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適性教育的教學狀態下的適性教育
這里的教學狀態特指在國家法定的教育體系中的學校教育,即我們通常理解的符合國家規定辦學資質的幼兒園、小學、中學和大學里的教育行為。在這種教育體系下,「教育者根據一定的社會要求和受教育者的發展規律,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對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響,期望受教育者發生預期變化的活動。」因此,在教學狀態下的「適性教育」雖然是非常必需的,但實施和發展必然有著極大的局限性,是要經歷人類社會漫長的進化、發展和演變後才能逐步實現的,甚至可以說是一個美好的追求或夢想!這種局限性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教育的動機、內容、目標、進度、方法、手段和工具是特定的,是受上層建築及其社會意識形態控制的,在一定時期內是定型的,帶有明顯的當前統治階層的思想烙印。教育行為的實施者教師是法定的或是符合資質條件的,學習行為的實施者學生作為一個社會公民而接受這種教育是無法逃脫的。因此,「適性教育」只能局限在特定的教育內容範圍內來針對不同的學習者來實施。
雖然人類的最大特性是群體性的和「社會性」的,但正是由於人與人之間是存在差異的,所以人又是「唯一性」和「多樣性」的。這個特性決定了在社會環境下,依靠學校教育是不可能實現為每一個人「量身定做」的「適性教育」。無論是硬體條件還是軟體環境,都決定了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是不具備實現條件的。因此,「適性教育」只能是作為一種教育指導思想和理念,不斷探索、實踐和發展。
『貳』 全國性教育教學雜志有哪些
含有CN 的教育學習期刊都是的
比如中國教育教學
現代教育教學
中學生數理化
中學生閱讀
小小說選刊等等
《英語學習》《新東方英語》和《空中英語教室》
中國英語教學
『叄』 舉例說明程序性知識和陳述性知識該怎樣教學
知識的定義
知識到底是什麼,目前仍然有爭議。我國對知識的定義一般是從哲學角度作出的,如在《中國大網路全書·教育》中「知識」條目是這樣表述的:「所謂知識,就它反映的內容而言,是客觀事物的屬性與聯系的反映,是客觀世界在人腦中的主觀映象。就它的反映活動形式而言,有時表現為主體對事物的感性知覺或表象,屬於感性知識,有時表現為關於事物的概念或規律,屬於理性知識。」從這一定義中我們可以看出,知識是主客體相互統一的產物。它來源於外部世界,所以知識是客觀的;但是知識本身並不是客觀現實,而是事物的特徵與聯系在人腦中的反映,是客觀事物的一種主觀表徵,知識是在主客體相互作用的基礎上,通過人腦的反映活動而產生的。
上述定義為我們討論知識的內涵提供了哲學基礎。但宏觀的哲學反映論的認識還需要從個體認知角度進行具體化,這樣才能有效地用以指導學校的具體教學。
知識的分類
按現代認知心理學的理解,知識有廣義與狹義之分。廣義的知識可以分為兩類,即陳述性知識、程序性知識。
1.陳述性知識
陳述性知識是描述客觀事物的特點及關系的知識,也稱為描述性知識。陳述性知識主要包括三種不同水平:符號表徵、概念、命題。
符號表徵是最簡單的陳述性知識。所謂符號表徵就指代表一定事物的符號。例如學生所學習的英語單詞的詞形、數學中的數字、物理公式中的符號、化學元素的符號等,都是符號表徵。
概念是對一類事物本質特徵的反映,是較為復雜的陳述性知識。
命題是對事物之間關系的陳述,是最復雜的陳述性知識。命題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非概括性命題,只表示兩個以上的特殊事物之間的關系。另一類命題表示若幹事物或性質之間的關系,這類命題叫概括,如「圓的直徑是它的半徑的兩倍」,這里的倍數關系是普遍的關系。
2.程序性知識
