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教育大全 > 形容教學質量不好的成語

形容教學質量不好的成語

發布時間:2021-01-09 06:32:20

1. 形容「質量不好」的成語有哪些

  1. 粗製濫造 [cū zhì làn zào]

    [釋義] 濫:過多,不加節制。寫文章或做東西馬虎草率,專只求數量,不顧質量。

  2. 魚目混屬珠 [yú mù hùn zhū]

    [釋義] 混:攙雜,冒充。拿魚眼睛冒充珍珠。比喻用假的冒充真的。

    [出處] 晉·盧諶《贈劉琨》:「夜光報於魚目。」

  3. 華而不實 [huá ér bù shí]

    [釋義] 華:開花。花開得好看,但不結果實。比喻外表好看,內容空虛。

  4. 濫竽充數 [làn yú chōng shù]

    [釋義] 濫:失實的,假的。不會吹竽的人混在吹竽的隊伍里充數。比喻無本領的冒充有本領,次貨冒充好貨。

  5. 名不副實 [míng bù fù shí]

    [釋義] 副:相稱,符合。名聲或名義和實際不相符。指空有虛名。

    [出處] 漢·禰衡《鸚鵡賦》:「懼名實之不副,恥才能之無奇。」

2. 形容學習不好的成語有哪些

  1. 一塌糊塗

  2. 膚淺末學

  3. 不求甚解

  4. 目不識書

  5. 獨學寡聞

  6. 困而不學

  7. 不求甚解

  8. 囫圇吐棗

3. 形容學習不好的成語

1.
一塌糊塗
2.
膚淺末學
3.
不求甚解
4.
目不識書
5.
獨學寡聞
6.
困而不學
7.
不求甚解
8.
囫圇吐棗
【一塌糊塗】(ī


tú):形容混亂或敗壞到了不可收拾的程度。
出處:郭沫若《革命春秋·學生時代》:「新開設的中學,更是一塌糊塗,笑話百出。」
9.
例句:爸爸媽媽不在家,小弟弟把屋裡弄得~,不堪入目。
【膚淺末學】(fū
qiǎn

xué):膚淺末學是成語,拼音是,指學識淺薄。
出處:晉·范寧《春秋梁傳集解序》:"釋《穀梁傳》者,雖近十家,皆膚淺末學,不經師匠。"
語法:作賓語、定語;指學識淺薄
【不求甚解】( bù
qiú
shèn
jiě):甚:很,極。只求知道個大概,不求徹底了解。常指學習或研究不認真、不深入。
出處:晉·陶潛《五柳先生傳》:「不慕利,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欣然忘食。」
10.
例句:這人小的時候,諸事顢顢頇頇,~。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五十四回
【目不識書】(mù

shí
shū):指讀書很少或沒讀過書;不甚識字或不識字。
出處:宋·司馬光《涑水記聞》卷十六:"李士寧者,蓬州人,自言學多詭數,善為巧發奇中,目不識書,而能口占作詩,頗有才思。"
11.
例句:伯之~,一切予奪,俱取決幕僚。
★蔡東藩《南北史演義》第四十回
【獨學寡聞】(dú
xué
guǎ
wén):獨學:指獨自學習,不了解外部動向。獨自學習,無人切磋,則孤陋寡聞。形容孤偏鄙陋,見聞不多。有井底之蛙含義。
出處:
《禮記·學記》:「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
【困而不學】(kùn
ér

xué):困:困惑,不明白。困惑不明白卻不肯學習。
出處:《論語·季氏》:「生而知之者,上也;學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學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學,民斯為下矣。」
12.
簡析:孔子雖說有"生而知之者",但他不承認自己是這種人,也沒有見到這種。他說自己是經過學習之後才知道的。他希望人們勤奮好學,不要等遇到困難再去學習。俗話說:書到用時方恨少,就是講的這個啟發。至於遇到困難還不去學習,就不足為訓了。
【不求甚解】(bù
qiú
shèn
jiě):甚:很,極。只求知道個大概,不求徹底了解。常指學習或研究不認真、不深入。
出處:晉·陶潛《五柳先生傳》:「不慕利,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欣然忘食。」
13.
例句:這人小的時候,諸事顢顢頇頇,~。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五十四回
【囫圇吐棗】(hú
lún
tūn
zǎo):囫圇:整個兒。把棗整個咽下去,不加咀嚼,不辨滋味。比喻對事物不加分析思考。
出處:宋·圓悟禪師《碧岩錄》卷三:「若是知有底人,細嚼來咽;若是不知有底人,一似渾侖吞個棗。」
14.
例句:一個高中文科的學生,與其~或走馬看花地讀十部詩集,不如仔仔細細地背誦三百首詩。
◎朱自清《論詩學門徑》

