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幼兒舞蹈《小寶貝》教案怎麼寫
1.教師要寫自己復認為有重要制意義的教學經歷或教學故事,即要有選擇性,典型性,不要事無巨細都羅列進去,要圍繞中心問題進行選擇。並不是說所有的事件都可以成為案例,要善於捕捉教學過程中的「亮點」。
2.應根據以往的經歷撰寫案例,盡量保持案例中資料的真實性,使讀者有身臨其境的感覺。可以到案例的主體即學生那是去詢問、調查他們的真實感受。
3.教學案例與其它的教學作品有區別性。
與教學論文相比,教學案例在文體和表達方式上以記錄為目的,以記敘為主,兼有議論和說明;在思維方式上,是一個從具體到抽象的過程,通過對生動的教學「故事」的描述,通過對具體的學生、老師心理感受的描述,反思、總結教學的利弊得失。
❷ 幼兒舞蹈教案怎麼寫啊
5個方面 教學題目 教學內容與順序 教學重點 教學難點 教學總結 這5個方面去描述 我大概說一些 其他的要按照你的想法去寫 現在擬定上課時間為60分鍾 教學題目:少兒舞蹈3級《波浪》 教學內容: 1.課前活動:其中包括頭 臂膀 腳的活動約5分鍾 2.地面壓腿:前 旁 後 約10分鍾 3.橫叉豎叉練習:由老師逐個指導 約10分鍾 4.腰部訓練:老師逐個進行甩腰練習 約10分鍾 5.課間休息:約5分鍾 6.舞蹈表演:對少兒舞蹈3級中的《波浪》組合進行講解與實踐 約20分鍾 教學重點:波浪組合中由肩膀到手臂的曲線需要到位,孩子對音樂與舞蹈的初步理解,舞蹈訓練中強調孩子的表情與表現力. 教學難點:波浪組合中 手臂的動率對於孩子來說比較復雜,其中大波浪的大麴線與胸前小波浪的小動率都需要重點講解。 教學總結:對於《波浪》組合中的重點與難點,都需要教師細心而且趣味的去指導,讓幼兒在不知不覺中對舞蹈產生興趣,從而達到幼兒舞蹈的教學宗旨,快樂舞蹈,愛上舞蹈。 都是手寫的,只是告訴你大概格式和教案類目 想怎樣上課 什麼課堂內容還需要您自己去編寫了.
❸ 我想要一個幼兒舞蹈的教案
中級幼兒舞蹈教案
第一節:教學目的
主要以培養3-6歲幼兒認識,學校舞蹈為目的,是中國幼兒舞蹈訓練課堂必須具備的舞蹈專業只是和技能。課堂訓練內容已參考北京舞蹈許願中國舞幼兒考級教程,再經過自己的選擇,創編組合而成的一套芭蕾基本功和舞蹈韻律強的音樂歌舞小組合的課堂教程。
第二節:教學任務
經過一套綜合練習,使幼兒逐漸識別音樂的節拍,並能按照音樂節奏跳舞,把握基本舞蹈元素動作,能夠准確的完成。慢慢地培養幼兒對音樂舞蹈的興趣,增強他們身體機能的抵抗疾病的能力,提高他們身體靈活性,活躍性及心靈的愉悅感。陶冶自身的藝術感受力,並為有一部分幼兒對舞蹈產生的濃厚興趣,為將來投身舞蹈事業打下良好基礎。
第三節:教學內容
1) 課前熱身游戲
2) 芭蕾舞基本功訓練
3) 音樂舞蹈小組和共6個,這是教學的重點。
組合練習分為:頭部練習,腿部練習,腰部練習,波浪手,擺臂
第四節:教學步驟
1) 第一至第三課教授a芭蕾基本功,地面練習為,前壓腿,旁壓腿,豎叉,橫跨 舞蹈組和地面:腰部訓練,站立:頭部訓練
2) 第四至第六課教授 a芭蕾基本功,地面練習為:前壓腿,旁壓腿,躺身後壓腿,舞蹈組合地面訓練:腿部訓練,站立:蹦跳步
3) 第七至第九課教授 a 芭蕾基訓,已復習1-6課內容,提高動作的准確度和規范性
