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視頻設計 > 良渚古玉教學反思

良渚古玉教學反思

發布時間:2021-03-14 11:58:11

『壹』 怎樣鑒定良渚玉器

您好
良渚文化玉器的鑒定方法
首先,良渚玉器的鑒定要細辨玉質和沁色。良渚古玉所用的質料有多種,其中最主要的是透閃石——陽起石系列的軟玉,另外還有螢石、葉臘石、石髓、綠松石等美石。依其纖維結構的差異,呈現出兩種不同的形態。一類是未受沁時為半透明的湖綠色,受沁後為雞骨白玉料,這種玉料當時多用於製作琮、鉞、三叉形飾、冠狀飾等玉器。另一類是未受沁時為不透明的暗綠色,受沁後五色斑駁,肉眼常可見絹雲母狀交雜的纖維結構,這種玉料在良渚早期就已經被採用,主要用於製作面積較大的玉璧,個別也製作成玉琮,但製作的玉琮工藝粗率,從墓葬中出土位置看,其禮儀上的地位明顯遜於採用第一種玉料製作的玉琮。到了良渚晚期,可能是由於第一種玉料匱乏,第二種玉料被普遍用於製作高節琮。
實際上,真正的良渚古玉沒有較純凈的雞骨白,自然環境下形成的玉質白化,是由於透閃石內部的結晶水逐步失去形成的,一般會經歷紅化、失透、白化的漸變過程,這是辨別良渚質料上最基本的特徵。
市場上經常所見仿製的良渚雞骨白玉器一般沒有這種色澤的自然變化過程,而是用高溫炙烤玉器,在900度以上的高溫環境下,玉器失透變白,硬度降低,但這種仿雞骨白在質料上存在很多破綻,比如:整器死白,裂紋均勻分布,與地底埋藏千年所造成的同向冰裂明顯不同。仿製良渚玉器的材料多采自江蘇溧陽的小梅嶺玉礦,與良渚先民選用的玉材相同,晶體較粗,明顯區別於微晶結構的和田玉質,這樣的仿品要從工和沁上著手辨別,僅從玉料出發經常會「打眼」。也有的仿製品選用遼寧的岫岩玉礦,顏色有黃色、褐色、雜色、青綠色等,透明度較高,經常用來高溫仿製雞骨白玉器。
其次,良渚玉器的鑒定要辨別透明度、光澤和顏色變化。在江浙平原地區出土的良渚古玉,如反山、瑤山、匯觀山等地出土的良渚玉器,表面經過四千多年的歲月,常常會形成一層光亮、緻密的膜,側光下呈現明顯的玻璃光。古人製作玉器過程中,需要經過開料、刻工、拋光等多道工序,形成絕佳的拋光效果。加之受到四千年埋藏環境的共同影響,最終形成了玻璃光的效應,在高倍顯微鏡下可見不規則的細微磨痕,這是現代電動工具加工所無法仿製的特徵。
在餘杭地區出土的玉器基本上都是白色的,與人們意識中的反差很大。實際上良渚玉器最初都是湖綠、黃綠、碧綠、深綠色,這種白色行內稱為雞骨白和老泔黃。因為地質作用和物理變化,次生變化受沁2000年以上,甚至4~5千年才能形成。早期的良渚玉器表面的膜已經損壞,紋飾模糊,泥土侵入後猶如石灰和石膏,稱為解理。比如在新地里發掘的很多玉璧,只有套模板才能取出。雞骨白的玉器經過陰干會恢復一些硬度,經過盤玩,人的汗水和油脂沁入後會逐漸恢復瑩潤,顏色也會改變,主要是變紅,台北故宮和國外一些博物館的很多清宮舊藏的良渚古玉,主要都是紅色的。
