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課堂教學評價包括哪些內容
課堂教學評價包括獎懲性評價和發展性評價,獎懲性評價的目的是根據評價的結果對教師進回行獎懲,它將課堂教答學評價的結果與教師的獎懲相結合,並以此作為教師晉級、嘉獎、降級、解聘等的依據。
這種評價是目前我國教育領域中運用較多的評價方式,存在一定的弊端,如參評教師過分注重被評課的質量而不是整個教育教學的質量,出現中評不中用的現象,此外還會出現難以調動廣大教師積極性等問題。
發展性評價的目的則是期望通過對教師的課堂教學進行點評、討論、反思,讓被評教師的教學技能和水平得到提高,評價結果不與獎懲掛鉤,而是為教師之間相互交流、發現各自的優缺點提供機會,為制訂教師發展的目標和對策提供依據。
(1)課堂教學評價評分擴展閱讀
課堂教學評價意義:課堂教學評價體系的建立和實施,可以充分發揮評價的導向作用,促進教師盡快轉變教育思想,在課堂教學中更好地發揮教師的教育創新意識,達到改進課堂教學的目的。
評價體系的建立,意味著對課堂教學中與教和學相關的各種因素的選擇和側重點不一樣,這些不一樣的地方將促使教師在今後的課堂教學中,更加註重評價所側重的各種相關因素,並將其作為課堂教學中展示和發揮的重點,發揮評價的導向功能。
B. 進行課堂教學評價有哪些要點
(1)符合課程標准年段教學目標與要求;
(2)切合教材特點、教學重難點和學生實際;
(3)兼顧思想教育、能力培養、創新思維與創新能力培育等;
(4)恰當、具體、明確。
(5)教學環節結構合理嚴謹、主次得當、聯系緊密、過渡自然、整個性強、富有新意;
(6)理解、把握教材准確,教學內容處理得當,課文整體感知與重難點理解適當兼顧,思想情感體驗和語言文字、語文能力訓練有機結合,正確、全面、精當、落實,能體現訓練層次,過程清晰、完整;
(7)摒棄繁瑣分析,以讀寫實踐為本,注意多種教學方式方法、電教手段、教具等的恰當運用和學法指導,指點有方。
(8)尊重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注意調動全體學生的學習興趣,自主實踐、積極思維;教學民主,師生平等和諧;
(9)實踐活動時間充足;
(10)學生能開展有效的合作學習;能提出有價值的問題。
(11)教師文化素養高,鑽研駕馭取教材、組織調空教學的能力和機智靈活處理突發問題的能力強;
(12)教學語言准確、規范、簡潔、流暢、表達力強;
(13)語言形象、生動,富有感染力;
(14)板書設計合理簡明,字跡工整;
(15)能熟練使用現代化教學手段;
(16)教態自然、親切、大方,儀表端莊,精神飽滿。
(17)學生主體地位確立,學習興趣濃厚,所謂活躍,自主學習、實踐活動充分;
(18)語言文字與語文能力訓練扎實,學習方法掌握、運用好;重點突出、難點突破,教學目標達成、教學效果好;
(19)教學整體效率高,各層次學生均有較大收獲。
根據以上各項的等級評判,綜合衡量本課教學的整體水平層次,評定等級。
C. 課堂教學評價用語
1. 准確得體
對學生的評價語言准確而又得體。要因人而異、具有針對性地作不同的評價,而這些評價又恰恰能給學生以提醒或糾正。「你讀得很正確,若聲音再響一點點就更好了。」「老師、同學又沒追你,你幹嘛讀得那麼快?要注意呀!」「讀得真好聽,老師要感謝你的爸爸媽媽給了你一副好嗓子,不過要是加上表情就更加能傳情達意了,不信,你試一試!」「讀課文應大大方方,別縮頭縮腦呀!」「這個字念得不夠好,跟老師再念一遍。」貼切的評價語客觀地指出了學生的長處及存在的缺點,讓學生一步步做到朗讀的基本要求:快慢適度、富有節奏、態度大方、語言流暢。
2. 生動豐富
在課堂教學中,還要有多樣、靈活、生動、豐富的評價語,使學生如坐春風,課堂內總是生機勃勃。就拿讀完題目後來講,對學生的評價語言就非常富有表現力和感召力。「讀得真不錯!」「大家聽了都在佩服你念得好!」「這個句子你讀得多好呀!請你再讀一遍,大家仔細聽聽!」「老師都被你讀得感動了。」「你念得比老師還要棒!」「到目前為止,你是念得最出色的一個!」「老師覺得,你長大肯定能當一個播音員!」……如此生動、親切、明朗的語言,學生聽後怎麼會不被深深感染?怎麼會不大受激勵呢?學生們躍躍欲試,一個個教學的高潮正是如此形成的。可以說,生動豐富的評價語言最大程度地調動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活躍了課堂的氣氛。
3. 機智巧妙
作為學生,他們在課堂上的回答不可能每次都完全正確,這時,大多數老師便以「錯了!請坐。」「不對!誰再來?」這些語言來否定學生的回答,並期盼其他學生的正確回答。而我在教學中則運用自己巧妙、機智的語言來糾正、鼓勵學生的回答,注意情緒導向,做到引而不發。有時,學生說錯了,我會說:「說錯是正常的,老師最喜歡說錯的孩子。沒關系,再說一下!」以鼓勵學生.有時,學生重復了前幾個同學的回答,我也不會指責學生沒認真聽課,笑笑說:「噢!你認為這很重要,再強調了一下,對嗎?」這一系列充滿愛心、智慧的話都一一化解了學生在課堂中的尷尬,小心翼翼地保護了學生的心靈。學生有這樣一個老師和風細雨地幫助糾正學習中的錯誤,他們還會害怕什麼?他們自然會沒有任何心理負擔地投入學習了,自然會爭先恐後地發言了。
