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在課堂教學中如何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
在許多不同的資料中經常可以看到這樣鮮明對比的教學情景:中國教師表情嚴肅的站在講台前,下面是正襟危坐的學生在聽課;外國教師上課往往表情豐富甚至有些滑稽,學生更是活躍激動,不斷發問。這樣的教學效果可能是這樣:中國學生成績高了,但創新意識弱,往往唯書唯師,外國學生則喜歡大膽質疑,相信自我。這也能反映出中外教育理念上的一點差別。實際上就是在課堂教學中是否發揮了學生的主體性的問題。 所謂學生的主體性。是指在教育活動中,作為主體的學生在教師引導下處理同外部世界關系時所表現出的功能特徵,具體表現為選擇性、自主性、能動性和創造性。而中國傳統的教學不外乎是老師講,學生聽。其存在弊端是重視知識傳授,輕能力的培養;重教材的灌輸,輕教法的改進和學法的指導;重理論認識,輕實踐環節。這都忽視了學生的主體性,制約了學生主動全面的發展。要改變這種狀況,就要重視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從而真正落實素質教育,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新課程理念提出要賦予學生更多自主活動、實踐活動、親身體驗的機會,以豐富學生的直接經驗和感性認識。那麼,確保學生的主體學習地位呢?我們認為教師要把自己作為學生的朋友、夥伴、和領路人,創設一個適合學生個性發展的良好氛圍。 一、 轉變教育理念,強化學生學習活動的自主意識: 蘇霍姆林斯基指出:學習並不是教師機械地把知識 傳授給學生,而首先是教師與學生的關系,學生對知識學習的態度。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他對教師的態度。在教學過程中,我們常常發現,一旦師生間建立良好的情感,形成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就會產生愉快的教學氣氛,師生間就會相互感染、互相促進,就會使學生樂學、願學。因此,作為教學組織者的教師,應把學生看作學習的主人,通過啟發、點撥、設疑、解惑,激發全體學生的參與意識,引導全體學生參與學習的全過程。教師在培養學生的自主意識方面應主動把自己置身於學生群體之中,而不是高高在上。尊重學生的情感,理解和信任學生,設身處地為學生著想,對學生中出現的錯誤要有適當的寬容態度,並及時幫助他們改正和克服。教師要給學生創設成功的機會,對學生的每一次進步或發現都要給予肯定,使學生感到自己受到重視以及成功的自豪感,這樣學生的情緒會不斷提高。 教師在培養學生的自主意識方面應作到:凡學生能自己探索出來的決不包辦代替,凡學生能獨立發現的決不暗示,在學生力所能及的范圍內,由學生自己跳起來摘果子,充分發揮他們的學習主體作用,使他們的智力、能力在自主參與的過程中得到發展和提高。 二.創設學生自主學習的課堂氛圍: 給予學生一定的時間,空間自主發展,如果沒有和諧的、民主的、愉悅的課堂教學氣氛。學生厭學、怕學、課堂上不敢發言,又如何自主發展,可見,在教學過程中,除了創造條件,提供學生參與的機會外,還要作到:教師要尊重、熱愛、信賴每一位學生,讓每位學生感到自己是被重視的、被關注的;充分發揚教學民主,以平等和藹的態度對待學生,特別是對學困生,更要多一份關愛;發揚學生間的平等互助的精神,不要讓優生產生優越感,看不起後進生,也不要讓後進生產生自卑感。如在教學中組成學習小組,提倡學生之間互幫互學,教師的表揚與批評以小組整體水平進步與否為標准,而不是以個體去衡量。在學生自學後集體交流時,教師不指明個體發言,而是請第幾小組回答問題。學生的發言代表一個學習小組集體智慧的結晶;尊重學友。在學習小組中,每個學生都有自由表達自己見解的機會。在學友發表見解時,同組其他學生都要認真聽取,並幫助校對,形成小組意見。