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學前教育專業技能要求高嗎
專業素質與能力是學前教育專業工作人員區別於其他行業工作人員的專業要求,它是順利完成學前教育工作和國家學前教育事業健康發展的重要保證。具體要求如下。
1、具有從事幼兒教育的專業素質與能力。
① 熱愛學前教育事業,具有良好的教師職業道德。
從事學前教育工作主要的對象是幼兒,每個幼兒在其發展過程中存在一定的差異性,因此,學前教育教師應當關心熱愛幼兒,尊重個體的差異性和個性化發展,積極促進兒童身心健康發展。
②了解兒童身心發展規律。
兒童在其成長過程中首先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他們大多數情況下在積極主動地自我探素世界、認識世界,在努力發現和學習過程中不斷地發展著自身的認知能力、社會參與能力、完善個性等心理活動。但就個體的發展而言,有共同的規律也存有個體的差異,因此,學前教育教師應當充分了解兒童的發展規律,並應努力在教學活動中積極探索和研究兒童發展,以促進兒童全面發展。
③ 能夠開展正常教學活動的能力。
應該熟知健康、語言、社會、科學和藝術五大領域的教育內容和培養目標,並能夠將各領域的學習目標與兒童發展的實際生活緊密聯系起來,使其有機整合成促進兒童科學發展的連貫課程體系。
④ 能夠創設和利用適合兒童發展環境的能力。
環境在兒童的發展過程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兒童在其生長過程中應有適宜其身心發展的環境。因此,學前教育教師應能為兒童創設一種安全和諧,能夠促進兒童成長、學習和游戲的教育環境,以利於兒童的情感、態度、身體等全面發展。
⑤應急事件處理與教育的能力。
在幼兒園的日常工作中,兒童的活動教育活動不僅僅局限於常規的教學活動,偶爾會有一些突發事件的發生,在遇到突發事件的情況下,學前教育教師應冷靜處理相關問題並應利用事件的規律對兒童展開教育活動,此類教育形式通常是兒童樂意接受並記憶深刻的活動。
⑥具有教育創新能力。
兒童教育有其自身的規律性,長期以來學前教育工作者總結出不少優秀教學經驗,為推動我國學前教育事業健康發展做出了良好的貢獻。然而,當今社會需要更多的創新型人才,學前教育領域亦是如此,學前教師應當積極探索新的教學方法,因為教師的創新活動在很大程度上會影響兒童的創新意識,激發他們創新能力。因此,學前教育專業學生應當在日常學習生活中努力培養和提高自身的創新能力。
⑦組織和管理能力。
雖然學前教育的工作大多在幼兒園開展,但是兒童教育工作是一項龐雜的系統工程,它需要整合幼兒園、家庭和社會各界力量共同完成這一活動,在完成相關活動過程中組織與管理能力的高低決定著此次活動開展的順利與否。因此,學前教育專業學生應當努力學習鍛煉自身組織和管理能力,只有具備較強的組織管理能力,才能在日後兒童教育工作中組織協調各方資源,為兒童教育工作拓展更為廣闊的空間。
2、具有一定的文藝素養與能力。
從事學前教育工作人員應當具有一定的文學素養和藝術素養,並具備一定的藝術能力。人的文藝愛好源自遺傳和從小的耳濡目染,學前教育工作者的文藝素養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幼兒在相關方面的興趣和發展,因此學前教育專業學生應當加強各方面的文藝素養與能力。
3、開展科研工作的能力。
學前教育工作主要從事兒童教育與管理,為了能夠積極有效的開展相關工作,在教育過程中積極探索兒童教育的發展規律,研究促進兒童健康發展的科學方法,並用以指導兒童教育工作顯得尤為重要。因此,學前教育專業學生應當注意培養自身科學研究的能力,為成為未來一名研究型幼兒教師而努力。
4、具備一定信息技術能力。
