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視頻設計 > 狼和鹿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狼和鹿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發布時間:2021-03-14 22:33:04

㈠ 《狼和鹿的故事》告訴我們必須遵守什麼

教學目標

1、能自主識字,積累詞語。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懂得不僅要關愛、救助動物,有時,也要遵從自然之道,大自然有它自己的生存規律,要懂得怎樣做才能維護生態平衡。

重難點

明白事物之間存在著密切的聯系,破壞生態平衡將會給環境帶來無法想像的災難。懂得怎樣做才能維護生態平衡。

一、情景導入,揭示課題。

1、出示:逐個出示狼和鹿的圖片,在生活中,狼給你的印象是什麼?(板書:狼,出示:凶惡、兇殘;)出示:鹿圖,這是什麼?在生活中,鹿給你的印象是什麼?(板書:鹿,出示:溫馴、美麗、活潑;)(板書:和 齊讀課題)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39、狼和鹿 )

2、同學們,已經預習過課文,課文告訴我們兇殘的狼是森林和鹿的(生:「功臣」),活潑而美麗的鹿卻是森林的(生:「禍首」)

3、兇殘的狼是森林和鹿的「功臣」,活潑而美麗的鹿卻是森林的「禍首」,這到底是什麼一回事呢?讓我們一起走進一百多年前的凱巴伯森林看看。

二、森林對比,提出問題

(一)1、(出示圖片)同學們,這就是100年前的凱巴伯森林,看著圖,你能用自己的語言介紹一下這美麗的森林嗎?

①准備交流(同桌說給同桌聽聽,)②指名交流

2、學生介紹森林。

師:是啊,森林鬱郁蔥蔥,小河靜靜地流淌,鳥語花香,多麼美麗的森林呀!文中也有寫到凱巴森林的句子,請同學們打開課本找描寫森林的句子來讀一讀。(指名回答,師出示句子:一百多年前,凱巴伯森林一片蔥綠,生機勃勃。小鳥在枝頭歌唱,活潑而美麗的鹿在林間嬉戲。)誰能將這個句子讀好?(指名讀,點評,齊讀,伴樂朗讀)

(二)一百多年前凱巴伯森林一片蔥綠,可事隔25年,這座森林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出示:二十年森林變化的圖)

1、快速瀏覽課文,找到描寫二十後凱巴伯森林的句子,用波浪線畫出來。(指名回答)

2、指名讀:「整個森林像著了火一樣,綠色在消退,枯黃在蔓延。」(出示動漫,理解「蔓延」、 「消退」)

3、師引讀:二十年過去了,整個森林……綠色在……枯黃在……(范紅再讀句子,指名讀,點評,齊讀。)

3、出示:兩種不同森林的圖及句子。伴樂朗讀。

師:這是一百多年以前的凱巴伯森林,(女同學伴樂朗讀這一段文字);這是二十多年以後的凱巴伯森林(男同學伴樂朗讀這一段文字)

(三)同學們,同一座森林,25年前 鬱郁蔥蔥,25年後卻是一片枯黃,看著兩幅畫面,此時此刻,你最想問什麼?(學生質疑)

1、是呀,同是一座森林,二十多年間為什麼會發生如此大的變化?請同學們帶著問題讀第二、第三小節。(交流:是什麼原因使森林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指名回答)

師(小結):使森林發生變化的原因之一就是,人們大量的捕殺狼。(板書:人捕殺狼)

2、人們大量的捕殺狼,是因為美麗而活潑的鹿群後面,(出示句子:常常跟著貪婪而兇殘的狼,它們總在尋找機會對鹿下毒手。那時森林裡大約有四千隻鹿,它們要時刻提防狼的暗算。)

師:這里有個多音字,我們一起來讀准它【提防dī】,還有另一個讀音【提高tí】

3、狼總是吃可愛的鹿(板書:狼吃鹿),為了保護鹿(板書:保護),美國總統羅斯福還特意頒布了一條「剿殺狼」令。

4、有了法令,人們就肆無忌憚地大量捕殺狼。(出示槍殺狼圖)

5、師引讀:同學們,可愛的、美麗的鹿要被狼吃光了,當地居民(恨透了狼)於是人們大量地地捕殺狼(他們組成了狩獵隊,到森林中捕殺狼。槍聲打破了大森林的寧靜。在青煙裊裊的槍口下,狼一隻跟著一隻,哀嚎著倒在血泊中。)人們大量地捕殺狼,所以(凱巴伯森林的槍聲響了二十多年,狼與其他一些鹿的天敵,總共被殺掉六千多隻。)再齊讀。

6、引讀:凱巴伯森林的槍聲響了二十多年,狼與其他一些鹿的天敵,總共被殺掉六千多隻。

師:二十多年殺掉了六千多隻 ,算一算,平均一年殺死了多少只鹿?(大約300隻)

7、使森林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還有另一個原因,是什麼?(指名回答)

三、探究誰是森林的禍首

1、狼與其他一些鹿的天敵,被殺掉了,至此鹿(生:大量繁殖)。(看課本):引讀:凱巴伯森林從此成了鹿的王國。它們在這里生兒育女,很快,鹿的總數就超過了十萬只。殺狼前,鹿的數量是(四千隻),殺狼後,鹿的數量(超過了十萬只)。算一算,鹿一年繁殖多少只?(將近五千隻)

2、想像一下,這時候你放眼遠眺,凱巴伯森林是什麼?再放眼遠眺,你看到的還是什麼?到處密密麻麻的鹿呀,讓我們看看這個景象吧!(出示圖片)

3、鹿群的大量繁殖,會帶來什麼後果呢?出示句子(老師請兩位同學來讀句子,其它同學邊聽邊思考。):隨著鹿群的大量繁殖,森林中鬧起了飢荒。樹木的嫩枝、綠葉、樹皮……一切能吃的都被飢餓的鹿吃光了。整個森林像著了火一樣,綠色在消退,枯黃在蔓延。緊接著,更大的災難降臨了。疾病像妖魔的影子一樣在鹿群中游盪。僅僅兩個冬天,鹿就死去了六萬只。到1942年,凱巴伯森林剩下了八千隻病鹿。

4、師:哪位同學來告訴大家,鹿大量的繁殖,會帶來什麼後果?(指名回答)

5、是啊,鹿群的大量繁殖,把森林糟蹋得這樣慘。引讀:緊接著更大的災難降臨了。僅僅兩個冬天,鹿就死去了六萬只。到1942年凱巴伯森林只剩下了八千隻病鹿。

4、師:八千隻病鹿;同學們,超過十萬只的鹿,只剩下八千隻病鹿啊,算算,死了多少只?(超過九萬多隻)

過渡:多麼驚人的數據呀!為什麼人們大量捕殺狼後,鹿還會死這么多呢?)