4) 第十至第十三課教授 a 組織一個芭蕾基訓基本功組合 b 把小朋友分組,輪流表演基本功組合 c 通過每一堂游戲的循序漸進,排列隊行並加添幼兒生活情趣的小舞蹈。
教學大綱
一:1、介紹:掌、擴指、攤手、轉腕、上翹指。2、考級一:走步:大蘋果
二:1、手背位置、手背動作。2、保護小羊,你說可笑不可笑
三:1、彎腰、轉腰、前壓腿,旁壓腿。2、小鍾,小腳
四:1、正步位,小八字位,大八字位。2、擦玻璃
五:1、頭位置,動作,擺肩。2、小鳥的歌,伸手六:1、勾蹦腳,伸坐,雙跪坐,交叉盤坐,仰卧,蹦跳步。2、小白兔
七:1、平踏步,橫移步,自然走。2、開火車,游戲:萬花筒
八:1、爬青蛙,熱身,提腕,壓腕,推指,繞腕,立掌折腕2、走步和敬禮,3、自編舞蹈(1)
九:1、手位,雙跪.2、摘果子.3、自編舞蹈(2)
十:1、含胸,展胸2、小火車.3自編舞蹈(1)
十一:1、提腰,松腰.2小鳥飛.3、自編舞蹈串練復習鞏固(1)
十二:1、推指,繞腕,吸腿走,碎步2、「對不起」.「沒關系」3、自編舞蹈(2)
十三:半蹲,踮腳,蛙跳走
十四:1)前踵步2)雞走步3)自編舞蹈(2)
十五:1)熱身2)自編舞蹈(2)(1) 串練
十六:1。前30訓練,後30分鍾匯報節目
備註:節目單要清楚,每節都要考勤;節目單,考勤表及時交給單位。
❹ 幼兒的舞蹈教案怎麼寫
幼兒舞蹈課程教案
總體目標:
1、培養幼兒對音樂舞蹈的興趣和節奏感。2、發展幼兒的感受力,版記憶力,想像力和權表現力。
3、能隨音樂協調地做形體動作,知道其名稱。4、培養幼兒同伴友好相處,競爭,合作的個性。
5、學會3-4個完整性的幼兒舞蹈組合。
周次和目標:
第一周:
1、練習隊形,站立姿勢。 2、交待舞蹈的常規要求。(時間與物品)
3、新授舞蹈組合:"銀波綠舟"(一)
第二周:
1、復習上周學習內容。 2、新授點頭、肩、活動組合。
3、隨音樂協調地進行點頭,聳肩等動作。4、舞蹈組合:"銀波綠舟"(二)
第三周
1、復習手位,勾綳腳,點頭,聳肩等活動組合。2、舞蹈組合:"銀波綠舟"(三)
❺ 可愛頌舞蹈教學教案
可愛頌舞蹈教學教案
設計依據
動物對於幼兒來說很有親切感,他們平時就很喜歡模仿各種動物。由於幼兒受到直接經驗的影響,因此特別樂於扮演身邊的小動物,如小兔、小狗、小貓等。為了幫助幼兒做進一步知識經驗的拓展,選擇了一個離幼兒生活較遠但又很有特點的動物,藉助音樂游戲為工具,結合幼兒喜歡聽故事的特點,將故事形象地用樂器展現。
活動方案
一、活動目標
1、在聽聽、說說中感知大象和小兔的不同音色,並嘗試創編簡單節奏,選擇樂器為故事
2.鼓勵幼兒大膽地表達自己想法,體驗樂器故事的樂趣。
二、活動准備
1.小兔和大象的圖片及春天景色圖。
2.對大象和小兔的外形特徵有初步了解,如笨重的或靈巧的,為創編簡單節奏鋪墊。
3.對樂器有一定的操作經驗。
4.鼓、小鈴。
三、活動過程
(一)故事《大象和小兔》
1.出示圖片,講述故事
T:春天來了,小動物們都蘇醒了,森林裡又變得熱鬧起來。大象和小兔約好了一起來找春天。小兔在草地上蹦蹦跳跳,它看見樹枝上冒出了嫩芽,草地上開出了五顏六色的小花。大象也甩著長長的鼻子來到草地上,看見小溪的冰融化了,覺得春天的太陽暖洋洋。春天真美呀,兩個朋友在草地上曬太陽做游戲,不知不覺太陽落山了,該回家了。大象走在前面,小兔走在後面,他們約好明天再來找春天。
2.理解故事
T:故事裡有誰?他們在干什麼?看到了哪些春天的美景?
