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教育大全 > 大學舞蹈教學目的

大學舞蹈教學目的

發布時間:2021-01-14 00:38:30

① 大學舞蹈系學什麼課程

大學舞蹈系學的課程:舞蹈寫作教程、舞蹈形態學、中國舞蹈史、中國民間舞蹈文化、世界芭蕾史綱、歐美現代舞史、舞蹈專業英語、舞蹈文獻檢索與利用、中國舞蹈意象論、中外舞蹈思想教程、舞蹈解剖學、舞蹈概論、舞蹈作品分析、編舞技法、表演基礎。

美學、音樂理論、音樂鑒賞、曲式分析、少數民族舞蹈史、中外舞蹈史、藝術概論、人體解剖學、中國古典文學、中國現當代文學、外國文學;中國民間舞、中國古典舞、身韻、基本功、現代舞、拉丁舞、東方舞、敦煌舞、古典舞教學法、民間舞教學法、芭蕾舞教學法。

(1)大學舞蹈教學目的擴展閱讀

大學舞蹈系的業務培養目標:具備能從事中外舞蹈史、舞蹈理論的研究、舞蹈教學以及編輯等工作的高等專門人才。本專業培養能在學校、藝術團體、藝術(文化)館,青少年宮等單位從事中國古典舞、中國民間舞、芭蕾舞、現代舞等其他舞種的教學、創作、輔導工作的德、智、體全面發展的高級舞蹈藝術人才和「復合型」專門應用人才。

大學舞蹈系的畢業條件

1、具備良好的思想和身體素質,符合學校規定的德育和體育標准。

2、通過培養方案規定的全部教學環節。

(1)舞蹈表演方向:總學分達到160學分(其中普通教育課程39學分,普通教育課課程任選課6學分,專業基礎課38學分,專業必選課71學分,專業任選課6學分)。

(2)舞蹈教育方向:總學分達到160學分(其中普通教育課程39學分,普通教育課課程任選課6學分,專業基礎課38學分,專業必選課71學分,專業任選課6學分)。

3、畢業論文(設計)、教育實習成績達到及格或及格以上;英語考生等級考試達到實用英語三級以上;日語考生等級考試達到四級以上;計算機考試達到一級要求,課外培養計劃完成6學分。

② 舞蹈基本功中專與大學的教學任務與教學目的有何區別

舞蹈的基本條件不抄是拉筋,踢腿之類的,更不是舞蹈基本功訓練中國舞才會有的,一提起基本功就會想起中國舞,其實,舞蹈基本功是舞蹈專業的基礎訓練,不但中國舞會有,現代舞,芭蕾舞等藝術性的舞蹈都會用基訓來為學舞者打基礎。基本功或基本條件是指一個舞者所具備的基本條件(包括內在、外在及素質和能力的體現)和掌握一些基本技術、技巧動作的能力水平,是考查一個舞者是否具備學習和從事舞蹈專業的基本條件的主要途徑,在舞蹈專業面試中基本功的測試是基礎要求,也是必不可少的測試內容。所以對於舞蹈專業的考生來說,基本功的測試就要有一定的標准和要求,為了這一目的,必須要進行基本功的訓練。外在條件是指人的基本條件,包括身高、體重、比例、外形等先天素質條件和要從事舞蹈專業動作學習的基礎條件;「軟開度」這一先天或後天素質條件;內在條件是指單純從外表、外形看不出來的舞者所具有的能力。具體包括:肢體形態的協調能力、動作理解與控制能力和基礎的彈跳能力。前者是對專業門面的一種要求;而後者是對從事舞蹈專業最基本的要求,也是必備的條件。

③ 青島師范大學舞蹈教案怎麼寫

寫教案的具體內容來包括以下十項:
一.自課題(說明本課名稱)
二.教學目的(或稱教學要求,或稱教學目標,說明本課所要完成的教學任務)
三.課型(說明屬新授課,還是復習課)
四.課時(說明屬第幾課時)
五.教學重點(說明本課所必須解決的關鍵性問題)
六.教學難點(說明本課的學習時易產生困難和障礙的知識點)
七.教學過程(或稱課堂結構,說明教學進行的內容、方法步驟)
九.板書設計(說明上課時准備寫在黑板上的內容)
十.教具(或稱教具准備,說明輔助教學手段使用的工具)
在教案書寫過程中,教學過程是關鍵,它包括以下幾個步驟:
(一)導入新課
1.設計新穎活潑,精當概括。
3.提問那些學生,需用多少時間等。
(二)講授新課
1.針對不同教學內容,選擇不同的教學方法.。
(三)鞏固練習
1.練習設計精巧,有層次、有坡度、有密度。
(四)歸納小結
(五)作業安排
布置那些內容,要考慮知識拓展性、能力性。