5、聯系課外常識,說說人們大量捕殺狼後,鹿大量死去的原因?(小組討論交流)

用「狼被大量捕殺,鹿死得更多,是因為……」來回答鹿的死因。

6、飢荒帶來的是一個寸草不生,荒涼不堪的森林,飢荒也導致了大批的鹿被餓死。鹿死的原因還有嗎?

四、明理

1、美麗的森林正慢慢地枯黃,活潑可愛的鹿也正陸續地死去,這是多麼令人心痛啊!這一切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的?罪魁禍首是誰呢?此時此刻人們才剛剛醒悟:狼居然是森林和鹿的「功臣」,而美麗、活潑的鹿卻成了「禍首」。(板書:「功臣」、「禍首」 齊讀第四自然段)

2、狼為什麼是森林和鹿的「功臣」?( 聯繫上下文,用「因為……所以……」的句式回答。)

3、狼吃掉的多半是病鹿,這樣就切斷了傳染源,再有,狼要去咬鹿,鹿會怎樣?鹿在逃的過程中,鹿的身體就會怎樣? 「生命在於運動」狼要吃鹿,鹿要跑,想想,那四千隻鹿是怎樣的鹿?鹿群被控制了,森林就不會被糟蹋得這么慘。所以,狼間接地保護森林。(板書)

3、美麗、活潑的鹿為什麼成了「禍首」?( 聯繫上下文,用「因為……所以……」的句式回答。)

師:鹿群一旦大量繁殖,成了破壞森林的「禍首」(板書:破壞)

4、鹿是破壞森林、毀滅自己的「禍首」,難道鹿真的是「禍首」嗎?真正的禍首是誰?(人)

5、人們殺狼護鹿原本是讓鹿過上幸福的生活,現在居然讓鹿過上了?(對著板書,讓學生說說,人、狼、鹿三者的關系)這個悲慘的故事是想告訴我們什麼?

6、森林被破壞了,最終危害到誰?(人,描紅)

7、學完了這篇課文,你得怎樣的啟示?

小結:故事告訴我們:事物之間存在著密切的聯系,破壞生態平衡將會給環境帶來無法想像的災難。所以我們要保護生態平衡(板書:保護生態平衡)。

如果我們每一個地球人都能做到保護生態平衡,那麼大自然給我們最大的禮物就是地球的美麗和人類的幸福。(出示:地球的美麗和人類的幸福)

8、穿過時光隧道,來到那個年代。如果你是一名環保者或者是羅斯福總統的助理,又或者……你會對他們說些什麼呢?(小組討論交流,把你要說的話寫下來。)

五、板書設計



捕殺 保護

危 狼 鹿

害 吃

保護 破壞

森林

課後反思:

《狼和鹿》是一篇關於狼和鹿之間生態平衡的故事。課文講的是一百多年前,凱巴伯森林的居民為了保護森林裡的鹿群,大量捕殺狼及鹿的其他天敵。結果事與願違,鹿大量病死,森林也被嚴重破壞。它告訴人們:事物之間存在著密切的聯系,破壞生態平衡將會給環境帶來難以想像的災難。課文的主要角色是學生熟悉的兩種動物(狼和鹿),課文內容短小精悍,很容易讀懂。生字詞也不難,容易掌握。學生通過預習課文,大概知道這是生物鏈的故事,但是,讓學生去說清生物之間的關系卻很難。因此,教學設計時,我和白老師緊扣兩組對比,以此為突破,巧設銜接,引導學生自主探究這些對比的內在原由及聯系,從而充分領悟文章難點:稱狼為「功臣」,稱鹿為「禍首」的原因,進而明白文章所蘊涵的道理。並引導學生通過充分讀文後再來說清狼、鹿、森林和人之間的關系。課文內容本身就有很強的情趣性、情境性,能引發思考,所以學生在學習中有濃厚的興趣。

1、精讀比較,引發思考森林前後變化的原因

我按「由圖及文,引發思考」的設想,利用多媒體創設情境,請同學們看一百多年前的凱巴伯森林的圖片,用自己的話介紹一百多年前的凱巴伯森林的景象。再讓學生帶著興趣讀課文,找出描寫一百多年前的凱巴伯森林的句子賞讀。然後以基本同上的方式認識二十多年後的凱巴伯森林。由圖及文,圖文對照,伴樂朗讀。在對比中引發學生思考:為什麼二十年間森林會發生如此大的變化呢?以此來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及追查原由的熱情。再帶著問題讀課文。
(課文內容與學生的生活實際有一段的距離,如果單是老師的講解,學生較難理解凱巴伯森林的前後截然不同的景象。通過媒體課件展示:一百多年前的凱巴伯森林一片蔥綠,生機勃勃。而二十多年後整個森林像著了火一樣,綠色在消退,枯黃在蔓延。真實的畫面再現,圖、文的鮮明對比給了學生強烈的沖擊。激發學生學習本課的興趣。看得出,同學們的內心深處被觸動了。他們的朗讀聲中流露出了對一百多年前的凱巴伯森林的喜愛和贊美,還有對二十多年後荒涼的凱巴伯森林的沉痛惋惜。)
2、精讀課文,深入探研森林發生變化的原因。
進行第一組對比後,我牢牢抓住同學們內心的疑惑,問:「同學們,看了這兩幅圖,讀了這兩段話,此時此刻,你們最想問的是什麼?」待學生提出疑慮,再請學生自主讀文探究答案,明白:原來,人們恨透了狼,大量捕殺狼是森林前後變化的導火線。
(森林前後的圖文對照後,學生提出了這樣的疑惑:同一座森林,二十多年間為什麼會發生如此大的變化呢?學生對尋求著森林改變的根源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這時我適時的讓學生去讀文本。在這一環節中,學生從提出問題開始,讓學生有目的地去朗讀,一次又一次地與文本對話,抓住重點去理解,去體會,去感悟。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了學習中,較好地完成了學習任務。)

使森林發生變化的還有另一個原因,那就是鹿群的大量繁殖。這部分教學活動,通過對比朗讀、引讀。「數字比較,深入探究」的設想展開。殺狼前,鹿的總數與殺狼後鹿的數量進行對比,計算鹿在二十多年中繁殖的數量是非常驚人的。引發思考:鹿的大量繁殖會給森林帶來怎樣的嚴重災難?
3、探究:鹿的大量繁殖會給森林帶來怎樣的嚴重災難?

