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幼兒教育心理學的任務主要有哪些
幼兒教育心理學的任務: 1、揭示幼兒學習特點與有效教學的規律。幼兒教育心理學根據幼兒發展特點,促進幼兒的學習與發展,幼兒學習的基本方式、特點與規律,游戲在幼兒學習與發展 中的重要作用,幼兒認知、語言、社會性等領域學習與發展的特徵與規律都需要深入系統地研究。它對幼兒學習與發展規律的揭示,對教師教育教學問題的闡述,對 教師左右的闡釋,以及對幼兒學習的測量與評價等,都在不斷地充實幼兒教育心理學的研究資料和研究內容。 2、形成有中國特色的幼兒教育心理學理論。盡管以幼兒學習與教育為主題的研究積累了豐富的資料,但它的理論體系還未真正完善。因此,幼兒教育心理學的發 展,首先要加強基本規律研究和學科理論體系的構建,形成富有幼兒學習與教育教學特點的理論體系。同時,我們也不能完全借鑒和依賴國外的研究成果和框架體 系,要體現中國的地域的特殊性與文化的獨特性,構建形成具有中國特色的幼兒教育心理學理論體系。 3、科學指導幼兒園教師的教學實踐。幼兒教育心理學要幫助幼兒教師理解幼兒的學習過程、學習特點以及科學的幼兒教育教學方法,促進幼兒的學習,實施有效教 學。幼兒教育心理學的建立必然為科學的幼兒教育,特別是為幼兒教師開展科學、適宜、有效的教育教學活動提供基礎與實踐指導。
Ⅱ 教育心理學對教育實踐具有什麼作用
理論意義:首先,心理學的研究成果為馬克思主義認識論和辯證法提供科學論據。心理學研究心理、意識的起源和發展,研究心理現象對客觀事物的依存性,研究外界的客觀刺激怎樣引起腦的活動而產生主觀的心理現象等問題。其次,心理學的研究對鄰近的社會科學如文學、藝術、法學、政治學、經濟學等,也有一定的理論意義。因為這些學科和心理學一樣都要研究人、研究人的心理.只不過研究的側面有所不同。心理學的研究成果必然有助於它們深入地認識各自的研究對象。
實踐意義:任何實踐活動都是人的實踐活動,都是在人的心理的調節下完成的。心理學的研究成果能使人們運用已發現的心理規律去預測和控制心理現象的發生和發展,以提高各種實踐活動的效率。這樣,心理學就可以直接參與到極為廣泛的實踐活動中去,為許多實踐領域服務。
在教育實踐領域中,心理學的知識特別重要。例如,教師可以根據知覺的發展規律培養學生的觀察力;根據注意的規律組織好教學,使學生上課時專心聽講,根據思維的規律使學生正確地理解概念和教材的內容;根據記憶的規律,指導學生正確地進行復習,牢固地掌握知識和技能。人民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他可以根據個性形成和發展的規律進行教育,促進學生德智體的全面發展和個性化成才。
心理學的知識對自我教育也是很重要的。科學地理解心理現象有助於人們改進自己的學習方法,合理地進行腦力工作;有助於認識自己個性品質的優缺點,自覺地發展積極的個性品質,克服消極的個性品質;有助於認識自己的不良情緒,調節自己的情緒,保證身心健康,等等。心理學的知識有著廣闊的應用前景。
Ⅲ 幼兒教育心理學的作用是什麼
即使沒有接受過心理學訓練,教師的任何教育行為也帶有特有的心理學理論色彩。這是一種內隱的理論——認同傳統或民間流傳的心理學(Folklore Psychology)。盡管其中不乏樸素的真理,但是在沒有經過科學檢驗之前,以它為指導的行為難免盲目和具有風險。所以,教師必須掌握科學的教育心理學理論,特別是學習理論,才能使自己的教育行為取得預期的教育效果。 雖然中國古代教育思想家對幼兒教育心理問題做了精闢的論說,但是,幼兒教育心理學,如同其母體一樣是「舶來品」,我們不能靠西方人的大腦來解決中國幼兒教育問題。這就要求幼兒教育心理學體系在特色化的同時本土化。 一門科學的研究任務決定於其本身的科學性質,幼兒心理學的獨立,服務於幼兒教育改革,服務於教師自我教育。特別是幼兒園教育改革與發展提供心理科學依據。
Ⅳ 學習幼兒教育心理學,對以後從事幼教工作有什麼幫助
第 一,把握教師自身心理,了解應該用怎樣的心態,態度去對待幼兒。 第 二,把握幼兒心理,了解幼兒的心理狀態,了解他為什麼要哪樣做。 第 三,把握幼兒學習心裡,讓幼兒自然順暢的接受你帶給他的知識。 第 四,協調家庭,兒童,教師之間的關系,當下家長的呵護是足夠的,但是對幼兒的心理行為不夠了解,這就需要幼兒心理教師來教家長,共同讓幼兒健康快樂的成長,為幼兒以後的性格,個性,意志,品格有個穩定的基礎。
Ⅳ 幼兒教育心理學對幼兒教育實踐具有什麼作用
幼兒教育心理學對幼兒教育實踐具有描述、解釋、預測和控制的作用。 幼兒教育心理學對幼兒教育實踐具有(BCDE)的作用。 A 指導 B 描述 C 解釋 D 預測 E 控制
Ⅵ 請結合實際談談學習兒童發展與教育心理學的意義
學習發展心理學與教育心理學,主要的實踐意義就是在家庭兒童教育上的指導性專意義。比如說嬰兒的發屬育,什麼時候適合什麼樣的感官刺激。幫助我們掌握兒童生理和心理的發生發展規律,比如說先近後遠,先大後小,家長就不會在孩子不能穿紐扣而著急,反而是孩子能拿到紐扣就已經很高興了。
Ⅶ 簡述幼兒教育心裡學的意義
幼兒教育心理學來是在幼源兒教育學和幼兒心理學基礎上形成的一門學科。它主要研究幼兒學習的規律與特徵以及教師有效開展教育教學活動,促進幼兒學習與身心的健康發展。
