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關於中學生學習存在的問題調查問卷
你想怎樣?直接?讓一個孩子學習好?直接讓一個孩子對學習感興趣? 哦~ 我跟你講 我初內中的時容候喜歡的是電腦 不是學習 我小學的時候 喜歡漫畫 不是課本 ,但是我現在高中 ,我非常自覺的在對待學習 。 大家都知道課堂的重要性 但是初中孩子一般很少有很把握 。 如何恢復或者讓孩子抓緊課堂時間是普遍問題。你可以非常嚴肅 用與同齡人講話的語態 與孩子一起研究課堂上認真的效率 孩子就會在你的影響下 認真起來。
Ⅱ 初中生調查問卷
1.你經常給同學起外號嗎? 《 》
A經常 B有時 C從不
2.你經常欺負弱小的同學嗎? 《 》
A經常 B有時 C從不
Ⅲ 你認為現在學習存在哪些問題當如何改進【我是一名初中生,這是教育局的問卷調查】
現在的來中學生都有逆反心理源,不太喜歡聽老師和家長的嘮叨。還有的時候會出現對學習的倦怠期,不太想學習,對學習提不起興趣,玩心比較大。
正確了解自己。自我了解自己所處的「過渡期」,明白這一階段的自己所具備的特點,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和行為。學著從積極的角度去理解大人的行為,雖然父母的啰嗦、老師的批評有時不是那麼好聽,但這都是善意的,要學會寬容地面對他們。
Ⅳ 中學生學習情況調查問卷怎麼做
你如果從事做中學生的工作,這個問題應該不難。
調查問卷要看你著重想回了解哪一方答面的內容。是中學生所關心的,還是你想了解什麼。
至於調查問卷的格式也可靈活多樣。比如出幾個題,讓學生選。設立對、錯、贊成、反對、無所謂都可以。
Ⅳ 中學生責任教育調查問卷,幫忙填表
表呢!!!!
Ⅵ 我是一個初中生(初一),求製作調查問卷的文字素材
鑒於自己的學習習慣.我做了一次學習習慣調查報告
一、問卷調查的基本情況
1、問卷調查的緣起
初中生必須具備濃厚的學習興趣、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較強的學習能力,是當前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基本目標之一,也是我市基礎教育改革和發展的要求。幾年來,我市以「創辦人民滿意的教育」為宗旨,以提高課堂教學效益為目標,經全市上下廣大教育幹部和教師的努力,教育教學質量穩步提高。但是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習慣和學習能力是否隨著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而穩步提高?或者說目前學生的學習習慣現狀如何,有哪些成績,還存在哪些問題?為了做到因材施教,有針對性的培養學習習慣,我們帶著這個問題在教學視導期間,以問卷為主,輔以座談了解,對初中生學習習慣現狀進行了調查。
2、問卷調查的內容
學習習慣包括學習興趣、學習方法和學習能力,內容多,范圍廣,不好操作。為便於操作,我們將調查范圍予以縮小,只對學習興趣、課堂注意力、預習、復習和自控能力等方面進行調查。我們設計了初中生學習習慣現狀調查問卷,共18小題,採用隨機抽樣的形式,分別對皇華初中一年級10名同學、林家村初中一年級10名同學,桃園初中三年級7名同學,呂標初中四年級5名同學進行問卷調查。共發了32張問卷,已全部收回。同時,我們還通過與教師座談以了解學生的學習習慣狀況。
二、調查結果與分析
我們對回收的32張問卷進行了全面統計和分析。其結果和分析如下:
(一)關於學習習慣的養成環境狀況:我們設計的題目是1、你班的課程表安排自習課嗎?除初三和初四年級沒有安排外,初一年級全部安排。自習課的開設,給了學生自主學習的時間,能夠適應不同層次學生學習的需求,特別有利於優秀生發展特長,後進生查漏補缺,促進教學質量的大面積提高。2、你班的音樂、體育、美術課上的正常嗎?低中年級的回答是一般逢課就上。這說明學校辦學是理性的。基礎年級按課程計劃開齊課程,開足課時,為學生學習習慣的養成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環境。3、你的作業中一般有預習作業嗎?中、低年級(七、八年級)學生普遍反映有預習作業。這說明不僅創造學習習慣養成的外部環境,而且重要的是給學生創設習慣養成的平台,有利於學生習慣的訓練與養成。
(二)關於學習興趣和學習態度狀況:調查發現,有87.5%的同學對學習感興趣,只有9.4%的同學不感興趣,一人沒法談。在回答對自己學習目標的態度如何時,68.8%的同學堅定不移,鍥而不舍,28.1%的同學忽冷忽熱。回答「你的學習作風如何」,71.9%的同學回答踏實嚴謹,25%的不夠踏實,淺嘗輒止,只有3.1%的同學粗心大意,浮躁輕浮。學生的學習興趣逐漸增強,良好的學習態度住在逐步形成。
(三)關於學習方法狀況。為了了解這方面的情況,我們設計了兩個題目:
1、「你覺得你的學習方法如何?」,65.6%的同學「注重理解,善於總結」,25%的同學不注重理解和總結,9.4%的同學方法死板沒有改進。
2、「當天學的各科內容」75%的同學「先復習後完成作業」,25%的同學「不復習就急於作業」。
以上調查,可以得出兩點信息:一是有三分之二的同學注重學習方法,重視知識的理解和總結,這樣才能有助於知識結構的構建,更好的運用知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但是這個比例過小,還有三分之一的同學「不注重理解和總結」,甚至「方法死板沒有改進」。二是四分之三的同學重視了復習與作業的正確順序,正確的順序是先復習後作業,這樣做的好處是,將作業與教材知識緊密結合在一起,有利於對知識的鞏固和理解,它的目的是為理解和鞏固知識而作業,而不是為作業而作業。復習與作業的順序不同,其效果也截然不同。
(四)關於學習習慣,即學習過程中各個環節如復習和預習的學習狀況:為此,我們設計了3個題目。
1、你能做到每天復習當天的學習內容嗎?68.8%的同學回答「一般能做到」、21.9%的同學「復習不經常」、9.3%的同學「一般不復習」。
2、你的作業中有預習作業嗎?90%以上的同學回答「有預習作業」。
3、你能做到課前預習新知識嗎?62.5%的同學回答「能」,25%的同學「預習不經常」,12.5%的同學「一般不預習」。
從以上調查可以得出兩點信息:一是教師能夠布置預習性作業,有意識地訓練學生的預習意識和預習行為。二是60%以上的同學有著很強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預習和復習是老師布置的作業,學生能夠按照老師的要求,積極地完成預習和復習作業任務。但同時也應看到還有30%以上的同學在預習和復習方面做得還不夠,還不能做到「經常復習」和「能經常做到課前預習」。
(五)關於課堂學習習慣狀況:從以下4個小題設計問題
1、你在課堂上做學習筆記嗎?93.8%的同學回答「作學習筆記」,6.2%的同學「一般不作」。
2、課堂上聽講注意力集中嗎?53.1%的同學分別回答「堂堂注意力集中,思維積極、活躍」,43.8%的同學「有時注意力分散」,3.1%的同學「經常幹些與聽課無關的事情」。
3、你覺得你的自控能力如何?53.1%的同學「能排除各種干擾保持旺盛的鬥志」,40.6%的同學「對某些干擾無反映,有時受些影響」,6.3%的同學「經常受某些行為影響,也干擾了別人」。
4、你的自習時間利用率高嗎?28.1%的同學分別回答「自習計劃性強,利用率高」,71.9%的同學「基本能利用」。