學生反復的讀課文,知道鹿大量的繁殖,把森林糟蹋得慘不忍睹。但鹿大量的病死與狼的關系,學生難於理解。於是我讓學生分小組討論交流。聯系課外常識,說說人們大量捕殺狼後,鹿大量死去的原因?使學生明白:狼吃掉了一些鹿,間接的保護鹿群。

4、狼鹿異位的對比
第四小節是文章的難點,這個教學環節我們按「由文悟理,提高認識」的設想主要設計請學生用「因為……所以……」的句式聯系文中的句子說話,領悟人稱狼為「功臣」,稱鹿為「罪魁禍首」的原因。進而水到渠成,明白文章所蘊含的道理。這一部分教學時,我們採用了小組合作、互相交流的方法,結合板書,講清楚生物鏈之間的關系。
在整堂課的學習中,我們還通過引導學生進行各種形式的朗讀(個別讀、齊讀、分角色朗讀、伴樂朗讀等),努力做到在讀中理解課文,在讀中感悟課文。讓全體學生都參與到課堂學習中來,真正地成了學習的主人。學生們在動情地朗讀中,也始終保持著主動參與的角色意識,他們圍繞課文內容,一遍又一遍感受著森林、鹿群的變化,產生了真切的情感體驗,加深了對課文語言的感悟和內化。學生通過對比鮮明的事例中積極地去思考,以自己的直接經驗為基礎,藉助書本知識去主動思索所遇到的問題,積極表達自己的見解,通過教師的引導,啟發思維,構建知識,形成帶有個性特點的認知,並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通過思辯、暢想、感悟等豐富多彩而又體驗深刻的活動過程來獲取知識、培養能力。

盡管如此,在這一堂課中,還有許多不足之處。如:在引導理解鹿為什麼是「禍首」,上升降到人是罪魁禍首時,引得過度,使學生情感發展的倒向是痛恨鹿,指責人。狼吃鹿是一種生活習性。這並不是功臣,只不過,它制約了鹿的大量繁殖,間接地保護了森林。而鹿吃樹木是為了生存,本身並沒錯。而人在狼時並不知道會帶來這樣的後果。所以要客觀去分析他們之間的生物鏈關系。警示後人不要破壞生態平衡。另外,上課時總是擔心時間不足,很多學生舉手,我卻沒有給他們發言的機會。沒有做到讓學生各抒己見。而且我對學生不了解,沒能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反饋學習情況。叫到的學生對事物之間的生物鏈之間的關系說得很清楚,那麼較差的學生會怎樣呢?這就不得而知了。

在今後的教學中,我將不斷進行課堂教學的探索和實踐,將此次教學中的一些思考和困惑,作為今後嘗試和改進的起點,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

