用。老教師或已具有一定教學水平的和較有經驗的教師,可採用簡略式,教案要求層次分明,簡明扼要,重點突出,能把各教學環節的主要內容,採用的教學方法列出即可,無須把每句話都寫出來。這種教案使教師臨場發揮迴旋餘地大,便於根據學生的實際反應作必要的調整。

(2)表格式教案

這種教案主要是通過表格的形式把教學內容與教學活動分別列出,使人一目瞭然。表格的項目和形式也可以有不同,下面舉例說明。

表12 表格式教案

從上述教案節選可以看到,這種形式教案簡明、清楚,操作性強,使用方便。能充分反映師生的雙邊活動,體現著教師的主導和學生的主體地位。在編寫上使教學內容與教學方法同步進行,有一定優點。表格式教案的欄目設置可視不同的課型有所變化,並非一成不變。(3)程序式教案這種教案以反映教學程序為主,側重記錄教學方法和教學活動,有時也輔以文字說明適用於教學經驗豐富的教師使用。舉例如下:下例中單線框代表教師的活動,雙線框代表學生的活動。這種形式的教案有兩個顯著特點:①突出了師生的雙邊活動,而不記述教學內容為主。②形式簡明,操作方便,能及時反饋,隨時可調整教學進程。編寫這種教案,要求教師有較高素質,對教材內容、學生特點較熟悉,教學經驗較豐富。表13《根的結構》程序式教案節選示例

以上介紹的是常使用的幾種教案的編寫形式,我們應視具體情況來決定編寫。不管採用哪種形式,都應注意切合所教班級學生的實際,符合認識規律。要盡可能地增加觀察實驗的內容,讓學生多動手、多動腦,全面培養科學素質。教案的內容要科學、准確,層次清楚,字跡工整。總之,經過我們認真鑽研、摸索,寫出一份反映自己教學特色的教案是完全可能的。
另外在到這個網站上看一看。
http://zhjyx.hfjy.net.cn/Resource/Book/E/JXCKS/TS009074/0007_ts009074.htm

❷ 七年級上冊人教生物筆記

第一單元 生物和生物圈
一、生物的特徵:
1、生物的生活需要營養 2、生物能進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體內產生的廢物4、生物能對外界刺激做出反應 5、生物能生長和繁殖 6、由細胞構成(病毒除外)
二、調查的一般方法
步驟:明確調查目的、確定調查對象、制定合理的調查方案、調查記錄、對調查結果進行整理、撰寫調查報告
三、生物的分類
按照形態結構分:動物、植物、其他生物
按照生活環境分:陸生生物、水生生物
按照用途分:作物、家禽、家畜、寵物
四、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
1、生物圈的范圍:大氣圈的底部:可飛翔的鳥類、昆蟲、細菌等
水圈的大部:距海平面150米內的水層
岩石圈的表面:是一切陸生生物的「立足點」
2、生物圈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條件:營養物質、陽光、空氣和水,適宜的溫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間
3、環境對生物的影響
(1)非生物因素對生物的影響:光、水分、溫度等
【光對鼠婦生活影響的實驗】
探究的過程、對照實驗的設計
(2)生物因素對生物的影響:
最常見的是捕食關系,還有競爭關系、合作關系
4、生物對環境的適應和影響
生物對環境的適應P19的例子
生物對環境的影響:植物的蒸騰作用調節空氣濕度、植物的枯葉枯枝腐爛後可調節土壤肥力、動物糞便改良土壤、蚯蚓鬆土
5、生態系統的概念:在一定地域內,生物與環境所形成的統一整體叫生態系統。一片森林,一塊農田,一片草原,一個湖泊,等都可以看作一個生態系統。
6、生態系統的組成:
生物部分:生產者、消費者、分解者
非生物部分:陽光、水、空氣、溫度
7、如果將生態系統中的每一個環節中的所有生物分別稱重,在一般情況下數量做大的應該是生產者。
8、植物是生態系統中的生產者,動物是生態系統中的消費者,細菌和真菌是生態系統中的分解者。
9、物質和能量沿著食物鏈和食物網流動的。
營養級越高,生物數量越少;營養級越高,有毒物質沿食物鏈積累(富集)。
10、生態系統具有一定的自動調節能力。在一般情況下,生態系統中生物的數量和所佔比例是相對穩定的。但這種自動調節能力有一定限度,超過則會遭到破壞。
11、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態系統。人類活動對環境的影響有許多是全球性的。
12、生態系統的類型:森林生態系統、草原生態系統、農田生態系統、海洋生態系統、城市生態系統等
13、生物圈是一個統一的整體:注意DDT的例子 (富集)課本26頁。

