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如何指導完成一篇習作課的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讓學生分享彼此成長的故事,記錄生活中難忘的瞬間。
2.指導學生把內容說具體,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
3.培養學生表達能力,在表達和評價中清楚如何寫好本次作文。
【教學重、難點】把內容介紹得具體,表達出自己的真情實感。
一、激情導入,自由練說
1、師:「人生總會有許多第一次,翻開我們成長的書本,一頁又一頁,記載著我們童年的點點滴滴——第一次邁出蹣跚的步伐、第一次背著書包上學校、第一次獨自一人出遠門……不同的第一次常帶給我們不同的感受:有成功,有失敗;有歡笑,有淚水……但無論怎樣都是那樣的令我們難以忘記。」(板書:難忘的第一次)
在你經歷過的第一次中,你印象最深的第一次是哪一個?為什麼它讓你忘不了?
生談。(四至五個)
2、老師發現同學們回憶起自己的第一次的經歷依然是那樣津津有味,下面請你選擇印象最深刻的第一次,回憶事情的經過,回想自己在這個過程中的真實感受以及從中得到的啟示,試著說一說。老師給大家提兩點要求:(1)要把事情的來龍去脈說清楚(2)再說的過程中融入自己的感受,講清楚你從中得到的啟示。(板書:事情寫清楚表達出感悟)
生自由練說。
二、交流分享,相機指導
1、小組交流
剛才老師發現有許多同學都已經迫不及待地想要和小夥伴交流了,下面請同學們以四人小組為單位進行交流,在一個同學講的時候,其他同學要認真聽,看他有沒有講清楚事情的經過,說出自己的感受,有不清楚的可以適時提問。好,開始吧。
2、全班交流
師:同學們聊得真熱烈,誰願意把自己最難忘的第一次與全班同學分享?
指名交流(在他發言時其他同學要用心聽,看他是否將事件過程講清楚了?講述中是否融入了自己的感受,表達自己的感悟,有哪些好的、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也可以提出自己的建議。)
評價時要強調的有以下幾點:1、事件敘述的完整2、借鑒了課文的表達感悟的方法,結合生活實際直接表達自己的感受。;將道理蘊含在文章之中3、能從心理、動作、神態、語言等方面表現自己內心的感受,給人更真實的感覺。
三、讀寫結合,明確習作要求
師總結:同學們不僅聽得用心,還談出了自己的感受、看法。是呀,有喜有憂、有笑有淚,一個個第一次,就像一個個腳印,印在我們成長的道路上。通過剛才同學們繪聲繪色的描述,老師也感受到這些「第一次」的確給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讓我們用手中的筆把這難忘的第一次記錄下來,作為永久的紀念,好嗎?本次習作是一次命題作文,題目是《難忘的第一次》,請打開書看習作要求,看看要我們做到哪幾點?(生答師板書)
把事情寫清楚就是要按事情發生的順序把事情的經過寫清楚,可以藉助人物的神情、動作、語言來寫出自己的真情實感,結合生活實際表達自己的感受。
明確了要求,開始動筆寫吧。
板書:
難忘的第一次
事情寫清楚
要寫出感悟
《難忘的第一次》作文講評課教案
教學目標:
1、通過這次作文講評,使學生進一步了解好作文的標準是什麼,並會運用標准對照衡量自己的作文和他人的作文。
2.通過評講,欣賞同學們文章中的美點,激發學生寫作的熱情。
3、使學生進一步認識到修改作文的重要性。通過評講,讓學生了解自己寫作中的不足,知道如何彌補,進而逐步改進。
重點:會運用標准對照衡量自己的作文和他人的作文。
難點:運用修改作文的具體方法修改自己的習作,評議他人的作文。
一、總結習作
1、再次明確習作要求:本次習作是一次命題作文,題目是難忘的第一次,還記得本次的習作要求么?誰來說一說?(學生回答並相機板書事情寫清楚,要寫出感悟,)
2、總結感受
在閱讀了同學們的作文後,老師非常感動、也很高興,從大家的文章中,我感到經過小學將近六年的學習同學們都積淀了自己的學養,並能用心感悟生活。這節課,我們將針對同學們的習作進行講評。
二、佳作欣賞
1、出示佳作,集體欣賞
這篇作文是本次作文中優秀習作之一,想聽么?用心聽老師讀,在這篇文章中你最欣賞那一部分?覺得那個地方很好?同樣,也可以提出自己的建議。
學生評價,明確這篇習作將事情的的經過寫的非常具體,能夠從心裡、動作、神態、語言等方面表現當時自己內心的真實感受並借鑒課文中表達感悟的方法,能結合具體事件把得到的啟示寫清楚,
2、出示片斷,討論修改
這是咱班另一位同學的習作,它記述了第一次騎自行車的經歷,下面我們一起來看一看這篇習作的一個片斷,(師讀片段)你覺得這個片段怎麼樣,誰來評價一下?(要求學生通過修改了解如何通過修改將過程記錄清楚)
三、精益求精
1、明確修改的作用
在《那片綠綠的爬山虎》一文中,我們認識了葉聖陶先生,他為肖復興詳細修改的作文更是令我們記憶猶新。有人請教葉聖陶先生怎樣修改作文?葉老說:「再念、再念、再念。」
你是怎樣理解這句話的?(生談)
師:「是的,好的文章詞句,是經過作者的千錘百煉無數次修改才得來的。」
2、明確修改標准
那麼針對本次習作,你覺得應該從哪方面來修改?