學習幼兒教育心理學的意義在於
1、樹立科學的世界觀。(樹立正確的「育人觀」)。
2、提高幼兒教育工作效率。
3、提高教師素質。
Ⅷ 幼兒教育心理學
一、班杜拉的社會學習理論
1.關於行為的習得過程。班杜拉認為,人的行為特別是人的復雜行為主要是後人習得的。行為的習得既受遺傳因素和生理因素的制約,又受後天經驗環境的影響。生理因素的影響和後天經驗的影響在決定行為上微妙地交織在一起,很難將兩者分開。班杜拉認為行為習得有兩種不同的過程:一種是通過直接經驗獲得行為反應模式的過程,班杜拉把這種行為習得過程稱為「通過反應的結果所進行的學習」,即我們所說的直接經驗的學習。另一種是通過觀察示範者的行為而習得行為的過程,班杜拉稱之為「通過示範所進行的學習」,即我們所說的間接經驗的學習。
在觀察學習的過程中,人們獲得了示範活動的象徵性表象,並引導適當的操作。觀察學習的全過程由四個階段(或四個子過程)構成:注意過程、保持過程、動作再現過程和動機過程。四階段的邏輯過程表現為:(榜樣示範)→注意過程→保持過程→動作再現過程→動機過程→(產生與之匹配的個體行為)。注意過程是觀察學習的起始環節,在注意過程中,示範者行動本身的特徵、觀察者本人的認知特徵以及觀察者和示範者之間的關系等諸多因素影響著學習的效果;在觀察學習的保持階段,示範者雖然不再出現,但他的行為仍給觀察者以影響。要使示範行為在記憶中保持,需要把示範行為以符號的形式表象化。通過符號這一媒介,短暫的榜樣示範就能夠被保持在長時記憶中;觀察學習的第三個階段是把記憶中的符號和表象轉換成適當的行為,即再現以前所觀察到的示範行為。這一過程涉及到運動再生的認知組織和根據信息反饋對行為的調整等一系列認知的和行為的操作;能夠再現示範行為之後,觀察學習者(或模仿者)是否能夠經常表現出示範行為要受到行為結果因素的影響。行為結果包括外部強化、自我強化和替代性強化。
二、社會學習理論對當代德育實踐的社會意義析評
班杜拉在觀察學習的研究中,注重社會因素的影響,改變了傳統學習理論重個體輕社會的思想傾向,給了觀察學習以應有的重視。在班杜拉看來,觀察學習的對象——榜樣,反映了社會規范的要求,社會規范通過榜樣的行為而對觀察者產生影響。首先,觀察學習不失為個體自我教育和終身學習的一種基本而有效的方式。這種可能通過個體自主意識和主體能力的參與,通過對現實榜樣的示範觀察與個體自主意識、主體能力的結合後,便會使個體的自我學習與教育成為現實。因此,廣大學校和教師應該教會學生如何通過觀察的方式來學習,教會學生懂得什麼是觀察,觀察什麼,如何觀察,怎麼對待觀察結果和是否付諸自己的外顯行為等。其次,班杜拉的社會學習理論提出榜樣具有替代性強化的作用,這使人們對榜樣在教育實踐中的重要性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品德教育中應盡量多提供正面、積極的榜樣,少提供反面、消極的榜樣;教育者應該要求自己的行為舉止合乎道德規范,不但注意言傳,更應該注意身教;教學中教師應該認真做好示範,突出知識技能的主要特徵,提供詳細的言語解釋,使學生建立良好的表象系統和符號編碼,並調動學生的自主性,使之通過自我調節來改進自己的學習。
班杜拉的自我效能理論對於教育教學工作具有積極影響,尤其是對開發學生的潛在能力、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和情感、促進學生積極的自我意識發展都會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首先,學校和教師應該為學生設立通向成功的階梯。成功的經驗會增強學生的自我效能,使學生樹立成功的信心,正確看待自己的能力。這就要求教師要著重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品質、愛好和特長,並給學生創造增強自信的機會,為學生鋪好通向成功的階梯。其次,教師應該給予學生積極的鼓勵和及時肯定的評價。給予積極肯定的評價可以進一步促進學生向更好的方向發展,同時也能激勵其他學生的觀察學習行為。最後,班杜拉的自我效能感的提出對我們當代的教育有重要啟示作用。在教學中,應培養學生的自信心,培養學生建立正確的、穩固的自我效能感。
社會學習理論的發展對我國教育研究以及今天素質教育理論的發展都有一定的啟發意義。首先,教育思想的發展不能囿於一家一派之說,成為一種封閉的、排斥型的思想模式。應當博採眾長、兼收並蓄,建立一種開放的、積極吸收各家之長的理論模式。只有動態的、開放式的、發展型的理論,即不斷加以修正、充實的理論,才有可能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其次,在教育思想的討論和發展中,應當防止非此即彼的思想方法,倡導個人、行為、環境之間關系的交互決定論。在教育思想的討論中,我們一方面要批判傳統教育帶來的弊病,同時也應當重視發揚傳統教育中的合理因素,積極吸取進步的教育思想,創建一套適合我國國情的教育理論體系。
以上的班杜拉的社會學習理論,希望對你有所幫助和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