4. 形容老師不好的成語

[wù rén zǐ dì]
誤人子弟

【解釋】:誤:耽誤。指因無才或不負責任而耽誤人家後輩學生版。【出自】:清·李汝珍權《鏡花緣》第19回:「先生犯了這樣小錯,就要打手心,那終日曠功誤人子弟的,豈不都要打殺么?」【示例】:不料『思想權威者』或『思想界先驅者』這一頂『紙糊的假冠』,竟又是如此~。 ◎魯迅《華蓋集續編的續編·廈門通信三》

5. 形容老師教的不好的成語

形容老師教的好成語
春風化雨
循循善誘
如沐春風
耳提面命
諄諄教誨

6. 形容舊式教育不好的成語有哪些

1、死板教條、囫圇吞棗
2、有口無心、搖頭晃腦
3、生搬硬套、樣子僵化
4、迂腐不堪、無縛雞之力
5、五穀不分、四肢不勤
6、學習單一、內容單調

(願我的答案令您滿意。)

7. 形容「教學質量」的詞語有哪些

形容「教學質量」的詞語有:名列前茅、首屈一指、人才輩出、人才濟濟、數一數二
1、名列前茅
讀音:míng liè qián máo
釋義:指名次排在前面,形容成績優異。
出處:春秋·左丘明《左傳·宣公十二年》:「蔿敖為宰,擇楚國之令典,軍行,右轅,左追蓐,前茅慮無,中權,後勁。」
譯文:蒍敖做令尹,選擇實行楚國好的法典,軍隊出動,右軍跟隨主將的車轅,左軍打草作為歇息的准備,前軍以旄旌開路以防意外,中軍斟酌謀劃,後軍以精兵押陣。
用法:主謂式;作謂語、定語;含褒義
例句:這次期末考試成績,我們班名列前茅,老師勉勵我們要再接再厲,奪取更好的成績。
2、首屈一指
讀音:shǒu qū yī zhǐ
釋義:扳指頭計算,首先彎下大拇指,表示第一。指居第一位,引申為最好的。
出處:清·顏光敏《顏氏家藏尺牘·施侍讀閏章》:「海論詩輒為首屈一指。」
譯文:海論的詩總是最好的。
用法:動賓式;作謂語、定語;含褒義。
例句:中國的制陶技術在世界上是首屈一指的。
3、人才輩出
讀音:rén cái bèi chū
釋義:形容有才能的人不斷地大量涌現。
出處:清·李漁《閑情偶寄·詞曲·格局第六》:「猶之詩、賦、古文以及時藝,其中人才輩出,一人勝似一人。」
用法:尤其詩、賦、古文以及時藝,其中有才能的人不斷地大量涌現,一人勝過一人。
例句:公司座落在風景秀麗人才輩出的歷史文化名城——紹興。
4、人才濟濟
讀音:rén cái jǐ jǐ
釋義:形容有才能的人很多。
出處:清·李汝珍《鏡花緣》第六十二回:「閨臣見人才濟濟,十分歡悅。」
譯文:閨臣見有才能的人很多,十分高興。
用法:主謂式;作主語、賓語、定語;含褒義。
例句:東林書院人才濟濟,真是名下無虛。
5、數一數二
讀音::shǔ yī shǔ èr
釋義:不算第一也算第二。形容突出。
出處:元·戴善夫《風光好》:「學士;此乃金陵數一數二的歌者。「
譯文:學士,這就是金陵非常突出的歌唱者。
用法:作謂語、定語;指十分突出。
例句:這所學校的教學質量在本市是數一數二的。

8. 形容某個學校教學質量好的成語有哪些

形容某個學校教學質量好的成語有:

一、首屈一指 [ shǒu qū yī zhǐ ]

1.【解釋】:首:首先。扳指頭計算,首先彎下大拇指,表示第一。指居第一位。引申為最好的。

2.【出自】:聞一多《家書——給父母親》:「此校確系美國之首屈一指,我畢業於此後,縱欲繼續研究,在此邦亦無處可去也。」

3.【語法】:動賓式;作謂語、定語;含褒義

二、獨占鰲頭 [ dú zhàn áo tóu ]

1.【解釋】:科舉時代指點狀元。比喻占首位或第一名。

2.【出自】:元·無名氏《陳州糶米》楔子:「殿前曾獻昇平策,獨占鰲頭第一名。」

3.【示例】:一戰勝群賢,~高選。 ◎明·謝讜《四喜記·鄉薦榮歡》

三、無出其右 [ wú chū qí yòu ]