明確修改標准:1、字詞句:錯別字、用詞得當、語句通順、是否存在病句。
2、內容:事件過程敘述清楚,完整,將感悟寫清楚。
3、表達:能夠從心裡、動作、神態、語言等方面表現當時自己內心的真實感受。
3、小組合作修改
下面就依據這些標准,針對自己的作文進行修改,也可以向自己的組員求助。
4、展示修改的內容
老師感受到大家都很認真地修改自己的作文,你覺得自己哪一處修改得很好,和大家一起分享如何?你在哪些地方做了修改?
生交流
四、總結講評
在這次習作中,同學們把自己難忘的第一次記錄下來,作為永久的紀念,希望同學們能繼續用自己的筆描寫多彩難忘的生活。下去後可以繼續修改自己的習作,也可以將習作上傳到我們班的班級博客上,與更多的人分享。
Ⅱ 的作文怎麼寫》課堂教學實錄
的機會幹嘛不留給自己好好珍惜,幹嘛非要拱手讓給別人呢(事實上,回由於越來越多的答父母傾向於網上征名,而那些「起名專家」起出來的「好名字」又相當有限,因此網上起名的重名率是相當高的)?
一個好名字的標准只要寓意好、叫起來響亮順口、寫起來灑脫順手就ok了,完全沒必要將其復雜化、神秘化。每個寶寶有每個寶寶的成長軌跡,即便是兩個同年同月同日同時生的人也絕不會因為同名同姓而擁有同樣的人生。
親愛的
新爸爸新媽媽們,如果你們真的愛你們的寶寶,那麼就親自為你們的寶寶起個名字吧!父母親自起的名字一定會包含這世界上最多最多的愛意和最美最美的期待,別忘了,這可是你們為寶
Ⅲ 作文怎樣選材課堂實錄
上次作文課呢,老師給大家講解了如何圍繞作文中心進行選材。同學們,咱們來復習一下。圍繞中心來選材,我們必須分三步走。
哪三歩啊?第一步是:確定中心。第二步是:廣泛取材。第三步是仔細刪選。 (板書)
誒,對,看來同學們都掌握了圍繞中心選材的3個步驟。可是,有的同學說,老師,我實在找不著一個圍繞中心的材料,我能不能編一個呢?大傢伙兒說,能不能啊? 不能! 對,萬萬不行。老師呢,在網上看到了一個同學寫的材料,大家來看一下。 PPT(500元 一億元,10塊錢的)
我看到有同學笑了,你來解釋一下為什麼笑呢? 同學1 對,這說明這兩則材料怎麼樣啊? (不真實)
太虛假了,這告訴我們作文選材一定要怎麼樣啊? 真實 (板書)一定要真實,否則就會鬧大笑話。
所以說,要做到在寫作是講真話抒真情,不說假話、空話、套話,咱們呀就必須要學會從日常生活中捕捉素材,利用生活中的點滴做文章,也就是要做到觀察生活,關注細節 (板書) 才能保證作文材料的什麼呀?真實。 對,真實。
好,下面咱們一起來欣賞一位同學的作文的優秀片段。(PPT) 大家一起來讀一遍。-- 糾正讀音 褪色 shai
同學們,讀完過後,老師想問問大家,你們覺得這段文字寫得怎麼樣? (好) 寫得好,怎麼個好法?互相討論一下,待會兒老師抽人回答。
同學2:他用了很多比喻的修辭。
比喻的修辭,找一找,讀一讀。 比如說:春寒料峭,風依舊像小刀一樣鋒利。 還有嗎? 那仔細的動作,讓人覺得她手裡不是一件衣服,而是一個值得擁有的珍品。 (衣服比作珍品) 你還有發現其他修辭手法嗎?
