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民主黨派提案關注的是哪些教育話題
中國教育報稱,據不完全統計,各黨派共有34件擬提交的提案關注教育。從提案內容上看,涉及學前教育、基礎教育、高等教育、職業教育、特殊教育、留學和教育對外開放等。
4個黨派關注師資問題
在所有提案中,基礎教育領域以9件提案位居受關注首位,而這9件提案中又有4件聚焦師資問題。
致公黨中央《關於深化高校科研體制改革、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的提案》建議,在貫徹落實《科技成果轉化法》的基礎上,改革完善科技評價考核機制,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搭建第三方平台,實現科研成果與市場有效對接;改革以單項支持為主的政府專項資金支持方式;建立科技成果轉化年度報告制度和績效評價機制等建議。
民盟中央則在擬提交的《關於深化我國高校科研評價體系改革、充分發揮「指揮棒」作用的提案》中指出,我國高校科研評價體系中存在的「單一量化」「行政干擾」和「價值模式缺乏科學性、有效性」等問題,建議「建立針對不同高校、崗位、評估對象的多層分類評價體系和公開透明、可操作性強的第三方評價監督機制」,「成立高校科研評價體系改革領導小組,鼓勵將科研評價改革與人事制度改革相結合,加強學術委員會、教授委員會、評價管理委員會的評價權力」。
為職業教育發展建言獻策
職業教育與國計民生密切相關。民進中央在擬提交的11件教育提案中,將《關於大力發展中職教育、助力農村脫貧攻堅的提案》排在首位,並提交同一主題的大會發言。提案指出:「中職教育離農村貧困人口和底層打工族距離最近,在農村扶貧中大有可為。」
民建中央擬提交《關於理順管理體制為我國現代職業教育發展營造良好環境的提案》,圍繞職業培訓體系和結構布局、課程體系、校企合作等提出建議。九三學社中央擬提交《關於健全京津冀三地職業教育協同合作機制的建議》,為職教更好地適應三地產業升級轉型和協同發展出謀劃策。
此外,提案還涉及特殊教育、青少年創新教育、家庭教育以及醫療、戲曲等專業人才培養問題。例如,台盟中央擬提交《關於進一步加強我國特殊教育立法的提案》,農工黨中央擬提交《關於深化醫學教育改革,築牢健康中國人才支撐基礎的建議》,民革中央擬提交《關於加強大學生心理輔導,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提案》。隨著我國教育對外開放的深化,中外合作辦學、孔子學院和留學生回國創業等問題也受到一些民主黨派的關注,例如,民進中央今年首次將中外合作辦學納入黨派提案。
『貳』 中國幼兒教育最爭議話題,你怎麼看呢
一、高等教育比幼兒教育高深復雜嗎?
不少人有一種錯覺,以為高等教育比幼兒教育高深復雜。其實恰恰相反,“人生百年,立於幼學”,幼兒教育遠比其他階段教育更為深奧、微妙和復雜。文藝復興時期法國人文主義學者蒙田認為,人類學問中最困難而又最重要的一門就是兒童的教育。幼兒教育本身的復雜性和微妙性,決定了它雖然有遠古的起點,至今依然沒有邁出它的幼年期。直到現在,人們對幼兒發展及教育的認識依然是極其有限的。
事實上,現今比較妥當地解決了這個問題的案例在整個人類個體中的比例相當低。從這個意義上講,幼兒教育包含著人類未來發展最巨大的秘密。
二、幼兒園是企業還是事業單位?