④ 大學舞蹈都學什麼呀

大學的舞蹈分兩種:
一種是舞蹈專業。
練早晚功、基訓課、排劇目什麼的…版
唯一權不一樣就是需要自己編舞,然後回課。

另一種是大學里的公共選修課。
就是誰都能選,老師會找一些沒有舞蹈功底的學生也能接受的柔韌度訓練和組合讓大家練一下,滿足大家的需求。

(像中國舞就是民舞、現代舞、古典舞、現代舞基訓和古典舞基訓等等課程。)

⑤ 大學舞蹈課程為什麼要學習芭蕾舞基本功

大學舞蹈課程為什麼要學習芭蕾舞基本功?因為學跳舞必須得要芭蕾舞的基本功,不管哪種舞蹈都得要練基本功

⑥ 大學舞蹈都學什麼呀

大學的舞蹈分兩抄種:
一種是舞蹈專業。
練早晚功、基訓課、排劇目什麼的…
唯一不一樣就是需要自己編舞,然後回課。
另一種是大學里的公共選修課。
就是誰都能選,老師會找一些沒有舞蹈功底的學生也能接受的柔韌度訓練和組合讓大家練一下,滿足大家的需求。
(像中國舞就是民舞、現代舞、古典舞、現代舞基訓和古典舞基訓等等課程。)

⑦ 舞蹈賞析對大學教育的意義

舞蹈是憑借人體動作抒發情感的一門表演藝術,
「舞蹈鑒賞」則專
是以舞蹈者表演的作品為屬主要欣賞對象,鑒賞者通過欣賞作品中所展示的人體動態美產生的一種審美活動。舞蹈鑒賞課程既適合大學生的性格特點和愛好,又是富有教育意義的一種健康高雅的藝術活動,因此深受大學生的喜愛。
可以說

是高等學校實施美育的重要途徑,對於提高大學生審美情趣、藝術修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都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通過大量經典舞蹈作品的鑒賞以及舞蹈藝術實踐的訓練,
可以提高學生的舞蹈審美能力,塑造了學生的自身美感,使他們的綜合素質得到了全面的提高。

⑧ 舞蹈賞析對大學教育的意義

舞蹈是憑借人體動作抒發情感的一門表演藝術, 「舞蹈鑒賞」則 是以舞蹈者表演內的作品為容主要欣賞對象,鑒賞者通過欣賞作品中所展示的人體動態美產生的一種審美活動。舞蹈鑒賞課程既適合大學生的性格特點和愛好,又是富有教育意義的一種健康高雅的藝術活動,因此深受大學生的喜愛。 可以說 她 是高等學校實施美育的重要途徑,對於提高大學生審美情趣、藝術修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都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通過大量經典舞蹈作品的鑒賞以及舞蹈藝術實踐的訓練, 可以提高學生的舞蹈審美能力,塑造了學生的自身美感,使他們的綜合素質得到了全面的提高。