第二單元 生物和細胞
一、 顯微鏡的結構
鏡座:穩定鏡身;
鏡柱:支持鏡柱以上的部分;
鏡臂:握鏡的部位;
載物台:放置玻片標本的地方。中央有通光孔,兩旁各有一個壓片夾,用於固定所觀察的物體。
遮光器:上面有大小不等的圓孔,叫光圈。每個光圈都可以對准通光孔。用來調節光線的強弱。
反光鏡:可以轉動,使光線經過通光孔反射上來。其兩面是不同的:光強時使用平面鏡,光弱時使用凹面鏡。
鏡筒:上端裝目鏡,下端有轉換器,在轉換器上裝有物鏡,後方有準焦螺旋。
准焦螺旋:粗准焦螺旋:轉動時鏡筒升降的幅度大;細准焦螺旋。
轉動方向和升降方向的關系:順時針轉動准焦螺旋,鏡筒下降;反之則上升
二、顯微鏡的使用
1、觀察的物像與實際圖像相反。注意玻片的移動方向和視野中物象的移動方向相反。
2、放大倍數=物鏡倍數×目鏡倍數
3、放在顯微鏡下觀察的生物標本,應該薄而透明,光線能透過,才能觀察清楚。因此必須加工製成玻片標本。
三、觀察植物細胞:實驗過程
1、切片、塗片、裝片的區別 P42
2、植物細胞的基本結構
細胞壁:支持、保護
細胞膜:控制物質的進出,保護
細胞質:液態的,可以流動的。細胞質里有液泡,液泡內的液泡內溶解著多種物質(如糖分)
細胞核:貯存和傳遞遺傳信息
葉綠體:進行光合作用的場所,
液泡:細胞液
3、觀察口腔上皮細胞實驗(即:動物細胞的結構)
細胞膜:控制物質的進出
細胞核:貯存和傳遞遺傳信息
細胞質:液態,可以流動
4、植物細胞與動物細胞的相同點:都有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
5、植物細胞與動物細胞的不同點:植物細胞有細胞壁和液泡,動物細胞沒有。
四、細胞是構成生物體的結構和功能基本單位。
五、細胞中的物質
有機物(一般含碳,可燒):糖類、脂類、蛋白質、核酸,這些都是大分子
無機物(一般不含碳):水、無機物、氧等,這些都是小分子
六、細胞膜控制物質的進出,對物質有選擇性,有用物質進入,廢物排出。
七、細胞內的能量轉換器:
葉綠體:進行光合作用,是細胞內的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機物,並產生氧。
線粒體:進行呼吸作用,是細胞內的「動力工廠」「發動機」。
二者聯系:都是細胞中的能量轉換器
二者區別:葉綠體將光能轉變成化學能儲存在有機物中;線粒體分解有機物,將有機物中儲存的化學能釋放出來供細胞利用。
八、動植物細胞都有線粒體。
九、細胞核是遺傳信息庫,遺傳信息存在於細胞核中
1、多莉羊的例子p55,
2、細胞核中的遺傳信息的載體——DNA
3、DNA的結構像一個螺旋形的梯子
4、基因是DNA上的一個具有特定遺傳信息的片斷
5、DNA和蛋白質組成染色體
不同的生物個體,染色體的形態、數量完全不同;
同種生物個體,染色體在形態、數量保持一定;
染色體容易被鹼性染料染成深色;
染色體數量要保持恆定,否則會有嚴重的遺傳病。
6、細胞的控制中心是細胞核
十、細胞是物質、能量、和信息的統一體。
十一、細胞通過分裂產生新細胞
1、生物的由小長大是由於:細胞的分裂和細胞的生長
2、細胞的分裂
(1)染色體進行復制
(2)細胞核分成等同的兩個細胞核
(3)細胞質分成兩份
(4)植物細胞:在原細胞中間形成新的細胞膜和細胞壁
動物細胞:細胞膜逐漸內陷,便形成兩個新細胞
十二、新生命的開端---受精卵
1、經細胞分化形成的各種各樣的細胞各自聚集在一起才能行使其功能,這些形態結構相似、功能相同的細胞聚集起來所形成的細胞群叫做組織。
2、不同的組織按一定的次序結合在一起構成器官。
動物和人的基本組織可以分為四種:上皮組織、結締組織、肌肉組織、神經組織。四種組織按照一定的次序構成,並且以其中的一種組織為主,形成器官。
3、夠共同完成一種或幾種生理功能的多個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組成在一起構成系統。
八大系統:運動系統、消化系統、呼吸系統、循環系統、泌尿系統,神經系統、內分泌系統、生殖系統。
4、動物和人的基本結構層次(小到大):細胞→組織→器官→系統→動物體和人體
5、植物結構層次(小到大):細胞→組織→器官→植物體
6、綠色開花植物的六大器官
營養器官:根、莖、葉 ;
生殖器官:花、果實、種子
7、植物的組織:分生組織、保護組織、營養組織、輸導組織等
十三、單細胞生物
1、單細胞生物:草履蟲、酵母菌、、衣藻、眼蟲、變形蟲
2、草履蟲的結構見課本70頁圖
3、單細胞生物與人類的關系:有利也有害
十四、沒有細胞結構的生物——病毒
1、病毒的種類
以寄主不同分:動物病毒、植物病毒、細菌病毒(噬菌體)
2、病毒結構:蛋白質外殼和內部的遺傳物質

