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教育大全 > 第一章教育與教學

第一章教育與教學

發布時間:2021-01-08 06:23:00

1. 可見的學習與思/維教學第一章讀後感

一、新形勢下的教育教學改革工作,要求老師必須具備較高的政治素質回和業務素質,提高個人答的綜合素質,不斷適應教育教學改革工作的需要。李元昌老師的從教經歷和對教育的執著追求,給我們年輕教師很大的教育,讓我們懂得什麼是教育,怎樣才能教出優秀的學生,讓我們懂得「沒有愛就沒有教育」這一深刻道理。

二、要謙虛謹慎,不要傲氣。這是宋老師給我的深刻印象。無論是從處理好師生關系還是從處理好學校、家庭、社會關系來講,都必須謙虛謹慎,戒驕戒躁,始終保持清醒理智的頭腦。要集思廣益,不要主觀臆斷。一定要有很強的平等、共同學習的意識,遇事多商量、多溝通,經常性地交流思想,交換意見,調動學生主動學習的意識。教師要心胸寬廣,不要小肚雞腸。一定要有一種容人、容事的寬廣胸懷,能夠聽取各種不同意見,要嚴於律己,寬以待人,少一點猜疑之心、嫉妒之心、怨恨之心,多一些理解之心、關懷之心、友愛之心,這樣給學生良好的示範作用。會使教學效果收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2. 教育心理學第一章 教育心理學概述的題目及答案

第一章基本不會出現大題,考的都是一些細碎的知識點,以下是我的總結,希望會對你有所幫助。


教育心理學的概念:

教育心理學研究的五要素、三過程


教育心理學研究方法

(1)實驗法 其中實驗室試驗對條件控制最嚴格

(2)觀察法 是教育心理學研究最基本、最普遍的方法

(3)調查法

(4)個案研究法

(5)測驗法

(6)教育經驗總結法

(7)產品分析法


教育心理學的作用

描述、解釋、預測、控制

(1)幫助教師准確的了解問題

(2)為實際教學提供科學的理論指導

(3)幫助教師預測並干預學生的行為

(4)幫助教師結合實際教學進行教育研究


基本就這么多內容,希望對你有幫助,要是考招教可以買山香的試卷做做


3. 第一章 緒論:為什麼要學習 數學教育學

1.數學教育的沿革與發展;
2.數學教育研究熱點的演變;
3.數學教育學的回內容及學習意義與方答法。 教學目標:
1).使學生了解數學教育學的研究對象、掌握數學教育學的研究內容及學習該學科的意義;
2).了解一定的數學教育發展歷史,了解數學教育研究熱點的演變趨勢;
3).了解數學教育學的研究對象、特點和研究方法,理解學習數學教育學的意義。 教學重點、難點:
數學教育學的內容及學習該學科的意義為本章重點;學習該學科的方法為本章難點。

4. 小學數學教育概論宋乃慶張奠宙第一章思考與練習 教學片段「三角形三邊的關系」的設計有哪些值得學習借

三角形三邊關系么?勾股定理。sin,cos,tan【這三個在直角三角形】。對了三角形具有穩定性!三邊關系兩邊之和大於第三邊,兩邊之差小於第三邊。

5. 教育改革 是實現我國教育現代化的---和--- 教育學 第三版 第一章的課後習題

這破題我也找了好久答案...還有那個什麼1999年的《關於深化教育改革回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答決定》規定教育經費占國民生產總值的幾%...我也沒找到答案,郁悶

應該是:戰略目標 和 工作方針

答案見書34頁第2、3行的「2020年我國教育事業改革的發展的戰略目標是2個基本——即實現教育現代化……」【簡化就是教育改革的戰略目標是實現教育現代化】和書33頁倒數第4「今後一個時期我國教育事業改革發展的工作方針……」

6. 教育學(第一章 教育的產生與發展)

  1. 學校教育的基本要素:是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響。

  2. 教育者:凡是對受教專育者在知識、技能、思想、品屬德等方面起到教育影響作用的人都可稱為教育者。

  3. 受教育者:是指在各種教育活動中從事學習的人,既包括學校中學習的兒童、少年和青年,也包括各種形式的成人教育中的學生。

  4. 教育影響:即教育過程中教育都作用於學生的傲部信息,即包括了信息的內容,也包括了信息的傳遞和反饋的形式是形式與內容的統一。

  5. 教育的發展:(1)教育與生產勞動日趨結合( 2)現代教育的普及性 (3)教育形式的多樣化 (4)教育具有商品性 (5)教育具有科學性 (6)教育具有發展性 (7)教育具有階級性

7. 八上科學教與學答案 要浙教版的,北京教育出版社的那本 只要第一章的答案 急啊!!

不能找同學借的咩

8. 勵雪琴《教育學是什麼》第一章的總結

(一)走進教育學途徑
1、歷史途徑 即我們可以通過對經典的教育學著作的研究,看看「創始人說了什麼?」
2、現實途徑 即我們對現代的教育著作加以研究,看看「當代教育家們在做什麼?」
3、理性分析 即在閱讀教育論著中,在觀察教育實際時,開動腦筋找出「理性的指標是什麼?」
以上三種方法,可以幫助我們進入教育學。
(二)學會像教育家那樣學習和思考
「舉一反三」與「聞一知十」的啟發式教學經驗
古代有一部《論語》,是孔子的弟子記述他們的老師言行的著作。其中有這么一段:有一次孔子問他的子貢:「你和顏回誰更好些?」子貢回答道:「我怎敢和顏回相比,顏回聞一知十,我只能聞一知二。」孔子接著說:「不如他,我和你都不如他。」
顏回從他的老師那裡聽到「一點」而能知道「十點」,那麼其中「九點」從何而來?當然不是從他的老師那裡得知的。因為老師只告訴他「一點」,「十點」中的「九點」是因為顏回自己思考而得。所以孔子自己承認不如他的學生,子貢自然也不如顏回。
孔子平常教導學生,要求「舉一反三」,「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一物四角,教學生一角,其他三角則由學生推知,這里說的「舉一反三」和上面說的「聞一知十」都說明一個教學上的重要道理:教學不僅是授予學生以知識,重要的是啟發學生的思維。學生從自己思考中得到的東西,比從教師那裡聽到的東西要多得多,並且經過學生自己思考獲得的東西,要更牢靠得多。
使學生聞一知一的教學,是一種「教書匠」的教學,「匠」的含義是墨守成規,不敢發揮創造性;而聞一知十的教學,則是啟發學生積極思維,是「教育家」的教學,教育家的教學和教書匠的教學,區別就在於能否啟發學生積極思維,孔子是啟發式教學的最早發明人。與啟發學生積極思維的啟發式教學相對立的是注入式教學,注入式教學是禁錮學生思維能力的教學。啟發式教學是使人聰明的教學,注入式教學則是培養書獃子的教學。
中國雖沒有自己的教育學,然而這個古老的國度,卻有自己的悠久的優秀的教育歷史,孔子就是首屈一指的啟發式教學的創始人,這一教學法深受中外名家的推祟,孔子是世界公認的偉大的傑出的教育家之一。其實,中國不是沒有教育學,而是古老的中國教育學沒有作為一名科學從哲學獨立分枝而已。

閱讀全文

與第一章教育與教學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