當前,教育界的信息化程度非常高,利用各種信息媒體和技術開展有效的教育活動在學前教育領域也顯得非常重要,在兒童教育過程中利用多媒體、計算機等,不僅有利於促進兒童的學習效果,而且會逐漸培養兒童的信息意識。因此,具備信息意識並掌握一定的信息技術已成為學前教育專業必備的能力。
5、具有與國外學前教育合作交流的能力。
當前,我國學前教育與國際接軌的趨勢越來越明顯,瑪麗亞.蒙台梭利(MS Montessori)、瑞吉歐.艾蜜莉亞(Reggio Emilia Approach)等學前教育體系對我國各大幼兒園辦學理念產生巨大影響。因此,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應當掌握一門及以上的外語,並加強口語交流能力,為將來在從事學前教育工作中加強國際合作交流做准備。
⑵ 自考 學前教育里的基本技能 考核是怎麼個考法筆試還是
前面的是筆試,12應該是彈唱,13兒童舞表演,14畫一張兒童畫,15演講什麼的吧!~我上的五年一貫制的這個專業 就是這么考的!~
⑶ 2015年遼寧省學前教育專業中職升本技能考核考生須知
按照省招考委、省教育廳《關於印發遼寧省2015年中等職業學校畢業生升學招生工作實施辦法的通知》要求,沈陽師范大學仍為學前教育專業技能考核主考校。現將考核大綱及相關要求通知如下:
一、指導思想
技能考核是中等職業學校升學招生考試中檢驗考生實踐技能的一項重要工作,是為上級院校輸送合格人才的綜合性考試,目的是選拔具有一定的學習基礎、學習能力及具有培養前途的人才。
根據高等職業教育的培養目標及特點,學前教育專業的技能考核是對學生基本技能及綜合素質的考核。本次考核的重點是聲樂、舞蹈、器樂及美工技能操作方面的基本素質。
二、考核時間
1、沈陽、大連、鞍山、撫順、本溪5市所屬考生在6月13日考試(領隊6月12日報道並交考務費,標准不變);
2、丹東、營口、遼陽、鐵嶺4市所屬考生在6月14日考試(領隊6月12日報道並交考務費,標准不變)。
3、其他市在朝陽師專考試。
三、考核科目及分數
考核科目 分值(滿分100分) 時 間
聲樂 30分 2-4分鍾
舞蹈 25分 2-4分鍾
器樂 25分 2-4分鍾
美工 20分 40分鍾
四、考核內容及要求
(一)聲樂
1、基本要求:能夠完整、連貫、流暢地演唱一首聲樂作品。
2、測試內容:要求考生用民族唱法或美聲唱法演唱自選歌曲。
3、測試方法:考生自備伴奏帶(只限使用U盤),單獨測試,評委當場評分。
4、評分標准(滿分30分):
(1)音準,節奏、歌詞准確,音域寬廣,音色高低聲區統一,聲音圓潤,氣息平穩並富於彈性,而且有較強的表現力和感染力。(25--30分)
(2)音準,節奏、歌詞准確,演唱方法正確,歌曲演唱完整連貫,有一定表現力。(19--24分)
(3)音準,節奏、歌詞比較准確,演唱方法基本正確,音量不大,聲音沒有穿透力,表現力一般。 (11--18分)
(4)音準不正確,節奏感差,不具備學習聲樂課的基本素質。 (10分以下)
(二)舞 蹈
1、基本要求:能夠完整地表演一個舞蹈作品並具有一定韻律感和表現力。
2、測試內容:考生表演自選舞蹈或舞蹈片段。
3、測試方法:考生單獨測試(自備伴奏帶、只許使用U盤;舞蹈穿練功服,不許穿舞蹈演出服裝,違者扣分),評委當場評分。
4、評分標准(滿分25分):
(1)表演完整,有一定的韻律感和表現力。 (21-25分)
(2)舞蹈動作、節奏准確規范、協調。 (11--20分)
(3)動作較連貫,協調性較差。 (5--10分)
(4)動作不連貫,協調性差。 (4分以下)
(三)器 樂
1、基本要求:能夠完整、連貫、流暢地演奏一首器樂作品。
2、測試內容:考生用鋼琴或其它樂器(自備)演奏一首樂曲。
3、測試方法:考生單獨測試,評委當場評分。
4、評分標准(滿分25分):
(1)音準、節奏正確,速度相當,基本功扎實,演奏完整,連貫,具有較強的表現力和感染力。 (21--25分)