4. 詼諧幽默
幽默是現代課堂教學中不可多得的品質。它打破了課堂內死水般的枯燥局面,使整個教學過程達到師生和諧、充滿情趣的美好境界。它不僅提高了教學語言的品位,而且優化了課堂教學效果。,幽默是思維的火花、智慧的結晶,是教師知識、才能長期積累的結果。詼諧幽默的評價語恰到好處地推動了教學過程,使教學信息的傳導風趣而高雅。
5. 獨特創新
教師的口語表達形式多種多樣。能將有聲語和體態語有機結合,將預設語和隨機語有機結合,根據學生的反饋信息或突發情況,臨時調整原先預設的口語流程,巧妙應對,獨特創新地進行評價。課上,我一會兒翹起大拇指,一會兒鼓掌,一會兒與學生握手,祝賀學生的精彩回答。其實,評價語言的確不應拘於一種形式,它應因人而異,因時而異,因課而異,因發生的情況而異,教師應全身心投入,創造性地對學生進行評價。在一次次的驚喜中,學生也會全身心投入學習。有一種內在的魔力能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課堂教學活動,使教學達到令人難以忘懷的藝術境界,我認為,技巧性、藝術性的評價語是形成這種魔力的重要原因之一。
D. 對課堂教學的評價
評價就是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對學生的學習狀況表現出來的評價藝術。這里,學習狀況包括學生在學習中表現出來的學習態度、學習信心,學習效果等。但靜下心來仔細想想現在的課堂,我們聽到很多諸如:「好的。」「不錯。」「恩。」這樣的評價語。這樣的評價單調,乏味,能真正達到評價的目的,實現評價的自身價值嗎?課改課尤其如此。如何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觀能動性、創造性?充分發揮評價的作用,我是這樣去做的:
課堂教學的每個環節,我都進行及時評價,且以鼓勵性評價為主,以調動學生積極性。但我發現,如果沒有一套完整的評價機制,鼓勵並不持久。於是我將課堂各環節進行量化打分。小組黑板展示,凡是認真參與的小組成員均得到基礎分。課前預習充分,展示言簡意賅,繪圖製表總結性強,課外知識涉及到位、准確的同學,除得基礎分外,還可根據展示內容得到獎勵分;同樣參與講解的同學,凡是積極參與講解的同學,都可得到基礎分,課前准備充分,能脫稿講解,且講解知識條理清晰、內容准確,有亮點的同學,除可得到基礎分外,還可得到獎勵分;課前提問環節,導學案完成情況環節,課後練習題完成情況等環節,也都設定標准,給與相應的獎勵分。為了使評分評價具有可操作性,我的評價進行合理分工。課前預習,導學案完成情況,由學習小組的組長完成,把導學案完成較好和較差的學生的導學案,交由老師處理(評價並輔導)(既節省了教師的時間,又提高了教學輔導的針對性,效果較好),課堂展示評價由教師和課代表負責,課代表對該節課的各類評價得分進行匯總。光有評價分數,分數不發揮作用,時間一長,學生的新鮮感漸弱,評價也就發揮不了太大的作用。於是,我將班級學生的課改得分評價和班級已有的學生百分考核相掛鉤(我將學生百分考核分四大塊:「紀律」、「學習」、「衛生」、「文體活動」,每塊量化有若干條款,對學生進行全方位考核,每周班會,對上周考核情況進行小結,並在教室牆上以得分形式進行公示,接受大家監督,學期末匯總;以得分進行排名。然後和高中的獎學金,期末表彰掛鉤),且占相當比例,由於我所帶班的考核分直接影響獎學金和期末評模評優,學生非常重視,所以,我們班的課改評分,學生非常在乎。為了取得更高的評分,學生們在預習、展示、課後作業練習等各環節,都積極投入,認真准備,在課堂展示中形成了許多亮點,如在記憶我國主要各大煤礦時,學生查找到了以詩記憶的方法:
河北開欒與峰峰,
山西大同與陽泉。
遼阜新,晉西山,
雞西鶴崗平頂山,
江蘇徐州淮北皖。
一首簡單押韻的朗朗上口的小詩,幾乎包括了我國所有大煤礦的分布,即活躍了課堂氣氛,又加深了學生印象,很好地幫助了知識的落實。
又如在復習長江流域重要城市時,學生編了這樣一句順口溜「賓客重來,宜昌會晤,敬酒五壺,難難老張」一句語意連貫的簡單易記的順口溜,把這些枯燥的地名:宜賓、重慶、宜昌、武漢、蕪湖、南通、南京、張家港按照從長江上游到長江下游的順序,有機地連在了一起,學生在歡笑的同時(快樂大課堂!),有效准確地記住了這些城市和分布,提升了展示效果。
只要調動起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他們不僅能把這些簡單知識講解好,一些較難掌握的知識,也能發揮學生們的聰明才智。在高三復習世界洋流分布時,北半球中低緯順時針旋轉,北半球中高緯和南半球中低,逆時針旋轉,南半球中高緯西風漂流;什麼一會北半球,一會南半球;一會順時針,一會逆時針,把學生搞得暈頭轉向;可是學生在預習中,經研究發現,根本不用按課本這么機械記憶,他不就是8/0嗎?只要按正確筆畫順序書寫,不就是世界洋流的流向嗎?!精彩!我的點評是「把簡單事情搞復雜—太累!把復雜事情搞簡單—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