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教育大全 > 把思政教育融入到日常教育教學中

把思政教育融入到日常教育教學中

發布時間:2021-01-12 19:44:31

Ⅰ 如何把思政教育融入到語文課

如何把思想教育融入到語文課堂?在課堂上的話,交一些思想上的東西,讓孩子們的話的思想得到提高。這個跟就可以融合在一起。

Ⅱ 如何將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課堂

德是做人之本,德育是教育之魂。課程思政指以構建全員、全程、全課程育人格局的形式將各類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的一種綜合教育理念。我們數學組全體教師結合自身的工作經驗和對數學學科的深刻認識從「認識和傳播數學文化」、「誘發對數學之美的探索」、「闡釋數學哲學與人生價值」等方面討論如何做到「知識傳授與價值引領相結合」的有效路徑。我們提煉的數學德育內容為:培養嚴謹態度,崇尚理性精神,提升數學審美,養正家國情懷。
一、做好數學「課程思政」,要深度挖掘這門課程的「思政元素」。
1、從學生的日常行為進行思政教育,培養嚴謹態度。
要求學生不遲到,不曠課,提前到課堂,就是教育學生履行契約。要求學生上課遵守紀律,認真聽課,就是要求學生尊重他人的付出,規范學生的學習習慣。學生抄作業的習慣是日積月累的結果。我們要分析抄的原因,針對性的交流,讓其重新寫作業。對於不改的,作業成績零分記錄。教育學生做人做事要有嚴謹的態度。職業院校數學教育素質目標:(1)使學生認識到數學來源於實踐又服務於實踐,從而樹立辯證唯物主義世界觀;(2)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數學素養和思維嚴謹、工作求實的作風;(3)培養學生優良的道德品質、堅強的意志品格,勇於探索、敢於創新的思想意識和良好的團隊合作精神。我們的數學教學始終圍繞著這個目標進行。
2、從教學內容進行思政教育,崇尚理性精神。
數學教師更應當深度理解「課程思政」的重大意義,深入挖掘每個數學符號中及各教學環節中所蘊含的思政元素,認真做好每堂教學課程的教學設計與實施,把「課程思政」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努力實現知識傳授、能力培養與價值引領的有機統一。我們在挖掘教材函數的內容的時候,利用函數的圖像讓學生直觀看到線條的變化,通過分析曲線的上升與下降,周期的變化特點,引導學生完善自我邏輯思維, 教育學生我們的學習也是需要過程的,需要我們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持續學習,理性探究才能達到量變到質變。
3、從課程內容的背景進行思政教育,提升數學審美。
把數學文化與「課程思政」有機地融合在一起,在講每一章的導入時,先介紹知識的產生背景,介紹一些數學文化故事。例如我國古代南北朝數學家祖沖之推算的圓周率的真值比歐洲要早一千多年。他不僅在數學界出名,還是偉大的天文學家。通過這些介紹,學生不僅深刻理解無理數的概念,也認識到我們祖先的聰明智慧,增強民族自豪感,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激勵學生發奮學習,積極向上,勇於創新。數學是「使人聰明的學問」,它提示了一種思維的方法和模式及思維合理的標准,給人類思想解放打開了道路,它的思維方法可以直接起到幫助思考其他非數學問題,達到優化思考的目的。教學過程中能讓學生體會到數學思維的運用之美,必將大大激發學生的興趣.
4、從學生的學習中進行思政教育,養正家國情懷。
有的學生做題沒有過程,只有結果,在應付差事。通過保質保量完成作業教育學生對待數學要嚴謹,有理有據。用生活的事例引導學生思考做人做事的態度,做什麼事都要嚴謹認真,促進行為思政教育。例如法官不取證直接給犯人判刑,大夫不問病因直接開葯,宇宙飛船不經無數次實驗上天等。有的學生對待個人的利益看的重一些,我就通過分析元素,子集,真子集的關系來教育學生個體和集體的關系,引導學生愛國,傳遞正能量等,把養正家國情懷做到實處。
二、課程思政的幾點意見
1、「課程思政」是一種新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不能以思想政治理論教育的面目出現,否則引起學生的反感和抵抗,就會成為另一種「思政課程」。 所以,數學課程思政一定要結合課程的教育目標和教育特點,挖掘課程中蘊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資源,將思政教育內容融合於課程教育內容之中,起到無形地育人作用。
2、數學課程思政的內容絕不僅僅是傳統思政課程的內容,而應該包含諸如價值觀、人生觀、道德觀以及中國傳統文化、世界傳統文化等豐富廣泛的內容。數學其實是哲學的一部分。
3、數學「課程思政」,不僅轉變教育觀念,也要優化教學內容、創新教學方法。「課程思政」建設的關鍵在教師。教師是課堂教學第一責任人。教師有育德意識和育德能力,才能在傳授知識的同時,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和價值的引領,對學生開展愛國主義教育,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和應用意識。
總之,我們不僅要做四有好教師;要以身作則,言傳身教,課堂責任心;要充分發揮教師的聰明才智構建和諧的課堂氛圍,教師要學會舉一反三,做到知行合一,在形式、內容、實踐等各個方面都要做到價值引領。

