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傣族舞包含哪些基本的手位與腳位
傣族舞的基本手位有七種:一位手、二位手、三位手、四位手、五位手、六位手、七位手。基本腳位分正步、八字步、丁字步。
基本手位:
1、一位手:雙手掌形,置於兩邊胯旁,指尖正對身體,保持胳膊肘、手腕的彎曲,指尖上翹,呈三彎。
2、二位手:在一位的基礎上,保持手形,置於胸前,兩手手背相對,保持胳膊肘與手腕的彎曲,指尖上翹。注意肩膀不能聳起。
3、三位手:在二位的基礎上,雙手置於頭頂,注意肩膀放鬆,手腕相對,靠攏。
4、四位手:在三位的基礎上,保持右手在頭頂的位置不動,左手放置於二位,同樣保持領腕。
5、五位手:一隻手放置於三位,另一隻手向旁伸直,手背對前方,胳膊肘和手腕的彎曲不變。
6、六位手:一隻手放置於二位,另一隻手在五位的基礎上,手心上翻,手肘和手腕呈三彎。
7、七位手:雙手向兩邊打開,手背對前方,胳膊肘和手腕的彎曲不變。
基本腳位:
1、正步
兩腿直立並攏,雙腳緊靠,正對12點鍾方向。
2、八字步
兩腳跟靠緊,左右腳尖分別對准11點和1點鍾方向,兩眼平視前方。還有大八字步,腳跟不靠緊,其他保持不變。
3、丁字步
分左、右丁字步,均以動作時腳放置的位置命名。一隻腳的腳跟靠著另一隻腳的腳踝為丁字步。
(1)傣族腳位舞蹈視頻教學視頻擴展閱讀:
傣族舞基本動作:
1、正面起伏
重拍向下沉,慢慢地沉,向下走要均勻,脊椎要垂直;蹲的時候不能前傾也不能後仰,脊椎對著腳後跟下沉;向上提的時候要緩慢,和下垂時一樣。
2、旁邊起伏:
下沉的時候出右胯,雙膝向下彎,左膝叉住右腳的膝蓋,上身向左,頭向右看;反方向動作,出左胯,右腳點地向左腿壓,這個時候左腿是主力腿,重心都在左腿上,出胯的時候上身不能前傾後仰,保持正直,頂出右腰,頭往左看。
3、腳部的正步起伏:
當身體下沉的時候,都有個抬腿動作,勾回來的時候膝蓋不能向前頂,一定要垂直向後踢腿,而且是勾腳,每當踢起時都要迅速,動作要干凈,還要配合呼吸;
當腿向後踢的時候上身有點左右起伏,不能垂直起伏;當起左腿的時候,出右胯,起右腿的時候出左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