⑨ 高校舞蹈教學研究文獻綜述


中國現當代文學是青島大學最早設立的學科之一。現設有中國現當代文學史研究、中國現當代作家作品研究、中國現代文學批評研究、中國現當代文學與文化傳播四個研究方向。本學科現有教師16人,其中教授9人,具有博士學位者8人。2 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1 人入選全國「千百萬人才工程」,3人獲省、市專業技術拔尖人才稱號。學科帶頭人姜振昌1999 年被遴選為博士研究生導師,同年獲山東省專業技術拔尖人才稱號並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2006 年被山東省人民政府授予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稱號。先後10次獨立獲得省部級社科優秀成果獎,其中一等獎3 項。已獨立招收5 屆博士研究生。
在科研與教學上已接近全國先進水平。五年來本學科成員共承擔國家社科規劃課題6 項,省部級研究課題8 項,其中2006 年立項的「 東亞文學與文化研究 」是山東省「十一五」人文社會科學唯一與文學相關的強化建設項目。獲得全國高校人文社科獎2 項,省部級獎12 項,其中山東省社科優秀成果一等獎3項,山東省教學優秀成果一等獎1項。發表論文300 余篇,其中發表在國家權威刊物上的20餘篇。出版學術著作 23 部。
與北京魯迅博物館合作辦學,共謀發展,形成了國內特色鮮明又有實力的聯合體。由青島大學和北京魯迅博物館共建的「 魯迅研究中心 」2002 年在青島大學正式掛牌,兩家合編的大型《魯迅研究年鑒》已經出版4 期。北京魯迅博物館是國家級研究機構,具有強大的學術優勢、資源優勢和良好的治學傳統,雙方的合作無論在提升科研水平和研究生培養質量上,都成效顯著。目前正在積極申報博士點。
中國現當代文學史的研究,以史論結合、中外比照、文化整合為主要特點。在縱向上力主把近代、現代、當代三個歷史階段貫通起來,對近百年文學研究的歷史和現狀作系統考察,在馮光廉教授的主持下,出版了《中國近代文學研究概論》、《中國現代文學史研究概論》、《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概論》等專著;《中國新文學發展史》、《中國文學現代化的先導 —— 近代文學研究概論》在學術界產生了廣泛影響。另一方面在橫向上打破文學史研究的封閉狀況,在東西方文學的多重比較中,描述中國文學現當代文學。近年來,本學科在魯迅及中國現當代經典作家研究和現當代文學與文化傳播研究等方面特色突出,發表、出版了一批有代表性的成果,在國內具有較強的學科優勢,在學術界處於領先地位。
經過多年的建設,青島大學中國現當代文學學科目前已經形成了如下三個研究方向:
1.魯迅和經典作家研究
魯迅和經典作家共同構成了中國現當代文學的深層內涵,沒有經典就沒有深度。本學科從創建以來一直把魯迅和其他經典作家研究作為學科建設的龍頭,20餘年長盛不衰、逐步深化。姜振昌近五年以來圍繞國家社科規劃立項課題《魯迅與中國新文學主流》寫下的《<故事新編>與中國新歷史小說》、《魯迅與中國20世紀雜文》、《魯迅與左翼文學運動》、《<吶喊><彷徨>:中國小說敘事方式的深層嬗變》等一系列長篇論文,均發表在《中國社會科學》、《新華文摘》、《文學評論》等國內權威學術刊物上,近期他還出版了《魯迅與新文學的精神》、《經典作家與中國新文學》等學術專著。圍繞這一方向,本學科還連續推出了馮光廉、劉增人等的專著《多維視野中的魯迅》、張芸的《別求新聲於異邦》、魏韶華的《魯迅與克爾凱郭爾比較研究》、以及《葉聖陶傳》、《王統照傳》、《張承志新論》等學術專著。
2.中國現當代文學的文化研究
本方向肇始於上世紀90年代初,是本學科新的學術生長點,旨在從媒體文化、宗教文化、域外文化三個板塊對中國現當代文學深入研究,開拓新視野,提供新方法,並且試圖探索文學研究與傳播學研究的交叉、融合,為建構新的交叉型、復合型新學科探索可行的途徑。代表性研究成果有周海波的《現代傳媒時代的文學》和《傳媒與現代文學之間》、劉增人的《中國現代期刊史論》、曾艷兵的《東方後現代》、侯傳文的《多元文化語境中的東方現代文學》和《東方文化通論》等學術專著,以及發表在《文學評論》和《文藝研究》上的侯傳文的《泰戈爾與中國現代詩學》、徐宏力的《網路文化與審美蛻化》、劉增人的《論茅盾系列文學期刊》等學術論文。
3.文獻資料與文學史研究
文獻資料與文學史研究一直是本學科的治學基礎。因為文學史研究從來離不開文獻資料,而文獻資料只有放在文學史上才能顯示出其價值和意義,所以本研究方向始終堅持以文獻資料為先導、為實證,以「史」的眼光和理論思考為軸心,二者相輔相成,使這一基礎性研究既豐富又扎實。代表性研究成果有魏韶華的《中國現代文學史論》、徐鵬緒的《中國現代文學文獻學研究》和《近代文學史綱》、周海波的《中國現代文學批評史論》、佘小傑的《中國現代社會言情小說研究》、賈麗萍的《20世紀末葉的中國小說》、李玉明的《嬗變與建構》、以及《中國新文學發展史》、《中國當代文學史綱》,《中國近百年文學體式流變史》等。