程序性知識是一套關於辦事的操作步驟和過程的知識,也稱操作性知識。這類知識主要用來解決「做什麼」和「如何做」的問題,可用來進行操作和實踐。
策略性知識是一種較為特殊的程序性知識。它是關於認識活動的方法和技巧的知識。例如,「如何有效記憶?」「如何明確解決問題的思維方向?」等等。
與哲學不同,認知心理學是從知識的來源、個體知識的產生過程及表徵形式等角度對知識進行研究的。例如,皮亞傑認為,經驗(即知識)來源於個體與環境的交互作用,這種經驗可分為兩類:一類是物理經驗,它來自外部世界,是個體作用於客體而獲得的關於客觀事物及其聯系認識;另一類是邏輯——數學經驗,它來自主體的動作,是個體理解動作與動作之間相互協調的結果。如兒童通過擺弄物體,獲得關於數量守恆的經驗,學生通過數學推理獲得關於數學原理的認識。皮亞傑對知識的定義是從個體知識的產生過程來表述的。布盧姆在《教育目標分類學》中認為知識是「對具體事物和普遍原理的回憶,對方法和過程的回憶,或者對一種模式、結構或框架的回憶」,這是從知識所包含的內容的角度說的,屬於一種現象描述。
我們認為,在理解知識的含義時,有必要把作為人類社會共同財富的知識與作為個體頭腦中的知識區分開來。人類社會的知識是客觀存在的,但個體頭腦中的知識並不是客觀現實本身,而是個體的一種主觀表徵,即人腦中的知識結構,它既包括感覺、知覺、表象等,又包括概念、命題、圖式,它們分別標志著個體對客觀事物反應的不同廣度和深度,這是通過個體的認知活動而形成的。一般來說,個體的知識以從具體到抽象的層次網路結構(認知結構)的形式存儲於大腦之中。哲學主要對人類社會共同知識的性質進行研究,心理學則主要對個體知識的性質進行研究。
有關知識的名言
培根:知識就是力量
高爾基: 愛護書籍吧,它是知識的源泉。
諾思科特: 博學的人是知識的蓄水池,而不是源泉。
不吸取知識之光,心靈就會被黑暗籠罩。
弗萊克斯: 大學是這樣一種機構:它自覺地獻身於對知識的追,力爭解決難題,用挑剔的眼光去評價人們的成就,並用真正的高水平去教育人。
切斯特菲爾德: 當我們步入晚年,知識將是我們舒適而必要的隱退的去處;如果我們年輕時不去栽種知識之樹,到老就沒有乘涼的地方了。
宋,朱熹: 當務之急,不求難知;力行所知,不憚所難為。
英·拉爾夫:智者的智慧是一種不平常的常識。
切斯特菲爾德: 讀書能獲得知識;但更有用的知識對世界的認識卻只能通過研究各種各樣的人才能獲得。
塞·約翰遜: 對知識的渴求是人類的自然意向,任何頭腦健全的人都會為獲取知識而不惜一切。
恩格斯: 復雜的勞動包含著需要耗費或多或少的辛勞、時間和金錢去獲得的技巧和知識的運用。
卡斯特: 管理者不承擔創造知識的任務,他的任務是有效地運用知識。
·里格斯: 經理人員的管理能力是他在品質、知識和經驗方面的功能。這三種因素相互作用形成一個特殊的管理方式。
鄧小平: 靠空講不能實現現代化,必須有知識,有人才。沒有知識,沒有人才,怎麼上得去?
科爾莫戈羅夫: 科學是人類的共同財富,而真正的科學家的任務就是豐富這個令人類都能受益的知識寶庫。
赫·斯賓塞: 科學是系統化了的知識。
約瑟夫·魯: 科學是為了那些勤奮好學的人,詩歌是為了那些知識淵博的人。
奧·霍姆斯: 科學是「無知」的局部解剖學。
叔本華: 沒有深厚經驗襯托的廣博思想和知識,就像是一本每頁僅有兩行正文卻有四十行注釋的教科書。
論衡: 人有知識,則有力矣。
實踐是知識的母親,知識是生活的明燈。
愛因斯坦: 學習知識要善於思考,思考,再思考。
知識經濟(Knowledge Economy、Knowledge Based Economy)
人類進入知識經濟的時代意義:知識經濟是經濟增長直接依賴於知識和信息的生產、傳播和使用,以高技術產業為第一產業支柱,以智力資源為首要依託,是可持續發展的經濟。按照世界經濟合作及發展組織的說法,知識經濟就是以現代科學技術為核心的,建立在知識和信息的生產、存儲、使用和消費之上的經濟。
1) 陳述性知識:是關於事物及其關系的知識,或者說是關於「是什麼」的知識,包括對事實,規則,事件等信息的表達。
程序性知識:是關於完成某項任務的行為或操作步驟的知識,或者說是關於「如何做」的知識。它包括一切為了進行信息轉換活動而採取的具體操作程序。