Ⅲ 如何把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教育教學全過

摘要:闡述了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大學生的思想政治狀況、道德品質、科學文化素質和健康素質如何,不僅直接關系現階段中華民族的素質,而且直接關系未來中華民族的素質。關鍵詞:思政工作;兩課;六心;校園文化;黨團;社團 一、深刻認識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大學生是國家寶貴的人才資源,是民族的希望、祖國的未來。要使大學生成長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不僅要大力提高他們的科學文化素質,更要大力提高他們的思想政治素質.切實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培養造就千千萬萬具有高尚思想品質和良好道德修養、掌握現代化建設所需要的豐富知識和扎實本領的優秀人才,使大學生們能夠與時代同步伐、與祖國共命運、與人民齊奮斗,這對於確保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進而實現現代化的宏偉目標,確保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戰略意義。 育人是學校的根本,學校的基本使命就是培養合格的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培養全面素質的人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高校永恆的主題,只要大學存在下去,學生思想政治工作就是學校的基本政治工作之一。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項牽腸掛肚的工作,要面對的是一個個活生生的人,每個人的個性各不相同,需要日常開展大量細致的工作。學校思想政治工作隊伍非常優秀,是一支勤奮敬業、任勞任怨的隊伍,一支能「粗」能「細」、能「文」能「武」的隊伍,為支撐學校科研創新、人才培養和促進一流研究型大學建設做了大量深入細致的工作,做出了重要貢獻。大學生是我國實現科教興國戰略的重要力量之一,他們的思想道德狀況如何,關繫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能否成功,關繫到能否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因此,我們應當採取積極有效的措施,做好大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二.加強和改進「兩課」教學 加強和改進「兩課」教學,充分發揮其教育的主渠道作用。政治理論課和思想品德課是對當代大學生進行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渠道、主陣地。要加強對當代大學生思想道德教育,首先,應該充分發揮好「兩課」的主渠道作用,認真組織實施「兩課」課程設置新方案,不斷進行教學內容和方法的改革。堅持做好鄧小平理論的「三進」工作,以鄧小平理論為中心內容,系統地進行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和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的教育。