幼兒園是企業,還是事業單位?這是國內不少幼兒園在進行登記時遇到的現實問題,它反映出我們對幼兒教育屬性定位上的觀念沖突。
從歐文等人創建世界上第一批幼兒學校到幼兒教育成為國民教育體系的組成部分,反映出人們對幼兒教育的內涵、性質、范疇、功能的認識在不斷變化。公共幼兒教育最初的出發點在於幫助貧困家庭,保護幼兒生命,慈善性和福利性是其基本屬性,現在世界上多數國家都將幼兒教育視為准公共產品,具有很強的福利性。20世紀60年代以來,幼兒教育的教育特性越來越強,普及公共幼兒教育逐漸成為政府職責,各國逐漸將原來主要由私人和社會團體開辦的幼兒園納入基礎教育乃至義務教育的組成部分。
當前,通過政策傾斜保證普通家庭,尤其是保證貧困家庭子女享受到良好的幼兒教育,促使他們通過參與、交往、互動和合作融入主流社會,是建立和諧社會的重要、有效、根本性的措施之一。
『叄』 找一個能夠交流孩子教育心得的微博話題.
rejwde,您好!
您的提問非常好!確實,現在很多家長和老師都有類似這樣家庭教育方面的疑問,都希望能找到最合適的學習教材和教育方法,培養好孩子的習慣,讓孩子能積極主動地學習、健康快樂地成長,達到提高孩子綜合素質的目的。然而孩子終歸是孩子,幼兒就好一棵小樹苗,不加以引導培育就很容易東歪西倒、難以成材,但凡是小孩身上總有些性格和行為上的缺點、偶爾犯一些小錯誤,五年級孩子也不例外,的確會對他的學習和生活帶來一定的負面影響。其實有利於教育他的方法有很多,你需要仔細考慮和選擇恰當的方法和教材、建議也可選擇觀看適合自己的家教視頻節目,這樣綜合起來才能對症下葯、行之有效。看了以下分析和推薦的視頻資料,相信您就能從中得到想要的答案,從而更好地教育好孩子了。
由於在現時的社會大環境、應試教育模式和接收西方開放式教育等重重因素影響下,我們的孩子就像生活在一個大染缸里一樣,很容易就被染污了,沾染上某些不良習氣,例如嬌橫任性、叛逆不聽話、不誠實、上網成癮、打架、厭學、好動、注意力不集中、上課不專心等問題,尤其是處於幼兒及青少年階段的中學生情況更為嚴重!教育的目的就是要改正孩子錯誤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以及由這些觀念導致的各種錯誤行為。雖然教育孩子的方法很多,有的人採取虎媽狼爸式的教育,還說是「贏在起跑線上」,人的一生其實是馬拉松式的長跑過程,即使贏了起跑線,能跑多遠、堅持多久、誰笑到最後還是未知之數,往往是適得其反的,因而個別人所謂虎媽教育的事例無論他們成功與否,都不值得崇拜、學習模仿、甚至廣泛推廣,這樣教育會給絕大多數孩子造成永久的、不可磨滅的心理傷害,不堪回首的童年就是這樣形成的!如果打孩子進行體罰教育,後果可能相當嚴重,將來會報復到年老的父母和孫子那一代人的身上,所以暴力方式的教育害人不淺啊!相反,反而是培養孩子健康的人格和樂觀向上的精神更顯得重要。想要從根本上教育好孩子,培養孩子學習和生活上的良好興趣和習慣,建議您趕快讓孩子喜歡上《弟子規》!聖人訓 首孝悌 次謹信 泛愛眾 而親仁 有餘力 則學文 入則孝 父母呼 應勿緩 父母命 行勿懶 父母教 須敬聽 父母責 須順承 冬則溫 夏則凊......(多讀一定能提高孩子的責任感和啟發孩子的智慧)。您看,這真是一部「大孝經」、一位最好的家教老師!寫得多好!琅琅上口,易讀易教,網上還有很多視頻故事教學素材,有多個版本適合各階段孩子觀看。作為父母,只要您願意多些鼓勵孩子和您一起觀看(這個很重要,您喜歡看能帶動他的興趣一起看,孩子天生好奇、易受他人影響),一定能讓您的孩子喜歡上她,如果能在現實生活當中努力去做、盡量落實裡面的教誨,何愁不能教育好孩子呢?
