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教育大全 > 語文教學論高等教育出版社教案

語文教學論高等教育出版社教案

發布時間:2021-01-08 03:57:25

1. 如何用語文教學論的知識分析教案

案例寫作比較簡單 一般情況下,撰寫教學案例要寫兩個方面的內容,一寫案例事回實,二寫案答例分析。撰寫教學案例,是「講老百姓自己的故事」,教師對事實比較熟悉。敘述的事實比較具體,比較單一。通常情況下,教師寫這樣的記敘文不會感到困難。撰寫案例分析當然需要進行論述。但是,這里的論述是就事論理,是針對具體問題發表有針對性的意見,不涉及很多的人和事,不需要高度的抽象概括,難度不大。

2. 語文學習計劃

課本上需要背的東來西統統背會,生自字詞音意全部記住,閱讀題不會的上課聽老師講,仔細感覺老師的做題思路,作文多看看作文書,不一定會背但好句好段都要能模仿,當然上面你不一定能做完,做不完的時候記得以課本為主。語文不是向數學那樣倆月就能上去的東西,要有耐心.

3. 語文學科教學論的閱讀教案如何編寫

《語文學科教學論》一
一,填空
1.語文學科教學論的研究對象是 中學語文學科及其教育教學活動 .
2.《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准》是從 課程目標根據知識和能力 , 過程和方法 ,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三個維度來設計教學目標的.
3. 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 是語文學科的基本屬性, 綜合性和實踐性 是一般屬性.
4.語文教學的設計程序包確定教學目標, 處理教學內容,構思教學五環節 , 選擇教學方法 , 確定媒介手段 , 設計反饋練習 , 編寫書面教案 等環節.
5.語文教師的職責是 通過對學生進行德智體美勞等方面的教育,使之成為有用人才,進而完成傳播人類文化,促進人類社會進步和發展的任務 .
6.中學語文教育學是高等師范院校漢語言文學專業教學計劃中的一門 必修課 .
7.從縱向上看,語文教育是將伴隨著人的一生的"終身教育".從橫向上看,語文教育是充盈於人的各個活動空間的" 全方位教育 ".
8. 自主性學習具有三個顯著特徵: 學習的主動性 ,學習的開放性,學習的建構性.
9.無意注意往往是在 刺激物 的直接作用下不由自主的產生的,它缺乏個人的 意志努力 和積極性,與情緒,需要和興趣有密切的關系.
10.新課程改革後,師生關系發生了改變,教師的角色由" 課堂的主宰者 "變為" 平等的交流者 ".
11.教學過程最優化,是指在現有的條件下用最少的 時間 和精力去獲得最大 教學效果 .
12.1904年, 《癸卯學制》 頒行,確立了我國的近代學制,開始了 分科教學 ,於是分科教授法應運而生.
13.建議把"教授法"改為"教學法"的著名教育家是 陶行知 .
14.注意是對刺激的有意識關注,是將心理活動 指向 並集中到某些刺激.
15.非智力因素,是指除智力因素之外,影響智力活動和智力發展的個性 心理 因素.它主要包括需要,動機, 興趣 ,情感,意志,氣質和性格等.
16.動機是激發和維持個體進行活動,並導致該活動朝向某一目標的心理傾向或動力.它具有激發,指向, 維持和調節 三大功能.
17.語文課程指學校為實現語文教育目標而安排的語文科目教育內容及其進程,它包括各級各類學校語文課程的 設置 和語文課程標准或教學大綱等.
18.從教科書的結構類型來看,中學語文教科書主要有 分編型 與綜合型兩類.
19.學生的個別差異主要是指學生 個性 的差異,即學生在學習活動中表現出的智力, 學習動機和興趣 因素的差異.
20.有意後注意是在有意注意之後出現的, 不需要意志努力 的一種注意.
21.語文課程資源包括課堂教學資源和 課後輔導資源 .
22.1919年,從美國留學歸來,時任南京高等師范學校教務主任的 陶行知 先生提出應對"教授法"課程進行改革.
23.1924年 黎錦熙 先生的《新國語教學法》一書被認為是語文教育學的開山之作.
24.工具性與 人文性 的統一,是語文學科的基本屬性.
25.智力由 注意力 ,觀察力,記憶力,思維力,想像力等基本因素構成.其中 思維力是核心.
26.記憶就是人腦對有關信息進行編碼,貯存和 提取 的認知加工過程.
27.教學過程,也叫"教學程序"或"教學流程".它反映了教學發展的各個階段,各個環節之間的緊密聯系,既相對 獨立 ,又有規律的交替和推進.
28.形象思維是以頭腦中的 口語 來解決問題的思維活動.抽象思維是以語言 為工具進行的思維.
29.錢夢龍"三主四式導讀法"的主要內容是 教師為主導 ,學生為主體,訓練為主線和自讀式,教讀式,練習式, 復讀式 .
二,簡答
1.制定中學語文教學目標的依據是什麼
答:制定中學語文教學目標的依據:確定教育目標,要根據社會的需要,確定教育目標,要根據學生的實際,確定教育目標,要尊重教育自身的規律.
2.什麼是接受式學習
答:接受性學習階段從時間上是指兒童在小學四年級以前的學習.這一階段對兒童來說並沒有自己明確的要求和目標,只是在小學教師耐心的指導下學習拼音,識字,組詞,造句等基礎知識的階段.
3.簡述中學語文教科書的編選原則.
