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求初中安全教育教案或教學設計,至少16篇
初中安全教育教學設計
2. 小學安全教育教案
學安全教育教案
課 題:防火自護、自救安全教育
教學內容:
學習一些家居防火自護。自救知識
教學目標:
①通過學習防火安全知識.讓學生充分了 解火災中各種逃生自救的辦法。
②培養學生自我生存能力使學生安全.健康地成長。
教學重難點:樹立火災自護.自救的觀念.增強安全意識。
教學時數:1課時。
教學器材:投影儀.幻燈片或製作課件.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同學們生活在幸福.溫暖的家庭里.受到父母和佳人的關心.愛護.似乎並不存在什麼危險。但是.家庭生活中仍然有許多意外事情需要備加註意和小心對待.否則.很容易發生危險.釀成事故.象不久前發生在本班同學毛光輝家裡的一場火災.我們不得不提高警惕引以為戒.下面就談談家庭火災要注意什麼:(師生共同)
1.用電安全
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生活中用電的地方越來越多了。因此.我們有必要掌握一些基本的用電常識。
(1)認識了解電源總開關,學會在緊急情況下關斷電源。
(2)不用濕手觸摸電器,不用濕布擦找電器。
(3)電器使用完畢後應拔掉電源插頭。
我們的做法:
A特別是平常我們看完電視之後,只用遙控器關電視其實此時的電視仍處於待機狀態.這種做法是錯誤的,一定要親手把電視機關上.並拔掉插頭。
B電火箱用完後,一定要把插頭拔掉,不要讓它處於保溫狀態不管,這是最容易發生火災的。本班毛同學就是這種情況造成的。
C,提醒老人,因年老易忘事,一定要他們仔細檢查,並把我們今天學的告訴他們。
(4)使用中發現電器有冒煙,冒火花,發出焦糊的異味等情況,應立即關掉電源開關,停止使用。
(5)雷電時,應關閉正在使用的個種電器.特別是電視機。
(6)發現有人觸電時要設法及時關閉電源,或者用乾燥的木棍等物將觸電者與帶電的電器分開,不要用手直接救人。
(7)發現有老化爆皮的電線應及時向家長反映.並要求他們換掉。
2、煤氣的泄漏以及用吹風時造成的火災。
3、小心使用打火機不讓小孩玩弄打火機。
二用幻燈片展示各種火災實錄.從中學習自救知識。師生共同總結幾種逃生的方法。
1室外火災關門求生的方法:
①測試門的溫度.用水把棉絮浸濕.堵住門和窗戶。
2室內火災.從窗戶逃生。
3高層建築火災逃生。
4公共場所火災逃生。
5安全出口火災逃生。
三教師介紹火災報警須知:
1、牢記火警電話「119」.事發時可用任何一部電話撥打.無論欠費與否。
2、火災地址要報詳細:
XX市XX村XX路XX號.如:(什麼東西在燃燒.火勢很大.請速來撲救.我的電話號碼是XX)
3、要派人來主要路口迎接消防車。
四小結:(卡紙出示)(全班齊讀)
遇到火災:臨危不亂.暗記出口。撲滅小火.不亂玩火。不貪財物、蒙鼻匍匐。火已及身,切勿驚跑,跳樓有術,雖損求生。
五讓經歷過火災的同學具體談談火災時人的心理及行為.老師幫他們指出當時的誤區。
六總結:
只要我們處處小心.注意安全.掌握自救.自護的知識.鍛煉自己自護自救的能力.機智勇敢的處理各種異常的情況或危險.就能健康的成長。
七附板書設計:
防火自護 自救安全教育
↓ ↓
用電,煤氣 ,雷電 貼上卡紙上的小結
小學安全教育教案------交通安全
活動目的:
1、知道各種交通信號、標志和標線的作用,知道有關的交通法規,懂得應自覺遵守交通法規。
2、知道從事交通運輸業人們的辛勤勞動,培養學生尊重他人勞動,愛護交通設施的意識。
活動過程:
(一)、導入新課:
提問:
1、交通運輸業為我們的生活提供了那些方便?