在集體校對時,訓練學生作到要先肯定他人優點,再發表自己的觀點。這樣使每一位學生都感到自己是被尊重的,從而產生成功感和愉悅感,產生對待學習的積極心態。 三.探索學生自主學習的課堂教學結構 課堂教學活動以學生為主體,就要盡可能的給學生多一些思考的時間,多一些活動的餘地,多一些表現自我的機會,多一些嘗試成功的愉悅,給學生體驗的機會,讓學生自始至終參與到知識形成的過程中。因此,要努力將強調結果變為強調過程,將提高學生素質落實到課堂教學全過程。但現實的教學過程中存在著阻礙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問題,一是教者主動傳授和學生被動學習,影響學生主體作用的發揮;二是輕評價學習過程,重評價學習結果,阻礙學生對思維過程的自我評價;三是糾正錯誤形式單一,影響學生形成自查、自糾的能力。因此,採用適當的課堂教學結構是學生形成自主學習的重要保證。哪些課堂教學結構適合學生自主學習呢? 1、學導式,即以引導學生自學的課堂教學結構。對於學生是先學後教,當堂訓練,對於教師是引導自學,幫助解難。如:《元素與物質的分類》一課。那麼學生應該如何來自學呢?教師首先揭示自學目標,(即:弄清楚元素與物質的關系及物質分類的依據);教給自學方法,(閱讀、歸納、討論、總結);給予充足的時間,放手讓學生自學,將學生自學過程中普遍存在的傾向性問題加以歸類,在引導學生分小組討論、組織自由辯論時,喚起學生的進取心。在辯論中評價自己或別人思維的正誤,要求學生獨立表述讓學生說出思維過程並要求學生自我評價,從而培養學生自評能力。為學生提供一個自主學習的良好環境。這樣既利於全體學生的主動參與,又有利於學生間的多項交流,取長補短,真正體現教學過程中學生是學習的主人。 2、實驗探究發現式,即為學生提供一定的學習條件,由學生主動去探索發現所要解決的問題。如:《研究氯氣的性質》時,教師提供幾瓶氯氣,由學生先討論探究其性質的程序,然後師生共同進行實驗探究,最後學生自己歸納研究物質性質的一般程序,獲得規律。這樣,由學生觀察發現得出的規律,學生學得生動活潑,記得牢固。 用實驗方法去探究,而且盡可能讓學生親自動手體驗, 3、遷移式,即抓住新舊知識的連接點,充分運用遷移規律,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新知識。如:學習《電解質在溶液中的反應》時,應先引導學生回顧電解質的電離方程式。然後提出討論問題稀硫酸與氫氧化鋇在水溶液中能電離出哪些離子?它們之間能發生怎樣的反應?學生很快就會想到電解質溶液的反應,其實就是離子之間的反應,從而引出離子反應及離子方程式,教師再出提問題離子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怎麽寫?學生就會給出不同的寫法,師生再進行辨析並找出正確的寫法,最後找出寫離子反應的規律。這樣就是學生以原有的知識為基礎,自主遷移,不僅不感到困難,而且會主動積極的參與到知識的形成過程中。 上述有利於學生自主學習的課堂教學結構,還應注意個體差異。學生能力層次有高有低,接受速度有快有慢,這是學生的個體差異決定的。因此,教師在教學要求上要特別注意因人而異,設置不同目標,分層要求,以避免優等生吃不飽後進生吃不消。按照因材施教的原則在課堂提問和作業要求、作業量等方面,教師要注意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提出不同的要求,讓各種類型學生的思維都得以活躍,主體作用得以發揮。 新課程課堂教學的主要價值取向是重視對學生創新意識和創新思維習慣的培養。而在我們的現實教學中,相當多的教師迷信教科書、教學參考書、標准答案,學生們無論多有創意的答案,只要不符合標准答案,就被老師否定。在注重創新的時代,教師既要成為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參與者,又要鼓勵獨創性和多樣性,營造有利於發展學生求異思維、多向思維的氛圍。