答:語文學科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突出特點,語文教科書的編選必須堅持幾條重要的原則:1,堅持思想性與科學性的統一,重視學生情感,態度,人生觀的培養和語文能力的培養.2,處理好傳統教材與現代科學文化新成就的關系.3,堅持理論與實踐統一,使學生獲得比較完整的知識.4,保證教科書的系統性和教學的循序漸進性.
4.如何在語文學習中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
答: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培養學生興趣:
(1)擴大知識視野,發展多種興趣.
(2)把學生原有的興趣遷移到語文學習中.
(3)增強語文教學的形象性.
(4)以感情帶動興趣.
5.語文教學原則有哪些
答:語文教學原則是根據對語文教學規律的認識制定,必須在語文教學過程中遵守的基本規則.(1)文道統一的原則(2)聽說讀寫全面訓練的原則(3)語文訓練與思維訓練相結合的原則(4)課內,課外語文活動相結合的原則.
6.新課程中語文教師角色應如何轉變
答:(1)由課程的實施者轉變為課程的建設者,開發者和實施者(2)從知識的傳授者轉變為學習引導者(3)從課堂的主宰者轉變為平等的交流者,合作者(4)從呆板的經驗者轉變為教學的創新者
7.語文教育學的相關學科有哪些
答:(1)中學語文學科教學論與馬克思主義哲學(2)中學語文學科教學論與普通教育學
(3)中學語文學科教學論與語文專業理論(4)中學語文學科教學論與心理學(5)中學語文學科教學論與思維科學(6)中學語文學科教學論與評價科學(7)中學語文學科教學論與信息科學,系統科學.
8.魏書生六步教學法的主要內容
答:(1)定向:明確本節課或者本篇課文訓練的重點和難點,事先使學生明確教學目標和訓練重點,以激發學生的求知慾.(2)自學:學生根據教學重點和難點,自學教材,學習優秀的學生可以向深度,廣度拓展,而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可以根據實際水平來完成自學內容.(3)討論:將自學中沒有解決的問題提交小組或全班討論,尋求正確答案.(4)答疑:經過討論仍未能解決的問題提交老師,由老師解答.(5)自測:根據"定向"中提出的重點和難點,自擬一組十分鍾的自測題,自己評分,檢驗學習效果.(6)自結:下課前每個學生自己總結這節課的主要收獲,老師在不同水平的學生中選出代表講講自己學習過程和收獲.
9.中學語文教育學的研究方法有哪些
答:(1)觀察調查研究法(2)歷史文獻研究法(3)哲學原理研究法(4)比較分析研究法(5)經驗總結研究法(6)實驗實證研究法
10.怎樣理解語文學科的綜合性
答:(1)教學目標的多元化(2)教學功能的多重性(3)教學內容的廣泛性(4)教學原則的復雜性(5)教學方法的多樣性
11.簡述語文教材在語文教學中的地位.
答:(1)實現德,智,美語文教育目標的主要手段(2)教和學的物質憑借(3)為學生集中,高效的語文學習提供範例
12.簡述錢夢龍三主四式語文導讀法的主要內容
答:(1)自瀆式:是以自瀆訓練為主要內容,讓學生在閱讀中學會感知,理解課文,同時它也是一種能力訓練.(2)教讀式:教師要根據學生自瀆的得失及時點撥,引導,使學生領會課文,並學會自瀆的方法.(3)練習式:"練習"即作業,學生在學完新課之後完成一定的口頭或書面的作業,強化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4)復讀式:指在學習了一定量的課文之後,將這些作業按照一定的中心重新組合成新的單元進行再次閱讀,以達到"溫故而知新"的目的.
三,論述
1.學校語文學科教育的研究對象主要包括哪些內容
答: 中學語文學科教學論的研究對象,是中學語文學科及其教育學活動.具體內容有:
(1),中學語文學科教學論的對象是整個語文教育現象.語文教育是無時不在,無處不在的"大語文" 教育.可以從縱,橫兩個角度來證明.
(2)語文學科教學論的研究重點是學校的語文學科教育.
2.什麼是語文能力 怎樣培養學生的語文能力
答:語文能力就是指人們在語文實踐活動中表現出來的心理特徵的總和.
培養語文能力應從以下幾方面入手:(1)培養學生學習語文的主體意識.新課程理念十分重視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2)訓練學生掌握學習語文的基本方法,形成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在現代教育理論當中,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的主要支撐者之一就是學會學習,即學習者掌握學習方法,形成自我發展的能力.
3.談談語文教師在新課程實施中應如何實現角色的轉變
答:(1)由課程的實施者轉變為課程的建設者,開發者和實施者(2)從知識的傳授者轉變為學習引導者(3)從課堂的主宰者轉變為平等的交流者,合作者(4)從呆板的經驗者轉變為教學的創新者
4.語文教材改革趨勢如何 你理想中的語文教材是什麼樣的
答:語文教材的改革趨勢是:(1)打破教材的單一編寫體系,建構多元的教材編寫方式.中學語文教學的現代化,科學化要求中學語文課程的科學化和多樣化,而中學語文課程的多樣化又要求中學語文教材必需突破單一的編寫體系,使中學語文教材的建設也走向多元化.(2)在堅持發展和創新的同時,保持教材基本內容的相對穩定性.隨著時代的發展,語文教材的發展和創新勢在必行.(3)重視學生共性與個性的雙重發展,使語文教材具有彈性和可開發性.(4)建立完整的教材編制理論體系,配置結構合理的教材編制隊伍.(5)充分利用現代科學技術,編制具有科技會計師的新型教材.