「兩課」在內容上要理論聯系實際,既要注意理論深度,又要貼近現實生活,切實增強其教學內容的針對性。在教學方法上,力求避免「滿堂灌」,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調動他們積極參與教學過程,啟發學生善於提出問題,引導學生獨立思考。對一些學生關心的社會熱點問題、焦點問題,通過討論、辯論等方式,交流思想,使學生在討論和辯論中明辨事理,受到教育。 要採用多樣化的教學形式,特別是應加強現代化教學手段在政治理論課教學中的應用,通過多種形式的教學,寓教於樂,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兩課」的考試應根據學生思想道德的實際表現,採取試卷考評與鑒定評語相結合,盡量做到全面、客觀、准確地評價學生的思想道德表現,從而通過課堂教學和課外表現有效地加強學生的思想教育。三.學生輔導員應該向專職化、業務化方向發展 做到學生輔導員的專職化、業務化,一方面學生輔導員要努力完善自身的知識結構,要做到能勝任自己的本職工作;另一方面,社會尤其是學校要為之提供更多的條件。」 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已經引起國家和社會的高度重視。近年來,我校也正在努力加強學生輔導員的隊伍建設,培養一支專職化、業務化的學生輔導員隊伍。比如,新近引進的學生輔導員都有學歷的要求;對現任的學生輔導員加強專業培訓;在學生輔導員當中實行分工,有專門負責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有負責學生的黨團建設、有負責學生的素質拓展活動等等。我們始終把牢固樹立愛崗敬業精神作為前提。要求熟悉輔導員職責深知輔導員工作艱辛的基礎上熱愛輔導員工作。搞好「四講」:講責任,身為一二百學生之師責任重大;講感情,深受家長重託學生尊重將心比心;講奉獻,為社會為國家培養人才苦中有樂;講未來,享桃李滿天下之芬芳其價難沽。其四是把好培養關。做到「三個結合」:把對輔導員經常性的教育和嚴格的考核結合起來;把個人的願望、目標同實際的政績結合起來,把對在校學生的管理教育同對畢業後學生的成長調查結合起來。使輔導員愛崗敬業有方向——政績,有「助燃劑」——學生成長成才反饋信息. 輔導員在自身經歷「四步曲」(剛上任時覺得「行」,干一段時間以後覺得「難」,深入反思覺得「淺」,越干越覺得「重」)中懂得自己的任務,懂得自己的責任,懂得自己的奉獻,進入越干越有味的狀態。四.提高思想政治工作,做到」六心」 愛因斯坦在20世紀30年代就指出,科學影響人類社會有兩種方式:一是直接或間接地生產出改變人類生活的工具;二「是教育性質的———它作用於心靈,盡管粗看起來這種方式好像不大明顯,但至少同第一種方式一樣銳利。」人類的行為無不受情感和心理因素的影響。因此,要提高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效果,就要在「心」字上做文章。
一是「愛心」。高校教師和輔導員必須尊重、關心、理解學生,了解他們的心理需要,真心實意地幫助他們解決面臨的實際困難,使他們感受到關懷溫暖,為有效地開展思想政治工作創造良好的氛圍;二是「誠心」。對大學生要像陶行知先生說的那樣,「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師生之間要以誠相待,彼此相互尊重,相互信任,架起理解的橋梁,做他們的良師益友;三是「熱心」。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項具有奉獻精神的工作,沒有對學生滿腔熱情的愛,沒有對學生極端負責的熱心腸,沒有對教育事業的執著追求,就不能做好新形勢下的思想政治工作;四是「公心」。