中國現當代文學專業碩士研究生培養方案
一、 培養目標通過學習,使研究生掌握本專業的基礎理論和扎實的專業知識;較為熟練地掌握一門外國語,能閱讀本專業的外文資料;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水平,具備獨立進行科學研究的能力;具有堅定的政治立場和良好的道德品質,具有鮮明的創新意識和開放意識;最終目的是培養合格的能夠在高等學校、科研機構、黨政部門、新聞出版機構等從事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
二、 學習年限三年,在職攻讀碩士學位者可酌情延長一年。
三、 研究方向(一) 中國現代文學史研究
(二) 中國現代作家作品研究
(三) 中國現代文學批評研究
(四) 中國現代文學與文化傳播研究
研究生的課程學習實行學分制,課程分為學位課和非學位課兩大類,學位課程一般以課內18學時為1學分,研究生在畢業論文答辯之前,必須修完34—38學分。
四、 課程設置
(一)課程設置見《中國現代文學專業碩士研究生教學計劃》(附後)
(二)必修環節(教學實踐、科學研究、社會調查等)
1.文獻綜述與開題報告(1學分)
研究生需閱讀各種大量的中外文文獻資料,寫出不少於8000字的書面報告,內容由文獻綜述和開題報告兩部分組成,在進入論文寫作之前,必須進行開題報告,並由學科點組織專家組審定通過,時間一般安排在第三學期末或第四學期中期。
2.學術活動(2學分)
研究生在校學習期間必須參加8—10次與本專業有關的學術活動,要求每次都要寫出不少於1000字的書面報告,經導師簽字後先由自己保存,最後在申請畢業論文答辯時與其它相關材料一並上交學院研究生工作秘書。
3.教學與社會實踐(2學分)
研究生參加教學實踐的內容主要包括擔任助教、助研、助管等,課內外總時數為120小時,由學院和學科點負責安排。
五、 培養方式與方法(一)研究生要積極參加校、院和學科點組織的政治學習、學術活動和各項集體活動,養成良好的科學道德。
(二)本專業的培養方式採用導師負責制,同時在某些重要環節由學科點導師組共同參與,體現個體與集體相結合的培養原則。
(三)制訂學位課程與非學位課程教學大綱,並為研究生開列專業必讀書目。
(四)本專業研究生必須選修一門跨一級學科研究生課程。
(五)課程學習採用講授與討論、文本細讀與論文寫作相結合的方法,重視培養研究生運用所學基礎理論和專業知識,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要求研究生在導師的指導下,進行一些相關的學術研究工作,並經常開展一些學術研討活動,以提高研究生的學術意識。
(六)為了提高科研水平,要求研究生在第一和第二學年撰寫學年論文。申請學位之前,要求研究生在國內外正式出版的學術刊物上發表一篇內容與本人研究方向有關的學術論文。論文作者必須是研究生本人為第一作者(或導師是第一作者,本人是第二作者),所有論文均須註明作者為青島大學在校研究生。
(七)學位課為考試課,非學位課為考試或考查課,以筆試、口試、撰寫課程論文等形式進行考核,考試按百分制記分,考查以合格、不合格記,也可按百分制記。學位課成績達到75分為合格,非學位課成績達到60分為合格。
(八)要求研究生在前兩個學年中完成全部課程學習,修滿規定所需學分。在此基礎上,於第四學期初,對研究生進行中期篩選,要求必須通過以下條件:政治思想方面,熱愛祖國,擁護黨的領導,遵紀守法;道德品質方面,品行端正,尊敬師長,團結同學 ;專業能力方面,通過研究生公共外語考試,學位課考試成績在75分以上,非學位課考試成績在60分以上。篩選過程中,要求研究生向本專業教研室提出有關學位論文的開題報告和文獻綜述,得到教研室全體教師的認可,並取得合格成績的方可進入撰寫論文階段,不合格者按研究生課程修完、肄業處理。
(九)中期篩選結束後,根據開題報告的要求,安排研究生外出調查訪問,寫出訪學報告或調查報告,由導師主持進行交流和評議。
(十)教學實習安排在第四學期,要認真抓好備課、試講、聽課、評議等環節,每個研究生給本、專科學生上課不少於9課時(或在相關單位進行一定時間的畢業實習)。
(十一)根據本專業培養方案、課題的研究方向和研究生本人的具體情況,由研究生導師組織有關人員和研究生本人共同制定研究生個人培養計劃。
六、 學位論文與答辯(一)研究生從第二學年第二學期開始論文寫作,時間為一至一年半。
(二)在查閱文獻和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做好開題報告。內容包括:選題意義、文獻綜述、研究計劃及目標、主要理論難點及擬解決問題方案等,論文選題應具有理論意義和實際意義。須制訂出具體的實施計劃,經導師組研究同意,報學院學位委員會審核後實施,並報研究生處培養科備案。
(三)為確保研究生按期完成高質量的學位論文,第五學期結束前要對論文進行全面檢查,論文最後定稿和列印必須在第六學期中期完成。
(四)論文答辯工作安排在第六學期5月底6月初。