努力創造條件,讓學生充分相信自己我能行,充分展現自我,教師要把做的任務派給學生,把說的機會讓給學生,把創的使命交給學生。讓學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悅,感受到只有學生自己的參與才能完成教學任務。凡是學生自己能學會的,就要讓學生自己去學會,教師就不要去教;凡是學生自己會做的,就要充分讓學生自己做,教師不要替他做;凡是能讓學生自己去說的,教師就要讓學生自己去說,教師不要替他說。獲得成功是每一個學生的權利,而幫助每一個學生成功,是我們教師的職責和義務。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斷實現自我的超越,努力從根本上使學生具有生動、自主學習的能力和自我獲取知識並會運用的方法,實現教育家葉聖陶老先生所說的:教是為了不教的目的,真正重視起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創新意識和創新思維習慣的培養。 而我們在課堂教學中真正實施學生的主體性時普遍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值得我們探討。 1、提倡學生自主學習而不是自己學習: 在教學實踐中,有的教師錯誤地認為自主學習就是學生自己學習,在課堂上把學習任務一布置,就讓學生自己去完成,使課堂活動淪落成一種自流活動。有個別學校的領導、老師對自主學習的理解比較片面,教學評價時把教師少說話作為一個重要指標來衡量,導致教師上課時不敢說話,不管什麼教學內容,也不管什麼教學對象,很少給學生提示和指導,都要求學生自己去理解概念,自己去發現規律和探索方法,致使教學任務完成得非常困難,教學效率不高。有的老師說,課改最重要的經驗和收獲是:以前是學生跟著老師走,現在是老師跟著學生走。其實,所謂自主學習,是指學習主體有明確的學習目標,對學習內容和學習過程具有自覺的意識和反應的學習方式。自主學習是一種高品質的學習方式。自己學習不等於教師放任自流。如果教師放棄了主導作用,成為課堂的一個旁觀者,實際上就是把自主學習異化為放任自流。自主式學習不是口號和形式,而是學生內心裡具有自主學習的品質。因此學生自主學習時,教師要擔當好促進者,引導者和參與者的角色。 教學過程中強調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並不是不要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 2、合作學習流於形式。有些適合合作討論的教學中,發現教師一上課就讓學生合作討論幾個問題,一下子課堂上人聲鼎沸,熱鬧非凡,有的小組討論內容可能早已偏離主題,有些組可能只是形式上圍成圈,實際上還是各看各的,甚至有的學生羞於跟別人交流,唯恐說錯了被人笑話。討論結束後教師只指明正確的結論,而沒有及時給出各組在活動中的中肯評價,對於一些組的不同結論也不進行辨析或撥正。顯然這樣的合作學習課學生以後肯定不願上。 上述案例中這些所謂的自主學習形式就會演變成對智力進行徒有形式的機械訓練,而無法使學生體驗合作學習的樂趣,迷失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的教學方向,最終導致他們喪失學習科學的興趣和熱情。 總之, 好課能讓學生受益一生。能真正發揮學生主體性的課堂教學不僅僅是讓學生獲得一種知識,更重要的是讓學生擁有一種善於合作、團結互助的態度、一種充滿自信的心態,最重要的是讓學生獲得一種終生學習的能力。
B. 老師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叫是什麼品質
尊重是做人之本,尊重是一種修養,保護尊重學生自尊心更是教師的一種品格。
保護學生的自尊心,應該平等地對待學生。
偉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說過:實現教育民主化,教師必須樹立民主平等的思想。陶先生認為教師必須要做到以下兩點:
一是教師和學生的地位是平等的。教育要以學生為本,寬容對待學生。我們在日常的教育教學活動中,要積極營造教育民主的氛圍。要改變居高臨下的傳統習慣,真心誠意地與學生平等交往與交流,在和諧融洽的氣氛中共同完成教學任務。為學生提供一個寬松、民主的學習環境,讓學生有更多的時間自主學習、自由討論,在課堂上暢所欲言,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學生只有在這樣的氛圍中才能學得輕松、學得扎實。
教師要學會尊重學生,就要學會寬容與接納學生。寬容是對學生人格自尊心的一種特殊尊重。教師如果學會對學生適當的寬容,為學生提供充分表達自己的機會和空間,才能有針對性地開啟頓悟,進行有效的教育,並培養他們的判斷是非的能力。教師對學生思維方式的寬容,可以激發學生的個性思想火花,培養創造精神;教師對學生特殊行為方式的寬容,是尊重個性發展特點,使學生在寬松自由的環境中展示自我,發展自我;教師對學生情感的寬容,是對學生人格的尊重。因此只要教師寬容地對待自己的學生,就能使他的教育思想更加深刻,教育手段更加成熟。尊重學生還要學會欣賞學生,特別是對那些學習基礎差、紀律鬆散的學生更要努力發現他們身上的閃光點,並把這閃光點放大,讓每個學生都有展示自己才華的機會,讓每個學生都在成就感中獲得自信。學生的可塑性很強。從生理、心理的角度看,他們渴望被喜歡、被注意、被關愛。而問題的根本恰恰在我們為人之師的教育者身上。由於教師的所作所為使得其他學生對差生側目而視,使得差生覺得自己一無是處,怎麼做得到的總是批評、訓斥,甚至嘲笑、諷刺、漫罵。乾脆將錯就錯,破罐子破摔,竭盡搗亂之能事,叫你頭痛沒商量。
有多年教育體驗的老師都知道,當一屆屆的學生離開校園進入社會後,頭腦活絡、吃苦耐勞、善於合作、勇於創新的往往是你眼中曾經的「後進生」。
C. 《放牛班的春天》的成功是不是在於感動了觀眾
《放牛班的春天》的成功是在於感動了觀眾,這是一部輕松愉悅,並給人帶來實內實在容在的藝術享受的電影。
(3)寬容理解教育教學擴展閱讀
《放牛班的春天》主要劇情:1949年的法國鄉村,音樂家克萊門特到了一間外號叫「塘低」的男子寄宿學校當助理教師。學校里的學生大部分都是難纏的問題兒童,體罰在這里司空見慣,學校的校長只顧自己的前途,殘暴高壓。
性格沉靜的克萊門特嘗試用自己的方法改善這種狀況,他重新創作音樂作品,組織合唱團,決定用音樂的方法來打開學生們封閉的心靈。
然而,事情並不順利,克萊門特發現學生皮埃爾莫安琦擁有非同一般的音樂天賦,但是單親家庭長大的他,性格異常敏感孤僻,怎樣釋放皮埃爾的音樂才能,讓克萊門特頭痛不已;同時,他與皮埃爾母親的感情也漸漸微妙起來。
D. 為何講道理發脾氣刻意感動,是世界上最沒用的教育方式
思想家盧梭說過,世上最沒用的三種教育方法就是:講道理、發脾氣、刻意感動。這三種方法恰恰是當下許多家長和教師最熱衷運用的。
無論都市或鄉村,貧窮或富有,高官或平民,你都可以把最好的教育送給孩子,即親自做出良好的表率,這也將是孩子生命中所能得到的最美饋贈。
為孩子做出表率,不僅是你在外人面前是什麼樣子,更重要的是你和孩子相處時是什麼面貌。
小時候聽過一個「手端銀碗討飯吃」的故事:有三位父親經常到廟里為兒子祈福,天長日久感動了菩薩。有一天他們同時被菩薩請去,允許他們從眾多的寶物中每人挑一樣,回去送給兒子。
第一位父親挑了一隻鑲嵌著寶石的銀碗,第二位父親挑了一輛包滿黃金的馬車,第三位父親挑了一付鐵鑄的弓箭。得了銀碗的兒子每天熱衷於吃喝,得了金馬車的兒子喜歡在街市上招搖,得了弓箭的兒子整天在山間狩獵。
多年後,三位父親去世,愛吃喝的兒子坐吃山空,把碗上的寶石摳下來變賣,最後不得不手端銀碗討飯吃;愛招搖的兒子每天從金馬車上剝點金子,換回糧食辛苦度日;會打獵的兒子練就了一身狩獵好功夫,經常扛著獵物回來,一家人有吃有穿。
這個民間故事有著深刻寓意:作為父母,如果我們留給孩子的只是一些消耗性的財富,是不可靠的;只有給孩子留下一些生產性的財富,才是真正對他們負責。
那麼到了今天,什麼是我們能送給孩子、可保障他們一生幸福健康的禮物呢?