通過以上調查,我們可以得出三點信息:一是90%以上的學生有作聽課筆記的習慣,這與教師的要求分不開的。二是課堂上的聽講注意力和自控能力喜憂參半,有一半以上的同學「能排除各種干擾保持旺盛的鬥志」,但有近一半的學生課堂上「有時注意力分散」,這對學習非常不利,分析分散的原因有二,一是主觀上的,二是客觀上的,二者比較,客觀上的原因是主要的,如教師教學形式單一,不能激發學生積極參與學習活動的熱情等。自控能力與注意力是相輔相成的,自控能力強,注意力自然強,反之就弱,所以出現了聽講注意力和自控能力都是53.1%的調查結果。三是有近三分之一的同學「自習計劃性強,利用率高」,只是這樣的同學所佔比例太小,若有四分之三的同學就好了。這說明大部分同學自主學習的能力還有待進一步增強,
三、調查結論
通過對回收的32張調查問卷進行統計和分析,加上我們對其它學校學生的座談了解,我們認為有以下幾點可以肯定:
①學校正在為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有些學校能夠安排自習課,有些老師能夠布置一定數量的復習和預習作業,為學生提供了學習習慣養成的條件。
②學生的學習興趣比較濃厚。近90%的同學對學習感興趣,而且90%以上的同學有作學習筆記的習慣。
③良好學習習慣正在形成中。從調查的各項指標看,大部分指標已達到60%以上,已接近或超過三分之二,如65.6%的同學「注重理解,善於總結」,75%的同學「先復習後完成作業」,68.8%的同學「一般能做到課後復習」,62.5%的同學「能做到課前預習」等等。這說明60%以上的同學不同程度地注重學習方法,並注重復習和預習等習慣的養成。
學習習慣養成中存在的問題:
①相當一部分同學(約三分之一的同學)處在待轉化狀態,即從亞學習狀態向優學習狀態轉化。調查中發現,各項指標中盡管有三分之二的同學處於優學習狀態,但還有數量不少的同學(約佔三分之一)處於亞學習狀態,如興趣不大,方法不夠科學,良好學習行為堅持不經常等。
②相當一部分同學的自我控制和自我約束能力有待增強。課堂上有43.8%的同學「有時注意力分散」,3.1%的同學「經常幹些與聽課無關的事情」。40.6%的同學「對某些干擾無反映,有時受些影響」,6.3%的同學「經常受某些行為影響,也干擾了別人」。這都是自我控制能力和自我約束能力弱的表現。
③相當一部分同學自主學習能力有待增強。自習課上71.9%的同學「基本能利用自習時間」,但「自習計劃性不強強」不能有目的有計劃的安排學習任務。
④三個年級學習習慣養成不夠平衡,基本呈隨年級的升高而降低的趨勢。應該隨著年級的升高,其學習習慣越來越好,但恰恰相反,隨著年級的升高,其習慣越來越弱。這與高年級教師的重視程度有關,認為高年級學習任務的繁重,學習習慣的養成顯得就不重要了,同時隨著年級的升高,學生自習的程度一步步降低。
⑤存在嚴重的誠信問題。個別單位的學生不能如實填寫現狀調查問卷,一個題目答案懸殊。如問卷中的第3題:你班的課程表安排自習課嗎?答案安排和沒安排的各佔半。這個題目的客觀性很強,不能出現如此大的差距。
四、習慣養成的建議
1、充分認識習慣養成的重要性,營造積極的輿論氛圍,組織教育幹部和教師認真學習有關學生習慣養成的理論書籍、刊物和文件,增強幹部教師指導學生習慣養成的技能,在全市掀起良好學習習慣養成的熱潮。
2、市教研室各學科根據新課程要求和學科特點,重新修訂並下發具有針對性和指導性的學習方法指導,與學生學習常規一並貫徹於學生學習的各個環節。同時市教研室還要制訂各個環節具體的學習方法,如如何指導學生預習、如何指導學生復習、如何指導學生聽課、如何指導學生筆記、如何指導學生進行實踐活動,等等。
