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談談你對教育工作的認識和體會
我在此謹談談我對教師職業及相關一些問題的粗淺認識。不當之處,敬請指教。
巧的是我出身於教師世家,小時候的夢想也曾是當一個讓人稱道的好教師,但因為我考大學的那幾年教師職業恰好不被推崇,我忍痛未報考師范類大學;到我大學畢業的時候,我又有一個留校當教師的機遇,但我就讀的那個大學有一個讓我當時很不願接受的規矩:必須先當一年軍事管理幹部,然後才能回教研室做教師。我非常不理解並請有意留我任職的教研室領導向系領導請求為我破例,但終於未獲准許,我也就憤而離校了。自此我就與教師這個職業徹底絕緣了。當然,也許將來我從現在的工作崗位上退休以後,可能會有機會爭取到一個做校外輔導員的機會,補此舊夢作為安慰。
要說對教師職業的認識,我不得不從唐代大散文家韓愈的《師說》談起。他認為「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這種三分法概念數千年來深得人心,但歷史走到了今天卻似乎又有了很大的不足,因為它僅僅談及了作為教師的三項具體工作任務,遺漏了很多其它問題,比如「怎樣才能成為一個合格的教師?」
在啟功先生接受北京師范大學委託為該校擬寫校訓之時,他非常精到地回答了這個問題,答案即是八個大字的北師大著名校訓:「學為人師,行為世范。」如套用韓愈的語式,可概括為「富學、范行」兩句。可以看到,韓愈的三句話,側重於教師的三大具體的工作任務,即:傳道、授業、解惑。而啟功先生的兩句話側重為師的標准。我個人認為,這兩句話的重要性當在韓愈的三句話之上。
但問題在於啟功先生的標准主要講的是作為教師的外在標准,而對作為教師的內在品德卻沒有提及,大概老先生認為:既然投身教師這個燃燒自己照亮別人的職業,其為師之品德是不須多言的了,所以老人家無庸置疑地大膽舍棄了。
只是現實世界卻殘酷地證明:老先生片面了。何來此言呢?
我在檢察機關從事刑事檢察工作,因工作習慣比較關心全國各地發生的各類刑事案件。在各類刑事案件中,讓我最感到痛心甚至感到恐懼的莫過於教師對於學生的犯罪了。這些我們最信任最尊崇的人怎麼了?結論是:師德匱乏,並逐步發展到惡性膨脹。於是我們自然而然地想到應該在富學、范行前面再增加一句:修德。可以肯定地說,絕大多數教師的師德是非常高的,但正因為個別教師的喪德惡行太過令人恐懼才反面印證了教師「修德」的重要性。
我們還有必要繼續進行推進式思考。
以上所述,無論是修德、富學、范行,還是傳道、授業、解惑,都是把社會作為一個主體,片面地對教師職業者定要求派任務。但據我所知,作為一種社會分工、作為一個職業,教師的肩上承擔著我們太高的期望和太重的責任,以至於有許多教師在重負之下被壓垮了,比較引人注目的表現有改行和沉淪兩種,其實還有一種不那麼引人注目的表現,那便是勉為其難地支撐直至實在撐不下去造成人格、經濟、家庭乃至方方面面都徹底破產,甚至被社會遺棄。與那些因沉淪犯罪而罪有應得的個別人相比,這些因無力支撐而瀕臨消耗殆盡的大多數實在是令人深深地同情和痛惜,也讓我們不得不再進一步地深思:怎麼了?怎麼辦?
可能不得不回到國家與社會對教師這個職業群體的責任上來。因為我們片面強調對教師提要求、壓擔子,但我們不知不覺中忘記了社會對教師所應該承擔的責任。重視教育和尊重教師因為這些年來的不懈努力已經成為了社會的共識,並且已經形成了一句非常凝煉的口號:「尊師重教」。但是我感到我們的認識水平和我們的政策導向離實際效果仍有很大的距離,常常讓人覺得這句口號是非常地空洞和飄忽:第一,我們可以發現「尊師」與「重教」在邏輯順序上排錯了,應當把「重教」排在「尊師」之前,即並非因為要「尊師」才「重教」,而是因為要「重教」才「尊師」。第二,在「重教尊師」的口號和政策導向之下還缺少一個有效的中介使教育真正得到重視、教師真正得到尊重,正是因為這個中介的缺乏,使「重教尊師」的政策不得落到實處、不能取得實效。這個中介應該是什麼呢?套用一個經濟運行的術語,我認為應該是:投入!所以我認為有必要在「重教、尊師」後面再增加一個能夠避免使「重教尊師」的好政策流於空洞的新概念、新詞彙:投入!