第三件禮物是——身教家長的行動比語言更有說服力
我常收到家長來信,說自己的孩子跟小朋友玩時,老打別人,講道理沒用,揍一頓也沒用。還有人問,如何才能改掉孩子的壞脾氣?其實,這些家長只看到孩子的不是,卻看不到自己給了孩子一個生氣就打人、愛發脾氣的壞榜樣。而家長用行動告訴孩子的,遠比言語告訴得多。
思想家盧梭說過,世上最沒用的三種教育方法就是:講道理、發脾氣、刻意感動。這三種方法恰恰是當下許多家長和教師最熱衷運用的。古人說得多好,「言傳不如身教」,這六個字無人不曉,但有多少人會以此為鏡,真正踐行身教?
活在虛榮中的家長不可能教給孩子踏實,刻薄的教師也不可能教會孩子寬容。為孩子做出表率,不僅是你在外人面前是什麼樣子,更重要的是你和孩子相處時是什麼面貌——這是最直接有效的教材,你教給孩子的,全寫在這裡面了。
父母和孩子,是生命中最親密的一種關系。現在大家已基本形成共識:給孩子好的教育就等於給孩子最可靠的財富。但到底給孩子的「教育」是什麼,家長之間差別巨大。這個差別,主要不是理念、身份、地位或文化程度的差別,而是教育手段的差別。這些會決定你給孩子的到底是銀碗、金馬車還是良弓。
無論都市或鄉村,貧窮或富有,高官或平民,你都可以把最好的教育送給孩子——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給孩子自由成長的空間、親自做出良好的表率——這是每位父母都有能力送給孩子的財富,也是孩子生命中得到的最美饋贈。
E. 有關形容教育的成語,關於描寫教育的四字詞語成語大全
一表人才、風度翩翩,大腹便便,膀大腰園、披頭散發、虎背熊腰、衣冠楚楚、相貌堂堂 、眉清目秀 、容光煥發 、美如冠玉 、冰清玉潔 明眸皓齒 沉魚落雁 道貌岸然 秀色可餐 國色天香 粉白黛黑 靡顏膩理 傅粉施朱 婀娜多姿 衣冠楚楚 亭亭玉立 霧鬢風鬟 鶴發童顏 鶴發雞皮 短小精悍 面黃肌瘦 面如土色 面紅耳赤 面有菜色 蓬頭垢面 囚首垢面 蓬頭歷齒 鳩形鵠面 銅筋鐵骨 腸肥腦滿 骨瘦如柴 葯店飛龍 大腹便便、健步如飛描寫外貌的成語:閉月羞花 沉魚落雁 出水芙蓉 明眸皓齒 美如冠玉 傾國傾城 國色天香 鶴發童顏 眉清目秀 和藹可親 心慈面善 張牙舞爪 愁眉苦臉 冰清玉潔 雍容華貴 文質彬彬 威風凜凜 老態龍鍾 虎背熊腰 如花似玉 容光煥發 落落大方 骨瘦如柴 大腹便便 面黃肌瘦 其貌不揚 蓬頭垢面 弱不禁風 閉月羞花 沉魚落雁 出水芙蓉 明眸皓齒 美如冠玉 傾國傾城 國色天香 鶴發童顏 眉清目秀 和藹可親 心慈面善 張牙舞爪 愁眉苦臉 冰清玉潔 雍容華貴 文質彬彬 威風凜凜 老態龍鍾 虎背熊腰 如花似玉 容光煥發 落落大方 骨瘦如柴 大腹便便 面黃肌瘦 其貌不揚 蓬頭垢面 弱不禁風 眉清目秀 容光煥發 美如冠玉 出水芙蓉 冰肌玉骨 冰清玉潔 明眸皓齒 靡顏膩理 閉月羞花 沉魚落雁 道貌岸然 秀色可餐 國色天香 粉白黛黑 傅粉施朱 婀娜多姿 衣冠楚楚 亭亭玉立 霧鬢風鬟 鶴發童顏 鶴發雞皮 短小精悍 面黃肌瘦 面如土色 面紅耳赤 面有菜色 蓬頭垢面 蓬頭歷齒 鳩形鵠面 銅筋鐵骨 腸肥腦滿 瘦骨如柴 大腹便便 儀表堂堂 玉樹臨風 鶴發童顏 閉月羞花 冰肌玉骨 才子佳人 