同時,您的提問涉及到廣大家長和老師都非常關心和渴望解決的青少年兒童思想品德、行為語言和學習成績的家庭教育問題,家長的正確教育引導在孩子的健康成長教育過程中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因此,在平時的家庭日常生活中,誠摯推薦各位家長和孩子們觀看陳大惠老師策劃監制的優秀中華傳統文化教育大型公益論壇系列紀錄片《聖賢教育改變命運》(又名《弟子規說明書》),這是一個非常有利的關於德育與家庭教育的免費網路資源,能在快樂和感恩的氛圍中感悟人生的真理,有助孩子提高健康成長學習進步,認識災難事故因何發生,能做到趨吉避凶,真實不虛!能針對孩子身上的各種問題對症下葯、是一劑治療良方!當中一定有您需要的答案,也是我們做家長長輩學習的有力教材,的確是難得的家庭教育經典節目!這個節目里有許多精彩的事例分析,探討解決孩子教育的種種方法,真是我們和孩子的一位最佳的、一對一的家教老師,也是一個非常不錯的家庭教育網路資源,而且是完全免費的,對提高孩子的學習成績有極大的幫助。生活中,小孩甚至大人都容易出現沒有恆心、慳貪、叛逆不聽話、上網成癮、早戀、依賴性強、注意力不集中等各種各樣的問題,這些不是能從某個簡單方法或措施就能從根本上教育改正過來,變成一個孝順聽話的小孩,而是需要我們全面而系統地進行家庭教育,從根本處下手才能治標又治本。這部片裡面有很多專家、老師、家長親身說法、以其獨特的心得體會向大眾匯報,啟示家長的教育觀念會直接地影響到孩子的家庭教育,所以建議家長和孩子一起看,從小接受的家教會影響小孩子的終生,從中一定能獲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片中有一句經典的警世名言:人是能教得好的!好人是教出來的,壞人也是教出來的!可見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可是,當前我們面臨的種種現實狀況是:社會誠信嚴重缺失!各種媒體的誇張渲染、錯誤引導,孩子成長的環境不斷遭到破壞和染污,要做好家庭教育談何容易呢!家長是越來越不好當了,說實話,很多家長也不會如何當家長,就將小孩出生到這個世上,將很多的教育責任都推給了學校和社會,然而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很多成長經驗是需要家長言傳身教的,推卸責任的話怎麼能將小孩教育好呢?確實悲哀啊!而我們做子女的往往不能理解父母的心意和真實體會,只圖自己的方便和享受,說實話,真是有點大逆不道啊!到哪一天我們都為人父母了,才能真正領悟這種感受,但往往悔之已晚,哎...很多我們生活當中存在的所謂代溝,都是因為一代一代的接受的教育脫節了,沒有很好的連貫所造成的,現在的人太多急功近利、唯利是圖,只顧自己的享受而妄顧他人的感受。 我們必須知道,一切教育要從根本做起,就像樹要有根才能長樹干樹枝和樹葉,才能枝繁葉茂呀,如果丟棄了根本的德行教育,其他的都只是空中樓閣。在此,推薦各位有緣的朋友,無論看過或沒看過的也好,都敬請盡量抽多些時間觀看大型中華傳統文化教育的優秀論壇節目: 《聖賢教育 改變命運》(可以在網路視頻或者優酷土豆搜索播放),但願看過的人都能夠從中得到真實不虛的利益,並且繼續利益他人,讓我們攜手努力,共同創造和諧共存的社會大環境。
希望我的回答對您有所幫助和啟示。
衷心祝福您!