(2)音準、節奏准確,基本功扎實,能完整地彈奏樂曲,並具有一定的表現力。 (11--20分)
(3)音準節奏尚可,基本功一般,能夠連貫地彈奏樂曲,表現力一般。 (5--10分)
(4)器樂基本功差,不能夠完整連貫地彈奏樂曲,不能很好地表現樂曲。 (4分以下)
(四)美 工
1、基本要求:
(1)根據命題創作一幅作品。必須運用手工與繪畫相結合的藝術表現手段進行創作。畫面主題表達准確,作品能夠展現出手工製作技巧和繪畫創作能力;畫面形式與色彩具有一定的藝術性,反映出一定的造型能力與審美能力。
(2)考生自備畫筆、手工紙及手工輔助用具(如彩筆、剪刀、膠水等)進行繪制,不得將成品及半成品作品帶入考場,違者不得入考場參加考試。
2、測試內容:命題畫(手工添畫)
(1)植樹節
(2)玩具總動員
(3)住在樹上的家
(4)銀色的冬天
(5)愛上幼兒園
3、測試要求:
(1)畫面手工內容可選用折紙、剪紙或紙貼畫為主進行製作(忌立體);繪畫內容用水性彩筆或油性彩筆進行繪制。
(2)作品表達主題貼切(自選其一)。
(3)獨立完成繪制過程。
4、評分標准(滿分20分):
(1)作品主題表達貼切、構圖安排合理、主體內容製作精美,背景添畫合理、形象生動、顏色運用准確美觀合理、畫面整潔,具有較強的藝術性。(16--20分)
(2)作品主題表達比較貼切、構圖安排合理、主體內容製作與背景添畫合理,顏色運用准確合理、畫面整潔,具有一定的藝術性。(12--15分)
(3)作品能表達主題,完成主體內容製作,有簡單的背景添畫。(8--11分)
(4)作品能表達主題,畫面內容製作不夠完整,畫面不整潔、缺少美感。(7分以下)
沈陽師范大學
2015年5月
⑷ 如何培養本科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音樂素質
音樂課是職業學校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必修的一門專業技能課。其任務是完成教學大綱的教學任務,為今後能勝任幼兒園的音樂教學工作,成為合格的幼兒園教師打下扎實的音樂基礎。因此,如何提高學前教育專業學生音樂教學能力是職業學校音樂教學的出發點和歸宿。我們認為可通過如下三個途徑進行。
一、根據培養目標對相應的教學內容進行整合
注重學前教育專業音樂教學的實用性。
多年來,音樂教學一直陷入一個誤區,那就是把音樂教學視為單純的音樂學習,就學前教育專業而言,目前開設的音樂類的專業課主要有鋼琴、聲樂等,而在實際教學中,多數專業教師都存在著「重技輕藝」的現象,片面地追求考試成績,強調專業水平的高程度,但卻忽略了將來的實用性。要知道學前教育專業培養的是幼兒教師,不是歌唱家,因此必須注重教學內容與將來的實際作用相結合,應該有針對性地、有的放矢地進行實用性的教學。
教學內容的選擇針對性要強,要能體現幼兒園律動、歌表演等的知識結構和能力結構。
2.聲樂教學應重樂感、輕唱法。
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將來的教育對象是學齡前兒童,由於這時孩子的音域有限,演唱的大多是兒歌,因而在聲樂教學中應提倡快速、簡潔、實用的方法,重音準、節奏及樂感的培養,不要過多地強調聲音的位置,音域有多寬,能唱多高,並沒有必要像音樂專業學生一樣用美聲或民聲的唱法進行專業訓練;應多學習各種兒童歌曲及我國各地區、各民族、不同風格的民歌,同時也應多涉獵其他國家的優秀兒歌、民歌;應注重邊彈邊唱能力的培養。這些方面的學習對日後的工作將起到重要作用。
3.重視音樂欣賞教學。