2、如果沒有交通運輸我們的生活會怎樣?
談話:
交通運輸是現代生活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交通運輸為現代人的生活提供了極大的方便。同時由於一些人重視交通安全的程度不夠,它也給很多家庭帶來了不幸。我們應該發揮交通運輸積極的方面,克服不利的因素,讓他更好的為我們服務。
(二)、學生匯報:
1、學生介紹乘車、乘船的有關資料。
①學生介紹乘車、乘船的有關知識。
②播放視頻「車中的危險」。
2、學生介紹各種交通標志及相關法規。
①學生用課件或圖片介紹各種交通標志。
②學生介紹相關的交通法規。
3、學生介紹文明乘車方面的資料。
①學生表演小品「在公共汽車上」。
②學生討論。
4、學生介紹重大交通事故的案例。(請學生分析他們違反了法規中的那些條款。)
5、交警介紹中小學生常出現的交通事故及其原因。
6、學生介紹在街頭實地調查車輛和行人違犯交通規則的情況。
(三)、師生小結:
提問:
今天你學到了那些知識,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什麼收獲?
教師小結;
交通運輸是現代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交通運輸為現代人的生活提供了極大的方便。同時由於一些人忽視交通法規,給很多家庭帶來了不幸。我們應該遵守交通法規,注意交通安全,發揮交通運輸積極的方面,克服不利的因素,讓他更好的為我們服務。
3. 關於安全的班會課程教學設計
轉載
在學校中存在的安全隱患很多,我們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應該著重從以下幾方面提醒學生珍愛生命,安全第一。
1、校園踩踏事故 2、火災事故 3、交通安全 4、飲食安全 5、觸電事故 6、打架斗毆 7、實驗室操作安全 8、體育器材使用安全 9、大型活動安全 10、課間活動安全。
在學校我認為應該從注意踩踏、課間活動、交通安全這幾個方面重點對學生加強教育。下面是我的一節安全教育主題班會課。
《一節安全教育班會》教學設計
活動目的:
結合安全教育的主題,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學習安全知識,學習文明行為,同時在活動過程中滲透感恩教育,感恩每一位關愛自己的人。
活動對象:全體學生
活動准備:安全知識,關於安全方面的事例
活動過程:
一. 導入。
1.各位同學:四(3)班《一節安全教育班會》現在開始。
二.關於校園安全(例舉一些文明和不文明的現象)。
1.同學們,你們看,碧綠的大海里,魚兒在自由自在地遨遊。你們聽,蔚藍的天空下,鳥兒在歡快地歌唱。每當清晨,當朝霞映紅了我的雙頰,當樹上的小鳥叫醒了我的夢想。當我邁著輕快的步伐來到學校。我們知道新的一天開始了。
2.校園就像一個家,安全文明靠大家。平時走路不奔跑,課間休息不罵人,不打鬧。
3.上下樓梯靠右走,樓梯擁擠等一下。這是我們中學生要牢記的,因為平平安安最重要。
4.請同學們談談自己在學校關於安全文明的感受。
5.還有很多同學想說,那請你和同桌的同學說一說自己因為一些不文明行為而受傷的過程或看到別人受傷的情景,好嗎?
2.猜猜這些警示牌是什麼意思。
3.在日常生活中,像這樣的警示牌還有很多很多,它時時刻刻提醒著我們注意安全,同學們可要留心觀察呀!
4. 但並不是每個地方都有警示牌來提醒我們,在沒有警示牌的地方,我們更應該細心觀察,加倍小心,盡量避免受傷。
5. 像這種情況,我們班發生過嗎?
A. 用鉛筆或其它尖銳的東西互相打鬧。
B. 在教室里互相追趕。
在我們學校還有許多地方需要注意安全,找一找哪個地方需要注意安全?