『肆』 我是還未上崗的幼師,我想直播談論了解現實中有關幼兒教育,像這種話題會有人聊嗎
會,有不少人關心孩子的教育問題。
『伍』 幼兒園教研活動的主要內容有哪些
在一學期中幼兒園的公開觀摩課、評課、案列分析、理論學習、教學反思、 幼兒園器械的投放,區角的設計等都屬於教研活動的內容。
『陸』 幼兒園合作發表話題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中指出:「家庭是幼兒園重要的合作夥伴。」《家長教育行為規范》中規定:「家長要和學校、社區密切聯系,互相配合,保持教育的一致性。」孩子的發展需要家園共育,家長在其中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具體而言,家長要實踐好觀察者、咨詢者、參與者的角色。 看:成為幼兒在園生活全面的觀察者 案例:今天是幼兒園的家長開放日,樂樂媽媽做了充分的准備,相機、攝像機、手機等一應俱全。帶著兒子來到幼兒園,媽媽就忙開了,一會兒拍照,一會兒攝像,一會兒傳微博,視線全部集中在兒子身上。媽媽說:「看到兒子在幼兒園這么開心,我也放心了!但光顧著拍呀、攝呀,倒沒有注意老師講了些什麼,兒子和其他小朋友的交往怎樣?」 怎麼看環境是第三方老師,家長通常會忽視幼兒園和班級的環境布置。其實家長從進幼兒園開始就可以看一周食譜、幼兒園的走廊環境,進入班級可以看課程安排、活動記錄與展示、幼兒作品、家長園地等。仔細閱讀,我們就能知曉近期的保教活動和教育成果,家長做到心中有數,合理安排孩子的學習和飲食,有針對性地和孩子一起談談幼兒園有趣的生活,配合幼兒園活動進行家庭教育。 在日常生活中和家長開放日中觀察也很重要。在這些動態活動中,家長通常關注的是自己孩子的表現,往往會忽略老師的言行、孩子和其他小朋友的互動。就如樂樂媽媽一樣,一到家長開放日就忙個不停,但忽略了開放日活動中最重要的是看幼兒園的教育活動、看孩子的活動過程。比如,觀察晨間接待中老師和孩子的言行,聽到老師說「樂樂來了,先洗手,再和小朋友去玩玩具」,家長就知道要教育孩子養成勤洗手的好習慣,回到家第一件事也是洗手。 家長開放日也是家長向老師吸取教育營養的「家長學習日」。如家長觀看一位老師組織的「快樂的生日」談話活動,首先請孩子回憶過生日的情景;接著自由結伴談過生日時收到哪些禮物和祝福的話,自己心裡是怎樣想的、有什麼感覺;最後拓展談話經驗,請小朋友談談爸爸媽媽過生日時,准備怎樣表示祝賀,長大後想怎樣為他們慶祝生日。家長用心去感受教育過程,就能看到老師的引導與推進,學習科學的教育方法,同時也看到自己孩子在同齡孩子中的知、情、意、行等方面的發展水平,有針對性地進行家庭教育。 問:成為孩子成長主動的咨詢者 案例:寶寶媽媽總愛和老師聊幾句,問問孩子在幼兒園的情況,和老師交流孩子在家的表現。她問老師:「老師,我發現寶寶對數字不敏感。寶寶很喜歡你們老師,也聽最你們的話,請你們多教教他。」老師很細致地解答:「不用擔心,數字對孩子來說的確比較抽象,我們會在活動中慢慢滲透數學知識。媽媽也不要讓孩子死記硬背數字、做數學題,應該在生活中自然而然學數學,比如,分碗筷時的一一對應……」老師一指點,媽媽就知道該怎樣去努力了。 為什麼要問溝通是雙向的,家長要善於做個主動的咨詢者。有些家長來也匆匆去也匆匆,連老師也搭不上一句話,有些家長要等孩子出了事或有了問題,才會去找老師問,這些家長都沒有擺正自己和幼兒園的位置。寶寶媽媽就深有體會,常主動與老師多聊聊,真誠互動的過程就是一個學習與成長的過程。試想,全班那麼多孩子,哪個家長經常與老師溝通,老師自然就會多觀察、多了解孩子,這樣和家長交流起來才會有話可說。老師有較豐富的教育理論和經驗,與老師多溝通,無形之中也在增長家長科學育兒的知識。