檢查是否有新評論文章評論

㈡ 人教版語文六年級上冊《狼和鹿的故事》課文

教學要求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復述課文
2.採用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培養學生的聽、說、讀及想像的能力。
3.通過誦讀,從人們隨意殺狼護反而害鹿,使鹿成了破壞森林。毀滅自己的禍首的事實中,悟出保持生態平衡的道理。
教學過程
一、說說心裡話
1.小朋友們,今天讓我們一起唱著<<大風車>>這首歌到凱巴伯森林中去遊玩一翻,好嗎?(播放課件:大風車主題曲)我們的第一站是「說說心裡話」。(播放課件:說說心裡話欄目)
2.每年的三月十二日是植樹節,你們有沒有去植樹呀?說說你們為什麼要去植樹?
師總結:不僅僅是為了一片綠色,不僅僅是你們的實踐活動。更重要的是你們在保護這一片可愛的土地,防止水土流失,草原荒廢,土地沙漠化;保護地球實際上就是在保護人類自己。
3.小朋友,<<大風車>>將開到凱巴伯森林中去,你們想不想到那兒去一飽眼福,看看美麗的大森林?
二、我看見
1.小朋友,睜開眼吧,我們到達的第二站是「我看見」。(播放課件:我看見欄目)出現在我們面前的就是凱巴伯森林,仔細的觀察,你們看到了什麼?(播放課件:森林景色)(要求用一段完整的話說出來)
小朋友們,我們做游戲時是那樣的開心,無憂無慮,可這些鹿為什麼一邊做著游戲,一邊東張西望,還向後看呢?它們怕什麼呀?(生答)
在小朋友的心目中,狼是什麼形象?狼和鹿在一起,會發生什麼事?狼是不是見到鹿就吃?它會挑什麼樣的鹿來吃?看到這樣的情景,小朋友們,你們會想些什麼呢?如果你是目睹那一劫難的小鹿,你會想些什麼?
2.
過渡:看來,小朋友們都希望把狼消滅掉,讓美麗可愛的小鹿生活下去,凱巴伯森林周圍的人們也恨透了狼,於是,獵人們一起背起了獵槍,來到了凱巴伯森林,大家看看狼怎麼樣了(播入課件)
3.好,小朋友們說得都不錯,現在鹿已經過上了自由的生活,老師想問問小朋友,沒有天敵的鹿在森林裡生兒育女,於是鹿越來越多,而森林是不會變大的,糧食來自樹木,它們會怎麼辦?森林會變成什麼樣?不如我們再回去看一下。
4.投影3(森林鹿小鳥)你們看到了什麼
投影填空()的鹿在林間()
()的小鳥在()
5.鹿為什麼會無精打採的?小朋友,你來猜猜看有哪些原因?(飢餓、生病)
鹿餓了,干嗎不去找吃的?這么多的鹿怎麼會一下子生病了呢?
三、挑戰800
聰明的小朋友,讓我們一起進入第三站「挑戰800」(播放課件:欄目)
1.挑戰的項目一:找一找,讀一讀:
用你喜歡的去讀一讀課文第一和第三自然段,看看森林和鹿在狼捕殺前後有什麼什麼?把有關的句子畫下來,讀一讀。(交流,比讀,比評議)
2.挑戰項目二:出示三個帶引號的句子。
比理解,比朗讀。
3.挑戰項目三:讀完課文,你懂得了什麼?
比合作,比交流,比評議。
四、新聞袋袋褲
真是一場激烈的比賽,一次智慧的比拼,一次團體的抗衡。課前,教師讓同學們搜集有關生態平衡的事例,下面請同學們打開,把它放進「新聞袋袋褲」,好嗎?「新聞袋袋褲」里也裝著一些見聞,讓我們一起來分享一下吧。
(出示資料)
五、奇思妙想
讓我們再一次放飛想像,共同進入第五站「奇思妙想」。
狼和鹿的故事讀完了,我們心裡有很多想法。因為還有好多好多人,不知道這個故事,不明白這個道理,作為新時代的小主人,我們有責任把這個知識和道理傳輸給更多的人。小朋友,讓我們走出森林,回到課堂,想一想,你准備怎麼做。
(生交流,師按要求分組練習,可分為故事小隊、手抄報小隊、演講小隊、宣傳畫小隊、合唱隊等)
指名表演。
總結:今天,我們兩次來到了凱巴伯森林,在被毀的森林裡我們明白了自然界中,每一種生物生存都有它的用處,不應該隨便消滅它,現在讓我們一起乘著風車走出森林,回家吧,回家後把你的想法賦諸於行動。讓大家齊心協力,為保護我們共同的家園而努力。
六、生活小水滴
最後,讓我們來看看「生活小水滴」,本期的問題是:去調查,了解身邊有哪些破壞生態平衡的行為;去思考,如何阻止人們愚蠢的行動;去行動,讓大家都來保護地球。如果你做到了,你將得到的獎品是由地球的美麗和人類後代的幸福。
抓住對比探究明理——《狼和鹿》第二課時說課與教學反思
作者:佚名文章來源:論文百分百
《狼和鹿》是蘇教版小學語文第六冊第六單元的一篇課文,這是一個關於生態平衡的故事。講一百多年前,凱巴伯森林的居民為了保護鹿群,大量捕殺狼與其他一些鹿的天敵,結果事與願違,鹿大量病死,森林也遭到了嚴重的破壞。故事告訴人們:事物之間存在著密切的聯系,破壞生態平衡將會給環境帶來無法想像的災難。
作者按「平衡——失衡——道理」的思路來構思全篇。平衡——狼鹿共存,自然統一。一百多年前的凱巴伯森林一片蔥綠,小鳥歌唱,鹿群嬉戲,惡狼出沒,歡樂與危險同在,進攻與提防並存,組成了自然統一體。失衡——狼被捕殺,災難降臨。文章從兩個方面展開敘寫:一是人們組成狩獵隊捕殺狼,消滅鹿群的天敵,槍聲響了25年,狼被殺掉六千多隻;二是鹿群從此大量繁殖,急速增長,造成嚴重飢荒和疾病流行,結局是森林遭到破壞,鹿群在毀滅。最後得出保持生態平衡至關重要、勢在必行的道理。
課文寓自然科學知識於生動的故事中,通過形象的描述,具體的數據告訴人們深刻的道理。由事及理,對比分明是本文的主要寫作特點,對比主要有三組:一是森林狀態的前後對比;二是鹿群變化的前後對比;三是狼鹿異位的對比。根據教材的特點,在考慮學情的基礎上我制定了如下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復述課文。
2、學會本課10個生字,認識2個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通過朗讀感悟,從人們隨意殺狼反而害鹿,破壞森林的事實中懂得事物之間存在著互相制約、互相聯系的關系,增強維護生態平衡的意識。
考慮學生心理特點和認知規律,我設計的主要教學思路是:先從整體入手,再以三組對比為突破點,充分利用多媒體課件、《小學語文電子教材》等電教手段創設情境,讓學生在一定的情境中理解課文,在一幅幅鮮明畫面,一個個具體數據的對比中體驗明理,使學生主動參與到探究的過程中來。為此,我准備分二課時完成教學目標:
第一課時: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第二課時:精讀比較,探究明理。充分運用電教媒體,在看、讀、議、比中突破重點、難點,明白課文所蘊含的深刻道理。
下面我具體談談第二課時的教學設計及課後的一些反思:
一、復習導入
在這一環節,出於「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的考慮,復習上堂課的學習內容,我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意識,設計了一個回答范圍較為廣泛的問題:「同學們,上堂課我們初步學習了19《狼和鹿》這篇課文,初步學習課文後,你們有什麼收獲呢?」請同學們自由暢談初學收獲。
(當這個問題提出後,一開始,同學們的反應並不熱烈,但不一會兒,同學們的小手就都舉起來了。有復述課文的,有談對狼或鹿新的認識的,有說從《小學語文電子教材》《狼和鹿》背景資料中了解到的信息的……同學們各抒己見,一下上公開課的緊張與拘束消失了大半,對上堂課的學習內容也有了一個較好的反饋。但因為同學們要說的太多,而我又不忍心打斷他們的發言,所以這一段花的時間偏長了一些。)
二、精讀比較,探究明理
這是引導學生由文明理的關鍵。教學設計時,我緊扣三組對比,以此為突破,巧設銜接,引導學生自主探究這些對比的內在原由及聯系,從而充分領悟文章難點:稱狼為「功臣」,稱鹿為「禍首」的原因,進而明白文章所蘊涵的道理。
(一)森林狀態的前後對比
興趣是孩子們最好的老師,豐富的表象可以激發學生極大的學習熱情。在導入暢談之後,我按「由圖及文,引發思考」的設想,利用多媒體創設情境,請同學們看一百多年前的凱巴伯森林的圖片,說一說:一百多年前的凱巴伯森林是怎麼樣的呢?再讓學生帶著興趣讀第一小節,找出描寫一百多年前的凱巴伯森林的句子賞讀,接著問「你喜歡這樣的森林嗎?說一說你的理由。」然後以基本同上的方式認識25年後的凱巴伯森林。由圖及文,圖文對照,在對比中引發學生思考:同一座森林,25年間為什麼會發生如此大的變化呢?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及追查原由的熱情。
(一百多年前的凱巴伯森林一片蔥綠,生機勃勃。而25年後整個森林像著了火一樣,綠色在消退,枯黃在蔓延。真實的畫面再現,圖、文的鮮明對比給了學生強烈的沖擊。看得出,同學們的內心深處被觸動了。聽,他們的朗讀聲中流露出了對一百多年前的凱巴伯森林的喜愛,還有對25年後荒涼的凱巴伯森林的沉痛的惋惜。)
(二)尋找森林改變的根源
愛因斯坦說:「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心理學研究表明:問題意識是思維的起點,沒有問題的思維是膚淺的、被動的思維,只有當個體活動感到自己需要問個「為什麼」「是什麼」「怎麼辦」的時候,思維才算真正啟動。刨根問底,凡事愛問個為什麼是每個孩子的天性。進行第一組對比後,我牢牢抓住同學們內心的疑惑,問:「同學們,看了這兩幅圖,讀了這兩句話,你們現在最想知道的是什麼?」待學生提出疑慮,再請學生自主讀文探究答案,明白:原來,人們恨透了狼,大量捕殺狼是森林前後變化的導火線。
(果不其然,第一組對比出示後,同學們提出了這樣的疑惑:同一座森林,25年間為什麼會發生如此大的變化呢?然後主動地尋求著森林改變的根源。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從提出問題開始,思維就積極主動地參與到了學習中,較好地完成了學習任務。)
(三)鹿群變化的前後對比
這部分教學活動,我按「數字比較,深入探究」的設想展開。主要是藉助多媒體手段,通過對比朗讀、引導學生比較一、三小節鹿群數量及生存的狀態,想像變化的情景,體會災難的嚴重。
(在鹿群變化的前後比較這一塊,我請學生圈出文中關於鹿的變化的數字,思考並交流數字後面的故事。多媒體根據學生回答逐一出示:四千隻(活潑美麗)十萬只(鹿的王國)四萬只(飢餓疾病)八千隻(病鹿)學生圍繞課文內容,再加入自己的豐富想像,藉助媒體展示對鹿群的變化一目瞭然,更加深刻地認識到了災難的嚴重。)
(四)狼鹿異位的對比
第四小節是文章的難點,這個教學環節我按「由文悟理,提高認識」的設想主要設計請學生用「因為……所以……」的句式聯系文中的句子說話,領悟人稱狼為「功臣」,稱鹿為「大壞蛋」的原因。進而水到渠成,明白文章所蘊含的道理。
(通過一節課的探究性學習,學生對課文內容有了較深刻的理解與感悟,所以文章的難點也就迎刃而解,主動舉手回答的同學能較好地將內部語言外化加以表達,而那些沒有舉手的同學更是我應該關注的對象。)
三、擴展延伸
拓展課外閱讀是語文課程標准提出的一個重要任務。從課本向相關材料的延伸,能有效地拓展學生的知識面。所以最後,我和學生一起進入《小學語文電子教材》這個網路平台,進一步了解關於狼和鹿及生態平衡的相關內容。
在整個這一課時的教學過程中,由於過渡銜接較自然,所以三組對比各有側重點但又並不孤立,學生探究森林狀態的前後巨大變化;鹿群的巨大變化;狼鹿異位根源的熱情很高漲。整個過程中,學生始終處於主動探索、主動思考、主動建構意義的認知主體位置。
另外,在整堂課的學習中,我還通過引導學生進行各種形式的朗讀(個別讀、齊讀、賽讀等),努力做到在讀中理解課文,在讀中感悟課文。讓全體學生都參與到課堂學習中來,真正地成了學習的主人。學生們在動情地朗讀中,也始終保持著主動參與的角色意識,他們圍繞課文內容,一遍又一遍感受著森林、鹿群的變化,產生了真切的情感體驗,加深了對課文語言的感悟和內化。
再有就是在《狼和鹿》這篇課文教學中,我深深地感受到:現代教育媒體的運用又一次成為了學生學習的好幫手。比如在《小學語文電子教材》這個網路平台上,學生從背景資料、拓展閱讀中可以大量獲取課文相關的資料,這大大拓展了學生的視野;同時現代教育媒體也是老師教學的好幫手,它的運用,避免了老師繁瑣地講解,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㈢ 找三年級語文下學期教學計劃