欣賞音樂不僅能使得兒童身心健康、熱愛生活、感受對音樂美的體驗,而且能激發兒童的想像力、創造力,最終能使兒童將其在音樂經歷中所獲得的一切有益體驗的「營養」滲透到他們「生命的每一個細胞」中去,並把對音樂的熱愛之情組合進他們的智力和情感之中,因而學前專業應重視音樂欣賞的教學。這種音樂欣賞課應本著短小、高雅、生動、形象的原則,選擇適合兒童特點的中外名曲來學習,如門德爾松的《眷之歌》、賀綠汀的《牧童短笛》、丁善德的《兒童組曲》、舒曼的《兒童情景》等作品,它們既貼近兒童生活,又形象鮮明、生動,旋律線條優美、自然、清新、活潑,在欣賞課上應重視音樂形象的分析與作曲家生平的講授,避免專業欣賞課中的曲式分析與和聲進行等教學,這些將有效地提高學前專業學生的音樂欣賞水平。
二、音樂教學能力培養的基本途徑和方法
學生的音樂教學能力的培養有效途徑,可以根據學生的學習時數及已具有的基本素質,著重從音樂實踐可行性的角度考慮,確定幾項必備能力作為音樂必修課教學過程中的未來音樂教學能力並進行培養。從主要面向幼兒園從教的實際出發,職業學校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在音樂課學習中必須掌握基本能力是基本教學能力和音樂實踐能力。這些基本能力的培養最基本的做法是結合教學活動自然滲透。
1.基本教學能力培養。
(1)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
要求學生在理解掌握音樂內涵的同時,培養教學口頭表達能力,這主要通過課堂提高和課外社會實踐鍛煉手段,促進學習思考,反復實踐,臻至成熟。教學課堂提問內容主要是音樂基本理論知識,以加強學生對音樂的講解能力。這要求讓學生利用各種機會鍛煉口頭表達能力。
(2)注重教學的科學性
具備了一定的專業技術能力,並不能說就能夠完全勝任幼兒教師的工作,作為一名教師只會學不會教,是不夠的,他必須掌握一些相關方面的知識即教育學、兒童心理學、音樂心理學、音樂教學法等,未來的音樂教育者必須會駕馭一切先進的教學手段,並使這些優秀的手段廣泛應用於教學工作中。近幾年,音樂教育在我國受到廣泛的重視,而音樂教育成敗的關鍵在於學齡前的啟蒙教育,所以學前專業的學生掌握科學的音樂教學和啟蒙的方法就顯得尤為重要。通過音樂教學法的學習,必將有效地全面豐富和提高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音樂啟蒙能力。
(3)注重學前教育專業音樂教學的多樣化
當今世界科學技術迅猛發展,當今的孩子眼界也日漸開闊。隨著電視、電腦的逐漸普及,孩子們已不再閉塞,他們很早就已經掌握了大量的知識與信息,他們的求知慾也越來越強,涉及的面也越來越寬,這就要求將來的幼兒教師有豐富的知識和更全面的能力,因而在學前專業音樂教學中教學要多樣。
在國外,目前音樂教育學的研究已較為完整,並逐步形成了科學的體系。較為主要的音樂教學法有達爾克洛茲體態律動學、柯達伊教學法、奧爾夫教學法、鈴木教學法和綜合音樂感教學法,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非常有必要對這幾種教學法有所了解,並取其精華,學習達爾克洛茲的用身體當管弦樂隊的體態律動與柯達伊發展民族音樂即「民歌―教育―民族」和奧爾夫的「聲勢」訓練及鈴木教學中的模仿和強化訓練的不同風格的音樂教學法,並尋找出這幾種教學法的共同點。即一是運用動感的教學形式使兒童聽覺、視覺、心腦、體能協調作用,使兒童有興趣地、主動地、有創造性地對節奏活動的時間、空間、動作進行體驗和探索;二是運用歌唱方式體驗協調性並通過多聲即合唱中的音程、和弦產生的音響體驗協調感;三是這些教學法都體現著寓教於樂、以教育人的特點。
2.注重音樂實踐環節。
音樂課程是實踐性學科,是集藝術性、實踐性、創造性於一體的課程,學生要在表演、塑造、鑒賞的過程中運用學到的音樂知識,鍛煉藝術能力,進行熏陶,培養藝術素質。可見,給學生創造實際的機會,既可以檢驗學生在課程中學到的知識,又可以使各方面知識得到綜合應用,提高學生綜合素質。我們要定期組織學生進行實踐活動,例如:舉行小型鋼琴演奏會、聲樂比賽、卡拉ok大賽、綜合性文藝演出(歌舞、兒童樂曲的演唱、創編),課外自編小合唱、合奏、音樂教學活動、舞蹈創編,定期在課堂內檢查,並予以指導。這些實踐活動能加強同學之間的相互交流、溝通,滿足學生的表現欲,消除羞怯心理,同時還能提高學生的創造意識和創造能力,為培養高級應用型人才打下基礎。
