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朝鮮族舞蹈
戀香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xE8Ai72OBiw/
扇骨http://you.video.sina.com.cn/b/13970916-1191173361.html
幽蘭深谷http://www.56.com/u91/v_MjY4NzMyNTY.html
太平王妃http://www.56.com/u21/v_Mzg4NDAyMTg.html
記憶的漣漪http://you.video.sina.com.cn/b/16876018-1562114284.html
扇子舞
http://www.tudou.com/playlist/playindex.do?lid=5976460&iid=27027283&cid=23
育新苗http://v.youku.com/v_show/id_ce00XMjYzMzE5NDQ=.html
獨一無二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KDXVbZsjctw/
❷ 急需一個簡單的朝鮮族舞蹈,最好是獨舞,單位聯歡要用的,不想要視頻,想提供視頻的朋友先謝謝 了
http://i.tudou.com/programs/view/mWbXsl4Kbyg/
扇骨`CCTV`羅瑩`我很喜歡的朝鮮舞蹈
朝鮮族長鼓舞
長鼓舞素有朝鮮族舞壇上的一顆明珠之美稱,歷來備受朝鮮族人民的珍愛。長鼓舞具有上千年的歷史,始終以其典雅飄逸的舞姿馳名中外。
長鼓的表演,以柔軟的扛手、伸肩、鵲雀步等動作為主,以肩挎長鼓,右手持鼓鞭,邊跳邊敲鼓的形式表演,身、鼓、神融為體,高度協調統一。舞蹈的形式有獨舞、雙人舞、群舞等多種。建國發後,長鼓舞久經朝鮮族舞蹈家們的精心改編,增進了新的時代氣息和民族特色,使這一藝術形式日趨完善。
朝鮮族長鼓為兩面鼓,其兩端音高不同,女性長鼓舞風格優雅,男性長鼓舞活潑瀟灑。
長鼓舞源於農樂舞中的個人表演,最早以男性獨舞為主,後來,舞台上的即興對唱表演對長鼓舞發展起了一定的影響,使長鼓舞有了男、女長鼓舞、雙人長鼓舞及長鼓群舞等多種形式。
現代長鼓舞有兩種擊打法:一為女舞者用鼓鞭(一尺許細長的竹鞭)兼用鼓槌(一端圓粗,長約尺許的木槌);一為只用鼓鞭不用鼓槌。前者開頭只用鼓鞭按慢鞭拍子邊擊邊舞, 鼓插在長鼓上,舞至高潮時,方抽出鼓槌進行技巧表演。後者春持鼓鞭隨樂起舞。
❸ 朝鮮族舞蹈
朝鮮族舞蹈http://u.youku.com/user_show/id_UMTQyODc2OTI4.html
❹ 學舞蹈的人必須要知道,朝鮮族的舞蹈手勢叫什麼
朝鮮族的舞蹈手勢是叫甩手、圍手、扛手、頂手等多種姿勢,並且以轉、跳等舞姿,巧妙地體現靜中有動的美感,表現出快速與緩慢的交替美,點與線的曲線美和張弛相間的空白美。
這種情況,不僅在朝鮮族舞蹈節目中司空見慣,就是在聞名遇還的朝鮮族大型舞劇(春香傳)、舞蹈史詩(長白情)中也使觀眾深深為朝鮮族舞蹈的這種形體動作美運作得淋漓盡致而點頭
朝鮮族舞蹈家們在認真學習兄弟民族舞蹈家的長處的同時,依然保存著朝鮮族舞蹈固有的姿勢和身形,手與腳、臂與腿的動作依然配合得很和諧。
(4)朝鮮族舞蹈入門教學視頻擴展閱讀:
綜合特徵
朝鮮族舞蹈優美典雅,其舞姿或柔婉裊娜,如仙鶴展翅,如柳枝拂水;或剛勁跌岩,活潑瀟灑,反映了明朗激昂與細膩委婉、含蓄深沉的民族性格。
因為朝鮮族歷來受漢族的儒家「中庸」思想嚴重,「禮」學這潛意識的體現出,朝鮮族舞蹈具有風韻典雅,含蓄等特色。「對稱」關系更是朝鮮舞蹈中的重要體現。
首先,從動作上看,朝鮮族舞蹈動作多是圓形的。手臂是圓形的,身體是圓形的,路線也是圓形運動,因此不管是靜態造型還是動態運動軌跡都體現出這種完美的對稱方式。例如朝鮮族舞蹈中的典型動作「劃圓手」。
即是由小臂帶動經手腕到指尖的劃圓動作。又如「翻攤扛手」:雙手交替做扛頂手時,兩只手運動路線是對稱的,一隻手頂起後向下落,另一隻手抽起向上,頂起的手油手心向上轉至手心向下,而抽起的手則手心向下轉至手心向上,最後落於橫開手位時已經變化為一陰一陽相互平衡的狀態。
❺ 朝鮮舞的民間舞蹈