1.【解釋】:出:超出;右:上,古代以右為尊。沒有能超過他的。

2.【出自】:《史記·田叔列傳》:「上盡召見,與語,漢廷臣毋能出其右者。」《漢書·高帝紀下》:「賢趙臣田叔、孟舒等十人,如見與語,漢庭臣無能出其右者。」

3.【示例】:此二方專治一切腫毒,初起者速服速消,已潰者亦能敗毒收口,大約古人癰疽各方,~了。 ◎清·李汝珍《鏡花緣》第三十回

四、出類拔萃 [ chū lèi bá cuì ]

1.【解釋】:拔:超出;類:同類;萃:原為草叢生的樣子,引伸為聚集。超出同類之上。多指人的品德才能。

2.【出自】:《孟子·公孫丑上》:「出於其類,拔乎其萃,自生民以來,未有盛於孔子也。」

3.【示例】:而在那海一樣的人民當中,到處都有~的勞動英雄,這些英雄本身就是人民當中開出的鮮艷花朵。 ◎楊朔《迎春詞》

五、數一數二 [ shǔ yī shǔ èr ]

1.【解釋】:不算第一也算第二。形容突出。

2.【出自】: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七十九回:「這門親原是老親,且又和我們是同在戶部掛名行商,也是數一數二的大門戶。」

3.【示例】:他的學習成績在班裡是~的。

9. 形容老師教的不好的成語

誤人子弟,老生常談,思維僵化,行為不典,口齒不清。

10. 形容質量不好用什麼成語

卑鄙無恥
成語釋義:形容品質惡劣,不顧羞恥。

卑躬屈膝
成語釋義:卑躬:低頭彎腰;屈膝:下跪。形容沒有骨氣,低聲下氣地討好奉承。

卑鄙齷齪
成語釋義:齷齪:骯臟。形容品質惡劣,居心不正,言行骯臟。

兵在精而不在多
成語釋義:兵士在於精壯而不在乎眾多。也比喻要求質量而不能只講數量。

粗製濫造
成語釋義:濫:過多,不加節制。寫文章或做東西馬虎草率,只求數量,不顧質量。

得隴望蜀
成語釋義:隴:指甘肅一帶;蜀:指四川一帶。已經取得隴右,還想攻取西蜀。比喻貪得無厭。

妒賢嫉能
成語釋義:妒、嫉:因別人好而忌恨。對品德、才能比自己強的人心懷怨恨。

多快好省
成語釋義:數量多,速度快,質量好,成本省。

匪夷所思
成語釋義: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談行動離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據常情所能想像的。

飛揚跋扈
成語釋義:飛揚:放縱;跋扈:蠻橫。原指意態狂豪,不愛約束。現多形容驕橫放肆,目中無人。

鋒芒畢露
成語釋義:畢露:完全顯露。銳氣和才華全都顯露出來。多指人好表現自己。

各盡所能
成語釋義:盡:用盡;能:才能。各人盡自己的能力去做。

寡廉鮮恥
成語釋義:寡、鮮:少。舊指不廉潔,不知恥。現指不知羞恥。

華而不實
成語釋義:華:開花。花開得好看,但不結果實。比喻外表好看,內容空虛。

貨真價實
成語釋義:貨物不是冒牌的,價錢也是實在的。形容實實在在,一點不假。

價廉物美
成語釋義:廉:便宜。東西價錢便宜,質量又好。

假金方用真金鍍
成語釋義:方:才。假的金子才用真真鍍。比喻只有假的或劣質的東西才需裝飾,以冒充真的或質量好的。

物美價廉
成語釋義:廉:便宜。東西價錢便宜,質量又好。

盡其所能
成語釋義:能:能力。把所有本事都用上。

居心不良
成語釋義:居心:存心;良:善。存心不善。指內心存在著惡意或陰謀。

居心叵測
成語釋義:居心:存心;叵:不可;測:推測。指存心險惡,不可推測。

口是心非
成語釋義:嘴裡說得很好,心裡想的卻是另一套。指心口不一致。

口蜜腹劍
成語釋義:嘴上說的很甜美,凡里卻懷著害人的主意。形容兩面派的狡猾陰險。

濫竽充數
成語釋義:濫:失實的,假的。不會吹竽的人混在吹竽的隊伍里充數。比喻無本領的冒充有本領,次貨冒充好貨。

閱讀全文

與形容教學質量不好的成語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