三、改進考試方法,重視藝術實踐
音樂考試是檢驗學生音樂教學能力的一種有效方法,考試可以採用課堂現場表演這一形式,同時也應進行筆記和口試,筆試可以考察學生對音樂基礎理論的掌握情況,口試可以綜合考查學生的記憶能力、應變能力和表達能力。在音樂評分中,採取平時分和期末考試分數兩部分相結合的做法,平時分佔20%,學期專業考試分佔80%。在學期專業考試中包括三項內容:音樂基礎理論筆試和口試,分數佔35%;音樂技能分數佔45%;音樂實踐佔20%,以上幾種考試形式並舉和考試記分結構,有利於檢驗學生綜合音樂教學能力水平,激勵他們達到預期培養目標。
在改進考試方法的同時,必須抓音樂藝術實踐。如適當給學生創造一定的音樂教學實踐的機會,讓學生進行獨立的音樂教學實踐,教師有的放矢地加以指導。通過排練習作,學生能夠自行檢驗對所學過的音樂理論與技法的理解和運用。
綜上所述,切合實際地精選教材,是達到培養學生音樂教學能力預期目標的基本前提條件;音樂教學基本技能的具備是取得成效的橋梁;考試方法的改進及教學與藝術實踐的有機結合是音樂教學能力形成不可缺少的配套措施,只要我們有步驟地堅持這樣做,就一定會收到良好的效果。
⑸ 淺談如何提高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基本專業技能
大學本科和專科的區別是: 1.從教育時間來看: 專科通常是3年制的教育,也內有一些是2年,而本科通容常是4年制的教育,一些專業可能是5年,例如醫學院等。 2.從學位的獲取來看: 大學本科如能順利畢業,可獲取學士學位;而大學專科是不提供學位的。
⑹ 學前教育專業學生需要掌握哪些知識和能力
要是本科不是學前的~個人建議:最好不要考這個專業的研究生。像我們本科學內了兩年的專業技能,鋼琴我們容要求能自己配伴奏,舞蹈應該是能編一段兒童舞蹈就行,畫畫方面要求能畫基本的主題畫。還有要求講故事,還得能編兒童劇,這只是我暫時能想到得,我覺得如果之前從未學過鋼琴舞蹈畫畫等特長,那即使是研究生,幼兒園也不是很樂於接受,除非你以後能考博,留在大學~~~~
⑺ 學前教育專業主要培養哪些技能
學前教育專業畢業生主要培養的技能:
1、掌握學前教育學、幼兒心理學、幼兒園課程的設計與實施、幼兒教育研究方法等學科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
2、掌握觀察幼兒、分析幼兒的基本能力以及對幼兒實施保育和教育的技能;
3、具有編制具體教育方案和實施方案的初步能力;
4、熟悉國家和地方幼兒教育的方針、政策和法規;
5、了解學前教育理論的發展動態;
6、掌握文獻檢索、資料查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學研究和實際工作能力。
(7)學前教育專業學生教學基本技能考核標准擴展閱讀:
學前教育專業就業方向:
1、兒童教育工作者:能從事與兒童教育事業有關的工作。能勝任兒童教育教學、研究和管理工作。
2、兒童教育產業經營者:能從事兒童教育產業的開發、組織和運作的工作,如幼兒園經營、兒童教育指導、兒童康復治療、兒童問題咨詢、兒童教育師資培訓、兒童玩教具開發、兒童營養食品開發、兒童傳媒編創、兒童教育網路建設等工作。
3、攻讀研究生:為學生繼續攻讀教育學、心理學、管理學等相關學科的碩士、博士學位打造堅實的理論與學術基礎,提供高級進階課程等,如為報考學前教育學專業碩士的學生提供教育學、學前兒童心理學等課程。
⑻ 如何提高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教育教學能力