單調的聲音在清冷的夜裡訴說著她無言的愛意。 運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 (講的真准確,請坐。)
其他同學還有補充的嗎?
同學3 她的背影俯下,抬起,俯下,抬起…… 運用了反復的修辭手法。 (反復的手法,對不對? 對)
那麼,除了運用多種修辭手法之外,還有運用其他手法嗎? 我已經聽到有同學在說了,
同學4 你來為大家說說。 運用了環境描寫的手法,比如黯黯的燈光以及春寒料峭,風依舊像小刀一樣鋒利。 回答的很好,請坐。這些環境描寫啊襯托出媽媽的什麼啊?(辛苦)然後呢作者體會到了媽媽的 愛 這是環境襯托的作用。那你覺得這則材料還有其他寫的好的地方嗎? 還有細節描寫。 媽媽用她那柔而有力的雙手一下一下的搓洗著,領子、袖口、前襟……這個是什麼細節的描寫啊? 動作 好,還有嗎? 她的背影俯下,抬起,俯下,抬起…… 很棒,請坐。
小作者呢,善於觀察生活,關注細節。為了真實地再現媽媽洗衣服的情景,他抓住了動作這個細節,同時呢還應用了環境的襯托和修辭的手法來使得材料更真實,使情景呢更感人。如果沒有小作者對生活的仔細觀察,對細節的認真刻畫,是達不到令人感動的效果的。
同學們,在我們的生活中,在我們的身邊,也有很多的小細節。你們回憶一下,認真思考,以「那一刻,我很--」為題,選擇材料,同桌倆互相交流,寫下來,等會兒我們口頭交流。 2分鍾 (下去巡查)
好了,哪位同學來為大家口頭分享一下。
同學5
我選擇的是那一刻我很感動。奶奶一手提著菜籃子,並用另一隻手倚靠著牆壁緩步上樓。她微微喘氣,長滿了老繭的手與粗糙的牆壁僅僅貼合,走上幾步便要停下來休息。微風拂過她鬢角的銀絲,細細地摩挲,卻撫不平她額頭上車轍般的溝壑。
說的真好,真棒。誰來評價一下。
同學6 這則材料寫得很好,從對奶奶發絲的細致刻畫、細微動作表達了奶奶買菜的辛苦。
好,請坐。她評價得怎麼樣? 好。 同學8寫得怎麼樣? 好。 他們都表現的很好,咱們給他們點掌聲。
由於時間問題,咱們就不一一展示大家的作品了。看到同學們能寫得出如此真實感人的材料,老師很欣慰。同學們表現得很棒。只有通過自己的慧眼去發現身邊的美好,也就是要善於觀察生活,關注細節,咱們在寫作時才能講真話,抒真情。才能寫出一篇真實感人的作文。
同學們,學完本課,大家對作文選擇真實材料方面已經有所掌握,老師希望大家在課後認真觀察生活,關注細節,
以《謝謝你》為題,圍繞這一中心,選擇真實感人的材料,寫一篇800字的作文。
謝謝大家的積極配合,下課!
Ⅳ 寫事作文教學課堂實錄哪裡有小學五年級
作文教學實錄
六年級:燒不死的魚 山東兗州實驗小學 趙衛東
課前談話:
教學過程:
1、 出示:小金魚(你們喜歡嗎?下課時候,誰表現好,就獎勵給他)
2、 取出一隻燒杯,灌滿水,裡面一隻小金魚。師問:你們猜猜看:要是放在火上燒,金魚會不會被燒死?(學生猜不著)
3、 師演示過程,請同學們注意觀察,看清楚每個動作,並指生說清楚。
4、 分組實驗,注意觀察和記錄。
5、 指生讀記錄。
6、 師:實驗中,你們遇到了什麼疑問嗎?
a) 水燒開了,為什麼小金魚燒不死?
b) 火焰分為內焰和外焰,給小金魚加熱的是內焰……(教師說:你再想想)〔教師如果換一種引導,譬如:你就用另一種方法,實驗一下,看看燒得死燒不死?〕
c) 看到小金魚跳出來了(想過為什麼嗎?)剛才實驗有趣嗎?有收獲嗎?想和別人分享嗎?告訴誰,告訴什麼?你有什麼打算?