良渚玉器的製作工藝,有一些在今天看來仍不可思議。在出土的良渚玉器上,不少留有切割的痕跡,這些切割痕分為鋸切割和線切割。鋸切割是用片狀的石器和竹片配合解玉砂做直線切割,用於玉器的開料和剖面。而線切割則是用獸皮加水和解玉砂的制玉工藝,由於沒有精確的定位技術,經常在玉器表面留了拋物線形的切痕,在一些良渚玉琮、玉鉞的表面經常可以看到這種現象。專家推測,這些弧形切痕保留了當年一種線切割工藝的痕跡,線切割是制玉工藝的第一道工序,稱之為「解玉」,所謂解玉就是把玉料按照玉器成品的需要,切割成不同的形狀。
在今天,由於有了各種型號的機械裝置,即便是大型玉料的切割也變得非常簡單,但是在古代,這種切割最為普遍的工藝就是採用了線切割。古人把獸皮拿下來割成小細條,然後捲成繩子狀,因為它本身有堅硬程度,然後加上解玉砂,在玉料上進行反復地拉鋸。經實驗,一塊10公分左右的玉料經過獸皮加解玉砂,在幾十小時內就可以拉開一面。
在良渚玉器上,最讓人不解的是那些工藝極為繁復的神秘紋飾,在堅硬的玉石上雕刻這些精美而細密的線條,無疑是一件極其困難的工藝。在江蘇一個良渚文化遺址內,曾出土了200多件尖狀石器,這些石器的硬度大多超過良渚玉石,而且有著鋒利的尖頭和弧形的薄刃,這些石器可能就是用來雕刻良渚玉器紋飾的工具。
研究良渚玉器,就必須鑽研其鑽孔工藝,良渚玉器上的鑽孔採用了管鑽和鋥鑽,前者用於口徑較大的孔,如玉琮;後者用於小型配飾的鑽孔,如玉牌和錐形器上的鑽孔。由於解玉砂在鑽孔過程中會不斷磨損,越深入鑽孔就越困難,從工程學的角度出發,古人採用了雙面對鑽的方式來提高鑽孔效率,由於原始工具無法精確定位,經常在對接處出現錯茬和台階的現象,良渚後期隨著高節琮的出現,玉琮鑽孔一般不加打磨,這也是鑒定良渚玉器的重要方法。
現代仿製良渚玉器的作坊,多是採用電動工具鑽孔,因此在孔壁內部經常可以看到連續的螺旋紋,這是鋼質鑽頭直接切削玉料的結果。有的鑽速過快,經常在孔的邊緣造成崩茬現象。而真品鑽孔內部雖然可以觀察到螺旋紋,但是大多不連續,特別是採用鋥鑽工具的鑽孔,多出現多個軸線相互交錯的同心圓鑽孔,對光觀察疊壓效果特別明顯,這就是收藏界常說的「台階」,這種現象經常出現在琮型管和圓柱形器上,藏家當細辨之。
總之,良渚玉器種類龐雜,色彩光澤也常隨受沁程度的不同而呈現出多種變化,仿製者為求高利又挖空心思不擇手段,但只要我們掌握真品在質料、製作工藝、造型紋飾等方面的特點,尤其是那些無法仿製的細部特徵,就不難明辨真偽