教學中適當地融入一些對中外優秀兒童歌曲或動畫片主題音樂的分析與視唱等內容,以期在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也能提高他們的實踐能力。在視唱練耳訓練的過程中,學生可以不斷地加深對基本樂理知識的理解;學生有了對基本樂理知識的理解之後,也有利於他們將之用來指導和輔助自己視唱練耳的練習。 二、琴法課與即興伴奏及和聲學課程的整合
琴法課包括鋼琴、電子琴與手風琴課,是學前教育專業音樂類課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其中技巧性較強的一門課程。琴法課的任務是通過向學生傳授比較系統的鋼琴、電子琴與手風琴彈奏的基本技能與技巧來開發學生的智力及音樂表現能力,從而提高學生對音樂藝術的理解與鑒賞能力。
和聲學是音樂的基礎課。通過開設本課程,可以讓學生了解和聲的基本知識,懂得在伴奏中和弦及伴奏織體的應用,並為鍵盤即興伴奏做好准備。
鍵盤即興伴奏是對鍵盤課及和聲課教學的延伸,是學前教育專業音樂類課中的重要教學內容之一。開設鍵盤即興伴奏課的主要目的在於普及即興伴奏的知識與技能,即要使學生在初步掌握了和聲學知識及鍵盤彈奏技能的基礎上,進一步學習並掌握即興伴奏的正確方法和基本技能,掌握常用的和聲語匯及伴奏織體,掌握大小調式體系中各種不同體裁、不同風格的歌曲(主要是少兒歌曲)的伴奏方法,以使之能提高幼兒園音樂教育活動的教學質量。
由於琴法課是技巧性較強的一門課程,對彈奏者的基本功的要求比較高,而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大多在入學前又沒有接觸過鍵盤樂器,所以學生對這門課往往是既感興趣又有點恐懼。同樣,和聲課的教法也往往是只重視理論的學習而輕實踐環節,所以也會使學生對它有望而生畏的心理。
根據以上情況,如果我們只為達到較高的演奏水平而一味地要求學生像音樂院校的學生那樣反復地彈奏練習曲,那就會使學生的學習熱情被消磨掉。鑒於對幼兒歌曲的即興伴奏才是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在未來的工作中最常用的技能,所以學前教育專業琴法課的教學就應在學生初步掌握了正確的彈奏姿勢、正確的觸鍵方式及正確的指法的運用後,適時地加入對作品進行和聲分析的內容,以讓學生了解不同力度與不同音樂所帶來的不同的音樂效果,以及不同的和聲語匯與伴奏織體對不同體裁的歌曲的表現作用等。這樣,在教師的要求與提示之下,學生通過逐步積累,其彈奏與伴奏的技能技巧等就能不斷地提高,就能為他們適應未來工作的需要打下堅實的基礎。
三、聲樂、幼兒歌曲表演唱及童聲合唱訓練課的整合
聲樂課也是學前教育專業類音樂課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由於培養目標的特殊性,所以學前教育專業聲樂課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就不同於一般音樂專業的聲樂課。但在實際授課過程中,目前多數教師還是按對待專業藝術院校聲樂課的辦法來授課的,所以就使學
生較難有機會接觸兒童歌曲及童聲演唱的技巧與方法,這會使他們畢業後不能適應工作的要求。