7、 寫作。
四年級:編歇後語故事 浙江奉化市居敬小學 陳潔男
課前談話:
一、我們昨天見過面,給我留下最深的印象是你們如夏天一樣的燦爛笑臉。今天,你有什麼話要對我說嗎?(謝謝你,讓我讀讀你的名字――隨手拿起那孩子的課本;你說得真好,讓我們握握手吧!)
我還聽說,咱們班有許多小能人,會唱歌的有嗎?
二、自我介紹:
教學過程:
1、豐富同學們的生活,拓展課餘生活,編歇後語故事
2、聽《相聲》(出示課件)。
3、把剛才聽到了幾個歇後語?大大方方寫在黑板上
a) 水仙不開花――裝蒜;
b) 飛機上掛水壺――高水平;
c) 高山上打大鑼――四方聞名;
d) 夠攆鴨子――呱呱叫。
4、歇後語,是我們勞動人民創造出來的,前半截是謎面,後面是謎底。我們來合作:老鼠過街―― 泥菩薩過江―― 王婆賣瓜―― 八仙過海――
5、你還在生活中聽說過哪些歇後語?(牛棚里的口袋――草包;……)
6、出示一組歇後語:
e) 麻雀下鵝蛋――瞎吹;
f) 飛蛾撲火――自取滅亡;
g) 猴子吃辣椒――抓耳撓腮;
h) 張飛穿針――大眼瞪小眼;
i) 百靈鳥遇到鸚鵡――會唱的碰到了會說的。
5、 講故事:(新年到了,大家都在歡天喜地地過節。黃鼠狼想,到母雞家去,假裝拜年,吃了老母雞。到了那兒,黃鼠狼用甜美的聲音……)知道講的故事是哪個歇後語嗎?(黃鼠狼給雞拜年――沒安好心)
6、 你喜歡這個故事嗎?說說,喜歡什麼呢?
7、 師總結:之所以把簡單的歇後語,編成一個生動的故事,是因為這個歇後語畫面感很強,我讀了以後,就感覺到一組畫面,然後在編故事時候,就想著這些畫面。你們也可以選擇一個歇後語,用這樣的方法,想像一下。
8、 檢查:你選擇的是哪一個歇後語?想像中的畫面是什麼樣的?(老鼠過街――人人喊打)說說看,為什麼老鼠那麼不受歡迎呢?(生說)要是加上老鼠平時乾的壞事,編的故事聽上去一定更有趣了。(王婆賣瓜――自賣自誇)。
9、 編歇後語故事。(建議:分組,可以下座位,和自己喜歡的搭檔找一空地一起編;也可以單獨編。)
10、 生分組編一編、演一演。
11、 指生演一演課本劇(王婆賣瓜――自賣自誇)。〔誇西瓜不夠,要是全班都一起賣,賣給老師,老師故意刁難,不肯接受,激發學生的智慧火花〕
〔教師可以懇求學生,排練角色時候,把自己也安排進去,這樣,可以把握劇情的進展和人物的現場語言,而不必隨意以局外人的身份干擾演戲〕
12、 再指(表演:割腹藏珍――要錢不要命)
13、 作業:班級舉行「歇後語故事大賽」。
總結:我和大家一起編歇後語故事,也收益多多,謝謝大家。在此,也祝願建湖實小四
(3)班的孩子,以後的學習成績如同「芝麻開花――節節高」) 讀讀習作。
三年級:編童話故事 浙江寧波市鍾公廟小學 石利波
Ⅳ 寫作體驗課怎麼教
課型述略
「寫作體驗課」是以引導學生體驗生活並獲得寫作經驗為主要特徵的寫作課。這類課往往要
通過設計一系列的寫作活動,讓學生煥發寫作興趣,生成寫作內容,感受寫作過程,體驗寫作
經歷,感悟寫作規律,獲得寫作經驗和技能。這種「寫作體驗課」有如下一些基本特徵:
1.
