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現代漢語800詞,周健<對外漢語教學技巧325例>電子版,可以給我發一分嗎
你的郵箱?
B. 高分求《漢語課堂教學技巧325例》電子書!
PDF電子版要不要,2009年出版的
C. 對外漢語教學方法有哪些
1,「來對外漢語教學法」的源課程性質和意義
1.1 對外漢語教學的性質: 漢語作為外語或者作為第二語言的教學。
思考:對外漢語教學同「英語教學」比較相似還是跟「中小學語文教學」比較相似,為什麼
2,教學法的理論支柱
2.1 討論:
思考:這些都談到了外語教學法的理論基礎,你覺得有什麼共同之處。
提示:上述書中均把語言學理論、心理學理論、教育學理論作為重要的理論基礎。
2.3 教學法理論支柱之二:心理學原理
2.3.1 心理學研究什麼?
感覺、知覺、記憶、想像、思維-->心理活動
情感、意志-->心理過程
需要、動機、興趣、理想、信念、脾氣、內外向-->個性傾向和特徵
2.3.2 心理學對人的心理活動、心理過程及個性傾向等等的研究,都在相當程度上影響外語教學方法。
2.4 教學法理論支柱之三:教育學原理及教育心理學原理
2.4.1 教育學研究什麼?
2.4.2 教育學的發展影響外語教學法:
1) 在傳統古典教育思想的制約下,只能採用翻譯法。
2) 捷克教育家認為教育必須「遵循自然」,從而產生了直接法。
4,布置作業
D. 如何提高小學雙語漢語課堂教學效果
一、小學語文課堂的語言技巧
教師們在教學實踐中都有這樣的體會:聽一堂好課,就像觀賞一幅名畫,令人心曠神怡;就像欣賞一首名曲,久久餘音在耳。這就是教學語言在課堂中所體現的價值。在新課改下,我們倡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模式,且大量使用現代教育技術,但不能據此削弱語言在教學中的作用。相反,以往小學語文教師簡單、貧乏的語言在新課改下,顯得很不適應。這就要求教師應該嫻熟、精當地掌握小學語文課堂的語言藝術。這些高超的教學語言往往具有磁石般的吸引力,將學生的注意力緊緊抓牢。如:我在講《葡萄溝》這一課時,開頭我用這樣一段話引入:我們偉大的祖國風景優美,物產豐富。寶島台灣的日月潭風光秀麗迷人,令人神往;桂林的山清水秀堪稱天下第一;杭州西湖美景令人贊不絕口,流連忘返,可謂人間天堂。今天,老師帶領同學們去游覽瓜果遍地飄香的葡萄溝。話音一落,課堂上就「亂」起來了,學生的學習熱情一下子就被我點燃了。這樣,學生才會在語文課堂中人人聽下去、想下去、說出來,寫出來。同時最大限度地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二、小學語文課堂要體現生活化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提出「教學要體現生活化」。教師通過創設生活中的情境,讓學生在教師精心設計的情境中積極地觀察、思考、發現、探究、創造,真正參與到一個生動活潑、主動和富有個性的學習活動中,較好地體現了新課程的特色與新課程的理念。如:我在教《筍芽兒》一課時,先問:同學們喜歡吃竹筍嗎?然後帶領全班同學去學校東邊操場的竹林里觀察竹筍。有一名學生告訴我:「竹筍的媽媽是竹子,她長得高保護著竹筍,就像媽媽保護我一樣。」另一名學生摸了摸竹筍告訴我:「竹筍外邊包裹著很硬很硬的殼,特別扎手,吃到竹筍可真不容易。」還有一位學生說:「竹筍很堅強,可了不得,它不但要沖破地面還要努力脫掉身上的硬殼。」還有學生……這樣,我打破了以往的課堂常規,帶領學生走出課堂,走入生活,通過實踐,學生說出了自己的真實感受,收獲了意想不到的結果。這種形式學生學起來感到既輕松又愉快。
三、營造寬松的課堂氛圍
創設寬松和諧的課堂氛圍,就是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出於教學目的的需要,依據一定的教學內容,利用多媒體和教學語言的恰當使用配合,創造出師生情感、興趣、求知探索精神的高度統一,融洽和步調一致的情緒氛圍,旨在激起學生滿腔的學習熱情和學習興趣,師生在此情此景中進行的情景交融的教學活動,當然比一板一眼、一本正經的課堂氛圍要好得多。這樣,有利於學生自己去發現、探索、研究。我在教一年級學生以「誇家鄉」寫話時,創設了這樣的情境:今年暑假,我家要來一位遠房親戚,他跟你們一樣,也上一年級。我想讓他在我們這里過一個愉快的假期。誰能幫我出個金點子?沒想到一下子就拉近了師生之間的距離,給學生一種親切感,一種平等、和諧的學習氛圍,學生自然就產生了學習動機,紛紛動腦筋幫我解決這一問題,有學生說:「家鄉的武侯墓旅遊風景區很有名,帶他去那兒玩。」還有一學生說:「家鄉的茶葉很有名,送他回家時帶點土特產。」還有……這時,我趁機點撥。這樣,對於一年級學生寫話難、無話寫的問題,在愉悅的氛圍中迎刃而解了。