一、教材簡析:

本冊課本主要由「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課文」、「習作」和「練習」組成。

1、關於習慣

本冊教材在前五冊的基礎上,安排了「自主預習復習」、「認真完成作業」這兩個主題,配有5頁插圖。教學時要讓學生在逐幅弄懂圖畫內容的基礎上,結合語文學習明確有關要求並身體力行。

2、關於課文

全冊共安排課文26篇,其中韻文2篇。所編選的課文內容豐富,既有反映歷史人物的,又有展示當代人物精神面貌的;既有贊頌革命英雄人物的,也有表現兒童日常生活的;有介紹風景名勝的,有介紹自然科學常識的等等。這樣安排,不僅讓學生了解多方面的知識,接受多方面的教育,而且激發了學生的閱讀興趣,開闊了學生的閱讀視野。

與前五冊相比,本冊課文後的作業題略有變化:一是增加了聯系語境理解詞句、學習文中常見的構段方式、學習分析自然段、學習歸納課文主要內容等方面的練習,意在使學生不斷提高閱讀能力;二是增加了「小練筆」,讓學生模仿課文中的句式、段式、立意、寫法等,以便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

3、關於習作

本冊共安排了8課:看圖寫一篇作文,為別人畫像後寫一篇作文,寫寫自己的新發現,看圖寫一段對話,寫一篇板報稿,寫一篇發表自己對某件事的看法的文章,學寫日記,編童話故事。從這8課的內容可看出,本冊習作教材能貼近學生生活,重視實踐、體驗,注重讓學生輕松愉快、自由自在地練習寫作。

4、關於練習

全冊共安排8個,以綜合性為主,內容包括字詞句練習、成語和古今詩文的朗讀背誦、寫字練習、口語交際等,意在豐富語文教育的內涵,增加學生的語言積累,提高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

二、教學建議

1、要十分重視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

良好的習慣不僅有利於學生當前的學習,而且有助於他們今後全面素質的提高。因此,我們要把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列入教學目標之內。在教學過程中,要在抓好新安排的關於自主預習復習、認真完成作業等習慣培養的同時,繼續堅持指導學生保持正確的讀寫姿勢,養成愛惜學慣用品、積極發言、專心傾聽、勤於朗讀背誦、樂於課外閱讀、勤查字典、主動識字、認真寫好鋼筆字和毛筆字等方面的習慣。一定要嚴格要求,嚴格訓練,堅持不懈地把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落實到教學過程的每個環節,落實到學生學習活動的各個方面。

2、要繼續重視學生識字寫字能力的提高。

識字在第二學段的教學中仍應佔有一席地位。要盡可能調動學生識字的積極性,堅持在語言環境中讓學生自主識字。要培養學生藉助字詞典、聯系生活、結合上下文理解詞語的能力,並引導學生將所學生詞變為積極詞彙,要求學生大多數能在口頭表達中運用,一部分能在書面表達中運用。