輔導員要公平地對待每一個學生,不能徇私,更不能憑個人印象辦事。對於學生的意見和建議要虛心聽取,做人處事要堂堂正正,為學生做出表率和榜樣。五是「精心」。學生思想政治工作必須提倡「精」字———精心組織、精心策劃、精心指導、精心實施、精益求精。要通過嚴密精細的工作,把學生的積極性和創造性調動起來,提高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效率;六是「信心」。輔導員對學生要多鼓勵少批評,多啟發少懲罰,調動學生內在積極性,通過自我教育克服自己的缺點;要加強學生的理想信念教育,使之從內心培養起立志成才、報效祖國的堅強動力;對暫時處於後進的學生,要注意發現他們身上的閃光點,不斷給以引導、鼓勵和幫助,使其從根本上克服後進狀態。五.發揮校園文化的潛在作用。 對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不僅僅局限於課堂教學,而應充分發揮校園文化的潛在的作用,這也是加強思想教育工作的有效措施。校園文化,是學校在長期的教育教學實踐中所形成的校園精神和文化氛圍,具有潛在的滲透性。學校通過開展學術、科研、文化、藝術、體育等豐富多彩的活動,利用各種載體,陶冶情操,使學生從中受到教育和啟發,並內化為自覺的行動。 通過建設校園文化教育學生。我們要為學生提高素質和健康成長提供良好的文化環境,完善校園文化活動設施,充分挖掘我院的文化資源特色,繼續開展好結合專業進行的系列有特色的活動,大力探索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於校園文化活動之中的新方法,充分發揮我院師生文化活動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繼續辦好「社團活動月」,「人文社科系列講座」等高品味、高格調的校園文化活動和學術講座活動,找准校園文化活動與學生學習興趣的結合點,營造健康高雅、文明向上的校園文化氛圍,弘揚民族精神,堅定學生理想信念,培養他們的愛國情操和奉獻精神,實現用健康的校園文化環境陶冶人、培養人、成就人的目標。六.發揮學院黨團作用和學生社團組織作用教育學生。 堅持以黨建帶團建,把加強團的建設作為黨建的重要任務,構建以共青團為核心,學生會、學生社團為兩翼的青年工作格局。加大對學生社團組織的管理和領導,團活動輻射全院所有同學,我們在長期的摸索中也逐漸形成了明確的思路和有效的機制,要把社團建成為人才培養的參與和實踐平台,成為大學生素質拓展的有效載體和校園文化的主體,要遵循社團思想政治工作的特點和規律,針對不同的學生社團,根據學生的興趣和興奮點順勢而為,將思想政治工作的目標柔性化和內化,融入具體的活動中,收到潛移默化,潤物無聲的效果。在加強對大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中,一是要加強針對性,深入研究每個學生的思想實際及在不同時期、不同形勢下不斷變化的思想實際,扣緊學生的脈搏,有的放矢;二是要突出創新性,即思想道德教育的內容和方式方法要適應新時代的要求,適應當前形勢需要。從內容上講,創新性應體現出既有主導價值取向的先進性內容,也應包含適應社會現實的廣泛性要求的內容。在方式方法上,要著力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提倡雙向交流,平等討論。既要發揮課堂教學主渠道的作用,又要利用好校園文化等傳統陣地,同時適應網路化、信息化的形勢,創造一些新的方式方法。要繼續深入探索大學生思想道德教育的特點、規律,把握這種發艇趨勢。從而把這一工作做得更具有科學性和藝術性,更富有成效。