『貳』 良渚的玉器有什麼用

良渚文化為我國新石器晚期文化遺址之一 分布地點在長江下游的太湖地區 其中心在浙江省良渚
社會形態處於原始社會末期奴隸社會早期
當時的玉器除了具有神玉祭祀的作用 還有作為氏族首領或奴隸主身份地位財富的象徵

『叄』 良渚文化為什麼突然消失

5300年前,良渚曾經是中華大地上文化活動最為活躍的地區之一,良渚先民們運用他們的勤勞與智慧,創造出了高度發達的史前文明,迸射出了中華文明之光。但是,這一文明在輝煌了1300年之後,卻在日後突然神秘地消失了,成為了中華歷史的「斷層」,只留下大量的文物古跡。這成為了後世間一個難解的謎。

良渚文化出土的文明

「良渚文化」是中國考古學上最為驚人的發現之一,在20世紀30年代中期,施昕更學者在自己的家鄉餘杭縣良渚鎮,首次發現了大批新石器時代晚期的陶器、石器和玉器。後來,人們又在太湖的周邊地區發現了類似的遺存,日後,人們便將這些文化遺址正式定名為了「良渚文化」。

20世紀70年代初,中國浙江省餘杭縣長命鄉一個農民正在田間耕作,卻意外地翻出一些古玉器。在經過當地文物部門的鑒定之後卻發現,這個農民挖出來的竟然是距今有5000年歷史的玉器!考古人員在這一帶仔細地搜尋,最後找到了一個叫反山的地方。反山是一個比平地高出4、5米,由人工堆築而成的大土堆,什麼人在什麼年代、為什麼而堆了這個土堆?在這個土堆的附近,為什麼會有古玉出現,經驗豐富的考古人員立即想到了「良渚文化」。此後大量的文物出土,更是證明了考古人員的推斷是正確的。

在良渚文化中,玉器是出土數量與種類最多的文物。據統計,目前已有近萬件的各類玉器出圭了。其精美程度、其製作技藝都讓人極為驚嘆。在良渚文化中,祭壇與墓葬合一是比較獨特的現象,在發現良渚文化的匯觀山、瑤山等大型遺址中,祭壇的周圍都有排列有序的墓葬出現。良渚文化時期,祭壇是一個將人界與神界溝通的崇高場所,那些掌握了祭祀權力的階層都會將自己與家屬葬於祭壇周圍。

一個已經擁有高度文明的文化卻在輝煌了1300年後突然地消失了,成為了歷史的斷層。到底後來發生了什麼目前,考古界比較認同的說法是「海浸」。專家推測說,在距今4000年左右,天氣逐漸轉暖,海平面不斷上升,良渚人生活的區域開始淪為一片汪洋,這是造成良渚文化消失的主要原因。另有學者推測,當時一部分良渚人南下,融入了當下的石峽文化中;一部分人北上,與中原地區的龍山文化先民發生了戰爭,失敗後被融合;另有一部分人留在故鄉,數百年後與馬橋文化逐漸融合。還有一種說法是,良渚貴族過於奢靡,導致國家的非生產支出過於巨磊,終致亡國。