『柒』 以為什麼選擇學前教育這個專業為話題寫800字
人的幼年時復期是人腦發展最迅速的制時期,也是可塑性最強的時期,是兒童身心健康成長的關鍵期。良好的早期教育能使幼兒智商不同程度地得到提高,使其智力充分發展,為以後一生的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學前教育受到人們的重視,成了世界教育發展的新趨勢,也為學前教育的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 我國目前的高等教育已經歷史性地進入了國際公認的大眾化的教育階段,在大學生就業市場風雲變幻的今天,幼師畢業生卻十分「搶手」,就業市場十分寬松。民辦幼兒園像雨後春筍,選擇就業概率很高,而且,幼兒教師工作穩定,整天與孩子打交道,自己也顯得年輕,婚後,對自己孩子教育、培養也有好處哦。
『捌』 當前0到3歲嬰幼兒家庭教育最需要關注的話題
(1)、要讓孩子多聽多看多動手,以發展視、聽、觸覺。如觀看各種玩具、物品的顏色形象,了解其軟硬、粗細等性質,分辨其大小;多讓孩子自己擺弄、抓摸、蹬踢各種玩具和物品,主動獲得各種刺激,激發感知的發展。 (2)、要多和孩子說話和交往。既能促進聽覺功能,還能滿足孩子對情感的需要。在和孩子說話時,要逗引他積極反應,激發其交往應答能力。還可在一定時間內讓孩子聽聽音樂,發展培養聽覺和音樂感受力。在睡醒後和哺乳時聽些歡快的樂曲,睡前聽些安祥的樂曲,同樣樂曲在同樣條件下反復聽,孩子就會逐漸熟悉,並將其視為他某些活動的信號。此外,各種聲響玩具也是培養孩子聽覺的重要工具。聽音樂和玩聲響玩具要注意避免噪音。 (3)、要結合日常生活和一些簡單的游戲培養孩子的思維、想像、實踐、創造等能力。如通過找東西,讓他記住某些玩具物品的位置和認識家人的衣物等。通過模仿成人活動,在成人指導下處理一些簡單問題,培養思維、創造等能力。
『玖』 你認為目前學前教育領域的熱點問題有哪些
首先學前教育有五大領域:語言、科學、社會、健康、藝術。
語言領域包括聽故事,唱兒歌,專仿編兒歌,看圖屬書
科學領域包括:能運用各種感官、動手動腦、探究問題
社會領域:與人交往,遵守社會規則,愛父母、老師、同伴、愛集體、愛家鄉、愛祖國
健康:身體健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藝術:唱歌、跳舞、繪畫
目前學前教育的熱點問題主要是在藝術領域比較多,現在除了幼兒園教給孩子基本的藝術熏陶,外面的培訓機構更是五花八門。有需要具體了解的可以繼續提問。
『拾』 中班家長論壇:家園互動話題「您是如何看待挫折教育」
人生的路上總是荊棘叢叢,作為父母的我們總是會擔心孩子未來不夠堅強,不能從容面對生活的各種障礙,於是我們會有意識的製造些「麻煩」,讓孩子去歷練,可是錯誤的抗挫教育不僅不能幫助孩子強大內心,更會讓孩子進入誤區...
3種錯誤的抗挫教育
1
認為孩子經受的挫折越多越好
有的父母會在孩子成長中故意製造一些麻煩,來提高孩子抗挫的能力。其實我們都「誤會」了挫折。
在心理學上:挫折是個人從事有目的活動時,由於遇到障礙和干擾,其需要不能滿足時的一種消極的情緒狀態。
過多的挫折,就是過多的消極狀態。過多的消極狀態只會讓孩子對生活沒有熱情,做事缺乏激情,失去信心,變得十分自卑和脆弱。
人生難免有高低起伏,困難波折,未來真正給孩子造成阻礙的並不是眼下的挫折和困難,而是孩子面對困難時的心境,樂觀積極的心態始終可以幫助孩子化解困難,笑對人生,還能把每一次的困難變成自己的經驗和教訓,變成自己通往成功的墊腳石,作為家長,我們一定要認清挫折的本質,幫助孩子擁有一個良好的心態,這,才是挫折教育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