以獲得寫作經驗為主要教學目的
寫作體驗課的目的是促進學習者與環境(生活世界、人、課堂情境)的互動建構,從而獲得
寫作經驗。
「寫作經驗」是指「與主體關聯了的」的知識、概念、原理及具體操作方法、策略等。它具
有一種情境性、個體性、反思性的特徵。
過去的寫作教學習慣於傳授所謂的「寫作知識」
。這些寫作知識往往是概念性的、去情境的、
公共性的,是較難直接轉化為每個學生的「寫作能力」的。其實,寫作能力很多時候表現為個
性化、情境性、反思性的「寫作經驗」
。讓學生獲得寫作經驗,是體驗式寫作的最主要目的。
2.
以寫作體驗活動為主要教學內容
寫作體驗課,顧名思義,以開展寫作體驗活動為主要內容。寫作體驗活動有以下三種類型:
第一種是「外在體驗活動」
,即對寫作對象直接觀察或親力親為。比如寫「春遊」就親自到春
天里遊玩一番,寫「參觀」就親自參觀一次,寫「游戲」就親自游戲一番。目前流行的「活動
式作文」經常採用這種「搞活動」方式,在做中學。
第二種是「內在體驗活動」
,主要是以回憶、想像、聯想、玄想、頭腦風暴等「想」的形式進
行,激活作者的想像、聯想等思維活動。比如寫「親情」就要調動起相關生活積累,喚起記憶
中親人們的關愛故事及點點滴滴。
第三種是對寫作所需要的知識、技能、策略、方法和過程的體驗。這些體驗主要是靠範文鑒
賞、想像性還原、教師點撥、師生交流、合作探究的方式實現。
3.
教學過程體現為教師精心設計並作用於學生寫作行為和認識的一系列活動
寫作體驗課從教學過程上看,是通過設計一系列的寫作活動,達成教學目的的。這些活動有
的是為了喚起學生寫的慾望,有的是幫學生發現和生成寫作的內容,有的是讓學生感悟寫的方
法和技巧。這些寫作活動要有連貫性,前後銜接,環環相扣;這些活動要解決學生寫作中存在
的各種問題和障礙;這些活動的主體應該是學生;這些活動要有利於學生內心省察和反思;這
些活動不僅僅是外在的「做」
,還包括內在的「思」
,是「學思結合」
「行知一體」的學習行為。
語文教師要在寫作體驗活動設計上下工夫。將寫作教學目標化為精心設計的體驗活動,促成學
生對寫作經驗的心理感知和操作技能,這是寫作體驗課的一個重要特徵。
Ⅵ 誰有小學作文教學實錄,與大家分享
一 要積累作文材料
積累豐富的作文材料是寫好作文的首要條件。許多文章高手文思敏捷,很重要的原因是他們腦子有一個豐富的材料庫,寫起文章來,就能得心應手,左右逢源。同學們要寫好作文,也必須花大力氣積累作文材料。作家秦牧說:「一個作家應該有三個倉庫:一個直接材料的倉庫裝從生活中得來的材料;一個間接倉庫裝書籍和資料中得來的材料,另一個就是日常收集的人民語言的倉庫。有了這三種,寫起來就比較容易。」這段話中說的前兩個倉庫正是同學們寫好作文應必備的。
1、積累「從生活中得來的材料」,最好的方法是堅持寫觀察日記。同學們寫日記的通病是記流水帳,自己覺得沒意思,也就懶得寫了。建議你們照老舍先生教的方法寫:「你要仔細觀察身旁的老王或老李是什麼性格,有哪些特點,隨時注意,隨時記下來……要天天記,養成一種習慣。刮一陣風,你記下來;下一陣雨你也能記下來,因為不知道哪一天,你的作品裡需要描寫一陣風或一陣雨,你如果沒有這種積累,就寫不豐富。」
2、積累「書籍和資料中得來的材料」,一方面靠課內閱讀,把語文課堂中的閱讀和寫作結合起來;另一方面還要靠課外閱讀,堅持寫摘錄式的讀書筆記。如果每段摘錄用一張紙片,就是讀書卡片。俗話說:「好記憶不如爛筆頭」。記憶力再強,時間長了,要記的內容多了,總會遺忘一些。如果一邊讀書,一邊把認為很精彩的內容摘錄下來,不僅能避免遺忘,而且翻閱起來也很方便。
所謂值得摘錄的「精彩內容」。與閱讀者的興趣、愛好、水平、需要等等因素有關,並無統一標准。一般來說,精彩警策的語句,生動形象的描寫,新穎深刻的觀點,活潑有趣的對話乃至優美的詞語,都可以分類摘錄。為了以後查閱方便,在摘錄原文的後面註明材料的出處也是必要的。