沉魚落雁 城北徐公 齒白紅 愁眉啼妝 出水芙蓉 綽約多姿 淡妝濃抹 二八佳人 傅粉何郎 姑射神人 國色天香 國色天姿 花容月貌 環肥燕瘦 嬌小玲瓏 絕代佳人 梨花帶雨 林下風氣 眉目如畫 眉清目秀 美如冠玉 靡顏膩理 明眸皓齒 千嬌百媚 傾城傾國 螓首蛾眉 如花似玉 雙瞳剪水 亭亭玉立 我見猶憐 仙姿佚貌 小家碧玉 秀外惠中 夭桃穠李 一表非凡 一表人才 一笑千金 儀態萬方 月里嫦娥 稚齒婑媠 擲果潘安 朱唇皓齒 腸肥腦滿 丑態百出 怪模怪樣 尖嘴猴腮 面目可憎 蓬頭歷齒 漆身吞炭 其貌不揚 窮形盡相 三分像人,七分像鬼 頭童齒豁 獐頭鼠目 鴟目虎吻 蜂目豺聲 兇相畢露 張牙舞爪
F. 怎樣做一名合格的政治課教師
在新時期,高中政治教育課應該著眼於改革開放的發展和未來,著眼於當前的社會經濟成分及其給人們帶來的思想影響。要想成為一名優秀的高中政治教師,就要改變過去「課本講條條,教師教條條,學生背條條」的呆板方式,教師要以新手上新課的觀念來要求自己,強化實踐創新意識、教學反思意識,不斷提高自身素質,把教書育人作為事業而不是掙飯吃的工作來干,為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培養更多的具有較高政治素養的建設者和接班人。
一、較高的思想政治素質
具備較高的思想政治素質是成為高中優秀政治教師的基本條件,首先應該愛國守法,貫徹國家的教育方針,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在日常工作學習中,要切實履行教師的職責,要有著全心全意為學生服務的高尚情操和為社會主義教育事業獻身的精神。教書先育人,育人先正己,真正的教育,不僅是知識的傳播和能力的培養,更重要的是教師人格潛移默化的影響。在高中政治教育中,教師不僅要有著強烈的責任心和事業心,還要有博愛、敬業、奉獻、尊重、忠誠、守信、公正、善良、寬容和勤儉等美德。身教勝於言教,學生固有的依附性和向師性,就需要我們教師要有高尚的人格魅力,需要我們積善成德,需要我們站得直、走得正。尤其是在這個經濟高速發展的社會中,教師職業所固有的清貧性,就需要我們時刻保持平和的心態,不能消極懈怠,自私狹隘,更不能把這些負面的情緒帶到平時的教育教學工作中。具有較高思想素質的教師才能讓學生在「親其師,信其道」的氛圍中真正得到提高。
二、良好的職業素質
社會上每一個職業都有著自己的職業道德規范,而教師的職業道德就是用筆耕耘,培育祖國未來的花朵,為人師表,這也是每一位中學教師應該遵守的。教育的根本任務是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高素質人才。想要培養出高素質的人才,首先應該有著高素質的教師,只有教師的思想素質高了才能培養出更為出色的學生。高中政治教師只有對政治事業忠誠和熱愛才能將這份事業真正做好,教師只有真正的關心、愛護學生才能真正的為祖國培養人才,因此高中政治教師應該具有精深的專業知識,淵博的課外知識和幽默風趣的談吐,還要有敏銳的政治洞察力,要善於結合國際國內時事講解政治基礎知識,要引導學生勤於思考,善於學習,要讓他們在樂中學,才能學有所成。高中政治教師還要掌握先進的教育教學技術,學習借鑒優秀的教學資源,豐富學生的知識,拓展學生的視野。只有這樣你才能自然而然地在學生中樹立你的威信。