學前教育專業聲樂課的教學應加強對學生的應用技能的訓練。為此,除了應通過教學使學生掌握聲樂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的演唱技能與技巧之外,還應讓學生了解兒童嗓音保護常識,了解兒童歌曲演唱的特點,並能運用自己所學的歌唱方法正確地范唱兒童歌曲。要注意培養學生的用自己的最佳音域來范唱兒童歌曲的能力,要使之做到歌唱的聲音位置靠前、音色明亮而甜美、表情親切而自然。同時,還要指導學生能正確地理解兒童歌曲的音樂形象,提高自己歌唱的藝術表現力。還應適當地加入重唱與合唱的訓練,應培養學生具備能指導兒童進行合唱訓練的能力。還應結合幼兒園的實際,選擇一些新創作的優秀幼兒歌曲或幼兒園教材中的歌曲,將其充實到學前教育專業聲樂課的教材之中,以讓學生能較早地接觸到幼兒園或學前班歌唱教學的內容。還應盡力探索如何為幼兒歌曲進行簡單的舞蹈創編,或進行兒童歌曲的表演唱,藉此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此外,還應結合琴法課的實際運用,自彈自唱,使學生練就自己的實用技能。
四、幼兒歌曲創作與幼兒舞蹈創編課的整合
兒童歌曲創作課是學前教育專業音樂理論與音樂實踐相結合的一門課程。開設本課程可以讓學生初步了解和掌握兒歌創作的理論,並且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作能力,以滿足他們將來在工作中的
實際需要。
學前教育專業的舞蹈教學,其目的是使學生了解和掌握關於舞蹈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如幼兒舞蹈的基本動作、基本技能及我國民間舞蹈的基本風格,還要掌握幼兒舞蹈的特點、典型動作和表現力等。要通過幼兒舞蹈訓練使學生具有適應舞蹈需要的正確的身姿,提高學生舞蹈動作的節奏感、協調性、靈活性和柔韌性。還要通過培養學生的幼兒舞蹈的教學能力,以使學生初步掌握自學、記錄和創編幼兒舞蹈的方法,掌握幼兒舞蹈的教學法,使之能組織幼兒進行簡單的舞蹈活動。
這兩門課都是要通過對學生的創新能力的培養來提高學生的藝術綜合素質的。幼兒園教學要求要以游戲為基本活動方式來對幼兒進行教育,要求要使幼兒在游戲中得以發展和提高。這樣,作為幼兒音樂學習活動的引導者、支持者與合作者的幼兒教師,就要在活動中充分地激發出幼兒的情感,激發出幼兒活動的興趣,以使他們能積極而自由地參與到活動中去。這就要求尚在學習的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應消除對創編課的畏難心理,要求他們要試著學會抓住幼兒的心理特點,帶著一顆童心,選擇合適的主題來進行音樂創作,並隨之創編出合適的舞蹈。這種將幼兒歌曲創作與幼兒舞蹈創編加以整合的做法,將會為他們未來所要從事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 總之,科學而合理的課程整合,會使課程間原本就存在的內在的聯系更加緊密。這樣做一方面可以避免因課程間內容的重復而造成
教學資源的浪費,另一方面也能收到更加理想的教學效果。
⑼ 如何提高學前教育本科生的自身實踐能力
隨著我國學前教育的迅速發展,高師學前教育專業本科學生畢業的主要去向已轉向幼兒園,為適應社會需求,培養既有扎實、系統理論知識又有幼兒園實踐能力的學生,高師學前教育專業本科生急需加強實踐能力的培養,本文從藝術技能、「五領域」的教學能力、到幼兒園進行教育實踐能力鍛煉等三個方面探索了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以期能夠為高師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提供一些有益的建議。 【關鍵詞】高師 學前教育 本科學生 實踐能力 培養 國家對高校的實踐教學非常重視,教育部在《關於進一步加強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的若干意見》中明確指出:「大力加強實踐教學, 切實提高大學生的實踐能力。」目前,許多幼兒園在招聘、錄用幼兒教師時, 普遍喜歡那些既有技能又懂理論的教師。而高校往往注重系統化、理論化的知識傳授, 但對學生實踐訓練方面做的不夠。所以高師學前教育專業在讓學生扎實掌握系統的理論知識的同時,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也成了當務之急的事。本文結合工作中的思考就高師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談一些看法。 一、加強學生藝術技能的培養