總之,語文教材建設要立足於"中國特色",在繼承中創新,在實踐中改革,在學習中吸納,不斷取得新的進步.
5.試論述新一輪語文課程改革的理念及內涵
答:語文課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是: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正確把握語文教育的特點,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努力建設開放而有省略的語文課程,在課程目標方面提出了"知識與能務""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維度的要求.在課程內容方面單獨提出綜合性學習的要求,重視語文課程的綜合性,重視語文和其他聯系.最新的課程標准在各方面都做出了新的探索,也在原有的教學大綱的基礎上有了重大的突破,反映了課程改革的新趨勢.
6.語文學科性質是什麼 你是如何理解的
答:語文學科性質的理解:
(1)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學科的基本屬性
語文學科的教學內容以語言文字為主要載體,而語言文字是人類進行思維與交際的重要工具.語言的作用和中學語文科的任務決定,工具性是語文學科的基本屬性.
語文學科還具有人文性."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新課標).
(2)綜合性和實踐性是語文科的重要屬性
首先,語文學科是綜合性學科,這使它和中學的其它學科都鮮明地區別開來.它的綜合
性表現為:教學目標的多元性,教學功能的多重性,教學內容的廣泛性,教學原則的復雜性
,教學方法的多樣性.
其次,語文學科是實踐性很強的學科,語文綜合素養的形成要靠實際訓練來形成.
7.新課程改革的語文課程目標從哪三個維度來設計,這種設計思路與以往語文教學大綱中課程目標設計的思路在理念上有何不同
答:新課程改革的語文課程目標從以下三個維度來設計:
(一)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維度的目標
培養愛國主義精神,培養放眼世界的開闊胸懷,培養社會主義道德品質,培養健康的個性心理品質,培養高品位的審美情趣和審美能力
(二)過程和方法維度的目標
培養學生學習語文的主體意識
訓練學生掌握學習語文的基本方法,形成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
(三)知識和能力維度的目標
語文知識目標包括:語音,文字,詞語,語法,修辭,標點符號,文言文基礎知識,文學知識和文化常識,讀寫知識,工具書使用知識等.
語文能力目標包括:閱讀能力目標,寫作能力目標,口語交際能力目標,搜集處理信息與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等.
8.中學語文教學應該遵循哪些原則
答:語文教學應遵循文道統一,語言訓練和思維訓練相結合,課內課外的語文學習互相促進,聽說讀寫全面訓練等原則
9.簡述中學語文教育學的任務
答:中學語文教育學的任務是
①對師范生進行專業思想教育,幫助他們樹立終生為人民的教育事業奮斗的崇高理想,為將來從事語文教育工作奠定良好的思想感情基礎.
②指導學生學習語文教育及相關的基本理論和知識,幫助他們盡可能多地了解基礎教育和語文教育學科的理論和知識,為將來從事中學語文教學與中學語文教育研究奠定良好的理論,知識基礎.
③培養師范生實施語文教育,教學的基本能力,幫助他們形成良好的語文教師職業技能,為將來從事語文教育,教學工作奠定扎實的專業能力基礎.
④培養師范生進行語文教育科學研究的初步能力,幫助他們形成研究的意識和習慣,為將來從事光學語文教學育研究奠定一定的基礎.
10.為什麼要提倡研究性學習
答:研究性學習是指學生在教師指導下,以類似科學研究的方式去獲取知識和應用知識的學習方式.具體地說,這個表述包含了以下幾層含義."學生在教師指導下",表明了學習活動中的師生關系.研究性學習是在學校教育和集體教學的環境中進行的,在學習過程中,學生需要的是"指導"或"幫助",不僅僅是"傳授"或"教導".教師的主要職責是創設一種有利於研究性學習的情境和途徑."以類似科學研究的方式",表明了學習的基本形式.在研究性學習的過程中,學習者將模擬科學家的研究方法和研究過程,提出問題並解決問題.因此,研究性學習的實質是學習者對科學研究的思維方式和研究方法的學習運用,通過這樣一種基本形式和手段,培養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獲取知識和應用知識",表明了學習的基本內容.這包括學習如何收集,處理和提取信息;如何運用有關的知識來解決實際問題;如何在研究過程中與人交流和合作;如何表述或展示研究的結果;等等.
四,編寫教案
1.下面是著名兒童文學作家嚴文井的一篇記人散文,你如何指導學生課外閱讀這篇文章 寫一篇閱讀指導教案.
一直在玩七巧板的女壽星
嚴文井
冰心這個女壽星一開始就出手不凡.她小時候穿了許多年男裝,十分淘氣,差一點就變成了—個真男孩.
很年輕,就出了大名.她作詩,寫散文,寫小說,翻譯泰戈爾,成果累累.
