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簡述遠程教育中教學媒體選擇的四個原則是哪些
基本原則:根據教學媒體對於促進完成教學目標或教學目標所具有的特性和教學功能,來選內擇和利用容媒體。
具體原則:
1.合理利用教學媒體的原則:每一種媒體都具有一定的特性,因此他們的功能也不盡相同。沒有一種媒體可以適應於所有教學目標,充分發揮各種媒體各自的優勢。
2.充分考慮教學設計過程原則:選擇教學媒體一定要滿足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對象以及教學策略的要求。
3.媒體使用的環境與實際效果原則:
教學媒體只有在具體的教學環境中使用才能發揮出它的作用,而其中的環境因素對於媒體的選擇和使用往往有限製作用。
4.
其它原則:師生對媒體的熟悉程度、教育經費、教學軟體的質量及數量、對環境的特殊要求以及管理水平等等。
2. 遠程教育中一般運用哪些教學媒體
現代教抄學媒體在教育教學中襲有許多運用形式,主要有:
1、利用電腦課件將課堂教學內容、人物造型及其動作、對話、思維於一體,結合彩圖中的實物投影,讓學生們在活靈活現的人物演示過程中邊看、邊聽、邊想。 在啟發學生理解問題的同時, 利用電腦屏幕引出課題。這樣, 用文字、聲像相結合的方法來引出新課,激發學生們學習新課文的興趣, 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2、計算機網路化教學可實現資源共享網路化教學有利於加強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信息交流; 有利於同國內 外其他教學資源間的信息交流與共享; 有利於利用遠程教學與虛擬課堂等先進的教學手段, 可大大提高教學效果。
3、常用的現代教學媒體有多媒體計算機、網路、幻燈、投影、錄音等。現代教學媒體中, 以前投影用於教學較為普遍。 課堂教學中所用 的投影方式主要有兩類: 第一類是普通的幻燈投影, 第二類是實物投影儀, 這一類的投影效果較為逼真。
3. 遠程教育教學媒體的八個功能是哪些
遠程教育中教學媒體的8個功能維度:
表現力、認知目標、控制交互、參與性、受眾面、成本結構、使用技能、設計要求。
1.表現力
是呈現教學信息的特徵,是媒體教學功能的主要因素。通常從3方面考查:
(1) 媒體呈現的信息作用的器官;
(2) 媒體對空間、時間、運動、色彩等的表現力;
(3) 媒體使用何種符碼呈現信息。
2.認知目標
不同的教學媒體在實現各種不同的認知目標上是有功能差異的。媒體教學功能表現出差異的認知目標主要包括:
(1) 知識與理解:接受事實,了解背景、關系和規律,改善認知結構;
(2) 應用與技能:培養各種實踐活動技能和應用理論解決實際問題的技巧;
(3) 智力和能力:開發智力、增長各種能力;
(4) 評價與態度:培養興趣和愛好,發展判斷力和價值觀,轉變態度和行為習性。
3.控制交互
控制特徵主要包括:
(1) 操作的方便、界面的友好、是否需要專門技能;
(2) 輕便、便於攜帶,便於隨時隨地使用;
(3) 時間控制特性,即師和生對媒體的時間控制功能特徵。
交互特性:
主要指教學信息的傳播方向和教與學雙方的相互作用功能特徵,可以分為單向傳播媒體和雙向交互媒體兩類。
媒體的交互特性與控制特性一起是教學媒體的重要功能,對教與學的效果影響極大。
4.參與性