良渚文化的輝煌我們現在只能從那些冰冷的玉器中窺見一斑,到底良渚文化是如何消失的,我們卻無法得到解答。

『肆』 良渚玉鐲的相關知識

杭嘉湖地區的農民在取土燒磚及農田耕作時都會時不時地弄出點零星的良渚玉器。我就在無意中收藏到了一件良渚古玉。這就是本文中介紹的玉鐲。
這只玉鐲是同另一塊玉一道買下的。買那塊玉時,有朋友勸我別買,賣主一見連忙降價,我想想人家大老遠的跑來,不買點東西怎麼對得起人,就把它買下了。賣主見我買了,又趁機從包里摸出這只玉鐲,說:「王先生,算便宜點,你留下吧!」我一看玉鐲倒是玉鐲,內里和兩面都是平的,外圈是半圓的,顏色灰灰白白,還帶點黑,加點黃,爛了許多窟窿,只有一面有一層薄薄的紅色,也是那種病懨懨的紅,整個就是一塊爛石頭嘛。我這個人向來臉皮薄,不太好意思拒絕人,對方已講價了,又不貴,只好再掏一次腰包。但是這次卻讓我實實在在地撿了便宜,因為這只玉鐲是一件真正的良渚古玉。你相信買玉要講緣份嗎?說實在話,我非常相信。
這只玉鐲,我根本沒有把它當回事,隨隨便便地就丟到了抽屜里,繼續搞我的和田玉收藏。只是有朋友來我這玩,問我收到了什麼東西時,才拿出來給他們看看。大家也不看好,而且內徑太小,沒法佩戴。
黑漆古水銀沁表面有點點的斑塊,是古玉沁變的形態,如將其迎光觀察,可見其處閃閃發光,俗稱「蒼蠅翅」。
隨著我對古玉的了解,慢慢地我開始注意這只玉鐲了,因為很多書上都說上古時代的玉鐲大多是高筒狀或者是內平外圓的,而且一般不雕紋飾,扁平狀或圓柱狀都比它們要遲,在《良渚文化玉器》一書中,有一件扭絲紋玉鐲內里也是平直的。再說它的顏色吧,絕對是二次生成的,而且十分自然,它身上的窟窿也很自然,不像是人工用氫氟酸之類的化學葯水爛出來的,用開水一泡,拿出來聞是一股土腥氣,這更證明這些窟窿實際上是「蛀孔」,是高古玉器受沁的一種表現形式,而且在它身上還有一種沁色——「冰裂紋」,就好像瓷器的開片一樣,十分美麗。我知道這是一件高古玉器真品了,趕緊把它好好的藏了起來,一般人是不讓他們碰的。大約一年以後,我因為給一家單位編輯一本書,我們家闖進了一位女孩,她是來幫忙打字、排版的。我們沒有女兒,看見這么個清純的女孩,夫妻倆喜歡的不得了,要認她做乾女兒,讓她住在我們家,又買東西送給她,還給他起了個跟我們姓的名字——王妍。我馬上想到了這只玉鐲,連忙取出來,獻寶似的,女孩也真有緣,手生得特別小,居然一點不費勁就戴上了。
沒想到大約過了一個月的光景,女孩開始說手鐲戴著不舒服,發熱,而且越來越熱,有點受不了。我說,別人玉戴了都涼,你怎麼戴熱呢?小姑娘在手上擦了些肥皂作潤滑劑,把玉鐲取下了,我又寶貝似的藏了起來。
又過了好長一段時間,有一天我在不經意地展玩我的寶貝時,突然發現這只玉鐲原本只是薄薄的一層紅色竟然變成了大半層紅色了,其中有一塊簡直像是紅寶石,用燈光一照,沒有一點瑕疵,顏色也極其艷麗。這只玉鐲,我以前看得很仔細,決不是這樣的,這在古玉是一種「盤變」,是因和人的體溫、汗液接觸發生的一種變化,就好比是從冬眠狀態中甦醒過來了。它是不是在我們乾女兒的手臂上完成「復甦」的呢?過去我一直認為,地方玉的沁色一般都只是些雞骨白,不像和田玉那樣五彩斑斕,沒什麼「玩」頭,從這只玉鐲的變化至少部分的改變了我對地方玉的看法。
我時常在琢磨,這只玉鐲這么小,不大像是給成人戴的,或許是一位充滿父愛的酋長,特意命人做了送給他的寶貝女兒——一位美麗的小女孩的,他的寶貝女兒又通過大地母親將玉鐲流傳到了今天,被我收藏到了。我們的乾女兒後來又到外地去闖盪了一段時間,回到了自己的故鄉,前些日子打電話告訴我,她要做新娘了。
我們都衷心祝福她,並希望她帶自己的如意郎君到我們家作客。既然這只充滿五千年父愛溫情的玉鐲她不適應,那麼,我就另選一塊代表吉祥的古玉送給她。
2002、12、30凌晨
原載《王敬之說古玉》