要重視寫字指導,提高寫字質量。在平時的寫字訓練及書寫作業時,要對學生嚴格要求,讓學生樹立「提筆即是練字時」的意識,控製作業量,不加重學生筆頭作業負擔,同時加強形近字、同音字的辨析,從而提高寫字正確率,提高書寫質量。

3、要十分重視對學生讀書的指導。

閱讀教學最根本的任務就是教學生學會讀書。要想方設法引導和幫助學生實實在在地讀好課文,讓學生在自己讀懂課文的過程中,去理解內容,增長知識,陶冶情操,發展語言,從而不斷提高語文水平。在課堂教學中,一定要保證學生有充分的時間去讀書,要指導全班學生都能把課文讀正確、讀連貫,有時還要有感情地讀。

在課堂教學中,要正確處理「讀」與「講」的關系。「書不讀熟不開講」,而且教師的講解一定要精當,通過老師的「講」,幫助學生克服閱讀障礙,幫助學生領會課文中敘事狀物、表情達意的精妙之處,決不要面面俱到。在課堂教學中,還要正確處理「讀書」與「教輔手段」的關系。各種教學輔助手段(包括電教媒體)的使用,都應當為促進學生讀懂課文服務,不能喧賓奪主;同時,教輔手段(特別是電教媒體)的使用一定要適度,一定要講究效益,不能一味強調所謂的「新穎、先進」。總之,任何教輔手段都應用以組織好閱讀教學活動,把讀書落到實處。

4、要十分重視閱讀與習作的有機結合,正確處理「讀」與「寫」的關系,為學生打好習作基礎。

閱讀教學和習作教學是密切結合、相互為用的,因此,我們要重視「讀」與「寫」的有機結合。在閱讀教學中,不只是幫助學生理解思想內容,還應該引導學生進行語言積累,指導學生學習作者觀察事物、分析事物、遣詞造句、連句成段、連段成篇的方法。除上述讀與寫的「長線結合」外,還要抓好讀與寫的「短線結合」,即根據課文的特點,選擇適當的角度,讓學生通過「小練筆」,對課文從句式、段式、立意和寫法等方面進行模仿。這樣,一方面不斷地增加學生的語言儲備和材料積累,一方面不失時機地進行局部的仿寫練習,就能使學生更好地從「讀」中學「寫」,以利於其習作水平日有寸進,不斷提高。此外,還要引導學生走進廣闊的課外閱讀天地,「多讀書,讀好書,讀整本的書」,並上好每周一次的《親近母語》閱讀指導課,進一步開闊學生視野,為學生積淀更為豐厚的語言素材,為學生寫好作文打下堅實的基礎。

在習作教學中,要充分利用習作教材,解除束縛,讓學生敢於表達,樂於表達。同時,一定要准確把握教學目標,既不拔高,也不降低,而且要按照每次習作課的要求,切實指導學生學寫作文。另外在批改、講評學生的習作時,要發揮評價的激勵作用,充分保護他們表達與交流的積極性,盡力讓他們獲得成功感,從而不斷增強習作的自信心。

5、要重視語文實踐活動的開展。

堅持每月開展一兩次饒有趣味的語文實踐活動,活動的內容可與課本聯系,可與學生的生活實際聯系,可與重大時事聯系,體現「在生活中學語文」的理念,進一步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使學生聽說讀寫能力整體向前發展。

蘇教版小學語文(國標本)三年級下冊教學進度表

周次
日期
教學內容及課時安排
備注

1
2.21-2.25
習慣(3) 長城和運河(2) 美麗的南沙群島(2)

2
2.28-3.4
廬山的雲霧(2) 習作1(2) 練習1(3)

3
3.7-3.11
微笑著承受一切(2) 雪兒(2)

花瓣飄香(2)習作(1)

4
3.14-3.18
習作2(1) 練習2(3) 階段檢測(2)菩薩兵(1)

5
3.21-3.25
菩薩兵(2) 李廣射虎(2)

少年王勃(2) 大作家的小老師(1)

6
3.28-4.1
大作家的小老師(1) 習作3(2) 練習3(3)趕海(1)

7
4.4-4.8
趕海(1) 荷花(2) 古詩兩首(2) 習作4(2)

8
4.11-4.15
練習4(3) 階段檢測(2) 期中檢測(2)

9
4.18-4.22
七顆鑽石(3) 我應該感到自豪才對(3) 水上飛機(1)

10
4.25-4.30
水上飛機(1) 跟蹤台風的衛星(3) 習作5(2)

練習5(2)
這一周為8節

11
5.2-5.6

勞動節放假

12
5.8-5.13
練習5(1) 「你必須把這條魚放掉!」(3)

狼和鹿(3) 放飛蜻蜓(1)
這一周為8節

13
5.16-5.20
放飛蜻蜓(1)習作6(2) 練習6(3) 階段檢測(1)

14
5.23-5.27
階段檢測(1) 恐龍(2) 槐鄉五月(3)

海底世界(1)

15
5.30-6.3
海底世界(2) 習作7(2) 練習7(3)

16
6.6-6.10
寓言兩則(2) 爭論的故事(2) 剪枝的學問(2)

習作8(1)

17
6.13-6.17
習作8(1) 練習8(3) 階段檢測(2)

期終復習(1)

18
6.20-6.24
期終復習(7)

19
6.27-
期終復習

1、習作訓練原則上每周一次,進度安排中無習作訓練的周次,由教師結合閱讀教學內容自行安排小作訓練。

2、各學校應從地方課時或校本課程中每周辟1課時作為《親近母語》課外閱讀指導課,指導學生開展《親近母語》課外閱讀。

㈣ 《狼和鹿的故事》主要內容

在20世紀初,在美國西部落基山脈的凱巴伯森林中約有4000頭野鹿,而與之相伴的卻是一群群兇殘的狼,威脅著鹿的生存。為了這些鹿的安寧,1906年,美國總統決定開展一場除狼行動,到1930年累計槍殺了6000多隻惡狼。狼在凱巴伯林區不見蹤影了。於是鹿在那裡開始無憂無患「無計劃」地生育了,不久鹿增長到10萬余頭。興旺的鹿群啃食一切可食的植物,吃光野草,毀壞林木,並使以植物為食的其他動物銳減,為此也使鹿群陷於飢餓和疾病的困境。到1942年,凱巴伯森林中鹿下降到8000頭,且病弱者居多,興旺一時的鹿家族急劇走向衰敗。 出現這種事與願違的局面,其因是狼被人消滅了。狼一方面捕食掉一些鹿,使鹿總數得到控制,不致於繁殖到使植被退化的程度;另方面,狼捕食的鹿多為老弱病殘者,有助於鹿種優勝劣汰,利於鹿群傳宗接代;再方面,鹿在狼的追逐下,經常處於逃跑的運動狀態,促進了鹿的健壯發育。由於狼消失了,鹿沒有天敵,「懶漢」體弱,鹿群退化。 美國政府為挽救滅狼帶來的惡果,於上世紀70年代制定了「引狼入室」計劃。而這項計劃卻遭到一些人的反對未及時實施。隨著人們環境意識的提高,「引狼入室」計劃終於在1995年得以實施。時年從加拿大運來首批野狼放生到落基山中,森林中又煥發勃勃生機.