Ⅳ 課堂教學怎樣與日常思政教育做到無縫對接

「興趣是學習之母」,沒有興趣是學不好的。因為有興趣,學生就會產生積版極的情緒;為權滿足好奇心,學生就要看、要聽、要想、要問,思維也被激活。教師精心設計教學,就是要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並在成功的體驗中使學生的興趣收到保護和激勵。教師要善於通過各種手段,找准教學的切入口,誘發學生的求知慾。

Ⅳ 如何把大學生思政教育融入教育教學

大學生的思想政治狀況、道德品質、科學文化素質和健康素質如何,不僅直接關系現階段中華民族的素質,而且直接關系未來中華民族的素質。關鍵詞:思政工作;兩課;六心;校園文化;黨團;社團 一、深刻認識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大學生是國家寶貴的人才資源,是民族的希望、祖國的未來。要使大學生成長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不僅要大力提高他們的科學文化素質,更要大力提高他們的思想政治素質.切實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培養造就千千萬萬具有高尚思想品質和良好道德修養、掌握現代化建設所需要的豐富知識和扎實本領的優秀人才,使大學生們能夠與時代同步伐、與祖國共命運、與人民齊奮斗,這對於確保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進而實現現代化的宏偉目標,確保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戰略意義。 育人是學校的根本,學校的基本使命就是培養合格的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培養全面素質的人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高校永恆的主題,只要大學存在下去,學生思想政治工作就是學校的基本政治工作之一。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項牽腸掛肚的工作,要面對的是一個個活生生的人,每個人的個性各不相同,需要日常開展大量細致的工作。學校思想政治工作隊伍非常優秀,是一支勤奮敬業、任勞任怨的隊伍,一支能「粗」能「細」、能「文」能「武」的隊伍,為支撐學校科研創新、人才培養和促進一流研究型大學建設做了大量深入細致的工作,做出了重要貢獻。大學生是我國實現科教興國戰略的重要力量之一,他們的思想道德狀況如何,關繫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能否成功,關繫到能否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因此,我們應當採取積極有效的措施,做好大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二.加強和改進「兩課」教學 加強和改進「兩課」教學,充分發揮其教育的主渠道作用。政治理論課和思想品德課是對當代大學生進行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渠道、主陣地。要加強對當代大學生思想道德教育,首先,應該充分發揮好「兩課」的主渠道作用,認真組織實施「兩課」課程設置新方案,不斷進行教學內容和方法的改革。

Ⅵ 如何把養成教育融入思政課教學中

1、陶冶功能,即指人們在毫無強制的情況下不知不覺地受到感化和教育的功能。教育規律告訴我們,潛移默化中完成的教育,往往能取得良好的效果,起到陶冶學生情操,深化學生情感,激發學生對美好事物的嚮往和追求的作用。當然,這種潛移默化的過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而是要在日常的情感教育中,經過日積月累的熏陶的人,往往會形成一種完善的心理結構和心理定勢,它會對人的全部精神生活產生巨大的影響。
2、動力功能,就是指教師的情感具有對學生情感施加影響和感染力。教學實踐表明,單靠學習目的或其他外部條件來促進學生學習是不能持久的。列寧說過:「沒有人的情感是從來沒有,也不可能有人對真理的追求。」教師如果能以創設教學情境為中介,就能激發學生學習的動機和興趣,就能在激奮的教學情境中,引起學生認識的飛躍,喚起求知慾望,並能使學生在心理上造趁成一種懸念,並以自身全部的心理能力參與其中。也就能使學生的注意、記憶、思維等凝聚在一起,以達到智力活動的最佳狀態。有位教育家說得好,思想、觀念、信仰一旦插上情境的翅膀,喻理和情境一旦合成美妙的氣氛,就使學生產生巨大的學習驅動力。
3、強化功能,即教師的情感具有鞏固或改變學生行為的功能。教育心理研究表明,刀光劍影式的咄咄逼人的教學方式,即使道義上公正,也是會引起接受者的不快或緊張反應,往往不能經深層思考而遭抵制。情感教學,即能使學生的學習行為因受到積極的情感體驗而得以鞏固,即為正強化;又有使學生的因受到積極的情感體驗而發生改變,即為負強化。這一功能一旦能正確運用於教學之中就能起到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和積極向上的社會性動機的作用。
4、協調功能,即能不斷調整師生關系的攻能。思想政治課教學不僅是傳收知識、發展功能、提高覺悟的活動,而且同時也伴隨著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在毫無情感交流中,學生思維被動,沉默寡言,甚至提心吊膽,怎麼能有良好的求學心態?為此,作為教師要充分發揮自己的主導作用,精心實施情感教育,想方設法消除學生的緊張情緒,創造一種情緒,創造一種和諧、寬松的教學氛圍,融洽師生關系。