6. 現在輕松十分鍾,我們來個安全知識問答。答對就得一顆星。
(1)同學之間發生小摩擦時,下列處理方法正確的是( )
A、原諒同學或報告老師,讓老師處理。
B、記恨在心,事後叫人一起教訓對方。
C、據情節給予報復。
D、叫家長到學校來教訓對方。
(2)在預防飲食安全方面做的不妥當的是( )
A、購買包裝食品時,要查看有無生產日期,保質期,生產單位。
B、餐具要衛生,要有自己的專用餐具。
C、在外就餐時,選擇較為便宜的,無證無照的「路邊攤」。
D、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
(3)乘車時較為安全的行為是( )
A、在道路中間攔車。
B、上車時爭先恐後。
C、車輛行駛時,頭、手不伸出窗外。
D、不乘坐無牌、無證車。
(4)遇到別人打架時( )
A、上前圍觀,給自己認識的人加油、幫忙。
B、不管他
C、去勸阻
D、告訴老師
(5)遇到火災時,撥打( )
A、110
B、119
C、120
D、121
(6)在道路上行走時( )
A、和同學邊走邊打鬧
B、要走人行道,沒有人行道的道路,要靠路邊走
C、行走時東張西望,邊走邊看書或做其他事情。
D、為趕時間與機動車輛搶行
判斷:
1、使用刀具時,互相比劃、打鬧。
2、用濕手觸摸電器,用濕布擦試電器。
3、用手或金屬製品去接觸插頭底部。
4、當不慎摔倒時,身體盡量往前,保護自己的頭部。
5、用沙子或泥土打仗。
6、下雨天,在濕的地面上奔跑。
7、站在凳子上往陽台下看。
四.感恩教育。
1.我們感謝我們的爸爸媽媽——是他們給予了我們寶貴的生命。是他們讓我們幸福快樂的成長。我們還感謝我的爺爺奶奶。他們的慈愛像陽光一樣照亮了我心靈的每一角落。我們該不該孝順他們?我們該不該保護他們?
2.那好,如果爸爸、媽媽、或者爺爺奶奶生病了該怎麼辦?
3.如果爸爸、媽媽、爺爺奶奶手被割傷了你會包紮嗎?
4.同桌練習包紮。
五.結尾。
1.對於我們每個人來說,安全是如此重要,只有在安全和文明這片沃土的培育下,幸福之花才會綻放在你的生命旅程中。希望我們將安全牢記心中,將文明常伴左右。
2.同學們,聽了這么多事例,現在你最想說的一句話是什麼呢?
3.是呀,一時的不文明,不小心有可能帶給我們的只是摔一個包,擦破一點皮,但很多時候因為不文明的行為卻造成了嚴重的傷害,甚至死亡。請聽一個真實的故事。
一個小女孩剛滿7歲,她活潑可愛,是爸爸媽媽的掌上明珠。可是,這天放學過馬路時,她因為踩在一個行人不小心仍下的香蕉皮上摔倒,一時來不及爬起來,被突然飛馳而來的汽車撞倒了,等爸爸媽媽趕到醫院的時候,她已經停止了呼吸。從此,她再也見不到親愛的媽媽了!