⑩ 江南大學舞蹈編導專業培養目標是什麼


舞蹈編導專業創建於年,是教育部直屬高校中為數不多的具有自主招生權的舞蹈專業之一,現設有本科生、碩士研究生2個教育層面。經過十幾年的實踐與磨礪,專業確立了以培養「素質高、綜合能力強,有較高文化素養,集編創、表演、教育於一體」的復合型舞蹈專業人才為人才培養目標。確立了「課堂—舞台—社會」三位一體的教學理念,不論是課堂教學,還是舞台表演,江南大學舞蹈編導專業在江蘇省都獨具特色。
舞蹈編導專業擁有一支專業精湛、充滿活力的師資隊伍。現有專業教師16人,副教授以上6人。同時聘請北京舞蹈學院潘志濤教授、肖蘇華教授,中央民族大學王建民教授,中國藝術研究院歐建平教授,江蘇省著名舞蹈編導應志琪教授為本專業的客座教授。
近年來,本專業在教學科研、藝術創作、藝術實踐等方面均取得了顯著的成績。獲國家級、省部級科研項目多項。在國內外各類舞蹈大賽中,多次榮獲「文華獎」、「荷花獎」等獎項。曾參加廣州亞運會,中央電視台「五月鮮花」,西藏解放60周年文藝匯演等藝術實踐,獲得社會的廣泛好評。此外,專業大力開展對外交流活動,赴美國等地高校進行專場演出,並與英國薩里大學達成了3+1+1的合作教學項目,連續四年邀請外國舞蹈專家到舞蹈系進行授課和學術交流,極大地開拓了學生的學術視野,培養學生跨文化交流的意識。
目前,江南大學人文學院舞蹈編導專業依託江南大學多學科交融的平台優勢,堅持深化改革,開拓進取,憑借良好的社會聲譽和人才培養質量,正在努力將本專業打造成為具有國內影響力的品牌專業。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有較高文化素養,具備舞蹈編創、表演、教學等綜合實踐能力的高層次、復合型專業舞蹈人才。能在高等院校、舞蹈學校、中小學、專業藝術團體、文化館站、企事業單位等部門從事教學、研究、表演、創作、策劃等文化藝術工作。
主幹課程:舞蹈編導、舞蹈基訓、中國民族民間舞、中國古典舞、現代舞、舞蹈教學法、舞蹈理論(中外舞蹈史、舞蹈劇目分析、舞蹈概論等)
畢業去向:(一)深造情況:本科期間成績優秀者可推薦免試在本校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境內考研覆蓋中央民族大學、上海師范大學、深圳大學等在內的大陸知名高校,海外留學涵括法國里昂舞蹈學院、英國羅漢普頓大學等歐美名校。深造率呈逐年上升趨勢。
(二)就業情況:本專業近三年就業率均達到100 %,學生主要就職於高等院校、藝術院校、藝術團體、文化館等企事業單位。畢業生的工作態度和工作能力深受用人單位好評。

閱讀全文

與大學舞蹈教學目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