第三單元 生物圈中的綠色植物
第一章 生物圈中有哪些綠色植物
1、 蕨類植物出現根、莖、葉等器官的分化,而且還具有輸導組織、機械組織,所以植株比較高大。
2、孢子是一種生殖細胞。
3、蕨類植物的經濟意義在於:①有些可食用;②有些可供葯;③有些可供觀賞;④有些可作為優良的綠肥和飼料;⑤古代的蕨類植物的遺體經過漫長的年代,變成了煤。
4、苔蘚植物的根是假根,不能吸收水分和無機鹽,而苔蘚植物的莖和葉中沒有輸導組織,不能運輸水分。所以苔蘚植物不能脫離開水的環境。
5、苔蘚植物密集生長,植株之間的縫隙能夠涵蓄水分,所以,成片的苔蘚植物對林地、山野的水土保持具有一定的作用。
6、苔蘚植物對二氧化硫等有毒氣體十分敏感,在污染嚴重的城市和工廠附近很難生存。人們利用這個特點,把苔蘚植物當作監測空氣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7、藻類植物的主要特徵:結構簡單,是單細胞或多細胞個體,無根、莖、葉等器官的分化;細胞里有葉綠體,能進行光合作用;大都生活在水中。
8、藻類植物通過光合作用製造的有機物可以作為魚的餌料,放出的氧氣除供魚類呼吸外,而且是大氣中氧氣的重要來源。
9、藻類的經濟意義:①海帶、紫菜、海白菜等可食用②從藻類植物中提取的碘、褐藻膠、瓊脂等可供工業、醫葯上使用
10、種子的結構
蠶豆種子:種皮、胚(胚芽、胚軸、胚根)、子葉(2片)
玉米種子:果皮和種皮、胚、子葉(1片)、胚乳
11、種子植物比苔蘚、蕨類更適應陸地的生活,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是能產生種子。
12、記住常見的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第二章 被子植物的一生
1、種子的萌發環境條件:適宜的溫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氣
自身條件:具有完整的有生命力的胚,已度過休眠期。
2、測定種子的發芽率(會計算)和抽樣檢測
3、種子萌發的過程
吸收水分——營養物質轉運——胚根發育成根——胚芽胚軸發育成莖、葉,首先突破種皮的是胚根,食用豆芽的白胖部分是由胚軸發育來的
4、幼根的生長
生長最快的部位是:伸長區
根的生長一方面靠分生區增加細胞的數量,一方面要靠伸長區細胞體積的增大。
5、枝條是由芽發育成的
6、植株生長需要的營養物質:氮、磷、鉀
7、花由花芽發育而來
8、花的結構(課本102)
9、傳粉和受精(課本103)
10、果實和種子的形成
子房——果實 受精卵——胚
胚珠——種子 子房壁----果皮(與生活中果皮區別)。
11、人工受粉
當傳粉不足的時候可以人工輔助受粉。
12、被子植物的生命周期包括種子的萌發、植株的生長發育、開花、結果、衰老和死亡。