高師學生由於沒有藝術教育的背景,進大學前也沒有參加藝術專業考試,所以其藝術技能是很弱的,而目前大學本科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畢業後更多的是走向幼兒園從事幼兒教育工作,在幼兒園工作沒有較強的藝術技能工作將難於展開。高等師范院校對學前教育專業學生進行音樂、舞蹈、美術方面的技能訓練,其目的就是使學生在今後的幼兒園教育教學中能夠具有扎實的音樂、舞蹈、美術基本技能,並能夠綜合運用於教育活動中,達到優化教育活動的效果,所以加強學生藝術技能的培養尤為重要。 對於藝術技能的培養首先在課時安排上, 必須保證學生有足夠的學習時間。對於舞蹈、聲樂、鍵盤、美術等專業技能課應貫穿於一年級到四年級共四學年八個學期之中,在一至三年級教師側重結合幼兒藝術教育的要求指導學生進行藝術基本功的訓練,完成一定的量的練習,大四的兩個學期則可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選定藝術訓練的方向,或聲樂、或舞蹈、或美術, 同時指定教師進行指導。第二,在師資培養上,高師學前教育專業的藝術類教師基本上都是聘請藝術類學院的教師擔任,大都缺乏幼兒藝術教育方面的知識。要讓他們明確他們所培養的技能是適應幼兒藝術教育需要, 而不是訓練藝術專長。為此, 要組織他們多深入幼兒園參觀、考察, 與幼兒教師展開座談, 及時了解幼兒教育所需要的藝術技能,還應讓他們參與學前教育系的教研活動,使他們了解幼兒教育需要什麼樣的藝術教育。同時也可以考慮學前教育系有自己的藝術類教師,這可以使這些教師更能夠從幼兒教育的角度去進行教學。第三,在教學內容上,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
各技能課的特點、幼兒園的實際教學需要進行安排。例如對鍵盤課的教學內容可做出如下安排: 第一學年先是讓學生練就扎實的指法基本功;第二學年是練習彈奏曲子; 第三學年是即興伴奏, 把那些教材中經典的兒歌、目前幼兒園較為流行的童謠等引入學生課堂, 目的是讓他們到幼兒園很快適應崗位需要。第四學年利用學生在校的短暫時間專門進行幼兒園音樂教材的使用訓練,以便讓學生熟悉幼兒園音樂教育內容,為學生即將進入幼兒園工作奠定堅實基礎。以上各年級的藝術技能訓練均要達到一定的量的要求,以確保學生藝術技能的質與量。第四,應實行「學前教育專業學生藝術技能」考核制度,即在學生畢業前,要通過有關音樂、舞蹈、美術等考核內容,將考核成績作為學生學業成績的重要內容。第五,重視學生藝術實踐訓練。每門藝術類課程結束時相應地組織匯報演出、作品展等活動,要求每個學生都必須參與,並且把學生的藝術實踐活動也作為學生學業成績考核的一方面。 二、加強「五大領域」課程的教學能力培養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把幼兒教育的內容分為五個領域即語言教育、科學教育(含數學教育)、藝術教育(含美術、音樂教育)、社會教育、健康教育,與之對應高師學前教育專業學生應牢固掌握幼兒園「五領域」教育的理論及實踐環節。這對培養學生的教學實踐技能起奠基作用。在進行這些課程的教學時,一定要改變高校傳統的以教師講授為主的方式,要多讓學生去實踐、從做中學習。具體來說進行各領域的教學時,對於理論部分的內容教師可採用講授、討論、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