她的散文,引出了無數模仿者,只是那種美而不花哨,清新自然而不嬌揉造作的風格,沒人模仿得了.
特別是那本《寄小讀者》,給了—代又一代的少年們以勇氣和好奇心,讓他們去尋找廣闊的世界,也尋找自己.
後來,有的人找到了一些.有的人雖終生沒找到什麼,也以提到那本書和作者的名字為榮.
三四十年後,冰心又偽裝為"男土",寫了一本極有風趣的書,引起了不少真女士發瘋,不斷向"他"追求.這個惡作劇仍是種淘氣行為,可又不是用淘氣這個詞兒能解釋清楚的.
那盞小桔燈,卻完全是一種女性的善良,一顆母親的心,照亮了一個黑暗的小角落,促使瀕於死亡狀態的良心復甦.
好奇而大膽的冰心當然有自己的"探險記",有自己的出征,偶爾對朋友說說,好像沒有寫出來.如果已經寫了,那就怪我孤陋寡聞,請冰心寬恕我的無知.
冰心當然也有自己的"歷險記"和"受難史",那滋味不會太好受.不知道她是否向別人訴說過,至少是我沒有聽到過.她是一個不喜歡訴苦乞憐的人.
不知不覺,她已經變成女壽星了.
這個女壽星自有特點.她深居簡出,從不趕熱鬧.她天天讀書,幾乎無所不讀.她抽出時間來接待絡繹不絕的來訪者.她不時寫一些短文,多半是為幼小者和弱小者說話.
不是嗎 她做了她所能做的.
冰心喜歡說自己是一個19世紀的人.她生於1900年.
我想,上帝讓她出生於19世紀告終的這一年,就是要她承擔使命,用她特有的方式,送走19世紀和那個世紀的殘余物.她實際屬於新世紀,屬於未來.
孩子們喜歡除夕和春節.在這兩個不同的節日里,同樣充滿了快樂和希望.
女壽星一點兒也不老.她非常清醒,超過許多未老先衰的後生.她仍然在除夕晚上准備迎接元旦.
她仍然好奇,有愛有憎.
尊敬冰心的人越來越多了,各有各的出發點,各有各的理由.
1927年夏季某天,我在一個圖書館里—口氣讀完了《寄小讀者》,開始認識冰心.這本沒有任何故事情節的書—下就吸引住了我,那個本來只愛讀舊小說的少年.我猛然感到,在文學作品裡原來有些東西比故事情節更為重要.
冰心不說教,只是在親切談心.我聽著聽著,感到面前出現了一種新境界,令我神往.
那是美么,但美又是什麼呢
1953年夏季,我見到了冰心本人.因為她太平易近人,以致不久我就放肆到把這位前輩稱為"大姐".
將近四十年的光陰一晃而過,不覺我也變成老人了.
這段時間里,風雲變幻,從大風大浪到飄滿雞毛蒜皮的濁水翻騰,我們或共同,或從不同地點,不同角度,接受了"洗禮",結果是變成了正教徒,還是異教徒,自己也鬧不清楚,這里暫且不表.
今年春節前,向冰心索字,意外地得到了她很少示人的集龔自珍句三首.
這消息傳到了《當代》編輯部,他們便很希望能發表這些集句.最後承冰心應允,就又抄出她的另外幾首集龔句.
這些集句陸續成於1914年到1918年間,或許可以稱之為冰心的真正少作.
我們很想知道冰心當年集句的心情和含意,就去問冰心,希望她泄露一點天機.她的回答是:"當年集句僅僅是在拼七巧板,並無深意."
其實這樣提問就是有些犯傻.詩就是詩,你自己品不出味來,又怎樣向你講解呢
我算服了.
但我這個穿鑿成性的人有時又禁不住往龔自珍身上想.
那個了不起的龔自珍,他反對"衰世",嘆息"萬馬齊喑",想挽救被扭曲的"病梅","頌揚"山中人,喜歡王安石,支持林則徐,等等等等,是他的哪一種思想吸引了那個剛脫去男裝不久的少女呢
答日:龔自珍做的那套七巧板.
是嗎 我們大家都來玩七巧板吧.
淘氣的女壽星啊,至少你可以教教我們玩七巧板吧!
冰心玩著七巧板,很快就步入了"五四"運動那一年.怎麼說,我們的運氣也算好,我們終於多知道了—些冰心的開始.打算認真寫一部深刻的"冰心傳"的研究家們應該感謝我們.是我們首先採訪到冰心玩七巧板的.
七巧板,七巧板啊!你在考查我們的智商,檢驗我們的想像力.我們不準備再向冰心提出諸如此類的幼稚問題了.
女壽星啊,我特別尊重您的智慧.
2.下面是選自《文萃》的一篇文章,你如何指導學生課外閱讀這篇文章 寫一篇閱讀指導教案.
一個父親的箴言
馬 德
孩子,有些話,在你長大的過程中,我要和你說說.
昨天,你回來哭哭啼啼地告訴我,說一個同學又和你鬧別扭了,你說事情本來不怨你的,是同學做得太過分.
爸爸笑了.
依爸爸的經驗,一個人要贏得另一個人很容易,那就是要學著吃虧.孩子,這個世界上沒有人喜歡愛佔便宜的人,但所有人都喜歡愛吃虧的人.你想著吃虧的時候,就會贏得別人;那個懂得以更大的吃虧方式來回報你的人,是你贏得的朋友.
孩子,人生的每一次付出,就像在空谷當中的喊話,你沒有必要期望要誰聽到,但那綿長悠遠的迴音,就是生活對你的最好回報.
你拿著一個高腳的玻璃杯,跳上跳下,一個杯子碎了以後,就永遠也不能再復原了.更重要的是,如果你把握不好,它還會劃破你的手指,讓一些傷痛永遠留在心裡.
孩子,婚姻就像是這樣一個精美的杯子.開始的時候,你不要被它外在的光怪陸離所迷惑,你要審慎地去遴選和把握.再後來,你對待它的態度就非常重要了,一個結實的杯子,是呵護出來的,你用愛去細細擦拭,它就會釋放出永久的光澤.
有—次,讓你出去買醋,本來給你一個硬幣就夠了,爸爸多給了你幾個.
爸爸發現,你在出門的時候,把多餘的硬幣悄悄地放在寫字台的角上.
那一刻,爸爸裝作沒看見,但你不知道,爸爸的內心是多麼高興.
孩子,人生的許多東西是多餘的,比如錢,比如慾望,比如名聲.更多的時候,得到你該要的該有的就夠了,就像現在,拿走—個硬幣,剩下的,在你心裡淡淡地扔掉.
爸爸想說的是,因為你的舍棄,你豁然開闊的眼界里,將會發現人生中更多更美的風景.
爸爸在鄉下教書的那一年,咱們家的日子過得窘迫.爸爸沒有錢給你買玩具,你找來許多塑料袋,在一個塑料袋裡盛滿水,用針扎破了,然後你看著細細的水流流向另—個袋子,然後,再換另一個袋子,你玩得很快樂.