第三章 綠色植物與生物圈的水循環
1、綠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
(1)水分在植物體內的作用
水分是細胞的組成成;水分可以保持植物的固有姿態;水分是植物體內物質吸收和運輸的溶劑;水分參與植物的代謝活動
(2)水影響植物的分布
(3)植物在不同時期需水量不同
2、水分進入植物體內的途徑
根吸水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成熟區,成熟區有大量的根毛。
3、運輸途徑
導管:向上輸送水分和無機鹽
篩管:向下輸送葉片光合作用產生的有機物
4、葉片的結構
表皮(分上下表皮)、葉肉、葉脈、
5、氣孔的結構:保衛細胞吸水膨脹,氣孔張開;保衛細胞失水收縮,氣孔關閉。
白天氣孔張開,晚上氣孔閉合。
6、蒸騰作用的意義:
可降低植物的溫度,使植物不至於被灼傷
是根吸收水分和促使水分在體內運輸的主要動力
可促使溶解在水中的無機鹽在體內運輸
可增加大氣濕度,降低環境溫度,提高降水量。促進生物圈水循環。

第四章 綠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機物的製造者
1、天竺葵的實驗
暗處理:把天竺葵放到黑暗處一夜,目的:讓天竺葵在黑暗中把葉片中的澱粉全部轉運和消耗。
對照實驗:將一片葉子的一半的上下面用黑紙片遮蓋,目的:做對照實驗,看看照光的部位和不照光的部位是不是都產生澱粉。
脫色:幾個小時後把葉片放進水中隔水加熱,目的:脫色,溶解葉片中葉綠素便於觀察。
染色:用碘液染色
結論:澱粉遇碘變藍,可見光部分進行光合作用,製造有機物
2、光合作用概念:綠色植物利用光提供的能量,在葉綠體中合成了澱粉等有機物,並且把光能轉變成化學能,儲存在有機物中,這個過程叫光合作用。
3、光合作用實質:綠色植物通過葉綠體,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轉化成儲存能量的有機物(如澱粉),並且釋放出氧氣的過程。
4、光合作用意義:綠色植物通過光合作用製造的有機物,不僅滿足了自身生長、發育、繁殖的需要,而且為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了基本的食物來源、氧氣來源、能量來源。
5、綠色植物對有機物的利用
用來構建之物體;為植物的生命活動提供能量
6、呼吸作用的概念:細胞利用氧,將有機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並且將儲存在有機物中的能量釋放出來,供給生命活動的需要,這個過程叫呼吸作用。
7、呼吸作用意義:呼吸作用釋放出來的能量,一部分是植物進行各項生命活動(如:細胞分裂、吸收無機鹽、運輸有機物等)不可缺少的動力,一部分轉變成熱散發出去。

第五章 綠色植物是與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1、綠色植物通過光合作用,不斷消耗大氣中的二氧化碳,產生氧氣,維持了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2、呼吸作用與生產生活的關系:中耕鬆土、及時排澇都是為了使空氣流通,以利於植物根部進行呼吸作用。植物的呼吸作用要分解有機物,因此在儲存植物的種子或其他器官時,要設法降低呼吸作用,降低溫度、減少含水量、降低氧氣濃度、增大二氧化碳濃度等都可抑制呼吸作用。
3、光合作用與生產生活關系:要保證農作物有效地進行光合作用的各種條件,尤其是光。合理密植。使作物的葉片充分地接受光照。
4、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區別和聯系(見課本131)
5、光合作用(130頁)和呼吸作用(125頁)公式

第六章 愛護植被,綠化祖國
1、我國主要的植被類型
草原、荒漠、熱帶雨林、常綠闊葉林、落葉闊葉林、針葉林
2、我國植被面臨的主要問題
植被覆蓋率低,森林資源和草原資源破壞嚴重
3、我國森林覆蓋率16.55%,
4、我國每年3月12日為植樹節
5、熱帶雨林-----地球的肺,
6、生物圈的「綠色工廠」----綠色植物。