至此,我們可以得出如下的語詞系統:
(一):重教、尊師、投入;――對社會的要求;
(二):修德、富學、范行;――對教師的要求;
(三):傳道、授業、解惑。――對任務的要求。
前列第(一)項重在強調社會對於教育事業特別是對於教師的責任;第(二)項重在強調教師對於完善和提高自身素質的責任;如果有了這兩方面的基礎,則第(三)項中,對教師職業任務的要求將是很容易完成的。
以上是我對優化師生關系、提高教師素質和辦好教育事業三方面事情的一點個人認識。
Ⅱ 通過學習教育學,你對教師這個職業有什麼感悟
教師已經是一個全能型的人才,既要教學生知識技能,還要教會學生做人做事,還要銜接好家長工作。
Ⅲ 魅力教師這篇文章的感悟
前段時間細讀了《魅力教師的修煉》這本書,書中分別是從教師的人格魅力、學識魅力、教學魅力、形象魅力、語言魅力、溝通魅力、反思魅力多方面因素,來體現教師的「魅力」,書中匯集了特級教師、優秀教師的智慧與心得體會、經驗,他們的點點修煉心得如甘露滋潤著每個教師的心田,讀後讓人受益匪淺。
這本書有太多的細節,太多的感動,太多的魅力,太多的藝術,需要我去追逐,去領會,去反思,去品悟。每一項修煉都讓我受到啟發和深思,它像一面鏡子,照出了我自己在日常的教學和教育工作中不完善的地方。讀罷此書,我驚訝地發現,原來自己還有那麼多的地方做得不夠完善。每個修煉都可以成為我今後教育教學工作的指領。
書中前言中說:所謂魅力就是對人的吸引力;一個教師若有魅力,學生就喜歡多親近,聆聽其教誨,正所謂《學記》有雲:「安其學而親其師,樂其友而信其道。」 如何向魅力教師邁進呢?
一、教師要以高尚的人格魅力贏得學生
教師的人格魅力具有強大的感召力和凝聚力,可以給學生以撼人心魄的沖擊和輻射,甚至影響學生的一生。
有道是「要給人以陽光,自己心中必須擁有太陽」。嚴,不僅是嚴格要求學生,更應該從自我做起。教師真正的權威,是學生對我們的道德肯定、知識折服和感情依戀。教師要做好學生的表率,真正做到"為人師表"。要求學生做到的,老師自已心須先做到;要求學生不做的,自已帶頭不做。教師的身教重於言教。
1、教師的人格魅力首先表現為愛崗敬業,無私奉獻。當了教師就應該像陶行知先生說的「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所有的學生,無論是富裕的還是貧困的,無論是城市的還是鄉村的,無論是智商高的還是智商低的,無論是調皮的還是聽話的,都需要得到教師的重視和關愛,教師奉獻出的愛心是照亮學生心靈的盞盞燭光。
2、教師的人格魅力其次必須淡泊名利,樂於奉獻。作為教師不必因為那些有一官半職的人在你面前頤指氣使而生氣,也不必因為那些「暴發戶」們在你面前一擲千金而自慚。如果你能以滿腔的熱情去點燃學生思想的火花,在學生的心目中,你的地位將是神聖不可侵犯的。
3、教師的人格魅力也表現為誠信、公正和廉潔。一個真正有魅力的教師,總是為人正大光明,辦事言行一致,處世廉潔自律。他們「言必行,行必果」,他們正氣凜然,疾惡如仇,對社會的丑惡現象敢於拍案而起,橫眉冷對,決不喪失人格。
二、教師要有淵博的學識魅力征服學生
學高為師,身正為范,一名優秀的教師肯定具備淵博的知識和扎實的基本功。學生之所以崇拜老師,除去尊敬老師的高尚人格外,還在於他們能從老師那裡獲取知識,提升能力,得到指點,受到啟迪。特別是在實施新課程的背景下,一個沒有豐厚而廣博的學識的教師是不可能勝任教書育人工作的,更不可能有魅力。一個有魅力的教師還必須具備多方面的知識儲備,具有廣泛的興趣愛好。大量的事實證明,現代學生不喜歡那種古板、單調的教師,而是喜歡那些興趣廣泛、多才多藝的教師,這樣的教師會像磁石一樣把學生吸引住,成為學生仿效的榜樣。
三、教師要有豐富的語言魅力感染學生