學習者在利用媒體進行學習時的行為參與和情感參與,不同媒體是有所不同的。對教學媒體設計行為參與反應活動的主要目的是:
(1)變被動的接受信息為主動積極地學習,增強學習效果;
(2)保證教學目標的實現,促進各種相應學習反應活動的發生和配合;
(3)對自己做出正確的評價,診斷問題和困難,並設法解決;
(4)反應活動是學生樹立自信,有強化學習動機、增強學習動力。
另外,媒體功能中的情感參與更不容忽視。
5.受眾面
媒體的受眾面也稱接觸面或易獲得性,指媒體的受眾多少以及獲得該種媒體的難易程度。
6.成本結構
不同媒體的成本是不同的。媒體成本分析的基本問題是:應該了解不同媒體的成本結構及其規律:不同的媒體,其設計(創作)成本、開發(製作和大規模生產)成本和發送(播送、發行)成本的相對比例是不同的;不同的媒體,其固定成本和可變成本的構成比例也是不同的;不同的媒體,其各種成本要素的變化規律是不同的。媒體以上各種成本要素及其變化規律最終會產生不同的成本效益,這是考察教學媒體功能時不可忽視的一個重要方面。
7.使用技能
要求媒體使用者應當掌握必要的使用技能:學生應該學會基於資源的學習、會利用各種媒體進行學習、學會自學;學會利用技術和媒體與教師、與同學、與他人交流,實現協作學習;學會主動地獲取信息、加工處理信息、發布和傳播信息。
8.設計要求
教學媒體功能要充分發揮作用,設計者應掌握一定的專業知識和設計技巧。
4. 教學媒體分類有哪些
教學媒體是教學內容的載體,是教學內容的表現形式,是師生之間傳遞信息的工具,如實物、口頭語言。圖表、圖像以及動畫等。教學媒體的常見分類:
一、 根據使用媒體的感知器官分類
1、視覺媒體:指發出的信息主要作用於人的視覺器官的媒體。
如印刷品、圖片、黑板、教科書、掛圖、標本、幻燈、投影等。
2、聽覺媒體:指發出的信息主要作用於人的聽覺器官的媒體。
如口頭語言、錄音機、廣播等
3、視聽覺媒體:指發出的信息主要作用於人的視覺器官和聽覺器官的媒體。如電影、電視、計算機等。
4、交互多媒體:指使用多種感官且具有人機交互作用的媒體。如多媒體計算機。
二、根據教學組織形式的需要分類
1、課堂展示媒體:投影、錄象、黑板等
2、個別化學習媒體:印刷品、錄音帶等
3、小組教學媒體:圖片、投影、白板等
4、遠程教育媒體:廣播電視、計算機網路等
三、按媒體的物理性質分類
1、光學投影教學媒體:包括有幻燈機和幻燈片、投影機和投影片、電影和電影片等。這類媒體主要通過光學投影,把小的透明或不透明的圖片、標本、實物投射到銀幕上,呈現所需的教學信息,包括靜止圖像和活動圖像。
2、電聲教學媒體:包括有電唱機、擴音機、收音機、語言實驗室以及唱片、磁帶等。它將教學信息以聲音的形式儲存和播放傳送。
3、電視教學媒體:主要有電視機、錄放像機、影碟機、錄像帶、視盤、學校閉路電視系統和微格教學訓練系統等。它的主要特點是儲存與傳送的是活動的圖像和聲音信息。
4、計算機教學媒體:包括有計算機和計算機課件等。它能在各種教學活動中實現文字、圖表、圖像、活動圖像等教學信息的傳送,儲存與加工處理,與學習者相互作用,開展有效的教學活動。計算機網路,它可以實現基於網路的遠距離教學,並且可以開展基於網路的協作學習、研究性學習等教學模式。
四、信息傳播的方向分類
1、單向傳播媒體,例如電影、電視
2、雙向傳播媒體,例如多媒體電腦
五、按歷史發展
1、傳統學習媒體
2、現代學習媒體
除此之外,還有一些其它的分類方法。
5. 遠程教育系統中"教與學子系統"的五個子系統的功能.