或許,很小的時候,你就學會了在簡單的生活中尋找快樂.不錯的,孩子,生活中有些東西並不容易改變,但容易改變的,是人的心情.孩子,即便你一生中什麼也沒有抓住,但抓住了快樂,你依舊是天底下最富有的人.
爸給你講一個故事.
你爺爺有一個朋友是做大買賣的人,有一年他把二十幾個村莊的賬收起來,用紙包好了放在咱家裡,他說他要到別的村子裡去,就一拍屁股走了.結果,一連多少年,再沒有了他的消息.爸爸上學的時候,你爺爺的肺病已經很厲害了,家裡一貧如洗.
好幾次,你奶奶提到那個賬包的事情,你奶奶的意思是挪用—下,緩一緩家裡的緊張情況.你爺爺一瞪眼,說:"人家憑會么敢把這么多的錢放在咱這里 說明咱的人比他的錢值錢!"
孩子,你爺爺臨死的時候,還是一個窮人.但他是一個響當當的窮人.爸爸把這個故事講給你聽,是希望你能明白,一個窮人應該以怎樣的風骨,在這個世界上站立.
《語文學科教學論》二
一,填空:
1.語文教學方法具有 觀察調查研究法,歷史文獻研究法,哲學原理研究法,比較分析研究法,經驗總結研究法,實驗實證研究法等特徵.
2.語文綜合性學習具有 綜合性,實踐性,自主性,合作性等特點.
3.評課的內容包括 評思想觀念, 評教學內容 , 評教學過程, 評教學方法 ,評目標教學 ,評教師素質及教學風格等.
4.閱讀由 感知階段 , 理解階段 , 鑒賞階段 , 應用創新階段 四階段構成.
5.說話能力包括 組織內部語言的能力 , 快速語言編碼的能力 , 運用語音,語速,語調,語體和態勢語的能力 等.
6.感知是語言文字元號系統通過感覺器官在 人腦 中的反映;認讀是用 眼睛 認識,辨別文字,了解文字所表示的意義.
7.朗讀是書面語言的 有聲化 ,是化無聲的文字為有聲語言的閱讀活動.
8.應用文體是人們在日常工作,學習,生活中處理 公私事務 所經常使用的具有一定的慣用格式的文體;
9.論點是作者對所論述的問題提出的見解,主張和 表示的態度 .
10.劇本是供 戲劇演出 或電影拍攝用的腳本.
11.口語交際測試分為間接測試,半直接測試和 直接測試 三種.
12.研究性學習是指學生在教師指導下,以類似 科學研究 的方式去獲取知識和應用知識的學習方式.
13.從對一篇課文的解讀過程來看,理解能力包括對 詞句的理解 ,對段落的理解,對篇章的理解三個層次.
14.情節是按照某種關系排列的 事件 或生活過程.
15.利用詩歌的節奏,韻律和意境之美,訓練學生的朗讀,使學生反復誦讀,加強 語感 和領悟能力.
16.學生的閱讀能力應該包括 感受能力 ,理解能力,記憶能力和 鑒賞能力.
17.讀音要求學生能用 普通話 ,發標准音,要求吐字 清晰 ,發音正確,在讀音指導方面要特別注意重音的指導,根據詞句在文章中的地位和作用來確定重音,並且在朗讀時重點表達出來.
18.表演是一種既能增添 學習興趣 ,又能訓練口語交際的活動方式,並能在表演中感受藝術的魅力.
19.鑒賞能力是指對讀物進行欣賞和 評價 的能力,即鑒別讀物內容的是與非,欣賞讀物的語言特色與寫作技巧,評價讀物的社會價值等等.
20.小說是通過生動的人物形象塑造, 完整的故事情節敘述 和具體的環境描寫來反映社會生活的一種文學樣式.
21.辯論是運用 口頭 語言就有爭議的話題展開爭辯以說服或駁倒對方為目的的講話活動.
22.在口語交際中,理解語義指聽者在接受了說話者發出的語音後,首先要把握關鍵詞,關鍵句,進而理解話語中心,思索說話者的深層次含義和 言外之意 .
二,簡答
1.文言文教學應該從哪些方面入手
2.評課包括哪些內容
答:評課的內容包括評思想觀念,評教學內容,評教學過程,評教學方法,評目標教學,評教師素質及教學風格等.
3.多媒體教學在素質教育中的作用如何
答:語文多媒體與素質教育的關系:多媒體教學系統是個體疏導的有效工具,多媒體教學系統是情景誘導的重要武器,多媒體教學系統是操作輔導的有力手段,多媒體教學系統是監控指導的得力助手.
4.閱讀能力包括哪些
答:學生的閱讀能力應該包括感受能力,理解能力,記憶能力和鑒賞能力.
5.作文技能訓練包括哪些內容
答:一,育人訓練 二,積累訓練 三,思維訓練 四,語言訓練 五,技能訓練 六,文體訓練
6.選擇語文教學方法的依據有哪些
答:語文教學方法的選擇要依據教學規律和原則,教學目標與任務,教學內容,教師素質,學生特點,教學的組織形式,時間,設備條件等.
7.一個完整的閱讀過程應該由哪些階段構成
答:理解閱讀就是讀者運用其原有知識解釋所讀文章的內涵,理清文章的思想情感或結構形式.鑒賞能力是指對讀物進行欣賞和評價的能力,即鑒別讀物內容的是與非,欣賞讀物的語言特色與寫作技巧,評價讀物的社會價值等等.
8.詩歌教學應注意哪些問題
答:(1)利用詩歌的節奏,韻律和意境之美,訓練學生的朗讀,使學生反復誦讀,加強語感和領悟能力.
(2)抓住"詩眼"和關鍵語句,啟發學生,引導學生推敲和品味,透過字面意思領會其深刻的內涵.
(3)引導學生發揮想像力.
三,編寫教案
1.下面是蘇軾的兩首詞,你如何指導學生閱讀這兩首詞 寫一篇閱讀指導教案.
江城子
密州出獵
蘇 軾
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為報傾城隨太平,親射虎,看孫郎. 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 持節雲中,何日遣馮唐 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