❸ 教學設計八:科學學科《植物怎樣喝水(一)教學設計》

一、導入新課:
1、設問:同學們養過花、栽過樹、種過菜嗎?
誰來說說你是怎樣養花的?栽樹的?種菜的?
評:現代教學理論指出:產生學習的根本原因是問題。如果沒有問題,也就難以激發和激起探究的慾望。課始,我從談話導入:「同學們養過花、栽過樹、種過菜嗎?」「你是怎麼管理的?」讓學生說說,讓他們說夠。
2、不管是養花、栽樹、種菜,都要給植物澆水,可見,植物的生長離不開水,那麼,植物是怎樣喝水的呢?(可見顯示課題)這節課,我們就通過實驗來研究這個問題。
3、我們都知道:人和動物是用嘴來喝水的,那麼植物的「嘴」又在哪裡呢?(課件出示整株植物)你們還記得植物是由哪幾部分構成的?(課件:根、莖、葉)
評:通過同學們的交流,不用老師說一句話,他們明白了:植物的生長離不開水,老師課上特意嘟嘟嘴喝了口水,許多同學能有意識的提出:植物的「嘴」在哪裡,從而自然而然地引入植物的構造,進入探究的氛圍,開好頭。
二、新授:
1、師:為了研究植物的「嘴」在哪裡,昨天,老師和大家一起做了一個實驗,你們還記得這個實驗是怎麼做的嗎?(同時出示三株植物)
生:我們把三株同類、同樣大小的植物的根、莖、葉分別放置於同一盆水。
師:你們講的真好!現在,你們仔細觀察觀察,這盆水上的三株植物與昨天相比,它們分別有什麼變化?
生:昨天,這三株植物長得都很茂盛,今天看起來,(1)(2)號植物都萎了,只有(3)號植物長得依然很茂盛。
師:現在,你們能猜出植物是靠什麼喝水的嗎?
生:我猜想植物可能是靠根部來吸收水分的。
師:通過實驗觀察,大家認為植物可能是靠根部來吸收水分的,這不僅僅是大家的猜測,那麼,怎樣證明根有吸收水分的功能呢?課前啊,老師和大家還做了一個實驗。(錄像:請大家注意瓶頸的水位)
師:大家從錄像中看清燒瓶里的水位在哪個地方了嗎?今天,老師把昨天做實驗的瓶子帶來了,你們能看出一天後燒瓶頸部的水位有什麼變化嗎?
生:水面下降了。
師:那燒瓶里下降的一段水會到哪裡去呢?
生1:被植物的根吸收了。
生2:從葉子里跑掉了。
……
師:噢,燒瓶里的水只能是被植物的「根」喝掉了,植物的根真會「喝水」呀!
評:對發現的問題要盡可能多的讓學生提出各種假設。很多同學都認為植物是靠根來吸水的,在這關鍵處要敢於想,敢於創新,我即引導學生提出植物可能是靠莖來吸水的,也有可能是靠葉子來吸水的。。。。。。通過昨天做的三株植物(有根的、無根的、葉子),拿到前面觀察,只有有根的植物長得依然茂盛。為了進一步證實剛才的猜想,繼續觀察昨天放在燒瓶里的植物,讓學生說說有什麼新的發現,當學生明白該現象,適時多媒體課件演示植物根部喝水的動畫,學生從事實中了解植物是靠根來吸水的。
3、師:通過實驗,我們找到了植物「喝水」的嘴巴,實驗真管用呀!同學們,人喝下去的水是通過胃腸道的吸收,由血管輸送到全身各處,那麼,植物「喝「的水又是如何運送到植物「身體」各個部分的呢?有沒有興趣再來研究一下?(有)
師:我想請同學們自己來設計小實驗弄清這一問題,先請大家小組討論一下,也可以參考一下你手頭的資料(如課本等)
學生交流:可以把一株植物插入有顏色的水中。
師:你很聰明,你為什麼要給水加上顏色?
生:這樣就能很明顯地看出水在植物體內是怎樣運輸的。
師:你們真會想辦法!按照你們的辦法來實驗,想想看,需要哪些實驗材料?
生:一株植物、有顏色的水、燒杯。
師:在你們的桌上,已經准備好了這些材料,請同學們先看屏幕上的注意點,先讀讀再取出這些材料開始研究。
(課件出示注意點)
師:你們發現了什麼?
生:發現莖和葉都變紅了。
4、師:瓶子里的水真的會到達植物「身體」各個部分呢!那瓶子里有顏色的水怎麼跑到莖和葉脈中去了呢?這是怎麼回事?
生:植物「身體」里可能有運送水分的管道。
師:真的嗎?你們想不想看看裡面是不是真的有運送水分的管道?
生:想。
師:好,怎麼看?誰來想個辦法?
生:切開看看。
師:好,現在老師就教大家怎麼切。
示範:這是解剖用的鑷子和解剖刀。我們做實驗時,先用鑷子從燒杯里輕輕取出整株植物放在毛巾上揉干水,然後放入解剖盤中進行解剖。切的時候應左手捏鑷子,右手這樣執刀,劃:這是橫切、這是縱切。要小心,注意,不要劃破手。
師:接下來,請下來,請同學們也來切切看,注意觀察切開的切面上有什麼現象?如果看不清,還可以利用放大鏡來看看。開始。
生進行解剖,師作巡視指導。
5、師:(示意停止實驗)我們先分小組來交流一下,第一小組,你們組是怎麼切?有什麼發現嗎?把你們組發現的小秘密給大家講講。
生1:我們組是橫著切的,我們發現在莖的橫切面上有一圈圈的小紅點。(實物投影)
生2:我們組是縱切的,我們發現在莖切面上有一條條紅線。(實物投影)
師:這小紅點和一條條紅線就是什麼?(水)水怎麼到植物「身體」里去了?
生:植物體內可能有運送水分的導管。
6、師小結:是的,植物的根部吸收的水分是通過植物體內的導管運送到植物「身體」的各個部分的。(課件顯示導管運送水分)
評:讓學生自行探究,自主獲取知識,一直是自然教學改革的目標。在這一環節中,老師通過設問,人喝下去的水是通過胃腸道的吸收,由血管輸送到全身各處的,那麼植物喝的水又是如何運送到植物「身體」各部分的呢?大膽放手,老師准備充足的材料,讓學生設想實驗,進行實驗。為了實驗的計劃性、目的性,可先讓學生說說自己的想法,而後幾個人自由搭配分組實驗,有的用鳳仙花植株,有的是用一串紅植株,有的用紅墨水,有的滴一點……學生通過實驗,培養了自我設計的能力、動手操作的能力,知道了植物是靠根老吸收水分的,並通過植物體內的導管輸送水分的。
三、鞏固總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植物怎樣喝水」(課件顯示結論)知道了植物是靠根來吸收水分的,並且通過植物體內的導管來輸送水分的。
(課件顯示封面)學到這里,你們還有什麼疑問嗎?
同學們這些問題提得有價值,這只是我們學習的第一部分(課件一),你們提的問題我們將在第二部分解決。