2) 共同點:二者在人的長時記憶中表徵的特徵完全不同,但兩種表徵方式都旨在使知識既能在長時記憶中得到經濟的表徵,又能在有限的工作記憶容量中被靈活的使用
3) 陳述性知識與程序性知識的主要區別在:
① 知識類型不同:陳述性知識是關於「是什麼」的知識;程序性知識是關於如何做的知識。
② 表徵方式和功能不同:陳述性知識主要通過網路化和結構性來表徵觀(命題、表象、線性次序、圖式)念間的聯系,為人考慮或反思事物之間的聯系提供方便;程序性知識主要通過目的流將一系列條件-行動組裝起來(產生式),體現了人會在何種條件下採取何種行動來達到一系列中間的子目標,並最終達到總目標。
③ 靜態和動態之分:陳述性知識是相對靜態的知識,反映事物的狀況及其聯系;而程序性知識則要對信息進行某種運作從而使之發生轉變。
④ 獲得的速度和方式不同。陳述性知識的獲得主要通過激活的傳播來完成,而程序性知識的獲得更多的依賴於程序化和自動化;陳述性知識的獲得速度較快,圖式經歷的時間稍長,命題往往在幾秒鍾內就被掌握,程序性知識獲得速度要慢的多,有的需要幾年甚至更長的時間。究其原因,是由於兩類知識對人的生存有著完全不同的影響,程序性知識直接引發或控制人的行為,所以人在獲得此類知識時不得不小心謹慎。
⑤ 作出改變的難易程度不同:對於陳述性知識,修改比較容易,當然對一些定型的圖式進行修改也比較困難;對於程序性知識,在獲取的早期修改比較容易,然而一旦他們在人的記憶中被編碼且達到自動化,修改起來就會相當困難。
⑥ 陳述性知識和程序性知識達到的標准不同,檢驗陳述性知識是通過看其能否被陳述、描述,而檢驗程序性知識則是通過看其能否被操作和實施。
4) 陳述性知識和程序性知識是學習過程不可分割的兩個方面。任何知識的學習都要經過陳述性階段才能進入程序性階段。程序性知識的獲得過程就是陳述性知識向技能的轉化過程。練習與反饋是陳述性知識轉化為程序性知識的重要條件。程序性知識的運用有助於陳述性知識的學習。在人類的絕大多數的活動中,這兩類知識是共同參與,互為條件的。
一、程序性知識與陳述性知識的區別
程序性知識
陳述性知識
在表徵的形式上,以產生式的形式,通過目的流將一系列的"條件—行動"組裝起來。 在表徵形式上,主要通過網路化和結構性來表現觀念間的聯系。
主要關心的是「怎麼樣」、「如何去做」。例如,如何駕駛一輛汽車。 主要關心的是「是什麼」。它是對事件的一種描述性知識。例如,昨天下雨了。
是一種具有動態性的知識。例如,如何駕駛一輛汽車就包含著許多的過程。 是一種靜態性的知識。它只是對事情的一種描述,不具動態性。
獲得較慢。視具體事件的難易程度不同,需要的時間也有較大差異。但這類知識獲得之後,也不太容易遺忘。例如,盡管長時間不騎自行車,但多年以後,人們往往還保持著這種技能。
可以很快地獲得。但遺忘也快。例如,對於從報紙上看到的一條新聞,可以很快地記住它,但往往是,事隔不久,就遺忘了。
獲得之後,要對它進行修改,具有很大的難度。例如,對一個熟練的車手而言,要他對駕車的動作進行較大調整,是一件比較困難的事情。 獲得之後,要進行調整或修改的話,比較容易。例如,對學生而言,要把「李白是宋代詩人」這句話改為「李白是唐代詩人」就比較容易。
二、程序性知識與陳述性知識的相似之處
盡管程序性知識與陳述性知識之間存在著許多的不同之處,但它們之間還是存在著相似的地方。例如,雖然兩者在人們長時記憶中的表徵特徵方面完全不同,但它們都對貯存在人腦中的知識和經驗作了同樣經濟的表徵。並且,這種知識在有限的工作記憶的容量中能夠被靈活地使用。例如,在陳述性知識當中,當以命題的形式保留了客觀世界在意義上的聯系後,有可能使人在工作記憶中以當時想到的為數有限的命題(觀念)為線索,不時地從自己的長時記憶網路中提取出與此相關的命題或觀念,因此人們由此及彼的聯想當歸之於這種觀念網路化的形成。同樣,對於程序性知識而言,它通過自身的目的流來流暢地控制人一連串舉動,以減輕人的工作記憶的負擔。
『肆』 求用於性教育的教學用各種外陰形狀實體圖~~
哪是色情物類,網上是找不到的.乾脆到性用品店買個實物.就OK啦.