江城子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
蘇 軾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凄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
2.閱讀下面的課文《囚綠記》後,寫出這一課的教案.

4. 我大四學生,工作簽到一所私立中學當語文老師。九月份開始上班,除了備課寫教案以外,現在該做什麼准備呢

要熟悉語文專業知識和語文教育教學的最新動態、前沿的研究成果,研究高考(中考)。
推薦的書籍方面,李海林和商友敬給語文老師的參考書目我認為是最好的:
1、給教師的建議(蘇霍姆林斯基,教育科學出版社)
2、葉聖陶語文教育論集(教育科學)
3、葉聖陶呂叔湘張志公論語文教學(全國中語會)
4、語文教育門外談(錢理群,三聯書店)
5、中國語文教育憂思錄(王麗,教育科學)
6、直諫中學語文教學(孫紹振,南方日報)
7、審視中學語文教學(摩羅、余傑,汕頭大學)
8、教育病(趙健偉,中國社會)
9、教育的理想與信念(肖川,嶽麓書社)
10、我的教育理想(朱永新,南京師大)
11、語感論(王尚文,上海教育)
12、言語教學論(李海林,上海教育)
13、愛心育人(斯霞,江蘇教育)
14、播種愛心(程翔,廣西教育)
15、愛心與教育(李鎮西,四川少兒)
16、教育是心靈的藝術(李鎮西,四川人民)
17、從批判走向建設(李鎮西,四川少兒)
18、民主與教育(李鎮西,四川少兒)
19、語文教學探賾索隱(劉永康,成都科大)
20、語文創新教育研究(劉永康,四川大學)
21、於漪與語文教育(國際文化)
22、錢夢龍與語文導讀法(國際文化)
23、韓軍與新語文教育(國際文化)
24、程紅兵與語文人格教育(國際文化)
25、竇桂梅與語文教改的三個超越(國際文化)
26、於漪:追求綜合效應(湖北教育)
27、蔡澄清:點撥教學法(湖北教育)
28、洪鎮濤:打開語言學習之門(湖北教育)
29、蔡澄清中學語文點撥教學法(山東教育)
30、魏書生中學語文改革研究(山東教育)
31、語文論稿(顧之川,湖南教育)
32、多元智能(加德納,新華出版社)
33、語文科課程論基礎(王榮生,上海教育)