『伍』 良渚玉鐲的傳說

杭州的良渚實在是太不起眼了,既沒什麼特別的物產,風光也不怎麼樣,但是自從發現了一批埋藏在地下的玉器後,它的名聲在古玉文化史上比任何地方都叫得響。良渚文化的玉器也成為海內外的古玉收藏家夢寐以求的珍寶,特別是那些刻有神秘的神人獸面紋的玉琮,更是令人垂涎。
1998年《錢江晚報》曾登載了一篇文章,說的是在浙北某地的工地上一位民工發現了一個古墓葬,就瞞著其他人,第二天,天沒亮,他神不知鬼不覺地鑽進古墓里找到了一個良渚玉琮,賣給了當地的古玉販子,得款兩萬元。古玉販子又將玉琮通過走私分子介紹,以100萬元人民幣的高價,賣給了澳門的收藏家。據說又有杭州的古玉販子也染指其中。整個故事曲曲折折,大結局是公安人員抓獲了這批販子,還遠赴澳門將玉琮追回,使得國寶未能流失,搗騰良渚古玉的販子們也雞飛蛋打,贓款被沒收不說,還罰了一筆錢。文章似乎在傳遞著一個信息,良渚出土玉器是國家的財產,一般人還是別碰為好。
沁色為黑漆古水銀沁,黑漆古沁一般都是高古玉器。
其實,報紙沒登這類故事之前,杭州很多古玩商也都是不碰良渚古玉的,他們認為那是「高壓線」,還是不要碰的好,搞古玩,什麼樣的古董不能賺錢,幹嘛提心吊膽的「玩」那個。
我喜歡玉,從一開始買到的「福壽如意」就是和田玉。這是真正的「玉」,而其他任何被稱為玉的南陽玉、岫岩玉只能叫「玉石」。老祖宗經過幾千年的選擇,最後才選定用最能體現儒家價值觀的和田美玉作為「國石」,我們沒有理由去背離它,所以除了因為「高壓線」之外,從玉質上我也不太喜歡這種「地方玉」。
但是良渚文化的古墓葬,並不像後代的墓葬埋得那麼深,5000多年的滄桑又讓它們在外表上毫無標記,根本不存在盜墓的問題。

『陸』 良渚有哪些玉文化

良渚古玉被命名為「中華玉」
5000年前的王者之器,良渚文化玉器中最具代表性與原創性的玉琮、玉璧和玉三叉形器等三件玉器,在良渚玉文化產業園開園日正式被命名為「中華玉」。
玉琮是良渚文化玉器中最具形體原創意義的器物,是同時代輻射面最寬、影響力最大的玉器;玉璧是良渚文化玉器中單位面積最大的器類,《爾雅》記載「璧圓象天」,其形制涵括了「天」與「日」兩個概念,是日、月在天上繞行軌跡的物化表現;玉三叉形器也為良渚文化獨創的玉器器形,是男性顯貴者頭部冠帽上特有的禮儀性裝飾,其獨特的造型,以及神人獸面圖像的琢刻,充分顯示出其別具一格的抽象化與象徵性意義。
基於良渚文化玉器在中華玉文化發展史上的輝煌地位,中華玉文化中心和杭州良渚遺址管理區管委會選擇了其中最具代表性與原創性的玉琮、玉璧和玉三叉型器三種器類,將其組合在一起,作為「中華玉」代表器型,以昭示「禮、德、和」的中華傳統文化內核,彰顯「文明之光,和諧之器」的象徵意義。