同學們,生命是多麼寶貴,也是那麼脆弱,所以我們不要因為自己的一些不文明行為而造成別人的傷害,因為有些傷害是永遠無法挽回和彌補的。為了自己也為了他人的生活幸福,同學們讓我們永遠記住一句話「珍愛生命,安全第一」。
4. 小學生安全教育教學設計——溺水緊急救護常識
溺水是常見的意外,溺水後可引起窒息缺氧,如合並心跳停止稱為「溺死」,如心跳未停止的則稱「近乎溺死」,這一分類對病情和預後估計有重要意義,但救治原則基本相同,因此統稱為溺水。
急救方法
1、將溺水者抬出水面後,應立即清除其口、鼻腔內的水、泥及污物,用紗布(手帕)裹著手指將傷員舌頭拉出口外,解開衣扣、領口,以保持呼吸道通暢,然後抱起腰腹部,使其背朝上、頭下垂進行倒水。或者抱起雙腿,將其腹部放在急救者肩上,快步奔跑使積水倒出。或急救者取半跪位,使其的腹部放在急救者腿上,頭部下垂,並用手平壓背部進行倒水。
2、呼吸停止者應立即進行人工呼吸,一般以口對口吹氣為最佳。急救者位於一側,托起其下頜,捏住鼻孔,深吸一口氣後,往傷員嘴裡緩緩吹氣,待其胸廓稍有抬起時,放鬆其鼻孔,並用一手壓其胸部以助呼氣。反復並有節律地(每分鍾吹16—20次)進行,直至恢復呼吸為止。
3、心跳停止者應先進行胸外心臟按摩。讓其仰卧,背部墊一塊硬板,頭低稍後仰,急救者位於一側,右手掌平放在其胸骨下段,左手放在右手背上,借急救者身體重量緩緩用力,不能用力太猛,以防骨折,將胸骨壓下4厘米左右,然後鬆手腕(手不離開胸骨)使胸骨復原,反復有節律地(每分鍾60——80次)進行,直到心跳恢復為止。
5. 安全教育"如何走路才安全教學設計
走路,誰不會呢?其實不然。如果我們不注意交通安全,走路也闖禍。因此,我們上學讀書、放學回家、節假日外出時,走在人來車往的交通繁忙的道路上,要遵守交通規則,增強自我保護意識。我們走路要走在人行道上。在沒有人行道的地方,應靠道路右邊行走。走路時,思想要集中,不要東張西望,不能一邊走一邊玩耍,不能一邊走路一邊看書,不能三五成群並排行走,更不能追趕車輛嬉戲打鬧。更不要在馬路上踢球、溜冰、放風箏、做游戲。一旦被來往車輛撞倒,後果非常嚴重。
汽車不是一剎就停的,有的同學認為亂穿馬路沒啥關系,反正駕駛員會剎車的。其實,汽車不是一剎就停的。由於慣性作用,剎車後車還會向前滑行一段路,這就是力的慣性作用。就像人在奔跑中,突然停下來,還會不由自主地身前沖出幾步一樣。何況還有可能駕駛員不注意、剎車不靈等。所以,亂穿馬路是十分危險的,不少交通事故就是因為行人亂穿馬路造成的。血的教訓應該引以為戒。
有人總是喜歡在汽車前、後急穿馬路、這是很危險的。駕駛員眼睛看不到的地方,被稱為「視線死角」。要是有人在車前車後駕駛員眼睛看不到的「視線死角」內急穿馬路,就會造成車禍。所以我們橫過馬路前要注意左右來往車輛,先向左看,後向右看,當看清沒有來車時才可橫過馬路。在有「人行橫道」和「人行天橋」上行走,這樣才比較安全。
6. 小學生安全教育教學設計——溺水緊急救護常識
教學設計:
環節一,(教師講授)告訴學生這節課很輕松,同學們會很愉快。首先向同學們介紹體育運動項目(教師需要查閱一些體育運動的知識),奧運會中國選手獲得的金牌,多少塊金牌是來自游泳,游泳的一些知識和趣聞,在澤國水鄉游泳是人們生活的技能之一,介紹一下冬泳對人的意志和身體的考驗,游泳的姿勢多種多樣,從孩子們游泳姿勢狗刨到奧運冠軍(如果有視頻,放一段奧運會的游泳比賽錄像)。互動環節——誰會游泳?讓同學們舉手站在講台上模仿游泳的姿勢讓同學們評判,老師總結對動作比較好的同學進行表揚,誇獎(是否給一個小紅花?)。(五分鍾左右)