㈤ 寫一篇描寫人物350字的周記

我的老師長著烏黑的眉毛,一雙大大的眼睛,還戴著一副眼鏡,她上課嚴厲,下課時放鬆,臉上總是露出甜美的笑容。
每一次我寫作文,她總是在一旁提醒我:「把字寫得小一點,不要把字擠在一起,下次要注意喲!」她幫我把擠在一起的字擦掉,讓我重新寫。下幾次寫作文,每當我把字擠在一起時,那句話就會在我耳邊回響。
最近,老師發現我的字歪歪扭扭的,老師便來到我的身邊看我是怎麼寫字的,後來發現我的握筆姿勢不對,便幫我調整了一下,果然,我的字明顯橫得平豎得直了。我很高興,因為老師說我的字有了很大進步。
她每次教我寫作文,都會耐心地說:「選材要選好寫的,提綱要列清楚。」我每次寫作文都寫不長,於是我便問老師:「為什麼我寫的作文不長?」老師回答我:「因為你寫得不具體,而且沒有心情描寫,所以就不長了。」說著她拍拍我的腦袋,送走了我。
她對我很好,總是耐心地指出我的不足之處,幫助我改正錯誤。她的教誨我終生難忘。

㈥ 如何提高語文閱讀教學的實效性論文

閱讀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語文閱讀教學的目標是小學生能初步理解、鑒賞文學作品,嚮往美好的情境,關心自然美和生命,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動的形象和優美的語言,關心作品中人物的命運和喜怒哀樂,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說出自己的喜歡、憎惡、崇敬、嚮往、同情等感受,受到優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勵,嚮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發展個性,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這是閱讀教學的價值和作用的根本體現,也是閱讀教學的出發點和歸宿點。課堂教學是語文教學的主陣地,要緊緊抓住這短暫的40分鍾,使之發揮最大的效益,提高語文閱讀教學的時效性。
一、做好協調,抓住時機適時進行規范教育。
俗話說:「不以規矩,不成方圓。」良好的課堂紀律是提高學習效率的必要保證。語文課堂上常遇到這樣的情況,許多小學生在交流閱讀體會時,有話要說,不吐不快,或意見與他人達不成共識時,情緒無法自控,會爭的面紅耳赤,甚至大鬧情緒,至於別人講什麼,他是一概不知,內心只想著自己表達的意思。這時,教師往往感到比較棘手,倍感壓力,對孩子們的常規習慣不佳感到焦慮。一旦遇到這樣的情況,教師要發揮組織、協調、引導的作用。可以這樣提醒學生:「大家都在積極思維,這是好的。可大家都在講,我都聽不清你們說什麼了,不如一個個說,讓大家都能了解你的想法,好嗎?」「學會傾聽也是一種好習慣。」
教師抓住時機適時進行規范教育,讓孩子了解規范內在的意義,才能陶冶孩子的情操,學會認真傾聽他人的發言,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從而提高語文課堂學習的效率。
二、選擇方法,激發興趣提高課堂教學實效。
有些教師在教學初始時,常常從零開始講授新課。如在教學《放飛蜻蜓》這課時,有教師這樣引入:「同學們,你們知道陶行知嗎?陶行知為什麼要放飛風箏?蜻蜓有什麼作用呢?」這樣的導入忽視學生已經預習了課文的事實,忽略了校園中、教室牆壁上陶行知的名言,是假定學生什麼也不知道來組織教學的。
著名特級教師於永正老師說過:「對於孩子的學習來說,第一是興趣,第二是興趣,第三還是興趣,當孩子們興趣盎然地投入學習中時,學習就變成了一種特殊的享受,變成了一種精神的需求。」事實上,導入作為教學起始環節,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創設積極的學習氛圍,為學習導向。我們完全可以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導入新課,架設生活和語文的橋梁。
1、牽手生活,激發課堂情趣。
一次班級讀書活動,筆者是這樣組織的:讀書會前播放流行歌曲《龍拳》,聽著音樂學生興奮地交頭接耳,個別學生還跟著音樂哼唱。音樂播放完時,我問:「聽出來是誰唱的什麼歌嗎?大聲地說出來。」學生顯得異常興奮,立即回答:「周傑倫的《龍拳》。」我說:「看,我們人人都知道,難怪叫流行歌曲呢?只是,流行的東西,要想成為一種經典,必須要經得起時間的考驗。我手上拿的兩本書(我舉起《男生賈里全傳》、《女生賈梅全傳》)在剛剛問世時也颳起了一股流行的旋風,很多年後的今天,當你們捧起這本書時仍然是如此的喜愛。因此,我就在想,這本書最打動你們、最吸引你們的地方究竟是什麼?我想聽聽你們心中的想法……」整個過程行雲流水,絲絲入扣,將學生的興奮點與交流內容完美地結合起來。
語文學習的外延與生活外延相等。學生在學習交流和日常生活中,學會了許多歌曲,接觸到了許多影視片段。導入新課時,恰當地運用影視片段、流行歌曲等,可以創設與課文相協調的氛圍,極大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
2、注重積累,關注語言素養。
語言積累是語文教學的重要一環,精彩句段、名言警句、對聯長詩等是學生語言積累的必修內容。導入新課時,可以以學生已有的積累為基礎,促進學生的語言素養的發展。如在教《牛郎織女》一文時,先讓學生說說描寫忠貞不渝的愛情的詞語,學生說出了「海誓山盟、海枯石爛、執子之手、與之偕老、相敬如賓」等詞語後,用語言導入:「可見好景不長,這樣溫馨平靜的日子,不久就如過眼雲煙般消失了……」
事實證明,一成不變的教學方法容易是學生厭倦而產生疲勞,影響美感。常新教學手段能使學生永遠保持一種耳目一新的新鮮感。尤其是導語、結構的設計、教學內容的處理、教學方法的選擇上都應該具有多樣化,才能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性。
三、關注細節,凸顯細微差別准確品評鑒賞。
目前仍有不少老師在閱讀教學中在頻繁地分析課文,直接肢解文本內容,引用的資料泛濫成災,把語文講「腫」了,效果卻很不佳。著名小學語文特級教師王崧舟老師說:「閱讀,要緊的是培養一種對語言文字的敏銳感覺。」教師不光要重視引領學生品讀賞析文中的精彩片段或優美語句,還應根據教學目標關注一些不太引起學生注意的,看似平常的詞語或是簡單的語句,抓住這些細節引導學生品讀。
《荷花》中有一句:「白荷花在這些大圓盤之間冒出來。」一般我們在課堂上引導孩子解讀為:一個「冒」字體現了白荷花的動態之美即可。細細掂量這個「冒」字,你彷彿感受到了一個爭先恐後、一種亭亭玉立、一種掙脫拘謹後的自由、一種蘊蓄能量後的噴薄。白荷花們是那樣的充滿活力,那樣惹人喜愛,她們驕傲地展示著自己的身段、自己的容顏、自己的精神和氣質。讀著「冒」,嚼著「冒」,你自己也彷彿成了一朵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的白荷花。
有人以讀到「飽經風霜」一詞,便在腦海中浮現出深深的皺紋,深陷的眼眶,充血的眼睛,黝黑的皮膚,瘦削的下巴,無助的神情,甚至枯黃凌亂的須發……語言總是以表象或概念的形式儲存在大腦之中的,如果沒有相對應的表象積累,語言也就沒辦法經受同化或順化,進而在大腦中安家。所以教師應想方設法引導學生體驗生活、感受生活,以豐富大腦中的表象材料。教學中進行一些針對性較強的換詞練習、詞義比較、不同語句表達效果的品評與鑒賞等,可以幫助學生建立起表象,可以加強概念之間的相互關聯,凸顯細微差別,准確理解詞語,體會用詞的精當。
四、熟讀成誦,強化記憶復述鞏固閱讀成果。
復述,看似枯燥實質豐富多彩,看似機械實質提高能力。復述有利於理解和記憶課文內容,培養訓練學生思維的條理性和邏輯性,提高學生的想像力、概括力和口語表達能力。中年級是培養學生聽說能力的重要時期,我們常常聽到一些老師總是埋怨學生「不會說話」,而沒有從自身尋找原因,找到解決問題的策略。
在教學《狼和鹿》一課時,根據教參的提示把復述課文作為教學的重難點。在理清脈絡,精讀課文後,讓學生練習復述課文。盡管出示了復述的要求和方法,給足了練習時間。學生上台復述時,課文重點部分——「狼被捕殺後,森林和鹿的變化」,學生基本不能具體、生動的復述出來。學生在復述過程中,語言結巴,對成語和生動的比喻句往往不能復述出來,更別談什麼創造性復述了。這樣的復述有用嗎?進行了反思後,在當天的家庭作業中增加一項:背誦全文,明天檢查。第二天,復述效果出人預料的好。
周恩來總理說:「積背於少年,受益於終身。」背誦有利於強化記憶,鞏固閱讀成果。兒童在記憶力最佳時期積累一些規范的語言,必將為他們日後的語文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五、注重練筆,生成主動願望拓展延伸課外。
有專家言:「要把寫擠進課堂。」當我們把寫擠進課堂後,如何更加有效地利用那寶貴的課堂時間寫出成效,讓學生真正用「筆」來思考,是擺在我們一線教師面前的一個難題。我們最常見的套路就是結束本課時對學生說,課文學到這兒,你最想對誰說寫什麼?拿起筆來把你想說的話寫出來。學生埋頭寫話,然後請幾位學生讀一讀。聽多了,細細揣摩學生發出的感慨,要麼套話連篇,如「孫中山,你真棒,我要向你學習!」要麼錯誤百出。而教師對這些無關痛癢的感慨只是一味地附和,使人感到有些生硬、茫然。
要提高練筆的有效性,要從以下方面入手:
1、不能盡是發感慨、補空白,更多的要從學生的角度考慮,學生是否想寫,學生會如何寫。在設計練筆話題時,需要讓學生在入情入境的體驗中,產生表達的慾望,渴望情感的宣洩。如此一來,學生練筆就從教師的命題作文下的被動狀態轉化為積極主動的願望。就上面的「孫中山,你真棒,我要向你學習!」當學生發出大而空的感嘆時,可適時追問:「你想向孫中山學習什麼呢?請說具體一點好嗎?」
2、學生練筆往往需要一個消化思考、組織語言的過程,而課內短暫幾分鍾就要學生完成一篇像樣的練筆不太現實,甚至導致一部分學生敷衍了事。因此,在不加重學生的負擔的前提下,可以將練筆延伸到課外,給學生更充裕的時間認真完成。事後教師再對其進行批改,調高練筆的實效。
六、有效體驗,交叉滲透整合設置三思後行。
筆者在教學《孫中山破陋習》一文前,為了讓學生切身體會纏足這一陋習,布置每位學生回家後用嫌小的鞋子擠穿半小時。課上交流時,學生紛紛傾吐心聲:哎呦,我的腳疼的一步都走不了了,脫下鞋是腳上勒出一道道印痕,氣得我一把把小鞋摔出老遠……一開始,還為這一設想沾沾自喜,可課後經過反思,認為這樣的體驗和交流是無效的。且不說學生都是在抱怨穿的那雙小鞋而不是裹小腳其事,單從保護青少年身心健康的角度來說這一做法也是不可取的。其次,裹腳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它體現的不僅是身體上的傷害,更是一種精神上的折磨、心靈上的蹂躪、人格上的踐踏。這些在穿小鞋這一短時體驗就能感悟到嗎?這顯然是考慮不周。在以後的教學中,設置體驗情境時,總是要三思而後行。
因此,追求有效個性的課堂閱讀教學,作為教師要不斷地思考、總結和完善。如果我們能在自己的教學實踐中及時發現問題,並抱著「問題就是課題」的研究理念,在實踐研究中解決實踐問題,那麼這樣一個教學經驗的積累過程,也就成了實現自己有效教學,實現自身專業成長的過程,就能較好地解決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實效性的問題。

閱讀全文

與狼和鹿第二課時教學設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