三、堅定自己的教學理念
教學是一項筋疲力竭追逐的活動,而高中政治課堂的教學活動更是一門藝術。在高中政治課堂教學中,一名優秀的政治教師應該有著自己的課堂理念,而激情和微笑則是這種課堂理念的核心,教學態度必須一絲不苟,而教學方法則是應該靈活多變,只有這樣才能吸引學生的目光,讓學生更加認真地學習政治課中的知識和思想。在高中政治課堂教學中,其實也是教師和學生之間感情的雙向交流,教師應該堅持自己的教學理念,對待學生應該耐心,多用鼓勵的話語來激勵他們,而不是批評他們,師生之間應該建立平等的師生關系,讓學生感覺與教師之間更加的親密、信任。比如在高中很多學生情竇初開,會因為感情的事情而感到困擾,這時候教師應該成為學生的朋友,讓學生在課後能夠將自己心中的想法告訴教師,而教師則應該像朋友一樣對學生進行引導,幫助學生擺脫這種困惑,讓他們能夠將注意力更多的放在學習中,這樣才能更加提高教學效率。
四、理論結合實踐
學習的目的就是為了能夠應用,如果僅僅注重理論知識的學習而不將其付諸實踐,那麼理論也僅僅是理論,是「紙上談兵」,高中政治也同樣如此,政治都是出自於實踐,從實踐中總結而來。
1.運用教育機智
高中政治教師無論如何研究政治理論,如果不能有效的運用教育機智,那麼就無法成為一名優秀的高中政治教師,教師的教育機智體現在教學活動中就是能夠對學生的學習活動很敏感,對出現的新情況能夠迅速做出反應,准確的做出判斷,採取相應的措施來解決相應的問題,這種隨機應便的解決問題的能力可以稱之為教育機智。比如在學校中,學生會產生各種各樣的問題,有些是情感問題,有些是同學矛盾,教師應該利用這些問題及時對學生進行引導,好的事例可以讓學生學習,壞的事例讓學生引以為戒。
2.善於多元整合
單純的擁有知識技能或者是實用方法都是遠遠不夠的,只有將這些智能進行整合才能在高中政治課堂中發揮巨大的作用,因此就需要高中政治教師擁有這極強的多元整合能力,可以將現實生活中的問題和理論知識聯系起來,運用恰當的方式來解決實際問題,只有政治課的內容能夠幫助學生解決實際問題,學生才會更有興趣的進行學習。
3.學會創設情境
高中學生身上還是有著很多的缺點和不良習慣,教師想要一次性地解決這些問題是不可能的,只能在課堂教學活動中,創設一些情境,利用這些情境對學生因勢利導,讓學生成為教學活動的中心,讓學生把握主動權,而不是教師簡單的一味說教,讓學生能夠發揮自己的長處,改善自己的短處,這樣學生才會更加積極地參與到政治課的學習中來。
4.開展專題教育活動
現在信息網路如此發達,人們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生活條件優裕導致學生不能吃苦、意志力薄弱、沒追求,玩手機、上網、隨意攀比,一名優秀的高中政治教師應該將學生的成長看做自己的職責,就應該組織相應的專題活動對學生的思想進行正確的引導,讓學生能夠以正確的思想學習。還可以在平時開展一些環保教育活動、誠信教育活動,舉辦一些安全知識講座等,通過這些多種多樣的教育方式來幫助學生搭建心理成長的平台,為學生的健康成長創造良好的氛圍。