環節二,(互動環節)讓同學舉手發言,叫兩三個同學站起來說說應該在那些場所游泳,那些場所不適合游泳,在不適合游泳的場所會有哪些危險,誰去過那些不適合游泳的場所游過泳,遇到過那些危險,你是怎麼處置的。(五分鍾左右)
環節三,(教師講授)在游泳的時候主要的危險——溺水。溺水也稱淹溺,溺水的主要原因,水深,體力不支、水下有水草雜物等纏繞。淹溺的主要危害,對肺泡的影響,無法呼吸身體無法獲得氧氣,缺氧對於大腦的影響,不能思考,對身體各部分的影響(讓學生屏住呼吸,沒有氧氣吸入看看能堅持多久,除了不能呼吸肺泡進入很多水,肚子里也會有很多臟水,身體很重,會往下沉,注意孩子們的安全)(五分鍾)
環節四,(教師講授),(掛圖或者視頻)發現同伴溺水要大聲呼叫,讓大人來救援,打電話救援,號碼是110或者120(簡單介紹兩個電話的區別),如果不會水不能貿然下水救人,會很危險,會水救人也很危險,溺水的同伴會拚命抓住你可能使你無法掙脫溺水,給學生講司馬光砸缸的故事(告訴學生救人要有智慧),在岸上找長棍或者樹枝,繩子等間接救人,如果周圍沒有大人來救援,救上來的同伴如果沒有知覺應該想辦法讓同伴頭部低位,擠壓肚子控水,有節奏按壓胸部讓他恢復自主呼吸,把這些編成口訣帶孩子們朗讀。互動——叫一個男孩子上來老師示範救護動作,讓一個孩子扮成溺水者,叫兩三個孩子(同性孩子)上來模擬救援者對溺水的同伴進行簡單救護。(十五分鍾)
環節五,(教師講授),課堂總結,帶著孩子們簡單回顧課堂內容,重點內容讓孩子們自己說,對救護動作讓孩子們在座位上跟著教師一起做。告誡孩子們一定聽老師的話,聽家長的話,避免溺水事故發生,如果不幸遇到同伴溺水按照老師教的方法一定能夠幫助同伴脫離危險。(五分鍾)
下課。
7. 三年級地方課程安全教育大自然發脾氣時怎麼辦教案教學設計
. 知識與技能:
知識:①台風起源、危害 ②雷雨大風 ③大霧天氣 ④澇災 ⑤冰雹 ⑥龍卷風
技能:從天氣預報圖上能認出並繪制台風、大霧、雷陣雨的符號
2. 方法與過程:直觀看法,分析法
3. 情感態度價值觀:珍愛生命
教學要求
1.台風起源、危害
2.雷雨大風,人如何做
3.大霧天氣
4.澇災
5.冰雹
6.龍卷風
方法設計:通過看課件災害天氣的圖象,分析其危害,人們如何做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趣導入。
1.小朋友,時間過得真快啊,夏姑娘已經悄悄地來到了我們身邊,你有沒有發現她呢?(引導學生發現夏天天氣的特徵)
2.夏天不但炎熱,而且變幻無常,她說生氣就生氣,你們看——
[從學生的生活入手,引導學生從生活中看到的、聽到的自然而然地進入課堂的活動中,為整堂課的活動奠定良好的基礎。]
(二)聯系生活,體驗探究。
活動一:直觀雷雨
1.播放課件烏雲滾滾、雷電交加、大雨傾盆的畫面。
2.小朋友,你們剛才看到什麼?聽到什麼?
3.你什麼時候碰到這種情況?當時,你心裡害怕嗎?
4.剛剛還是晴空萬里,艷陽高照,突然間就烏雲密布,電閃雷鳴,大雨像從天上倒下來,可沒多久,天空又放晴了,空氣清新,有時天上還會出現一道美麗的彩虹。多麼奇特的自然現象!
[創設情境,喚起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感受雷雨,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活動二:認識雷雨
1.雷雨這種自然現象是怎樣形成的呢?