不少同學寫過摘錄或讀書筆記,但堅持寫的不多。一項有益的工作半途而廢是很可惜的。有人統計:馬克思寫《資本論》,寫過「摘要」的書籍多達1500多種;列寧寫《哲學筆記》,直接引用的哲學著作多達數十種。像革命導師那樣,堅持寫摘錄式讀書筆記吧,它能使你成為聰明、充實、富有的人,能使你今後寫作時文思敏捷筆下生花。
二 要按循序漸進的規律訓練
提高寫作能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要有長期打算,因此,要安排好作文訓練的序列。怎樣的序列是最合理的,從眾多寫作人才成長的過程中,我們看到了異彩紛飛的「序列」,還很難談那一種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真理。下面介紹「七先七後」的訓練序列,也許是比較具有普通意義的一種,請同學們根據自己的情況,參考使用。
1 先練習寫記敘、描寫文章,後練習寫說明、議論的文章。
2 先練習寫自己親身經歷的事,後練習寫別人轉述的事
3 先側重訓練觀察和積累,後側重訓練分析和表達。
4 先練習寫單純的事,後練習寫復雜的事。
5 先不受寫作「框框」的限制,放開膽子寫;後按不同文章的基本要求及特點作規范訓練。
6 先「模仿」,寫依樣畫葫蘆的文章;後「創造」,寫新穎別致的文章。
7 先力求把文章寫長,強調擴展與鋪陳;後力求把文章寫短,講究簡潔凝煉。
以上「七先七後」,與人們認識事物的規律,由具體到抽象,和能力培養的規律,由低到高、由拙到巧是一致的。至於以何時或達到何種程度作為先與後的界限,這又是個不能「一刀切」的問題,必須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如果有的同學將上述七先七後交替反復安排,如模仿創造再模仿再創造,也未嘗不可。
三 要養成良好的寫作習慣
同學們從小學進入初中後,作文訓練踏上新的歷程,要特別注意培養自己良好的寫作習慣。從作文比賽獲獎同學的寫作經驗中,我們總結出下面七條良好的寫作習慣,供同學們參考。
1 「天天動筆,多少寫一點」的習慣。不少獲獎同學說他們的作文獲獎,歸功於他們堅持寫日記,時間多則多寫,時間緊則少寫,哪怕少到幾十個字,也從不間斷。這的確是經驗之談。俗話說「拳不離手,曲不離口」,天天動筆,即能使筆頭子練得更靈巧,還能積累許多作文素材。
2 「通篇構思,寫作文提綱」的習慣。寫作文切忌寫了上段還不知道下段寫什麼,一定要通篇構思,並且用提綱的形式把構思的作文「框架」固定下來。長期從事寫作的人動筆前也是有提綱,不過有的把提綱藏在肚子里,名曰「腹稿」罷了。
3 「默誦文章初稿」的習慣。古代寫詩,有「吟」和「哼」的習慣,因為有很多毛病是「看」不出問題來的,念出聲。如果是在考場上,就只能默讀,才能發現句子是否順通,語氣是否連貫,文脈是否流暢,音韻是否和諧。
4 「認真修改」的習慣。古人雲:「文章不厭百回改」,這是寫好文章的金玉良言,也是所有文章高手的經驗。如果沒有這個習慣,要寫好文章幾乎是不可能的。
5 「不說假話」的習慣。凡是好文章,一定是作者真情的流露,任何一點虛假都騙不過讀者的眼睛。如果同學們初學寫作就染上無病呻吟的絕症,作文的前途幾乎就沒有好起來的希望了。
6「不要硬寫,強迫自己寫」的習慣。魯迅說寫不下去不要硬寫,當然是對的,因為硬寫出來的東西免不了虛假。但是,同學們面隊老師的作文命題,如果一時寫不下去,切不可借「不要硬寫」為由而不交卷。一時寫不下去,放一會兒是可以的,但要強迫自己去思考,去徹底清查你的「材料庫」,一定能找到符合命題的材料。經過多次「強迫自己寫」,思路打開了,作文水平也就提高了。
7 「保持文面整潔,書寫力求規范」的習慣。現在的青年學生一般很注意自己的儀表,這是無可非議的。「文面」整潔和書寫規范就是作文的儀表,自然是非講究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