語文教師的「書巢」細目
一、語文教育史的書
1、《傳統語文教育初探》(上海教育出版社1962年初版)
2、《傳統語文教育教材論——暨蒙學書目和書影》(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年出版)
3、鄭國民教授的專著《從文言文教學到白話文教學——我國近現代語文教育的變革歷程》(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0年1月第1版)
4、顧黃初教授主編的《中國現代語文教育百年事典》(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12月初版)
5、倪文錦教授等主編的《語文教育展望》(華東師大出版社2002年版)
二、語文教育大師的經典性專著
1、《葉聖陶集》(江蘇教育出版社1992年第1版)的第13、14、15三卷
2、《文心》
3、葉先生又與朱自清先生編寫的《精讀指導舉隅》和《略讀指導舉隅》。
4、《朱自清全集》(江蘇教育出版社1988年第一版)中第二、三卷
5、《國文教學》和《標准與尺度》
6、朱光潛先生《給青年的十二封信》,第十三封信《談美》,《詩論》、《我與文學及其他》,《談修養》和《談文學》
7、陳望道先生《修辭學發凡》,《作文法講義》 (河南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
8、《黎錦熙語文教育論著選》(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9、呂叔湘先生《語文常談》
10、陳原先生的小冊子《語言與社會生活》
11、張中行先生《文言和白話》、《文言津逮》、《詩詞讀寫叢話》、《作文雜談》 (見《張中行作品集》第一、二卷,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年版),《談文論語集》(內蒙古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文言文選讀》(人民教育出版社)
12、啟功先生《漢語現象論叢》,與張中行先生以及前幾年去世的金克木先生三人合著的《說八股》(中華書局1994年版)
三、當代語文教育專家的論著和教學實錄
1、《我和語文教學》(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年版)
2、1980年人民教育出版社請華東師大瞿葆奎老先生主持編成的《優秀語文教師上課實錄》
3、於漪老師《於漪文集》,《於漪教育文叢》四種(《站大寫的人字上》、《給語文教學加點鈣》、《可以做得更好》、《和中學生交朋友》,2001年版)
4、錢夢龍老師《導讀的藝術》(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5、李吉林老師《情境教育的詩篇》(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9月版)
6、竇桂梅《梳理課堂——竇桂梅「課堂捉蟲」手記》(廣西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7、胡小石教授《中國文學史講稿》,《胡小石論文集續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
8、顧隨先生《顧隨文集》(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三卷
四、語文教育理論方面的論著
1、王尚文先生的《語感論》(上海教育出版社1995年初版),《語文教改的三個浪潮》
2、李海林《言語教學論》和李維鼎的《語文言意論》,韓雪屏的《語文教育的心理原理》
3、王榮生的博士論文《語文科課程論基礎》,鄭國民教授的《新世紀語文課程改革研究》(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年3月第一版)
4、《語文課程改革理論探索書系》,王尚文主編的《語文教學對話論》、李維鼎的《語文課程初論》和《語文教材別論》
5、錢理群教授《語文教育門外談》(廣西師大出版社出版)
6、王棟生《不跪著教書》(華東師大出版社2004年版)
五、閱讀學、寫作學、訓詁學等相關學科著作
1、蔣成瑀教授的《語文課讀解學》(浙江大學出版社2000年版)
2、陳少松教授的《古詩詞文吟誦》(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2年第三版)
3、潘新和教授《中國寫作教育思想論綱》(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和《中國現代寫作教育史》(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4、劉錫慶教授組織編寫的《外國寫作教學理論輯評》(內蒙古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
5、葉聖陶和夏丏尊《文章講話》(浙江文藝出版社1983年版)
6、張中行的《作文雜談》(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
六、中西文化及其經典的介紹
1、美國哈佛大學校長羅伯特·哈欽斯和閱讀學專家莫蒂默·艾德勃合編的《西方名著入門》(商務印書館1995年第一版)
2、《西方人文主義傳統》(阿倫·布洛克著,董樂山譯,三聯書店1997年版)
3、曹伯韓先生的《國學常識》(三聯書店2002年版)
4、韋政通的《中國的智慧》(嶽麓書社2003年版),《中國文化概論》(同上出版社)
5、《論語》、《孟子》、《大學》、《中庸》,朱熹的權威注本《四書章句集注》(中華書局1983年版)
6、楊伯峻先生《論語譯注》、《孟子譯注》、《左傳譯注》(中華書局出版)
7、李澤厚先生《論語今讀》(安徽文藝出版社1998年版),讀下來也不錯。
8、南懷瑾的《論語別裁》
9、《說文解字》
10、《史記》、《漢書》、《資治通鑒》、《續資治通鑒》、《明紀》選本
11、陳鼓應先生老子今譯今注》和《莊子今譯今注》
12、《墨子》、《荀子》、《韓非子》、《世說新語》、《昭明文選》
七、古代文學作品的選本和注本
1、劉大傑先生1957年的《中國文學發展史》
2、北京大學編的《先秦文學史參考資料》、《兩漢文學史參考資料》、《魏晉南北朝文學史參考資料》(中華書局1962年版)
3、《詩經選》(余冠英選注)、《楚辭選》(馬茂元選注)、《漢魏六朝詩選》(余冠英選注)
4、《唐詩三百首》,馬茂元先生的《唐詩選》(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沈祖棻先生的《唐人七絕詩淺釋》(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
5、錢鍾書先生的《宋詩選注》(人民文學出版社「讀本叢書」本)
6、宋詞的正宗選本是朱祖謀老先生的《宋詞三百首》,龍榆生先生《唐宋名家詞選》和《近三百年(即清代至現代)名家詞選》
7、《古文觀止》、《古代散文選》三冊(1962——1980年出版)
8、張岱的《陶庵夢憶》
9、《聊齋志異》、《子不語》、《閱微草堂筆記》
10、劉衍文先生和劉永翔教授合著的《古典文學鑒賞論》(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八、雜學旁搜
1、袁行霈先生等,主編了一套「大家小書」
2、顧頡剛《中國史學入門》、夏承燾《唐宋詞欣賞》、王力《詩詞格律概要》、陸宗達《訓詁簡論》、柴德賡《史籍舉要》、張中行《文言津逮》、李長之《孔子的故事》、季鎮淮《司馬遷》、周汝昌《紅樓小講》、許嘉璐《中國古代衣食住行》,共10種。
3、俞陛雲《詩境淺說》、江紹原《民俗與迷信》、孟超《<金瓶梅>人物》、趙朴初《佛教常識答問》、李長之《魯迅批判》、傅庚生《中國文學欣賞舉隅》、沈祖棻《宋詞賞析》、劉葉秋《歷代筆記概說》、黃裳《舊戲新談》、白化文《漢化佛教與佛寺》共10種。
4、朱光潛《談美書簡》、朱自清《經典常談》、羅常培《語言與文化》、龍榆生《詞曲概論》、王昆侖《紅樓夢人物論》、姜亮夫《敦煌學概論》、白壽彝《史學遺產六講》、林庚《西遊記漫話》、陳從周《梓翁說園》、黃裳《筆禍史談叢》,共10種。
5、周作人《我的雜學》、竺可楨《天道與人文》,薩孟武《水滸傳與中國社會》、朱光潛《詩論》、朱自清《論雅俗共賞》、翦伯贊《史料與史學》、龍榆生《詞學十講》、沈從文《野人獻曝》、費孝通《鄉土中國》、白化文《三生石上舊精魂》,共10種。

5. 中學語文課程與教學設計靳健、馬勝科2014這本書能在哪裡找到考研急需!