(二)為故事配器
1.為小兔配器
T:今天請來了小樂器為故事配音,小兔怎麼走路? (引導幼兒動作表現,感受小兔的形象。)
T:什麼小樂器代表小兔?為什麼? (引導幼兒選擇小鈴為小兔配音)
2.為大象配器
T:大象怎樣走路?發出什麼聲音? (引導幼兒用動作和聲音表現。),
T:什麼樂器代表大象?為什麼? (引導幼兒選擇大鼓為大象配音)
3.初步為故事配音
❻ 幼兒舞蹈教學教案怎麼寫
舞蹈教學教案跟其他教學教案的格式是一樣的,首先肯定是課程的名稱,人數。第二就是寫課前准備,該准備些什麼,需要什麼場地。第三就是寫課前活動,比如說你有什麼話,或是要用什麼方式引入你這節課要上的主要內容,接下來就直接進入上課內容咯,過程要從開始到結束都寫清楚,讓人家看了好像就是在現場看到的一樣。最後就要寫結束部分,怎麼結尾。寫完了教案,最後面還要寫教學反思,就是你這節課自我感覺哪些比較好,哪些不好。就這些咯。嘿嘿……
❼ 請問一個幼兒舞蹈教案的格式是什麼樣的
小班綜合活動教案《聽聽看》 ●活動來源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指出,「幼兒對周圍世界的探索主要是通過對物體的看、聽、摸、聞、嘗等感知和操作活動進行,它與幼兒的『玩』往往是同一過程」。平時,我班幼兒在聽錄音機里的故事時,聽過各種人物的聲音和有關動物的叫聲,對此非常感興趣。於是,我抓住這一教育契...機,設計了這次重點培養幼兒聽的活動。 ●活動目標 1.通過游戲活動,激發幼兒聽的興趣,嘗試運用聽、看等感官探究問題。 2.培養幼兒初步分辨不同聲音並進行對應的能力。 ●活動准備 門鈴若干(小狗、小雞、小鴨),外觀一樣的彩色房子模型四個(其中一個是干擾)。 ●活動過程 1.用游戲口吻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初步感知聲音的不同。 師:今天有幾只小動物來看咱們小二班的小朋友了。你們快來看一看,都有哪幾只小動物來了? 幼:小狗、小雞、小鴨。 師:小動物可喜歡小朋友了,它們特別想和你們做游戲,你們快來和小動物們做游戲吧。但是玩完游戲後要告訴老師,你有什麼新發現。 幼:小動物能響。 師:小動物都能發出響聲,它們的聲音一樣嗎? 幼:小狗是「沙沙」的。 幼:小雞是「咣當咣當」的。 幼:小鴨是「叮當叮當」的。 2.通過講故事的方式引導幼兒注意傾聽門鈴聲音,用操作嘗試的方法分辨不同的聲音。 師:三隻小動物是特別好的好朋友,它們在一片綠綠的草地上建了三棟一模一樣的房子。可是房子一模一樣。小動物們分辨不出到底哪個是自己的家。於是他們的媽媽就想了個辦法,把每座房子都裝上門鈴,每家門鈴的聲音都不一樣,每隻小動物身上都帶著一個和自己家門鈴聲音一樣的門鈴,這樣他們就能找到自己的家了。現在,你們趕緊猜一猜,這幾座房子都是誰的家。 幼兒晃動手中的小動物,將小動物身上的聲音與各房子的門鈴聲相對應。幼兒猜出門鈴聲後,教師播放與之相對應的小動物的音樂,引導幼兒跟隨音樂晃動小動物。 3.聽聲音送小動物回家。 師:小雞、小鴨、小狗已經和小朋友們玩了很長時間游戲了,他們的媽媽想讓自己的寶寶回家休息一會兒。現在,請小朋友聽到門鈴聲後將動物寶寶送回家,可千萬別送錯家喲。 動物媽媽晃動門鈴叫小動物回家,幼兒送小動物回家,教師個別指導。 4.鞏固幼兒經驗,再次送小動物回家。 師:小動物們可喜歡小朋友了,他們還想和小朋友做游戲。現在請小朋友把小動物再領回來,每個小朋友領一隻小狗、一隻小雞和一隻小鴨。(強調「一隻」) 教師引導幼兒領小動物。 師:剛才動物媽媽趁小朋友領小動物的時候,悄悄地搬家了。還好,動物媽媽在搬家的時候把它們的門鈴也一起帶著了,咱們再來聽聽搬家後小動物家的門鈴聲音吧。現在請小朋友幫助小動物,再送它們回家吧。 教師個別指導。 幼兒送動物回家後,教師根據實際情況引導幼兒互相糾正。如,這里怎麼又有小狗又有小雞呢?咱們一起來聽聽這間房子到底是誰的家。晃動門鈴,引導幼兒將聲音進行對比。 ●活動延伸 科學活動:門鈴聲音從哪來。 引導幼兒將門鈴拆開,感受製作材料,激發幼兒進一步操作和探索的興趣。