2.請小朋友們根據課前觀察准備說一說。
3.播放課件――雷雨的形成。
[學生課前搜集到的材料在課堂上交流,能有效地激起學生觀察自然、探索自然的興趣。播放課件「雷雨的形成」目的是給學生一點常識,科學的啟蒙能激發學生去質疑探謎。]
活動三:雷雨的危害
1.夏天是雷雨多發的季節,我們經常會聽到那轟隆隆的雷聲、看到刺眼的閃電、嘩嘩的大雨。小朋友,你們喜歡雷雨嗎?說說理由。
2.小結:適量的雷雨能讓莊稼喝個飽,能給花草洗個澡,雨後空氣新鮮,人們感到舒服。
3.雷雨的形成是自然現象,也是物理現象。然而,雷雨有時也會給人類帶來災害。小朋友,你知道雷雨會給我們人類帶來哪些災害嗎?
4.小結:雷雨給我們人類造成了一些危害,如:河水猛漲、山洪爆發、農作物受損、街道受淹、電線斷落、交通中斷等。老師要特別提醒大家雷雨時注意安全,學會自我保護。
[讓學生說說喜歡雷雨嗎?可以使學生在闡述自己的觀點時認識到雷雨的好處和危害,知道天氣、季節的變化對生活的影響,有初步的自我保護意識。]
活動四:躲避雷雨
1.播放課件――雷雨來了……
2.小朋友,康康熊為什麼對圓圓和盼盼說:「大樹下避雨危險!快走開!」?
3.那遇到下面這幾種情況,你該怎麼做呢?出示課件。
A.小紅在家裡看電視。
B.姐妹倆走在放學的路上。
C.小弟弟在公園里玩耍。
請小朋友們分組討論,小組長把你們得出的經驗和辦法記錄下來。
4.交流「我的經驗和辦法」。
5.小朋友,你聽說過因避雷方法不正確而發生的悲劇嗎?來跟我們說一說。
6.為了讓這樣的悲劇不再發生,為了讓大家牢記避雨的常識,老師編寫了一首《避雨歌》,希望大家能夠記住它。
避雨歌
雷公公,轟隆隆,家裡電器暫不用,
避雨不去大樹下,安全知識記心中。
雷雨來了不慌張,人人誇我好兒童。
[讓學生在自主討論中聯系生活學習如何避雨,引導學生自主探究,積極思考,充分發揮他們的自主性,從而學會學會多種避雷雨的方法,學會自我保護,做到在生活中發展,在發展中生活。]
活動五 請同學們找出大自然發脾氣的時候都會造成哪些危害?
1、雷雨給我們人類造成了一些危害,如:河水猛漲、山洪爆發、農作物受損、街道受淹、電線斷落、交通中斷等。
2、地震引起的災害:火災:這是首屈一指的地震次生災害。烈火不僅燒毀住宅和各種建築物,還會燒死燒傷人。在強烈地震時,尤其是現代化的大城市地區的地震,其火災往往比地震本身還可怕。
海嘯:海嘯主要發生在沿海地區,是海震的主要次生災害。但在我國大陸沿海,一般不會發生這種災害。
瘟疫:1556年華縣地震時,瘟疫或流行性疾病曾奪去數以10萬計未被地震壓塌而死的災民的性命,可見瘟疫這種次生災害也是極為可怕的。瘟疫的產生完全是由地震壓塌的人、畜、禽的屍體腐爛、細菌蔓延引起的。一場強烈地震後,要趕快清除和深埋人畜家禽的屍體,採取有效的消毒滅菌措施,防止瘟疫的滋生和蔓延。
滑坡和崩塌:這類地震的次生災害主要發生在山區和塬區,由於地震的強烈振動,使得原已處於不穩定狀態的山崖或塬坡發生崩塌或滑坡。這類次生災害雖然是局部的,但往往是毀滅性的,使整村整戶人財全被埋沒。
水災:地震如使水庫的壩體開裂倒毀或使大河的堤壩決裂,都會造成水災。
此外,地裂、泥石流、噴砂冒水、地面塌陷、有毒液體和氣體的外溢泄漏、地面變形等等也都是地震的次生災害,它們都可能致人死傷、破壞建築物、破壞交通運輸,毀壞耕地農田等。因此,我們對地震引起的次生災害不可等閑視之,而應積極的防禦。
活動六:我們應該怎樣保護自己?