這是哪個學校呀 這么變態 今年的新書啊 現在都沒上架呢 高教社的網上都沒有 你看一下靳健講版的課吧, 希望能權幫上你
http://course.jingpinke.com/details?uuid=8a833999-212d6318-0121-2d631826-00bf&courseID=X0800033

6. 語文教學論備課的一般步驟有哪些

有效性是教學的生命,是教學的源泉。有效的課堂教學實際上是通過一定的教育教學活動,使學生的收獲達到預期的最佳效果。這里的教育教學活動不僅僅指教師的教,還包括學生的學以及學習過程中的師生互動。可以說課堂是開展教學活動的核心陣地,知識的傳授、能力的培養、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養成,核心在課堂。因此課堂教學的效果直接關繫到教學的質量和人才培養的實際價值。那麼,我們如何來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呢?
一、認真地備好每一節課是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首要條件。
正如於永正老師所說,備課不等於寫教案,備課其實包括鑽研教材、搜集信息、了解學生、考慮教學思路和教學方法、寫教案等。寫教案只是備課的最後一個環節——把鑽研教材等方面的所思所得,把教學的目的要求、重點難點、教學過程和方法以及搜集到的有關教學的信息記錄下來,是」備忘錄」--供課前翻閱,以便把課上好。備課是教學的重要行為之一,是教師上好課的關鍵,如果備課無效,教學就必然無效。我們花氣力研究備課實際上是「磨刀不誤砍柴工」。所以我認為備課的研究應比教學其他環節的研究更為重要,要大力提倡和實施有效備課。教師應該從學生學習活動的角度來備課。這堂課會有哪幾項活動,怎樣安排,在活動過程中教師怎樣指導,怎樣與學生互動,在活動中怎樣進行評估和調控等等,應該是教師著重考慮的問題。而且不僅需要事先備課,還要學會事後備課,就是進行教學反思。通過閱讀一些教學著作,發現很多特級教師在成長的過程中都進行了大量的教學反思。怎樣把課前備課和課後反思相結合,是我們要進行研究的問題,這也是一個創新。教師要對教材進行創造性的處理,把學生作為教學的基本出發點,關注學生的發展。要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這一點是非常重要的。這也是新課標以學生為主體的體現。但有很多課仍然是先教師講,然後要求學生配合教師。例如,我在教學《蘇州園林》一文時,我先讓學生自己體會作者描寫的園林美圖,學生很快找出了一些美麗的景物,然後我便按自己備課的教學思路,來概括園林獨具特色的特點,卻忽略了學生自己對於途中風光的體會。那麼,怎樣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角,這是一個基本的問題,是我們應該一起認真研究的問題。只有讓學生成為真正的主角,其創新思維的發展才能有一個比較大的空間。同時,要尊重學生,尊重學生思考的多樣性,尊重學生思維綻放的火花,要始終把學生放在心裡,也就是說備課一定要備學生。在教學實踐中,教師要有效使用教材,加大學生的發展力度,增強教育的責任心,增強教育的服務意識。教師一方面要盡可能的豐富教材資源,為學生提供優質的學習材料;另一方面要能夠為學生提供主體教材資源,為學生提供優秀的活教材,使學生產生濃厚的興趣。教師要使自身成為學生學習的榜樣,真正起到身教勝於言教的作用。
二、加強學生課堂上的學習體驗是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關鍵條件。
在新課程改革的課堂中,學生的學習體驗,一般來源於強烈的認知沖突,並在親歷性的認識和實踐活動中解決問題,獲得體驗。例如,我在教學《尊嚴》一文時,先讓學生感知傑克遜大叔和年輕人的情感變化,感受年輕人既虛弱又堅定的語氣是因為什麼,年輕人為什麼不肯吃東西,然後再讓學生帶著自己對文中人物的理解,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這樣,學生在讀後,基本上都能體會出文中人物的情感脈絡。所以,不斷的強化和拓展學習活動體驗,有利於為後續學習積累新的經驗。同時我們教師要在教學中為學生疏通必要的信息通道,使教學更加開放和對話,讓課堂成為融入學生的生活世界,讓學生在生動的信息背景下進行思維的加工,形成新的思維成果。如學生在寫作時,都想到了可以用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使文章顯得生動、形象,但很多學生的比喻都天馬行空,不貼切實際,於是,我便悄悄地引導學生去聯系生活,用生活中較常見的物體作為比喻、擬人的對象,這樣就使文章顯得更為生動、形象,可讀性、精彩性也增強了不少。當然,在課堂中,我們還應該強化學生的個性化的體驗。引導學生去努力質疑,鼓勵學生進行有效的、民主的對話,在沙龍式的課堂思辨中不斷擦出創新的火花,在有價值的課堂論辯中使學生成為有自己思想的學生。
三、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是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重要條件。
《語文課程標准》中明確提出,「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轉變學生學習方式是目前新課程倡導的新教學理念,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是三種基本的學習方式。

7. 求高等教育出版社《語文課程與教學論》pdf版,王文彥、 蔡明主編

語文課程與教學論王文彥,蔡明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_11705971pdf&fid=1402149775

閱讀全文

與語文教學論高等教育出版社教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