朝鮮族民間舞蹈的動律
是朝鮮民族內在美與舞姿美的融合,是通過特有的節奏形式與呼吸方法協調、升華的結果,展示出他們崇鶴的心態與風韻。朝鮮族民間舞蹈中,模擬鶴自然形態的物質因素有「鶴步」「鶴飛翔」等舞蹈形象。高蹺這種民間舞蹈看起來似乎與鶴、與朝鮮民間舞蹈無關,但在《高句麗文化》一書中,八清里古墳與水山裡古墳曲藝人物壁畫上有踩高蹺表演雜技的畫像,為古代朝鮮族鶴圖騰崇拜有關的物質直觀模擬。
而舞蹈中有鶴的神態、鶴的意境、鶴的舞姿,典雅、飄逸、滿灑的風韻,則是仙鶴心態、觀念和心理的藝術升華。可見當時鶴對朝鮮民族文化與精神生活的影響。鶴與朝鮮族民間舞蹈的如此密切,究其源與朝鮮先民鳥圖騰崇拜有關,與遠古流傳的巫俗活動有關,又和儒家的清高、道家的神仙思想分不開,這些因素交織、融合在一起,遂形成特有崇鶴的審美情趣,並在民間舞蹈中展示出來。
右圖是《朝鮮歌舞》「家鄉是我的母親」,在某市慶祝建國六十周年的「文藝會演「上演出。劇務:秋石;領舞:徐麗;音樂指揮:江濱;伴唱:星月。來源:「網路視頻」。
各氏族的圖騰信仰中有
熊、虎、鳥的信仰,與鳥圖騰(卵生)崇拜的資料很多。扶余、高句麗都曾在東北建立過早期的國家,其統治階級鳥圖騰崇拜的觀念直接影響本氏族。以三國、兩晉時代高句麗諸王古墳(吉林集安)的壁畫中兩幅主人乘鶴飛升的畫像作推斷,高句麗王族是崇拜鶴的,乘鶴飛升、飛仙羽化的觀念早已形成。朝鮮民族的崇鶴心理,還可從巫俗中找到依據。巫俗源於母系社會的圖騰崇拜,巫黨在婦女中傳承,所唱的《帝釋神歌》「……門前的賓朋貴客,都是乘鶴往來的神仙。」反映出鶴與神仙為伍,人可以乘鶴飛升,稱為仙鶴的思想觀念。朝鮮民族民俗中關於鶴的說法也很多,如鶴不能吃,食之必死,尤其是丹頂鶴。科舉時代認為鶴落之處為福地,是有人中舉的先兆。「松鶴延年」以祝白頭偕老,新郎的禮服上「雙鶴飛舞」寓意愛情純真夫婦比翼雙飛。崇拜仙鶴的觀念逐漸成為朝鮮民族的重要心理因素。
表現出來的文化現象
積淀著一個民族的歷史與深層的意識。正因為鶴在朝鮮民族的觀念中是最普遍的心理影象,所以不論是在藝術舞蹈或自娛性舞蹈里,這一影象都會自然地流露而習以為常。不會追尋由來,不會稱為鶴舞。而本民族以外的觀賞者卻從中看到了鶴的藝術形象和朝鮮族崇敬鶴的心態。這種現象在中國其他少數民族中也常見。如我們常稱為鷹舞的塔吉克族自娛性民間舞蹈,塔吉克族卻從不稱它鷹舞,藏族也有模擬鷹的形象與氣勢的自娛性民間舞蹈,但也不稱作鷹舞。我們以「朝鮮舞基本上是仙鶴式的步調和楊柳式的身條燦」來形容和啟發學員對朝鮮舞蹈風格特點的掌握。
❻ 朝鮮族舞蹈的介紹
流傳在中國吉林抄省延邊朝鮮族自襲治州與黑龍江、遼寧等省的朝鮮族聚住區。朝鮮族是從事水田種植的古老民族,其民間舞蹈具有農耕勞動的特徵,它是在三韓及朝鮮半島的傳統農業文化基礎上形成的,後又在中國東北地區的特定環境中,育成具有風韻典雅、含蓄等特色的舞蹈。朝鮮族舞蹈動作多為即興性的。其特點是幅度大,表演者的內在情緒與動作和諧一致,長於表現瀟灑、歡快的情緒。其伴奏音樂旋律優美,節奏多變。 朝鮮族舞蹈的主要形式有農樂舞、假面舞、劍舞、長鼓舞、扁鼓舞、扇舞、拍打舞等。
❼ 采珍珠的姑娘..視頻(延邊的朝鮮族舞蹈)
去「中國-朝鮮族歌舞網」網址:http://zg-cxzgw.56.com 看看。那裡有延邊朝鮮族歌曲及伴奏。還專有朝鮮族舞蹈,屬舞蹈教學,北朝鮮歌曲 朝鮮族音樂。挺全的。
網址:http://zg-cxzgw.56.com
❽ 朝鮮族舞蹈的解說詞怎麼寫
維基網路里有一堆文字,你可以復制後粘貼
❾ 朝鮮族舞蹈的基本動作
朝鮮族舞蹈家們在認真學習兄弟民族舞蹈家的長處的同時,依然保存著朝鮮版族舞蹈固有的姿勢和權身形,手與腳、臂與腿的動作依然配合得很和諧。
手臂的動作,基本上還是採用甩手、圍手、扛手、頂手等多種姿勢,並且以轉、跳等舞姿,巧妙地體現靜中有動的美感,表現出快速與緩慢的交替美,點與線的曲線美和張弛相間的空白美。這種情況,不僅在朝鮮族舞蹈節目中司空見慣,就是在聞名遇還的朝鮮族大型舞劇(春香傳)、舞蹈史詩(長白情)中也使觀眾深深為朝鮮族舞蹈的這種形體動作美運作得淋漓盡致而點頭…
❿ 怎樣購買朝鮮族舞蹈教學基本動作書
萬能淘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