3、繼續開設自習課,給學生習慣養成提供時間上的保證。復習和預習習慣以及自主學習的習慣是在時間自主的條件下形成的,離開了時間自主,這些習慣的養成都將成為一句空話。自習課寄宿制學校可安排在早晚,非寄宿制學校可安排在早讀和白天的正課當中,每天8節正課至少安排一節自習。
4、學校要象抓教學質量一樣抓學生學習習慣的養成。要高度重視,制定切實可行的措施將這項工作落到實處。一要制定習慣養成的規劃和保證措施,二要作為學校的教學常規工作與以落實,三要通過科研的方法將習慣養成中難以落實的問題進行研究解決,四要通過檢查和評比促進習慣養成工作的落實。教研室也要作為一項長期的工程常抓不懈,要作為教研工作的重點,搞好落實和檢查。
5、學習習慣養成要從基礎年級抓起,更要重視中高年級。中高年級應該跟基礎年級一樣,開齊開足課時,為學生自主學習提供有力的外部環境。
6、應按照有關規定安排教師師至少任兩個班的課。教師該教兩個班不能教一個,特別是初中中高年級主要學科(語文、數學、英語)教師務必改變一人承擔一個教學班的現狀,一人兩班制勢在必行。這樣可使學校和教師按課程計劃開齊、開足、開好課程,使剩餘的課時全部安排自習課。
望採納。
Ⅶ 中學生學習的調查問卷
中學生學習方式調查問卷 中學生的學習任務很繁重,在同年級同班級的同學中,有人對學習應付自如舉重若輕,有人卻不堪重負步履蹣跚。同樣的學習條件,學習效果卻相差懸殊,有人事半功倍,也有人事倍功半,這種現象與同學們不同的學習方式有很大的關系。為了倡導良好的學習方式,有必要了解同學們的日常學習情況,因此進行這項調查。作為綜合實踐活動課的一項內容,請同學們配合,如實回答以下問題,只需在適合你的選項旁的括弧中打「√」。1、 你的性別是:A女 B男2、 學習中遇到不懂之處,你經常採取的解決辦法是:A、自己查書思考 B、向老師請教 C、向同學請教 D、待老師上課解答 E、無所謂3、 你是如何參與課堂活動的?A、當場舉手提問B、老師問到才答C、與同學私下討論D、默默無語4、 上新課前,你會提前預習並提出問題嗎?A、經常預習並提出問題 B、只是提前翻翻看看C、老師布置預習才去看看D、老師教到哪看到哪5、 你習慣查找與書本知識相關的資料嗎?A、在預習的時候找B、有興趣的時候找C、老師布置才找D、沒有條件,一般不找6、 你希望自己怎樣學習?A獨立支配學習時間 B請老師或其他人講解 C老師講為主,自學為輔 D自己學習,有問題再向老師或其他人請教7、 你個人的學習主動性如何?A主動完成學習任務 B能夠完成學習任務 C不得不完成學習任務 D完不成學習任務8、你上課的思維狀況是A緊緊跟著老師走 B帶著疑難問題聽講 C只聽重點和知識要點 D自己學自己的你9、你參與課上討論的情況是A經常參加 B有時參加 C偶爾參加 D沒興趣參加10、在上課時,你習慣採用那種方式做筆記?A不停地記筆記,課後再復習 B認真聽老師講解,偶爾記筆記C不聽老師講解,自己看書學習 D只聽老師講解,從不記筆記11、你作業時遇到問題的主要解決方式是A自己思考解決 B找有關參考書 C問老師或同學 D放棄或小試後放棄12、做錯的作業,你每次都會重新再做一遍嗎 A、一定會 B、大部分時間會 C、偶爾會 D、從來不會13、你是否經常閱讀課外讀物?A經常閱讀 B有時瀏覽 C偶爾閱讀 D沒時間閱讀14、你是否常與別人討論、交流一些問題?A喜歡與別人討論問題 B有時能夠討論一些問題 C喜歡自己思考,很少與別人討論問題 D從不討論交流15、在總結學習情況方面A經常總結,明確今後的努力方向 B有問題時找找原因C只是不斷努力,用行動代替總結 D覺得沒有總結的必要16.你在掌握學習方法方面A有自己的一套方法 B經常借鑒別人的方法C除了刻苦努力,沒有什麼方法 D找不到方法17、你喜歡的學習方式:A、靠老師教 B個人自學 C小組合作學習 D請家教或家長輔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