教師的語言修養在極大的程度上決定著學生在課堂上腦力勞動的效率。要使語言具有親和力,就要注意平時言談要和藹可親如春風化雨細細密密潤禾苗,如清泉小溪涓涓滴滴入心田;課堂上和學生進行知識和思想的交流,語言要自然親切,熱情明快,做到活潑而不庸俗,文雅而不晦澀;對學生的提問、輔導解答要不厭其煩;課下可以融入到學生中去,和學生進行無拘無束的交談。學生學習上有失誤或做了錯事也能夠循循善誘給予正確指導。學生生活中有苦惱或痛苦,教師要給予關愛,即使是一句溫暖的話語,也會讓學生心中燃起暖暖的愛意。人們都說:如果一個學生生活在批評之中,他就學會了譴責。如果一個學生生活在恐懼之中,他就學會了憂慮。如果一個學生生活在諷刺之中,他就學會了害羞。如果一個學生生活在鼓勵之中,他就學會了自信。如果一個學生生活在表揚之中他就學會了感激。如果一個學生生活在認可之中,他就學會了要有一個目標。如果一個學生生活在誠實和正直之中,他就學會了什麼是真理和公正。如果學生生活在友愛之中,他就學會了這世界是生活的好地方。可見教師的言行直接影響著學生的成功與失敗,表揚學生還是批評學生,促進學生進步還是抑制學生發展,是我們教師應該思考的問題。
四、教師要以獨特的教學風格教育學生
教師最靚麗的生命在課堂。課堂教學活動是教師的第二次創造,是教師精神生命發展的實現過程。課堂教學是一門藝術,不同的教師在課堂上會演繹出不同的感染力和藝術效果,盡管有規定的教材和相應的教學內容及要求,卻沒有固定的台詞,課堂教學給予了教師充分的空間,可以自由馳騁,自由探索。從書上的例子可以得出要做到這點必須要求自己:設計獨樹一幟的個性化教學思路、尋求與眾不同的個性化教學藝術、塑造別具一格的個性化教學風格、展現略高一籌的個性化教學品位。
五、教師要以端莊的形象魅力影響學生
在教育教學活動中,教師優美的形象會對學生的心靈產生「潤物細無聲」的影響,使培養出來的學生也變得謙遜敦厚、溫文爾雅。
1、教師的儀表美能使學生產生愉悅的情緒,提高學習效率。
2、教師的教態美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情趣,提高學習效果。
六、教師要反思一下自己促進成長
一個真正有魅力的教師總是能「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我們當教師的在教育教學活動中也難免會犯錯誤,只要他直面自己的過錯,向學生誠懇地承認錯誤,並努力改正。就是真正有人格魅力的教師。葉瀾說過:「一個教師寫一輩子教案不一定成為名師,如果一個教師寫三年反思可能成為名師。」美國心理學家波斯納提出了教師成長的公式:成長=經驗+反思。由此可見,反思對於教師的重要性。善於思考必定受益無窮,因為思考可以化解矛盾的症結,使僵化的思維方式疏通,變得清晰,構建新的思維和理念。
最後我想用一句話來勉勵自己:讀書,是教師的一種生活,要天天看書,終生以書籍為友,這是一天也不斷流的潺潺小溪,它充實著思想的河流。
Ⅳ 關於幼兒園教育教學的感受
對於一種工作,時間長了總會有自己的感想,我也一樣。我是一個普通的幼兒園老師,版接觸幼兒園工權作兩年多了,回想兩年來的點點滴滴,有很多失去,也有很多收獲。
還記得剛來的時候,對於這里一切都是陌生的,不管是老師還是小孩子都是新面孔,如今我在這里工作也有兩年半了;而對於幼兒園的工作我也有了徹底的新的認識。漸漸的,工作進入了正軌,同事之間也由不認識慢慢變成了好朋友。
幼兒園的工作真的很辛苦,因為學齡前的孩子各方面的能力有限,所以孩子的事情,教學的事情,班裡的事情每一項都必須親歷親為,而園長對每件事的要求還都這么嚴格。盡管如此,可這並不能影響我們的好心情。我們有健康的心態,平和的心情還有耐性,而這一切都來源於我們的孩子。誰說小孩子不懂得感情 不知什麼時候我們就會收到他們甜甜的吻和純純的笑容。朝夕相處已然讓我們成了親人,他們就是我們的天使,我們快樂的源泉。
幼兒工作的核心是「愛」。假若你的心裡少了愛,那你肯定不適合在這里。所以,現在的我們都在快樂充實的過著我們的每一天。
這就是我對幼兒園工作新的感想,借用一句流行的話說,就是:「累,卻快樂著。」
Ⅳ 幼兒園兒教師教育感言
幼兒園兒教師教育感言應該從對教師責任的認知、對幼兒園教育的看法、對幼兒園教師工作的感想這三個方面來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