『伍』 性教育的教學方法
家長示範性別認同法:由父(母)對同性別孩子進行言語、穿著、生活習慣、行為舉止等方面的示範教育。
夥伴模仿法:讓小孩與同齡的同性和異性廣泛接觸,家長、教師可通過觀察孩子對其他(她)夥伴的態度與交友言行、穿著模仿,指導其性別角色的社會化過程。
故事暗示法:家長、教師都可通過講故事的方式,將故事中主人翁的性別角色行為模式向受教育者進行暗示。
生物模型講解法:教師和家長可利用植物、動物或模型,深入淺出形象地講解生物性的行為和生理過程。
案例剖析法:教師和家長可充分利用報刊雜志上介紹的有關性罪錯的案例和周圍發生的事例,對學生和子女進行有關性道德、性罪錯防治的教育。
課堂講授或專題報告法:請有關性學專家或醫師來舉行辦課堂專題講座,系統講授有關性生理知識和性衛生知識。
個別咨詢法:醫院和學校均應設立心理咨詢室,對有關疑慮、困惑和性障礙的來訪者給予有針對性的指導。
閱讀通俗性教育書刊:可利用通俗的性科學書刊和圖片、錄像對各年齡層次的人進行群體的和個體的普及教育。
舉辦性教育展覽:可通過舉辦人類生殖、優生、優育、性知識教育展覽,對社會人群進行直觀教育。
興辦新婚學校:對凡來登記結婚的男女青年進行優生優育、性交行為、避孕、計劃生育的專題教育。
家長同孩子一起洗澡:與孩子同浴如果處理得好,是對孩子的成長極有利的,因為浴室正是對孩子進行性教育,同答他們涉性提問的最好場所。你可以平心靜氣地,按著我們第一節中提出來的語氣、語調的要求,與孩子談論彼此的身體,特別是異性身體的差異。沒有什麼值得迴避的,父親可以明確地告訴女兒,你的器官與她的器官的不同,以及這種差異的作用與意義,而母親也可以對兒子做同樣的事情。很自然的場合下的觀察與談論,會使孩子對異性以及器官的接受處於一種平和的心理狀態,他不會覺得這是件特別的事情。
『陸』 什麼是赫爾巴特的教育性教育原則
赫爾巴特(1776一1841)是德國著名的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對西方近現代教育產生內過重大影響.赫爾容巴特以現代心理學為基礎,創立了一套完整的教育體系,因此,在西方教育史上有人把他譽為科學教育學的創始人.赫爾巴特的教育思想是多方面的,「教育性教學」是其中的一個重要方面,對近現代教育的發展產生過深遠影響.在教育和教學中始終存在著道德培養和知識傳授的問題.古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提出了「美德即知識」的命題,從此這個問題就成了一個永恆的熱門話題.但是,德育與智育究竟孰重孰輕,究竟怎樣才能把兩者結合統一起來,卻始終眾說紛紜,莫衷一是,甚至對這一概念的表述也常常是片面的,模糊的.直到19世紀初,赫爾巴特對這一問題作了較系統的闡述,第一次明確提出了「教育性教學」的概念,並把它作為教學的一條基本原則,對這個問題的研究才有了新的轉機.赫爾巴特認為道德品質的培養是教育的最高目的,但在實現這一目的的同時,卻不能放鬆文化科學知識的傳授.因此,道德培養和知識傳授構成了學校教育的兩個基本內容,形成了實施學校教育的兩條基本途徑,即通過情感和意志的訓練陶冶道德情操;通過系統知識的傳授啟發.
望採納
『柒』 對大學生進行性教育,應該怎麼教學
對大學生進行性教育,應該開展講座普及性知識,開展班級活動了解正確避孕方式,學校官方賬號發布相關知識。
對大學生進行性教育,應該在學校官方賬號發布相關知識。每個大學都有自己官方賬號,每個學院院系也有賬號,在這些賬號中發布性知識性教育,這樣的賬號關注的同學比較多,還能在自己手機上觀看,這樣比較隱私。有些靦腆的大學生可以通過這樣方式去了解性關注性,不在做性文盲。這件事情沒什麼可恥,是為了保護自己更好的進行戀愛,享受愛情的美好。
『捌』 你對上中學內實行性教育的看法及如何搞好性教育教學工作
應該實行性教育。
設專一的這門課,開講座,開班會,讓他公開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