『柒』 佩帶良渚古玉可以養人嗎

禮記》中所說:「君子無故玉不去身。」在中國幾千年的歷史文化中,對玉的愛好,是中華民族文化特色之一。玉有著豐富的精神內容,它象徵著高貴、純潔、友誼、吉祥等,是民間廣泛流傳的信物,中國人佩玉以求避邪除凶,人們以玉為美為榮為貴,玉成為人們習俗生活的一部分。
玉器經過數千年的繼承和發展,從史前的古樸、雅拙到秦漢的雄渾豪放,再發展到明清的玲瓏剔透,要把玩這些古玉更有「三忌」、「四畏」需要遵從。所謂「三忌」,是指古玉「忌油」、「忌腥」、「忌污濁氣體」;所謂「四畏」是指古玉「畏冰」、「畏火」、「畏姜水」、「畏驚氣」。
所謂「忌油」,是指古玉應避免接觸油膩。這是因為油脂可封堵玉質的微細孔隙,使玉質中的灰土不能出來,玉器就不會瑩潤,透不出所謂的「清光」。玉器因在地下長期受水浸土蝕,微細孔隙中自然滲入土質或雜質,養護的目的便是盡量使其雜質「吐」出。有些人以為將古玉抹上些花生油或在鼻上、面額、頭發中沾些人體油脂,可使古玉顯得油亮、溫潤,實則是一大忌,反而對玉質有害。一旦沾了油膩,解決的辦法有二,一是用滾水煮一會兒,便可退油,二是將玉件放入痱子粉或乾麵粉中,吸除油脂。
「忌腥」是指玉器與腥物接觸,不但使玉器含有腥味,也會傷至玉質。腥氣或腥液中所含的化學成分,如鹵鹽等,對玉器有一定的腐蝕,而導致玉質受損,所以古玉要避免與腥物相觸。
古玉「忌污穢」的道理與「忌油」相似,因此玩玉之時,事先要洗凈雙手。
至於所謂「畏冰」,是指古玉時常近冰,或被凍,則色沁就不活,沒有潤感,謂之「死色」。有人以為將古玉放在冰箱中冷凍,會使其「通透」和「質堅」,實在是一大錯誤,這樣做可能會使玉質產生裂紋而不可挽救。
「畏火」則是說古玉如果常靠近火或熱源,則可能使「色漿」盡褪。「色漿」主要是指玉質的表面光澤和透明度。古玉近火受熱,尤其是高溫,可導致裂紋的產生,亦可傷及玉質,從而失去光澤、降低透明度。不要說是古玉,即便是新玉,也是一樣。
「畏姜水」是說有些人以為「姜水」是除腥除臭之物,可除去古玉的土腥氣或腐臭氣。實際上,古玉與姜水接觸往往會使已有的沁色黯淡無光。如果浸的太久,還會使玉器渾身起麻點,難以補救。
「畏驚氣」是指當佩戴者受驚或不慎將玉器跌落在地或碰撞於硬物之上時,玉器重則「粉身碎骨」、輕則產生裂紋。因為重撞之下,內部結構總會受影響,即便是肉眼看不見的微細裂紋,也是玉器的隱患。所以,玩玉者講究平心靜氣,戒驚戒躁,這也是修身養性的內容。

『捌』 良渚玉琮怎麼讀

良渚玉琮的拼音為:liáng zhǔ yù cóng。

良渚玉琮作為良渚文化的典型器物,因其具有精美絕倫的紋飾和重要的歷史價值,以及巨大的藝術魅力,自古就被嗜玉者所追捧。宋代的一些影青瓷就開始模仿良渚玉琮的造型。

「良渚古玉」它以質地堅韌、造型奇特、紋飾神秘而贏得人們的青睞。良渚玉器品種豐富,已形成了自己的玉器體系,在中國史前玉器史上佔有舉足輕重的獨特地位。

其中的玉琮、玉璧、玉鉞和玉錐形器既是良渚文化的玉製品重器,又是學術界爭論最為激烈的焦點。

(8)良渚古玉教學反思擴展閱讀:

央視綜藝頻道(CCTV-3)大型文博探索類節目《國家寶藏》迎來本季最激動人心的《國家寶藏》國寶之夜,收官盛典。九大館長再次齊聚國寶舞台,在現場揭曉參考廣大網友投票情況、結合各界專家意見的最終進入特展的9件國寶名單。

它們的數字化影像將在故宮博物館箭亭廣場上的中國多寶槅中展出。浙江省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之一的良渚玉琮最終脫穎而出,入選9大國寶之一。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和平藝術家,也是杭州女婿的韓美林擔任本次浙江省博物館入選特展國寶的揭曉人。玉琮的入選理由是它見證了華夏先民神乎其技的智慧、經天緯地的信仰,見證了五千餘年前文明投射至中華大地的燦爛輝光。