一、教師授課系統
功能:通過教師的講授向學生傳授知識。
根據授課系統中教師和學生是否能夠進行交互還可
以將該系統進一步劃分為雙向系統和單向系統兩類。
雙向系統中學生不僅能看見老師的圖像,聽到老師
的聲音,而且老師也能看見學生的表情,向學生提出問
題並聽到學生對問題的回答。
單向系統為廣播方式,學生能聽到教師上課的聲音
並看到教師的圖像,但教師卻無法看到學生的圖像和聲
音,也不能與學生進行交互。
二、學生自主學習系統
功能:學生利用遠程教育系統中的教育資源進行
自主學習。是遠程教育系統區別於普通學校教育的一
個重要方面。
自主學習系統通常是由教師或專業人員將教學內
容精心製作為多媒體形式的電子教材,稱為課件,然
後放在專門的伺服器上,學生隨時隨地可以通過網路
來訪問這些電子教材,實現自我學習的目的。
三、答疑係統
功能: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進行解
答,同時對學生的學習效果進行檢查。答疑係統是
構成遠程教育系統的一個重要部分。
現有的遠程教育系統中答疑係統通常是利用
Internet上的bbs、E-mail或網路教室來實現學生
與學生、學生與教師之間的討論。
四、作業與考試系統
功能:負責學生作業的布置、提交和批改以
及學習效果的測試。
在Internet基礎上建立作業與考試系統,比
如用E-mail來完成作業的布置、提交,用www系
統實現網上的在線測試等。
五、教學教務管理系統
功能:對學生的注冊、繳費、課程、成績、學
籍等進行綜合管理。教學教務管理系統是遠程教育
系統中不可缺少的。
在現有的遠程教育系統中一般不完全開放,只
有注冊的學生才能自由使用教學資源。系統必須有
相應的對學生的身份進行認證系統,並對學習活動
過程跟蹤。
6. 簡述遠程教育及其基本特徵
1、遠程教育:
遠程教育是指由特定的教育組織機構,綜合應用一定社會時期的技術,收集、設計、開發和利用各種教育資源、構建教育環境。
並基於一定社會時期的技術、教育資源和教育環境為學生提供教育服務,以及出於教學和社會化的目的進而為學生組織一些集體會議交流活動(以傳統面對面方式或者以現代電子方式進行),以幫助和促進學生遠程學習為目的的所有實踐活動的總稱。
2、基本特徵:
資源利用最大化:
各種教育資源庫通過網路跨越了空間距離的限制,使學校的教育成為可以超出校園向更廣泛的地區輻射的開放式教育。學校可以充分發揮自己的學科優勢和教育資源優勢,把最優秀的教師、最好的教學成果通過網路傳播到四面八方。
學習行為自主化:
網路技術應用於遠程教育,其顯著特徵是:任何人、任何時間、任何地點、從任何章節開始、學習任何課程。網路教育便捷、靈活的「五個任何」,在學習模式上最直接體現了主動學習的特點,充分滿足了現代教育和終身教育的需求。
學習形式交互化:
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通過網路進行全方位的交流,拉近了教師與學生的心理距離,增加教師與學生的交流機會和范圍。並且通過計算機對學生提問類型、人數、次數等進行的統計分析使教師了解學生在學習中遇到的疑點、難點和主要問題,更加有針對性地指導學生。
教學形式修改化:
在線教育中,運用計算機網路所特有的信息資料庫管理技術和雙向交互功能,一方面,系統對每個網路學員的個性資料、學習過程和階段情況等可以實現完整的系統跟蹤記錄。
另一方面,教學和學習服務系統可根據系統記錄的個人資料,針對不同學員提出個性化學習建議。網路教育為個性化教學提供了現實有效的實現途徑。
教學管理自動化:
計算機網路的教學管理平台具有自動管理和遠程互動處理功能,被應用於網路教育的教學管理中。遠程學生的咨詢、報名、交費、選課、查詢、學籍管理、作業與考試管理等,都可以通過網路遠程交互的方式完成。
(6)簡述遠程教育中教學媒體的八個功能擴展閱讀:
遠程教育組織模式可以分為:
個體化學習模式和集體學習模式,也即個別學習和班組學習兩種模式。