Ⅶ 如何將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日常生活

將思想政治工作融入日常工作是部隊管理的一種重要手段,那麼如何運用這個手段進行管理,如何使思想政治工作發揮更大更好的作用,確實是一個值得探索的問題。
思想政治工作不是抽象的,更不是虛化的,而是具體的,需要實實在在地結合實際開展工作,其工作重點體現為在觀念上要有新轉變;在管理上班子如何執行上級的政策,落實各項工作的實施;在方法上用有效的活動載體調動廣大官兵的工作積極性,推動各項工作任務的完成;在方式上強化以人為本,如何解決官兵工作生活中的困難問題,化解官兵之間、群眾之間的一些矛盾,營造穩定和諧的警營氛圍和工作警營環境。因此,將思想政治工作在與日常管理工作相結合的過程中,應著重抓好以下四點。
(一) 抓好「四破四樹」轉變點。第一,破除思想政治工作「高於一切」的舊觀念,樹立圍繞中心、服務中心、保證中心的新觀念。第二,破除思想政治工作「包攬一切」的舊觀念,樹立啟發覺悟、豐富知識、規范行為的新觀念。第三,破除思想政治工作「我說你聽」的舊觀念,樹立團結凝聚、人格帶動、示範吸引的新觀念。第四,破除自我封閉、自我循環的舊觀念,樹立全員參與、全方位滲透、全過程式控制制的新觀念。應明確思想政治工作不只是政工人員的事情,而是所有官兵都應擔負起的工作,都應運用的一種管理手段,從而形成一個黨政工團齊抓共管、齊抓共用的氛圍。黨政幹部要主動改變過去單純的思想政治工作的觀念,要主動積極地以思想政治工作為手段開展日常管理工作;軍事幹部要改變思想政治工作是份外之事的觀念,把它作為天然的、重要的管理手段開展日常管理工作。使思想政治工作形成上下結合、內外結合的新格局,並融入日常工作主戰場上發揮先導作用。
二)抓住班子成員的合力點。一個部隊工作的好壞,主要因素在於部隊的管理者在思想上、行為上是否形成合力。在部隊,合力體現出來的效果,關鍵在於管理者的決策能力、執行能力、管理能力和解決問題、化解矛盾的能力。班子是一個隊伍的支架,是一座脊樑,有一處不合、出現問題,這個整體就會松垮。因此,思想政治工作在與部隊管理相結合的過程中,首先班子在工作的部署上要精誠團結,齊心協力,目標一致。這就要求黨組織在擬定工作計劃,開展工作之前,要認真及時地徵求班子成員的意見和建議,了解掌握整體工作的實際,形成統一意見、統籌安排,要有超前介入的意識,這樣工作開展起來,就不會沒有方向和目標。因此,一個部隊的年度工作規劃、月度工作安排,就顯得尤為重要,只要班子集體研究了,工作自然就考慮的比較全面,俗話說「三個臭皮匠頂過一個諸葛亮」,只要大家形成共識,形成合力,按照制定的工作內容、目標和要求,一定會收到良好的效果,推動工作的全面發展。
(三)找准思想政治工作融入日常工作的切入點。由於部隊多年形成的慣例,在人們的印象中,不自覺地簡單的把軍事工作與政治工作區別開來。在這種環境下,黨組織工作如何根據軍事工作的需要,及時融入軍事工作之中,這就需要找准政治工作與日常管理工作的切入點,不能讓官兵感覺到思想政治工作是在做樣子,在搞形式,甚至有阻礙部隊工作正常開展的錯誤認識。
要找准工作的切入點,首先,是取決於政治工作安排的科學性、合理性、前瞻性。班子成員在工作安排上必須掌握日常工作的重點和存在問題的難點,有針對性地將思想政治工作納入到以規章制度為主線的日常工作活動中,這樣,思想政治工作才會起到推動日常工作開展的活性劑。其次,是要增強思想政治工作的適應性。工作要讓官兵易於接受。思想政治工作有著一定的規定和要求,難免與軍事工作有一些摩擦,這些都應該是正常的,軍事要正常開展,思想政治工作必要的活動載體和形式也要有。因此,黨組織在落實和實施工作過程中,就應該轉換落實開展工作的思路和方式。

閱讀全文

與把思政教育融入到日常教育教學中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