四、增加師生互動生成新知識的份量
在小學課堂教學中,學生接受的知識大體有三個方面:一方面,教科書及教學參考書中提供的知識,由教師傳授給學生;另一方面,是教師個人的知識;其次,是師生互動產生的新知識。在新課改下,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師生互動產生新知識的比例將不斷增大。過去,基礎教育課程有統一的內容、統一的教材教參、統一的標准,統一進行考試。全國同年級同學科的課堂教學如出一轍,這種機械化的教學活動,教師只能依賴於教科書及參考書,較多地喪失了獨立性和創造性。與此相反,新課程對教學的影響力也明顯地加大。如:師生共同製作、收集、整理,分角色朗讀等。教師和學生共同探討新知識、新問題將主載新課改下小學語文課堂教學。
E. 對外漢語教學過程中可能用到的參考書
《商務館實用漢語師資培訓教材•漢語課堂教學技巧325例》 世界漢語教學學會、 周健 商務印版書館 ~~~~針權對不同的教學、知識點舉例說明課堂活動、課堂游戲和練習的方法。
《實用對外漢語教學語法》 陸慶和 北京大學出版社~~~~也是劃分了不同教學內容,亮點是分類舉例說明學生常見偏誤。
《現代漢語八百詞(增訂本)》呂叔湘 商務印書館 ~~~~基本上本科班教材後的重點詞很多都能在上面找到詳細講解,有很多近義詞辨析。
《1700對近義詞語用法對比》楊繼洲 北京語言學院出版社 ~~~~詞條下面分為詞義說明、詞語搭配和用法對比三部分,實用性很強,就是比較貴。
F. 如何讓農村孩子在漢語課上動起來
一、努力開發資源,引導學生在愉快的活動中,體驗新知。 在小學漢語課本中,有很大一部分內容是描寫學生身邊現實的生活場 景的。但是由於時空關系,作者當時所處的環境與現在的具體情況有些變 化。因此,通過模擬的手段讓學生最大程度地體會作者的感受,是提高學 習效果的重要辦法。自己在教學中的具體做法是努力開發身邊所有資源, 盡可能去尋找與課本內容相同或相似的場面。比如《一次比一次有進步》 一課,我沒有直接講授,而是帶領同學們觀察冬瓜和茄子。同學們看到實 物高興地歡呼著,玩鬧著,爭先恐後去摸一摸,直接摸索出了它們的特點, 省略了講解時間,把節省下來的時間用在了這個年級學生愛畫畫的特點, 讓他們畫出了冬瓜和茄子,使學生的個性得到了發展。由於經過這樣的觀 察活動,學生們不再僅限於課文中的文字描述和展示,而是按照真實的感 受和觀察到的現實情景對文章內容進行領會,不僅輕而易舉地學懂了文中 的內容,還增長了不少課外的知識,他們的觀察能力、表達能力都得到了 培養,切實提高了教學效果。又比如在教《烏鴉喝水》一課時,自己依據 課文和圖片雖然是靜態的,但學生們的心靈是動態的這一特點,根據課文 內容先准備透明一個水杯和一些小石子兒以及稍大一點的石塊,然後讓他 們進行試驗。通過這樣的實驗操作學生自然領會了課文內容,也明白了周 圍環境的作用,從而懂得了養成認真觀察的重要性。 二、以豐富多彩的小組競賽活動培養學生協作精神。 良好的小組合作學習氛圍有助於培養學生的團結協作精神,低年級漢 語文課堂上,充分發揮小組合作學習的優勢,對發展學生的言語和語言水 平、提高合作探究能力、發揮榜樣示範作用等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在低 年級漢語課堂上,如何促進小組合作學習更是值得我們思考的問題。 漢語 課上以小組為單位,通過積極開展「小小表演家」、「小小書法家」、「小 詩人」、「小畫家」等豐富多彩的小組間大比拼活動,可以培養學生的合 作精神,激發學生的合作熱情。比如在教《狼來了》一課時,我先讓學生 在組內說一說故事情節後,再准備表演課本劇,然後在全班以小組為單位 進行競賽,最後評選出優勝組獎勵紅花。學生們的情緒高漲了,哪個組也 不想落後,使出全身解數把課本劇演得活靈活現。從而體現出合作帶給他 們的喜悅,既鍛煉了學生的語言、肢體表達能力,又給學生提供了想像的 舞台。又如在教《四個太陽》一課時,我布置學生在組內合作用畫畫的形 式畫出《我的太陽》後每人把自己的設計意圖進行說明,鍛煉了學生的合 作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又給學生提供了想像和展示的舞台。 在低年級漢語課堂教學中,我們要根據兒童生理和心理的特點,遵循 漢語教學規律,改變以往的教育教學觀念,充分發揮小組合作學習的優勢, 提高漢語課堂教學的教學效率。 