其最重要的差異在於:班組集體教學方式是建立在同步通信基礎上的,教師和學生必須進行實時交流。
而個別化學習方式是建立在非同步通信基礎上的,在學生的家庭里創造出學習環境,學生可以在適合的時間進行學習。兩種學習模式在本質上同教育資源的傳輸和發送模式有關。
7. 簡述遠程教育系統的特徵和基本組成,以及每個子系統包括的主要內容
遠程教育系統中教與學子系統的五個子系統的功能
一、教師授課系統
功能:通過教師的講授向學生傳授知識。
根據授課系統中教師和學生是否能夠進行交互還可以將該系統進一步劃分為雙向系統和單向系統兩類。
雙向系統中學生不僅能看見老師的圖像,聽到老師的聲音,而且老師也能看見學生的表情,向學生提出問題並聽到學生對問題的回答。
單向系統為廣播方式,學生能聽到教師上課的聲音並看到教師的圖像,但教師卻無法看到學生的圖像和聲音,也不能與學生進行交互。
二、學生自主學習系統
功能:學生利用遠程教育系統中的教育資源進行自主學習。是遠程教育系統區別於普通學校教育的一個重要方面。
自主學習系統通常是由教師或專業人員將教學內容精心製作為多媒體形式的電子教材,稱為課件,然後放在專門的伺服器上,學生隨時隨地可以通過網路來訪問這些電子教材,實現自我學習的目的。
三、答疑係統
功能: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進行解答,同時對學生的學習效果進行檢查。答疑係統是構成遠程教育系統的一個重要部分。現有的遠程教育系統中答疑係統通常是利用Internet上的BBS、E-mail或網路教室來實現學生與學生、學生與教師之間的討論。
四、作業與考試系統
功能:負責學生作業的布置、提交和批改以及學習效果的測試。
在Internet基礎上建立作業與考試系統,比如用E-mail來完成作業的布置、提交,用WWW系統實現網上的在線測試等。
五、教學教務管理系統
功能:對學生的注冊、繳費、課程、成績、學籍等進行綜合管理。教學教務管理系統是遠程教育系統中不可缺少的。
在現有的遠程教育系統中一般不完全開放,只有注冊的學生才能自由使用教學資源。系統必須有相應的對學生的身份進行認證系統,並對學習活動過程跟蹤。
現代遠程教育系統構成要素分析
現代遠程教育系統構成的要素分析
按照系統的「組織原理」,對一個「系統」最簡單的描述是:系統是一個對輸入變數進行處理、加工,轉化為輸出量的過程。同時,該系統還是其所在的更高級系統的一個子系統。 們也將按照這一原理,把遠程教育系統分為輸入(inputs)、轉換(transformation)、反饋(feedback)、控制(controls)、上級系統(supra-system)、教育技術(it)和輸出(outputs)等七個相互作用的子系統。
輸入1.人力資源。過去,教育是在某一特定的空間(如教室)里,由教師或培訓人員在事先設計的線性課程、視音頻或印刷材料的輔助下完成的。學生來了,只是給他們講授一下課程,作一些指導。不管他們學到了什麼,學校卻有最好的定量的度量手段——學習時間和測試分數。諸如能力和表現等定性結果則是間接的。因此,幾乎沒有把學習者當作一個和其他系統元素密切相關的系統輸入量。然而,在今天以網路為基礎的、充滿技術媒體的學習環境中,遠程學習需要大量的、多樣化的輸入。人力資源的輸入不光包括教師、培訓人員和服務機構,還應該包括學習者–––整個遠程教育系統轉化過程中的活躍因素。因為知識來自於學習者的習得,並通過他們的行為得以驗證。如果學習者在某一知識領域、技能或態度上表現得不錯,他常常可以跳過某些進程,直接學習下一過程。人力資源輸入還包括技術人員和支持者,如網頁設計製作人員、課程計劃人員、教育心理學專家、衛星教育服務商和視音頻傳播技術人員等,他們也參與遠程教育的實施。
2.學習材料。作為輸入子系統的一部分,課本、紙張、鉛筆和許多其它供應物已在教育或培訓系統使用多年了。目前,一些新的輸入量如軟體、多媒體光碟、激光紙、墨粉、網際網路瀏覽器和計算機視頻系統成了今天學習材料的重要組成部分。