知來路,識歸途,揭開玉琮之上的霧靄,窺得中華文明多元起源的端倪,明了中華文明世代傳承的方向。

『玖』 求一個關於良渚的傳說

良渚玉鐲傳說

杭州的良渚實在是太不起眼了,既沒什麼特別的物產,風光也不怎麼樣,但是自從發現了一批埋藏在地下的玉器後,它的名聲在古玉文化史上比任何地方都叫得響。良渚文化的玉器也成為海內外的古玉收藏家夢寐以求的珍寶,特別是那些刻有神秘的神人獸面紋的玉琮,更是令人垂涎。
1998年《錢江晚報》曾登載了一篇文章,說的是在浙北某地的工地上一位民工發現了一個古墓葬,就瞞著其他人,第二天,天沒亮,他神不知鬼不覺地鑽進古墓里找到了一個良渚玉琮,賣給了當地的古玉販子,得款兩萬元。古玉販子又將玉琮通過走私分子介紹,以100萬元人民幣的高價,賣給了澳門的收藏家。據說又有杭州的古玉販子也染指其中。整個故事曲曲折折,大結局是公安人員抓獲了這批販子,還遠赴澳門將玉琮追回,使得國寶未能流失,搗騰良渚古玉的販子們也雞飛蛋打,贓款被沒收不說,還罰了一筆錢。文章似乎在傳遞著一個信息,良渚出土玉器是國家的財產,一般人還是別碰為好。
沁色為黑漆古水銀沁,黑漆古沁一般都是高古玉器。
其實,報紙沒登這類故事之前,杭州很多古玩商也都是不碰良渚古玉的,他們認為那是「高壓線」,還是不要碰的好,搞古玩,什麼樣的古董不能賺錢,幹嘛提心吊膽的「玩」那個。
我喜歡玉,從一開始買到的「福壽如意」就是和田玉。這是真正的「玉」,而其他任何被稱為玉的南陽玉、岫岩玉只能叫「玉石」。老祖宗經過幾千年的選擇,最後才選定用最能體現儒家價值觀的和田美玉作為「國石」,我們沒有理由去背離它,所以除了因為「高壓線」之外,從玉質上我也不太喜歡這種「地方玉」。
但是良渚文化的古墓葬,並不像後代的墓葬埋得那麼深,5000多年的滄桑又讓它們在外表上毫無標記,根本不存在盜墓的問題。

『拾』 良渚古國的良渚人是如何加工玉器的

中國玉器源遠流長,已有七千年的輝煌歷史。七千年前南方河姆渡文化的先民們,在選石制器過程中,有意識地把揀到的美石製成裝飾品,打扮自己,美化生活,揭開了中國玉文化的序幕。在距今四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時代中晚期,遼河流域,黃河上下,長江南北,中國玉文化的曙光到處閃耀,以太湖流域良渚文化、遼河流域紅山文化的出土玉器,最為引人注目。

良渚文化玉器種類較多,典型器有玉琮、玉璧、玉鉞、三叉形玉器及成串玉項飾等。良渚玉器以體大自居,顯得深沉嚴謹,對稱均衡得到了充分的應用,尤以淺浮雕的裝飾手法見長,特別線刻技藝達到了後世也幾乎望塵莫及的地步。最能反映良渚琢玉水平的是型式多樣,數量眾多,又使人高深莫測的玉琮和獸面羽人紋的刻畫。

與良渚玉器相比,紅山文化少見呆板的方形玉器,而以動物形玉器和圓形玉器為特色。典型器有玉龍、玉獸形飾、玉箍形器等。紅山文化琢玉技藝最大的特點是,玉匠能巧妙地運用玉材,把握住物體的造型特點,寥寥數刀,把器物的形象刻畫得栩栩如生,十分傳神。'神似'是紅山古玉最大的特色。紅山古玉,不以大取勝,而以精巧見長。

從良渚、紅山古玉多出自大中型墓葬分析,新石器時代玉器除祭天祀地,陪葬殮屍等幾種用途外,還有辟邪,象徵著權力、財富、貴賤等。中國玉器一開始,就帶有諸多神秘的色彩。

閱讀全文

與良渚古玉教學反思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