三、充分留給學生自主想像空間,切實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積極性。 21 世紀的課堂,是學生真正成為主體的課堂。只有充分留給學生自主 學習和想像的空間,才能保證他們有充足的時間去思考、想像,去質疑, 釋疑,才能使學生的潛能得以發掘,學生的創新能力得以發揮。 家愛因斯坦以「想像力比知識更重要」的精僻論述來說明想 象力對學生智力的發展對學生的創造性思維的培養具有重要的作用。我們 的新編教材每篇文章中可挖掘出的想像之點很。,教學時,教師要因文而異, 緊扣課文讀寫訓練點,憑借課文中某—重點或關鍵處作為想像的生長點, 留給學生想像的空間,開發他們的想像力,調動他們主動參與教學的積極 性,從而達到激活課堂教學氛圍的作用。所以我在教學中利用一些課文在 段未或課文結尾處,余意末盡,給學生留下想像的餘地的特點,及時開發 學生的想像力。如《春雨的顏色》中結尾和《四個太陽》這篇課文都給學 生留下了想像的空間。我在教學時相機引導學生談一談「春雨還有什麼顏 色?你心目中的太陽是什麼樣的?」學生紛紛站起來說「春雨會是粉色,淡黃 色,橘色……」;「我心目中的太陽是黃色的。因為我喜歡黃色,它讓感到 溫暖。我心目中的太陽是粉色的„„」等方面的一些自己的想像,充分挖 掘出了兒童的天真多彩的心靈世界和豐富的想像力。 事實證明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既是導演,又是學習的參與者,切不可 只顧自己的講解而剝奪了學生思考的權利,以自己的單一結論代替學生豐 富多彩的見解。 作為課堂教學的組織者,如果學生在閱讀理解中出現思維 的偏差或者是認識上的錯誤,教師也要加以相機引導或訂正,如果以尊重 學生的理解為借口,對學生的認識不講原則、放任自流,那是不負責任的 一種表現,不能培養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學生閱讀能力和認識水 平的提高就會無從談起。 總之,自己認為這幾種課堂教學體系,體現了新課標「以人為本」的教育 教學理論,符合「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要求。因為它強調尊重學生 的理解、張揚學生的個性,注重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獨立閱讀的能力,與 新課改內容的要求相適應。當然在以後的教學中,隨著教育形式的發展和 新課改的深入,我們在使用過程中還可以不斷加以改進,使之日趨完善, 更適合新課標下漢語課堂教學的要求。
G. 對外漢語課堂教學有哪些主要環節
1、組織教學
為了穩定學生的情緒,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在組織教學環節,教師首先與學生互相問候,然後,教師檢查學生出勤情況,最後,教師向學生說明本節課的教學內容與教學目的。注意在該環節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備,比如需要投影就應該提前打開投影機,本課的生詞是否已經板書在黑板上,本課要用到的教具是否到位,等等。該環節在100分鍾的課時中佔3-5分鍾,是時間比較短的一個環節。
注意:如果有學生生病請假,在該環節中,教師要詢問一下學生身體的恢復情況,並向學生表達願意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等類似的意願。
2、復習檢查
該環節中,教師說明本節課的教學內容與教學目的之後,對上一次課的教學內容與布置的作業進行檢查。檢查的方式有多種,如可以口頭復述上一次課的學習內容,也可以讓兩個學生以對話的方式來復述上一次課的內容,還可以採用聽寫的方式,教師讀字、詞語、句子,讓學生聽寫。聽寫時,可以請一位或幾位學生到講台上在黑板上聽寫。還可以由教師提問,指定學生或學生自由回答。如果發現學生的錯誤或者其他沒有掌握的情況,教師應該立刻指出來。檢查還包括檢查學生對新課的預習情況,一般的方法是提問與聽寫。該環節所用的時間在100分鍾的課時中約佔10-15分鍾,雖然不是很長,但是該環節非常重要,它是由舊知識向新知識過渡的一個環節。
注意:如發現有的學生沒有做作業或者沒能按時完成作業,教師不必採取要求學生多做、重做等方式懲罰學生,教師首先應該跟學生溝通一下,了解學生沒能完成作業的原因,如果是忘記了,可以要求學生補做,下次上課時帶給教師;如果學生不會做,而且教師發現這是普遍情況,教師應該在班上集中向學生講解;如果是學生覺得沒意思或覺得練習沒用,而且很多學生都這樣認為,那麼教師就應該檢討自己布置練習的內容及方式是否合理,如果確實不合理就要及時調整。
