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什麼是全國教育性經費什麼是教育性經費二者有何區別
全國財政性來教育經費支出主要源針對:大力支持基本普及學前教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加快普及高中階段教育、加強職業教育能力建設、提升高等教育質量、健全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政策體系等重點任務。
教育經費包括教育事業費(即各級各類的學校的人員經費和公用經費)和教育基本建投資(建築校舍和購置大型教學設備的費用)等。教育經費是以貨幣的的形式支付的教育費用,是辦學必不可少的財力條件。在中國,教育經費主要是指國家用於發展各級教育事業的費用。
『貳』 個稅增加繼續教育支出具體是指什麼
個稅增加繼續教育支出指的是:對已參加工作和負有成人責任的人在接受社會上的各種版教育的支出權費用。目前,國家只有義務教育九年,沒有子女教育與繼續教育支出可抵稅這一項。例如:在職研究生、國家注冊建造師、注冊會計師等培訓及考試費用,在進行培訓和考試時有相應的合規發票,可作為稅前的扣除項。
2018年8月31日,關於修改個人所得稅法的決定通過,起征點每月5000元,2018年10月1日起實施最新起征點和稅率,自2019年1月1日起施行。
(2)教育教學服務費支出是什麼擴展閱讀:
全國人大常委會關於修改個人所得稅法的決定草案2018年8月27日提請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五次會議審議。依據決定草案,基本減除費用標准擬確定為每年6萬元,即每月5000元,3%到45%的新稅率級距不變。
此外,決定擬自2019年1月1日起施行。擬自2018年10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先將工資、薪金所得基本減除費用標准提高至5000元/月,並適用新的綜合所得稅率;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所得和對企業事業單位的承包經營、承租經營所得,先行適用新的經營所得稅率。
『叄』 什麼是教育成本費
教育成本是指從事教育活動所耗費的社會資源的總集合,其多寡之衡量通常要全部內摺合成貨幣來加以容計算。
教育成本的主體是人力成本。人力成本又稱為人力資源成本,包括人力資源的引進成本、開發成本和人力資源的使用、管理、維護成本等方面的內容。按照美國經濟學家舒爾茨的觀點,就一般意義上講,人力資源成本包括人類在教育、保健、為取得良好的就業機會而進行的國內遷移所花費的支出,以及接受教育的成年人、接受培訓的工人所放棄的收入和其他提高人力質量的投入的總和。
教育機構及其各級各類管理和維護人力資源險、工資、福利、使用、動密集型產業。勞動員成本占成本的絕大部分。勞動密集型產業與資本密集型產業相比,其生產率的增長一般較慢,並且是有極限的。以汽車產業為例,從過去年產幾千輛汽車,到現在年產幾百萬輛,生產效率提高了幾十倍甚至上百倍。但勞動密集型產業生產率的提高不可能像汽車那樣。盡管班級授課制產生之後,教育的生產效率得到了提高,但其幅度是有限的。而且從目前世界教育改革的趨勢看,為了提高教學質量,降低生師比,縮小班級規模似乎是一種改革的趨勢,其結果是教育所耗費的人力成本不斷上升。
『肆』 高校教育經費的支出是包括哪些
都是提前給的。主要包括:教師工資補貼,研究經費,教育補貼.....
『伍』 教師工資屬於教育事業費支出嗎寫文章需要,請求解答。
教師工資,的確屬於教育事業費支出。
在核算上,教育事業費支出包括教師等事業人員的工資、生均經費、專項經費、其它補助經費等。
『陸』 教學活動支出包括哪些內容
財政部、教來育部頒布的《中自小學校財務制度》和《中小學校會計制度》將中小學公用經費分為六大類——
公務費:是指為開展教學活動所發生的辦公費、水電費、會議費、差旅費、郵電費、機動車輛燃料費、清潔用品和其他。
業務費:是指為開展教學活動所發生的各項業務費用,包括教學業務費、實驗實習費、文體維持費、宣傳費等。
業務招待費:是指為開展業務活動需要而合理開支的接待費用。
設備購置費:是指因教學和管理需要購置的儀器設備、文體設備、圖書、一般設備以及省財政和主管部門規定,按有關收入的一定比例提取,列入設備購置費開支的修購基金。
修繕費:是指教學和管理用房屋、建築物和各類設備維修所發生的人工、材料及費用支出,以及公房租金和不夠基建立項的零星土建工程費用。
其他費用:是指上述費用以外的有關事業支出。
『柒』 中小學公用經費開支范圍包括哪些
根據財政部 教育部關於印發《農村中小學公用經費支出管理暫行辦法》的通知:
第三條 農村中小學公用經費是指保證農村中小學正常運轉、在教學活動和後勤服務等方面開支的費用。
公用經費開支范圍包括:教學業務與管理、教師培訓、實驗實習、文體活動、水電、取暖、交通差旅、郵電、儀器設備及圖書資料等購置,房屋、建築物及儀器設備的日常維修維護等。不得用於人員經費、基本建設投資、償還債務等方面的開支。
教師培訓費按照學校年度公用經費預算總額的5%安排,用於教師按照學校年度培訓計劃參加培訓所需的差旅費、伙食補助費、資料費和住宿費等開支。