(1)遇到高溫天氣怎麼辦?
夏季溫度高,濕度大,悶熱,所以必須注意下述事項:
⒈應盡量避免在炎熱的、烈日直接照射下的中午進行鍛煉(游泳例外),一般應放在上午或傍晚。若在烈日下鍛煉,應戴白色涼帽,穿淺色、寬敞、通氣性能良好的薄衣。室內運動場地,應有良好的通風降溫設備。
⒉在運動量和強度上要注意循序漸進,不可憑興趣突然增加運動量。在運動過程中,應增加休息次數,最好到蔭涼的地方去休息,練習時間不易過長、過累,這一點對於沒有鍛煉習慣的人來說,更應注意。
⒊夏天進行鍛煉,因出汗很多,丟失大量的水分和鹽分,就很容易引起熱痙攣。若在休息時喝少量清涼清暑及低糖含鹽的飲料,不但可以補充體內因出汗而減少的鹽分,還可限制一部分水不致大量排出。更應注意的是,在劇烈的運動後,不宜吃冰棒一類的東西和過冷的食物,以免發生胃腸功能紊亂,引起腹痛、腹瀉。
⒋出汗之後,不要立刻用冷水洗澡,在運動後用溫水洗滌,對避免中暑是很有好處的。
⒌如發現大量出汗、疲乏、惡心、頭昏等症狀,有可能是中暑的先兆,應立刻停止鍛煉,迅速來到蔭涼和通風的地方休息,喝些解熱消暑的飲料、涼開水等。
(2)遇到霧天氣怎麼辦?
拓展延伸:
遇到其它自然災害時我們應該怎樣保護自己?
雷雨天氣應該注意哪些事情呢?
第一、別在大樹底下避雨。農民朋友對夏天樹下避雨的方式並不陌生。當遇到突如其來的雷雨時,大樹底下或許能避免被雨淋的燃眉之急,但生命在樹下卻沒了安全保障。大樹極可能成為「引雷針」,雷電會把濕樹當成導體,很可能你就會成為「用電器」。大雨來時,要遠離樹木至少兩米距離,安全系數才會高點。
第二、帶好雨具早回家。在汛期,天氣最變化無常,農民朋友們出行前盡量帶好雨具,一見雷電雨來臨,盡早回家,不要穿濕衣服趕路。
第三、別往高處跑。雷電來時,如果在野外,盡量找一個低窪地方,雙腳並攏蹲下。不要站立於山頂、樓頂或其他導電性高的物體上,否則很有可能成為「引雷針」。
第四、截斷室內、外金屬連線。為防雷電災害,要盡量躲到房屋內。要拔掉室內的電源插頭,避免將雷電引入室內而遭雷擊。雷電天氣時,不要開水龍頭,不要打電話,不要站在房檐下、窗檯和屋門前。盡量不要打帶有金屬的雨傘出門。
小結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要求同學們了解本地區災害性天氣情況,增強學生的生存意識,喚起學生對生命的珍愛。
教學反思:
這節課大部分內容是我在書本外知識的擴展。我根據本地區實際情況,在災害性天氣里重點講述台風,因為台風對上海影響比較大,雷雨大風也為上海多見,是春末夏初、夏季災害性天氣,大霧在上海秋天多見。我利用多媒體的優勢把抽象的東西變為直觀,從靜態變為動態,使學生在進入情景時產生共鳴,引出在這些災害天氣下,我們該怎麼做?我目的在喚起學生的防範意識,看到人們在災害性天氣中生命的脆弱。現在的學生多為獨生子女,大多表現比較自私、冷漠,如當學生看到台風經過,房倒人亡時,有些學生竟然笑起來,我問學生如果這種事情發生在自己身上,發生在自己的家人身上,後果是怎麼樣,讓學生展開討論,從而喚起學生強烈的生存意識,使學生珍愛生命、善待生命。不足之處,學生討論的時間給的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