3、講解新的內容
該環節是一節課中的最重要的部分。該環節的主要內容包括生詞講解、語法講解、課文處理以及操練。在該環節中,教師要明確教學重點與難點,導入要做到以舊帶新,講解要做到精講多練、由易到難、循序漸進,並要做到講練結合。生詞講解注意通過例句展示詞義與用法,語法講解一般從形式、意義與用法三個方面展開,同樣重視例句的作用。在組織學生進行操練時,在該環節主要引導學生進行模仿、重復等機械式的操練,如替換練習、變換練習等,側重要求學生掌握語言形式。該環節在100分鍾的課時中佔一半或一半以上的時間,即50-60分鍾。
注意:該環節雖然教學量很大,而且也最為重要,但教師也不宜要求學生掌握全部的教學內容。有些知識性的內容,記住就行了,可以要求盡量掌握;那些技能方面的內容則需要通過深入學習與多次練習才能逐步掌握,所以只能要求學生初步掌握。
4、鞏固新內容
該內容是上一個環節的自然延伸,「講解新內容」環節中,學生初步獲得的知識與技能必須加以鞏固,這樣才能形成語言習慣。鞏固新內容的方式仍然是操練。但該環節的操練不同於上一個環節的機械操練,該環節的操練則以意義操練為主,並初步進行運用練習。在該環節,教師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與主動性,如教師有目的地讓學生找出課文中某一類句子,寫在黑板上,然後引導學生歸納出句式,總結所學的語法。這樣做有利於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印象,並進而促進知識的內化。該環節所用的時間在100分鍾的課時中約佔15-20分鍾。
注意:操練的內容應該包括知識性內容與技能性內容。知識性內容只要求學生能夠記住,而技能性內容則要求學生能夠自由運用。
5、布置課外作業
該環節是最後一個環節,它包括兩個主要的內容:復習舊課與預習新課。
復習舊課實際上也是鞏固新內容環節中的一個部分。教師不能將所有的學習要求都在鞏固新內容環節提出來,這樣反而不利於學生鞏固知識,而應該將有些內容放在布置作業環節中,如可以布置一些運用練習。課文後面的練習也可以留一些作為課外作業來做。主要在布置這些作業時教師一定要將作業的要求告訴學生,如有新的練習方式,教師應該提供一個範例。作業的量要適度,不能過多,操練的內容也要突出本課的教學重點。作業形式應該包括口頭與書面兩種。布置的練習要與第二天檢查作業的內容相一致,做到布置什麼檢查什麼。
預習新課要求學生提前學習新課的生詞,了解新課的主要內容。預習新課的內容也應該與第二天的檢查相呼應。
H. 小學一年級語文課堂教學技巧
小學語文一年抄級教案——以游戲為主襲線「活」化課堂教學——《aieiui》第二課時教學設計教材分析《aieiui》是義務教材教育課程標准實驗教科書語文一年級上冊拼音部分第9課,是復韻母教學的起始課。因此,復韻母的字母組成和發音是本課的教學重點和難點,在教學中應突出對學生學習漢語拼音興趣的培養。設計理念《語文課程標准》提出,在語文教學中要重視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改變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模式。因此,把課堂教學作為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主渠道,應使課堂教學成為學生創新學習的過程,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學生自始至終感受到成功的愉悅,從而增強他們的學習興趣。漢語拼音是幫助學生認讀漢字、普通話的重要工具,但學習起來有些枯燥乏味,易引起學生厭學情緒。《語文課程標准》中的「實施建議」指出:「漢語拼音教學盡可能有趣味性,宜以活動和游戲為主。」因此,本堂課的設計,我就讓游戲貫穿整個課堂為孩子們營造了良好的樂學氛圍,從而激活了孩子們的思維,使孩子們在會心的笑聲中動手動腦,合作探究。
I. 急求《漢語課堂教學技巧325例》pdf
商務館實用漢語師資培訓教材·漢語課堂教學技巧325例》原名《漢語課堂教學技巧回與游戲》,是為答漢語教師編寫的一本課堂教學參考書,1998年秋由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出版以來已經重印了7次,受到了海內外廣大漢語教師的歡迎。
已經發到你的郵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