五、總結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沒有任何一名教師的教育方法是完美的,從高中政治教師的角度而言,許多問題的處理上,也許有更好的方法,但是只要我們不斷地進行反思和認識,及時地改正錯誤,積累經驗,結合實踐將教學方法進行完善,就能成為一名優秀的高中政治教師,成為學生求學路上的引路人,為學生的健康成長奠定良好的基礎。
G. 家長會的收獲和感受
此次家長會內容豐富,其中介紹仇湖中學的資料片使我對仇湖中學有了較為全面的了解,校長的講話真誠實在,親切自然,同時,也直接感受到仇湖中學和諧的育人環境。我為子女能夠在這樣高質量的學校學習生活感到高興,為女兒擁有這樣優秀的老師感到慶幸。作為家長,我感到很放心、很滿意,也很自豪。
通過家長會,我了解到仇湖中學有一個積極探索現代教育規律、勇於工作創新的領導班子,有一支忠誠教育事業的教師隊伍。學校搭建了多種舞台,注重培養孩子的各種能力。這些教育無論是對孩子人格的塑造,還是知識的積累,都將產生非常積極的影響,同時也體現了學校的探索精神和創新勇氣。
教育是一門科學,更是一門藝術,尤其對於中學階段,怎樣使孩子邁好第一步,是我擔心和困惑的。通過女兒一段時間的學習生活,我感到學校的管理很到位,很細,非常關心孩子的健康成長,十分重視孩子的安全,這讓我很放心。班主任和藹可親,尊重孩子,相信孩子,她對孩子的鼓勵和信任使我的子女很快適應了學校的生活,並且非常喜歡去上學,這讓我懸著的心放了下來。孩子的學習是非常重要的,仇湖中學強調教育質量,重視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對學生認真負責,這更讓我滿意。通過參加家長會,我又認識到仇湖中學的辦學理念是為了學生的全面發展,對學生全面負責,這是讓我很高興的,原來的擔心變成了信心。
孩子的健康成長是全方面的。過去,我過於重視女兒的身體和學習,對其它方面重視不夠。通過家長會,我知道了健康的心理、良好的性格是孩子健康成長的保障。她要學會正確面對困難和挫折,有愛心,寬容,學會與別人交流合作。這將成為我對兒子教育的重要方面。
家長會是一座橋梁,它聯起了學校和家庭。學校重視家長的作用,重視合作、交流、溝通,我也會積極配合學校的工作,與學校攜起手來,為女兒的健康成長營造和諧幸福的環境。
H. 教育教學中怎樣落實開放包容務實敢當
精神是一種力量,邁入新時期,「開放、包容、務實、敢當」的肥城精神在桃回都大地大力弘答揚。用開放的姿態走出去、引進來,借船出海、借梯登高;用包容的胸懷打破地域觀念,廣納四海人才;用務實的態度踏實做事、本分做人,重實際、講實話、干實事、求實效;用敢當的精神少計較個人得失,為肥城的發展擔當,為廣大百姓擔當。
緊緊依靠企業家隊伍當好市場經濟的主角,支部書記隊伍當好黨的基石,打造一支數量可觀、結構合理的專業技術人才強軍,做創新發展的「開路人」,與在外城人才多聯絡、勤溝通、常走動、善動員,讓他們成為助推發展的「生力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