3.設施。隨著越來越多的學生通過基於網路和視頻系統的遠程教育進行學習,教室空間可能會變小,但還是需要一定的空間修建教室,放置電視設備和計算機等基礎設施。
4.操作過程中的輸入。遠程學習的實施過程中,資金、時間、公用事業(如水、電、交通等)和信息等輸入必不可少。時間是一個很關鍵的因素。遠程教育的計劃者需要一定的時間來准備、協調和實施傳送,這比傳統教育系統所需的時間要多得多,基於網路的課程尤為突出。考慮到 國經濟基礎還很薄,用於教育的資金有限,因此,現代遠程教育的實現還需要一定的時間,不可一蹴而就。
轉換遠程教育系統的核心部分是變換或轉換環節,它由五個相互作用的子系統構成。通過它們之間的相互作用,實現預期結果,並反應實現預期結果的方法和途徑。
1.管理層。管理層負責解釋各控制變數,組織團隊,提供支持和資源。另外,他們還應該 主動掌握市場情況、受眾情況和受眾需求。他們還控制著財政。
2.內容和課程專家。他們的主要任務是分析和設計適合於以學生為中心的、及時的和基於 能力培訓的遠程教育課程。他們還負責提前告訴學生學習任務和學習評價標准,以確保學 習測量手段的順利實施。
3.交互和傳送活動。遠程教育中的交互和傳送一直是教學人員和培訓人員要執行任務的一 部分。在現代遠程教育過程中,師生之間、培訓人員與技術人員之間、學習者之間、接 受培訓者與學習內容之間在現代遠程教育過程中,師生之間、培訓人員與技術人員之 間、學習者之間、接受培訓者與學習內容之間的交互規劃尤其值得注意。對計算機網路 教育和基於視頻的教育而言,個別化的輔導正在取代傳統教育形式下由教學人員引導學 生學習的方法。會話和反饋必須預先組織好,尤其是對基於網路的指導教學,這一點就 更為重要。
4.行為科學和社會化。在傳統教學方式下,一個學生只要來到學院教室里坐好,記筆記, 記憶一些事實,最後參加考試就行了。而今天,「網路化的一代」正通過電子郵件(e- mail)和網際網路在一個全新的虛擬世界裡交往。規劃交互性的活動,如相互之間的介 紹、團隊之間的協作、合作和必要的評價,都是必須實時進行。每個人都獨一無二,學 習風格千差萬別,如果把他們統統都放到基於網頁的課堂中幾乎無法進行下去。因此,現 代遠程教育,必須符合學習者的行為特徵,尤其是學習心理特徵和學習風格。
5.通信。「通信」子系統在上述四個子系統之間起著連接的作用,對於安排知識結構和傳送 知識、經驗以及評價和不斷完善整個轉換過程必不可少。
轉換環節除了包含上面五個子系統外,還必須有兩個輔助子系統:存儲子系統和評價子系統:
1.存儲(memory)。每個組織機構,都必須時刻了解其努力的歷程,特別是它的歷史。學 生和接受培訓者的記錄,被認可的歷史,交流的記錄,個人數據,執行標准,基準數 據,測試,任務和評價記錄以及經濟報告等都是教育系統中儲存部分的內容。新技術的 應用大大減小了這些內容存儲的空間,而過去則不行。如今,很多歷史數據在企業和學 校的計算機網站上都可以看到。
2.評價(rae)。研究、估算和評價(research assessment evaluation,簡寫為rae)子系統也 和這些操作記錄密切相關。學習內容的研究、教育進程的評價以及對學習者的評價是遠 程教育系統實施過程中的基礎工作。rae在早期發展一個遠程教育課程的階段(如宣傳、 需要分析和形成性評價)非常重要。它經過操作階段達到最後的輸出(團隊的滿意程度、 預算分析、學習者的表現和綜合評價)。rae處理部分既從存儲部分輸入又從裡面取出內 容。它們對「轉換」過程至關重要。
控制控制機構引導和調節著整個系統。國家和地方的法律、法規、政策,尤其是教育主管部門的有關規定等都影響著遠程教育系統功能的實現。對遠程教育事業起著輔助作用的一些要素,例如國家經濟預算政策,對教育的投入等都會影響到課程的設置、技術的採用和人員的財政支出。電信通信部門——這個連接服務商、老師和學生的紐帶,也必然影響到遠程教育的實施。
輸出遠程教育的輸出,體現了遠程教育系統的功能,也是整個遠程教育系統要達到的目標。但 們不能將它與整個教育系統的輸出相混淆。對於教育系統而言,最基本的輸出量應該是學生在生活、學習、活動中表現出來的行為。現代遠程教育系統輸出量應該以下幾個部分組成:
1.適合於學習者的有效的學習方式。現代遠程教育「是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和教育技術,創設 計算機、衛星電視和現代通信相結合的網路環境,綜合運用多種媒體和遠程學習的支持 服務,為願意學習的人們提供學習機會和條件的一種教育形式。」因此,作為構築21世紀 終身學習體系的主要教育教學手段,為學習者提供一種適合於他們自己的學習方式是遠 程教育系統的最終目標之一。
2.學習者的習得。不管學習者抱著什麼樣的目的接受遠程教育,他們總希望獲得一定的收 獲。學習者的習得包括:課程能力、利用材料學習的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等等。可 見,與傳統教育模式相比,學習者的學習習得主要表現在不斷充實知識、解決工作中遇 到的實際問題以及適應新的工作環境等方面,而不是僅僅表現在考試成績和得到學歷上
3.人員的滿意程度和系統效益。從事遠程教育事業的個人和團體,他們的滿意程度以及系 訓和全球合作組織中,雇傭人員的滿意程度以及他們的收入的最低限度都作為一個因素 影響整個系統的存在與否。必須在決定如何發展個別化學習策略之前就優先考慮到這些 輸出,使它們達到一種平衡狀態。
8. 遠程教育在教學中有哪些顯著特徵
1遠程教育具有哪些特徵
遠程教育在課程設置、學籍管理、教育管理等方面要比常規的學校教育更靈活多樣,充分適應成人學習者的特點。下面介紹遠程教育具有哪些特徵,希望可以幫助到各位。
1、開放性。
這是遠程教育最基本的特徵。常規的學校教育是封閉性的,其表現是教育資源被封閉在校園內,教育的門檻被抬高,接受教育的人始終是社會中少數精英。遠程教育則是面向社會大眾的,對學習者來說,教育的門檻被降低,接受教育的機會大幅度地增加,教育信息資源得以共享。遠程教育就是應社會大眾的教育需求而誕生,遠程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為一切有意願的人提供受教育的機會。
2、延伸性。
這是遠程教育的功能特徵。常規的學校教育把學習者從四面八方匯集在特定的校園中,在一定的制度安排下,由教育者對其實施教育活動。這是一種教育資源與功能收縮和集中應用的教育形式。遠程教育正好相反,它把教育信息傳送給四面八方的學習者,藉助各種媒體技術把教育信息向外傳輸,實際上就是把教育資源和教育功能向外擴散。遠程教育就是通過這種擴散,將自己的教育功能向整個社會延伸。這種延伸性符合現代教育的終生學習的理念。
3、靈活性。
從各個國家的情況看,遠程教育一般面向成人,承擔了在職教育、成人教育的工作。於是,遠程教育在高等教育、成人教育領域得到迅速發展。這樣一來,遠程教育在課程設置、學籍管理、教育管理等方面要比常規的學校教育更靈活多樣,充分適應成人學習者的特點。
4、手段中介性。
與常規的學校教育相比,遠程教育是基於媒體技術和各種教育信息資源進行其活動的,只有藉助信息工具才能構成遠距離的教育活動。所以,遠程教育的各個環節,如注冊報到、教學活動、作業的布置與提交、評價和信息的交流與反饋等,都離不開有關媒體的中介作用。盡管常規的學校教育也需要媒體技術,但它不像遠程教育那樣對媒體工具、對傳輸手段有著高度的依賴性。沒有媒體手段的中介作用,遠程教育就難以開展。
5、管理性。
盡管遠程教育是具有開放性、延伸性和靈活性的教育形式,但它依然是在一定製度下,有目標、有管理、有評價、有反饋、有調控的教育活動。遠程教育的開放性、延伸性和靈活性,並不意味著隨意性和盲目性,它依然以特有的方式和制度調控教育活動的運行。不能把大眾傳播的信息接受方式——隨意點擊網頁、隨意調換電視頻道等行為理解成遠程教育,這種行為不是遠程教育,而是廣義的個人化的「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