(7)教育教學服務費支出是什麼擴展閱讀:
教育公用經費支出的問題主要存在於義務教育階段。表現為以下四個方面:
1、經費結構不合理。辦公費、設備設施購置費及政策性支出等所佔比例過高,與教育教學直接相關的支出比例太低。在學校教育事業費中,人員經費與公用經費的比例不合理,且存在將公用經費挪用作人員經費的情形。
2、農村義務教育學校公用經費保障水平總體偏低,盡管近年來公用經費支出規模不斷增大,但對學校而言尚處於維持運轉的水平。農村住宿制學校的運行成本和北方農村學校取暖費用尤其偏高。
3、地域差距較大。按照法律規定,地方可以制定不低於國家標準的生均公用經費標准。因此各地公用經費定額標准差距懸殊。如上海在2011年小學生均公用經費定額就達到1600元,初中達到1800元,遠高於中西部欠發達地區。
4、農村義務教育學校財權受限。實施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新機制後,財政部、教育部要求對農村中小學實行「校財局管」。財政管理權的上移造成學校公用經費管理自主權的削弱,容易打消學校辦學積極性。
『捌』 教育事業費支出是什麼
教育事業費 教育事業費是指國家用於發展社會各種教育事業,特別是義版務教育事業的經費支出權,主要有:國有中小學校的經費撥款,國有高等和中等專業學校的經費補助,還有對一部分學生的獎學金、困難補助費。 教育事業費的支出效果,可以分宏觀與微觀兩個層次進行考察。①宏觀效果,是在全國范圍內比較教育費支出與取得的成果,一定時期內平均單位經費投入產出的合格人才量,或一定時期內平均單位產出人才量所需費用量。把不同時期單位經費投入與產出合格人才量相比較,就是對宏觀效果的評價。②微觀效果,指對各個具體教育單位的教育經費支出與產出合格人才量的比較。各教育單位一定時期內平均單位費用支出的合格人才產出量是反映微觀環節的教育經費支出效果的基本指標。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以來,國家預算中用於教育的支出取得巨大效果。1980~1990年以來尤為突出,全國有71%的縣普及了小學教育,多數城市普及了中學教育,中等職業技術教育迅速擴大,高等教育初步形成多層次、多形式、學科門類比較齊全的體系,成人教育的技術培訓得到了巨大發展。
『玖』 教育經費的費用范疇
1、支付范圍:
(1)、列入培訓計劃的各種文件技術培訓和技術比武賽前訓練的日常培訓費用。
(2)、經批準的並列入培訓計劃的送外培訓費。各類學歷教育費用要嚴格控制報銷標准。
(3)、用於職工教育的教具、模型、固定資產以外的教學設備、課桌椅、教材及圖書資料的購置費。
(4)、教育科(室)人員講課津貼及聘請兼職教師酬金和班主任津貼。
(5)、職工統考中的命題、制卷、監考、閱卷等費用。
(6)、職工教育理論研究所需的辦公費、資料費、印刷費。
(7)、教學活動中編寫教材、教學資料、教學大綱、教學計劃、各類報表、台帳等所需的辦公、印刷、編審、組稿等費用。
(8)、教學設備維修、課桌椅修配、卧具洗滌等費用。
2、不支付范圍:
(1)、培訓基地的基建和屬於固定資產的教學設備購置、更新改造應在單位基建、大修、更新改造項目資金中列支。
(2)、送外培訓人員的交通、住宿、生活補貼等。
(3)、個人學慣用的教科書、學習資料、學慣用具等由個人自理。
(4)、職工報考的各類學歷教育、招工、招干、職稱評定等所用的報名費、評審費應由個人承擔。
(5)、各類非職工教育的會務費、資料費。未經教育部門計劃,組織注冊登記並批準的培訓費。
(6)、技能訓練和技術比武所消耗的材料、燃料、水電等應在生產成本中列支。
(7)、職工業余文化教育、讀書活動。工會幹部業務培訓等費用應在工會業余教育費中列支。
(8)、2000年以後入學的各類高等成人教育學費全部由個人承擔。
(9)、非本單位正試職工(如僱用人員)培訓費。
(10)、單位購買技術規章、文件匯編、年鑒等所需費用均不列入教育經費。
『拾』 教育事業費支出包括哪些
教育事業費 教育事業費是指國家用於發展社會各種教育事業,特別是義務教育事業版的經費權支出,主要有:國有中小學校的經費撥款,國有高等和中等專業學校的經費補助,還有對一部分學生的獎學金、困難補助費。 教育事業費的支出效果,可以分宏觀與微觀兩個層次進行考察。①宏觀效果,是在全國范圍內比較教育費支出與取得的成果,一定時期內平均單位經費投入產出的合格人才量,或一定時期內平均單位產出人才量所需費用量。把不同時期單位經費投入與產出合格人才量相比較,就是對宏觀效果的評價。②微觀效果,指對各個具體教育單位的教育經費支出與產出合格人才量的比較。各教育單位一定時期內平均單位費用支出的合格人才產出量是反映微觀環節的教育經費支出效果的基本指標。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以來,國家預算中用於教育的支出取得巨大效果。1980~1990年以來尤為突出,全國有71%的縣普及了小學教育,多數城市普及了中學教育,中等職業技術教育迅速擴大,高等教育初步形成多層次、多形式、學科門類比較齊全的體系,成人教育的技術培訓得到了巨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