❹ 2016最新鄂教版小學四年級下冊科學《莖往哪邊長》教學設計及反思

1.提問:我們怎樣科學合理地觀察到莖的生長呢? 2.討論:我們應選用什麼幼苗作為觀察的對象?(可先用生長較快的黃豆苗等)用什麼材料做盒子罩住幼苗?用多長時間來觀察?怎樣保育幼苗長得更快更旺?怎樣把觀察結果記錄得更好? 3.交流。(在交流的過程中教師要鼓勵學生從多方面多角度去思考實驗,如:盒子能否選用木板製作?盒子大點好,還是小點好?打孔打多大,孔打在上端什麼位置好?每次澆水、觀察後應注意什麼?記錄表怎樣設計?老師要適時評價,鼓勵學生提出有創意的想法。) 4.小組討論:為了能更有效地研究發現莖的生長特性,應怎樣實驗效果好?(引導議定出應選擇兩株生長得較快的植物幼苗做研究對象如豆苗。分別用紙盒子把他們罩起來,並在盒子一邊的側上方開一個直徑約2厘米的孔。罩盒子時,注意讓一個盒子的孔朝左,另一個盒子的孔朝右,並注意澆水,保養,每次觀察和澆水後,注意馬上用盒子按原樣罩住幼苗。) 教學反思 本課實驗對比性較強,教師需提醒學生注意培養過程中條件的控制。試驗後,應要求學生學會有目的,有順序,用多種感官參與觀察,用多種手段去觀察,觀察之前應做一個觀察計劃,觀察計劃的制定應簡單實用。教材已提供了一個表格,學生可從觀察時間,不同幼苗在不同盒中生長的情況等方面做好記錄進行觀察實驗。

閱讀全文

與根和莖教學設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